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2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高考20042015诗歌鉴赏汇编答案含高考评分细则
2004——2015江苏高考诗歌鉴赏汇编 08年之后附有详细的高考阅卷评分细则 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2分) 答: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4分) 答: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 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 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⑴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 ⑵“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⑶诗中哪一句可以使人联想到“知音”的故事? ⑴颔联:微风吹开门,吹动竹子(引起怀念故友之情)。 颈联:微风吹落枝上露水(滴在阶下青苔上) 尾联:希望微风吹进帘幔(拂去尘埃) ⑵清冷、幽静,孤单、寂寞 ⑶“为拂绿琴埃” 12.请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鹧鸪天 室人降日① 以此奉寄 [元]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 注:①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1)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答: (2)“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 答: (3)有人认为词的最后两句写得极为感人,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 12.(8分) (1)表达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之情。“又”字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饱含愁苦与无奈。 (2)这里以鸦归巢与人不能归家对比,运用的是反衬手法。 前两句实写,后两句以虚为主,虚中有实。 (3)作者企盼与家人一起自食其力,共享天伦之乐。语言朴素平实,亲切动人,能唤起读者强烈共鸣。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鹧鸪天·送 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 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 (1)“浮云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涵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答: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1分);路途艰险,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1分);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1分)。 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1分 (2)这首词以“送别”为题,下片写了哪两层新意? 答:不应把离别(相聚)视为人世间唯一悲痛(欢乐)的事。人世间的风波远比路途风波险恶得多。每点2分。后一点要强调人生(人世、世间)之路的艰难。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①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 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4分) (2)“总为浮云能蔽日”—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方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10.(1)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2分)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2分) 注意:颔联、颈联的内容要概括,单纯翻译诗句不给分。 (2)比喻。(1分)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2分)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1分) 注意:“比喻”可以写成“借喻”。 注:历史遗迹,写成“遗存、废墟”亦可。景物写成“景象、景观、图画”亦可。“物是人非”得2分,变化、永恒各1分,物事人非得1分,时光飞逝得1分。 比喻、借喻、打比方都可得1分,另三个修辞方法以内正常给分,超过4个不给分。 写“浮云”象征小人,“太阳”象征君王,给全分;写成“太阳象征朝廷”或“国家”都不得分。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忧君,得全分;忧己忧贤得1分;写成“爱国主义、思念君王”不得分。写成“离家思乡的忧愁之情”,得0分;“感伤忧愁与无奈之情”,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 江 红 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注]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⑴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 ⑵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4分) ⑶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4分) 9.(1)想当年,到而今。(1分)借代(1分) (2)铁骑满郊畿,士兵“膏锋锷”,百姓“填沟壑”,千村寥落。(4分) (3)由开头对昔盛今衰的悲慨,对外敌入侵践踏大好河山的愤恨,对统治阶层奢侈误国 的隐隐痛心,对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决心,(3分,答出3点得3分)转到想象中“提锐旅”“清河洛”之后再登黄鹤楼的舒畅心情。(1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 魏 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2分) (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4分) (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4分) 9.(1)橘柚香(1分)。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1分) (2)惜别知音,借酒浇愁;(2分)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2分) 细则:“醉别”: “醉”与“别情”要捆绑(2分)。单独回答“醉”不给分,单独回答“别情”给1分。“江风引雨”:关键词:悲凉。(2分)情感不匹配不给分。一定要落实到是心情的“凉”,回答自然景色的“凉”不给分。 (3)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2分);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2分) 细则:①代:站在友人角度设想、想象。(2分)回答“回想、想起、回忆”不给分。②友情(1分):情深意切。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忆李白 杜 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庾开府、鲍参军:指瘐信、鲍照,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 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论文:此处指论诗。 (1)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3分) (2)“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4分) (3)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3分) 9.(1)①诗坛地位,无人可比;②诗的思想情趣,洒脱不凡;③诗歌风格,清新、俊逸。(3分) (2)表达了双方翘首遥望的思念之情;作者思念友人李白,(1分)想象李白也在思念自己。(1分)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2分) (3)立足于诗,怀念李白:从赞美李白的诗歌开始,(1分)转为对李白的思念,(1分)最后以渴望相见、切磋诗艺做结。(1分) 判分建议:9(1)判分建议:每答对1点中的两个方面给1分。三个关键词“诗无敌”、“思不群”、“清新俊逸”,分别搭配。“地位”,类似有创作能力、魅力、影响力、成就;“思想”,类似有情趣、才思、构思、文采、才华;“风格”,类似特点等。 9(2)李白思念作者,作者思念李白,各1分。出现“互相”,给2分。手法凡是有“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任何一个点,给2分。 9(3)从“赞美”、“思念”、“切磋诗艺”三个方面答题,各给1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1)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2分) (2)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3)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4分) 9.(1)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怅恨之情。(2分) 评分建议:只答“怅恨之情”得1分。 评分: 怅恨之情可以理解为惆怅、哀怨、愁怨之情。思念的对象一定是心上人,回答为对故国、故乡、亲人等的思念不给分。 (2)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4分) 评分建议:分析准确得2分,形象概括得当得2分。 评分: 在分析时,直接解释诗句的给两分。如果诗句解读不完整,只写了山月或水、花的,只得1分。人物形象定位为孤独、寂寞、愁苦、哀伤等均可得2分。 (3)借景抒情。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无际,以碧云摇曳表现心绪的不宁,以碧云斜落表现心情的的低沉。(4分) 评分建议:表现手法解说准确得1分,后面三点意思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3分。 评分:情景交融不得分。 9.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醉 眠 唐 庚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馀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 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注:唐庚,北宋文学家,此诗为其谪居惠州时所作。 (1)说明“山静似太古”一句的含意。(2分) (2)“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一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4分) (3)《宋诗钞》中说唐庚的诗“芒焰在简淡之中”,即平淡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激烈情感,试结合本诗作简要分析。(4分) 9. (1)用远古时期的宁静写出山中的幽静。(2分) 评分建议:只解释“太古”,得1分。 1)该题考查的“象”写了什么,2)说明“山静似太古”一句的含意,至少有两个要点,一是 “山静”,二是“太古”静,然后翻译即是“山幽静”“远古时期的宁静”。 (2)表达了厌恶官场、追求恬淡的心境。(4分) 评分建议:“厌恶官场”及“追求恬淡”,各2分。其它酌情给分。 (3)“门掩世味”、“拈笔忘筌”暗含诗人难忘世事,透露幽愤不平之气;全诗却以“山”、“馀花”、“好鸟”等闲适悠远的意象,形成一种简朴的风格,意味平淡深长。(4分) 评分建议:答出“‘门掩世味’、‘拈笔忘筌’暗含诗人难忘世事,透露幽愤不平之气”得2分;点明“山”、“馀花”、“好鸟”等闲适悠远的意象得1分;答出全诗是“简朴的风格,意味平淡深长”得1分。 细则:“芒焰”指诗歌内容,表达诗人的对世俗生活的不满与愤懑;“简淡”主要指通俗语言和简淡意象。每点2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韦应物 九日驱驰一日闲, 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人骨, 门对寒流雪满山。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 李商隐 城郭休过识者稀, 哀猿啼处有柴扉。 沧江白石樵渔路, 日暮归来雨满衣。 (1)请简要分析第一首诗中作者情绪的变化过程。(3分) (2)第二首诗中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隐者”的身份?请简要概括。(3分) (3)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5分) 10.(1)乘兴而往——怅惘不遇——欣赏叹慕。 感悟:第一小题考查是“诗歌写了什么内容以及抒发了什么情感(情绪)”,思想情感、情绪或通过所见所闻传达,或通过意象抒发,或直抒胸臆。情绪如何获得呢?依据诗句,“九日驱驰”是欣然前往的,“寻君不遇又空还”是怅恼的,王侍御“诗思清人骨”是值得欣赏的。题目“请简要分析第一首诗中作者情绪的变化过程”有两个要点,一是情绪,二是变化。因此答题时须从这两个方面作答,答全变化的全过程。 建议:1) 从诗句出发找到其或隐或的“情感”,(2)逐一答出,不怕多,也不怕错。 (2)城里少有人知:家住深山;与渔樵为伍;居室简陋。 感悟:“第二首诗中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隐者’的身份”,主要让学生把握诗歌人物形象。诗歌人物形象也需要依托诗句本身来把握,“城郭休过识者稀”,言其少被认识,“哀猿啼处”言其住在深山之中,“柴扉”言其居处简陋,“渔樵路”言其过着与渔樵为伴的生活,“日暮归来雨满衣”言其与自然相融。逐一分项概括,答案准且全。 (3)第一首诗的结句,通过描写友人住处环境,揭示其诗歌独特风格的成因,并暗寓对 友人品性的赞颂。第二首诗的结句,通过描写诗人不遇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情景,突出访人的执着和情怀的深挚(或:通过想象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情景,展示其生活情趣)。 感悟:题目为“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赏析”二字一出,角度甚多,基本角度为“意(为什么写)、象(写了什么物、景、人、事)、法(怎么写的)”三角度。诗歌常见“法”大致汇总为六: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比兴象征、化用典故、联想想象、对比衬托。诗歌“象”的角度主要依托原文。诗歌“意”的赏析主要是把握作者情感。联系第一首结句“ 门对寒流雪满山”分析,六种“法”中借景抒情最恰当,借助诗句“门对寒流雪满山”分析“象” 写了“友人住处环境”,表达了作者赞颂之情。联系第二首结句“日暮归来雨满衣”分析,六种“法”中联想想象比较恰当,借助诗句“日暮归来雨满衣”分析“象” 写了“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情景”,表达了作者的执着和深挚情怀。当然,还有更多角度需要我们结合具体诗歌进行仔细品味、辨析。 答该题时,还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紧扣题目要求,不可偏离;二是要点齐全,多角度思考。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刘禹锡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莫言堆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注: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 (1)联系全诗,概括作者“开颜”的原因。(4分) (2)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4分) (3)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3分) 10.(1)朋友新居落成;周围景色优美;自己心情闲适;主人品味高雅;宾主志同道合。 评分建议:每点1分,答对其中任意四点即可得4分。 感悟:1)该题考查的“象”——写了什么——作者开颜的原因,2)说清楚“开颜的原因”,至少有四角度,一是标题“题……新居”,二是眼前之景,三是眼前之人,四是作者情感。前三者是从“象”之物、景、人三方面入手,第四点是从意——作者情感切入。3)得全分的关键是基于原文、找全,逐一翻译(单音节词双音节化)即可。物、景、人、意是答全的关键。 (2)选取景物,铺陈描摹(一渠水、数点山、碧松、红药);移步换景,富有层次(由远及近、由外而内);虚实结合,寓情于景(通月朗、待春还)。 评分建议:每点1分,答对其中任意四点即可得4分。 感悟:1)该题考查的“法”——怎么写的——写景艺术,2)说清楚“写景艺术”首先要知道这是“意象法知识”“法”中表达方式之描写和抒情,然后回想起描写手法的所有“时间角度为晨昏、冬夏、古今等,空间角度为点与面、正与侧<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远与近、高与低等,感觉角度为动与静、虚与实、视听结合、明与暗等,特征角度为白描与工笔<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环境等细节描写>”,回想起间接抒情之借景抒情类所有——“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3)从描写中选出符合本首诗可能的方法——“远近结合、高低错落、明暗结合、虚实结合、白描勾勒”,从抒情中选出“借景抒情、寓情于景”。4)描写一般从“选取典型景物”起笔。 (3)赞美恭维之意;羡慕向往之情;志趣相同之感。 评分建议:每点1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