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19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26讲百家争鸣及汉代儒学(教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9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第26讲百家争鸣及汉代儒学(教案)

第26讲 百家争鸣及汉代儒学 ‎[考纲要求]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考点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一、孔子和早期儒学 ‎1.社会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剧烈变化。‎ ‎2.孔子的思想 ‎(1)政治思想: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克己复礼”和“德治”。‎ ‎(2)哲学思想: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 ‎(3)教育思想:主张“有教无类”;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诗》《书》《礼》《乐》《易》《春秋》是儒学的“六经”。‎ ‎3.孟子的思想 ‎(1)继承了孔子的学说,提出道德规范有仁、义、礼、智四种。‎ ‎(2)提倡“仁政”的学说及“民贵君轻”的原则,成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 ‎4.荀子的思想 ‎(1)天人观:强调“天行有常”,又指出人道有为;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 ‎(2)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二、其他主要学派 学派 代表 主要内容 历史影响 道 老子 道是世界的根本;朴素的辩证法 家 思想;“小国寡民”社会 崇尚自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 庄子 天道、自然无为、“齐物”‎ 法 家 李悝 尽地力之教;严刑峻法 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起到了重大作用;汉代以来,独立的法家学派逐渐消失,其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 商鞅 废世卿世禄制,实行军功爵制;奖励耕战、废井田制,加强中央集权 韩非 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事异则备变”‎ 墨家 墨子 ‎“兼相爱、交相利”;提出非攻、尚贤、节用等主张;对认识论和逻辑学贡献大 汉代以来,墨家学派逐渐湮没失传 ‎[图说历史] 孔子思想体系 ‎◆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 ‎◆“礼”强调社会成员承担相应的社会义务,有利于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辨析比较]‎ 孟子的“民本”思想与现代的“以人为本”的理念 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孟子的思想对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统治的长治久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孟子的“仁政”“民本”思想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而是维护封建统治的一种策略。‎ ‎[易错提醒] 儒家的“仁爱”与墨家的“兼爱”‎ 二者的范围不同,儒家的“仁爱”范围狭窄,且主张“克己复礼”为“仁”,仍然讲究阶级性;墨家的“兼爱”具有广泛性,不分等级贵贱。前者仍然代表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后者代表了平民百姓的利益。‎ ‎[漫画历史] 道家辩证思想 道家主张有无、难易、贵贱、祸福都是相互依存,不断转化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不能认为他是道教的创始人。道教兴起于东汉,其中某些成分可能吸取了道家学派的思想。‎ 主题一 以仁孝、民本为核心的儒家治国理念——孔孟之道 史料一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史料二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孟子》‎ 史料三 “用国者,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三得者具而天下归之,三得者亡而天下去之”。‎ ‎——《荀子·王霸》‎ ‎1.史料一为原始文献史料,据“为政以德”信息可知体现了儒家孔子的“德政”治国理念。‎ ‎2.史料二为原始文献史料,据“施仁政于民”“仁者无敌”可知孟子的主张是“仁政”,让农民得到土地,无夺农时,轻徭薄赋,减轻刑罚,体现了以民为本的德政思想。‎ ‎3.史料三同样为原始文献史料,反映了人民是国家兴亡的关键,得百姓,兴天下的观点,典型的体现了民本思想。‎ 综合三则史料,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说明孔子等儒家治国理念的积极性与保守性?‎ 试答:(1)儒家的“仁”“仁政”“民本”的思想,对于缓和阶级矛盾,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的作用,其改良政治的主张,也体现了与时代同步的精神,但其为政以德的治国理念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中是无法真正实现的。‎ ‎(2)儒家的“礼”等思想带有承认等级和阶级剥削、压制人民斗争的消极性,以后的历代统治者都把它作为进行阶级压迫的思想工具。‎ 先秦时期儒家代表思想的比较 项目 孔子 孟子 荀子 同 仁的思想 爱人 仁政 仁义 民本思想 为政以德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异 人性论 性相近 性本善 性本恶 目的 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 缓和阶级矛盾,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统治 主题二 风格各异的治国理念——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 史料一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老子》‎ 史料二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墨子》‎ 史料三  “时移事易,变法宜矣”;“废先王之教”,而实行变革,“以法为教”;“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 ‎——《韩非子》‎ 史料四 ‎ 韩非子与其他法家人物都具有一种极端独裁的秩序观。关于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不存在发表私人看法的空间。法律是统治者为了国家利益而发布的东西,加以广泛宣传和坚定地推行,它就会使人民去做他们本不愿做的事,如努力工作和战斗。这样,百姓的意见在体制中就没有存身之处了。在法家的思想中,没有哪条法律凌驾于或独立于统治者意愿。‎ ‎——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 ‎1.史料一为原始文献史料,主要体现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治国主张。‎ ‎2.史料二为原始文献史料,主要反映了墨家主张兼爱,提出尚贤、尚同的治国理念。‎ ‎3.史料三为原始文献史料,主要反映了法家代表韩非子主张历史向前发展和社会变革的主张,表明了韩非子主张“法治”和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主张。‎ ‎4.史料四为后人的历史评论,通读史料,抓核心点,主要反映了法家认为法律是君主意志的体现,不考虑人民意愿的特点。 ‎ ‎ ‎ ‎1.据史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认识评述史料反映的三种治国主张?‎ 试答:(1)道家的治国主张约束统治者的暴政,恢复社会秩序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但在春秋战国诸侯争霸的社会环境下,难以实现,是一种消极应对社会变革的治国思想。‎ ‎(2)墨家主张“兼爱” “非攻”“尚贤”,代表了小生产者要求分享利益、渴望社会安定的愿望,但在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社会转型时期是无法适应当时社会变革要求的。‎ ‎(3)法家的治国主张,不仅为当时地主阶级的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后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理论借鉴。‎ ‎2. 据史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家思想对战国时期政治形势的影响?‎ 试答:促进各国变法和富国强兵;有利于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诸子百家中相互对立的观点 ‎1.在治国上,儒家主张“仁政”“德治”,反对严刑峻法;法家主张法治,强调严刑峻法;道家主张“无为而治”。‎ ‎2.在人性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而荀子主张“性本恶”。‎ ‎3.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荀子主张“制天命”,人定胜天;而庄子主张 ‎“顺其自然”。‎ ‎4.在人生态度上,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道家则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主张避世,强调“超脱”。‎ ‎5.在看待社会成员的关系上,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儒家主张尊卑有序。‎ 考点二 汉代儒学 一、“焚书坑儒”批判 ‎1.背景:秦初,一些儒生和游士引用儒家经典,批评时政,反对郡县制。‎ ‎2.经过:李斯提出焚书建议并得到秦始皇的采纳。秦始皇坑儒,以警告天下的文化人。‎ ‎3.评价 ‎(1)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 ‎(2)自汉代以来,“焚书坑儒”受到了主流文化的批判,称之为“灭学之祸”。‎ ‎(3)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儒学的发展也因此进入低潮。‎ 二、罢黜百家 ‎1.背景 ‎(1)政治上:汉武帝时代,中国的“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大体定型。‎ ‎(2)文化上: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也基本形成。‎ ‎2.董仲舒的主张 ‎(1)提出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的理论。‎ ‎(2)主张确立儒学的独尊地位。‎ ‎3.汉武帝的尊儒措施 ‎(1)思想上: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2)政治上:重用儒生。‎ ‎(3)教育上:设立太学和地方郡国学校,确立儒家经典为必读教科书。‎ ‎4.影响 ‎(1)消极: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2)积极:加强了对思想、文化和教育的重视,有利于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 三、太学的出现 ‎1.教育体制:汉武帝时期在中央创办太学,各郡国建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2.影响: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促进了文化和儒学传播。‎ 四、科举制的文化影响 ‎1.选官制度的演变:“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 ‎2.科举制 ‎(1)含义:隋唐时代开始,以考试成绩为选官的标准,以儒学经典为考试内容的选官制度。‎ ‎(2)影响 ‎①儒生成为政治舞台上的主角,儒学因此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 ‎②有益于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稳固。‎ ‎③使整个知识阶层成为官僚队伍的后备力量。‎ ‎④导致了古代中国专心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 ‎[易错易误] “焚书坑儒”与“独尊儒术”的本质目的相同 ‎“焚书坑儒”与“独尊儒术”在本质上都是思想专制,只不过采取的手段不同。秦始皇是通过暴力手段实现思想专制,而汉武帝通过和平手段实现。‎ ‎[漫画解史] 营造新儒学 ‎◆董仲舒将法家、道家、阴阳五行家的部分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新的儒学体系。‎ ‎[构图解史] 汉代儒学的兴起 主题一 儒学官方化的确立——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 史料一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王者承天意以行事,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董仲舒《春秋繁露》‎ 史料二 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妇而助之;春为父而生之,夏为子而养之;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春秋繁露·基义》‎ 史料三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1.史料一为第一手原始史料。史料“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大治;与天异者,大乱”主要体现了董仲舒“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主张。‎ ‎2.史料二为文献史料。史料信息“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等主要体现董仲舒“三纲”“五常”的处世标准。‎ ‎3.史料三是第一手历史史料,高度评价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省略号前后的两句话分别反映了“大一统”思想提出的原因及影响。‎ 依据上述史料中董仲舒的论述,概括指出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特征。‎ 试答 :继承与发展先秦儒学;重视“君权神授”;强调“大一统”;糅合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儒学从先秦的民间学说上升为汉武帝时期的官方学说。‎ ‎1.汉代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区别和联系 ‎(1)区别 ‎①从思想内涵看,汉代的新儒学将阴阳家、黄老之学、法家思想纳入自己的思想体系,发展与改造了先秦儒学。‎ ‎②从与当政者的关系看,先秦儒学批判暴政而致力于建立理想化的社会秩序;汉代儒学则退而求其次,承认现实社会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如皇权专制),即从批判时政转为维护现实统治。‎ ‎③从地位上看,先秦儒学虽然也是为统治者提供统治方法的政治和伦理学说,但毕竟是在野的、带有相当理想色彩和批评成分的学说;而董仲舒建立的新儒学,则完全是一套官方统治思想。它以维护皇权的绝对性为目的,被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 ‎(2)联系:先秦儒学宣扬的“礼”“仁”“仁政”“民本”为新儒学所继承。新儒学正是在对先秦儒学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使儒学从先秦的民间学说,发展成为汉武帝以后的官方学说。‎ ‎2.多角度理解董仲舒新儒学呈现的特点 ‎(1)从思想内涵看,融儒家、阴阳五行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为一体。‎ ‎(2)主张在政治思想方面实行“大一统”,强调君主权威,赋予君权以神权色彩。‎ ‎(3)在宣扬君权神授的同时,又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 ‎(4)以维护皇权的绝对性为目的,受到统治者重视,迅速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5)具有神学色彩,其哲学思想的本质是唯心主义。‎ ‎(6)承认现实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如皇权专制),即维护现实统治。‎ 主题二 封建统治治国理念的形成——董仲舒新儒学的深远影响 史料一 五年春,置《五经》博士。八月……征吏民有明当世之务、习先圣之术者。‎ 详延天下方闻之士,咸荐诸朝。其令礼官劝学,讲议洽闻,举遗兴礼,以为天下先。太常其议予博士弟子,崇乡党之化,以厉贤材焉。丞相弘请为博士置弟子员,学者益广。‎ ‎——《汉书·武帝纪》‎ 史料二 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为封建统治找到了较为理想的意识形态。他的学说为稳定和巩固大一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起了重要作用,对于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 ‎——田昌五、安作璋主编《秦汉史》‎ 史料三 董仲舒是西汉一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董仲舒学说的消极影响也是严重的……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奋进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 ‎——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 ‎1.史料一为原始文献史料,主要说明汉武帝大力提倡儒学教育,儒学正统地位确立,也推动了儒学教育的发展。‎ ‎2.史料二为后人所著历史文献材料,主要反映了董仲舒新儒学的积极影响。‎ ‎3.史料三为后人评论董仲舒新儒学对中华民族及个人性格的消极影响。‎ ‎1.据史料一,分析汉代儒学地位有何重要变化。‎ 试答:汉武帝的全面尊儒举措,使教育为儒学垄断,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2.据史料二、三分析董仲舒思想的影响。‎ 试答:史料二说明董仲舒将儒学神学化、宗教化,适应了君主专制和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成为封建正统思想;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以及精神起了重要作用。史料三信息反映了董仲舒新儒学具有禁锢、封闭人们思想的消极影响。‎ ‎ ‎ ‎1.董仲舒新儒学能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 ‎(1)形势需要:汉武帝时期,西汉国力强盛,但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如土地兼并、商贾膨胀、匈奴威胁、王国问题等;汉初的“无为”思想已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统治政策急需从“无为”向“有为”转变。‎ ‎(2)与时俱进:董仲舒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形势的需要,对儒学进行了改造。“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凝聚人心和国家统一;“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的主张给封建皇权披上了神圣的外衣,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 ‎2.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1)对汉代政治: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局面,削弱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2)对民族精神:思想统一于儒学,儒学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是维护统一、阻止分裂的强大思想武器。‎ ‎(3)对学术文化:一方面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对学术、思想的发展有钳制作用;另一方面,尊儒又提倡了文化教育,提高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 ‎(4)对主流思想: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2000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答题术语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促进了我国思想文化的繁荣,奠定了我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 汉代儒学成为 正统思想 ‎(1)“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强化了君主的权威,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树立有效的统治秩序 ‎(2)西汉后期,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的正统思想,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考纲 卷别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全国卷Ⅰ ‎2015·对待孔子与儒学的态度 ‎2013·中国古代儒家思想 ‎2016·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影响 全国卷Ⅱ ‎2015·孟子思想主张 ‎2015·儒学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2014·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全国卷Ⅲ ‎——‎ ‎——‎ 全国新课标卷的命题中,中国传统主流思想演变中的儒家思想一直是高频考点。命题注重运用新材料,设置新情境,考查儒学思想的治国理念、儒学思想的发展及深远影响,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蕴含情感态度价值观,充分发挥了历史学科承载的人文教育功能,有利于激发考生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学习兴趣,增强民族自信心 考向一 从唯物史观角度考查儒学思想的特点 ‎1.(2015·高考全国卷Ⅱ)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解析:选C。 据题干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可知儒学家要求统治者向古代圣贤一样以完美的道德治国,体现的是一种理想化的政治要求,故选C项。儒学是中国古代主流文化,是符合现实政治需要的正统思想,故A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不出儒学家反对社会变革,故B项错误;儒者称颂“三代”之美等是希望统治者实行仁政、德治的治国理念,不是希望恢复先代的政治制度,故D项错误。 ‎ 考向二 从历史解释角度考查儒学思想的影响 ‎2.(2016·高考全国卷Ⅰ)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解析:选C。据题干,“五经”是古老的文献,将其尊为儒家经典,以此来论证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故选C项。“五经”大多成书于儒家思想产生前,不是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故A项错误;汉代儒学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学思想,故B项错误;秦始皇焚书并没有使儒学传统断绝,西汉初年儒家思想得到复苏,故D项错误。‎ ‎3.(2014·高考全国卷Ⅰ)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解析:选B。据题干可知,统治者举行祭天大典,其目的是在于神化皇权,巩固统治,从材料中“‘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的信息可知,统治者借助了人伦秩序来巩固其统治,故选B项。君主专制源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当时的中国并不存在宗教权威, A项错误;祖先崇拜在秦汉以前就已出现,故C项错误;题干主旨在于通过祭天活动来巩固政治统治,故D项错误。‎ ‎4.(2014·高考全国卷Ⅱ)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解析:选D。据题干可知,秦朝法律对待养子与亲子的政策不同,但到西晋时对养子的政策与亲子相同,表明随着儒学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后,强调家庭的伦理观念,认可了养子的名分和与家族的伦理关系,故选D项。材料没有涉及亲子与养子的权利问题, A项错误;B项本身描述错误;养子也属于家族成员,养子与亲子财产同样体现宗族利益,故C项错误。‎ ‎1.孔子曾说:“人应该以道为志向,以德为依据,以仁为凭藉,学习六艺等知识。”孔子强调的是(  )‎ A.治国的策略 B.对生活的热忱 C.个人的修养 D.为人处世原则 解析:选C。根据材料中强调的对人的要求,不是治国策略,故A项错误;材料中未体现出是对生活的态度,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孔子认为人应该以道为志向,强调人应该具备德、仁和六艺等,体现的是对个人修养的要求,故C项正确;材料注重对人的修养的要求,不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故D项错误。‎ ‎2.《孟子·尽心上》中提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 其良能也; 所不虑而知者, 其良知也。 ”由此,孟子强调(  )‎ A.性本善 B.教育的教化功能 C.学以至圣,致良知 D.民贵君轻 解析:选A。“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 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说明“不学习却能做事的人,是因为拥有很好的天赋;不思考而能够认知的人,是因为拥有很好的先天的道德意识”,由此可知孟子强调先天的美德,即性本善,故A项正确;材料内容没有体现教育的作用,故B项错误;C选项强调通过后天学习以获得良知,非材料内容,故C项错误;民贵君轻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3.战国时期,针对当时的社会动荡,某学派提出:“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又认为“是故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治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众贤而已。”该思想属于(  )‎ A.墨家 B.儒家 C.法家 D.道家 解析:选A。材料中学派观点出自于墨子,体现强调身体力行与尚贤观,属于墨家观点,故A项正确;儒家无此思想,故B项错误;法家无此思想,故C项错误;道家亦无此思想,故D项错误。 ‎ ‎4.董仲舒说:“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非王者,孰能当是?”‎ 据材料推断,董仲舒意在(  )‎ A.宣扬君权神授 B.解释天人感应 C.劝君主行仁政 D.强调教化民众 解析:选A。通过材料“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非王者,孰能当是”可以看出,董仲舒认为君主的承天而立,是天人之间的负责人,是神化君主的目的,故A项正确;材料中突出解释“王”的来源,没有直接解释天人感应,故B项错误;材料从源头对君主进行神化,没有涉及君主行仁政,故C项错误;材料通过对君主来源的神化来愚弄民众,神化君权,而不是教化民众,故D项错误。‎ 课下达标练 ‎(时间:45分钟 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孟子认为“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而这一权利属于天,否定了由天子个人的意志决定帝位传承方式的观点。并认为“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由此可见,孟子主张(  )‎ A.君权神授   B.以民为本 C.天命有常 D.天人感应 解析:选B。主张“君权神授”的是西汉时期的儒学大家董仲舒而非战国时期的孟子,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表明孟子极为重视“民”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故B项正确;“天命有常”是战国思想家荀子的哲学观,故C项错误;“天人感应”同样是西汉董仲舒的观点,故D项错误。‎ ‎2.韩非子认为,君主应该使用各种手段清除世袭的奴隶主贵族,“散其党”“夺其辅”;同时,选拔一批经过实践锻炼的封建官吏来取代他们。这些思想“铸造了韩非子管理(治世)思想的独到价值”。体现其这一价值的思想是(  )‎ A.保民而王,莫之能御 B.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C.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D.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解析:选B。“保民而王,莫之能御 ”源于《孟子·梁惠王上》,是儒家思想主张,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韩非子“君主应该使用各种手段清除世袭的奴隶主贵族,选用封建官吏维护统治”即建立君主专制与“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相符,故B项正确;“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不偏袒权贵,法律的准绳决不能屈从于邪恶,材料中并无体现法治,故C项错误;“事以密成,语以泄败”,出自《韩非子·说难》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故D项错误。‎ ‎3.《儒学意蕴新析》一文指出,孔子创立的儒学“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来化解社会、伦理、精神三方面的冲突。这说明,儒学化解现实冲突的方式是(  )‎ A.依托传统关注人性 B.强化尊卑等级关系 C.立足伦理注重规范 D.提升民众道德水平 解析:选C。孔子的思想注重“仁”“礼”,并未突出人性,突出人性的是孟子、荀子等思想家,故A项错误;材料主旨意欲强调“解决冲突的方式”,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君臣父子、夫妇长幼”不难看出,这是通过伦理道德的作用来维系统治,故C项正确;注重伦理道德与提升民众道德水平无关,故D项错误。 ‎ ‎4.战国末年,吕不韦认为:“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又说:“一则治,异则乱。”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撰成《吕氏春秋》。材料表明吕不韦是想(  )‎ A.强化君主专制统治 B.融合诸子百家思想 C.礼乐与法制并举 D.强调思想文化专制 解析:选B。君主专制政体开创于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故A项错误;吕不韦的《吕氏春秋》是其门客之集大成的著作,兼采儒、墨、名、法等战国诸子百家思想,故B项正确;《吕氏春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组织按计划编写的文集,其中并没有法制和礼乐,故C项错误;吕不韦的《吕氏春秋》是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法、墨、农、兵、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为一炉的史学和文学巨著,如此规模兼收并蓄和博采众长,突出和强调的也不可能是思想文化专制,故D项错误。‎ ‎5.春秋时期思想家老子主张“为无为,则无不治”,“勿伐”“不为”“不言”“无欲”“无兵”“无味”“我有三宝,持有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下列选项对材料中信息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无为是指时有时无的一般的人类活动 B.老子的主张主要是对普通人的道德要求 C.体现了社会管理方式的设想 D.是老子对现实的不满及消极避世的心态 解析:选C。无为指的是顺其自然,故A项错误;老子的主张是对圣人提出的要求,故B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了老子无为而治的社会构想,故C项正确;老子的治国构想不是不作为而是要顺应规律,而非消极避世,故D项错误。‎ ‎6.墨子认为,如果任凭“人是其义,以非人之义”的“交相非”发展下去,必然带来“内者父子兄弟作怨恶,离散不能相和合,天下之百姓,皆以水火毒药相亏害”的结果。这显露出(  )‎ A.“尚同”的治世理想 B.人性本恶的思维惯性 C.专制统治的特征 D.百家融合的趋势 解析:选A。为了避免出现“如果任凭‘人是其义,以非人之义’的‘交相非’发展下去,必然带来‘内者父子兄弟作怨恶,离散不能相和合,天下之百姓,皆以水火毒药相亏害’”的结果,墨子开出的治世良药叫“尚同”,“尚同”的治世理想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人性本恶的思维惯性不合题意,故B项错误;专制统治的特征不合题意,故C项错误;百家融合的趋势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 ‎7.荀子不仅彻底否定了天有意志的传统天命论,还把“天”还原给自然,把人还原给社会。这说明荀子(  )‎ A.清除了儒学中的迷信思想 B.具有朴素的人文主义思想 C.接受了法家“人治”主张 D.完善了儒家“德政”思想 解析:选B。材料中“否定了天有意志的传统天命论”仅仅是迷信思想的自然方面,无法体现完全清除了迷信,故A项错误;材料中“把天还原给自然,把人还原给社会”表明人从天命的控制下解放,说明以人为中心,故B项正确;法家的“人治”推崇君主专制,与材料中“否定了天有意志的传统天命论”“把人还原给社会”的人与自然关系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论述人与自然关系,没有涉及“德政”思想,故D项错误。‎ ‎8.儒学在孔子之后有性善性恶之争。两汉时期,董仲舒相继批判孟子的性善说和荀子主张的性恶论,认为人性有善恶之分。其用意在于(  )‎ A.建立大一统的官学体系 B.提高社会道德水平 C.神化儒学并为君权服务 D.探究人性发展本原 解析:选A。董仲舒生活的汉武帝时代实现了政治上的“大一统”,为了实现官学体系的“大一统”,董仲舒相继批判孟子的性善说和荀子主张的性恶论,认为人性有善恶之分,其用意就是建立大一统的官学体系,故A项正确;提高社会道德水平不合题意,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神化儒学的信息,故C项错误;认为人性有善恶之分,这不是在探究人性发展本原,故D项错误。‎ ‎9.董仲舒的“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理论前提是“君王受命于天”。其思想主张(  )‎ A.是当时社会民本思想的体现 B.体现天人合一的理念 C.为加强君主专制提供理论依据 D.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 解析:选C。材料认为“君王受命于天”与民本思想无关,故A项错误;“天人合一”体现了汉代儒学对皇权的制约的一面,与强调君权至高无上不符,故B项错误;君权神授的思想体现了天子受命于天、至高无上的特点,为专制皇权强化提供了理论依据,故C项正确;材料思想某种程度体现出皇帝对人民的绝对权力, 未提及人民的态度问题,故D项错误。‎ ‎10.汉武帝时,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提出“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汉武帝采纳“养士”建议的主要目的是(  )‎ A.传播儒家思想 B.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C.加强思想专制 D.建立郡国教育体系 解析:选C。根据材料结合史实得知,董仲舒主张通过加强思想控制来巩固大一统帝国和维护统治秩序,“传播儒家思想”只是一种手段而绝非目的,故A项错误;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的时候就已经确立了,两汉不过是在加强和巩固这一趋势而已,故B项错误;根据董仲舒的建议由政府出资来“置师养士”,其主要目的就是来通过“独尊儒术”来加强思想控制,故C项正确;“建立郡国教育体系”同样只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故D项错误。‎ ‎11.从西汉以后,对孔子的思想就不断有新解释出现,其中强调中央至高无上的权威却是孔子本人未曾提及的。题干反映出(  )‎ A.君主专制必须借助儒学 B.古代统治者注重礼法治国 C.孔子原创儒学不合时宜 D.儒学成为封建统治的工具 解析:选D。从题干内容可知,西汉以后儒学更强调中央权威,未涉及君主专制,故A项错误;题干未体现礼法治国思想,故B项错误;C选项非题干主旨,故C项错误;从汉代儒学新解释更强调中央权威来看,表明儒学为政治大一统服务,即此时儒学成为了封建统治的工具,故D项正确。‎ ‎12.汉代儒学家认为“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民者,天夺之”。这一观点(  )‎ A.体现了君主专制源于原始宗教权威 B.继承了汉以前传统文化的精髓 C.说明了儒家以探讨天人关系为目的 D.迎合了汉武帝强化君权的需要 解析:选B。材料中体现上天设立君主的意志与原始宗教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意思是:天立君主,是为了老百姓,因此君主实行德政老百姓就会安居乐业,上天就会奖赏君主,如果君主对百姓实行暴政,上天就会惩罚,这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儒家思想的主要目的是君主要服务于民,故C项错误;材料意思是君主要实行德政,是一定程度上限制君权滥用,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13题25分,14题12分,共37分)‎ ‎1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朝的封建统治思想中,法家思想占着主导的地位。汉初,由于秦朝的速亡,给封建统治者以极其深刻的教训。他们在“反秦之弊,与民休息”的口号下,以黄老思想作为政策的指导思想,从而使这一思想居于统治地位。汉武帝统治时期,由于国内形势有了变化,又出现了新的矛盾和问题。当时的汉王朝为了长治久安,亟须建立一种适应于封建大一统政治的思想体系,于是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置五经博士,设弟子员,并以董仲舒的新的儒家思想体系作为专制统治的理论根据,从此儒家学说定于一尊。‎ ‎——摘编自赵吉惠主编《中国儒学史》‎ 材料二 经学形成于西汉。汉武帝即位后,实行学术统一,独尊儒术。儒家经典完全超出了一般典籍的地位,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神圣的法定经典。经学的本质在于,它是(汉代)儒家学者在当代文化背景下研究先贤圣哲们的修齐治平体系以及他们对这一体系的主观认识和评价,为大一统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制度提供哲学和历史的依据。‎ ‎——摘编自吴雁南主编《中国经学史》‎ 材料三 据凤凰网报道,2015年10月31日,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国学研究院院长朱汉民教授在“中国经学与中华民族精神”国际高层论坛上说,当代中国正在兴起一个经学热。在当代中国,不仅仅是学术界、教育界,应该说是整个思想文化界,开始出现了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重视中国经典学习的思想潮流。中国传统经典是中华民族的人文理性、人文价值、人文信仰最集中体现。‎ ‎(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秦汉时期封建统治思想的变化及其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学与先秦儒学的主要区别。(13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中国传统经典的当代意义。(12分)‎ 解析:(1)第一小问变化,可由材料一“秦朝的封建统治思想中,法家思想占着主导”“以黄老思想作为政策的指导思想”“儒家学说定于一尊”等信息可直接得出;第二小问原因,可由材料一“秦朝的速亡,给封建统治者以极其深刻的教训……反秦之弊,与民休息”“汉武帝统治时期……为了长治久安,亟须建立一种适应于封建大一统政治的思想体系”等信息得出答案;第三小问区别,可由材料二“儒家经典完全超出了一般典籍的地位,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神圣的法定经典”写出两者的不同而得出答案。(2)可由材料三“传统经典是中华民族的人文理性、人文价值、人文信仰最集中体现”等信息,并结合实现伟大民族复兴这个热点得出。‎ 答案:(1)变化:秦朝法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汉初黄老思想居于统治地位;汉武帝时儒家学说定于一尊。‎ 原因:西汉初年,封建统治者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主张“反秦之弊,与民休息”;汉武帝时,为了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实现长治久安,适应封建大一统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区别:先秦儒学是诸子百家中的一家,儒家经典和各家典籍地位一样;经学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之后逐渐成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儒家经典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神圣的法定经典,超出了一般典籍的地位。‎ ‎(2)意义:中国传统经典是中华民族的人文理性、人文价值、人文信仰最集中体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入世是指步入社会和投身社会。著名教授樊和平先生认为,人生的安身立命,需要一种良好的人文素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血缘、情理、入世”三大基本要素,构成传统文化与现代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政治思想到伦理思想,乃至人生哲学,无不体现着一种积极的入世精神。中国古代士人都是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下成长起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思想是大多数古代士人共同的人生目标,而“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互补的人生价值取向则是他们共同的心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成为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古代士人的人生哲学。 ‎ ‎——摘编自刘恒山《儒家入世精神及现代价值》等 ‎ 解读材料,围绕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提炼出一个观点,并运用中国思想文化史的史实加以论述。 (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解析:根据材料“ 入世是指步入社会和投身社会”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思想是大多数古代士人共同的人生目标,而‘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互补的人生价值取向则是他们共同的心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成为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古代士人的人生哲学”可知,儒家思想围绕的是社 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体现出个人与社会、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反映的也是儒家学者关心现实、关心民生、爱国忧民的政治情怀;提炼和概括出儒家文化“入世精神”之后,只需结合史实给予充分论述即可,如孔子的“仁学”主张、孟子的“仁政”主张,以及后世儒学大家对这些观点继承和发展都可以。‎ 答案:‎ 观点: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改革精神;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体现出了个人与社会,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反映了儒家学者关心现实,关心民生,爱国忧民的政治情怀。(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亦可)‎ 示例:‎ 观点: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改革精神。‎ 论述:春秋战国时期,面对“礼崩乐坏”的局面,孔子在政治上主张“克己复礼”,实行“仁政”,恢复周礼,重建社会等级制度;在人际关系上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宽恕与和谐。体现出了儒家思想直面社会变革、积极入世、力图改造社会的政治主张,后世的孟子,董仲舒和朱熹的思想都继承了这一传统。‎ 总结:儒家文化的这种入世精神反映出士人协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政治追求。‎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