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2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文言文阅读作业(48)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文言文阅读 作业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夏原吉,字维哲,其先德兴人。父时敏,官湘阴教谕,遂家焉。原吉早孤,力学养母。以乡荐入太学选入禁中书制诰诸生或喧笑原吉危坐俨然太祖诇而异之擢户部主事太祖即位转左侍郎浙西大水,有司治不效。永乐元年命原吉治之。原吉布衣徒步,日夜经画,盛暑不张盖,曰:“民劳,吾何忍独适。”事竣,还京师。七年,帝北巡,命兼摄行在礼部、兵部、都察院事。有二指挥冒月廪,帝欲斩之。原吉曰:“非律也,假实为盗,将何以加?”乃止。(宣宗)三年,从北巡。帝取原吉橐糗尝之,笑曰:“何恶也?”对曰:“军中犹有馁者。”帝命赐以大官之馔,且犒将士。原吉有雅量,人莫能测其际。同列有善,即采纳之。或有小过,必为之掩覆。吏污所服金织赐衣,原吉日:“勿怖,污可浣也。”又有污精微文书者,吏叩头请死。原吉不问,自入朝引咎,帝命易之。吕震尝倾原吉。震为子请官,原吉以震在“靖难”时有守城功,为之请。平江伯陈瑄初亦恶原吉,原吉顾时时称瑄才。或问原吉:“量可学乎?”日:“吾幼时,有犯未尝不怒。始忍于色,中忍于心,久则无可忍矣。”尝夜阅爰书【注】,抚案而叹,笔欲下辄止。妻问之。曰:“此岁终大辟奏也。”与同列饮他所,夜归值雪,过禁门,有欲不下者。原吉曰:“君子不以冥冥堕行。”其慎如是。 (选自《明史》) 【注释】爰书:记录囚犯口供的文书。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以乡荐入太学选/入禁中书制诰/诸生或喧笑/原吉危坐俨然/太祖诇而异之擢户部/主事/太祖即位/转左侍郎/ B.以乡荐入太学/选人禁中书制/诰诸生或喧笑/原吉危坐俨然太祖/诇而异之/擢户部主事/太祖即位/转左侍郎/ C.以乡荐入太学选/入禁中书制诰/诸生或喧笑/原吉危坐/俨然太祖诇而异之/擢户部主事/太祖即位/转左侍郎/ D.以乡荐入太学/选入禁中书制诰/诸生或喧笑/原吉危坐俨然/太祖诇而异之/擢户部主事/太祖即位/转左侍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布衣,借指平民百姓。古代平民一般不能衣锦绣,故称布衣。此处指穿着粗布衣裳。 B.兵部,古代六部之一,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司法等,长官为兵部尚书。 C.廪,官家供应的粮食,这里指俸禄。“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的“廪稍”与此相似。 D.大辟,是古代五刑之一,初谓五刑中的死刑,隋朝后泛指一切死刑。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夏原吉勤于政务,不辞劳苦。到浙西治理洪水时,他日夜谋划治水之事,与人民同甘共苦,不忍独自享受舒适环境。 B.夏原吉尽职尽责,秉公执法。在代理皇帝所到之地的礼部、兵部、都察院政事期间,直言劝谏皇帝应按法律处置犯罪的禁卫军官。 C.夏原吉心有雅量,待人宽厚。同事偶有小错,原吉为其掩盖不张扬;陈瑄厌恶原吉,原吉却实事求是地称赞他的才能。 D.夏原吉处事谨慎,严于律己。他审阅案卷时慎之又慎;一次外出饮酒归途中遇雪,同行者过宫门没下马,他立即劝诫并反思自己的行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律也,假实为盗,将何以加? (2)帝取原吉橐糗尝之,笑曰:“何恶也?”对曰:“军中犹有馁者。” (3)原吉不问,自入朝引咎,帝命易之。 【答案】1.D 2.B 3.D 4.(1)这不合法律,假如他们确实是盗窃,将施加什么刑罚呢? (2)皇帝拿夏原吉袋子里的干粮尝了尝,笑着说:“怎么这么难吃啊?”夏原吉回答说:“军队中还有挨饿的人呢。” (3)夏元吉没有加以问罪,自己到朝廷去引咎请罪,宣帝命令更换了文书。 参考译文: 夏原吉字维哲,他的祖先是德兴人。他的父亲夏时敏在湘阴做教谕官,于是在这里安家。夏原吉很早就成了孤儿,他努力学习,奉养母亲。因州县地方官荐举进入太学,后被选入宫中书写皇帝的诏令。诸生中有的人大声说笑,夏原吉端正地坐着很严肃。明太祖暗中观察认为他与众不同,提拔他做户部主事。明成祖即位,调任他任左侍郎。浙西发大水,主管官员治水不见成效,永乐元年,命令夏原吉去治水。夏原吉穿着粗布衣裳徒步行走,日夜治理谋划,最热的天气不张伞盖,他说:“百姓劳苦,我怎么忍心独自舒适呢。”治水完毕,他回到京城。永乐七年,皇帝北巡,命令夏原吉兼代理皇帝所至之地的礼部、兵部、都察院政事。有两个禁卫军官冒领月俸,皇帝要斩他们。夏原吉说:“ 这不合法律,假如他们确实是盗窃,将施加什么刑罚呢?”皇帝于是停止了斩他们的诏令。明宣宗三年,随从皇帝北巡,皇帝拿夏原吉袋子里的干粮尝了尝,笑着说:“怎么这么难吃啊?”夏原吉回答说:“军队中还有挨饿的人呢。”皇帝命令把高官的饭食赐给他,而且犒劳了将士。夏原吉有宏大的气量,人们不能测量它的边际。同在朝班的官员有优点,他就采纳接受;有的人有小过失,他一定为他们掩盖不张扬。有一次一个官吏弄脏了他所穿的皇帝赐给的金织衣服,夏原吉说:“别害怕,脏污可以洗掉。”又有一次一个官吏弄脏了精微的文书,磕头请求死罪。夏元吉没有加以问罪,自己到朝廷去引咎请罪,宣帝命令更换了文书。吕震曾排挤夏原吉。吕震为他的儿子请求官职,夏原吉认为吕震在“靖难”时守城有功,为他向朝廷请求。平江伯陈瑄起初也厌恶夏原吉,夏原吉反而时常称赞陈瑄有才能。有的人问夏原吉:“气量可以学吗?”他说:“我年幼时,有人触犯了我,我不曾发怒。开始在脸色忍耐,中间一段时间在内心忍耐,时间长了就没有什么可忍耐的了。”他曾经夜晚审阅记录罪犯口供的文书,拍着桌子叹息,笔要下落总是停止。妻子问他,他说:“这是年终执行死刑的奏章啊。”有一次他与同朝班里的官员到别的地方饮酒,晚上回来时赶上下雪,经过宫门,有人想要不下马。夏原吉说:“君子不能因要昏暗中使品行堕落。”他谨慎如此。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刘鸿训,字默承,长山人。父一相,由进士历南京吏科给事中。追论故相张居正事,执政忌之,出为陇右佥事。终陕西副使。 万历四十一年,鸿训登第,由庶吉士授编修。神、光二宗相继崩,颁诏朝鲜。甫入境,辽阳陷。朝鲜为造二洋舶,从海道还。沿途收难民,舶重而坏。跳浅沙,入小舟,飘泊三日夜,仅得达登州报命。遭母丧,服阕,进右中允,转左谕德,父丧归。天启六年冬,起少詹事,忤魏忠贤,斥为民。 庄烈帝即位,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预机务,遣行人召之。三辞,不允。崇祯元年四月还朝。当是时,忠贤虽败,其党犹盛,言路新进者群起抨击之。诸执政尝与忠贤共事,不敢显为别白。鸿训至,毅然主持,斥杨维垣等,人情大快。而御史袁弘勋本由维垣辈进,思合谋攻去鸿训,则党人可安也。弘勋诋鸿训使朝鲜,满载貂参而归。锦衣佥事张道濬亦讦攻鸿训,鸿训奏辩。给事中颜继祖言:“鸿训先朝削夺。朝鲜一役,舟败,仅以身免。”帝是之。给事中邓英乃尽发弘勋赃私且言弘勋以千金贽维垣得御史帝怒落弘勋职候勘已而高捷上疏言鸿训斥击奸之维垣谬主焚毁《要典》帝责以妄言停其俸。 七月,以四川贼平,加鸿训太子太保,进文渊阁。帝数召见廷臣。鸿训应对独敏,谓民困由吏失职,请帝久任责成。以尚书毕自严善治赋,王在晋善治兵,请帝加倚信。帝初甚向之。关门兵以缺饷鼓噪,帝意责户部。而鸿训请发帑三十万,示不测恩,由是失帝指。无何,御史田时震劾鸿训。鸿训数被劾,连章力辩。帝不听,下廷臣议罪。 明年正月,鸿训谪戍代州。鸿训居政府,锐意任事。帝有所不可,退而曰:“主上毕竟是冲主。”帝闻,深衔之,欲置之死。赖诸大臣力救,乃得稍宽。七年五月卒戍所。 (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三十九》,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给事中邓英乃尽发弘勋/赃私且言/弘勋以千金贽维垣得御史/帝怒落弘勋职候勘/已而高捷上疏言鸿训斥击奸之维垣谬/主焚毁《要典》/帝责/以妄言停其俸 B.给事中邓英/乃尽发弘勋赃私/且言弘勋/以千金贽维垣得御史帝怒/落弘勋职候勘已而/高捷上疏言鸿训斥击奸之维垣谬/主焚毁《要典》帝责/以妄言停其俸 C.给事中邓英乃尽发/弘勋赃私且言/弘勋以千金贽维垣得御史/帝怒落弘勋职/候勘已而高捷上疏/言鸿训斥击奸之维垣谬主焚毁《要典》/帝责以妄言/停其俸 D.给事中邓英乃尽发弘勋赃私/且言弘勋以千金贽维垣得御史/帝怒/落弘勋职候勘/已而高捷上疏言鸿训斥击奸之维垣/谬主焚毁《要典》/帝责以妄言/停其俸 答案 D 解析 解答本题,要把握语句的意思和句中特殊词语的词性。这句话主要表述了两件事,即给事中邓英揭发袁弘勋贪赃买官的事情,皇上解除了袁弘勋的官职;高捷上书揭发刘鸿训,皇上停止了高捷的俸禄。从特殊词语的角度分析,这里有专有名词“弘勋”“帝”“高捷”“鸿训”“维垣”等,这些专有名词有可能做主语或宾语,如果做主语或宾语,并且主语前没有状语、宾语后没有补语出现,就可以断定主语前、宾语后停顿,如果有状语或补语,就在主语前的状语前面或宾语后的补语后面停顿;比如“已而高捷上疏言鸿训斥击奸之维垣”一句,专有名词有“高捷”“鸿训”“维垣”,“已而”是状语,其前停顿,“维垣”后无补语,要停顿。由排除法可以得出答案。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庶吉士”,明代选取举人中文学优等及善书者担任,三年后考试,成绩优良者授编修、检讨等职。 B.“服阕”,指服丧期满。旧俗尊亲去世后,在服丧期间辞官、停止娱乐和交际,表示哀悼。 C.“执政”,指掌管国家政事,或主管某一事务的人,宋金时也是某些高级官员的通称。 D.“文渊阁”,指明代宫内贮藏典籍及皇帝讲读的地方,《永乐大典》就是在南京文渊阁编纂的。 答案 A 解析 “选取举人”错误,应是选“进士”中优秀者担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鸿训的父亲刘一相是一位性格刚直的人。进士出身,后来担任吏科给事中一职,因为追究之前的首辅张居正的事情被执政者嫉恨。 B.刘鸿训在出使朝鲜时遭遇国内战乱。神宗、光宗去世后,刘鸿训到朝鲜颁布诏令,但遇到国内的战乱,就乘坐朝鲜专门为他建造的两艘大船,从海上回国。 C.刘鸿训出任礼部尚书时处在斗争的旋涡当中。此时,魏忠贤虽然失败,但其党羽还比较兴盛,因为刘鸿训能够主持公道,而遭受杨维垣等人的合谋排斥。 D.刘鸿训因为敢于直言而失去皇上的宠信。刘鸿训被召见时应对敏捷,并推荐自己喜欢的人担任要职;在关门之兵起哄的事上受到皇上责难,从此失宠。 答案 D 解析 “推荐自己喜欢的人担任要职”“受到皇上责难”错误,文中的意思是刘鸿训推举有才能的人担任官职,在关门之兵起哄的事情上请求发钱币,与皇上的想法不一致,由此失宠,皇上并没有在明面上责难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沿途收难民,舶重而坏。跳浅沙,入小舟,飘泊三日夜,仅得达登州报命。 译文: (2)鸿训居政府,锐意任事。帝有所不可,退而曰:“主上毕竟是冲主。” 译文: 答案 (1)(刘鸿训)沿途收留难民,船因超重而毁坏。刘鸿训跳入水不太深的沙滩,坐小船,漂泊三天三夜,才得以到达登州回复使命。 (2)刘鸿训身居要职,处理政务意志坚定。皇帝有做得不妥的地方,退朝后说:“皇上到底是年幼的君主。” 解析 (1)关键词:“收”,收留;“仅”,才能;“报”,报告、答复、回复。(2)关键词:“政府”,古时称宰相处理政务的地方;“不可”,不妥当;“冲主”,年幼的君主。 参考译文 刘鸿训,字默承,长山(今属山东滨州市)人。他的父亲是刘一相,由进士任南京吏科给事中。由于追究以前的首辅张居正的事情,执政的人嫉恨他,(他)离开京城任陇右佥事。以陕西副使而终。 在万历四十一年,刘鸿训考中进士,担任庶吉士后授任编修。神宗、光宗相继去世,刘鸿训到朝鲜颁布诏令。刚一入境,辽阳被攻陷。朝鲜为他建造两艘大船,从海路而回。沿途收留难民,船因超重而毁坏。刘鸿训跳入水不太深的沙滩,坐小船,漂泊三天三夜,才得以到达登州回复使命。他的母亲去世,服丧期满,晋升右中允,转任左谕德,父亲去世而回。天启六年冬天,起任少詹事,违抗魏忠贤,被罢斥为民。 庄烈帝即位,任命他为礼部尚书兼任东阁大学士,参与机密事务,派使者去召他。刘鸿训三次推辞,皇上不许。崇祯元年四月回朝。在那时,魏忠贤虽然失败,其党羽仍兴盛,刚晋升的谏官被大家一起抨击。各个主管事务的官员曾经与魏忠贤共事,不敢明显地为他辩白。刘鸿训到了,毅然主持公道,斥责杨维垣等人,人心大快。而御史袁弘勋本来由杨维垣等人推举,想着合谋攻击排斥刘鸿训使他离开,那么党人就可以安心了。袁弘勋诋毁刘鸿训出使朝鲜,满载貂皮、人参回国。锦衣佥事张道濬也诬陷攻击刘鸿训,刘鸿训上奏章辩解。给事中颜继祖说:“刘鸿训在先朝时被削去官职。出使朝鲜,因为船毁坏,仅仅保住自己的性命。”皇帝认为他的话是对的。给事中邓英就全力告发袁弘勋接受赃物,并说袁弘勋送千金给杨维垣,得以做御史。皇帝大怒,免去袁弘勋官职(让其)等候审讯。不久,高捷上书说刘鸿训斥责攻击奸臣杨维垣,错误地主张焚毁《要典》。皇帝以妄言责备他,停止他的俸禄。 七月,因四川贼寇平定,加授刘鸿训为太子太保,进入文渊阁任职。皇帝屡次召见廷臣。唯独刘鸿训应对敏捷,说百姓困苦是由于官吏失职,请求皇上长久任用专人,指定完成任务。因为尚书毕自严善于治理赋税,王在晋善于治兵,请求皇上倚重信任。皇帝起初很器重他。关门之兵因为缺乏粮饷而噪乱,皇帝责备户部。而刘鸿训请求调发国库钱币三十万,以示皇恩浩荡,由此失去皇帝的宠信。没过多久,御史田时震弹劾刘鸿训。刘鸿训数次被弹劾,连续上奏为自己辩解。皇帝不听,发到廷臣之中议罪。 第二年正月,刘鸿训被贬谪戍守代州。刘鸿训身居要职,处理政务意志坚定。皇帝有做得不妥的地方,退朝后说:“皇上到底是年幼的君主。”皇上听说后,十分恨他,想置其于死地。依靠诸位大臣极力救援,才得以稍微从轻处罚。七年五月在戍所去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