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2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说课稿及反思 共三篇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说课稿及反思(一)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 第三篇文章《桂花雨》,接下来,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桂花雨》课文的题目给人以很多美好的遐想,桂花雨是留在作 者记忆中关于故乡最美好、最迷人的一个印象。作者先写了自己最喜 欢桂花,喜欢它迷人的香气,接着写了摇桂花的事情,最后写了离开 家乡后赏桂花,给母亲带桂花,却时时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 桂花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快乐的童年时代和家乡的怀念。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箩、杭”这两个生字,会写“懂、兰”等 10 个生字,理解 “至少、完整”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体会作者留恋童 年,思念家乡的思想情感。 3.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思乡情感,培养 学生热爱家乡的情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体会作 者留恋童年,思念家乡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体会思乡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四、说教法、学法 教法:朗读体会、启发诱导 学法:自主、合作、探究 五、说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流程是: 激趣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课后作 业,下面我主要就各个环节设计意图给大家进行说明: 1、谈话导入环节设计意图:我用李白的《静夜思》这首诗导 入本课学习,这样既能复习过去的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 欲望。 2、自主学习展示环节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我充分 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提出问题,引导他们把握课文内容, 对文章有个整体的把握。 3、合作探究环节,这个环节的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们抓住文 中的重点词句,通过分析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其承载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来把握文章中蕴含的情感。 4、展示交流环节设计意图: 首先我指导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感受“摇花乐”和“桂花雨” 带给作者的快乐,然后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从人物的表情感受快乐, 最后让学生说自己的童年生活中难以忘怀的事,进行情感和能力的迁 移。 其次,我向学生展示:不光作者喜爱桂花,她的母亲也非常喜欢。 但作者的母亲认为杭州小山上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 花香。对此学生有两种观点,既然有分歧就让他们进行辩论,辩论的 过程也是深入理解课文的过程。当他们各执己见时我再让他们明确: 母亲这句朴素的话,与“月是故乡明”如出一辙,从而体会思乡情。 5.课后作业,我打破了常规的“完成课后练习”的方式,通过 让学生写一写自己难忘的人或事,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写作当中, 既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能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通过适时的引 导,让学生把握重点,突破难点,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六、说板书设计。 爱桂花--------喜欢它迷人的香气 桂花盛开,香气四溢 摇桂花 摇落桂花,如雨飘下 充满欢乐 一年四季,香甜生活 点点桂花雨 桂花雨 片片思乡情 杭州赏桂花 思桂花 给母亲带桂花 深埋心中 又现故乡桂花情 板书是文章结构的呈现。因此,在设计板书的时候,我根据文章 的结构和内容,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进行板书。这个板书结 构清晰,一目了然,能帮助学生们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及中心意思。 七、教学反思 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把握课文内容,然 后,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引导他 们体会“我”以及母亲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我想,通过这样的过程和 方式,能让学生很好地把握课文,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说课稿及反思(二) 一、说教材 《桂花雨》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 本文作者以童年时代的眼光看待事物,以“桂 花雨”为题,以“桂花香”为线索,写了“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反映出纯真的童趣、 淳朴的情感,表达了对家乡亲人和童年美好生活的眷恋。 全文共六个自然段,分为三部分,第一、二自然段开篇明旨,写作者童年时最喜欢桂花, 因为它的香气迷人,并过渡引出“摇桂花”;第三、四自然段具体写童年“摇桂花”的乐趣; 第五、六自然段写母亲回忆家乡金桂的同时点明“我”爱童年那阵阵的桂花雨。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新词。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 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和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 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三、说教学重难点 1.读课文粗知大意,并抓住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四、说教学方法: 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 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教学方法确 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法。 1、情景教学法。教师利用电教手段或通过用图画创设多种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利 用插图来想象课文的内容,体会人物的内心。使学生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之中,在 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 他们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2、自主、合作、探究法。教师基本采用了全放的方式,以一个学习伙伴的身份参与到 学习中去,适当的点拨,学生通过动口说、动手表演以及各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训练语言、 积累语言、感悟快乐,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 3、以读代讲法:“读”是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语文课程标准》 十分重视朗读。文章语言清新,情感丰富而真挚,在教学中我把指导朗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 程中,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想象、读中积累。 五、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整体感知。 1.你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2.这篇课文的第一句说道:“小时候,我最喜欢桂花。”昨天我们品味了作者喜欢桂花的 原因之一是因为谦虚,不骄傲;是因为它的香气迷人,令人陶醉。喜欢桂花,更重要的因为 原因是什么呢? (二)精读感悟课文 2—6 自然段 第一步:质疑问难,直奔重点。 1.课件出示“每到这时,我就会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 2.学生抓住“摇花乐”和“桂花雨”进行质疑,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写下 有思考价值、牵一而动全身的问题。 (怎样摇?摇桂花的心情如何?摇桂花的“乐”在哪里?是怎样的桂花雨?为什么叫 桂花雨)。 (三)精读感悟,自主探究。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 2、3、4 自然段。要眼到、心到、手到。想一想自己读懂 了哪些问题?勾画出有关的词句,读一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2.学生自学,小组内交流。 3.集体交流。 交流的要点: 1)“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 里的。”理解“浸”,从这句话感受到了什么?指导朗读。读出桂花的芳香。 2)第 3 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 ①提出哪些地方体现了作者的急切的心情? ②教师和学生分角色读读母亲的对话,互换角色读。 ③体会摇桂花的快乐。 首先指名读有关的句子。“这下我可乐了……好香的雨呀!”评议,听出快乐吗?接着出 示课文中的插图想象与作者一起感受摇桂花的快乐,学生看图想象边表演边说摇桂花的动作, 和作者一起分享童年的欢乐。然后激发学生想象的翅膀,在桂花树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 读懂了桂花雨吗?桂花雨美吗?美在哪里?此时落在你头发上、脖颈上、身上的不是雨滴, 而是那细小、芬芳的桂花,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最后学生兴奋而激动地读“啊!真像下 雨!好香的雨呀!”大家一起喊。分组读,评议。 ④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朗读 3、4 自然段。 (四)突破难点,升华感情。 1.重点理解体会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上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 达的感情。首先学生自读课文的 5、6 自然段,读后提问你们能读懂母亲的心思吗?学习小 伙伴讨论、交流。接着进行说话练习: 外地的环境好,还是( )。外地的生活好,还是( )。然后抽生读 5 自然段读出母 亲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五)回归整体,总结全文: 1.“我”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2.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朗读全文,读出作者对“我”和母亲对家乡、对家乡的桂花的热爱 之情。带着对课文的感悟和体验回到课文,实质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深化,也是对整 体的回顾。 3.拓展练习。学习文中的表达方法,说一说你童年难与忘怀的人和事,或说一说你喜欢 的植物或家乡的特产。 六、说板书设计 爱桂花--------喜欢它迷人的香气 桂花盛开,香气四溢 3.桂花雨 摇桂花 摇落桂花,如雨飘下 充满欢乐 一年四季,香甜生活 点点桂花雨 片片思乡情 杭州赏桂花 思桂花 给母亲带桂花 深埋心中 又现故乡桂花情 八、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从母亲的语言等描写入手,让学生们反复朗 读,从而体会句子中蕴含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美中不足的是对于有些地方,我管得过多,引导得过多。在引导过程 中,往往我说了一半,学生们就能给出正确答案。这是我的不足,我 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要相信他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完美地解 决问题。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桂花雨》说课稿及反思(三) 一、 说教材 《桂花雨》这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上册第一单元第三篇课文,这 篇课文题目给人以很多美好的遐想,桂花雨是留在作者记忆中关于故 乡的最美好、最迷人的一个印象。作者先写了自己最喜欢的桂花,接 着写了摇桂花的事情,最后写了离开家乡后赏桂花,给母亲带桂花, 却时时的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桂乐和桂花雨。 二、 说教学目标 1、认识 2 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 整、尤其、提高、香飘十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合计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 并领会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三、 说教学重难点 抓住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亦是教学难点。 四、 说教法学法 1、直观教学法:由于对桂花的了解人们很陌生,带领学生亲自找到 桂花树让学生对桂花的颜色、形状、味道进行直观了解和感受,拉近 了学生和课文的距离,帮助理解重、难词句。 2、朗读体会法:通过学生自读、指定读、听读、演读帮助体会桂花 给人们带来的快乐。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进行有效的语感培养。 3、启发诱导法:通过激发语、教学媒体从兴趣出发让学生在乐中学、 在学中悟。 4、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让学生读、找、品、 诵的方法学习课文。 五、 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回忆你们的童年生活中,一定有许多难以忘怀的人和事,能给 大家说说吗? 是啊!童年是幸福的、难忘的,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的童年,欣赏美 丽的桂花雨(板书 7、桂花雨) 上课一开始激发学生,教师充满激情的导语创设优美的情景,把学生 引入课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 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 (二)出示插图,听录音,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看《桂花雨》的插图,放录音朗读,让学生感知作者摇桂花 的快乐,感受课文语言的优美。 (三)朗读体会重点句段: 1、自由朗读(2—6)自然段,说说你理解了什么。把自己理解的内 容给同桌交流。 2、提问:哪个自然段给你留下的印象深?生回答:“第五自然段”接 着出示大屏幕。 ①指定学生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②在师的引导下说出作者从迫不及待到高兴,妈妈从沉着到赶紧这一 情感的变化,从而进入到身临其境的境界。 ③让学生演读“摇桂花”这部分,感受作者的快乐。 3、抓住重点句“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 里的桂花。”这句话从事实上桂花的香气是一样的,甚至杭州的小山 上桂花因为多,更是香气浓郁,这是我们用鼻子来分辨香气的,那妈 妈是用什么来分辨的呢?其实妈妈是太喜欢院子里的桂花了,她是用 感情来分辨的。同时引出: ①东西是自己的好; ② 月是故乡明。 更进一步体会到桂花做的食品(桂花茶……),此时桂花已充满她生 活的全部空间,不难看出家乡在母亲心中的分量。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多读、多背) (五)展示学生成果。(背诵) (六)总结全文: 课文用生动的文笔向我们介绍了作者童年生活,内容丰富、感情真挚, 文中蕴藏着浓郁的乡情,读了后很感人。希望你们能够根据这篇课文 写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结束之后,我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整改措施: 1.对于新课标的学习还是不够,没有真正领会新课标的核心内容。 虽然本节课看似是以学生为主体,但是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有些时 候学生就像一个牵线木偶一样,知识形式上看似学生是主体,实际上 还是在老师的幕后操纵下进行被动的学习。这是我急需解决的问题。 我要真真正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把被 动的“要我学”转换成主动的“我要学”。 2.在教学内容的取舍和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思路还不是很清晰。如 果我再教学这一课的话,我会这样来设计:①从课题入手,提出问题 “什么是桂花雨?”然后抓住文中的第 5 自然段分享桂花雨的魅力, 感悟摇花的乐趣。接下来抓住一个“浸”字感受桂花雨的迷人香气。 最后通过对比母亲的话体会母亲的思乡之情。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