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福建省莆田第二十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返校测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福建省莆田第二十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返校测试试题(解析版)

福建省莆田第二十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 返校测试试题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 ‎1.在当今保存的青铜器皿中,商代青铜器经常刻以夸张变形的兽面或原始图腾作为纹饰;周代青铜器皿则大多遵从固有的规格,在装饰上具有显著的秩序感。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制造技术进步 B. 法家思想影响 ‎ C. 政治伦理规范 D. 审美观念变化 ‎【答案】C ‎【解析】周代的青铜器纹饰更多的体现了秩序和规整,而青铜器在商周时期多为礼器,商周青铜器的纹饰风格变化反映了周代政治伦理相对于商代更加规范,C正确;青铜制造技术的变化不能构成纹饰风格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A;法家思想在西周并未出现,排除B;审美观念变化不是纹饰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D。‎ ‎2.陈旭麓说“自从有了民主政治的理想之后,官僚政治就一直成为人们憎恶的抨击的对象。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在历史地看,官僚政治的出现也有过它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下列历史现象符合以上观点的是 A. 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B. 九品中正制代替察举制 C. 内阁制代替丞相制 D. 土地私有制代替井田制 ‎【答案】A ‎【解析】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官僚政治代替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分裂,维护国家统一,故A选项正确;九品中正制替代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迁,故排除B选项;内阁制代替丞相制是中国古代官制的变化,排除C选项;土地私有制替代井田制是土地制度的变革,排除D选项。‎ ‎3.汉初.刘邦与功臣,诸侯王订立“白马之盟".通过分权共治来换取对汉帝国后世君主继续统治的认同与忠诚。但随着法更.儒生、士吏等“治国者”集团逐渐借助个人能力取代了功臣、诸侯王等“立国者”集团,“白马之盟”遭到背弃。这一变化反映出 A. 政治均势格局逐渐瓦解 B. 专制皇权趋向成熟稳定 C.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弱化 ‎【答案】B ‎【解析】刘邦与功臣、诸侯王分权共治,说明皇权还不够稳固,随着依附于皇权的“治国者”集团形成,专制皇权渐趋稳定,所以原有的“白马之盟”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故答案为B项;A项政治均势格局瓦解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是郡县制的推行,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这一变化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排除D项。‎ ‎4.在明朝的中枢系统中,内阁有票拟权,司礼监有批朱权,是内外相维的双轨制。内阁和司礼监双方权力的大小,是以皇帝的向背为转移而互相成比,因此,他们之间不可能有真正的相维相济,而只能有对权力的激烈争夺。据此可知明朝 A. 中枢权力分配日趋合理 B. 内阁已无实际权力 C. 杜绝了权相的出现 D. 体现权力制衡的色彩 ‎【答案】D ‎【解析】内阁和司礼监都依仗皇权进行权力的争夺,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权力制衡的色彩,故选D项;根据“只能有对权力的激烈争夺”可知中枢权力分配不合理,排除A项;内阁有票拟权,排除B项;丞相制度在明初就已经废除,权相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故选D。‎ ‎5.雅典在颁布的《交换法》中规定,凡是城邦遇到严重自然灾害时,公民就必须捐献财物,按照其拥有的财富多少进行缴纳,越富有的人缴纳的越多。这一法规通过法律强制执行的方式以达到维持雅典社会稳定的目的。这说明古代雅典 A. 个人的自由和私有财产权得不到有效保障 B. 通过法律促进公民道德水平的提高 C. 关于社会救济方面的法律高度发达 D. 剥夺富有者是达到民主的有效手段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中“必须”“强制执行”等信息可知,在古代雅典,公民个人的自由和私有财产权并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因此A选项正确;B、C选项依据材料无法得出,排除;D选项说法本身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排除。故选A。‎ ‎6.德国史学家蒙森在其著作《罗马史》中对罗马法起源进行了清晰的讨论:对罗马人来说,法律首先不是如同我们所理解的那样,并非国王对于所有民社成员发布命令,而首先是构成国家的各权力代表以说明和反驳的方式所缔结的契约。由此可知罗马法有利于 A. 维护法律权威 B. 保障人民的权益 C. 保护私有财产 D. 限制权力的滥用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法律首先不是如同我们所理解的那样…而首先是构成国家的各权力代表以说明和反驳的方式所缔结的契约”可知罗马法以契约形式确保了各权力代表的相互制约关系,有利于形成权力约束,故D项符合题意。A项,题干未反映罗马法对法律权威的维护作用,排除。材料未体现罗马法保护人民权力及私有财产,故排除BC两项。‎ ‎7.“光荣革命”后直到1832年议会改革前,在英国的部分选区,地方权贵通过人为操作确定议员,议会席位可以买卖,贿选行为屡见不鲜。这说明英国 A. 君主立宪制仍未建立 B. 地方权贵垄断地方选举 C. 基层治理制度极混乱 D. 民主制度建设尚需完善 ‎【答案】D ‎【解析】1832年议会改革前,英国的部分选区选举中依然存在各种舞弊行为,说明英国的民主制度建设仍然需要完善,故D项符合题意;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故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部分选区的舞弊行为,由此说明地方权贵不能垄断地方选举,排除B项;部分选区选举的舞弊行为不能说明当时英国基层治理制度混乱,排除C项。故选D。‎ ‎8.美国长期以来没有统一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1926年,美国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推出了学业性向测验(SAT),测试学生的潜在学习能力。1950年,林奎斯特教授创立了美国高校测验(ACT),考查学生接受中学教育后所达到的水平。当今,SAT和ACT是美国最重要的两种高等学校入学考试。美国没有统一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广人稀,组织难度大 B. 自由民主的启蒙思想的影响 C. 联邦制,各州有一定的自治权 D. 奉行开国总统制定的原则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规定各州有一定的自治权,因此美国没有统一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C正确;地广人稀不是没有统一考试的原因,A排除;自由民主启蒙思想与统一考试无关,B排除;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并未制定这样的原则,D排除。故选C。‎ ‎9.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承认宗教信仰自由,对所有犹太人在居住、婚姻、择业、拥有不动产和选举权等方面的限制均被取消。被长期排斥在主流社会外的犹太人对此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他们积极适应现代社会,对德国的繁荣和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这说明 A. 帝国宪法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保障 B. 外来移民权利得到了充分的保证 C. 犹太人在帝国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D. 德意志的民主与法治改革很彻底 ‎【答案】A ‎【解析】德意志帝国宪法对所有犹太人在居住、择业等方面限制均取消,这就从根本上为德意志的发展提供了保障。A正确;B项材料只提到犹太人的权利,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排除;D项德意志帝国宪法保留了专制传统和军国主义色彩,排除。故选A。‎ ‎10.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最初清政府总希望找机会更改条约,有时甚至就没打算真心遵守条约;后来清政府却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A. 晚清外交逐步与国际接轨 B. 清政府最终成为“洋人的朝廷”‎ C. 清政府抛弃天朝上国观念 D. 清政府试图曲线维护国家主权 ‎【答案】A ‎【解析】据材料“最初清政府总希望找机会更改条约,有时甚至就没打算真心遵守条约;后来清政府却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可知,清政府对签订条约态度的变化,表面看似乎只有清政府卖国,实际上清政府强调自身在守约的同时也是对列强侵略要求的潜在制约,说明请政府开始利用国际外交规则维护主权,外交逐步与国际接轨,A正确;清政府最终成为“洋人的朝廷”是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B错误;洋务运动后清政府逐步抛弃天朝上国观念,开始学习西方,C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曲线维护国家主权,D错误。‎ ‎11.1861年,英国驻华公使馆参赞巴夏礼照会天国政府,以维护英国在华商务利益为由,要求太平军不得进入上海、九江等地一百里之内,对此,天国声明:“我军肩负重任,为上帝光复全国,不能弃寸土于不顾。”这说明太平天国 A. 具有强烈的国家主权意识 B. 坚守闭关锁国政策 C. 渴求国家统一与民主政治 D. 缺乏近代外交观念 ‎【答案】A ‎【解析】由材料“我军肩负重任,为上帝光复全国,不能弃寸土于不顾。”可以看出,太平天国在国家主权问题上,强调积极维护国家主权,故A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对主权的维护,与闭关锁国无关,故B不正确;太平天国是旧式农民起义,没有涉及民主政治,故C不正确;维护国家主权即是近代外交观念的体现,故D不正确。‎ ‎12.“见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以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立通商口岸;以便往来侨寓、从事商业工艺制作。所有添设口岸,均照向开通商海口或向开内地镇市章程一体办理;应得优例及利益等,亦当一律享受:湖北省荆州府沙市,四川省重庆府,江苏省苏州府,浙江省杭州府。”此约签订后 A. 多口通商,打破了闭关政策 B. 刘步蟾等率舰巡海作战 C. 列强掀起对中国的瓜分狂潮 D. 清政府为“洋人的朝廷”‎ ‎【答案】C ‎【解析】据“湖北省荆州府沙市,四川省重庆府,江苏省苏州府,浙江省杭州府”可知是开放了沙市、重庆、苏州和杭州,此条约为《马关条约》,此条约的签订使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故选C;打破闭关政策的是《南京条约》,排除A;B项发生在《马关条约》签订以前,排除;《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排除D。故选C。‎ ‎13.1895年4月中旬到5月初,清廷各级大小官员500余人次,就“割台”问题上折、上书共100余件次,为清朝前所未有。他们有的还提出了如迁都再战、凭险据守等对策。据此可知 A. 清政府对《马关条约》持否定态度 B. 《马关条约》打破了天朝上国的迷梦 C. 反割台斗争激发了民族的初步觉醒 D. 割让台湾引发了清政府内部的纷争 ‎【答案】D ‎【解析】“就‘割台’问题上折、上书共100余件次,提出了如迁都再战、凭险据守等对策”可见对割台事件,内部分争很大,故选D项;根据所学,清政府在《马关条约》中把台湾割给日本,排除A项;根据所学,鸦片战争打破了天朝上国的迷梦,排除B项;“清廷各级大小官员”没有涉及到民众,排除C项。‎ ‎14.袁世凯幕僚张一鏖曾说“清之亡实亡于庚子而非亡于“辛亥”,孙中山则说庚子事变后,“同情革命的舆论大增。有志之士多起救国之思”。时人这一认识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清政府自我革新能力的丧失 B.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C. 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 D. 民族和民主意识的逐渐觉醒 ‎【答案】D ‎【解析】八国联军侵华以后,清政府已经成为列强控制中国的工具,有识之士逐渐认识到了帝国主义和清王朝的本质,民族和民主意识逐渐觉醒而同情和理解革命,故D符合题意;材料中所谓的庚子应该是指八国联军侵华事件,清政府当时没有丧失自我革新的能力,清末还搞了新政,故A不符合题意;八国联军侵华没有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只是让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最终形成,故B不符合题意;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是在甲午战争以后,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5.国共两党曾积极开展农村动员工作,在广州、武汉等地培训大量农民运动干部,并利用革命刊物发表了一系列以农村、农民为题材的文章。这些情形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A. 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 B.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 C. 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 D. 土地改革的全面推行 ‎【答案】A ‎【解析】材料“国共两党曾积极开展农村动员工作,在广州、武汉等地培训大量农民运动干部”反映了国民革命期间的史实,故A项正确。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是在国共十年对峙期间,故B项排除。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属于抗日战争时期,故C项排除。土地改革的全面推行属于新中国建立后,故D项排除。‎ ‎16. 1945年8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 A. 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 B. 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 C. 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D. 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 ‎【答案】A ‎【解析】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最大愿望就是国共两党合作,和平民主建国,重庆谈判反映了人民这个愿望。‎ ‎17. 列宁在分析巴黎公社失败原因时指出:“胜利的革命至少要有两个条件:生产力高度发展和无产阶级准备成熟。但是在1871年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主要是说巴黎公社起义时 A. 不具备革命成功的主观和客观条件 B. 资本主义发展尚不充分 C. 缺乏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D. 资产阶级力量强大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19 世纪70 年代,无论是生产力水平还是无产阶级政治威信,都还未达到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程度,这是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B、C两项与题干材料相比,不够全面。D项材料未体现。‎ ‎18.1948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工作会议,强调在解放战争第三年,必须注意从国民党统治区的城市人和知识分子中吸取干部,后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又重申了这一主张。其主要目的是 A. 使全党认识到革命的艰巨性 B. 提高执政能力应对工作任务的转变 C. 争取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 D. 为土地改革和“一五计划”做准备 ‎【答案】B ‎【解析】1948年9月解放战争态势已经较为明了,七届二中全会时期国民党已经大势已去,此时强调从国民党统治区的城市人和知识分子中吸取干部,意在为即将建立的全国政权吸收行政管理人才,提高执政能力应对工作任务的转变,B正确;七届二中全会召开时解放战争已经接近尾声,故此举目的不在于认识革命的艰巨性,排除A;吸收的人才主要是知识分子和干部,这类人军事方面的能力有限,更多的是执政能力和管理能力,故其目的不是争取解放战争迅速胜利,C排除;“一五计划”是在建立全国政权之后并经济得到恢复后实施的,此时尚未建立政权,D排除。‎ ‎19.1871年4月,巴黎公社发布文告称:“你是高利贷者、承租户、庄园主和农场主折磨的一个乡下劳动者,贫穷的短工和小土地所有主……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这表明巴黎公社 A. 具有无产阶级政权性质 B. 保障资产阶级权益 C. 代表封建地主阶级利益 D. 主张复辟波旁王朝 ‎【答案】A ‎【解析】根据“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可知,巴黎公社代表农民和工人的利益,具有无产阶级政权性质,故选A;根据“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可知,巴黎公社代表农民和工人的利益,排除BC;D与材料无关,排除。‎ ‎20.1956年10月,毛泽东说道:“台湾和平统一,‘一切可以照旧’,台湾现在可以实行三民主义,可以同大陆通商,但不要派特务来破坏,我们也不派‘红色特务’去破坏他们,谈好了可以订个协议公布。”材料反映出当时 A. 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已确立 B. 中国所处国际背景有所改善 C. 中国完成国家统一的新思考 D. 海峡两岸关系出现缓和趋势 ‎【答案】C ‎【解析】毛泽东主张和平统一台湾,并且接受和维持台湾现状,体现了中国完成国家统一的新思考,故选C;“方针已确立”的说法有误,排除A;1956年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没有明显改善,当时海峡两岸关系依然紧张,排除BD。故选C。‎ ‎21.如下图为中国著名版画家江敉在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一幅讽刺漫画。该漫画 A. 受到当时国际环境影响 B. 表明“左”倾错误干扰艺术创作 C. 反映出美苏争霸的激烈 D. 反映出“一边倒”政策成效显著 ‎【答案】A ‎【解析】该版画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劳动者的世界、帝国主义世界的对立反映了战后两大阵营的对峙,说明艺术创作受到国际环境的影响,故A项符合题意;该图片体现不了“左”倾错误,B项不符合题意;该版画体现的是劳动者(社会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对立,不是反映美苏争霸,C项不符合题意;从画作中体现不了中国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22.邓小平指出台湾问题的核心是祖国统一,一个中国前提下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并存,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和平统一不是大陆把台湾吃掉,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议,而不是中央与地方谈判。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两岸合作的前提是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 B. 实现国共合作是解决台湾问题唯一途径 C. 大陆承诺不以武力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D. 统一后的台湾拥有立法和外交自治权力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一个中国前提下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并存”来看,两岸合作的前提是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A正确;唯一说法过于绝对,B错误;大陆主张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不承诺放弃武力的方式,C错误;一国两制下的台湾不能拥有外交权,D错误。故选A。‎ ‎23.下图中飞机的驾驶员是美国人霍尔沃森。1948年到1949年,苏联封锁西柏林,英美两国联合救援,向西柏林空运各类生活物资。霍尔沃森每次执行任务时都会给孩子们空投糖果,为了让孩子们能辨认出自己,便摇晃几下飞机的翅膀。因此,西柏林孩子称他为“摇翅膀的叔叔”。此事发生的背景是 A. 杜鲁门主义实施 B. 联邦德国成立后 C. 北约与华约对峙 D. 第二次柏林危机 ‎【答案】A ‎【解析】材料中的“英美两国联合救援,向西柏林空运各类生活物资”指的是杜鲁门主义中的“经济上援助西欧国家”,所以本题中的此事发生的背景只能是杜鲁门主义实施,A正确;联邦德国成立时间是在1949年5月,B排除;华约的成立时间是在1955年,C排除;第二次柏林危机是在1961年,D排除。故选A。‎ ‎24.除了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以外,第三世界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初,成立了一系列国际组织。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非洲统一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石油输出国组织等。这说明 A. 不结盟运动推动了第三世界崛起 B.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C. 第三世界开始联合反对美苏控制 D. 第三世界要求建立国际新秩序 ‎【答案】D ‎【解析】第三世界国家成立的一系列国际组织,目的是联合起来维护自身利益,反对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故D正确;材料不仅仅提到不结盟运动,A不能全面反映材料,排除;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不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排除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反对美苏控制”,排除C。‎ ‎25.1971年,美国对外短期债务的增长已使黄金储备不足以抵偿债务的1/4,美元汇率大跌。1973年美元再度贬值10%,各国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1979年3月欧洲货币体系正式建立。20世纪70年代日本垄断的亚洲开发银行在国际领域广泛活动。这说明 A. 国际金融体系呈现三足鼎立局面 B.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走向瓦解 C. 国际货币体系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D. 经济多极化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 ‎【答案】C ‎【解析】由材料“美元汇率大跌”“各国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欧洲货币体系正式建立”“日本垄断的亚洲开发银行”等信息,可见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崩溃,国际货币体系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故选C;材料反映国际货币体系呈现多元化,而非三足鼎立的局面,排除A;材料说明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崩溃,而非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走向瓦解,排除B;材料无法反映经济多极化与世界经济的关系,排除D。‎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 ‎ 中国古代官僚制度形成了自身的一套理论化、制度化的行事规则和价值倾向,当君主个人意志与官僚机构本身目标形成冲突的时候,官僚机构并不会绝对服从君主意志,官僚制度中君尊臣卑原则的干扰也就被削弱。儒家的“天道”观念、“大一统”观念、纲常教义对于专制官僚统治是缺一不可的,古代官僚集团作为儒家学说的具体推行者,其观念与行为也受儒家思想的左右。在中国古代官僚政治下,民众只有义务,官僚和君主则拥有不受限制的权力。于是,在专制君主——官僚——民众之间就形成这样一种颠扑不破的政治文化格局:官僚利益分赃、民众负担税赋军事等义务。在这种官僚制度体制下,只有自上而下的管理而无自下而上的监督体制,官员的升迁和降黜之权操纵于上司的手中,这就必然会形成关于对上级强烈的依附性,处理公务只对上级负责,唯命是从,甚至为了迎合上意,编造出一些形式主义的噱头。因此,中国古代官僚在执行法律时“亲者断其生,疏者判其死”,服从权力而不是法律,处理日常公务具有很强的随意性。‎ ‎——摘编自马欣荣《比较视域下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的弊端探析》‎ 材料二 1832年议会改革后,工业资产阶级要求更深入、全面地改革文官制度,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1853年,查理·屈维廉和斯坦福·洛斯科特提出一份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建议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但未获得议会通过。1855年,首相帕麦斯顿颁布了文官制度改革的第一个正式法令《关于录用王国政府文官的枢密院命令》。格莱斯顿执掌内阁后,于1870年颁布了关于文官制度改革的第二个枢密院令,规定以后所有文官职位的任命都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该令成为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标志。英国近代文官制度是建立在对旧的文官制度逐步改革基础上的,是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以渐进的方式来推进文官制度走向完善的。建立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但所确立的原则依然没有过时,为其他国家文官制度提供了十分有益的经验。‎ ‎——摘编自肖俊《渐进的制度文明:英国文官制度的历史与贡献》、《世界历史:英国文官制度改革》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的特点及其弊端。‎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近代英国文官制度改革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英两国官僚制度发展演变的认识。‎ ‎【答案】(1)特点:中国古代的官僚政治与专制皇权存在着潜在的紧张关系;儒家伦理奠定了官僚政治运行的文化环境;存在着民众、官僚、皇权三者矛盾的权利义务关系;以形式主义为特点的官本位文化。‎ 弊端:忽视法律;行政执法有随意性;剥削民众与缺乏责任。‎ ‎(2)特点:借鉴与传承相结合;立法推进;原创性、连续性和渐进性;适应时代,不断创新;坚持公平竞争和择优录用的原则。‎ 认识:官僚制度经历了由专制到民主,由人治到法治,由不公平到渐趋于公平、公正和理性的历程;英国近代文官制度推动了英国及世界民主政治的发展完善;政治制度改革须与时代结合,传承传统的同时,要不断创新丰富发展。‎ ‎【解析】‎ ‎(1)“特点”,由材料一“当君主个人的意志与官僚机构本身的目标形成冲突的时候,官僚机构并不会绝对服从君主的意志,必然对君主权威会有所‘反弹’”可知,中国古代的官僚政治与专制皇权存在着潜在的紧张关系;由材料“儒家的‘天道’观念、‘大一统’观念、纲常教义对于专制官僚统治是缺一不可的,古代官僚集团作为儒家学说的具体推行者,其观念与行为也受儒家思想的左右”可知儒家伦理奠定了官僚政治运行的文化环境;由材料“在专制君主——官僚——民众之间就形成这样一种颠扑不破的政治文化格局:官僚利益分赃、民众负担税赋军事等义务”说明存在着民众、官僚、皇权三者矛盾的权利义务关系;由材料“中国古代的官僚在执行法律时‘亲者断其生,疏者判其死’,服从权力而不是法律,处理日常公务具有很强的随意性”体现了以形式主义为特点的官本位文化。‎ ‎“弊端”,由材料一信息“官僚利益分赃、民众负担税赋军事等义务”得出:剥削民众与缺乏责任;由“中国古代的官僚在执行法律时‘亲者断其生,疏者判其死’,服从权力而不是法律,处理日常公务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忽视法律、行政执法的随意性等。 ‎ ‎(2)“特点”,由材料二信息“1855年,首相帕麦斯顿颁布了文官制度改革的第一个正式法令《关于录用王国政府文官的枢密院命令》。格莱斯顿执掌内阁后,于1870年颁布了关于文官制度改革的第二个枢密院令”得出:立法推进;由材料“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得出:适应时代,不断创新;由“1853、1855、1870”三个时段和“英国近代文官制度是建立在对旧的文官制度逐步改革基础上的,是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以渐进的方式来推进文官制度走向完善的” 得出:原创性、连续性和渐进性;由“建议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规定以后所有文官职位的任命都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得出:坚持公平竞争和择优录用的原则。‎ ‎“认识”,由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的特点与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特点得出:官僚制度经历了由专制到民主,由人治到法制,由不公平到渐趋于公平、公正和理性的历程;由材料“英国近代文官制度是建立在对旧的文官制度逐步改革基础上的,是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以渐进的方式来推进文官制度走向完善的……为其他国家文官制度提供了十分有益的经验”得出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对英国及世界民主政治的影响;政治制度改革要传承传统,更要创新。‎ ‎27.【百年辛亥】‎ 材料一:(法国)在1875年通过了(仅以一票之优势)系列基本法律,宣布法国为第三共和国。……第三共和国尽管宪法上存在着种种缺陷,却勉力维持到了1940年,比1789年以来任何法国政治体系都要长得多。它能够获得长寿,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法国其他制度——比如家庭、司法和警察等的稳定性。‎ ‎——(美)菲利普·李·拉尔夫《世界文明史·下》‎ 材料二:1912年初,孙中山亲自设计了两枚辛亥革命纪念邮票,可惜后来政局风云变幻,这两枚邮票仅出了样张而未公开正式发行。在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前夕,一直珍藏在台北“国父纪念馆”的这两组珍邮终于向社会公开露面了。‎ 材料三:“辛亥革命其实有两个:一个是历史上的辛亥革命,它改变了中国的政治走向,另一个则存在于人们心里,它是一座精神的丰碑,已融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问题:‎ ‎(1)根据材料一指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能够获得长寿”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认为更为关键的因素有哪些?‎ ‎(2)材料二的两枚邮票中都书写有中文和法文。有史学家认为这寓意着辛亥革命与法国之间有着一定的关联,请依据所学知识论证这一观点。‎ ‎(3)用史实说明材料三所说的“两个”“辛亥革命”的含义。‎ ‎【答案】(1)因素:法国其他制度的稳定性,更关键的因素随着法国大革命的展开和工业革命的深入,封建保守势力日趋削弱,民主共和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2)法国大革命实践了启蒙思想家以理性取代专制和愚昧的主张,建立了自由和平等的社会。而辛亥革命正是在这样的精神指引下进行的,井建立起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学生从政治实践、思想启蒙两方面表述亦可)‎ ‎(3)政治巨变推翻清王朝,结束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精神巨变革命、创新(“武昌首义”所代表的时代精神),自由、民主(“民主共和”成为时代潮流)。‎ ‎【解析】‎ ‎(1)据材料一“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法国其他制度——比如家庭、司法和警察等的稳定性。” 可知法国其他制度的稳定性。结合所学还可以从大革命的发展封建保守势力日趋削弱,民主共和思想逐渐深入人心进行回答。‎ ‎(2)材料二的两枚邮票中都书写有中文和法文,一张是孙中山头像,一张是冯如制造的飞机,要说法国大革命和辛亥革命的联系,邮票的寓意就是法国的启蒙思想乘着冯如的飞机来到中国,给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带来了精神指引,并因此建立中华民国政府。‎ ‎(3)据材料“一个是历史上的辛亥革命,它改变了中国的政治走向,另一个则存在于人们心里,它是一座精神的丰碑,已融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根据所学从政治巨变推翻清王朝,结束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来分析,是实体所见的;另一个就是精神上的,是一种思想,精神革命,如民主共和的观念,以后再不能有君主专制政权。‎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拉费伯尔是美国著名的外交史专家,为威斯康星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威斯康星学派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属于“修正派”中的一翼,是对当时主流史学界“正统派”的反对。……正统派与美国的官方立场一致,将冷战的爆发于延长归咎于苏联,认为“苏联的行动清楚地显示了它对民主选举政治及其结果的毫无信赖;显示了它意欲把整个中、东欧置于自己的独立的支持者统治的无情信念;苏联渴望空间、卫星国的人力和武装,外加经济资源以及有利于扩展其影响的机会”。声称美国只是为了对战后国际体系“负责任”而不得美国已应战。修正派则对美国对外政策持批评态度,虽非认为苏联完全无辜,但更多地认为美国富有重大责任。……此后又出现了融合正统派和修正派观点的后修正派。‎ 评论材料中关于冷战责任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分答案1:美国应负冷战的主要责任。‎ 论证:二战后,为遏制苏联、对抗共产主义运动、稳定资本主义制度,美国对苏联实行冷战政策,致使冷战爆发和升级;苏联只是被迫应战。‎ ‎(1)1947年提出杜鲁门主义,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 ‎(2)1947年实施马歇尔计划,其目的是控制西欧,联合西欧遏制苏联,是冷战政策在经济方面的表现。‎ ‎(3)1949年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欧洲组成一个遏制苏联的弧线,加剧了冷战的发展。‎ 答案2:苏联应负冷战的主要责任。‎ 论证:二战后,苏联在东欧极力扩张自己的势力,严重威胁西方的资本主义秩序,迫使美国不得不发动冷战;同时苏联对美国的冷战政策采取强烈的反击措施,推动冷战的不断升级。‎ 针对杜鲁门主义,苏联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针对马歇尔计划,苏联成立经互会。‎ 针对北约,苏联成立华约。‎ 答案3:苏美都应负冷战的主要责任。‎ 论证:结合答案1与答案2.‎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冷战的相关问题。从冷战的形成背景、过程和影响来分析。‎ 材料一共涉及到了三种观点一种是因为苏联的扩张引起了冷战另一种观点是说因为美国的对苏联的遏制政策造成了冷战第三种观点是说冷战是由美苏两个国家共同作用的结果。学生可以选择任何一种观点进行回答。如果选择第一种观点需要从苏联的对东欧的控制苏联为主的国家结成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组织等方面进行分析如果从第二个观点分析则要从美国的冷战政策美国为了对抗苏联遏制苏联采取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的行动如果认可第三种观点则是要从二者的相互作用来进行回答。‎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