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通史版第1部分第2单元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单元高效整合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通史版第1部分第2单元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单元高效整合学案

一、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1.政治方面: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巩固时期。‎ ‎(1)秦朝时期:完成国家统一;确立皇帝制度和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加强中央集权,地方实行郡县制度。‎ ‎(2)西汉时期: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设立“中朝”,削弱相权;汉武帝采用察举制选官,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3)东汉时期:中央集权渐趋衰落,豪强地主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政治上又掌握中央或地方政权,对中央集权构成潜在威胁。在黄巾起义被镇压后,社会上便出现了豪强地主割据混战的局面。‎ ‎2.经济方面:秦汉时期是封建经济初步发展时期。‎ 秦的政治统一和统一货币、文字与度量衡的措施都有利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在秦末农民战争的作用下,汉初统治者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经济得到恢复发展,社会出现安定繁荣的局面。‎ 农业 赵过推广耦犁,后来出现犁壁,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兴修水利(漕渠、白渠、王景治理黄河、新疆坎儿井);耕作技术进步(代田法);土地兼并现象严重;东汉豪强地主田庄经济 手工业 汉武帝实行盐铁专卖,西汉政府在长安设东西织室(官办);汉代开始用煤作燃料冶铁、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排;东汉烧出成熟青瓷;开辟丝绸之路,产品外销 商业 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形成坊市制 ‎3.文化方面:在思想上,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儒家思想逐步确立为占统治地位的理论。秦汉时期,科技文化得到很大发展,奠定了我国古代科技文化在世界长期领先的基础。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文化成就辉煌。‎ ‎[针对训练]‎ ‎1.刘邦认为,秦始皇全面实行郡县制,不分封子弟为王是失策,致有“‎ 孤立之败”。他在实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大封子弟为“诸侯王”。此做法带来的后果是(  )‎ A.强化了君主专制   B.加强中央对地方管理 C.地方诸侯国叛乱 D.此举导致藩镇割据 C [汉初实行封王,在地方形成了具有一定独立性的地方势力,不能体现强化君主专制,故A项错误;诸侯王在所辖地区具有独立性,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故B项错误;西汉建立诸侯国,导致后来的七国之乱,影响汉朝统治,故C项正确;藩镇割据是唐朝设立节度使带来的影响,故D项错误。]‎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反映的时代特色 体现了江南地区的迅速开发 科技进步(祖冲之圆周率和《缀术》)和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就(乐府诗、王羲之书法和顾恺之的绘画),反映了江南地区的迅速开发 体现民族大融合的特色 重要的文化成就来自不同民族优秀分子的创造;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成就,体现了不同民族的风格。如北方民歌《敕勒歌》是对塞外风光的写照。由于北方民族融合的加强和社会经济的恢复,出现了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体现了封建国家分裂 北方民歌出现描述战乱的《木兰辞》,反映了封建国家的分裂,北方战乱频繁 体现了佛教盛行 宗教画的流行、云冈和龙门等石窟艺术的出现、范缜反佛教的《神灭论》,反映了佛教的盛行 带有封建割据的烙印 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有明显的区别,特别是南北文化差异很大。如南北方民歌风格的迥然不同;外来佛教艺术在南北方的差异,南方重佛理,北方重形迹;南方佛教艺术多由寺院组织完成,北方佛教艺术多由信徒制作等 ‎[针对训练]‎ ‎2.(2019·“江淮十校”联考)据学者对6世纪的农业研究发现,我国粟的收获量至少为播种量的十倍到十几倍,北魏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记载则达到几十倍至上百倍,而同时期的欧洲收获量只有播种量的二、三倍,最多不过六倍。形成如此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当时我国(  )‎ A.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 B.以精耕细作的模式经营农业 C.曲辕犁的使用提高了耕作效率 D.用焦炭冶铁提高了农具质量 B [世界各地各民族在同时期(6世纪)的农业生产基本都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故A项错误;古代中国农耕经济长期高度繁荣和领先世界都要归功于以精耕细作为主要特点的农业经营模式,故B项正确;曲辕犁最早出现于唐朝江东地区,故C项错误;古代中国最早使用焦炭冶铁出现于南宋末年,故D项错误。]‎ 一、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的贡献 ‎1.造纸术传入欧洲后,廉价的纸张取代了欧洲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和小牛皮,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2.欧洲人借鉴中国的印刷术,制造出活字印刷机,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3.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骑士阶层日益衰落,对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起到一定作用。‎ ‎4.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为哥伦布到达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以新航路的开辟为开端,人类历史开始形成一个整体。‎ ‎[针对训练]‎ ‎3.《史记·天官书》专门记载天象、占星,在其全部309条占文中,关于用兵的有124条,关于年成丰歉的有49条,关于皇族和大臣行为的有26条,这三项占了总数的三分之二。由此判断当时天文学的发展(  )‎ A.主要为农业生产服务 B.缺乏系统的天象观测 C.科学性受政治因素影响 D.被用来决定战争的胜负 C [根据材料“关于用兵的有124条,关于年成丰歉的有49条,‎ 关于皇族和大臣行为的有26条,这三项占了总数的三分之二”,可知当时的天文学主要服务于统治阶级,故C项正确。]‎ 二、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在中西方命运不同的原因 项目 中国 西方 经济 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政治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阻碍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技发展提供了保障 思想文化 儒家注重以社会人文问题作为论说的主题,对自然的探求未给予充分重视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科技发展 对外政策 ‎“闭关锁国”等政策阻碍先进科技的发展 积极进行殖民扩张掠夺,争夺世界市场 ‎[针对训练]‎ ‎4.中国古代科技主要限于农业水利工程、时令、气象科技等,其他如机械、纺织、印刷等虽也有所发展,但都未能推动古代科技向近代转化。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 A.儒学长期处于正统地位 B.中国传统科技注重实践 C.中国推行闭关锁国政策 D.小农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D [儒学教育培养科举人才,阻碍古代科技人才的发展,影响古代科技向近代转化,但不是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中国传统文化关注重点是人际关系,轻视对自然的探索,影响古代科技向近代转化,但不是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闭关锁国政策影响科技交流,影响古代科技向近代转化,但不是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使得古代科技向近代转化缺乏经济动力,是其主要原因,故D项正确。]‎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