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长春市实验中学 ‎2019—2020学年上学期阶段考试 高一年级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世纪著名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说:“作为长时段的实在,文明具有无穷的生命力……事实上,近百年来的史学,除人为的断代史和个别的长时段解释外,几乎都是以‘重大事件’为中心的政治史,历史研究的内容和对象都是短时间。”由此可见,罗布代尔认为史学研究应该 ‎①放弃政治史的研究 ‎②穷尽人类一切历史 ‎③进行长时段的研究 ‎④整体把握人类文明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几乎都是以‘重大事件’为中心的政治史”说明作者赞同不以政治史为主研究历史的方法,故①错误;作者意思是强调历史研究的多元化,而不是“穷尽人类一切历史”,故②错误;“历史研究的内容和对象都是短时间”说明作者主张进行长时段历史研究,故③正确;综上所述,作者意思要整体把握人类的历史,故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 考点:史学理论·史学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时间视角 ‎2.梁启超指出,历史认识的目的和任务是反映客观历史事实,对此必须坚持到底、绝不动摇。这表明梁启超治史 A. 看重史料来源 B. 力求真真非 C. 重视分析因果 D. 善于借鉴历史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看出,在梁启超看来,“历史认识的目的和任务是反映客观历史事实”,求真,即科学精神,是新史学的灵魂,这表明梁启超治史力求真是真非,故B正确;材料与“史料来源”“重视分析史实”“借鉴历史”无关,排除AC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历史认识的目的和任务是反映客观历史事实”,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即可。‎ ‎3. 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史实,解释、观点等。下列各项中,属于观点的是 A. 商朝甲骨文主要出土于殷墟 B.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 C.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鲁国人也 D. 中古史证明国家合则利分则弊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史实是指历史上的客观存在,观点是指对某一历史事件的评述与看法。因此ABC都是史实, D是基于史实得出的一种结论,不难判断D为观点。‎ 考点:史法史论·史实、解释、观点·观点。‎ ‎4.“春秋”一词在古代文献中频繁出现,然含义不尽相同。其中意指“编年史书或史籍”的是 A. 《孝经》:春秋祭祀,以时思之 B. 《战国策》:今楚王之春秋高矣 C. 《盂子》:春秋无义战 D. 《墨子间诂》:吾尝见百国春秋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春秋祭祀”指的是节气时间,故A错误;“春秋高矣”指的是年龄,故B错误;“春秋无义战”指的是公元前770到前476年的春秋阶段,故C错误;“百国春秋”指的是各国历史,故D正确。‎ ‎5.《三字经》是中国传统儿童启蒙读物,自问世以来,屡经增改。以下节录的“叙史”部分,序号处填入正确的是周武王, ① ,八百载,最长久。……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② ,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唐高祖,起义师, ③ ,创国基。……太祖兴, ④ ,号洪武,都金陵。‎ A. ①除隋乱②始诛纣③国大明④嬴秦氏 B. ①始诛纣②除隋乱③国大明④嬴秦氏 C. ①始诛纣②嬴秦氏③除隋乱④国大明 D. ①嬴秦氏②始诛纣③除隋乱④国大明 ‎【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依据所学,周武王起兵伐纣,建立周朝,先后八百多年,故①应是“始诛纣”;秦始皇统一六国,但由于暴政,二世而亡,故②应是嬴秦氏。依据唐高祖,可知是除隋乱;依据洪武年号可知是明朝建立,再分析选项排列,只有C项符合以上分析。所以应选C。‎ ‎6.夏朝建立于约公元前2070年,这一年属于公元 A. 21世纪前期 B. 前21世纪前期 C. 21世纪后期 D. 前21世纪后期 ‎【答案】B ‎【解析】‎ ‎【详解】夏朝建立于约公元前2070年,这一年属于21世纪前期,所以答案是B;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7.《史记·殷本纪》记载:“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商……”对上述史料看法正确的是 A. 该记述属于神话传说,基本无历史价值 B. 该史料属于文献史料,有待于实物印证 C. 该史料属于一手史料,有一定参考价值 D. 《史记》素以信史著称,故该史料是可信 ‎【答案】B ‎【解析】‎ ‎【详解】大禹治水和契被封于商是我国古代许多文献史料中记载的内容,并不能将其完全归于神话传说而认定其毫无历史价值,故排除A项;题意中记载的内容属于文献史料,但是有待实物的考证,故选B项;《史记》中的记载属于司马迁二次加工整理的记载,不是一手史料,故排除C项;《史记》记载虽然以信史,但大禹治水和契封于商属于没有实物考证的记载,不能就此推断该则史料就是可信的,故排除D项。‎ ‎8.商朝的王位继承,自第二代以下,以兄终弟及为主,王子无嫡庶之分,皆有继位的资格,至无弟可传,然后传子。这一继承制度 A. 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B. 使政权趋向严密 C. 有利于社会稳定 D. 易导致权力纷争 ‎【答案】D ‎【解析】‎ 从题干中“王子无嫡庶之分,皆有继位的资格”“至无弟可传,然后传子”可以看出商代的王位继承尚未形成比较规范的制度,王子不分嫡庶,都有继位的资格,弟弟也有继位资格,因此容易造成统治集团的权力纷争,故D项正确,B、C项错误;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材料中嫡长子继承制还没有确立,故A项错误。‎ 点睛:材料“王子无嫡庶之分,皆有继位的资格”“至无弟可传,然后传子”是解题的关键。‎ ‎9.“夏朝设秩宗,商朝设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这表明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 A. 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 B. 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 C. 国家与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 D.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答案】D ‎【解析】‎ 材料中“夏朝设秩宗,……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能够说明先秦时期国家统治实行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的制度,故D 项正确;材料中“秩宗”是一官名,后世用为礼部的习称,并非地方官员;材料中的“卜、巫、史”等都是官民,没有体现血缘关系,也没有体现宗族,因此ABC项均错误。‎ 点睛: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商王有控制内外服的权力,借神权以巩固王权。西周实行分封制度,打破了地方的血缘关系,中央权力进一步加强。商周时期都是体现了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结合的特点。‎ ‎10.如图是西周初年分封示意图,从图中得出的信息有 ‎①分封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②同姓诸侯多分布在经济富庶地区 ‎③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的疆域 ‎④分封制导致了各诸侯国割据混战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仔细观察图片可知,题干图片同姓诸侯国受封地区是经济富庶之地,结合所学可知,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的疆域,②③表述正确,故选B;图片并没有涉及“嫡长子继承制”和“各诸侯国割据混战”,故排除①④,故排除ACD。‎ ‎11.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认为:“(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创制”主要指实行王位世袭制和分封制 ‎②西周政治以血缘为纽带,保留贵族色彩 ‎③“共主”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④地方分权体制指地方拥有较大的独立性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夏朝开始实行王位世袭制,不是“西周的创制”,排除①;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划分政治等级,族权与政权合二为一,带有浓厚的贵族色彩,②正确;最高决策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容易导致诸侯割据混战,③错误,④正确;②④正确,故选C;①③错误,排除ABD。‎ ‎12. 国学大师王国维用“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解释西周宗法制。这里的“天”是指( )‎ A. 确定继承人选的天子 B. 表现自然主义的天道 C. 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 D. 辨别是非善恶的天理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定之以天,争乃不生”、“西周宗法制”等,结合西周宗法制相关内容,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BD三项明显不符合史实和题意,排除。进一步可知,C项,即宗族血缘亲疏,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宗法制及其特征 ‎13. 下列选项不能反映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 )‎ A.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B. “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 C.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D. “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本身指的就是宗法制度,“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和“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则是宗法制度典型的影响,“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既不能反映宗法制也不能反映其影响,“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是说不分内外的公正的选拔和任用人才,和宗法制度的选拔和任用人才是相反的,“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说明不依靠亲族关系来选官,体现不出宗法制影响,这实际上体现了墨家“尚贤”的思想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及其影响 ‎14. 《左传·隐公三年》载:“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偏重)于虢,郑伯(即郑庄公)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於郑,郑公子忽为质於周。”这一现象表明 A. 宗法制度趋向瓦解 B. 礼乐制度得以强化 C. 血缘纽带已被打破 D. 分封制度遭到挑战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中的一段话的大意是:郑武公、郑庄公是周平王的卿士(官名)。(周平王)分权给虢公,郑庄公怨恨周平王。周平王说:“没有的事(偏心于虢公)。”于是周王、郑国交换人质(证明互信):(周平王)的儿子狐在郑国做人质,郑庄公的儿子忽在周王室做人质。据此可知是当时周天子的权威遭到了挑战,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15.秦统一后,嬴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 A. 继承上古传统 B. 尊崇儒家思想 C. 突出个人功绩 D. 制造暴政依据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功过五帝、德高三皇”,王的称号不足以显示自己的权势和地位,于是把三皇与五帝的名称合为“皇帝”,故C正确;A项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秦朝以法家思想治国,B错误;D与“皇帝”的称谓无关,排除。‎ ‎16.秦朝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一做法使 A. 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B. 君权在事实上遭到了弱化 C. 君主专制造成的决策失误有所减少 D. 民主观念开始渗入到政治体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军国大事经过朝议之后由皇帝裁决,这样可以减少君主的决策失误,选项C正确;材料中未反映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排除选项A;军国大事最终由皇帝一人决策,因此并未削弱皇权,排除选项B;朝议制度并不是民主制,选项D排除。‎ ‎17.秦朝丞相的地位和职责是 A. 执掌奏章,掌管监察 B. 掌承天子,助理万机 C. 跪受笔录,帝王仆从 D. 侍从顾问,以备咨询 ‎【答案】B ‎【解析】‎ ‎【详解】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丞相掌承天子,助理万机,故B正确;A是御史大夫的职责,排除;军机处的职责是跪受笔录,地位是帝王仆从,排除C;D是殿阁大学士的地位和职责,排除。‎ ‎18.秦朝官僚机构中,具有监察职能的是 A. 丞相 B. 御史大夫 C. 门下省 D. 军机处 ‎【答案】B ‎【解析】‎ ‎【详解】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丞相掌承天子,助理万机,御史大夫执掌奏章,掌管监察,故B正确,A错误;唐朝设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排除C;清朝设军机处,职责是跪受笔录,排除D。‎ ‎19.随着秦朝大一统的 实现,以____为核心的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______处应是( )‎ A. 察访推荐 B. 血缘关系 C. 皇权独尊 D. 相权调整 ‎【答案】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秦朝大一统的 实现,以皇权独尊为核心的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故C项正确;A项是西汉时期开始推行的;B项是西周的宗法制;D项包含在C项之中。‎ ‎20.秦始皇将广阔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一管理制度 A. 使中央得以垂直管理地方 B. 具有浓厚的宗法分封色彩 C. 旨在充分发挥地方自主性 D. 由秦始皇首创并推行全国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秦朝实行郡县制,把全国分为若干郡,郡的长官为郡守,由中央任命,对中央负责,使中央得以垂直管理地方,故A正确;秦朝废除了分封制,B错误;秦朝实行郡县制,目的是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中央集权,C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郡县制,D错误。‎ ‎21.有学者指出,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可分为宗法分封制、帝制与民治三大阶段。从宗法分封制向帝制的第一次转型发生于商鞅变法与秦皇汉武之间。下列选项不属于这一历史时期转型特征的是 A. 天下为公向天下为家转型 B. 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C. 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型 D. 百家争鸣向儒学独尊转型 ‎【答案】A ‎【解析】‎ ‎【详解】注意题目问的是“不属于”。“家天下”是夏启开始,不属于材料所述时期“商鞅变法与秦皇汉武之间”,符合题意,故选A;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的标志历史事件是秦朝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郡县制,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型,是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向儒学独尊转型是西汉武帝时期,由此可知,BCD三项都在商鞅变法与秦皇汉武之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商鞅变法与秦皇汉武之间”,紧扣关键信息并联系所学这段时间的史实分析解答。‎ ‎22.柳宗元《封建论》中说:“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基于这种认识汉初期实行的是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郡县制 D. 郡国并行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分封制的实行是在先秦时期,随着秦统一六国,秦始皇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故排除A项;宗法制不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与题意主旨不符,故排除B项;郡县制是秦代开始全面推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与汉初的地方行政管理状况不符,故排除C 项;汉初吸取秦二世而亡的教训,在郡县制之外对宗族子弟进行分封以期拱卫王室,形成了郡国并行制,故选D项。‎ ‎【点睛】汉高祖刘邦认为秦二世而亡的原因是由于没有实行分封,以致在农民起义之时没有宗族势力协助皇室,因此他在建立汉朝以后对刘姓宗族子弟进行了分封,设立封国与郡县并立。‎ ‎23. 《汉书·王子侯表》记载汉朝某一时期,淄川王国分为剧、怀昌等十六个侯国,赵王国分为尉文、封斯等十三个侯国……。这一时期在位的皇帝是 ( )‎ A. 汉高祖 B. 汉文帝 C. 汉景帝 D. 汉武帝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淄川王国分为剧、怀昌等十六个侯国,赵王国分为尉文、封斯等十三个侯国…”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实行推恩令,诸侯国受到削弱,加强了中央集权,故D项正确。ABC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24. 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朝廷与地方矛盾尖锐。某节度使派人到中书省办事,因其态度恶劣,遭宰相武元衡呵斥。不久,武元衡在靖安坊的东门被该节度使派人刺杀。此事发生在 A. 汉长安 B. 唐长安 C. 宋汴梁 D. 元大都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题干中的“节度使”和“中书省”可以判断出题干中的历史事件应该发生在唐朝,因为节度使是唐代的地方军政长官,中书省是三省六部制之一,故本题答案选B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代的政治制度 ‎25.《宋代官职大辞典》中写道:“乾德三年(965年)三月,朝廷遣官立转运使,总一道之财赋。”这一举措在政治方面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 保证了地方的财政收入,稳定了地方安定局面 B. 加强了对地方财政的管理,从而加强对人民统治 C. 导致对人民掠夺更加残酷,加剧了社会的矛盾 D. 削弱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教材重要知识点的准确理解能力。由材料中“朝廷遣官立转运使”可知材料主要阐述了宋朝的转运使,由已学知识可知转运使的设立使得朝廷(中央)加强了对地方财政的管理,使得中央通过对地方财政管理的加强达到中央集权的目的,因此D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6.欧阳修这样描述一位官员的言行:“常与知州争权,每云‘我是监郡,朝廷使我监汝’。”这位北宋官员应该是 A. 通判 B. 枢密使 C. 三司使 D. 转运使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北宋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辖而专门设置通判去监督知州,所以在本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通判能够监督知州,具有监督知州的资格,所以“常与知州争权,每云‘我是监郡,朝廷使我监汝’的北宋官员应该就是通判,故答案选A。枢密使分相之军权,属于中央行政官员,与题意不符,排除B;三司使分相权,是北宋最高财政长官,排除C;转运使俗称漕司,掌握一路或数路财赋,排除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通判 ‎【名师点睛】宋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 ‎(1)中央官制:二府三司制,二府指中书门下(掌行政)和枢密院(掌管军政,只有调兵权,统兵权归三衙);三司(掌管财政)‎ ‎(2)选官制度:实行科举制度,国策是重文轻武,使文人阶层壮大,也使选官过冗过滥。实行恩荫制度,后来王安石变法时有所改变。‎ ‎(3)谏议制度:出现独立谏官机构——谏院。‎ ‎(4)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 ‎27.元朝的大一统超迈前代,其疆域“北踰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为实施有效管理,在全国分设十个行省。行省的设立旨在 A. 独立民政事务,调动地方政治自主性 B. 加强中央集权,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 C. 重构选官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D. 防范宰相擅权,提高中央政府行政效率 ‎【答案】B ‎【解析】‎ ‎【详解】元朝为实施对辽阔疆域的有效管理,在全国分设十个行省,行省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的派出机构,代表中央来管理地方,所以行省的设立旨在加强中央集权,调整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故选B;行省没有独立的民政权,所以没有地方政治的自主性,故排除A;行省是用来管理地方的,故与选官制度、防范宰相擅权无关,排除CD。‎ ‎28. 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能够反映出 图一 汉郡国并行图 图二 元朝行省图 A. 郡县制不利于统治被逐步废除 B. 封建君主专制得到空前强化 C. 中央对地方控制逐渐加强 D. 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消除 ‎【答案】C ‎【解析】‎ ‎【分析】‎ 略 ‎【详解】‎ 从汉代的郡国并行到元代的行省,体现了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故C项符合题意;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A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地方行政制度,并非君主专制,排除B项;“矛盾消除”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29.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汉和秦朝相比,中央权力机构最大的变化是 A. 出现了内外相制的权力结构 B. 扩大了以御史大夫为首的监察体系 C. 加强了三公九卿的官僚体系 D. 增强了以丞相为首的中枢机构权力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秦汉政治制度的差异。据题中信息分析秦朝实行皇帝之下的三公九卿,西汉实行皇帝之下“中朝”和“外朝”并行制度,“中朝”官员是由皇帝任命等级较低的近卫、侍从等人担任,区别于由丞相组成的“外朝”,形成了内外相制的权力结构。故答案为A项。‎ ‎30. 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 A. 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 B. 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C. 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D. 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 ‎【答案】B ‎【解析】‎ 题中,唐高宗时宰相资历门槛更低、数量更多,这是弱化相权、强化君权的反映。‎ ‎31. 北宋“三司使”的职责是( )‎ A. 总管中央行政事务 B. 管理中央财政事务 C. 掌管国家监察事务 D. 负责转运地方赋税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三司使是宋朝时为制约分割宰相权利设立的三个行政部门,即盐铁司掌工商收入,兵器制造;度支司掌财政收支,粮食漕运;户部司掌户口、赋税、榷酒等,所以答案选B,A C D三项与上述题意史实不符。‎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代中央集权的强化 ‎32. 元初,中书省“省规”:三日一奏事,军国事务不拘于此限;定时由首领官排定需议事项,逐项讨论,事关重大且意见不同时将实情禀奏皇帝。这表明中书省( )‎ A. 专为处理军国急事而设 B. 强调集体议决防止大臣专权 C. 通过分割权力强化相权 D. 任何决策之事实时禀报皇帝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军国事务不拘于此限”说明A解读错误;“定时由首领官排定需议事项,逐项讨论”说明强调集体议决,因此选B ;C在题干中没有充分体现,而且中国古代在中枢权力中往往是分化权力、削弱相权,从而加强皇权;“事关重大且意见不同时将实情禀奏皇帝”说明D解读错误。‎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元朝中书省。‎ ‎33. 下列王朝,不曾设置丞相的是 A. 清 B. 明 C. 汉 D. 秦 ‎【答案】A ‎【解析】‎ 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宰相胡惟庸谋反伏诛,于是废宰相。秦、汉以来实行一千六百余年的丞相制度自此废除,清朝以后不曾设置丞相 ‎34.明朝内阁 A. 在明太祖时期已正式设立 B. 在明成祖时期开始参与决策 C. 大学士在明仁宗后是丞相 D. 大学士可正式统率六部百司 ‎【答案】B ‎【解析】‎ ‎【详解】明成祖设立内阁,内阁开始参与决策,故B正确,A错误;明仁内阁不是中央法定机构,大学士不可能成为丞相,不能统率六部百司,CD错误。‎ ‎35.明制,对于内阁大臣的“票拟”,皇帝进行“批红”。但是,大多数的“批红”由司礼监的太监按照皇帝的意思代笔。以往,太监读书识字是被严令禁止的。但在明宣宗的鼓励下,宫里成立了专门的太监学堂。明宣宗这一作法旨在 A. 提高官员素质 B. 牵制内阁权力 C. 减少决策失误 D. 完善办事程序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信息看,明宣宗时期,内阁大臣拥有处理政务的“票拟”权,但大臣的意见是否获得批准还要取决于皇帝的“批红”,明宣宗让太监读书并让司礼监的太监代笔“批红”旨在防止内阁权力过大,即牵制内阁权力,故选B;让太监读书并让司礼监的太监代笔“批红”旨在防止内阁权力过大,并非为了提高官员素质、完善办事程序,排除AD;让太监读书并让司礼监的太监代笔“批红”,与减少决策失误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大多数的‘批红’由司礼监的太监按照皇帝的意思代笔”,联系所学内阁的职能分析解答。‎ ‎36.西方人曾将“军机处”翻译为“Office of Military Secrets”(军事机密办公室),该译法最能反映出军机处的 A. 由来 B. 职能 C. 特点 D. 性质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军事机密办公室”与军机处最初是处理西北军务史实相符,故A项正确;军机处职能是长传下达,跪受笔录,故B项错误;军机处特点是“机构简单、办事效率高和决策封闭”不符合材料主旨,故C项错误;军机处属于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办事机构,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清朝的军机处 ‎37.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这表明军机处官员 ‎①在皇宫内办公 ‎②按才德标准遴选 ‎③多为临时差遣 ‎④权力取决于皇帝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题干中“亲臣重臣”体现了①选项的含义(保密),“设在皇宫内”体现了③④选项的含义(便于宣召),“行走”二字体现了D选项的含义(临时差遣),唯独②选项中的“按才德”并没有在题干中有所体现,所以选A。‎ 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军机处 ‎38.《后汉书》记载:“夫乡举里选,必累功劳。今……茂才、孝廉岁以百数。”这一制度是 A. 世卿世禄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的“乡举里选,必累功劳”、“茂才、孝廉岁以百数”等信息体现的是汉代的察举制,故B正确,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隋唐开始科举制,不可能出现在《后汉书》中,排除C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乡举里选,必累功劳”、“茂才、孝廉岁以百数”,联系所学察举制的内容分析解答。‎ ‎39.晋初刘毅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与这一局面相关的制度是 A. 世袭制 B. 察举制 C. 科举制 D. 九品中正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结合所学可知,反映了依靠门第高低选拔官吏的特点,这符合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故D正确;世袭制选官的依据是血缘关系,不符合题意,排除A;察举制以孝廉等品德为依据,不符合题意,排除B;科举制以考试成绩和才学为依据,C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联系所学九品中正制的特点分析解答。‎ ‎40.以下历代有关选拔官员方式与对应的依据搭配正确的是秦朝授爵制--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 A. 军功-考试成绩-品行-门第声望 B. 考试成绩-军功-品行-门第声望 C. 考试成绩-品行-门第声望-军功 D. 军功-品行-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授爵制的选官方式是军功,汉代察举制的选官方式是品行,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方式是门第声望,隋唐科举制的选官方式是考试成绩,故D项正确,ABC错误。‎ 二、非选择题:‎ ‎41.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材料二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制度史》、丁韪良《西学考略》‎ 材料三 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摘编自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一,归纳科举制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概括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历史借鉴价值。‎ ‎【答案】(1)延续时间长;不断发展完善;选拔方式规范;公平(公正)。‎ ‎(2)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大了官员的来源;被西方国家借鉴;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社会公平公正。‎ ‎(3)人才流动机制;客观公平理念;人才激励机制。‎ ‎【解析】‎ ‎【详解】(1)根据“(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得出延续时间长,不断发展完善;根据“防闲之法益密”得出选拔方式规范;根据“取人之道益公”得出公平。‎ ‎(2)根据“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得出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根据“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得出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根据“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得出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根据“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得出被西方国家借鉴;根据“而为学优则仕之举”得出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还可从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社会公平公正等角度总结回答。‎ ‎(3)根据“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得出人才流动机制;根据“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得出客观公平理念;根据“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得出人才激励机制。‎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