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哈师大附中2018级高二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2小题,合计48分)‎ ‎1.孔子反对贫富过于悬殊,指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孟子也抨击过“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食人也”的社会现象。这反映了先秦儒家 A.对专制体制的不满           B.对社会正义的诉求 C.过于理想化的追求           D.不符合统治者需求 ‎2.《诗经》相传孔子编订。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以增强说服力的颇多。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的主要原因是 A.《诗经》符合儒家思想理念        B.符合专制集权政治的需要 C.先秦诸子大多推崇《诗经》       D.《诗经》相传是孔子编订 ‎3.约翰·霍布森认为,亚当·斯密自由市场理论的形成间接受到了中国某一传统思想的影响。这里的“中国某一传统思想”指的是 ‎ A.儒家的经世致用            B.道家的无为而治 C.法家的中央集权            D.墨家的兼爱非攻[来源:Zxxk ‎4.西周文献记载,周公辅佐成王,是人臣典范。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开始把周公与禹汤文武并论。汉代以后周公的圣人形象得到进一步充实。对此演变,合理的说法是 A.周公本人政治经历复杂多变       ‎ B.后人借助周公阐发自身主张 C.历史人物同期记载才更真实可信     ‎ D.新史料的发现弥补前代研究不足 ‎5.下图是某次展览中的一幅展品“东汉书信纸”,它原衬垫于铜镜之下,故呈圆形,据推测为家书的残片。它以麻为主要原料,并通过施胶等加工技术,改善了纸面的白度和平滑度,使得纸张厚薄均匀。以下对该展品的说明和论证,正确的是 A.当时造纸术已经成熟 B.展品上的字体是小篆 C.印刷术已经开始流传 D.纸最早发明于东汉 ‎6.据唐释道宣统计:“‎ 隋代二君三十七年,寺有三千九百八十五所,度僧尼二十三万六千二百人,译经八十二部。”这一局面 A.表明隋代以佛学为宗          B.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容 C.说明儒学正统地位动摇         D.导致多元文化开始出现 ‎7.《二程文集》载:“以富贵为贤者不欲,却反人情。……人无利,直生不得,安得无利?”该观点 A.肯定人正当利益的诉求 B.阐述先理后物的哲学观点 C.倡导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D.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要求 ‎8.在敦煌艺术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大多宣扬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无奈;隋唐壁画则更多地宣扬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与祥和;宋朝壁画中,世俗场景大量渗入佛界。这种变化说明了 A.佛教文化的中国化 B.中外文化的交融性 C.艺术形式的多样化 D.艺术内容的时代性 ‎9.对君臣关系,黄宗羲作了独到的论述:君臣有共同的职责,都是为民谋利。顾炎武则作了全新的解释,君主及其各级官吏,不敢于百姓之上任意妄为以自尊,不敢厚取于民以自我享乐。这些主张 A.导经世致用思想流行 B.受到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 C.是对儒家思想精华的传承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地位 ‎10.明末清初出现了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一批进步思想家,他们否定传统的封建统治思想,从本质上反映了 A.地主阶级改革派迅速形成和发展壮大 B.新经济成分的发展要求打破思想束缚 C.儒家思想已经不适应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需要 D.地主阶级思想家从明代的灭亡中吸取经验教训 ‎11. 某古代科技书籍记载:“别有一种玉米,或称玉麦,或称玉蜀秫,盖亦从他方得种。”这本书是 A.《齐民要术》 B.《授时历》 ‎ C.《农书》 D.《农政全书》‎ ‎12. 美国著名剧作家桑顿·怀尔德(1897—1975)创作《小城之光》时,采用了中国京剧艺术的手法。这表明 A.京剧艺术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 ‎ B.京剧艺术影响国外剧作家的创作 C.京剧艺术是世界优秀文化的代表 ‎ D.京剧艺术代表中国戏剧最高水平 ‎13.19世纪中期以前,西方的科学家认为宇宙中有一种物质是弥漫在世界上,无所不在的。受其影响,19世纪90年代,谭嗣同撰写了《仁学》,把仁作为世界的本质,说仁统万物,仁统宇宙,仁就是世界的本体。由此可见,维新派思想的突出特点是 A.照搬西方思想学说 B.传统文化与西方思想相结合 C.固守儒家传统思想 D.全面接纳西方自然科学成果 ‎14. 前期新文化运动和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的思想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 A. 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平等思想 B. 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思想 C. 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D. 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15.同盟会成立初期,孙中山指出:“现代文明国家最难解决者,即为社会问题,实较种族政治两大问题同一重要。我国虽因工商业尚未发达,而社会纠纷不多,但为未雨绸缪计,不可不杜渐防微,以谋人民全体之福利。欲解决社会问题,则平均地权之方法,乃实行之第一步。”由此可见 A.中国工商业不发达难以实现民生主义 B.民族民主革命比实现民生主义更重要 C.民生主义的目标是为人民全体谋福利 D.实现民生主义先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16.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说:“马克思主义的 ‘本本’是要学习,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毛泽东强调的是 A.理论联系实际 B.理论的指导性 C.学习经典著作 D.实践检验真理 ‎17.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A.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C.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D.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 ‎18.建国初期我国重点发展“两弹一星”。1986年我国批准了“‎863”‎计划,高技术研究的重点集中在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等方面。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建国初期我国出于国防安全的需要重点发展军事技术 B.“‎863”‎计划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有关 C.二者的发展对我们来说都具有重要的经济、军事意义 D.科技重点的变化说明建国初期我国科技政策的失误 ‎19.1958年4月,《人民日报》发表《大规模地搜集全国民歌》的社论,各地报刊纷纷开辟民歌专页、专栏,仅半年时间,全国正式出版的民歌集就近800种。数月内旅客们在上海列车段“旅客意见簿”上写下的诗歌达5300多首。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新中国文化教育水平迅速提高 ‎ B.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文化进步 C.政治活动强烈影响到文化艺术 ‎ D.社会主义的文学创作空前繁荣 ‎20.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曾决定,为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切实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据此可知这个决定是 A.实行改革开放 B.推行“双百”方针 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推行扫盲教育 ‎21.希腊智者学派代表安提丰对待法律的方式是:众目睽睽下,应尊重法律:无人在场时,随本性驱动行事。这主要表明智者学派 A.没有法制观念 B.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 C.忽视道德建设 D.处事灵活且实事求是 ‎22. 1605年,《堂吉诃德》出版,一年之内竟再版六次。作品极具现实主义风格,主人公堂吉诃德以热情的语言歌颂自由,反对人奴役人,成为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理想主义的符号。这个“符号”体现的“典型意义”是 A.推崇人文主义     B.反对专制王权 C.提倡民主自由 D.建立法治社会 ‎23.阿伦·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一书中说:“‎ 北欧人文主义传统是宗教改革运动最重要的源泉之一……路德反对牧师的中间角色以及他坚持个人与上帝的直接沟通,很可以被看作是人文主义的自然发展”。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宗教改革大量吸收了人文主义的精神内涵 B.宗教改革首先发生在北欧地区是必然的 C.宗教改革与人文主义在思想上完全一致 D.宗教改革的核心思想是“因信称义”‎ ‎24.重大社会变革,历史的进步,往往需要以思想解放为前提。14~16世纪欧洲发生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是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促使人类历史向近代迈进。下列对二者共同点认识正确的是 A.反对天主教会的愚味统治 B.崇尚人文理性,讲求科学 C.坚持王权高于教权 D.批判神学思想 ‎25.“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得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打破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因为人民正是根据别人剥夺他们的自由时所根据的那种同样的权利,来恢复自己的自由的”上述思想主张的代表是 A.孟德斯鸠 B.伏尔泰 C.卢梭 D.普罗塔戈拉 ‎26.近代西方有一位思想家主张:“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而同时又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自由。”这一主张属于 A.天赋人权说    B.三权分立说   C.人民主权说    D.社会契约论 ‎27.整个18世纪成为 “理性的时代”和“批判的时代”。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相比,启蒙思想家的思考更侧重于 A.由神和自然转向人类 B.与上帝直接对话 C.追求思想自由和理性思考 D.批判神学统治 ‎28.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后,宗教势力叫嚣“打倒进化论”、“粉碎达尔文”,而支持者称达尔文是“生物学领域的牛顿”。这说明达尔文的进化论 ‎①实际上否定了上帝造人说 ②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 ‎③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 ④成为宗教改革的指导思想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29.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某文学流派“以艺术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体现该风格的作品是 A.雨果的《巴黎圣母院》 B.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C.拉伯雷的《巨人传》 D.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30.观察下面两幅绘画作品,它们的共同点是 ‎ ‎ A.都注重色彩的运用和变化 B.都追求对客观对象的准确描述 C.都反对理性的压制和传统的束缚 D.都着重表达作者的主观感受 ‎31.在19世纪的最后一天,物理学家W·汤姆生在展望20世纪物理学前景时说,物理学的大厦已经落成,它美丽的天空却被两朵乌云笼罩,其中一朵是同热辐射有关的问题。驱散这朵“乌云”的是 A.万有引力定律 B.量子论 ‎ C.电磁感应理论 D.相对论 ‎32.一项对西方七大工业国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发现,这些国家近几十年来出现了一些共同的变化:农业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传统制造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生产服务和社会服务兴起……管理、专业性和技术性的工作快速增加。上述变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互联网的诞生 B.城市化进程加快 ‎ C.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二、材料解析题(33题20分,34题12分,35题20分,共52分)‎ ‎33.(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论语·为政》中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子路》中说,“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当年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回答说为政之道在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孔子提出“复礼”, “复礼”的前提是“克己”,“克己复礼”也就是“为仁”。“仁”核心内容是“爱人”,从爱父母兄弟出发到“泛爱众”。孔子也曾对他的学生讲,“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贤哉回(学生颜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材料二 苏格拉底主张贤人政治,在他看来,治理城邦是最伟大的工作,但政治技艺决不是一种自然禀赋,政治家应培养精确深厚的知识和道德素养,其根本任务是改善人们的灵魂,培植好公民,以德教人,以德治人。苏格拉底对希皮阿斯说,“‎ 你知道吗?如果不是卢库格斯在斯巴达建立了牢固的守法精神,那么他就绝不会使斯巴达凌驾于其它国家之上。在各个国家中,那些好的统治者总是把对法律的服从看作公民的最大义务。那些拥有最守法的人民的城邦,在和平时期生活得最幸福,在战争时期最强大。”有一次智者安提丰试图嘲弄苏格拉底,他对苏格拉底说:“你所过的生活连一个奴隶都赶不上……”而苏格拉底却反驳道,“能够一无所求才是象神仙一样,所需求的愈少也就会愈接近神仙。”‎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比较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主张的异同。(12分)‎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回答造成两者思想不同的原因。(8分)‎ ‎34.(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7世纪,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影响很大,他相信存在着不仅控制物质世界而且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按照这一设想,人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以便发现种种有效的自然规则。他们使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受到理性的检验。‎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自行拟定一个关于“理性主义与社会发展”的论点,并就所拟论点进行简要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12分)‎ ‎35.(20分)中西方思想文化碰撞、交流、融合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一大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国之恒言也。自宇宙之根本大法言之,森罗万象,无日不在演进之途,万无保守现状之理;特以俗见拘牵,谓有二境……以人事之进化言之,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民,方兴未已;存亡之数,可以逆睹。……固有之伦理、法律、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持较皙种之所为,以并世之人,而思想差迟,几及千载;尊重廿四朝之历史性,而不作改进之图,则驱吾民于二十世纪之世界以外,纳之奴隶牛马黑暗沟中而已,复何说哉!‎ ‎ ——陈独秀《敬告青年》‎ 材料二 窃以无论何种学派,均不能定为一尊,以阻碍思想文化之自由发展。况儒术孔道,非无优点,而缺点正多。尤与近世文明社会绝不相容者,其一贯伦理政治之纲常阶级说也。此不攻破,吾国之政治、法律、社会道德,俱无由出黑暗而入光明。 ‎ ‎——陈独秀在‎1917年1月1日写的《答吴又陵(孔教)》‎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陈独秀思想主张。陈独秀主张对近代中国产生了的深远影响。(10分)‎ ‎(2)对材料二中陈独秀的观点,你持何看法?说明理由。(10分)‎ 哈师大附中2018级高二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2小题,合计48分)‎ ‎1—5 BABBA 6—10 BADCB ‎ ‎11—15 DBBBC 16—20 ADDCC ‎ ‎21—25 CAAAC 26—30 DCAAD ‎31—32 BD 二、材料解析题(33题20分,34题12分,35题20分,共52分)‎ ‎33.(1)共同之处:强调道德的重要性;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都提倡节俭,认为节俭是美德。‎ 不同之处:孔子强调上下尊卑等级秩序,苏格拉底提倡法治;孔子提出了具体的道德要求和道德标准,苏格拉底强调的是牢固的守法精神;孔子强调所有人都要遵守“礼”和“仁”,苏格拉底强调政治家的重要性。(12分)‎ ‎(2)孔子时代,贵族等级观念仍然比较牢固;西周初期确立的上下尊卑等级秩序破坏正是春秋时期诸侯割据混战的直接原因。(4分)‎ 苏格拉底时代,雅典民主政治已经经历了初期发展,公民平等思想和法治观念影响深入广泛。(4分)‎ ‎34. 示例一:理性主义推动人类社会发展。(4分)‎ ‎17世纪—18世纪,启蒙运动宣扬理性精神,追求民主与科学,推动了欧洲乃至整个人类的思想解放,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同时推动欧洲国家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英法等国家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政体,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工业革命深入开展。推动了欧洲社会转型。(8分)‎ 示例二:契约精神推动欧洲社会发展(4分)‎ 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是契约精神,是人民之间的契约,因此把人民的合法权利归还给拥有最高权力的人民,这种诉求是正当的。民主制度才是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17至18世纪的英法出现了启蒙运动,当时的启蒙思想家提出社会契约论,最终引发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推动这些国家在政治上走向民主化、法制化。(8分)‎ ‎35.(1)主张:变革传统思想;宣传民主科学;进化论思想 (6分)‎ ‎ ‎ 影响:成为近代中国救亡图存和批判封建专制主义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武器;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4分)‎ ‎(2)赞成(2分):陈独秀反对独尊儒学,对儒学采取完全否定的态度。他是站在反尊孔复古、反封建专制的立场上看问题的,也是站在倡导思想文化自由、宣传民主科学的立场上看问题的,这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是近代中国进步的声音。(8分)‎ 反对(2分):陈独秀把近代中国的黑暗归结为尊儒有失偏颇,把儒学与近代文明对立起来很不恰当。这种割裂传统的观点不利于文明的传承与创新,这种倡导思想文化自由的主张也容易导致政治和社会的混乱。(8分)‎ ‎(回答任何一种观点都可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