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2020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总计50分。)‎ ‎1.(2分)宜侯夨(cè)簋(guǐ)是出土于镇江大港的西周青铜器,其铭文记载:周康王任命夨到宜地为侯,并赏赐土地、庶人等,该文物反映的西周政治制度是(  )‎ A.世袭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2.(2分)“婿作盐商十五年,不属州县属天子。……桑弘羊,死已久,不独汉时今亦有。”白居易的这首诗涉及的汉代政策是(  )‎ A.奖励耕织 B.盐铁专卖 C.重农抑商 D.重文轻武 ‎3.(2分)学者胡平说,这一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升于官僚、贵族的行列。”该制度正式确立于(  )‎ A.汉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4.(2分)《元史•百官志》记载:“至元二十五年,因唐制吐蕃来朝见於宣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由此判断宣政院辖地位于图中(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5.(2分)“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盖隐然执政之府也。”这里的“执政之府”是(  )‎ A.市舶司 B.中书省 C.锦衣卫 D.军机处 第33页(共33页)‎ ‎6.(2分)历史学家张海鹏教授评说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时说:“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结合如图,指出A段“开始下降”始于(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2分)1851年,马克思得知中国广西发生革命时兴奋地认定:“这次变革,必将给这个国家的文明带来极其重要的结果。”让马克思如此兴奋的革命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辛亥革命 ‎ C.维新变法 D.义和团运动 ‎8.(2分)1915年12月,孙中山在《讨袁檄文》中指出,袁世凯既忘共和,即为“民贼”。孙中山发表这篇檄文主要是反对袁世凯(  )‎ A.刺杀宋教仁 B.复辟帝制 ‎ C.镇压二次革命 D.扩大总统权力 ‎9.(2分)美国某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位历史学家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 A.实现国共合作,进行北伐战争 ‎ B.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 C.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 D.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第33页(共33页)‎ ‎10.(2分)1938年4月6日《大公报》发出了专电:“6日晚8时,我军各路以决定的歼灭战之优势,向敌总攻,……对盘踞台儿庄寨内之敌全部包围歼灭。”新闻报道中的战役总指挥是(  )‎ A.杨靖宇 B.林彪 C.李宗仁 D.彭德怀 ‎11.(2分)1949年4月,南京大专院校的学生来到新街口列队向解放军致敬,欢呼解放,高唱“我们的队伍来了,饮马长江……”这一场景发生的背景是(  )‎ A.《双十协定》的签订 B.南京临时政府建立 ‎ C.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D.南京获得解放 ‎12.(2分)新冠肆虐之际,那些逆行的医护人员无疑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可爱的人”。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是那个时代的“最可爱的人”。下列属于那个年代“最可爱的人”是(  )‎ A.雷锋 B.王进喜 C.焦裕禄 D.黄继光 ‎13.(2分)老照片是历史的记忆。下面这张老照片是镇江市大炼钢铁的重要基地﹣﹣象山炼铁厂的小高炉群,它拍摄的历史时期是(  )‎ A.一五计划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 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14.(2分)1992年,陪同邓小平南行的陈开枝这样比喻:“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他看到船的方向有问题时,又一次跳上了船头,把航船的方向摆正了。”为把“航船的方向摆正了”,邓小平强调(  )‎ 第33页(共33页)‎ A.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 B.要进行改革开放 ‎ C.要建立和谐社会 D.要建设小康社会 ‎15.(2分)如图是《1999﹣2017年澳门生产总值统计图表》,此表反映的信息最能说明(  )‎ A.广东与澳门联系加强 B.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 ‎ C.澳门较好的经济基础 D.一国两制促进发展 ‎16.(2分)古代印度有一套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下列图片能反映这一制度的是(  )‎ A. B. ‎ C. D.‎ ‎17.(2分)“地中海已成为帝国的‘内湖’,地中海各地之间的交通畅通无阻,海上航路、内陆河道陆上通道和古老商道都成了内外贸易的动脉,商旅往来,络绎不绝。”材料中的“帝国”是(  )‎ 第33页(共33页)‎ A.罗马帝国 B.波斯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奥斯曼帝国 ‎18.(2分)“古尔邦节”来源于《古兰经》中的一个故事,先知祈求真主安拉赐予他一个儿子,最终得偿所愿并通过了安拉的考验。由此判断,与古尔邦节有关的宗教是(  )‎ A.佛教 B.印度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19.(2分)下面的时间轴,简要描述了某伟大人物的一生。据此判断该人物是(  )‎ A.苏格拉底 B.邱吉尔 C.马克思 D.列宁 ‎20.(2分)林肯在一次讲演中说:“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此材料说明林肯在美国内战中的首要目标是(  )‎ A.废除奴隶制度 B.解决殖民问题 ‎ C.维护国家统一 D.促进经济发展 ‎21.(2分)19世纪40年代的一份调查报告这样描述英国城市的卫生状况:“在城镇的最热闹地区,也正是在商业中心,堆满了从肉庄、厕所、垃圾箱和便池中……倒出来的垃圾和烂肉烂鱼等等。”该报告描述的现象说明(  )‎ A.工业化造成环境污染 B.城市化带来出行拥堵 ‎ C.现代化加剧温室效应 D.全球化导致贫富分化 ‎22.(2分)斯大林等苏联领导人认为,苏联经济远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落后,苏联应该摒弃资本主义国家走过的工业化道路,优先发展重工业。这一思想给苏联发展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 A.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 B.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的失调 ‎ 第33页(共33页)‎ C.加速了农业化的发展 ‎ D.形成了过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23.(2分)“在联盟内部,……虽然不时产生各种矛盾和斗争,但摧毁法西斯是他们共同目标。正是这种根本利益使他们团结起来,互相配合支援,直到战争取得最后的胜利。”材料说明“联盟”建立的作用是(  )‎ A.成为二战的转折点 B.开辟了第二战场 ‎ C.壮大了反法西斯力量 D.扭转了战争的形势 ‎24.(2分)如图是1949年《四国分区占领德国示意图》,它反映出当时的欧洲(  )‎ A.军备竞赛升级 B.地区冲突激化 ‎ C.冷战对峙局面形成 D.一体化进程加速 ‎25.(2分)新航路开辟后,非洲沦为了任人宰割的“黑暗大陆”,非洲人民通过500多年坚持不懈的斗争,终于在20世纪90年代初使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寿终正寝。其“寿终正寝”的标志是(  )‎ A.埃及独立 B.阿尔及利亚独立 ‎ C.“非洲独立年”出现 D.纳米比亚独立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3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3分,合计50分)‎ 第33页(共33页)‎ ‎26.(13分)文化变革不断地塑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历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 ‎﹣﹣摘编自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材料二: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两先生才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洽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摘编自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三:……运动的领袖们本身就是非常激烈的。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礼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无情批判。这个勇猛的,也是简单而绝对的批判运动,极大的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虽也不可避免的具有一些形式主义的偏向。‎ ‎﹣﹣摘编自李新《中华民国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人逐渐觉悟经历的发展阶段。与材料中“伦理的觉悟”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的什么?“光明世界”是指哪一社会制度?‎ ‎(3)据材料三,指出“运动的领袖们非常激烈的”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并从中指出这场运动具有怎样的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这场文化运动在塑造国家、民族新的灵魂上,存在哪些进步与不足?‎ ‎27.(12分)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向世界传递出一个负责任国家的气度和胸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33页(共33页)‎ 材料一:1954年6月28日和29日,中印、中缅分别发表联合声明,确认这五项原则将在相互关系以及各自国家同亚洲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予以适用。这是国际关系史上的重大创举,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国际关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作为一个开放包容的国际法原则,集中体现了主权、正义、民主、法治的价值观。‎ ‎﹣﹣习近平 材料二: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到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在亚非国家中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我们这两类国家都是从殖民主义的统治下独立起来的,并且还在继续为完全独立而奋斗。‎ ‎﹣﹣摘编自周恩来《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发言》(1955.4.19)‎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印、缅所确认的原则是什么?并概括这一原则产生的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所提出的方针?概括指出亚非国家的相似点和不同点。‎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影响国家外交政策调整的因素有哪些?‎ ‎28.(12分)历史学家将1789﹣1848年称为“革命时代”,这一时期的欧洲革命对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后期,英国那场没有硝烟的革命一旦启动,就立刻对周边造成巨大压力,而法国是最早受到压力的地区,并且压力最大,所以它也最早体会到必须追上英国的步伐……所以法国在19世纪面临着双重革命,即同时要进行政治革命和工业革命。从结果看,法国做得相当不错,到19世纪末,法国的国家制度问题终于得到解决,工业化也基本完成,成了欧洲第二个工业化国家。‎ ‎﹣﹣摘编自钱乘旦《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大国”兴替》‎ 第33页(共33页)‎ 材料二:这场“双元革命”的主要载体和象征是英、法两国,“双元革命”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孪生喷发口,……它摧毀了各自国家原有的社会秩序。同时,都产生了巨大的扩散效应,后来波及到整个欧洲乃至世界。所有近代国家几乎都是双元革命的产物:其一,工业革命奠定了工业化的经济体制;其二就是法国大革命所塑造出的现代民主制。‎ ‎﹣﹣摘编自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1789﹣1848》‎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法国面临的“双重革命”是什么?这些革命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双元革命”摧毁的“原有的社会秩序”是什么?英、法两国同时爆发的“双元革命”对近代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产生的积极影响有哪些?‎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革命时代”的主流是什么?‎ ‎29.(13分)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革和大调整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冷战”如一场大洪水,虽然已经退去,但它席卷之处留下的“伤痕”犹在。一些地区性冲突至今难以合理解决,继续影响着地区局势的发展;从“两极”格局至新格局出现之前的过渡期内,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留存于世的大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仍在危及人类的安全……这些,不妨称之为“伤痕遗产”。‎ ‎﹣﹣摘编自《世界当代史》‎ 材料二:经济全球化……首先,它在加快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全球范围内扩大了贫富差距。……其次,全球化在创造更多的增长财富机会的同时,又增加了经济失控的风险。……因此,对主权国家来说,经济无国界化已经把经济安全提升到十分重要的地位。‎ ‎﹣﹣摘编自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冷战”退去的标志是什么?据材料指出,“冷战”留下了哪些“伤痕遗产”?在“两极”格局至新格局出现之前的这一“过渡期内”,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怎样的发展新趋势?‎ 第33页(共33页)‎ ‎(2)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1995年诞生了哪一国际经济组织?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不得照抄原文)。‎ ‎(3)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应该如何积极应对时下的大变局?‎ 第33页(共33页)‎ ‎2020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总计50分。)‎ ‎1.(2分)宜侯夨(cè)簋(guǐ)是出土于镇江大港的西周青铜器,其铭文记载:周康王任命夨到宜地为侯,并赏赐土地、庶人等,该文物反映的西周政治制度是(  )‎ A.世袭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分析】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知道西周建立后,为了巩固统治,周天子实行分封制。‎ ‎【解答】据题干“周康王任命夨到宜地为侯,并赏赐土地、庶人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建立后,为了巩固统治,周天子实行分封制,把土地、平民和奴隶分封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建立诸侯国。故这件文物可以用来印证西周的分封制。‎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2分)“婿作盐商十五年,不属州县属天子。……桑弘羊,死已久,不独汉时今亦有。”白居易的这首诗涉及的汉代政策是(  )‎ A.奖励耕织 B.盐铁专卖 C.重农抑商 D.重文轻武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汉代的汉武帝大一统经济上的措施,汉武帝时,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解答】根据题干“婿作盐商十五年,不属州县属天子。……桑弘羊,死已久,不独汉时今亦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白居易的这首诗涉及的汉代政策是盐铁专卖。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专卖。保证了国家经济的正常发展,增加了财政收入,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B符合题意。‎ 故选:B。‎ 第33页(共33页)‎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汉代的汉武帝大一统经济上的措施,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3.(2分)学者胡平说,这一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升于官僚、贵族的行列。”该制度正式确立于(  )‎ A.汉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分析】本题考查科举制的创立,知道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 ‎【解答】据“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升于官僚、贵族的行列”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科举制正式诞生。‎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科举制的创立,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4.(2分)《元史•百官志》记载:“至元二十五年,因唐制吐蕃来朝见於宣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由此判断宣政院辖地位于图中(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分析】本题以元朝的疆域图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元朝加强西藏地区管理的措施,元朝在中央设宣政院,负责管辖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标志着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 ‎【解答】根据提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 第33页(共33页)‎ 处为宣政院辖区。元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在这一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朝廷还在当地设置地方机构,任命官员征收赋税,屯驻军队,实行充分和有效的管理。从此,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考查了元朝加强西藏地区管理的措施,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5.(2分)“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盖隐然执政之府也。”这里的“执政之府”是(  )‎ A.市舶司 B.中书省 C.锦衣卫 D.军机处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军机处的设立。‎ ‎【解答】为了加强君主集权,雍正帝设立军机处,由皇帝选调亲信大臣组成。军国大事完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在地上,拿笔记录,然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这样,地方军政首脑实际上也直接听从皇帝指挥。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到乾隆帝时撤销。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因而这里的“执政之府”是军机处。‎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注意掌握清朝封建君主制度的加强。‎ ‎6.(2分)历史学家张海鹏教授评说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时说:“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结合如图,指出A段“开始下降”始于(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第33页(共33页)‎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鸦片战争。‎ ‎【解答】本题要想解决“开始下降”与“降到谷底”的重大事件,我们可以通过时间来判定,“开始下降”的时间是1840年,1840年发生的重大事件是鸦片战争。‎ 故选:A。‎ ‎【点评】掌握鸦片战争相关知识,培养学生记忆辨别能力。‎ ‎7.(2分)1851年,马克思得知中国广西发生革命时兴奋地认定:“这次变革,必将给这个国家的文明带来极其重要的结果。”让马克思如此兴奋的革命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辛亥革命 ‎ C.维新变法 D.义和团运动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农民革命领袖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太平天国运动风起云涌。‎ ‎【解答】依据“1851年”“中国广西发生革命”可知与太平天国运动有关。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为“太平军”。1853年,占领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政权;为推翻清朝统治,进行北伐和西征,全盛时拥有中国半壁江山。1864年,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熟练掌握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8.(2分)1915年12月,孙中山在《讨袁檄文》中指出,袁世凯既忘共和,即为“民贼”。孙中山发表这篇檄文主要是反对袁世凯(  )‎ A.刺杀宋教仁 B.复辟帝制 ‎ C.镇压二次革命 D.扩大总统权力 ‎【分析】‎ 第33页(共33页)‎ 本题以1915年12月,孙中山在《讨袁檄文》中指出,袁世凯既忘共和,即为“民贼”为切入点,考查孙中山的功绩。‎ ‎【解答】1915年12月,袁世凯复辟帝制,改1916年为洪宪元年,准备元旦登基,为此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指出袁世凯既忘共和,即为“民贼”。‎ 故选:B。‎ ‎【点评】本题以孙中山的功绩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9.(2分)美国某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位历史学家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 A.实现国共合作,进行北伐战争 ‎ B.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 C.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 D.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分析】本题“新的革命策略”为切入点,以美国历史学家的评判为依据考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解答】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井冈山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进行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中,开辟了一条独特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作出了最卓越的贡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相关知识点。‎ ‎10.(2分)1938年4月6日《大公报》发出了专电:“6日晚8时,我军各路以决定的歼灭战之优势,向敌总攻,……对盘踞台儿庄寨内之敌全部包围歼灭。”新闻报道中的战役总指挥是(  )‎ 第33页(共33页)‎ A.杨靖宇 B.林彪 C.李宗仁 D.彭德怀 ‎【分析】本题考查台儿庄战役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1938年”“对盘踞台儿庄寨内之敌全部包围歼灭”。‎ ‎【解答】由材料信息“1938年”“对盘踞台儿庄寨内之敌全部包围歼灭”可知,这反映的是台儿庄战役,总指挥是李宗仁。1938年春,在日军进攻徐州时,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激战,歼敌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故选:C。‎ ‎【点评】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台儿庄战役的相关知识。‎ ‎11.(2分)1949年4月,南京大专院校的学生来到新街口列队向解放军致敬,欢呼解放,高唱“我们的队伍来了,饮马长江……”这一场景发生的背景是(  )‎ A.《双十协定》的签订 B.南京临时政府建立 ‎ C.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D.南京获得解放 ‎【分析】本题考查渡江战役,解题关键词是“1949年4月”“饮马长江”。‎ ‎【解答】题干场景发生的背景是南京获得解放。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4月23日解放南京,标志着统治人民长达二十二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渡江战役以及意义。‎ ‎12.(2分)新冠肆虐之际,那些逆行的医护人员无疑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可爱的人”。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是那个时代的“最可爱的人”。下列属于那个年代“最可爱的人”是(  )‎ A.雷锋 B.王进喜 C.焦裕禄 D.黄继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抗美援朝的相关知识点。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称为“最可爱的人”。‎ ‎【解答】‎ 第33页(共33页)‎ ‎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称为“最可爱的人”。邱少云和黄继光都是朝鲜战场上的英雄。雷锋、王进喜和焦裕禄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模范人物,其事迹和抗美援朝战争无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抗美援朝的相关史实。‎ ‎13.(2分)老照片是历史的记忆。下面这张老照片是镇江市大炼钢铁的重要基地﹣﹣象山炼铁厂的小高炉群,它拍摄的历史时期是(  )‎ A.一五计划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 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分析】本题以象山炼铁厂的小高炉群为背景依托,考查了大跃进运动相关知识,明确“大跃进”是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出现的失误,是前进中遭遇的重大挫折。‎ ‎【解答】‎ 第33页(共33页)‎ 根据这张老照片是镇江市大炼钢铁的重要基地﹣﹣象山炼铁厂的小高炉群,可知,它拍摄的历史时期是大跃进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8年党中央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大跃进是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大幅度的提高计划指标,它表现在工业上首先是要求钢产量指标翻一番,还提出赶超英国的口号,为达到这一目标,在全国范目掀起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运动。许多工厂,农村学校机关,建起小高炉炼铁、炼钢,毁掉不少山林,也影响其他行业,造成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和识图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大跃进运动的相关知识。‎ ‎14.(2分)1992年,陪同邓小平南行的陈开枝这样比喻:“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他看到船的方向有问题时,又一次跳上了船头,把航船的方向摆正了。”为把“航船的方向摆正了”,邓小平强调(  )‎ A.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 B.要进行改革开放 ‎ C.要建立和谐社会 D.要建设小康社会 ‎【分析】本题考查邓小平南方谈话。识记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内容与影响。‎ ‎【解答】1992年初,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在视察过程中,他发表一系列重要谈话,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题干中“航船摆正了”的含义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邓小平南巡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相关史实。‎ 第33页(共33页)‎ ‎15.(2分)如图是《1999﹣2017年澳门生产总值统计图表》,此表反映的信息最能说明(  )‎ A.广东与澳门联系加强 B.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 ‎ C.澳门较好的经济基础 D.一国两制促进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了一国两制。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指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 ‎【解答】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由题干描述可知,回归后,澳门经济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成就有目共睹,这充分说明了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有利于澳门经济的繁荣和发展;ABC与题意不符。‎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国两制的意义,要正确读材料展现的内涵,与材料无关的要排除。‎ ‎16.(2分)古代印度有一套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下列图片能反映这一制度的是(  )‎ A. B. ‎ 第33页(共33页)‎ C. D.‎ ‎【分析】本题考查了古印度种姓制度。它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解答】能够反映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是B选项中的示意图。雅利安人在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第一等级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第二等级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行政大权。第三等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第二等级;第四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干最低贱的职业。‎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古印度种姓制度的等级划分。‎ ‎17.(2分)“地中海已成为帝国的‘内湖’,地中海各地之间的交通畅通无阻,海上航路、内陆河道陆上通道和古老商道都成了内外贸易的动脉,商旅往来,络绎不绝。”材料中的“帝国”是(  )‎ A.罗马帝国 B.波斯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奥斯曼帝国 ‎【分析】本题考查了罗马帝国。公元前8世纪,在意大利半岛的台伯河畔,罗马城逐步建立起来。‎ ‎【解答】根据题干给出的“地中海已成为帝国的‘内湖’”可知材料中的“帝国”是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以后,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统治下,发动多次侵略战争,疆域不断扩大,到2世纪达到最大规模,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广袤的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 故选:A。‎ 第33页(共33页)‎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罗马帝国的扩张和疆域。‎ ‎18.(2分)“古尔邦节”来源于《古兰经》中的一个故事,先知祈求真主安拉赐予他一个儿子,最终得偿所愿并通过了安拉的考验。由此判断,与古尔邦节有关的宗教是(  )‎ A.佛教 B.印度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分析】本题考查了伊斯兰教。“伊斯兰”是阿拉伯语“顺从”的意思。‎ ‎【解答】由题干关键词《古兰经》判断与古尔邦节有关的宗教是伊斯兰教。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伊斯兰”是阿拉伯语“顺从”的意思。伊斯兰教的信徒称为“穆斯林”,意为“信仰‘真主’安拉的人”。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说教后来集录成为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伊斯兰教的经典是《古兰经》。‎ ‎19.(2分)下面的时间轴,简要描述了某伟大人物的一生。据此判断该人物是(  )‎ A.苏格拉底 B.邱吉尔 C.马克思 D.列宁 ‎【分析】本题以题干图示为依托,考查马克思。‎ ‎【解答】‎ 第33页(共33页)‎ 仔细观察图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时间轴简要描述了某伟大人物的一生。据此判断该人物是马克思。马克思,1818年生于特里尔,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决心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获博士学位后,1842年被聘为《莱茵报》主编,但由于宣传革命民主主义思想,这份报纸很快被查封了。后来,马克思来到法国,从此开始了流浪生涯。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共同起草的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为科学。1864年建立第一国际,1867年他的不朽巨著《资本论》第一卷出版。1883年3月由于贫困、疾病和长期过度的劳累在伦敦与世长辞。‎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国际共运史上的重大事件以及作用。‎ ‎20.(2分)林肯在一次讲演中说:“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此材料说明林肯在美国内战中的首要目标是(  )‎ A.废除奴隶制度 B.解决殖民问题 ‎ C.维护国家统一 D.促进经济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解答】林肯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总统,他领导的美国内战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由“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中关键词”解散、崩塌、分裂“可以看出,材料说明林肯在美国内战中的首要目标是维护国家统一。‎ 故选:C。‎ ‎【点评】本题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21.(2分)19世纪40年代的一份调查报告这样描述英国城市的卫生状况:“在城镇的最热闹地区,也正是在商业中心,堆满了从肉庄、厕所、垃圾箱和便池中……倒出来的垃圾和烂肉烂鱼等等。”该报告描述的现象说明(  )‎ A.工业化造成环境污染 B.城市化带来出行拥堵 ‎ C.现代化加剧温室效应 D.全球化导致贫富分化 ‎【分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关键信息是“19世纪40年代”“堆满了从肉庄、厕所、垃圾箱和便池中……倒出来的垃圾和烂肉烂鱼等等”。‎ ‎【解答】‎ 第33页(共33页)‎ 由材料信息“19世纪40年代”“堆满了从肉庄、厕所、垃圾箱和便池中……倒出来的垃圾和烂肉烂鱼等等”并结合所学知,19世纪40年代的英国正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材料中现象的出现说明了工业化造成环境污染。B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故选:A。‎ ‎【点评】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工业革命的影响。‎ ‎22.(2分)斯大林等苏联领导人认为,苏联经济远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落后,苏联应该摒弃资本主义国家走过的工业化道路,优先发展重工业。这一思想给苏联发展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 A.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 B.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的失调 ‎ C.加速了农业化的发展 ‎ D.形成了过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分析】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这一思想给苏联发展带来的直接影响”。‎ ‎【解答】据材料“苏联应该摒弃资本主义国家走过的工业化道路,优先发展重工业”可知,这一思想给苏联发展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的失调。斯大林模式片面发展重工业,给苏联发展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业、轻工业长期停滞不前。‎ 故选:B。‎ ‎【点评】注意准确识记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及影响。‎ ‎23.(2分)“在联盟内部,……虽然不时产生各种矛盾和斗争,但摧毁法西斯是他们共同目标。正是这种根本利益使他们团结起来,互相配合支援,直到战争取得最后的胜利。”材料说明“联盟”建立的作用是(  )‎ A.成为二战的转折点 B.开辟了第二战场 ‎ C.壮大了反法西斯力量 D.扭转了战争的形势 第33页(共33页)‎ ‎【分析】本题考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大大增强了反法西斯力量,为最终战胜法西斯奠定了基础。‎ ‎【解答】结合所学,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大大增强了反法西斯力量,为最终战胜法西斯奠定了基础。可知,“在联盟内部,……虽然不时产生各种矛盾和斗争,但摧毁法西斯是他们共同目标。正是这种根本利益使他们团结起来,互相配合支援,直到战争取得最后的胜利。”说明的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作用是壮大了增强了反法西斯力量,为最终战胜法西斯奠定了基础。‎ 故选:C。‎ ‎【点评】本题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24.(2分)如图是1949年《四国分区占领德国示意图》,它反映出当时的欧洲(  )‎ A.军备竞赛升级 B.地区冲突激化 ‎ C.冷战对峙局面形成 D.一体化进程加速 ‎【分析】本题考查冷战的相关知识,关键是对图片信息分析与理解。‎ ‎【解答】根据地图信息并结合所学知,纳粹法西斯政权垮台以后,美、苏、英、法四国分区占领了德国及其首都柏林。1949年,成立了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从此,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故选:C。‎ 第33页(共33页)‎ ‎【点评】注意对图片的解读,识记冷战的相关史实及其表现和影响。‎ ‎25.(2分)新航路开辟后,非洲沦为了任人宰割的“黑暗大陆”,非洲人民通过500多年坚持不懈的斗争,终于在20世纪90年代初使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寿终正寝。其“寿终正寝”的标志是(  )‎ A.埃及独立 B.阿尔及利亚独立 ‎ C.“非洲独立年”出现 D.纳米比亚独立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纳米比亚独立的认识。‎ ‎【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非洲在15世纪早期就遭受西方殖民国家的奴役,时间长达近500多年,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的历史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属于基础题,熟练掌握课本知识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3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3分,合计50分)‎ ‎26.(13分)文化变革不断地塑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历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 ‎﹣﹣摘编自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材料二: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两先生才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洽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第33页(共33页)‎ ‎﹣﹣摘编自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三:……运动的领袖们本身就是非常激烈的。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礼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无情批判。这个勇猛的,也是简单而绝对的批判运动,极大的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虽也不可避免的具有一些形式主义的偏向。‎ ‎﹣﹣摘编自李新《中华民国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人逐渐觉悟经历的发展阶段。与材料中“伦理的觉悟”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的什么?“光明世界”是指哪一社会制度?‎ ‎(3)据材料三,指出“运动的领袖们非常激烈的”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并从中指出这场运动具有怎样的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这场文化运动在塑造国家、民族新的灵魂上,存在哪些进步与不足?‎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化变革、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解答】(1)据材料一“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历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可知,近代中国人逐渐觉悟经历的发展阶段是学术一政治一伦理(或技术一制度一思想)。与材料中“伦理的觉悟”相关的历史事件是新文化运动。1915年,进步的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 第33页(共33页)‎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的是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在西方是民主和科学的含义。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和鲁迅等,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掀起新文化运动,“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是指民主、科学。“光明世界”是指资本主义制度。‎ ‎(3)据材料三“……运动的领袖们本身就是非常激烈的。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礼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无情批判。”可知,“运动的领袖们非常激烈的”的具体表现是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一些传统文化都遭到了无情批判。据“这个勇猛的,也是简单而绝对的批判运动,极大的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可知,新文化运动是一场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4)综合上述材料可知,这场文化运动在塑造国家、民族新的灵魂上的进步性体现在极大的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不足在于具有一些形式主义的偏向。‎ 故答案为:‎ ‎(1)学术一政治一伦理(或技术一制度一思想);新文化运动。‎ ‎(2)“德先生”:民主;“赛先生”:科学。资本主义制度。‎ ‎(3)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一些传统文化都遭到了无情批判;特点:是一场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4)进步:极大的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不足:具有一些形式主义的偏向。‎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文化变革、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 ‎27.(12分)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向世界传递出一个负责任国家的气度和胸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4年6月28日和29日,中印、中缅分别发表联合声明,确认这五项原则将在相互关系以及各自国家同亚洲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予以适用。这是国际关系史上的重大创举,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国际关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作为一个开放包容的国际法原则,集中体现了主权、正义、民主、法治的价值观。‎ 第33页(共33页)‎ ‎﹣﹣习近平 材料二: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到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在亚非国家中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我们这两类国家都是从殖民主义的统治下独立起来的,并且还在继续为完全独立而奋斗。‎ ‎﹣﹣摘编自周恩来《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发言》(1955.4.19)‎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印、缅所确认的原则是什么?并概括这一原则产生的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所提出的方针?概括指出亚非国家的相似点和不同点。‎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影响国家外交政策调整的因素有哪些?‎ ‎【分析】本题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对国际外交的重大贡献。‎ ‎【解答】(1)由“1954年6月28日和29日,中印、中缅分别发表联合声明,确认这五项原则将在相互关系以及各自国家同亚洲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予以适用”结合所学,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缅甸,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可知,中、印、缅所确认的原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由“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的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所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由“在亚非国家中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我们这两类国家都是从殖民主义的统治下独立起来的,并且还在继续为完全独立而奋斗。”可以看出,亚非国家的相似点是都曾遭受过殖民主义的侵略;都面临着民族独立、发展经济的任务;不同点是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不同。‎ 第33页(共33页)‎ ‎(3)由以上材料可以看出,影响国家外交政策调整的因素有国家实力、国家利益、意识形态等。‎ 故答案为:‎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求同存异”方针;相似点:都曾遭受过殖民主义的侵略;都面临着民族独立、发展经济的任务;不同点: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不同。‎ ‎(3)国家实力、国家利益、意识形态等。‎ ‎【点评】本题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28.(12分)历史学家将1789﹣1848年称为“革命时代”,这一时期的欧洲革命对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后期,英国那场没有硝烟的革命一旦启动,就立刻对周边造成巨大压力,而法国是最早受到压力的地区,并且压力最大,所以它也最早体会到必须追上英国的步伐……所以法国在19世纪面临着双重革命,即同时要进行政治革命和工业革命。从结果看,法国做得相当不错,到19世纪末,法国的国家制度问题终于得到解决,工业化也基本完成,成了欧洲第二个工业化国家。‎ ‎﹣﹣摘编自钱乘旦《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大国”兴替》‎ 材料二:这场“双元革命”的主要载体和象征是英、法两国,“双元革命”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孪生喷发口,……它摧毀了各自国家原有的社会秩序。同时,都产生了巨大的扩散效应,后来波及到整个欧洲乃至世界。所有近代国家几乎都是双元革命的产物:其一,工业革命奠定了工业化的经济体制;其二就是法国大革命所塑造出的现代民主制。‎ ‎﹣﹣摘编自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1789﹣1848》‎ 请回答:‎ 第33页(共33页)‎ ‎(1)根据材料一指出,法国面临的“双重革命”是什么?这些革命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双元革命”摧毁的“原有的社会秩序”是什么?英、法两国同时爆发的“双元革命”对近代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产生的积极影响有哪些?‎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革命时代”的主流是什么?‎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法国大革命及其影响。‎ ‎(2)本题主要考查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3)本题主要考查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解答】(1)根据材料一分析,“法国在19世纪面临着双重革命,即同时要进行政治革命和工业革命。”可知,法国面临的“双重革命”是同时要进行政治革命和工业革命。根据所学知识,这些革命产生的影响是: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使法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改善了社会的面貌。‎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双元革命”摧毁的“原有的社会秩序”是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摧毁了原有的封建统治。根据所学和材料,“所有近代国家几乎都是双元革命的产物:其一,工业革命奠定了工业化的经济体制;其二就是法国大革命所塑造出的现代民主制”,可知,英、法两国同时爆发的“双元革命”对近代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产生的积极影响有: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推动欧洲乃至全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形成工业化的经济体制。‎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革命时代”的主流是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故答案为:‎ ‎(1)同时要进行政治革命和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使法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改善了社会的面貌。‎ 第33页(共33页)‎ ‎(2)原有的封建统治。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推动欧洲乃至全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形成资本主义发展模式。‎ ‎(3)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识记,以及学生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 ‎29.(13分)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革和大调整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冷战”如一场大洪水,虽然已经退去,但它席卷之处留下的“伤痕”犹在。一些地区性冲突至今难以合理解决,继续影响着地区局势的发展;从“两极”格局至新格局出现之前的过渡期内,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留存于世的大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仍在危及人类的安全……这些,不妨称之为“伤痕遗产”。‎ ‎﹣﹣摘编自《世界当代史》‎ 材料二:经济全球化……首先,它在加快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全球范围内扩大了贫富差距。……其次,全球化在创造更多的增长财富机会的同时,又增加了经济失控的风险。……因此,对主权国家来说,经济无国界化已经把经济安全提升到十分重要的地位。‎ ‎﹣﹣摘编自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冷战”退去的标志是什么?据材料指出,“冷战”留下了哪些“伤痕遗产”?在“两极”格局至新格局出现之前的这一“过渡期内”,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怎样的发展新趋势?‎ ‎(2)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1995年诞生了哪一国际经济组织?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不得照抄原文)。‎ ‎(3)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应该如何积极应对时下的大变局?‎ ‎【分析】本题以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革和大调整时期为切入点,以两则材料为依托,综合考查冷战政策以及冷战影响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以及影响,题目设计注重基础性,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作答。‎ 第33页(共33页)‎ ‎【解答】(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冷战”退去的标志是苏联解体;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政策开始,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终结,世界出现“一超多强”局面,世界向多极化加速发展。据材料“一些地区性冲突至今难以合理解决,继续影响着地区局势的发展;从“两极”格局至新格局出现之前的过渡期内,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留存于世的大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仍在危及人类的安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冷战”留下了的“伤痕遗产”有:一些地区性冲突至今难以合理解决并继续影响着地区局势的发展;世界的未来政治格局发展的不确定性;大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仍在危及人类的安全;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政策开始,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终结,世界出现“一超多强”局面,世界向多极化加速发展。‎ ‎(2)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诞生;二战后,由于现代高新科技发展迅猛,生产力得到迅速提高,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为了顺应这种发展趋势,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世界贸易组织(WTO),中文简称世贸组织,其目的是为了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它的成立推动了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有利于世界各国贸易优势的发挥,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据材料“全球化在创造更多的增长财富机会的同时,又增加了经济失控的风险。……因此,对主权国家来说,经济无国界化已经把经济安全提升到十分重要的地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各国经济的较快发展,有利于各国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促进了经济结构的合理优化和生产力的较大提高,由于经济全球化发展过快,市场破坏作用大,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发展历程不会一帆风顺的,而是风险与曲折相伴面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向前发展。‎ ‎(3)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绝不干涉别国内政。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故答案为:‎ 第33页(共33页)‎ ‎(1)苏联解体;一些地区性冲突至今难以合理解决并继续影响着地区局势的发展,世界的未来政治格局发展的不确定性,大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仍在危及人类的安全;多极化发展趋势。‎ ‎(2)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各国经济的较快发展,有利于各国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促进了经济结构的合理优化和生产力的较大提高,由于经济全球化发展过快,市场破坏作用大,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发展历程不会一帆风顺的,而是风险与曲折相伴面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向前发展。‎ ‎(3)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绝不干涉别国内政。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把握冷战政策以及冷战影响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以及影响的相关知识。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0/8/11 7:34:38;用户:张海燕;邮箱:lishi0014@xyh.com;学号:30475252‎ 第33页(共33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