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2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和参考答案(新课标全国1卷)
2020 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新课标全国 1 卷) 一、选择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满分 48 分) 1.(4 分)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民思想, 如儒家的 “藏富于民” 、“恒产论” 和 “轻徭薄赋” , 墨家的“节用利民”思想,道家的“精神足民”论,法家的“以政裕民”思想等。富民 思想的出现表明( ) A .民本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B.统治者注重对私产的保护 C.社会阶级矛盾得到有效缓和 D.生产关系领域发生了变革 2.( 4 分)《续封泥考略》所收汉朝齐鲁封泥(古代用泥团制作的印章)中,有“左市” “右 市” “南市” “西市”等封泥。由此可知,汉朝( ) A .城市建设有明确的设计规划 B.各地城市的布局规格完全一致 C.对商业活动进行区域化管理 D.政府限制商业活动的发展空间 3.( 4 分)下表是宋代对广州市舶使的奖励统计表(局部) 有贡献的广州市舶使 奖励及殊荣 杨克让 诏升殿慰劳,面赐金紫 萧汝谐 被荐升台谏 华中师、李穎、陈颖 列名县志和府志 这体现出宋代( ) A .加大了国家对市场监管力度 B.完善了市舶司的管理职能 C.营造了良好的对外贸易环境 D.拓展了市舶使的升迁途径 4.( 4 分)《姑苏志》中说: “民居所聚谓之村,商贾所聚谓之镇。 ”如图显示了明清时期太 湖地区市镇数量增加情况,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 .万历年间中国市镇开始兴起 B.乾嘉年间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同光年间市镇发展得益于世界市场 D.明清时期中国市镇模式与西方相同 5.( 4 分) 1898 年初,清政府以田赋、盐税为担保发行昭信股票,颁布章程规定,以二十年 为偿还期,准其自由流通,到期还本付息。各地始则劝购,既而演化成官府强令捐输, 受到各界抵制。 8 月,朝廷下旨停办。这说明( ) A .清政府借发行股票掠夺百姓财富 B.清朝官员和百姓都反对发行股票 C.清政府用财政手段应对经济困难 D.昭信股票顺应资本主义发展潮流 6.(4 分)五四运动时,北京上海的学生派代表去找国民党,希望国民党能组织领导这场运 动,但国民党领导人以“无力参加”为由拒绝了学生的请求。这表明( ) A .国民党反对五四运动的斗争目标 B.新政治力量兴起具有必然性 C.五四运动没有得到社会广泛认同 D.国民党的性质已经发生改变 7.( 4 分)逄先知、金冲及在《毛泽东传》中写道: “从 1956 年二月十四日开始,到四月二 十四日结束, (毛泽东) 共听取国务院三十四个部门的工作汇报⋯⋯这是毛泽东在建国后 乃至在他一生中所作的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最周密而系统的经济工作调查。 ”毛泽东通 过这一调查( ) A .积累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建设经验 B.致力于理顺经济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关系 C.总结了近代以来革命斗争中的重大问题 D.提出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式和方法 8.(4 分)1986 年,可口可乐公司提出在中国独资新建浓缩汁厂,但当时的中国尚不允许外 商独资。中方代表提出,先由可口可乐公司兴建一个浓缩汁厂和一个汽水厂,再由美方 把汽水厂送给中方;然后,这两个厂组成一个联合董事会。这就是第一个中美合作企业。 这一事件说明( ) 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开始突破计划经济束缚 C.对外开放推动经济体制改革 D.初步确立市场经济体制 9.( 4 分)意大利法学家维柯把罗马法看成“诗” “歌”,即法律是用一些暗含事实真相、具 有公文程式般的面具来表达。 “这些公文程式, 由于有些什么字和用多少字都有严格的规 定, 不能加、不能减、不能改, 它们把这种公文程式叫做诗或歌。 ”据此可知, 罗马法 ( ) A .具有人文主义特征 B.追求法律严谨公正 C.蕴含着自然法理念 D.体现罗马公民意志 10.(4 分)如图所示的画作描绘海上有一块巨石漂浮于空中。这种绘画的表现形式,下列 论述正确的是( ) A .石头的纹理细致分明,反映出现实主义的绘画技巧 B.画出海浪与光影的重要元素,反映出印象派的画风 C.石头悬浮于半空中,反映出了现代主义的创作手法 D.半空中的石头蕴含巨大力量,反映浪漫主义的思维 11.(4 分)托洛茨基在《十月的教训》中写道: “二月革命,如果把它作为独立的革命来看, 是一次 资产阶级革命。但是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它却出现得过迟了,而且本身也不具 有任何稳定性。它遭到一些矛盾的破坏。 ”托洛菠基意在说明( ) A .二月革命是追求独立的革命 B.俄国向无产阶级革命转变成为必然 C.二月革命引发俄国社会动乱 D.俄国社会革命运动的发生过于频繁 12.(4 分)钱乘旦认为,经济全球化导致经济运作方式趋同,这固然不错。但当现代经济 运作方式在各地遭遇到各种本土性时,就一定要嵌入各种文化背景中。这说明经济全球 化在一定程度上( ) A .导致了本土文化丧失 B.与本土文化共存交融 C.激化各民族间的矛盾 D.实现世界文化的趋同 二、材料题(共 2 小题,满分 37 分) 13.(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化交流是世界文化进步的一个重要条件,不同时期的文化交流具有不同的特点。 材料一 商业的沟通从来就是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传统的中国出口商品, 传递着东方的风 物人情和社会景象。它们走进西方的日常生活,融入了欧洲的饮食、服饰文化。外销商 品的定购与生产,使西方的宗教故事、神话传说传入中国民间,而且造就了一批掌握了 西方绘画技艺的大师。西方的医学、商业文化也都不同程度地被中国同行所接受。⋯⋯ 纵观古代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尽管中国文化曾对西方文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中国 在吸收西方文化上却是浅尝辄止。从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吸收 基本上处于文化的表层。 ﹣﹣摘编自吴建雍《清前期中西贸易中的文化交流与融合》等 材料二 鉴于当时的国际形势, 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对象首先是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 家。⋯⋯ 1955 年,中国艺术团访问了法国、比利时、荷兰、意大利、英国、澳大利亚、 新西兰等国。 同年 7 月,日本松山芭蕾舞团首次来华演出。 ⋯⋯ 1956 年和 1958 年,中国 艺术团曾经两次访问南美洲的智利、乌拉圭、巴西、阿根廷等国。⋯⋯“这一段时间的 对外文化交流往往扮演了非常重要的‘开路先锋’和‘外交先行官’的角色” 。 ﹣﹣摘编自张登德《 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特点》 材料三 在当今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中, 东亚在世界上崛起, 增强了东亚文化在世界上的地 位。东亚发展模式的成功,使东亚地区的国家更坚定了对自身文化的信心。这种自信更 促进了一种“亚洲意识”的觉醒。 1996 年首届亚洲儿童权利与传媒会议通过的《马尼拉 宣言》指出,亚太地区的大众传媒应尊重和保护亚洲社会的传统文化,向儿童提供富有 亚洲特色的节目。 ﹣﹣摘编自关世杰《试论二十一世纪的中西文化交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特点及对中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 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 简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今世界文化交流的趋势。 14.(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比较上述两幅地图,提取一项相互关联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要求写明信 息、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 三、 (共 1 小题,满分 15 分) [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15.(15 分)材料:南宋处于中国封建社会变革与转型期,件随着民间争言财利的好讼风尚 以及无审级限制诉讼制度所引发的非法越诉、安诉现象对司法秩序的冲击,南宋对原有 相关法律进行了改革。新律规定:州县、监司的司法官员必须在民事案件审结后给争论 双方当事人出具包含有案情事实、法律适用和审断理由的法律文书“断由” ,以此作为诉 讼当事人依次上诉的法定依据。南宋司法官员的民事审判虽然经常会参酌人情,以使判 决更加圆润, 但人伦情理仅是对法律的补充, 而不是颠覆, 更不是所谓的 “伦理法” 、“父 母官诉讼”等传统学说所能涵括。实际上南宋司法官员早已践行了依据证据判决的成文 法传统。南宋司法理性化、近世化趋势,对当下的司法改革亦不乏历史启迪与思考。 ﹣﹣摘编自张本顺《变革与转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宋法制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南宋法制改革的影响。 四、 (共 1 小题,满分 0 分) [历史一一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时许多人﹣﹣尤其是英芙两国﹣﹣都认为, 第一次世界大战实在是一个错 误,根本没有带来任何好处;他们被战时的宣传欺骗了;战争是真正由武器制造商发动 起来的;德国并不是引起 1914 年战争的真正原因;凡尔赛条约对于德国是过于苛刻了; 精力充沛的德国人与意大利人需要发展的空间;民主制度毕竟不是适用于一切国家的; 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有一方坚决不让对方给惹恼,那就一定不会打起来;⋯⋯一整套 和平的与容忍的思想,这当中大概包含着既有真理又有误解的那种通常的混合物。 ﹣﹣ [美 ]帕尔默科尔顿《近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维护世界和平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强烈要求。 ⋯⋯ 1949 年和 1952 年召 开了两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1952 年召开了世界人民和平大会,大会通过《致五大国政 府书》 ,邀请中、苏、美、英、法五大国政府就缔结和平公约举行谈判。 1955 年举行了世 界和平大会, 发表了 《世界和平大会宣言》 。1955﹣1959 年召开了五届禁止原子弹、 氢弹 世界大会,呼吁为禁止原子弹、氢弹而奋斗。⋯⋯ 80 年代在北美、西欧、大洋洲以及世 界各地掀起一个新的反对战争、要求禁止和销毁核武器的群众和平运动。 ﹣﹣段炳麟《世界当代史》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两次世界大战后和平思想的不同之处。 (2)结合史实分析这两种思想对国际(战争)形势的影响。 五、 (共 1 小题,满分 0 分)【历史 -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7.材料: 詹姆斯 ?瓦特 1776 年改造出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 以后又经过一系列重大 改进, 使之成为 “万能的原动机” ,1784 年 4 月,英国政府授予瓦特制造蒸汽机的专利证 书。 ⋯⋯经过无数次实验, 阿克莱特于 1768 年发明了水力纺纱机, 并于次年申请了专利。 1771 年,他在诺丁汉郊区建了一家棉纱工厂,雇用了五千多名工人,利用自己发明的新 机器进行纺织生产。⋯⋯为工业革命时期的风云人物,阿克莱特与瓦特在专利权诉讼中 成为好友,二者的密切合作使蒸汽机与工厂第一次实现联姻。之前,由水车驱动的工厂 都依河而建。而蒸汽机彻底解放了动力源,工厂纷纷搬到生活、交通和物流更方便的城 市,一场前所未有的城市化,因工厂的聚集而迅速发展起来。 ﹣﹣摘编自《工匠的“变异” :英国工业革命浪潮下的社会转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瓦特和阿克莱特身上体现的“工匠精神”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简要评价瓦特和阿克莱特的合作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2020 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参考答案(新课标全国 1 卷) 一、选择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满分 48 分) 1.【分析】 本题考查百家争鸣, 需要掌握百家争鸣的背景。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 析,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解答即可。 【解答】 材料中所提及的富民思想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自耕农阶级和小农经济的要求, 故 D 正确; 富民思想不等同于民本思想,且无法从材料中看出其成为主流思想,故 A 错误; 提出富民思想的是思想家,非统治者,故 B 错误; C 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排除。 故选: D。 【点评】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共同构成了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2.【分析】 本题考查汉代商业发展的相关知识。 关键信息有:有 “左市” “右市” “南市” “西 市”等封泥。 【解答】 A 项材料不能体现,排除。 B 项“完全一致”说法绝对,排除 B。 依据材料“左市” “右市” “南市” “西市”等可知 C 正确。 D 材料不能体现,排除。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 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3.【分析】 本题考查宋朝商业发展的相关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解答】 根据所学知识,市舶司是我国古代管理海上对外贸易的政府机构,市舶司在特 定港口遵照朝廷指令,统一管理对外贸易事务;对相关官员进行奖励,明显有利于外贸 的发展,故 C 正确。 A 材料不能体现,排除。 题干没有涉及“管理职能”的相关信息,排除 B。 D 说法片面,排除。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 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4.【分析】 本题主要是考查清朝经济的发展,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 【解答】 据材料可以可以看出同光年间,中国市镇发展较快,主要是由于列强的侵略, 被迫开放通商口岸,成为世界市场的一部分,故 C 正确。 中国古代就有了市镇,故 A 错误。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明朝中后期,故 B 错误。 由于国情的不同,明清时期的市镇模式不可能和西方相同,故 D 错误。 故选: C。 【点评】 本题主要是以图表的形式考查清朝经济的发展,考查考生最大限度地获取材料 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理解,并说明历史问题的能力。 5.【分析】 本题考查《马关条约》签订的影响,根据题干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根据题干可知, 《马关条约》签订,使得清政府财政困难,故发行股票以筹集资 金,体现了以行政手段应对经济困难, C 项符合题意。 A 项,清政府股票有偿还期限及利息收入,不能看作掠夺百姓财富,排除。 B 项,清朝官员并未反对发行股票,排除。 D 项,发行股票目的并不是发展资本主义,排除。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马关条约》签订的影响,本题掌握《马关条约》的内容进行分析回 答即可。 6.【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五四运动,要求学生结合五四运动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 A .国民党并不反对五四运动的斗争目标,故 A 错误; B.材料中国民党拒绝成为五四运动的领导者, 说明国民党已无力承担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任务,故选 B; C.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故 C 错误; D.国民党资产阶级政党的性质未改变,故 D 错误。 故选: B。 【点评】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五四运动的背景特征和影响, 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 理解材料的能力。 7.【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毛泽东思想, 要求学生结合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过程和社会主义道路 探索的过程来分析。 【解答】 A .材料的时间段,毛泽东是要探索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而不是新民主主义社 会的建设道路。 B.材料反映的是毛泽东听取了各个部门的报告, 后来写出了论十大关系, 是要梳理经济 建设过程中的各种重大关系。 C.材料不是总结革命斗争经验,而是要形成经济建设的理论。 D.毛泽东听完报告以后, 后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写了论十大关系, 而不是提出正确处理 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 故选: B。 【点评】 解答本题,搞清楚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过程,还要搞清楚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特 征。 8.【分析】 本题考查改革开放,解题的关键是“ 1986 年,可口可乐公司提出在中国独资新 建浓缩汁厂,但当时的中国尚不允许外商独资。中方代表提出,先由可口可乐公司兴建 一个浓缩汁厂和一个汽水厂,再由美方把汽水厂送给中方;然后,这两个厂组成一个联 合董事会。这就是第一个中美合作企业” 。 【解答】“1986 年,可口可乐公司提出在中国独资新建浓缩汁厂, 但当时的中国尚不允许 外商独资。中方代表提出,先由可口可乐公司兴建一个浓缩汁厂和一个汽水厂,再由美 方把汽水厂送给中方;然后,这两个厂组成一个联合董事会。这就是第一个中美合作企 业”表明这一事件说明对外开放推动经济体制改革,故 C 正确; ABD 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 C。 【点评】 本题为中档题,考查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 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根本方针。 9.【分析】 本题考查罗马法。需要掌握罗马法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对“罗马法看成诗歌, 即法律是用一些暗含事实真相、具有公文程式般的面具来表达。这些公文程式,由于有 些什么字和用多少字都有严格的规定,不能加、不能减、不能改,它们把这种公文程式 叫做诗或歌”的分析理解。 【解答】 依据材料“罗马法看成诗歌,即法律是用一些暗含事实真相、具有公文程式般 的面具来表达。这些公文程式,由于有些什么字和用多少字都有严格的规定,不能加、 不能减、不能改,它们把这种公文程式叫做诗或歌”可以看出罗马法追求法律严谨公正, 故 B 项正确。 ACD 三项均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故选: B。 【点评】 本题考查对罗马法特点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 理解的能力。 10.【分析】 本题考查 19 世纪以来西方的美术成就。本题是概念类选择题, 理解每一个核心 历史概念的时空范围、典型特征和主题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解答】 该现象违背常识和常理,符合反传统和反理性的现代主义艺术特征,故答案为 C 项。 现实主义特征是如实描绘, A 项不符,排除。 印象派强调色彩和音色的微妙差异, B 项不符,排除。 浪漫主义注重感情,追求真善美。浪漫主义抒发的是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 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D 项排除。 故选: C。 【点评】 本题是中档题,主要考查考生通过解读图文资料、提取信息的能力,要求考生 利用图片材料,准确获取和深度理解图文信息,同时联系所学知识,熟悉当时的历史背 景,准确把握题目主旨,得出正确答案。 11.【分析】 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俄国十月革命中二月革命的正确 理解。 【解答】 材料中“如果把它作为独立的革命来看,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但是作为资产 阶级革命,⋯⋯而且本身也不具有任何稳定性”的信息说明作者对二月革命之后俄国无 产阶级革命的任务必须改观,即进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故 B 项正确; ACD 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 B。 【点评】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俄国十月革命,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 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12.【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经济全球化, 要求学生结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 A .材料不是强调本土化的失去,而是强调全球化与本土文化相结合。 B.从材料中的就一定要嵌入各种文化背景中, 可以看出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要与本土文化 共存交融。 C.材料没有体现出民族矛盾的激化。 D.材料没有体现出世界文化趋同的要求。 故选: B。 【点评】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经济全球化的特征和影响,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分 析材料的能力。 二、材料题(共 2 小题,满分 37 分) 13.【分析】 (1)本题考查的是明清时期中西方文化交流,解答的关键信息是“商业的沟通 从来就是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中国在吸收西方文化上却是浅尝辄止。 从文化交流的角度 来看,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吸收基本上处于文化的表层” ; (2)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的外交,解答的关键信息是“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对象首先 是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 “1955 年,中国艺术团访问了法国、 比利时、 荷兰、 意大利、 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同年 7 月,日本松山芭蕾舞团首次来华演出。⋯⋯ 1956 年和 1958 年,中国艺术团曾经两次访问南美洲的智利、乌拉圭、巴西、阿根廷等国” ; (3)本题考查的是当今世界文化交流,解答的关键信息是“当今世界文化交流的趋势” 。 【解答】(1)从材料“商业的沟通从来就是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中国在吸收西方文化上 却是浅尝辄止。从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吸收基本上处于文化的 表层。 ”并进行概括可知特点,从特点并结合丰富了中国文化,推动中国商品经济发展, 对西方文化片面认识,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的社会转型可知影响; (2)从材料“新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对象首先是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 “1955 年, 中国艺术团访问了法国、比利时、荷兰、意大利、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同年 7 月,日本松山芭蕾舞团首次来华演出。 ⋯⋯ 1956 年和 1958 年,中国艺术团曾经两次访问 南美洲的智利、乌拉圭、巴西、阿根廷等国”并结合新中国的外交可知变化,结合国际 形势的变化和国家利益可知原因; (3)本题属于开放型试题,只要结合材料并联系所学,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 (1)特点:以商业活动为依托;双向交流;中国对西方文化的吸收限于表层。 影响:丰富了中国文化;推动中国商品经济发展;对西方文化片面认识,一定程度上阻 碍了中国的社会转型。 (2)变化:对象从以社会主义国家为主转向包括社会主义国家、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在内 的更多国家;范围从以东欧为主扩大到世界范围。 原因:国际形势的变化;巩固政权和建设国家的需要;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3)世界各种文化相互理解、借鉴、交融加强;东亚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断增强;立 足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考查了明清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以及当今世界 文化交流,考查了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4.【分析】 本题考查中西方的对外交往。考查唐朝和近代英国对外交往的特点及其原因。 【解答】 第一小问的信息,依据两幅图示可从唐朝和近代英国各自的世界地位、对外交 往特点、范围提取。第二小问的说明,结合唐朝和近代英国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状况对 外交往的范围、路线等史实分析即可。 故答案为: 示例一 信息:两幅图均体现了各自在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 说明: (1)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丝织业、制瓷业发达,雕版印刷术、火药等 科技世界领先,对外开放,陆路、海路交通发达,长安是国际性大都市。唐朝成为当时 世界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之一、东西方学习的榜样。 (2)英国代议制进一步完善,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在全球范围内殖 民扩张,掠夺原料,倾销商品,成为日不落帝国,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总之,尽管两国所处时代和国情不同,但在当时世界上都具有领先地位,影响力巨大。 示例二 信息:唐朝对外交往体现区域性, 19 世纪后期英国对外交往体现世界性。 说明: (1)唐朝推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小农经济主导,政府抑商政策,陆路交通以 人力、畜力为主,海路交通以帆船为主,对世界的认识有限,对外交往以欧亚大陆国家 和地区为主。 (2)英国代议制完善,工业革命完成,成为“世界工厂” ,近代交通技术先进,推行自 由主义政策,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对外交往遍及世界。 总之,受诸多因素影响,唐朝对外交往和 19 世纪后期英国对外交往呈现不同特征。 示例三 信息:唐朝对外交往分陆路和海路, 19 世纪后期英国对外交往以海路为主。 说明: (1)唐朝受汉代以来对外交往分陆路和海路的影响,地处欧亚大陆东部,陆路从 长安出发可达西亚各地,海路东达日本、西至大食等。 (2)英国是海上岛国,经过工业革命,航海技术先进,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以海路 为主,扩大世界市场。 总之,唐朝对外交往既有陆路又有海路,而 19 世纪后期英国对外交往以海路为主。 【点评】 本题考查对唐朝和近代英国对外交往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图示、分析理 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共 1 小题,满分 15 分) [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15.【分析】 本题考查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考查南宋法制改革的特点和影响。解题的关 键是对材料的解读,提取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即可。 【解答】(1)本小问的特点,依据材料“州县、监司的司法官员必须在民事案件审结后 给争论双方当事人出具包含有案情事实、法律适用和审断理由的法律文书断由,以此作 为诉讼当事人依次上诉的法定依据” 、“实际上南宋司法官员早已践行了依据证据判决的 成文法传统”可以得出注重事实和证据;诉讼程序渐趋规范化; “南宋司法官员的民事审 判虽然经常会参酌人情,以使判决更加圆润,但人伦情理仅是对法律的补充,而不是颠 覆,更不是所谓的伦理法、 父母官诉讼等传统学说所能涵括” 可以得出淡化伦理人情; “南 宋司法理性化、近世化趋势”可以得出带有理性化和近代化色彩。 (2)本小问的影响,依据材料“南宋司法理性化、近世化趋势,对当下的司法改革亦不 乏历史启迪与思考” ,结合第一问的特点和所学可知, 影响是有利于维护司法秩序和促进 司法公正;有利于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近现代司法改革提供借鉴。 故答案为: (1)特点;注重事实和证据;淡化伦理人情;诉讼程序渐趋规范化;带有理性化和近代 化色彩。 (2)影响:有利于维护司法秩序和促进司法公正; 有利于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对近现代司法改革提供借鉴。 【点评】 本题考查对南宋法制改革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 析理解、归纳概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共 1 小题,满分 0 分) [历史一一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16.【分析】 本题考查两次世界大战后和平思想。考查两次世界大战后和平思想的不同之处 以及两种思想对国际(战争)形势的影响。 【解答】(1)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这时许多人﹣尤其是英美两国﹣都认为,第一次世 界大战实在是一个错误,根本没有带来任何好处⋯一整套和平的与容忍的思想,这当中 大概包含着既有真理又有误解的那种通常的混合物⋯维护世界和平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 同愿望和强烈要求⋯ 1955 年举行了世界和平大会,发表了《世界和平大会宣言》 。1955 ﹣1959 年召开了五届禁止原子弹、氢弹世界大会,呼吁为禁止原子弹、氢弹而奋斗。⋯ 80 年代在北美、西欧、大洋洲以及世界各地掀起一个新的反对战争、要求禁止和销毁核 武器的群众和平运动。⋯”即可明显概括出两次世界大战后和平思想的不同之处。 (2)结合两次世界大战的最终结果,一战后的和平主义思想无法制止战争,英法等大国 对法西斯的绥靖妥协加速了二战的爆发。二战后的和平思想推动和平主义运动在全球的 进行,成为制约战争的重要因素。 故答案为: (1)一战后:强调容忍,不顾后果;不区分战争的性质和根源,认为通过谈判和妥协就 能制止战争。二战后:强调大国在维护和平中的主导作用;以反核为核心;以维护人类 的发展为宗旨。 (2)一战后的和平主义思想无法制止战争, 英法等大国对法西斯的绥靖妥协加速了二战 的爆发; 二战后的和平思想推动和平主义运动在全球的进行, 成为制约战争的重要因素。 【点评】 本题以两次世界大战后和平思想为内容,旨在考查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 题。在复习中应注意掌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的原因、表现、影响以及存在的 问题。 五、 (共 1 小题,满分 0 分)【历史 -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7.【分析】 本题考查中外历史人物。考查瓦特和阿克莱特身上体现的“工匠精神” ;瓦特和 阿克莱特的合作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提取有效信息,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即可。 【解答】(1)本小问的精神,依据材料“詹姆斯 ?瓦特 1776 年改造出第一台有实用价值 的蒸汽机。以后又经过一系列重大改进,使之成为“万能的原动机” 、“经过无数次实验, 阿克莱特于 1768 年发明了水力纺纱机, 并于次年申请了专利。 1771 年,他在诺丁汉郊区 建了一家棉纱工厂,雇用了五千多名工人,利用自己发明的新机器进行纺织生产” 、“阿 克莱特与瓦特在专利权诉讼中成为好友,二者的密切合作使蒸汽机与工厂第一次实现联 姻”等信息概括即可。 (2)本小问的作用,依据材料“蒸汽机彻底解放了动力源,工厂纷纷搬到生活、交通和 物流更方便的城市,一场前所未有的城市化,因工厂的聚集而迅速发展起来” ,结合所学 可知,作用是实现了动力的革新,迎来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 程,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摆脱了工厂选址的制约,推动近代城市的发展;他们 身上的工匠精神尤其是不计前嫌的合作精神,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故答案为: (1)“工匠精神”内涵: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不计前嫌的合作 精神;孜孜以求的执着精神。 (2)实现了动力的革新,迎来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极大 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摆脱了工厂选址的制约,推动近代城市的发展;他们身上的工 匠精神尤其是不计前嫌的合作精神,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点评】 本题考查对瓦特和阿克莱特贡献及其作用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 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归纳概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