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二轮复习综合能力训练作业(天津专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综合能力训练作业(天津专用)

综合能力训练 ‎ 专题提升训练第37页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1.(2019浙江十校联考)春秋时期,臣弑君、子弑父和下克上之风行于世。孔子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率弟子周游列国,派弟子子夏访求周史,据此删削,著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焉。这说明孔子(  )‎ A.认为分封制已经崩溃 B.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C.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 D.融治国思想于《春秋》‎ 答案:D 解析: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孔子对于礼崩乐坏现象的态度,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孔子对学生发展的要求,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孔子对礼崩乐坏现象的态度,与开创私人讲学无关,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据此删削,著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焉”,可知《春秋》中体现了其恢复周礼的治国理念,故D项正确。‎ ‎2.(2019浙江十校联考)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两汉时期农业就达到精耕细作的水平,在此起关键作用的是农业工具的发明和改进。这些“发明和改进”包括(  )‎ ‎①出现曲柄锄和耧车 ②发明了铁铲和铁锄 ③从耦犁到一牛挽犁 ④从直辕犁到曲辕犁 A.①②③ B.①③‎ C.③④ D.①②④‎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发明了曲柄锄和耧车,故①正确;铁农具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与“两汉时期”不符,故②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时期耕作技术由耦犁(二牛抬杠)到一牛挽犁转变,故③正确;曲辕犁出现于唐朝,故④错误,故B项符合题意。‎ ‎3.贞观四年(630年),唐太宗问政于张玄素。玄素曰:“臣观自古以来,未有如隋室丧乱之甚,岂非其君自专,其法日乱。向使君虚受于上,臣弼违于下,岂至于此……如其广任贤良,高居深视,百司奉职,谁敢犯之。”材料表明,张玄素(  )‎ A.揭示隋王朝亡于暴政 B.反对君主独断专行 C.主张加强控制地方 D.建议扩大选官范围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题干材料强调隋朝君主“自专”导致灭亡,主张君主要“虚受于上”“广任贤良”“高居深视”,本质上是反对君主独断专行,故B项正确;暴政是指统治者对人民的态度,而材料主要强调对君主权力的限制,故A项错误;材料与地方治理、选官制度无关,故C、D两项错误。‎ ‎4.(2019湖南郴州模拟)金初用辽、宋旧钱。海陵王时,为适应流通需要,制造了交钞(纸币),后又铸造“正隆通宝”“大定通宝”“永安宝货”,与钞参行。这说明商业的发展(  )‎ A.使纸币正式取代通宝 B.促进北方人口增加 C.使货币使用情况混乱 D.引起货币流通量扩大 答案:D 解析:材料表明金朝时期旧钱、交钞、通宝、宝货等货币“与钞参行”,说明商业的发展引起货币流通量扩大,故选D项;材料说明纸币与通宝都在流通,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出货币流通对北方人口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表明金朝时期旧钱、交钞、通宝、宝货等货币“与钞参行”,没有反映出流通中的混乱,排除C项。‎ ‎5.(2019广东肇庆模拟)《宋史》创立《道学传》,认为“道”盛于三代,昭于孔子,及于孟子,孟子没而无传,千余年后,至于宋代得圣贤不传之学而焕然大明。这种认识(  )‎ A.突出了程朱理学的地位 B.混淆了儒家与道家思想 C.适应了专制统治的需要 D.阐明了道学的发展历程 答案:A 解析:根据“至于宋代得圣贤不传之学而焕然大明”,可知材料认为宋代出现的程朱理学继承了孔孟学说,是正统思想,故A项正确;材料中的“道”是宋儒讲究的“性命义理”之学,以继承孔孟“道统”自居,不是道家思想,故B项错误;宋代程朱理学适应了专制统治的需要,但与材料体现的“道”的思想继承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仅体现了“道”产生于孔孟,到宋代发展为程朱理学,没有涉及之后的发展状况,故D项错误。‎ ‎6.北朝儒生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成为很多家族家训的蓝本,流传甚广。在治家篇中,他教育子孙:“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闭门而为之具以足,但家无盐井耳。”这主要体现了(  )‎ A.儒者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B.人民对战乱生活的厌倦 C.理学对正常欲求的压制 D.小农经济对思想的影响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小农经济。题干材料主要反映的是生活追求,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日常生活,没有涉及战乱,故B项错误;理学形成于宋明时期,故C项错误;题干中“稼穑而食,桑麻以衣”体现了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故D项正确。‎ ‎7.(2019广东六校联考)有研究表明,中国在1842年前,农村的制度、生产情况决定城市的制度、生活情况,是农村领导城市。1842年以后,新的生产力、新的生产关系、新的经济组织等首先在城市产生,然后扩展到农村,形成城市领导农村的局面。1842年前后城乡经济地位的变化体现的实质问题是(  )‎ A.经济结构的变动 B.城市化水平提高 C.农村经济的凋敝 D.城乡差距的扩大 答案:A 解析:材料“1842年以后,新的生产力、新的生产关系、新的经济组织等首先在城市产生,然后扩展到农村,形成城市领导农村的局面”,说明鸦片战争后,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动,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1842年前后城市与农村地位的变化,故B项错误;1842年后农村地位的变化,说明传统小农经济不能代表先进的生产力,不能体现当时农村经济凋敝,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城乡地位易位问题,不涉及城乡差距,故D项错误。‎ ‎8.(2019河北唐山二模)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一般人心目中,提倡无君无父的民主,简直是大逆不道,能否实施民主也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但是辛亥革命爆发后,民主取代君主成为社会的共识。这一变化反映出(  )‎ A.民主政治在中国得到基本确立 B.低效的君主制无法应对社会转型 C.共和政体成为世界政治的主流 D.专制制度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民主取代君主成为社会的共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君主专制统治,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民众认识到低效的君主制无法应对社会转型,故选B项;辛亥革命后,并未确立民主共和政治,排除A项;根据材料“但是辛亥革命爆发后,民主取代君主成为社会的共识”,可知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并不能表明共和政体成为世界政治的主流,排除C项;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复辟帝制,专制制度并未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排除D项。‎ ‎9.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创办了《劳动界》《劳动音》等一批专供工人阅读的刊物。同时,还创办了各种形式的工人学校。这些举措意在(  )‎ A.研究马克思主义 B.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展开论战 C.启发工人的觉悟 D.为国民革命的开展做舆论宣传 答案:C 解析:材料中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采取了出版刊物、成立工人学校等举措,有组织地到工人中去宣传马克思主义,其目的在于启发工人的觉悟,准备建立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故C项正确。根据题干材料,可知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采取这些举措主要是针对工人阶层,而不是为了研究马克思主义以及与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展开论战,故A、B两项错误;当时国民革命还没有发起,故D项错误。‎ ‎10.(2019广东惠州调研)1933年上海《申报月刊》发起中国现代化问题的专题征文讨论。收到的26篇论文或随笔中,主张走西方私人资本主义道路的只有1篇,倾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方法和统制经济的占绝大多数。这表明当时(  )‎ A.社会主义已经成为时代潮流 B.知识界要求增强国力的迫切愿望 C.国民党的统治失去民众支持 D.中国共产党根据地的发展影响日益扩大 答案:B 解析:“社会主义已经成为时代潮流”与当时的历史事实不符,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倾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方法和统制经济的占绝大多数”,可知知识界希望通过社会主义统制经济的方法来加强国家实力,故B项正确;材料的主旨是中国的现代化问题,不能反映国民党的人心向背,故C项错误;同理,材料与中国共产党根据地的发展无直接关系,故D项错误。‎ ‎11.据统计,1948年外国在华投资总额约31.97亿美元,其中美国14.10亿美元,占总量44.10%,英国11.15亿美元,占总量34.88%,其他国家6.72亿美元,占总量21.02%。由此可见(  )‎ A.英国的国际地位正在迅速地提高 B.日本在投资总额中占有相当比例 C.外国资本已完全掌控中国的经济命脉 D.美国在外国对华投资中处于优势地位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从题干所给的数据可以看出,在对华投资中,美国投资额和所占比例都是最高的,故D项说法正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的国际地位下降,故A项错误。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故1948年日本在华投资不可能占有相当比例,故B项错误。外国资本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 ‎12.(2019安徽皖南八校联考)1949年,美国政府在发表的《白皮书》中写道:(1947年)国民党军攻占延安曾被宣扬为一场伟大的胜利,这实则是一场既浪费又空虚的,华而不实的胜利。其判断依据是这次行动(  )‎ A.使国民党在政治上陷入被动 B.给了人民解放军以喘息之机 C.牵制了国民党大量军事力量 D.有利于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 答案:C 解析:“双十协定”的签订使国民党在政治上陷于被动,故A项错误;1947年3月,国民党占领延安,这次战争并没有给人民解放军以喘息之机,故B项错误;国民党攻占延安使用了国民党五分之三的军队,占领后的延安不过是一座空城,因此牵制了国民党大部分的军事力量,故C项正确;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是在1949年4月,与题干中的时间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 ‎13.(2019河南洛阳模拟)1956年中共八大在有关政治报告的决议中规定: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应当以国家市场为主,同时附有一定范围内的国家领导下的自由市场,作为国家市场的补充。这一规定(  )‎ A.否定了计划经济体制 B.强化了对经济的计划指导 C.提倡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D.丰富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应当以国家市场为主,同时附有一定范围内的国家领导下的自由市场,作为国家市场的补充”,可知这一规定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故选D项;A项中“否定”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体现了在计划经济体制中适当地有一些自由市场,故B项错误;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排除C项。‎ ‎14.1992年,我国公有制经济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增长较快,国家直接管理的农业、工业、外贸等出口产品计划指标减少1/3,其中指令性计划指标减少近一半。这表明我国(  )‎ A.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增强 B.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 C.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实现与世界经济的全面接轨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材料中政府“指令性计划指标减少近一半”,相应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增强,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出资源配置手段的变化,没有反映出经济整体的发展水平,故B项错误。材料中的数据反映出指令性计划在资源配置中仍然占据很大比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未确立,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出资源配置手段的变化,没有反映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故D项错误。‎ ‎15.从1993年3月到1998年2月,八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了40多个有关市场经济的法律,如《公司法》《票据法》《保险法》等。这些立法的主要目的是(  )‎ A.规范生产经营行为 B.保障企业合法地位 C.建立民主法治国家 D.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过程。《保险法》不能体现规范生产经营行为,故A项错误;《票据法》不能保障企业合法地位,故B项错误;材料中出示的法律不是旨在建立民主法治国家,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了40多个有关市场经济的法律”,可以得出这些立法的主要目的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故D项正确。‎ ‎16.公元前5世纪,雅典人阿里斯托芬在《阿卡奈人》中提到,公民狄开俄波利斯不愿意错过每一次公民大会,家又住得远,只得早早地赶来参会。但每次到了开会时间,会场上往往还没几个人,大家也就伸伸懒腰,转过来转过去。这一现象反映出在当时的雅典(  )‎ A.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B.民众失去政治热情 C.政府丧失民众信任 D.公民时间观念淡薄 答案:D 解析:公民大会形同虚设与当时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公民狄开俄波利斯不愿意错过每一次公民大会,家又住得远,只得早早地赶来参会”表明民众仍有政治热情,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民众对政府的态度,故C项错误;“但每次到了开会时间,会场上往往还没几个人”表明公民的时间观念淡薄,故D项正确。‎ ‎17.(2019福建福州三模)“罗马社会的分化,一方面罗马世家大族与一般百姓之间的隔绝;另一方面由于罗马世界的都市文化,有城乡之间的对立。终于,以城市文化为基础的罗马,被底层文化拉垮了。”材料认为西罗马衰亡的原因在于(  )‎ A.世家大族垄断一切官职 B.城乡文化的隔绝分裂 C.落后的外来文化的入侵 D.社会与经济发展失衡 答案:D 解析:题干只是提及罗马世家大族与一般百姓之间存在隔绝,但这并不能说明世家大族垄断了一切官职,故A项错误;题干提及罗马城乡文化存在对立,但没有表述为分裂,故B项错误;材料中导致罗马社会分化的两个原因中没有提及外来文化的入侵,故C项错误;材料提到导致罗马社会分化的原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罗马世家大族与一般百姓之间的隔绝,二是罗马世界的都市文化,有城乡之间的对立,这体现了罗马社会与经济发展的严重失衡,故D项正确。‎ ‎18.(2019浙江十校联考)“中世纪以来,西方的个人经历了一个逐级的解放过程,先是从神的权威下解放出来,再从人的权威下解放出来……无论是宗教的,还是政治的,到19世纪这一过程基本完成。”其中使个人“从人的权威下解放出来”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文艺复兴 B.近代科学的兴起 C.启蒙运动 D.工业革命 答案:C 解析:文艺复兴时期主张以人为中心,使人从神的权威下解放出来,故A项错误;近代科学的兴起,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近代思想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无论是宗教的,还是政治的,到19世纪这一过程基本完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启蒙运动以理性为核心,反对教会,反对封建主义,倡导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使人“从人的权威下解放出来,”故C项正确;工业革命侧重于经济成就,与人的权威无直接的关联,故D项错误。‎ ‎19.下面是1700—1800年英国国内工业品消费占整个工业品消费比重变化情况统计图(单位:%)。对此的合理解释是(  )‎ A.海外市场不断扩大 B.资本积累引起消费水平下降 C.工业产值略有滑坡 D.经济危机导致产品严重滞销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英国的早期殖民扩张和第一次工业革命。根据统计图可知1700—1800年英国国内工业品消费占整个工业品消费比重持续下降,1700—1800年英国不断进行海外殖民扩张,海外贸易不断扩大,大量商品被输往海外,故A项正确;资本积累主要用于投资,即生产领域,不会引起消费水平下降,故B项错误;1700—1800年是英国工业革命期间,工业产值不断增加,故C项错误;英国第一次经济危机发生在1825年,故D项错误。‎ ‎20.1930年,美国胡佛政府大幅度提高关税,导致其他国家也纷纷高筑关税壁垒,引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战。这一现象(  )‎ ‎①是摆脱经济危机的尝试 ②扰乱了世界经济秩序 ③加剧世界性经济危机 ④表明自由放任政策的放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A 解析: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为摆脱经济危机,各国提高关税,故①正确;“其他国家也纷纷高筑关税壁垒”的举措扰乱了世界经济秩序,加剧了世界性经济危机,故②③正确;美国总统胡佛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故④错误,故选A项。‎ ‎21.(2019浙江十校联考)1940年5月,时任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誓要同“那种在黑暗的、悲哀的人类罪恶的目录册中都容纳不下的极恶暴政”进行不妥协的战斗,他向美国发出呼吁:“给我们工具,我们就会把活干完。”此后美国(  )‎ A.通过新的《中立法》 B.通过《租借法》‎ C.发表《大西洋宪章》 D.签订《莫斯科议定书》‎ 答案:B 解析:1939年,美国国会通过新的《中立法》,与题干中的时间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1940年……‘那种在黑暗的、悲哀的人类罪恶的目录册中都容纳不下的极恶暴政’……进行不妥协的战斗”,可知英国表达了与法西斯抗争的决心,根据“向美国发出呼吁……给我们工具,我们就会把活干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1年美国国会通过《租借法》,授权总统可以向“对于美国防务至关重要的”国家出售、转让、交换、出借军事设备和其他物品,故B项正确;苏德战争发生后,罗斯福与丘吉尔发表了《大西洋宪章》,故C项错误;《莫斯科议定书》的签订标志着苏、美、英三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开始联合行动,故D项错误。‎ ‎22.(2019浙江稽阳联考)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两国因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矛盾逐渐走向全面对抗。苏联在波兰成立了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以协调和统一各国党的行动。此举主要针对的是(  )‎ A.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 C.马歇尔计划 D.北约 答案:B 解析:1946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揭开冷战的序幕,故A项错误;1947年美国采取杜鲁门主义,开始对苏联发动冷战,为反击美国的杜鲁门主义,苏联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故B项正确;美国在经济方面采取马歇尔计划,苏联的反击措施是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故C项错误;针对美国成立北约,苏联成立了华约,故D项错误。‎ ‎23.(2019河南郑州二模)1947年6月,美国颁布了新的《劳资关系法》,限制工人参加工会,禁止全国性同业工人集体谈判和共产党员担任工会领导职务;规定工会罢工前须先发通知并静候政府调查。罗斯福新政以来工人的权利被剥夺殆尽。这一法案(  )‎ A.表明美国已经走出经济危机 B.意在消除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C.导致美国工人运动持续低迷 D.受到了美国国际战略的影响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限制工人参加工会,禁止全国性同业工人集体谈判和共产党员担任工会领导职务”,可知美国政府意在打击共产主义,结合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947年”,可知美国采取遏制共产主义的政策进行冷战,故选D项;材料强调美国政府对工人运动和共产党的限制,与是否走出经济危机无关,排除A项;材料说明美国的这一法案意在打击共产主义运动而非罗斯福新政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1947年美国政府的规定限制了工人运动,无法得出工人运动持续低迷,排除C项。‎ ‎24.“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依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至于其他问题,如经济力量……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如日本、欧洲,再过几年还有中国。”下列表述与材料中的看法一致的是(  )‎ A.美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都保持明显优势 B.中国已经成为政治大国并发挥更大的作用 C.世界政治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D.多极化格局已经基本定型为世界新格局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了美国受到了其他国家的制约,故A项错误;材料不仅仅是在强调中国的作用,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美国……依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经济力量……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可知美国虽然实力强大,但受到其他国家的制约,这表明世界政治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故C项正确;多极化作为一种发展的趋势仍在进行中,尚未定型,故D项错误。‎ ‎25.(2019江苏盐城三模)阅读下面2013—2016年世界经济增长率表,从中可知(  )‎ 年份 世界经济增长率(%)‎ 发达经济体增长率(%)‎ 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增长率(%)‎ ‎2013‎ ‎3.3‎ ‎1.1‎ ‎5.0‎ ‎2014‎ ‎3.4‎ ‎1.8‎ ‎4.6‎ ‎2015‎ ‎3.1‎ ‎1.9‎ ‎4.0‎ ‎2016‎ ‎3.2‎ ‎1.9‎ ‎4.1‎ A.发达国家的经济总量低于新兴经济体 B.世界经济增长的动能不断弱化 C.发展中国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D.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业已建立 答案:C 解析:材料中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增长率明显超过发达经济体,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故选C项;材料表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率低于新兴经济体而不是经济总量,排除A项;世界经济增长率基本稳定,并非不断弱化,排除B项;目前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尚未建立,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20分,第27题15分,第28题15分,共50分)‎ ‎26.(2019天津部分区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关税的征收由来已久,并对国家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汉循周法,商贾有税,流人贩买故矜免之。”到了唐朝,也主要以商人为征税对象。宋朝又明确规定: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岭南商贾赍生药及民间织缣布非以出售者,均不纳关税。明朝实行贡舶制度,只注重货物的贡献御用,‎ 而不注重征收关税。清朝皇帝提及开海贸易,训谕:“天朝嘉惠海隅,并不以区区商税为重,务随时查看情形,固不可于国体有防。”‎ 材料二 中英《南京条约》第十条规定:英国商人在中国通商口岸经商“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中美《望厦条约》规定“中国日后欲将税例更变,须与合众国领事等官议允”。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同意“海关聘用英、法、美三国人员帮办税务”,中国海关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19世纪70年代后,收回关税主权的呼声渐起。如郑观应提出“收我权利,富我商民,酌盈剂虚”;张謇不仅著书立说,还发起成立“主张国际税法平等会”,敦促巴黎和会承认中国关税自主。‎ 材料三 1985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税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部《进出口税则》,明确指出了关税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进出口税则》采用了当时国际上通用的、比较科学的商品分类目录,将进口税率设最低和普通两栏。从1985年到1991年,根据各种情况变化,我国对税率进行了多次小范围的调整,先后调低了83种进口商品的税率,调高了140种商品的进口税率。‎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关税征收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这些特点产生的社会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晚期关税征收的主要变化及其反映的时代特征。(6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关税政策的基本特点。(4分)‎ ‎(4)综上所述,你认为影响关税征收的因素有哪些?(2分)‎ 参考答案:(1)特点:历史悠久;具有明显的抑商倾向;将关税作为贯彻政治目的的手段;忽视关税对财政收入的作用等。社会原因:君主专制的确立和发展;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结构;“贵义贱利”的传统理念;“厚往薄来”的朝廷外贸传统等。‎ ‎(2)变化:从协定关税、列强控制中国海关到重视关税征收。特征:列强入侵导致民族危机加深;中国近代工业发展;实业救国思潮兴起;国际环境发生变化。‎ ‎(3)特点:独立自主;制定法规;服务于改革开放;因时调整。‎ ‎(4)影响因素:国家政策、国际环境等。‎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8年安徽省发生旱灾,山南区干部群众商议的办法是“借地”给村民,每人借三分,谁种谁收,实行包干到户、责任制。在中国农村改革大幕拉开之时,邓小平也在不断思考:城市改革、开放的突破口应该选择在哪里?他想划出一块不大的地方为改革开放探路。‎ 材料二 以邓小平南方谈话为先导,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随着邓小平南方谈话,我国对外开放从沿海逐步向内地推进,在地理区域上进一步开放。到2001年12月,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材料三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简表(部分)‎ 国内生产总值 由1978年的1 400多亿美元提高到2018年的13.6万亿美元 对外贸易 从1978年到2004年为世界贸易增长作出了12%的贡献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3年里,中国进口了大约1.2万亿美元的商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安徽“借地”的做法对农村改革的影响及邓小平是如何“为改革开放探路”的。(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第二次思想解放”的主要内容,并指出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性事件。(6分)‎ ‎(3)根据材料三,归纳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主要成就。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和成就中获得的启示。(5分)‎ 参考答案:(1)影响:为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供了经验。举措:建立经济特区。‎ ‎(2)主要内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论述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提出“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是非标准。标志性事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主要成就: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启示:改革开放需要解放思想、不断创新;坚持和深化改革开放。‎ ‎28.(2019广东珠海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道的文化与器的文化,此种论调盛行于1865年至1894年,代表人物为曾国藩、李鸿章、薛福成等人。此种论调认为,道的文化是形而上的,‎ 所谓器的文化是形而下的。在他们看来中国文化是形而上的,西方文化是形而下的。孔子之道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是道。西方的器械精巧,工艺精湛,是我们应该学习搬运过来的。‎ 材料二 康有为就说:“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于是他们重搬儒术,利用当时迷信孔子的社会心理,把孔子乔装打扮,拼命神化,从而塑造出“托古改制”的孔子,以对抗“述而不作”的孔子,依援孔子儒经实行他们的维新大业。可以说,维新志士的“迷恋传统文化”,是依据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欲托孔子以行其术”。‎ ‎——摘编自汤志钧《康有为的大同思想与大同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道的文化与器的文化”关系的实质,并简要评价。(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维新派“重搬儒术”的原因,并说明维新派的“迷恋传统文化”与洋务派主张的“中学为体”的不同。(9分)‎ 参考答案:(1)实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用西方的先进科技来维护中国的传统思想和制度。‎ 评价:传播了西学,培养了近代科技人才,推动了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但只学技术,不学制度,最终只能失败。‎ ‎(2)原因:中国有迷信孔子的传统社会心理;重搬儒术可以减少维新变法的阻力;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力量比较弱小,尚不能提出科学的纲领。‎ 不同:维新派“迷恋传统文化”是为了便于进行维新变法,以改变孔子儒学统治下的中国;而洋务派主张的“中学为体”则是为了维护传统的封建儒家思想,以挽救江河日下的封建专制统治。‎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