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2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江阴四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无锡市江阴市四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答题卷相应位置. 1.有关地球自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地球自转是指围绕地心的运动 B. 地球自转围绕的中心是地轴 C. 地球自转是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之一 D. 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上是稳定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地球自转。 【详解】地球自转是指围绕地轴自西向东的运动,其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故A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地球自转概况,知识性试题。 2.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 A. 昼夜 B. 昼夜交替 C. 昼夜长短的变化 D.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详解】 地球自身不发光不透明,产生了昼夜现象,随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昼夜长短的变化是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3.北京和广州两地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相比较,正确的叙述是( ) A. 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 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 C. 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广州大于北京 D. 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广州小于北京 【答案】C 【解析】 【详解】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极点为0外,其它各点均相等,为15°/小时,北京和广州两地的自转角速度相等;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极点逐渐减小为0,广州的纬度低于北京,线速度广州大于北京。故选C。 【点睛】地球上线速度分布规律:①一般来说,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②两极点线速度为0。③同一纬度地区,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4.有关黄赤交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夹角 B. 度数永远不变 C. 随公转有规律地增大或减小 D. 地球自转和公转同时形成的 【答案】D 【解析】 【详解】黄赤交角是黄道面与赤道面的夹角;黄道就是地球公转的轨道面,而赤道就是地球自转的轨道面,黄赤交角的度数是有变化的,只不过变化很小,而且在我们生存的时间范围内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故D项正确。 5.5月1日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并向哪个方向移动( ) A. 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 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C. 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D. 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答案】A 【解析】 【详解】5月1日位于3月21日到6月22日之间,故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故选A。 6.下列关于地球自转方向图示,错误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自转方向的判断。 【详解】地球绕地轴自转,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自转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自转呈顺时针,BCD正确,A选项中,地轴北端和南端的自转方向不同,A错误,故选A。 7.读图,回答:若该图表示北半球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则( ) A. 甲地多为晴朗天气 B. 乙地气温一定低 C. ③表示东北信风带 D. ②气流因冷下沉 【答案】C 【解析】 【详解】若该图表示北半球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则甲处为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多为阴雨天气;乙处为副热带高气压带,②气流因动力下沉,乙处于副热带地区,气温相对较高;③表示东北信风带。故选C。 【点睛】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如下图: 如图为亚洲东部与南部的季风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8. 图中虚线箭头所示盛行风向最可能出现的月份是( )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 9. 甲盛行风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B. 地形的起伏 C.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 洋流的分布 【答案】8. A 9. A 【解析】 【8题详解】 读亚洲东部与南部的季风示意图,图中虚线箭头东亚盛行西北风、南亚盛行东北风,表示北半球冬季,因此图中虚线箭头所示盛行风向最可能出现的月份是1月。故选A。 【9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为南亚西南季风。夏季,全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因此甲盛行风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A正确;南亚北部地势高,南部为低矮的德干高原,这种地势的分布也有利于西南风的深入,但不是南亚夏季盛行西南风的主要原因,排除B;该季节为北半球夏季,亚欧大陆为印度低压,但北印度洋所处纬度较低,和亚欧大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大,C选项不是主要原因;该盛行风的形成与洋流分布关系不大,排除D。故选A。 10.成因与风带、气压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有关的气候类型是( ) A. 热带雨林气候 B. 温带海洋性气候 C. 热带季风气候 D. 亚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C 【解析】 【详解】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终年高温多雨,A错;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受西风带的控制,终年温和多雨,B错;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10°﹣25°的亚洲大陆,形成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C正确;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25°﹣35°的大陆东岸,形成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错;故选C。 读图“以北极点为中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1. 图中字母E所表示的气压带是( ) A. 赤道低气压带 B. 副热带高气压带 C. 副极地低气压带 D. 极地高气压带 12. 图中四组箭头能正确表示D处风带风向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11. B 12. A 【解析】 【11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字母E所表示的气压带位于纬度30°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B正确;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附近,副极地低气压带位于60°附近,极地高气压带位于极地附近。故选B。 【12题详解】 据图可知,D位于40°﹣60°之间,为盛行西风带,该图中心点为北极点,故该图表示北半球,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的风向为西南风。故选A。 【点睛】注意: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的风向为西南风,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的风向为西北风。该知识点需要识记,以便在日后的解题中能迅速做出相应的判断。 读图北半球平均气温距平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13. 下列有关近100年来气温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没有明显变化 B. 无规律的变化 C. 持续上升 D. 波动上升 14. 下列人类行为可能与全球变暖有关的是( ) ①大量燃烧煤炭 ②大量围湖造田 ③大量砍伐森林 ④大量抽取地下水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13. D 14. C 【解析】 【13题详解】 由图可以看出,从1880年至1990年,北半球平均气温距平大于0℃(1880-1900在0℃附近),说明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平均气温距平有升有降,表明近100年来气温变化呈波动上升的趋势。故选D。 【14题详解】 全球变暖原因主要是温室气体的排放增加,吸收减少。与大量燃烧煤炭有关(大量燃烧煤炭会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量),①对。大量围湖造田、大量抽取地下水与全球变暖关系不大,②、④错。大量砍伐森林,导致二氧化碳吸收减少(二氧化碳属于温室气体),③对。所以C正确,A、B、D错。故选C。 15.我国华北地区某地,几天内天气变化如下:开始晴转阴,下雨,接着出现强大的西北风,风停后转晴,气温下降,判断是( ) A. 冷锋过境天气 B. 暖锋过境天气 C. 气旋影响下天气 D. 反气旋影响下天气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可知,该天气系统过境导致降温、降雨、大风的天气,故为冷锋过境,A正确;暖锋过境后天气转晴,气温升高,B错;气旋为低压系统,在近地面的水平气流上,空气由四周向中心辐合,不会只表现为强大的西北风,故C与A选项相比,A选项更符合题意;反气旋过境,盛行下沉气流,多为晴朗天气,D错。故选A。 16.我国北方夏季暴雨和冬季寒潮是由( ) A. 冷锋活动造成的 B. 暖锋活动造成的 C. 低压系统造成 D. 高压系统造成的 【答案】A 【解析】 【详解】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降水强度大,历时短,为冷锋过境导致;寒潮入侵,气温降低,也为冷锋过境导致,A正确;暖锋活动产生的降水多为连续性降水,B错;我国的寒潮本质上是受蒙古—西伯利亚高压系统影响,近地面空气辐散,使得北方冷空气南下入侵导致降温,C错;高压系统控制多为晴朗天气,不会导致夏季暴雨,D错。故选A。 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17. 图中四点属于暖气团控制下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18. 若图中甲点是低压中心,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此图表示的天气系统是北半球的气旋 B. 此图表示的天气系统是南半球的反气旋 C. 图中甲地出现阴雨天气 D. 图中甲地盛行下沉气流 【答案】17. A 18. C 【解析】 【17题详解】 冷锋锋前、暖锋锋后为暖气团,①、③为暖气团,故选A。 18题详解】 此图为南半球锋面气旋,A、B都错,气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故选C。 19.下列四幅图中,表示南半球反气旋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反气旋为高压中心,近地面水平气流由中部向四周辐散,南半球水平气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左偏转,故近地面水平气流由中部向四周呈逆时针辐散,C正确;A表示北半球反气旋,B表示北半球气旋,D表示南半球气旋。故选C。 【点睛】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判断可采用“左右手法则”,具体判断方法总结如下图: 20.关于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我国台风多发生在春季和夏季 B. 台风发生频率最多的是温带洋面 C. 台风是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反气旋 D. 台风灾害主要由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所造成 【答案】D 【解析】 【详解】我国的台风多发生在夏秋季节,A错;台风发生频率最多的是西北太平洋, B错;台风是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C错;台风灾害主要由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所造成,D正确。故选D。 21.下列海洋表层等温线示意图中,表示南半球暖流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洋流的判断方法。 【详解】 根据图中等温线变化可知,C、D位于南半球,A、B位于北半球,又因为C是由低纬流向高纬的洋流,故C为南半球暖流。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洋流的分布及判读。解答本题需注意:(1)由表层海水温度水平分布规律可知:等温线数值由南向北递减,可确定为北半球,反之为南半球。(2)洋流经过的海区与同纬度海区相比,温度要高,说明是暖流,且向高纬流动;洋流经过的海区与同纬度相比,温度要低,说明是寒流,且向低纬流动。 22.当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时( ) A. 我国长江中下游正值少雨季节 B. 罗马正值多雨季节 C. 开普敦正值多雨季节 D. 北半球候鸟南迁过冬 【答案】C 【解析】 【详解】北印度洋海区是季风气候,受其影响形成季风环流,冬季吹东北季风,洋流逆时针运动;夏季吹西南季风,洋流顺时针运动。我国的雨季是夏季;罗马是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开普敦是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与北半球季节相反。选C正确。 23.对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有很大影响的洋流是 A. 北太平洋暖流 B. 拉布拉多寒流 C. 千岛寒流 D. 北大西洋暖流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世界洋流的分布及地理意义。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包含四个方面分别是:沿岸气候、海洋生物、航运、海洋污染。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温暖湿润,根据世界洋流的分布判读,主要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4.下列有关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暖流水温不一定高于寒流水温 B. 寒流水温一定低于暖流水温 C. 由北向南流的洋流是寒流 D. 由南向北流的洋流是暖流 【答案】A 【解析】 【详解】一般而言,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洋流为暖流;若在不同的纬度位置,如中低纬的寒流水温高于中高纬的暖流,故A正确,B错误;南半球由北向南流的洋流是暖流,由南向北流的洋流是寒流,CD错误。故选A。 【点睛】注意:洋流按照性质划分为寒流和暖流,是按照洋流本身与周围海水温度差异划分的,暖流是指本身水温较周围海水温度高,寒流则相反。 25.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是因为( ) ①阳光集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强 ②入海径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③有些海域的大陆架附近有寒暖流交汇 ④临海国家对海洋水产品需求量大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②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沿海大陆架海域,海水浅,阳光集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强,浮游生物多,渔业资源丰富;入海径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鱼类饵料丰富,渔业资源丰富;有些海域的大陆架附近有寒暖流交汇,饵料丰富,渔业资源丰富,①②③正确,D正确;临海国家对海洋水产品需求量大不是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故选D。 【点睛】分析某地渔场形成原因,可以参考以下思路:鱼类集聚,必定食物充足且生长环境较好。①食物充足,则说明藻类以及浮游生物丰富,则营养物质丰富,而营养物质来源,可能是离岸风形成上升流,底层营养物质上涌,或寒暖流交汇,海水扰动导致底层营养物质上涌,或河流注入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②生存环境较好,可以考虑阳光、水温、生存空间、人类活动导致的污染或是否过度捕捞等。 26.在北半球低纬海区的大陆西岸一般经过的洋流是( ) A. 暖流 B. 寒流 C. 西风漂流 D. 赤道逆流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洋流分布规律和所学知识可知,在北半球,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洋流呈顺时针流动,大洋东岸(即大陆西岸)为寒流,大洋西岸(即大陆东岸)为暖流。因此北半球低纬海区的大陆西岸一般经过的洋流是寒流,B正确,A错;西风漂流位于南半球,C错(北半球受西风影响形成的洋流称为北太平洋暖流或北大西洋暖流);赤道逆流是南赤道暖流和北赤道暖流之间的逆向海流,沿赤道流动,D错。故选B。 【点睛】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模式图如下: 2010年8月,“中国丹霞” 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列其中的广东丹霞山主要是由红色砂砾岩构成的。为“广东丹霞山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7. 构成丹霞山地貌的岩石属于 A. 变质岩 B. 沉积岩 C. 侵入岩 D. 喷出岩 28. 塑造丹霞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风力侵蚀 B. 风力堆积 C. 流水侵蚀 D. 流水堆积 【答案】27. B 28. C 【解析】 【27题详解】 根据材料,广东丹霞山主要是由红色砂砾岩构成的,砂砾岩属于沉积岩。根据图片中岩石的层理明显,是沉积岩的特征。所以B对。变质岩、侵入岩、喷出岩没有层理结构,A、C、D错。 【28题详解】 广东位于我国南部沿海,降水多,气候湿润,外力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C对。风力作用主要分布在干旱少雨的地区,A、B错。该地纬度低,气温高,山脉海拔低,没有冰川作用,D错。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9. 图中所示景观中,主要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0. 形成图②所示的千沟万壑地貌景观最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 A. 冰川侵蚀 B. 流水侵蚀 C. 风力堆积 D. 流水堆积 【答案】29. D 30. B 【解析】 【29题详解】 图中①是桂林山水,为流水溶蚀作用形成,②是黄土高原为流水侵蚀作用形成,③是沙丘为风力沉积作用形成,④是风蚀蘑菇,为风力侵蚀作用形成。故选D。 【30题详解】 图②所示的千沟万壑地貌景观,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因高原边缘地表起伏大、高原植被覆盖率低、土质疏松,再加之该地夏季多暴雨,流水侵蚀作用强烈,从而形成千沟万壑的景观。综上所述,故选B。 【点睛】 三、综合题(40分) 31.如图表示某时刻全球昼夜分布状况,阴影表示夜半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图上正确画出地球的自转方向。 (2)此时是北半球的 (节气),地球即将运行到公转轨道的 点(近日、远日)附近。 (3)此时A点的太阳高度是 度;此日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度,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 (4)此日,N点的夜长是 小时,C点的昼长是 小时。 (5)图示季节,东亚盛行 (方向)季风,河流径流量较 (大、小)。 (6)此日,江阴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这一天过后,江阴的昼夜长短变化是 。 (7)B、C、D三点的角速度大小比较,线速度大小比较。 【答案】(1)如下图: (2)冬至日;近日点。 (3)0; 90;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4)24;12。 (5)西北;小。 (6)昼短夜长;昼变长夜变短。 (7)角速度:B=C=D;线速度:C>B>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太阳光照图的基本判读、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分布规律以及地球自转的基本特点等相关知识。考查内容较为基础,需要加强对课本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详解】(1)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图中标出即可(一般标记在地轴北端)。 (2)此时南极圈及其以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故为北半球冬至,近日点在1月初,接近冬至日。 (3)A点位于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此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4)N点为极夜现象,夜长为24小时。C点位于赤道上,全年昼长12时。 (5)此时为北半球冬季,东亚盛行西北风,降水少,故河流径流量小。 (6)此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故北半球昼短夜长;该日之后,太阳直射点往北移(来年夏至日之前移动到最北点),故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 (7)BCD三点纬度由低到高排列为CBD,故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为C>B>D,自转的角速度三点相同。 32.读“亚欧大陆轮廓图”,对照四幅气候类型的“气温和降水量月份分配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地的气候类型是___ ,填图中气候类型代号 ,该气候在世界上分布于终年盛行_____风的大陆_____地区。 (2) B地气候类型是_______ __。图中代号 ,该地夏季气候的主要特点是 ________,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地冬季,陆地上强大的__________高压,形成势力强大________(性质)的偏北风,常出现___ ___等灾害性天气。 (4)图中所示季节为北半球的___ __季,判断理由是____ ______。此时,B、D两地的气候特点是:B地____ ____,D地____ ____。 【答案】(1)温带海洋性气候 丙 西 西岸 (2)地中海气候 甲 炎热干燥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3)亚洲 寒冷干燥 寒潮 (4)冬季 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受西风控制 温和多雨 寒冷干燥 【解析】 【详解】(1)读图,A地位于欧洲西部沿海,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各月降水均匀。填图中气候类型代号丙,该气候在世界上分布于终年盛行西风的大陆西岸地区。 (2) B地位于地中海沿岸,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图中代号甲,该地夏季气候的主要特点是炎热干燥,成因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3)D地位于亚洲大陆东部,冬季,陆地上强大的亚洲高压,形成势力强大寒冷干燥的偏北风,常出现寒潮等灾害性天气。 (4)图中地中海沿岸受盛行西风控制,所示季节为北半球的冬季,判断理由是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受西风控制。此时,B、D两地的气候特点是:B地温和多雨,D地寒冷干燥。 33.读世界某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海域位于 半球,判断依据是什么? (2)图中洋流C所示洋流是由于 风的吹送由东向西运动,d所示洋流由于受 的影响偏离海岸向较高纬度流动。 (3)若该环流位于大西洋,图中①处附近海域为世界著名的 渔场,世界上同属此种原因形成的大渔场还有 、 。 (4)若②海区有一大型油轮发生石油泄漏,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是 。从这个角度上讲,海洋环境的保护需要 。 (5)若该环流位于太平洋,有人想利用洋流的有利条件,乘帆船远航,从A到B,又返回到A,依次利用的洋流有 ﹣北赤道暖流﹣ ﹣北太平洋暖流。 【答案】(1)北;此为中低纬大洋环流,方向为顺时针。 (2)东北风;地转偏向力。 (3)纽芬兰;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 (4)加快了净化速度,但扩大了石油污染的范围;国际合作。 (5)加利福尼亚寒流;日本暖流。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等相关知识。关于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要在理解洋流形成原因的基础上,记忆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模式图,学会多看地图,找出规律,加强对该部分内容的记忆。 【详解】(1)根据图中的纬度可知,该海域为中低纬海域,图中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因此判断该海域位于北半球。 (2)图中洋流C表示北赤道暖流,是由于东北信风的吹送由东向西运动,d所示洋流由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偏离海岸向较高纬度流动。 (3)若该环流位于大西洋,图中①处附近海域为世界著名的纽芬兰渔场,主要受寒暖流交汇形成,世界上同属此种原因形成的大渔场还有北海道渔场以及北海渔场等。 (4)若②海区有一大型油轮发生石油泄漏,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是既加快了净化速度,又扩大了石油污染的范围;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海洋环境的保护需要国际合作。 (5)该题即考查北太平洋中低纬海域的洋流分布。在太平洋,图中b为加利福利亚寒流,c为北赤道暖流,d为日本暖流,a为北太平洋暖流。从A到B,又返回到A,依次利用的洋流有加利福尼亚寒流﹣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