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四川成都石室联中中考模拟化学试题及答案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通用版四川成都石室联中中考模拟化学试题及答案2

‎2012年四川成都石室联中中考模拟化学试题及答案(2)‎ ‎ (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下图所示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2.市场上有一种加酶洗衣粉,衣服上的汗渍、血迹及人体内排放的蛋白质遇到这种加酶洗衣粉都能被分解而去除。下列衣料:①羊毛织品 ②棉织品 ③化纤织品 ④蚕丝织品。其中不宜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 ‎3.碘-131(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具有放射性,对人体有害。而生活中的碘盐、碘酒所含的碘-127对人体无害。碘一127和碘-131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核电荷数均为5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碘是一种金属元素 B.碘-127原子核外有74个电子 ‎ C.碘-131原子核内有78个质子 D.碘-127和碘-131核内中子数不同 ‎4.森林初发火灾时,可以使用爆炸灭火的方法,将灭火弹抛到火场爆炸将火扑灭。关于爆炸灭火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爆炸使燃烧处暂时缺氧 B.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 C.炸起的沙土覆盖可燃物,隔绝空气 D.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5.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干冰不是冰,是固态二氧化碳 ‎ B.青菜中维生素C含量较丰富 C.氯酸钾和石灰石分解都需要较高的温度,所以都可以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6.试利用已学到的化学知识来判断,处理下列突发事件措施不当的是( )‎ A.室内着火被困,立即用湿毛巾堵住口鼻,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 B.发现有人煤气中毒,立即打开门窗、关闭阀门,将中毒人员转移到空气清新的地方 C.高层住房着火,在等待救援时打开所有门窗 D.误服食品袋中的干燥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立即喝食醋 ‎7.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许多具有一定规律性的知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酸跟金属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氢气 B.酸的组成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C.酸、碱、盐之间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不一定都要在溶液中进行 ‎8.下列每组对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 选项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实验一 实验二 A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装有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装有少量红砖粉和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 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B 将铁钉放入干燥的试管中并将试管口密封 将铁钉放入装有水的试管中,使铁钉一半被水淹没 铁生锈是水和氧气共同的结果 C 将铁丝放入2mL10%的硫酸铜溶液中 将银丝放入2mL10%的硫酸铜溶液中 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D 将植物嫩叶浸泡在10mL蒸馏水中 取10mL蒸馏水,通入过量二氧化硫气体,再将植物嫩叶浸泡其中 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 ‎ 9.物质X是一种重要的阻燃剂,工业上用三氧化二锑[Sb2O3]生产X的化学方程式为:Sb2O3+2H2O2===X+2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X的化学式为( )‎ ‎ A.SbO2 B.H3SbO4 C.HSbO3 D. Sb2O5‎ ‎10.“NaCl + CO2 + NH3 + H2O ===== NaHCO3↓+ NH4Cl”是著名的“侯氏制碱法”‎ 的重要反应。下面是4位同学对该反应涉及的有关知识发表的部分见解。其中不正确的是( )‎ 该条件下NaHCO3‎ 的溶解度较小 较小 NaHCO3‎ 不是纯碱 从该反应可 以获得氮肥 析出固体后的溶液 为NaHCO3的 不饱和溶液 A B C D ‎ ‎ ‎11.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 )‎ A.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可以用点燃的方法 B.除去氯化钾中混有的二氧化锰可以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 C.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锌粉可以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烘干的方法 D.除去生石灰中混有的碳酸钙可以用高温煅烧的方法 ‎12.已知反应CaCl2+Na2CO3=CaCO3+2NaCl。向一定量的盐酸和氯化钙溶液的混合物中不断滴入碳酸钠溶液。下图分别表示滴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变化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4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a—23 S—32 O—16 C—12 H—1 Ca—40 Cl—35.5‎ 二、(本题共2个小题,共20分)‎ ‎13.形象的微观示意图有助于我们认识化学物质和理解化学反应。‎ ‎ (1)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则 表示__________(填化学符号);‎ ‎(2)ClO2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我国最近成功研制出制取ClO2的新方法,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①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上述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填化学式,下同)______________;氯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氯化钠中钠离子的符号可表示为____________;‎ ‎③在ClO2中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精确到0.1%)‎ ‎(3)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府南河水质的状况进行相关的调查研究。‎ ‎①取水样,静置后过滤。过滤操作中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和____________。‎ ‎②若要测定河水的酸碱度,可选择____________(填字母)。‎ A.紫色石蕊试液 B.无色酚酞试液 C.pH试纸 ‎③工作人员每天撑着小船在河中打捞垃圾,其中塑料制品、易拉罐应投入下列( )垃圾桶内。‎ ‎④你认为下列行为不会造成府南河水质下降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在河边种植花草树木 B.居民将生活污水排入府南河 C.某些游客将垃圾随手丢入河中 ‎14.锶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和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如图所示:‎ ‎(1)锶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锶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相对原子质量为 。‎ ‎(3)图2所表示的粒子的化学符号是 。‎ 三、(本题只有1个小题,共12分)‎ ‎15.小明同学父亲得知某地盛产石灰石,准备兴建一座碳酸钙精粉厂。为检测当地石灰石中碳酸钙的纯度,他在实验室用6 g石灰石样品(杂质不参加反应)与19 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测得残留物为22.8 g。求:‎ ‎(1)依椐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二氧化碳____________ g。‎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所用稀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四、(本题共2个小题,共20分)‎ ‎16.(14分) 现有一包粉末,已知它们可能由Na2SO4、CuCl2、Na2CO3、KN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某学生的实验过程记录如下:‎ 试回答:‎ ‎(1)白色沉淀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无色气体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2)由上述实验记录推断:原粉末中一定不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无色溶液B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 ‎(4)KNO3是化学肥料中的_____________(填:氮肥、磷肥或复合肥料),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价。‎ ‎17.(6分) 某无色气体中可能含有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气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将该气体依次缓缓通过下图所示装置,观察到:①A装置内一直未见有浑浊出现;②D装置内无水硫酸铜变蓝(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最终收集到一定量干燥气体(假设每步反应以及对气体的吸收都是完全的)。‎ 请回答下列问题:‎ ‎  ‎ ‎(1)由①可知原混合气体中肯定不含 (写化学式,下同)。‎ ‎ (2)由②可知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 。‎ D装置总质量 E、F装置总质量 反应前 ‎156.6g ‎356.8g 反应后 ‎158.4g ‎361.2g ‎ (3)实验过程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如右表,‎ 则原混合气体的成分为 。‎ 五、(本题1个小题,共12分)‎ ‎18.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时,常伴随有明显的现象,但有些化学反应却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某兴趣小组同学为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从不同角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方案一:现在NaOH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然后再滴加盐酸,可观察到红色逐渐消失,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该组同学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时,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成了红色,过了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该小组对这种意外现象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 ‎①可能是酚酞溶液与空气中的氧器反应,使红色消失;‎ ‎②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使红色消失。‎ ‎(1)为验证猜想①,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配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并在液面上方滴一些植物油,然后在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实验中“加热”和“滴入植物油”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果表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氧气无关。‎ ‎(2)为验证猜想②,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了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在其中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也呈现红色,由此可得出以下两点结论:‎ 结论1:说明Na2CO3溶液呈_______________性;‎ 结论2:说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无关。‎ ‎(3)该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当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很大时,就会出现上述意外现象。请设计实验证明该方案中取用的NaOH溶液浓度过大:‎ ‎①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二:化学反应中通常伴随有能量的变化,可借助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来判断反应的发生。如果NaOH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前后温度有变化,则证明发生了化学反应。‎ 该组同学将不同浓度的盐酸和NaOH溶液各10mL混合,用温度计测定室温下混合前后温度的变化,并记录了每次混合前后温度的升高值△t℃(如下表)‎ 编号 盐酸 NaOH溶液 ‎△t℃‎ ‎1‎ ‎3.65%‎ ‎2.00%‎ ‎3.5‎ ‎2‎ ‎3.65%‎ ‎4.00%‎ ‎3‎ ‎7.30%‎ ‎8.00%‎ ‎14‎ ‎(1)表中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在没使用温度计的情况下,通过右图所示的装置完成了实验。则该同学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 ‎2012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二)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D B D D C C D B D C A B ‎13、(1)H2O (2)① Cl2 + 2NaClO2 === 2NaCl + 2ClO2 ②ClO2 NaClO2 Na+ ③47.4% (3)①玻璃棒 ②C ③)B ④A ‎14、(1)金属 (2)38; 87.62 (3)Sr2+‎ ‎15、(1)2.2 (2)83.3% (3)19.2%‎ ‎16、(1)BaCO3 CO2 (2)Na2SO4 CuCl2 (3)NaCl ;KNO3 (4)复合肥料 +5‎ ‎17、(1)CO2 (2)CH4 (3)N2、CH4、CO ‎18、方案一(1)赶走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氧气,隔绝氧气 (2)碱性 (3)①将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再滴加酚酞溶液 ②酚酞溶液变红,红色不消失 方案二:(1)7℃ (2)U型管液面左低右高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