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2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一)学案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一) 学案 高考频度:★★★★☆ ┇ 难易程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全民阅读立法”已列入2013年国家立法工作计划,总局将争取在年底形成较成熟的方案提交国务院法制办。日前,“全民阅读立法起草工作小组”已草拟了《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初稿。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民阅读工作中需要立法推动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我国国民的平均阅读水平低于世界文化强国水平,需要采取有力的推进保障措施;未成年人阅读状况不容乐观,亟待改善;国民阅读公共资源和设施不足、不均衡;阅读内容良莠不齐,需要积极引导和扶持;全民阅读工作缺乏统一规划、组织保障和经费支持。 (摘编自《全民阅读立法列入国家立法计划》) 材料二: 2006年,“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6年走低”的新闻就刺激过公众。随后,与阅读率低相关的具体事件,持续不断地走进公众视野。2007年,新华社报道,上海等地的一些中小学教师课外阅读非常缺乏,几乎处于“不读书不看报”的境地。印度工程师孟莎美的《不阅读的中国人》中说,他在法兰克福飞往上海的飞机上发现,玩ipad打游戏的基本都是中国人,没人读书。而“德国乘客大部分是一杯咖啡、一份报纸、一本书,或者一台笔记本,安静地阅读或工作”。 纵观国外的经验,可知推动国民阅读是国家大事。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任时提出“美国阅读挑战” 运动,明确了国家、地区和公共团体在读书活动中的责任。韩国在1994年就颁布了《图书馆及读书振兴法》。2001年日本制定《关于推进中小学生读书活动的法律》,规定了读书活动的理念方法,2007年议会又通过了《读书文化振兴法》。 (摘编自《立法有助让阅读成为常态》) 材料三: 提升全民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通过政府力量来推动这一事务,成功与否取决于很多因素,我们的阅读立法的效果如何,未来还有待观察。在此项立法要推动解决的问题中,除了阅读资源的不足和不均衡外,对于当前公民阅读所呈现的问题的病因的诊断方式仍未能充分公布出来。提及的阅读资源这一点,据之前北京市社科院的一项调研显示,文化馆、档案馆、基层图书馆和文化站等公共文化场所,年均光顾率不超过5次的受众比例均超过了90%;超过一半的市民一年中从来不去这几类文化场所,资源闲置状况严重。在搞清楚社会拒绝阅读的原因之前,如果仅仅从形式上推动公民阅读的氛围,可能沦为形象工程。 立法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更何况是涉及公民精神的问题。知识有其自我传播和自我筛选的过程,优秀的精神食粮能通过阅读传播出去,同理,没有价值的书籍将很快被淘汰,对阅读内容的硬性规定,更应慎之又慎,防止知识的自我淘汰机制发生扭曲。 (摘编自《新京报:阅读社会离我们有多远》) 材料四: 事实上,就实践效果而言,针对具体事项的专门立法,多数时候生效迅速、效果较佳。也正是有过往成功先例铺底,立法促进民众阅读的尝试,自然前景可期。 有必要厘清的是,全民阅读立法所具备的双重属性:于社会而言,它是对公共治理目标的梳理、申明,启动及主导着某些资源的重新分配过程;于民众而言,它是一部不具备强制力的倡导性法律,并不会直接介入、干涉个体的阅读生活。具体来讲,《全民阅读促进条例》所能影响的,乃是出版业的提振、社区图书馆的建设与标准化、阅读文化的传播等宏观方面。 (摘编自《立法促进阅读,应做的与不应做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国民阅读率低,是促成全民阅读立法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全民阅读促进条例》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B.有的地方阅读公共资源不足,而有的地方资源闲置,公共阅读资源的配置也是影响全民阅读水平的重要因素。 C.为了解决国民阅读率低的问题,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都通过立法,明确了国家、地区和公共团体在读书活动中的责任。 D.知识有其自我传播和自我筛选的过程,为了避免干扰知识的自我淘汰机制,在为全民阅读立法时,要慎重对待对阅读内容的硬性规定。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根据材料信息,尽管为全民阅读立法能有效提升全民阅读水平,但是需要面对的问题还有很多,引发的争议也不少。 B.对于全民阅读立法,材料出现了三种不同的看法,材料二认为应该立法,材料三反对立法,材料四认为立法的影响力有限。 C.材料一认为对于阅读内容要通过立法来进行引导和扶持,材料三认为阅读内容属于公民精神范畴,立法介入应谨慎。 D.材料四认为《全民阅读促进条例》从严格意义上讲并不是一部法律,因为它不具备强制力,无法介入和干涉个人的阅读生活。 E.要提高国民阅读率,除了通过立法推动外,还应该考虑更多的办法和举措,一是因为阅读率低的原因是复杂的,另外法律也不是万能的。 3.综合分析材料提供的信息,概括上述材料是从哪些方面来探讨全民阅读立法这一问题的? 【参考答案】 1.C 2.CE 3.①立法原因。②立法先例。③立法作用。④适用范围。 【试题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2015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8.4%,较2014年上升了0.4个百分点。从阅读量来看,2015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8本,与2014年相比增加了0.02本,但对比2013年的4.77本还有微弱下降。报纸和期刊阅读量分别为54.76期和4.91期,与2014年相比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内容”的阅读环境,随着生活节奏加快,数字化阅读已成为人们在碎片化时间重要的阅读方式。据统计,2012年至2015年,我国国民人均电子书阅读量分别为2.35本、2.48本、3.22本和3.26本,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2015年数字化阅读载体的接触率变化数据监测发现,纸质出版物阅读仍是大多数国民倾向的阅读方式,而年轻人则更倾向于数字化阅读形式。在数字化阅读用户中,90后成为了绝对的主力军,占比达到53%;80后以22%的占比紧随其后;其他年龄层占比25%。 (摘编自《2016年国人阅读数据分析报告》) 材料二: 2014年,我国基础教育进一步普及,15岁及以上人口的识字率较2007年增加了3.48%,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较2007年上升4.97%;高等教育发展有效提高了国民综合文化素质。 近5年来,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与年均图书阅读量均稳步上升。这反映了随着消费结构升级、居民收入增加、受教育程度提高,国民逐渐养成阅读习惯,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支撑图书市场稳步发展。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人均读书数量较低,发达国家不仅以经济手段支持图书产业发展,也通过多种途径营造社会读书氛围,如韩国颁布《读书振兴法》、美国颁布《卓越阅读法》,从立法层面鼓励读书。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国民阅读习惯的养成与深化,中国图书市场有进一步的增长空间。 (摘编自《2017-2022年中国图书零售连锁市场供需预测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材料三: 与日韩等国相比,我国纸质图书平均阅读量差距不小。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大原因是:没时间。首份《中国国民休闲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人每天用于休闲的时间仅3.156个小时,而工作时间则达到9.249小时。有限的休闲时间,国人又大把扔进了应酬、交际中。此外,网络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增多,快餐化、娱乐化的阅读方式也令人们很难静下心捧一本书细细品味。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应试教育影响。从小学到大学,被强迫学习,读死书,导致很多人对读书都很抵触,甚至害怕读书。 (摘编自《2016年中国人读书数据》等) 1.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根据材料一,虽然纸质出版物阅读仍是国民喜欢的阅读方式,但数字化阅读更受年轻人的喜爱,数字化阅读将会取代纸质化阅读。 B.从材料一可以看出,2015年数字化阅读的各类载体中,手机阅读的增速最快,光盘阅读变化最小。 C.材料二认为,阅读习惯的养成与深化取决于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国民不断增长的阅读消费需求将支撑图书市场进一步发展。 D.材料三认为,我国国民纸质图书人均阅读量比日韩等国少的最根本原因,是中国人的工作强度全世界最大,导致国民没有时间读书。 2.下列针对三则材料的理解和分析,合理的两项是( )( ) A.材料一显示2013至2015年,我国国民阅读方式中,纸质图书的阅读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电子书的阅读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B.材料一显示,2015年手机阅读增速最快,这一趋势与人们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内容”阅读的倾向一致。 C.材料二中发达国家通过经济手段、立法方式鼓励国民读书,营造良好的社会读书氛围来促进国民阅读,这种做法值得我国借鉴。 D.材料三显示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中还包括了对教材和教辅的阅读,这充分说明了我国广大中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抵触。 E.三则材料从不同角度对我国国民的阅读情况进行了分析,都认为我国国民的阅读情况虽和发达国家相比有差距,但会越来越好。 3.请你对提高我国国民阅读量提出两条合理建议,并结合材料简要阐述。 1.B 2.BC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文本中心内容的能力。A项“纸质图书的阅读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错误,原文说的是“2015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8本,与2014年相比增加了0.02本”。D项“这充分说明了我国广大中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抵触”说法错误。E项“都认为我国国民的阅读情况虽和发达国家相比有差距”错误,材料一没有体现我国与其他国家的比较,也没有“越来越好”的表述。 3.①制定我国的《阅读法》,从立法角度保障国民的阅读时间和阅读权利。韩、美均颁布读书法,我国尚未就阅读立法,这方面的空白需要填补。 ②提升国民综合文化素质,进一步养成和深化国民的阅读习惯。普及基础教育,提高国民识字率,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对国民的综合文化素质提高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③摆脱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材料显示,不少人受困于应试教育抵触读书,我们应该摆脱这一负面影响,静心读书,忌死读。 ④国家干预,增加劳动者休闲时间。中国人的休闲时间太短,这是制约公民读书热情的一大原因。 今日收获如何? 总结一下吧!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