- 2021-05-12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练习:单元达标检测卷(十一)
单元达标检测卷(十一) 一、选择题 1.《周易注》中记载:“结绳为记,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结”与“吉”谐音,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小小绳结被人们赋予了各种情感愿望,“同心结”“平安结”“团圆结”,一个个美丽的“中国结”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材料中文化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也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②文化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过程 ③从结绳记事中可以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④结绳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解析:本题以“中国结”的形成渊源为情景,考查文化的内涵和特点以及文化多样性等考点,考查考生解读信息获取知识的能力。中国结的渊源应从远古年代的结绳记事开始,体现了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也是人类特有的现象,故①符合题意;中国结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故③符合题意;文化具有多样性,不仅仅只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过程,故②说法错误;标志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是文字的出现,故④观点错误。故答案选A。 答案:A 2.2017年8月28日,中央电视台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在北京召开项目启动仪式,年底将与广大观众见面。《国家宝藏》的追求就是通过电视呈现的手段让“国宝”“文物”活起来,不仅展示一件件陈列品,而且能够让观众感受到文化的传承。能够感知文物背后的人文精神,与自己的血脉相连,从而树立起真正的民族文化自信。《国家宝藏》能够体现( ) ①一定的文化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③传承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④科技是培育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因素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华文化的特点、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的知识。通过国家珍藏的文物,展现中华文化,体现了文物是文化的载体,一定的文化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故选A;③排除,因为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④与材料无关。故答案选A。 答案:A 3.茶,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茶事的逐渐兴旺不仅带来了商事的繁荣,还深刻地影响人们的精神世界。从古至今,以茶为食、以茶会友、以茶示礼不仅是普通百姓、文人墨客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还是中国与国际社会友好交往的重要载体。材料说明( ) ①文化是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②中华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有机统一 ③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精神力量,①说法错误;②与题意不符;茶兴起至今,一直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说明了③;“茶事的逐渐兴旺带来了商事的繁荣”“以茶为食……友好交往的重要载体”体现了④。 答案:C 4.唐·孟郊·《答姚怤见寄》诗曰:日月不同光,昼夜各有宜。意思是尽管太阳和月亮在不同的时间发出不同的光辉,却都能为人类世界带来好处。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 ) A.文化差异性是由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决定的 B.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蕴涵着世界文化的共性 C.中华文化呈现着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D.世界各民族文化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渐趋融合 解析:本题以唐·孟郊·《答姚怤见寄》诗为情景,考查文化的差异性和文化交流,考查考生调动知识阐释事物的能力。文化差异性是由各民族形成过程中政治、经济的不同决定的,故A观点错误;“日月不同光,昼夜各有宜”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蕴涵着世界文化的共性,故B符合题意;中华文化呈现着“中华”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不是“世界”,C观点错误;世界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中相互借鉴、融合,但不是日趋同一,D违背了世界文化多样性。故本题答案选B。 答案:B 5.“天山青松根连根,各族人民心连心。天山青松根连根,民族团结一家亲……”伴随着具有浓郁新疆风格的音乐,各族人民其乐融融生活在一起的和谐画面,一一展现在《民族团结一家亲》MV中。MV一经发布,便被众多媒体网站及微信公众平台上传、转发,更得到了网友的疯狂点赞。民族团结一家亲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是因为( ) ①各地域的文化既有共性也有各自特色 ②中华民族精神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共同生活 ③中华儿女对中华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感 ④中华文化具有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包容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①不符合题意,材料不涉及文化的区域性;②③符合题意,“天山青松根连根,民族团结一家亲”,民族团结一家亲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是因为中华民族精神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共同生活,中华儿女对中华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感;④不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中华文化对不同文化的包容性。故本题选D。 答案:D 6.琼州胜景五公祠有副脍炙人口的对联:“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这副对联生动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 )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 ②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 ③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 ④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顽强斗志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对联强调“只知有国”,体现了①;强调“益坚其志”等,体现了④;②③与材料没有直接关系。 答案:C 7.“五福临门” 是中国人常提及的祝福语。五福源自《尚书·洪范》,是古代中国人关于幸福观的五条标准: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终命。而当今我国人民的五福追求有所变化,如爱国、富强、和谐、敬业和友善。这一变化( ) ①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的体现 ②是把时代精神注入到传统文化之中 ③表明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④说明不同时代的价值追求完全不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五福的传承演变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的体现,是把时代精神注入到传统文化之中,故选项①②符合题意,应选;选项③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爱国主义,排除;选项④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答案:A 8.2017年7月18日,美国青年领导人代表团一行来到了都江堰景区进行参观考察。代表团先后参观了都江堰的宝瓶口、飞沙堰、鱼嘴等三大枢纽工程。两千多年来,都江堰工程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水旱无常的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由此可见,都江堰水利工程( ) ①体现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 ②折射出我国古代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③作为自然遗产受到我国政府重视和保护 ④彰显了我国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前列 A.①④ B.②④ C.①② D.①③ 解析:“都江堰工程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体现了①。“使水旱无常的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体现了②。都江堰是文化遗产而不是自然遗产,③错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前列,④错误。 答案:C 9.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万卷史书中,字里行间随处可见“家国”二字。无论社会变迁沧海桑田,不管乡野小农高官巨贾,人人皆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的规则,在中国人心中总是充溢着“家国”的浩然正气。以下名言诗句中能体现这种家国情怀的是( ) 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②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④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对爱国主义内涵的理解。②体现了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③说明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均舍去。①④体现了爱国主义,符合题意。 答案:C 10.“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我国将每年的9月确定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其目的在于( ) ①将中华民族精神转化为时代精神 ②提高民族素质,增强国家竞争力 ③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④为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源泉和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功能,因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能够提高民族素质,增强国家竞争力,能够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②③正确。①错误,我们为民族精神注入时代精神,而不是把民族精神转化为时代精神;④错误,文化创新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社会实践。故选B。 答案:B 11.2017年4月23日,中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与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成功交会对接。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迈向世界航天强国的历程,展示着催人奋进的航天精神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强调要铭记历史、传承精神,激发全民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热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力量。新时期传承航天精神是( ) ①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②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终极力量 ③抵制西方外来文化的迫切需求 ④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现实需要 A.①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解析:①④是新时期传承航天精神的原因,符合题意。载人航天精神是精神力量而非终极力量,②错误。③是“保守主义”“封闭主义”的表现,错误。 答案:A 12.2017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铁血网推出的“中国梦,强军梦” 表情包大赛上线后,各路表情达人各显神通表达拥军爱国情意。其中一组爆红网络的真人秀表情包,展现了新一代军人热爱学习、训练有素、勇于担当、幽默风趣、生活多姿、开心快乐。这组表情包爆红网络的原因在于创作者( ) ①让作品兼具时代感和趣味性,选择新的表达方式诠释民族精神 ②坚守民族精神的本色,激励年轻人到部队历练出新的人生境界 ③丰富了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激励人们在新的征途上继续前进 ④抓住庆祝建军节的契机,使表情包成为网民沟通的最便捷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表情包并没有改变民族精神的内涵,故③错误;创作者没有改变表情包在沟通中的作用,故④错误。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材料一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蕴含于中国坚持的正确义利观。因“四海之内皆兄弟”,故“计利当计天下利”。讲信修睦、善待他人、兼容并包、世界大同的传统哲学思想,为中华民族塑造了敦厚平和的气质,孕育了推己及人的文化,形成了强不凌弱的秉性。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在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中滋养,在近代百年的战争苦难中淬火,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现代化进程中升华,给了我们一个把握和认识当今世界的新视角,也是有利于各国人民长远利益、有利于国际格局稳定的理性选择。 材料二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1月25日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教育的各个环节,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S省准备出版国学教材,在中小学开设国学必修课,在讨论如何将国学经典引入中小学课堂的问题时,有专家认为,学习国学既要忠于经典原著,又不能拘泥于原著。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华文化”的知识,阐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元素。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对该专家观点的理解。 答案:(1)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在实践基础上的创新,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民族气派。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人类命运共同体”既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宇宙观和人类情怀,又秉承了中国处理复杂问题的卓越智慧。③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中国人“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情怀,有利于国际格局的稳定。 (2)①忠实于经典原著,有利于在学习时把握作品的完整性,理解传统文化的渊源。②国学著作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过时或糟粕的东西,所以不能拘泥于原著。③在学习国学经典时,必须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同时注重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才能促进人的健康发展。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工匠精神”是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理念。如果不唤起“工匠精神”,中国就谈不上成为世界制造强国。 材料一 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大量卓越的工匠,如善于解牛的庖丁、精于木工的鲁班等。专注细节、精益求精一直是中国工匠秉承的精神。工匠虽已淡出现代人的生活,但他们代表的精益求精、推陈出新的精神却永不过时。在当下“工匠精神”有着更深刻的内涵,它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工匠精神”铸就了传统制造业的辉煌,也是助推现代制造业的重要动力。 材料二 有全国人大代表指出:“中国产品与日本、德国产品的最大差距是缺乏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他们提议:“唤起‘工匠精神’,需要加强培训、管理、激励及岗位流动机制,需要促进‘工匠精神’的传播与交流,需要提高对职业、技能教育的重视,让制造行业甚至全社会意识到‘工匠精神’的可贵”。 (1)有人认为,应当把当下的“工匠精神”塑造为我们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这一观点。 (2)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全国人大代表关于唤起“工匠精神”建议的依据。 关于唤起“工匠精神”的建议 文化生活依据 ①加强培训、管理、 激励及岗位流动机制 ① ②促进“工匠精神”的传播与交流 ② ③重视职业、技能教育 ③ (3)在我国,浮躁的社会风气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工匠精神”。请你撰写两句口号,呼吁这种精神的复归。 答案:(1)①中华民族精神包含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内容,而“工匠精神”也有精益求精、推陈出新的要求,它们在本质上有共通性。②民族精神随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把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塑造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将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2)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②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③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3)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极致,臻于至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