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浙江高考物理新突破考前冲刺卷(二)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浙江高考物理新突破考前冲刺卷(二)

考前冲刺卷(二)‎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Ⅰ(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以下各物理量属于矢量的是(  )‎ A.质量 B.时间 ‎ C.电流 D.磁感应强度 解析 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质量、时间只有大小而没有方向,电流有大小和方向,但也是标量,磁感应强度有大小,也有方向,故选项D正确。‎ 答案 D ‎2.世界上最长的高铁京广线全线开通。如图1所示,京广高铁从北京出发,经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衡阳,到达广州,途经北京、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6省市,全程2 230公里,全程运行时间8小时。同学们根据上述材料,可以求出(  )‎ 图1‎ A.北京到广州的路程 B.北京到广州的平均速度 C.北京到广州的加速度 D.北京到广州的位移 解析 A、D项由题意,高铁京广线全线全程2 230公里,全程运行时间8小时,对应的是路程,不是位移,选项A正确,D错误;B项由于题目给出的是路程,不是位移,所以不能得到平均速度,选项B错误;C项题目中没有给出速度的变化量,所以不能求得加速度,选项C错误。‎ 答案 A ‎3.一只小鸟飞停在一棵细树枝上,随树枝上下晃动,从最高点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小鸟(  )‎ 图2‎ A.一直处于超重状态 B.一直处于失重状态 C.先失重后超重 D.先超重后失重 解析 小鸟随树枝从最高点先向下加速后向下减速到最低点,所以小鸟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减速处于超重状态,选项C正确。‎ 答案 C ‎4.“跳跳鼠”是很多小朋友喜欢玩的一种玩具(图3甲),弹簧上端连接脚踏板,下端连接跳杆(图乙),人在脚踏板上用力向下压缩弹簧,然后弹簧将人向上弹起,最终弹簧将跳杆带离地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3‎ A.不论下压弹簧程度如何,弹簧都能将跳杆带离地面 B.从人被弹簧弹起到弹簧恢复原长,弹簧的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人的动能 C.从人被弹簧弹起到弹簧恢复原长,人一直向上加速运动 D.从人被弹簧弹起到弹簧恢复原长,人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解析 ‎ 当弹簧下压的程度比较小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较小,弹簧不能将跳杆带离地面,选项A错误;从人被弹簧弹起到弹簧恢复原长,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人的动能和重力势能,选项B错误;从人被弹簧弹起到弹簧恢复原长,开始弹力大于重力,人向上加速,弹簧逐渐恢复原状,弹力逐渐减小,加速度逐渐减小;后来弹力小于重力,人的加速度反向增加,所以人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选项C错误,D正确。‎ 答案 D ‎5.如图4所示,“共享单车”极大地方便了老百姓的出行,某高档“共享单车”通过变速器调整链条在轮盘和飞轮的挂入位置,改变行驶速度。轮盘和飞轮的齿数如下表所示:‎ 图4‎ 名称 轮盘 飞轮 A轮 B轮 C轮 D轮 E轮 齿数N/个 ‎48‎ ‎39‎ ‎24‎ ‎18‎ ‎13‎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A轮与C轮组合时,两轮的转速之比为1∶1‎ B.当A轮与C轮组合时,两轮边缘上的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1∶2‎ C.当B轮与E轮组合时,两轮角速度之比为1∶3‎ D.当B轮与E轮组合时,两轮边缘上的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1‎ 解析 A轮与C轮通过链条连接,轮边缘上的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齿数之比为2∶1,转速之比为1∶2,选项A、B错误;B轮与E轮通过链条连接,轮边缘上的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齿数之比为3∶1,转速之比为1∶3,角速度之比为1∶3,轮边缘上的点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1∶3,选项C正确,D错误。‎ 答案 C ‎6.如图5所示,质量为50 kg的同学在做仰卧起坐运动。若该同学上半身的质量约为全身质量的,她在1 min内做了50个仰卧起坐,每次上半身重心上升的距离均为0.3 m,则她每分钟克服重力做的功W和相应的功率P约为(  )‎ 图5‎ A.W=4 500 J P=75 W B.W=450 J P=7.5 W C.W=3 600 J P=60 W D.W=360 J P=6 W 解析 每次上半身重心上升的距离均为0.3 m,则她每一次克服重力做的功W=mgh=×50×10×0.3 J=90 J;1分钟内克服重力所做的功W总=50W=50×90 J=4 500 J;相应的功率约为P== W=75 W,选项A正确,B、C、D错误。‎ 答案 A ‎7.教师在课堂上做了两个小实验,让小明同学印象深刻。第一个实验叫做“旋转的液体”,在玻璃皿的中心放一个圆柱形电极,沿边缘内壁放一个圆环形电极,把它们分别与电池的两极相连,然后在玻璃皿中放入导电液体,例如盐水,如果把玻璃皿放在磁场中,液体就会旋转起来,如图6甲所示。第二个实验叫做“振动的弹簧”,把一根柔软的弹簧悬挂起来,使它的下端刚好跟槽中的水银接触,通电后,发现弹簧不断上下振动,如图乙所示。下列关于这两个趣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图6‎ A.图甲中,如果改变磁场的方向,液体的旋转方向不变 B.图甲中,如果改变电源的正负极,液体的旋转方向不变 C.图乙中,如果改变电源的正负极,依然可以观察到弹簧不断上下振动 D.图乙中,如果将水银换成酒精,依然可以观察到弹簧不断上下振动 解析 图甲中,仅仅调换N、S极位置或仅仅调换电源的正负极位置,安培力方向肯定改变,液体的旋转方向要改变,选项A、B均错误;图乙中,当有电流通过弹簧时,构成弹簧的每一圈导线周围都产生了磁场,根据安培定则知,各圈导线之间都产生了相互吸引作用,弹簧就缩短了,当弹簧的下端离开水银后,电路断开,弹簧中没有了电流,各圈导线之间失去了相互吸引力,弹簧又恢复原长,使得弹簧下端又与水银接触,弹簧中又有了电流,开始重复上述过程,可以观察到弹簧不断上下振动;如果改变电源的正负极,依然可以观察到弹簧不断上下振动;但是如果将水银换成酒精,酒精不导电,则弹簧将不再上下振动,选项C正确,D错误。‎ 答案 C ‎8.如图7所示,将长为L的导线弯成六分之一的圆弧(O点为圆心),固定于垂直纸面向外、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中,两端点A、C连线竖直,若给导线通以由A到C、大小为I的恒定电流,则导线所受安培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 图7‎ A.ILB,水平向左 B.ILB,水平向右 C.,水平向右 D.,水平向左 解析 弧长为L,圆心角为60°,半径R==,△ACO为等边三角形,则弦长=,导线受到的安培力大小F=BI·=,由左手定则可知,导线受到的安培力方向水平向左,选项D正确。‎ 答案 D ‎9.如图8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套在竖直的光滑杆上,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与小球相连,弹簧与杆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让小球从A点开始释放,此时弹簧处于原长,当小球下降的最大竖直高度为h时到达B点,若全过程中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竖直杆与OB的夹角为θ=30°,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下列研究小球从A到B全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图8‎ A.当弹簧与杆垂直时,小球速度最大 B.小球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的位置共有三个 C.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D.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量大于mgh 解析 当小球滑至C点,弹簧与杆垂直,水平方向弹簧弹力与杆的弹力平衡,小球在竖直方向受重力,则小球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在图中A、D两位置,弹簧处于原长,小球只受重力,即小球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的位置有A、C、D三个,选项B正确。‎ 答案 B ‎10.家电待机耗电问题常常被市民所忽略。北京市电力公司曾举办“计量日进您家”活动,免费上门为市民做家庭用电耗能诊断分析。在上门实测过程中,技术人员发现电视机待机一天的耗电量在0.2度左右,小小机顶盒一天的待机耗电量更是高达0.4度。据最新统计温州市的常住人口约1 000万人,参考下表数据,估算每年温州市家庭用电器待机耗电量约为(  )‎ 家庭常用电器 电视机 洗衣机 空调 电脑 户均数量(台)‎ ‎2‎ ‎1‎ ‎2‎ ‎1‎ 电器待机功耗(W/台)‎ ‎10‎ ‎20‎ ‎40‎ ‎40‎ A.4×105度 B.4×107度 C.4×109度 D.4×1011度 解析 温州市的常住人口约1 000万人,平均每户的人口按3人计算,温州大约330万户家庭,一个家庭电器的待机功率:2×10 W+1×20 W+2×40 W+1×40 W=160 W;所有用电器待机的总功为W=NPt=330×104×0.16 kW×(360×24 h)=456 192×104 kW·h≈4.6×109度,故选项C正确。‎ 答案 C 二、选择题Ⅱ(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如图9所示,绝缘水平地面上固定一个光滑绝缘斜面,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θ=30°。一根轻质绝缘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斜面顶端,另一端系有一个带电小球A,细线与斜面平行,且小球A正好静止在斜面中点。在小球A的正下方地面处固定放置一带电小球B,两球相距为d。已知两球的质量均为m、电荷量均为+q,静电力常量为k,重力加速度为g,两球均可视为点电荷。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9‎ A.两球之间库仑力F=k B.=时,斜面对小球A的支持力 C.=时,细线上拉力为0‎ D.将小球B移到斜面底面左端C点,=2时,斜面对小球A的支持力为0‎ 解析 根据库仑定律,两球之间的库仑力大小为F=,选项A正确;当=时,则有k=mg,对球A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根据矢量的合成法则,依据三角知识,则斜面对小球A的支持力为N=,T=,选项B正确,C错误;当小球B移到斜面底面左端C点,对球A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 F′=k=mg,mg、F′、T三个力的合力为零,致使N=0,小球A恰要离开斜面,选项D正确。‎ 答案 ABD ‎12.医生做某些特殊手术时,利用电磁血流计来监测通过动脉的血液速度。电磁血流计由一对电极a和b以及一对磁极N和S构成,磁极间的磁场是均匀的。使用时,两电极a、b均与血管壁接触,两触点的连线、磁场方向和血流速度方向两两垂直,如图10所示。由于血液中的正、负离子随血流一起在磁场中运动,电极a、b之间会有微小电势差。在达到平衡时,血流内部的电场可看做匀强电场,血液中的离子所受的电场力和磁场力的合力为零。在某次监测中,两触点间的距离为3.0 mm,血管壁的厚度可忽略,两触点间的电势差为160 μV,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0.040 T。则血流速度的近似值和电极a、b的正负为(  )‎ 图10‎ A.1.3 m/s,a正、b负 B.2.7 m/s,a正、b负 C.1.3 m/s,a负、b正 D.2.7 m/s,a负、b正 解析 血液中的离子在磁场的作用下会在a、b之间形成电势差,当电场对离子的力与洛伦兹力相等时达到稳定状态,由qE=qvB得血流速度v==≈‎ ‎1.3 m/s,由左手定则可得a为正极,b为负极,选项A正确。‎ 答案 A ‎13.用a、b两种不同波长的光,先后用同一装置做双缝干涉实验,得到两种干涉条纹,其中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小于b光的条纹间距,则(  )‎ A.a光的波长小于b光的波长 B.a光的光强大于b光的光强 C.a光的光子能量大于b光的光子能量 D.a、b光分别照射同一光电管,若a光发生光电效应,则b光一定发生光电 效应 解析 根据Δx=λ得λ=,则a光的波长小于b光的波长,选项A正确;由c=νλ知,a光的波长小于b光的波长,则a光的频率大于b光的频率,由E=hν可得a光的光子能量大于b光的光子能量,光强与光的频率无关,选项B错误,C正确;由于a光的频率大于b光的频率,a、b光分别照射同一光电管,若a光发生光电效应,则b光不一定发生光电效应,选项D错误。‎ 答案 AC ‎14.图11为一质点的简谐运动图象。由图可知(  )‎ 图11‎ A.质点的运动轨迹为正弦曲线 B.t=0时,质点正通过平衡位置向正方向运动 C.t=0.25 s时,质点的速度方向与位移的正方向相同 D.质点运动过程中,两端点间的距离为0.1 m 解析 简谐运动图象反映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不是质点的运动轨迹,选项A错误;t=0时,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最大,速度为零,选项B错误;根据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知t=0.25 s时,质点的速度为正值,则速度方向与位移的正方向相同,选项C正确;质点运动过程中,两端点间的距离等于2倍的振幅,为s=2A=2×5 cm=10 cm=0.1 m,选项D正确。‎ 答案 CD ‎15.如图12所示,上、下表面平行的玻璃砖置于空气中,一束复色光斜射到上表面,穿过玻璃后从下表面射出,分成a、b两束单色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12‎ A.a、b两束单色光相互平行 B.a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大于b光 C.在玻璃中a光全反射的临界角大于b光 D.用同一双缝干涉装置进行实验,a光的条纹间距小于b光的条纹间距 解析 据题意,通过平行玻璃砖的光,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故选项A正确;单色光a偏折程度较大,则a光的折射率较大,据v=可知,在介质中a光的传播速度较小,故选项B错误;据sin C=可知,a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较小,故选项C错误;a光折射率较大,a光的波长较小,又据Δx=λ可知,a光进行双缝干涉实验时条纹间距较小,故选项D正确。‎ 答案 AD 非选择题部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16.(5分)如图13所示,某实验小组借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实验时使小车在砝码和托盘的牵引下运动,以此定量探究细绳拉力做功与小车速度变化的关系。‎ 图13‎ ‎(1)实验准备了打点计时器及配套的电源、导线、纸带、复写纸及如图所示的器材。若要完成该实验,必需的实验器材还有其中的________。‎ ‎(2)为达到平衡摩擦力的目的,取下细绳和托盘,通过调节垫片的位置,改变长木板倾斜程度,根据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________运动。‎ ‎(3)实验开始时,先调节木板上定滑轮的高度,使牵引小车的细绳与木板平行。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避免小车的运动过程中发生抖动 B.可使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点迹清晰 C.可以保证小车最终能够实现匀速直线运动 D.可在平衡摩擦力后使细绳拉力等于小车受的合力 答案 (1)AC (2)匀速直线 (3)D ‎17.(8分)(1)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过程中:‎ ‎①小李同学用游标卡尺测得摆球的直径如图14所示,则摆球直径d=________cm;‎ 图14‎ ‎②小张同学实验时却不小心忘记测量小球的半径,但测量了两次摆线长和周期,第一次测得悬线长为L1,对应单摆的振动周期为T1,第二次测得悬线长为L2,对应单摆的振动周期为T2,根据以上测量数据也可导出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在探究变压器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实验中,小李同学采用了如图15乙所示的可拆式变压器(铁芯不闭合)进行研究 ‎①实验还需图甲所示下列器材中的________(多选);‎ 图15‎ ‎②实验中,上图中变压器的原线圈接“0;8”接线柱,副线圈接“0;4”接线柱,当副线圈所接电表的示数为5.0 V,则所接电源电压挡位为________。‎ A.18.0 V B.10.0 V C.5.0 V D.2.5 V 解析 (1)①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20 mm,游标尺读数为0.05×5 mm=‎ ‎0.25 mm,则摆球的直径d=20.25 mm=2.025 cm。‎ ‎②设小球的半径为r,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得 T1=2π,T2=2π,‎ 联立方程组解得g=。‎ ‎(2)①变压器的原理是互感现象,原线圈中接交流电源时,变压器原、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所以需要题图中多用电表交流电压挡测电压,选项A、D正确,B、C错误。‎ ‎②若是理想变压器,则有变压器线圈两端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 若变压器的原线圈接“0;8”接线柱,副线圈接“0;4”接线柱,当副线圈所接电表的示数为5.0 V,那么原线圈的电压为U1=×5 V=10 V;‎ 如今可拆式变压器(铁芯不闭合),要使副线圈所接电表的示数为5.0 V,那么原线圈的电压必须大于10 V,选项A正确,B、C、D错误。‎ 答案 (1)①2.025 ②g= (2)①AD ②A ‎18.(12分)如图16所示,一质量m=0.4 kg的滑块(可视为质点)静止于动摩擦因数μ=0.1的水平轨道上的A点。现对滑块施加一水平外力,使其向右运动,外力的功率恒为P=10.0 W,经过一段时间后撤去外力,滑块继续滑行至B点后水平飞出,恰好在C点沿切线方向进入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弧形轨道,轨道的最低点D处装有压力传感器,当滑块到达传感器上方时,传感器的示数为 ‎25.6 N。已知轨道AB的长度L=2.0 m,半径OC和竖直方向的夹角α=37°,圆形轨道的半径R=0.5 m(空气阻力可忽略,sin 37°=0.6,cos 37°=0.8,g=10 m/s2)。求:‎ 图16‎ ‎(1)滑块运动到C点时速度vC的大小;‎ ‎(2)B、C两点的高度差h及水平距离x;‎ ‎(3)水平外力作用在滑块上的时间t。‎ 解析 (1)滑块运动到D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N-mg=m①‎ 滑块由C点运动到D点的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gR(1-cos α)+mv=mv②‎ 代入数据,联立解得vC=5 m/s。③‎ ‎(2)滑块在C点速度的竖直分量为vy=vCsin α=3 m/s B、C两点的高度差为h== m=0.45 m④‎ 滑块由B运动到C所用的时间t1== s=0.3 s⑤‎ 滑块运动到B点的速度为vB=vCcos α=4 m/s⑥‎ B、C间的水平距离x=vBt1=4×0.3 m=1.2 m。⑦‎ ‎(3)滑块由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Pt-μmgL=mv⑧‎ 代入数据解得t=0.4 s。⑨‎ 答案 (1)5 m/s (2)0.45 m 1.2 m (3)0.4 s ‎19.(14分)如图17所示,一对平行光滑轨道放置在水平面上,两轨道相距L=1 m,两轨道之间用电阻R=2 Ω连接,有一质量m=0.5 kg的导体杆静止地放在轨道上与两轨道垂直,杆及轨道的电阻皆可忽略不计,整个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B=2 T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轨道平面向上。现用水平拉力F沿轨道方向拉导体杆,使导体杆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经过位移x=0.5 m后,撤去拉力,导体杆又滑行了x′=1.5 m后停下。求:‎ 图17‎ ‎(1)整个过程中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q;‎ ‎(2)拉力的冲量大小IF;‎ ‎(3)整个过程中导体杆的最大速度vm;‎ ‎(4)在匀加速运动的过程中,拉力F与时间t的关系式。‎ 解析 (1)导体杆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回路中电流I=,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q=IΔt= 磁通量ΔΦ=BLΔx,又Δx=x+x′‎ 代入数据可得q== C=2 C。‎ ‎(2)根据动量定理IF-F安Δt=0-0‎ F安=BIL,Δt为导体杆整个过程中所用时间 IF=BILΔt=BLq 所以IF=4 kg· m/s。‎ ‎(3)当撤去力F后,根据楞次定律可以判断感应电流必定阻碍导体杆的相对运动,所以杆做减速运动,杆的最大速度应该为撤去外力F瞬间的速度。‎ 撤去F之后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为q2= 撤去外力F之后,以水平向右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定理,则-BLq2=0-mvm 联立上式得导体杆的最大速度为vm=6 m/s。‎ ‎(4)根据受力分析可知F-BL=ma 由运动学公式v=at,v=2ax 可解得a=36 m/s2‎ 联立上式可得关系式为F=72t+18(N)。‎ 答案 (1)2 C (2)4 kg· m/s (3)6 m/s (4)F=72t+18(N)‎ ‎20.(16分)水平折叠式串列加速器是用来产生高能离子的装置,如图是其主体原理侧视图。图18中aa1bb1cc1为一级真空加速管,中部bb1处有很高的正电势φ,aa1、cc1两端口均有电极接地(电势为零);cc1、dd1左边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dd1ee1ff1为二级真空加速管,其中ee1处有很低的负电势-φ,dd1、ff1‎ 两端口均有电极接地(电势为零)。有一离子源持续不断地向aa1端口释放质量为m、电荷量为e的负一价离子,离子初速度为零,均匀分布在aa1端口圆面上。离子从静止开始加速到达bb1处时可被设在该处的特殊装置将其电子剥离,成为正二价离子(电子被剥离过程中离子速度大小不变);这些正二价离子从cc1端口垂直磁场方向进入匀强磁场,全部返回dd1端口继续加速到达ee1处时可被设在该处的特殊装置对其添加电子,成为负一价离子(电子添加过程中离子速度大小不变),接着继续加速获得更高能量的离子。已知aa1端口、cc1端口、dd1端口、ff1端口直径均为L,c1与d1相距为2L,不考虑离子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重力,不考虑离子在剥离电子和添加电子过程中质量的变化,sin 37°=0.6,cos 37°=0.8,求:‎ 图18‎ ‎(1)离子到达ff1端口的速度大小v;‎ ‎(2)磁感应强度大小B;‎ ‎(3)在保证(2)问中的B不变的情况下,若aa1端口有两种质量分别为m1=m、m2=m,电荷量均为e的负一价离子,离子从静止开始加速,求从ff1端口射出时含有m1、m2混合离子束的截面积为多少。‎ 解析 (1)对离子加速全过程由动能定理得到 ‎6eφ=mv2‎ 解得v=2。‎ ‎(2)进入磁场中v1=,r=L ‎2ev1B=m,‎ 解得B=。‎ ‎(3)m1=m,m2=m,‎ r1=×L=1.8L,r2=×L=1.4L S=2×=0.083L2。‎ 答案 (1)2 (2) (3)0.083L2‎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