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2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泸州市2020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泸州市高2017级第三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一、选择题 1.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下列对真核细胞生命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的代谢中心就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B. 高等动物体内的细胞,仅少数能形成纺锤体 C. 成熟植物细胞中的色素均存在于原生质层内 D. 细胞的最外层结构就是真核细胞生命系统的边界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细胞核包括核膜(将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染色质(DNA和蛋白质)、核仁(与某种RNA(rRNA)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孔(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功能: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详解】A、细胞的信息中心、控制中心是细胞核或拟核,细胞代谢的中心是细胞质(基质),A错误; B、动物体内只有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细胞才会出现纺锤体,而动物体内大部分细胞高度分化,不具有增殖能力,故仅少数能形成纺锤体,B正确; C、植物细胞内含色素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液泡,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液泡的细胞液中的色素不在原生质层内,C错误; D、真核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真菌,植物和真菌细胞的最外层结构是细胞壁,但不具有活性,不属于生命系统,细胞生命系统的边界是细胞膜,D错误。 故选B。 2.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细胞停止生长后仍然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B. 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时细胞周期可能变短 C. 癌症是细胞DNA损伤的结果,能导致细胞凋亡 D. 通常细胞具有较大的表面积与体积比更有利于维持生存 【答案】C - 13 - 【解析】 【分析】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 3、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能无限增殖;(2)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3)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 【详解】A、细胞停止生长后仍然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如衰老、凋亡的基因的表达,A正确; B、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能无限增殖,故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时细胞周期可能变短,B正确; C、癌症是细胞内原癌基因、抑癌基因等多个基因突变的结果,能导致细胞无限增殖,C错误; D、表面积与体积比即相对表面积,细胞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运输效率越高,故通常细胞具有较大的表面积与体积比更有利于维持生存,D正确。 故选C。 3.某女孩因为基因缺陷导致缺乏腺苷酸脱氢酶而患有严重复合型免疫缺陷病。科学家从她体内取出一种干细胞,转入正常基因后再将该细胞输入女孩体内,一段时间后她恢复了健康。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女孩的后代仍有患该病的可能性 B. 这种免疫缺陷病与艾滋病的病因不同 C. 可将正常基因直接注入干细胞实现基因导入 D. 治疗过程中需用到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答案】C 【解析】 【分析】 基因治疗是把正常基因导入病人体内有缺陷的细胞中,使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发挥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 13 - 【详解】A、由于基因治疗是把正常基因导入病人体内有缺陷的细胞中,并没有改变其生殖细胞的基因型,故女孩的后代仍有患该病的可能性,A正确; B、这种免疫缺陷病是基因缺陷导致的遗传病,艾滋病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导致的,两者的病因不同,B正确; C、正常基因必须与启动子、终止子等组件结合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后才能正常表达并发挥作用,故不可将正常基因直接注入干细胞实现基因导入,C错误; D、治疗过程中需要将正常基因从染色体上切下,再与运载体连接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需用到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D正确 故选C 4.下列关于复制、转录、逆转录和翻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DNA复制与RNA逆转录的过程中所需的原料相同 B. 多个核糖体与mRNA相继的结合能提升翻译效率 C. DNA复制和转录过程都有双链的解旋,但解旋的长度不同 D. DNA 复制出现差错一定导致基因突变,但性状不一定改变 【答案】D 【解析】 【分析】 DNA复制、转录、翻译的比较: 复制 转录 翻译 时间 细胞分裂间期(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 个体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 场所 主要在细胞核 主要在细胞核 细胞质的核糖体 模板 DNA的两条链 DNA的一条链 mRNA 原料 4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 20种游离的氨基酸 条件 酶(解旋酶,DNA聚合酶等)、ATP 酶(RNA聚合酶等)、ATP 酶、ATP、tRNA - 13 - 产物 2个双链DNA 一个单链RNA 多肽链 特点 半保留,边解旋边复制 边解旋边转录 一个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顺次合成多条肽链 碱基配对 A-T 、T-A、 C-G、 G-C A-U 、T-A 、C-G、 G-C A-U 、U-A、 C-G 、G-C 遗传信息传递 DNA→DNA DNA→mRNA mRNA→蛋白质 意义 使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子代 表达遗传信息,使生物表现出各种性状 【详解】A、DNA复制与RNA逆转录过程的产物都是DNA,故其所需的原料相同,都是4种脱氧核苷酸,A正确; B、同一条mRNA分子能够同时与多个核糖体结合,同时合成若干条蛋白质多肽链,从而增加了翻译效率,B正确; C、DNA复制时,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均作为复制的模板,转录是以DNA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为模板,两过程都有双链的解旋,但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解旋的长度不同,C正确; D、DNA 复制出现差错若发生在非基因序列,则不会导致基因突变,若发生在基因序列,则会导致基因突变,但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及隐性突变等问题,生物的性状不一定改变,D错误。 故选D。 5.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细胞的伸长生长,研究表明生长素能促进氢离子源源不断地运出细胞,从而增加细胞周围环境的酸性,削弱细胞壁之间的纤维连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生长素在促进植物细胞伸长生长中起直接作用 B. 氢离子可能会破坏植物细胞间的胞间连丝 C. 氢离子可能会激活某种酶使细胞壁变得松弛 D. 氢离子运出细胞需要依赖细胞膜上载体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干可知: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机理是生长素能促进细胞内H+ - 13 - 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壁中,在酸性条件下,导致细胞内能够水解细胞壁的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活性增强,削弱细胞壁之间的纤维连接,使细胞壁变松弛,从而促进细胞快速生长。 【详解】A、由分析可知,生长素在促进植物细胞伸长生长中起间接作用,A错误; B、由“酸性条件下能削弱细胞壁之间的纤维连接”可知,氢离子可能会破坏植物细胞间的胞间连丝,B正确; C、在酸性条件下,可能会导致细胞内能够水解细胞壁的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活性增强,削弱细胞壁之间的纤维连接,即氢离子可能会激活某种酶使细胞壁变得松弛,C正确; D、细胞周围环境的酸性强,氢离子多,故氢离子运出细胞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需要依赖细胞膜上的载体,D正确。 故选A。 6.人体内稳态的维持、器官间功能的协调、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都依赖于复杂而精细的调节。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内环境如果维持稳态,机体就不会患病 B. 兴奋的传递依靠突触,突触后膜都是神经元的细胞膜 C. 下丘脑有维持体温恒定、调节水平衡和身体平衡的功能 D. 性腺细胞和垂体细胞彼此都存在接受对方分泌的激素的受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2、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系统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详解】A、内环境如果维持稳态,机体也会患病,如红绿色盲等人类遗传病,A错误; B、神经元之间传递兴奋依靠突触,突触的类型有轴突-树突型、轴突-胞体型、轴突-肌肉型等,所以突触后膜可以是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的一部分,也可能是肌肉细胞膜,B错误; C、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位于小脑,C错误; - 13 - D、垂体分泌的促性激素作用于性腺,而性腺分泌的性激素能反馈调节垂体,故性腺和垂体细胞都存在能够接收对方分泌激素的受体,D正确。 故选D。 二、非选择题 7.科研人员对生理状态相同的若干烟草植株进行相关处理,测得烟草的光合速率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1)本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2)从光合作用角度分析,单位时间内B点消耗ATP和[H]的速率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C点,C点光合速率小于A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为探究红光和黄光培养条件下烟草体内叶绿素含量是否发生改变,某同学提出以下实验思路:分别用一定强度的红光和黄光培养烟草,一段时间后提取和分离烟草叶绿体中的色素,通过比较滤纸条上叶绿素a和叶绿素b色素带的位置来判断叶绿素含量是否发生改变。有同学认为该方案存在不足,原因有: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答案】 (1). 探究光的颜色(光质)和CO2浓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2). 小于 (3). 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红光多于黄光,在红光条件下光反应更快,光合速率也更快 (4). 该实验缺少同等强度白光培养的对照组 (5). 色素带的位置只能反映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的大小,不能反映色素的含量 【解析】 【分析】 由图分析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红光或黄光等光的颜色(光质),因变量是光合速率,故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光的颜色(光质)和CO2浓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 13 - 分析图中曲线可知:红光条件下光合速率比黄光条件下光合速率高,说明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红光多于黄光,在红光条件下光反应更快,光合速率也更快。 【详解】(1)由图分析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红光或黄光等光的颜色(光质),因变量是光合速率,故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光的颜色(光质)和CO2浓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2)从光合作用角度分析,由于B点的二氧化碳浓度低于C点,B点的光合速率比C点低,故单位时间内B点消耗ATP和[H]的速率小于C点;A点和C点的二氧化碳浓度相同,但由于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红光多于黄光,在红光条件下光反应更快,光合速率也更快,故C点光合速率小于A点。 (3)为探究红光和黄光培养条件下烟草体内叶绿素含量是否发生改变,某同学提出的实验思路中,①实验应遵循等量对照的原则,该同学分别用一定强度的红光和黄光培养烟草,缺少同等强度白光培养的对照组,使实验不够严谨;②一段时间后提取和分离烟草叶绿体中的色素,该同学通过比较滤纸条上叶绿素a和叶绿素b色素带的位置不能判断叶绿素含量是否发生改变,因为色素带的位置只能反映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的大小,不能反映色素的含量。 【点睛】本题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解题关键在于会分析图中不同曲线上的点,各点的相同因素和不同因素,以及之间的关系,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8.新型冠状病毒的出现,让我们更加认识到了病毒的“狡诈”,目前所有的治疗都是对症治疗,靠人体免疫力将病毒清除,在对抗病毒的过程中,免疫系统是我们最有力的武器。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冠状病毒侵染细胞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机制有所不同,冠状病毒借助包膜上的糖蛋白识别并结合宿主表面受体实现病毒蛋白质和基因组进入宿主细胞,由此可知,冠状病毒侵入人体细胞的方式为_____________。 (2)科研人员在研究新型冠状病毒的过程中需要对病毒RNA进行32P同位素标记,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从而实现对病毒的标记。 (3)据报道,陈薇院士团队研制出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已进入人体试验阶段,且志愿者们全部都产生了抗体,如果志愿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他们体内的抗体可以与病毒结合,从而_____________,多数情况下,抗体与新型冠状病毒结合后会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_____________,最终消灭病毒。 【答案】 (1). 胞吞 (2). 先用32 - 13 - P标记宿主细胞,然后让病毒去侵染被标记的宿主细胞 (3). 抑制病毒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4). 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解析】 【分析】 1、中心法则的图解: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3、冠状病毒的结构:冠状病毒是RNA病毒,由RNA和蛋白质外壳组成,冠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需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 【详解】(1)根据题干信息:冠状病毒侵染细胞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机制有所不同,冠状病毒借助包膜上的糖蛋白识别并结合宿主表面受体,实现病毒蛋白质和基因组进入宿主细胞,由此可知,冠状病毒侵入人体细胞需要糖蛋白的识别作用,通过细胞膜上分子的运动进入细胞,故其进入细胞的方式为胞吞。 (2)科研人员在研究新型冠状病毒的过程中需要对病毒RNA进行32P同位素标记,由于新型冠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需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故应进行的操作是先用32P标记宿主细胞,然后让病毒去侵染被标记的宿主细胞,从而实现对病毒的标记。 (3)病毒侵染细胞时需要先吸附到宿主细胞上,志愿者注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后,志愿者们全部都产生了抗体,如果志愿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他们体内的抗体可以与病毒结合,从而抑制病毒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抗体成分是大分子蛋白质,多数情况下,抗体与新型冠状病毒结合后会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最终消灭病毒。 【点睛】本题以“新型冠状病毒”为载体,主要考查病毒的特点、免疫调节等相关知识,目的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能够结合背景材料分析问题解答即可。 9.去年12月,危害禾本科植物的蝗虫在非洲境内失控发展,超过100万亩的农作物被一扫而空,使非洲数百万人面临饥饿威胁。请回答以下问题: (1)蝗虫与禾本科植物之间存在_____________关系。 (2)研究表明,在一定条件下蝗虫短时间内可呈“J”型增长,假设迁入某地的蝗虫初始种群数量为1万只,每天可增加5%,10天后蝗虫的种群数量为_____________(写出表达式,不计算结果)。 - 13 - (3)据报道称,中国“部署”鸭子部队来与蝗虫作战,这种控制蝗虫危害的方法属于_____________,鸭捕食蝗虫摄入体内的能量大于鸭从蝗虫处同化的能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捕食 (2). 10000× 1.0510 (3). 生物防治 (4). 鸭摄入的蝗虫未被完全消化吸收,有一部分能量随粪便排出后被分解者利用 【解析】 【分析】 种群的特征: (1)数量特征(核心问题): ①种群密度: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②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③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一般根据年龄结构) (2)空间特征:指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 (3)遗传特征:遗传的单位,繁殖的单位。 【详解】(1)蝗虫以禾本科等植物的叶片为食物,故蝗虫与禾本科植物之间存在捕食关系。 (2)研究表明,在一定条件下蝗虫短时间内可呈“J”型增长,假设迁入某地的蝗虫初始种群数量为1万只,每天可增加5%,即增长率为1.05,故10天后蝗虫的种群数量为10000× 1.0510。 (3)鸭子捕食蝗虫,这种控制蝗虫危害的方法是引入蝗虫的天敌生物,属于生物防治;由于鸭摄入的蝗虫中的能量并未被完全消化吸收,有一部分能量随粪便排出后被分解者利用,故鸭捕食蝗虫摄入体内的能量大于鸭从蝗虫处同化的能量。 【点睛】本题考查了种群的数量特征及种间关系,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对种群数量变化的理解、记忆是解题的关键。 10.某种动物阔耳(A)对窄耳(a)为显性(A、a位于Ⅱ号染色体),黄毛(Y)对灰毛(y)为显性(Y、y位于Ⅲ号染色体),雌性个体无论什么毛色基因型均表现为灰毛。请回答问题: (1)现有一个处于遗传平衡的该动物种群,个体数为1000只,窄耳个体的数量长期稳定在4%,那么种群中纯合阔耳个体有______________个。 (2)黄毛与灰毛个体交配,子代出现灰毛雄性个体,则母本控制毛色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现有一只阔耳黄毛和一只阔耳灰毛的亲本杂交,F1的雄性表现及比例为阔耳黄毛:窄耳黄毛:阔耳灰毛:窄耳灰毛= - 13 - 3:1:3:1,雌性表现型及比例为阔耳灰毛:窄耳灰毛=3:1,则两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标明亲本的雌雄)。 (3)现有若干只阔耳灰毛雌雄个体(纯合、杂合都有),以它们为亲本,能选育出基因型为AAYY的纯合阔耳灰毛个体吗(不考虑基因突变)?______________(填“能”“不能”或“不能确定”),理由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1). 640 (2). Yy或yy (3). ♂AaYy、♀Aayy (4). 不能 (5). 因为灰毛父本基因型为yy,所以无论灰毛母本是什么基因型,均不能产生YY基因型的后代 【解析】 【分析】 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2. 根据题干信息:黄毛(Y)对灰毛(y)为显性(Y、y位于Ⅲ号染色体),雌性个体无论什么毛色基因型均表现为灰毛,推测黄毛个体一定是雄性,基因型为YY或Yy,灰毛个体有基因型为yy的雌雄个体、基因型为YY、Yy的雌性个体。 【详解】(1)根据题干信息:窄耳个体的数量长期稳定在4%,即aa=4%,则a=20%,A=80%,种群中纯合阔耳个体AA=80%×80%×1000=64%×1000=640只。 (2)根据题干信息:黄毛(Y)对灰毛(y)为显性(Y、y位于Ⅲ号染色体),雌性个体无论什么毛色基因型均表现为灰毛,故黄毛与灰毛个体交配,黄毛一定是雄性,基因型为Y-,灰毛一定是雌性,根据两者的子代出现灰毛雄性(yy)个体,说明父本、母本都产生了y基因的配子,即父本基因型为Yy,母本控制毛色的基因型可能是Yy或yy。现有一只阔耳黄毛(A-Y-雄性)和一只阔耳灰毛(A- - -雌性)的亲本杂交,F1的雄性表现及比例为阔耳黄毛:窄耳黄毛:阔耳灰毛:窄耳灰毛= 3:1:3:1,双亲为阔耳后代出现窄耳,则双亲第一对基因的基因型均为Aa、Aa,由雄性个体黄毛:灰毛=1:1可知,双亲的第二对基因应为Yy、yy,故两亲本的基因型为♂AaYy、♀Aayy。 (3)灰毛个体有基因型为yy的雌雄个体、基因型为YY、Yy的雌性个体,由于灰毛父本基因型为yy,所以无论灰毛母本是什么基因型,均不能产生YY基因型的后代,故不能以阔耳灰毛雌雄个体为亲本,选育出基因型为AAYY的纯合阔耳灰毛个体。 【点睛】易错点:注意本题中的关键信息,雌性个体无论什么基因型均为灰毛,进一步判断黄毛只能为雄性,且为显性性状,毛色的性状分离只在雄性中出现,依据后代的雄性分离比解答即可。 [生物一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 13 - 11.大肠杆菌是动物肠道中的正常寄居菌。少数种类的大肠杆菌在一定条件下会使人患病,如肠道出血性大肠杆菌可使人腹泻和便血,严重时危及生命。出血性大肠杆菌在添加血液的平板培养基上生长时,红细胞被细菌破坏而褪色,导致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下图表示从污染的食物中分离和提纯该细菌的操作流程。请回答问题: (1)细菌从肉汤培养基获得的营养成分有______________。 (2)据操作流程可知,将细菌接种在血平板上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接种完毕后要灼烧接种工具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 (3)研究细菌的致病性,先要获得纯度较高的细菌蛋白,凝胶色谱法是分离蛋白质的常用方法,在装填凝胶柱时不得有气泡产生,因为______________ ;若肠道出血性大肠杆菌的A蛋白质比B蛋白质后洗脱出来,则______________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 (4)纯化后的细菌蛋白可以用_________测定分子量大小,在此过程中加入的SDS掩盖了不同蛋白质间的电荷差异,使得______________完全取决于分子的大小。 【答案】 (1). 碳源、氮源、水、无机盐等 (2). 平板划线法 (3). 避免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 (4). 气泡会扰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降低分离效果 (5). B蛋白 (6). 电泳法 (7). 电泳迁移率 【解析】 【分析】 1、培养微生物的各种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水、无机盐、碳源、氮源。 2、微生物培养时的接种方法最常用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的目的是使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分散成单个细胞,并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细菌或真菌繁殖而成的子细胞群体——菌落。 - 13 - 3、凝胶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析蛋白质的有效方法,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长,移动的速度慢,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不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短,移动的速度快,因此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得以分离。 【详解】(1)肉汤培养基中含有水分、无机盐、蛋白质等物质,因此可为微生物提供的营养成分有: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 (2)据操作流程可知,图中的接种工具是接种环,故将细菌接种在血平板上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接种完毕后要灼烧接种工具的目的是避免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 (3)研究细菌的致病性,先要获得纯度较高的细菌蛋白,凝胶色谱法是分离蛋白质的常用方法,由于气泡会扰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降低分离效果,故在装填凝胶柱时不得有气泡产生;凝胶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长,移动的速度慢,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不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短,移动的速度快,因此若肠道出血性大肠杆菌的A蛋白质比B蛋白质后洗脱出来,则B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 (4)纯化后的细菌蛋白可以用凝胶电泳法测定分子量大小;用凝胶电泳法测定蛋白质分子量时,需要在凝胶中加入SDS,目的是消除净电荷对迁移率的影响(或掩盖不同种蛋白间的电荷差别),使电泳迁移率完全取决于分子的大小。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培养基的营养成分、微生物的接种方法、蛋白质的分离计数等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的过程,识记其中的关键步骤。 - 13 - - 13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