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人教A版吉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人教A版吉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学案

‎ 导学案 设计: 王立群 审核: 张立伟 ‎ 课 题 第六课第二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课 时 ‎1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姓 名 王立群 ‎ ‎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要记住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对中华文化的意义,区域文化的特点。‎ ‎(2)理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涵义,区域文化的成因。 ‎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全面的、历史的分析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的能力。 ‎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充分认识到中华文化的特征,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 重点难点 中华文化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包容性 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学习流程 自主学习— 探究新知 — 当堂检测 — 反思质疑 — 布置作业 ‎ 学 习 活 动 二 次 备 课 一、 自主学习 预习内容 初步把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涵义,区域文化的成因,找出身边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影响中华文化的事例,以备交流。‎ 二、预习内容 ‎1、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 、展示人们的 有独特的作用。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以其 的历史、 的内涵、 的风格,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 ‎2、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 的重要标志之一。总的来说,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 和 的特点。‎ ‎3、我国幅员辽阔,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 特征。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 ‎ ‎,又保持着各自的 。‎ ‎4、闻名中外的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克孜尔千佛洞等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古代的 、 、 以及 各族的艺术家和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许多少数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创造了优秀的民族文学。其中,藏族的 、蒙古族的 ‎ 和科尔克孜族的 被并称为三大英雄史诗。‎ ‎5、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 ,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6、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 ,也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 。‎ ‎7、身边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影响中华文化的事例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那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 疑惑内容 二、探究新知 探究一: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 ‎1、试举例:在古代或现代有哪些具有代表性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 ‎2、看课本66页,思考:‎ ‎(1)文学艺术的作用是什么?‎ ‎(2)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特点和地位是什么?‎ ‎3、看课本67页,思考: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地位和特点是什么?‎ ‎4、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举例描述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探究二: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区域性)‎ ‎1、奔流千余年的运河,饮食文化独具特色,你知道那些老菜谱?‎ ‎2、文化区域性的成因是什么?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探究三:中华之瑰宝 民族之骄傲(民族性)‎ ‎1、清真饮食文化是随商业贸易的流动由阿拉伯、波斯等地传入的,具有伊斯兰特色。在历史上我国少数民族创造的文化成就有哪些?‎ ‎2、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呢?‎ 探究四、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包容性)‎ ‎1、饮食文化如何丰富发展?‎ ‎2、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原因是什么?如何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3、中华文化对我们有什么作用?‎ 三、 当堂检测 ‎1、苏州古典园林是一朵绚丽的艺术奇葩,它把中国的诗词、绘画等融为一体,造园艺术独树一帜,是江南古典园林的精髓,给人以美的精神享受,这说明 ‎ ‎ ① 中华艺术对于人民情操的陶冶具有独特的作用 ②中华文化的艺术具有鲜明而独特的风格 ③中华文化的艺术具有丰富而绚丽的色彩 ④中华文化独树一帜,博大精深 ‎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2、著名学者余秋雨说,黄河流域80万平方千米,长江流域180万平方千米,而 ‎ 学 习 活 动 二 次 备 课 当时世界上所有文明流域加起来的面积也只是中国的1/15或1/20。所以,气魄、宏伟的统一文明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特点。由此可见 ‎ ‎ ① 中华文化就是中华文明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 ‎ ③中华文化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④ 我国各族人民对中国文化有认同感和归宿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优秀的文化是没有国界的。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以众为师,以各国人民为师,不断学习和创造的过程。这体现了 ‎ A.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B.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 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D.中华文化具有继承性 ‎4、“水性使人通”、“山性使人塞”,从文化特点的角度看,这两句话反映了 ‎ A.文化的源远流长 B.文化的博大精深 C.文化的区域特征 D.文化的包容性 ‎5、清明节不能只当成是扫墓的节日。我国有些地方的清明节还有与众不同的风俗。如有的地方清明节有采地菜做米果吃的习俗;还有的地方有在清明节放风筝的习俗,人们把灾祸疾病都写在风筝上,然后放飞;此外还有植树、荡秋千等。这说明 ‎ ‎①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②各地区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 ‎③各民族文化具有中华文化的共性 ④各民族文化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作出了贡献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 材料一 据文献记载,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的原始社会时期,皇帝的乐官就到新疆“取竹”,创造出12根律管。这虽然只是古老的传说,但在新石器时代,少数民族地区和中原已有了音乐文化的交流。‎ 材料二 夏代,曾有许多少数民族到夏王朝来表演乐舞。周朝设有专门掌管少数民族音乐的官吏。魏晋南北朝是各民族音乐大融合的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少数民族诗歌,如《敕勒歌》等都是音乐史上的优秀作品。‎ 材料三 我国少数民族音乐在音乐体系上,分别采用中国、欧洲和波斯---阿拉伯等不同的音乐体系。‎ ‎(1)材料一、材料二是如何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的?‎ ‎(2)结合材料三,理解“中华文化是源远流长的”。‎ 四、布置作业 五、小结 六、反思置疑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