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陕西省汉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汉中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地理(文科)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读表,表中为我国三大自然区的部分特征,回答下列问题。‎ 项目 ‎ ‎(1) ‎ ‎(2) ‎ ‎(3) ‎ 地形 ‎ 高原、高山 ‎ ‎① ‎ 高原、盆地、山地 ‎ 气候 ‎ ‎② ‎ 季风气候 ‎ 大陆性气候 ‎ 植被 ‎ 森林、草甸、荒漠 ‎ 森林、森林草原 ‎ 草原、荒漠 ‎ 农业 ‎ 畜牧业为主河谷农业 ‎ 种植业 ‎ ‎③ ‎ ‎1. 表中的①表示( )‎ A. 盆地、丘陵 B. 平原、丘陵、高原 C. 高原、盆地 D. 高原、盆地、山地 ‎2. ②表示的气候主要是( )‎ A. 温带大陆性气候 B. 温带季风气候 C. 亚热带季风气候 D. 高山气候 ‎3. 有关表中③的描述,正确的有( )‎ ‎①我国重要的草原牧场和山地牧场分布区,畜牧业发达 ‎ ‎②种植业发展历史悠久,形成了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生产 ‎ ‎③借助高山冰雪融水,发展灌溉农业,是我国高品质果、棉生产基地 ‎ ‎④由于干旱严重,作物种植区的土地荒漠化和盐渍化问题突出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答案】1. B 2. D 3. C ‎【解析】‎ ‎【分析】‎ 考查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1题详解】‎ 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2)地区为季风气候,植被以森林、森林草原为主,农业以种植业为主,这种特征说明是东部季风区,从而判断主要地形为平原、丘陵、高原。‎ ‎【2题详解】‎ 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1)地区地形以高原、高山为主,植被以森林、草甸、荒漠为主,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发展河谷农业,应为青藏高寒区,所以气候应该为高山气候。‎ ‎【3题详解】‎ 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3)地区地形为高原、盆地、山地,气候以大陆性气候,植被以草原、荒漠,可以判断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应以畜牧业为主,发展灌溉农业,有可能出现土地荒漠化和盐渍化问题,C正确。‎ ‎【点睛】‎ 下图所示景观均为世界文化遗产,完成下列各题。‎ ‎4. 甲所在商品粮基地农业生产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 A. 地形崎岖 B. 光照较少 C. 降水不足 D. 积温过高 ‎5. 资源短缺制约着乙所在工业基地的发展,下列措施中不能缓解上述问题的是( )‎ A. 南水北调 B. 西气东输 C. 西电东送 D. 北煤南运 ‎6. 有关各地自然环境特点或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甲所在地形区燃煤多,地形封闭,酸雨较严重 B. 乙所在地形区东临太平洋,地震活动较频繁 C. 丙所在地形区海拔最高,气压低,光热较充足 D. 丁沿线以北植被少,降水多,水土流失较普遍 ‎【答案】4. B 5. A 6. A ‎【解析】‎ 考查农业区位因素,资源跨区域调配,区域环境特征。‎ ‎【4题详解】‎ 甲是成都都江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C错。位于成都平原,地形平坦,A错。位于四川盆地,地形闭塞,多云雾天气,所在商品粮基地农业生产的主要不利条件是光照较少,B对。地处亚热带,积温适中,有利于作物生长,D错。故选B。‎ ‎【5题详解】‎ 乙是苏州园林,位于江苏省,经济水平较高,位于沪宁杭工业基地,能源资源短缺制约着乙所在工业基地的发展。该工业基地水资源充足,且南水北调不能缓解能源短缺问题,A符合题意。西气东输、西电东送、‎ 北煤南运有利于缓解该工业基地能源短缺问题,B、C、D不合题意。故选A。‎ ‎【6题详解】‎ 甲所在地形区是四川盆地,生产生活燃煤多,且地形封闭, 云雾天气多,酸雨较严重,A正确,乙所在地形区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壳结构稳定,地震活动较少,B错。丙所在地形区是青藏高原,海拔最高,气压低,光照充足,热量不足,C错。丁是长城,沿线以北植被少,降水少,水土流失较少,D错。故选A。‎ 下图为国家“十一五”规划划定的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1999~2009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造成图中四大区域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差异的因素有 (  )‎ ‎①地理区位 ②矿产丰富程度 ③产业结构 ④对外开放程度 ⑤科技水平 ⑥土地面积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⑤⑥ C. ①③④⑤ D. ①③⑤⑥‎ ‎8. 2008年东部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下降最大,说明(  )‎ A. 中西部经济加速增长,东西部差距逐渐消失 B.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西移,造成东部发展衰落 C. 东部受自然灾害影响,农业减产 D. 东部外向型经济比重高,受国际市场影响大 ‎【答案】7. C 8. D ‎【解析】‎ ‎【7题详解】‎ 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主要与地理区位、开放程度、产业结构、科技水平有关,地区对外开放程度高,高附加值产业、新兴产业比重大,则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快。①③④⑤对,②矿产丰富程度和⑥土地面积对区域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影响不大,②⑥错。故选C。‎ ‎【8题详解】‎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东部地区外向型经济比重高,对外向型经济影响较大,所以东部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下降最大,D对,ABC错。故选D。‎ 下图为人类各发展阶段的人均每日能源消耗(包括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前四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矿物能源 B. 后三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 C. 人类在各发展阶段都消耗一种类型的能源 D.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每日能源消耗不断增长 ‎10. 关于人类各发展阶段能源利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 A. 原始社会人类利用的能源虽然较少,但对环境影响较大 B. 农业社会能源的开发利用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 C. 工业社会大量使用能源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但生态问题得到缓解 D. 现代社会崇尚美国的能源消费方式,能源利用率高,环境问题得到解决 ‎【答案】9. D 10. B ‎【解析】‎ ‎9题详解】‎ 前四个阶段人类消耗的主要能源为木材和水力,木材属生物能源,A 错;后三个阶段主要消耗的是矿物能源,B错;人类在不同的阶段消耗的能源类型不同,C错。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能源消耗不断增长,D对。故选D。‎ ‎【10题详解】‎ 原始社会对环境影响小,A错;工业社会对环境影响大,生态问题比较严重,C错;美国的能源消费属于过度消费,环境问题比较严重,D错。农业社会由于人口增多,对能源的开发利用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B对。故选B。‎ 左图是我国某省年等降水量分布图,右图是该省某地区甲河水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 甲河下游地区是开发历史悠久的耕作区,当前限制其农业发展的突出因素是(  )‎ A. 土壤 B. 地形 C. 水源 D. 热量 ‎12. 下图中①点表示当前甲河流域农业产值比重。为缓解当地的生态危机,拟调整该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其中合理的规划方案是(  )‎ A. ② B. ③ C. ④ D. ⑤‎ ‎【答案】11. C 12. A ‎【解析】‎ ‎【11题详解】‎ 甲河下游地区处于西北内陆地区,该区降水较少,虽地形平坦,土壤较肥沃,热量较充足,但农业需要灌溉水源,水源成为当前限制其农业发展的突出因素,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2题详解】‎ 图中①点对应的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比重分别约为65%、5%、30%,根据材料信息,甲河流域地形平坦,不适宜大力发展林果业,区域缺水严重,基于当地自然条件的特点,应适当减小种植业比重,增加畜牧业比重。据此结合坐标图,③的种植业比例过低;④的林果业比例过高;⑤种植业比例过大。只有②点对应的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比重分别约为40%、50%、10%,符合发展要求,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农业区位因素:‎ 下图为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图中箭头所示的生产要素及其流动方向,符合区际关系的是( )‎ ‎①为资金 ‎②为技术 ‎③为劳动力 ‎④为原料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14. 关于两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欠发达地区应全面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以促进区域发展 ‎②发达地区应将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 ‎③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逐步转移第二产业,有利于两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 ‎④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城市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13. B 14. D ‎【解析】‎ ‎【13题详解】‎ 图为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关系图,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提供资金、技术;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提供劳动力、原料。故B正确,A、C、D错误。‎ ‎【14题详解】‎ 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基础薄弱、技术水平低,不能全面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只能有选择性的进行承接,①错误;发达地区应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产业层次低的产业,比如劳动力密集型、原料密集型的产业,②错误。③④说法正确。故D正确,A、B、C错误。‎ ‎2010年8月31日‎,国家重大工程——川气东送工程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这条能源大动脉干线全长1635千米,跨越四川、重庆、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8省市,可辐射70多个城市、数千家企业、近2亿人口,年输气能力达120亿立方米,可使沿线天然气供应量增加29.1%,将大大缓解这些地区天然气供应紧张的局面。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5. 与轮南至上海的西气东输管道干线相比,普光至上海的“川气东送”方案具有的优点是( )‎ ‎①沿线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 ‎ ‎②途经我国水能最丰富的三峡地区,供气更方便 ‎ ‎③经过的高原山地少,工程量小 ‎ ‎④供气来源更多,供气更稳定 ‎ ‎⑤运输线路短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②③⑤ D. ③④⑤‎ ‎16. 下列关于川气东送方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有助于改善东、西部地区能源的供求矛盾,促进东、西部的共同发展 B. 有助于西南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西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C. 配合原有的西气东输工程,可从根本上解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 D. 有助于东部地区改善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 ‎【答案】15. B 16. C ‎【解析】‎ ‎【分析】‎ 考查我国的能源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15题详解】‎ 沿线经过了华中和华东经济较发达地区,市场需求量大,①正确;而天然气输送工程与三峡水能资源的开发关系不大,②错误;主要经过的地区有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等,经过高原山地少,地势平坦,工程量小,③正确;与轮南至上海的线路相比,供气来源更少,供气不稳定,且该线路明显较短,⑤正确,④错误。故选B。。‎ ‎【16题详解】‎ 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自身能源很少,对能源的需求量很大,西气东输和川气东送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其能源短缺问题,C说法不正确。川气东送有助于改善东、西部地区能源的供求矛盾,促进东、西部的共同发展,A正确。有助于西南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西南地区经济的发展,B正确。有助于东部地区改善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D正确。本题要求选择不正确选项,故选C。‎ ‎【点睛】‎ 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强。学生只要能借鉴西气东输的相关内容推理分析,并结合我国的区域地理特征和我国的能源供应概况等相关内容即可分析。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学会知识的迁移应用。‎ ‎2016年2月国务院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我国部分行业去产能的原则、路径和保障政策。下图为某煤炭基地发展模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7. 该基地去产能的关键是(  )‎ A. 压缩煤炭开采规模 B. 转移机械制造工业 C. 关闭化工化肥工业 D. 重组建筑材料工业 ‎18. 去产能政策实行后,该基地最具发展潜力的是(  )‎ A. 环保产业群 B. 服务业产业群 C. 制造业产业群 D. 服装业产业群 ‎【答案】17. A 18. B ‎【解析】‎ 考查能源基地建设与经持续发展。‎ ‎【17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发展模式中,核心产业以煤炭开采为基础,所以该基地去产能的关键措施是压缩煤炭开采规模,A对。转移机械制造业、关闭化工化肥工业、重组建材工业可能造成资源的浪费,不是去产能的关键,BCD错误。故选A。‎ ‎【18题详解】‎ 去产能政策实行后,该基地最具发展潜力是服务业产业群,该产业群包括食品服务业和旅游观光业,市场前景广阔,B对。去产能后,产量减少、排污减少,环保产业群、制造业产业群、服装业产业群的潜力也受限制,A、C、D错。故选B。‎ 由于对煤炭资源大规模、高强度的开发,东北、山西等地的 煤炭资源型城市虽为国家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能源和资 源支撑,但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生命和后续发展能力的 代价。下图为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与资源产业生命周期图。据此 回答下列各题。‎ ‎19. 资源型城市最佳的产业结构调整时间段为 A. ①~② B. ③~④ C. ④~⑤ D. ⑤~⑥‎ ‎20. 下列措施中,不适合我国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选择的是 A. 将煤炭产业的重心由开采转为深加工,延长开采周期 B. 增加科技投入,改造传统工业,提高产业竞争力 C. 大力扶植机械制造业和生物制药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D. 利用区位和市场优势,重点发展食品加工业,削弱第三产业 ‎【答案】19. C 20. D ‎【解析】‎ 考查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9题详解】‎ 根据图示可以看出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滞后于资源产业生命周期,故资源型城市的最佳产业结构调整阶段应处于资源开采进入衰退阶段、城市经济增长还维持着高位时期,故图中④~⑤阶段符合题意,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0题详解】‎ 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第三产业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和带动就业,故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不应该削弱第三产业的发展,D项措施不适合。本题要求选择不适合选项,故选D。‎ 红水河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是我国水电开发、防洪及航运规划中的重点河流。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批准红水河梯级开发方案,在红水河全河段建设10个梯级电站。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1. 红水河(  )‎ ‎①水量大 ②多宽谷 ③水流湍急 ④有结冰期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22. 与龙滩水电站比较,大藤峡水电站(  )‎ A. 与上一级水电站的距离更远 B. 海拔更高 C. 与上一级水电站的落差更大 D. 距离主要市场更近 ‎23. 红水河流域水电梯级开发(  )‎ A. 形成了不同的库区,库区两岸冲刷力量会明显增强 B. 将成为沟通川、桂、粤三省通江达海的黄金水道 C. 对减轻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洪水灾害具有明显作用 D. 为优化华南地区电力结构具有重要作用 ‎【答案】21. A 22. D 23. D ‎【解析】‎ ‎【21题详解】‎ 红水河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位于南方季风区,降水丰富,水量大,无结冰期,①正确,④错误;河流主要流经山地地区,河道狭窄,水流湍急,②错误,③正确。故选A。‎ ‎22题详解】‎ 与龙滩水电站相比,大藤峡水电站距离上一级水电站的距离更近,海拔更低,落差更小,ABC错误;但距离珠江三角洲等市场更近,D正确。故选D。‎ ‎【23题详解】‎ 水库形成的库区,河流流速降低,对两岸的冲刷力量降低,A错误;红水河未流经四川,B错误;红水河属于珠江上游,梯级开发能减轻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洪水灾害,C错误;红水河梯级开发,其水电主要送往华南地区,能优化华南地区电力结构,D正确。故选D。‎ ‎2018年3月,湄公河水位降至近90年最低。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正遭受百年来最严重旱情,中国政府应越南政府的请求向湄公河流域国家提供了“巨大帮助”。如图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 下列关于澜沧江—湄公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属于印度洋水系,注入泰国湾 B. 以雨水补给为主,水汽源于太平洋 C 流域内气候适宜水稻种植 D. 河流流量稳定,航运价值高 ‎25. 湄公河水位降至近90年最低,导致河流入海口(  )‎ A. 易出现海水倒灌现象 B. 鱼虾密度增大 C. 赤潮的发生概率增大 D. 泥沙堆积增多 ‎26. 中国政府提供的“巨大帮助”是(  )‎ A. 资金援助 B. 出口淡水 C. 粮食援助 D. 开闸放水 ‎【答案】24. C 25. A 26. D ‎【解析】‎ ‎【24题详解】‎ 湄公河发源于中国,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在越南注入中国南海,属于太平洋水系,A错误。每年在5月到9月份,受到来自印度洋上的西南季风的影响,带来较多降水,B错误。湄公河流域属于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年季分配不均匀,河流流量不稳定,D错误。湄公河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气候适宜,土壤肥沃,水稻种植面积广,C正确。故选C。‎ ‎【25题详解】‎ 湄公河水位降低,使入海河流流量减少,河流携带泥沙量减少,泥沙堆积减少,入海营养物质减少,藻类不会大量繁殖,赤潮的发生概率减小,鱼虾因饵料不足,使密度减小,B、C、D错误。海水顶托作用增强,海水倒灌现象明显,A正确。故选A。‎ ‎【26题详解】‎ 湄公河在中国境内叫澜沧江,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一条国际性河流,且我国位于河流的上游,上游开闸放水可以增加下游水量,因此提供“巨大帮助”,D正确,ABC错。故选D。‎ 华北地区果农利用麦秸、玉米秆、杂草等物质,覆盖在果园里,覆盖厚度在15~‎20 cm。每年将腐烂的物质埋入果园,然后继续覆盖,但覆盖时一般避开2~3月份。‎ 完成下面小题。‎ ‎27. 果农覆草避开2~3月主要是为了( )‎ A. 防止杂草生长 B. 促使雪水下渗 C. 提高地表温度 D. 增大昼夜温差 ‎28. 果农在果园覆草对果树生长的有利影响是( )‎ ‎①增加地表植被  ②减少水分蒸发  ③提高土壤肥力 ④调节土壤温度  ⑤防止果树烂根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④⑤‎ ‎【答案】27. C 28. B ‎【解析】‎ ‎【27题详解】‎ ‎2-3月份是冬末春初,覆盖物遮挡阳光,会影响地温回升,所以要避开2-3月份,C正确。‎ ‎【28题详解】‎ 果园覆草避免阳光照射地面,可以减少水分蒸发。覆草可以调节土温,夏季不过热,冬季不过冷。覆草腐烂后,可以提高土壤肥力,B正确。‎ 读我国某农产品的两大优势生产基地(阴影部分)及两地气温、降水资料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 ‎29. 该农产品最可能为(  )‎ A. 稻米 B. 棉花 C. 甜菜 D. 油菜 ‎30. 该农产品的集中产区在甲基地呈点状分布,在乙基地呈片状分布。形成这种分布差异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 劳动力、气候 B. 地形、土壤 C. 交通线、市场 D. 水源、地形 ‎【答案】29. B 30. D ‎【解析】‎ ‎【29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优势农产品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北地区和新疆地区。华北地区和新疆地区水资源短缺,不可能大面积种植水稻,故A项错误。华北地区和新疆地区秋季降水少,光照充足,有利于棉花的生长和采摘,棉花品质好,销量大,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成为棉花的优势生产基地,故B项正确。甜菜喜温凉,主要分布在我国黑龙江、内蒙古等地区,故C项错误。油菜主要分布在我国水热条件较好的长江流域,故D项错误。故选B。‎ ‎【30题详解】‎ 棉花在我国新疆地区呈点状分布,主要是由于新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淡水资源短缺,而灌溉水源充足的绿洲地区能满足棉花的生长需要,故水源是影响新疆棉花分布的主要因素。在华北地区,棉花呈片状分布主要是由于华北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可以大面积种植棉花。综上所述,可以判断D项正确。ABC错。故选D。‎ ‎31.“金匠中原计划”是富士康在中国大陆中原地区投资布局的发展计划,主要以河南郑州、洛阳和山西晋城三座城市为重点,形成中原金三角制造基地。‎ 据此完成下题。‎ ‎“金匠中原计划”对郑州、洛阳和晋城地区产生的有利影响有 (  )‎ ‎①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市场繁荣  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环境质量提高 ‎ ‎③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城市化进程  ④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郑州、洛阳和晋城地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城市化进程;①、③对。郑州、洛阳和晋城地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不会提高环境质量,不会扩大耕地面积,②、④错。故选B。‎ ‎32.产业转移促进了区域产业、产品生产环节的分工和合作,下列各图中最能反映当前河南富士康所处地位组合的是(  )‎ A Ⅰ、乙、②、c B. Ⅱ、乙、④、b C. Ⅲ、乙、③、a D. Ⅲ、乙、①、a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产品生产周期模型看,富士康处于Ⅲ阶段;从产品生产环节价值链看,富士康处于中间利润较低的环节乙;从产品生命周期看,河南富士康处于成熟期③;在产业竞争金字塔中处于塔基a。C对,ABD错。故选C。‎ ‎33.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主动转移的原因是 (  )‎ A. 工业结构的调整 B. 地价高与失业率高 C. 能源、资源消耗殆尽 D. 交通枢纽的地位下降 ‎【答案】A ‎【解析】‎ ‎【详解】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价格、地价上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生产成本提高,不适合在此发展,因此要进行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所以就必须进行产业的转移。A对,BCD错。故选A。‎ ‎【点睛】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劳动力因素、市场因素、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其他因素。‎ ‎34.过去人工测量一个地点的三维坐标,需要几个测量员扛着测量仪器忙几个小时(如图所示),测出的结果往往存在较大的误差,现在只需一个人手持GPS接收机站在测量点,就能立即读出该点的三维坐标。‎ 据此完成下题。‎ 运用手持 GPS 接收机可读出测量地点的三维坐标分别是(  )‎ A. 经度、速度、时间 B. 纬度、高程、时间 C. 经度、纬度、海拔 D. 经度、纬度、速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GPS全球定位系统可以帮助测量人员确定测量地点的三维位置,即经度、纬度、海拔,从而为测量提供更为准确的数据。C对,ABD错。故选C。‎ ‎【点睛】相关知识连接:地理信息技术的区别:‎ 遥感(RS):拍摄图像;获取“面”的信息;侧重“看”。‎ 全球定位系统(GPS):定位、导航;定“点”的位置。‎ 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处理、储存地理空间信息;侧重“想”。‎ 下图为卫星拍摄的冰山照片。图片中显示R冰山(69°24′S,100°12′E)已经从南极大陆边缘厚冰层中解体出来。目前,R冰山正在向该地区的东部海域缓缓移动。据此并读图完成3~4题。‎ ‎35. 监测R冰山移动方向和速度最好采用(  )‎ A. 飞机跟踪 B. 地理信息系统 C. 遥感技术 D. 全球定位系统 ‎36. 对冰山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对移动的方向进行预测主要是应用(  )‎ A. GIS B. GPS C. RS D. 电子地图 ‎【答案】35. C 36. A ‎【解析】‎ ‎【35题详解】‎ 遥感技术具有探测范围大,获取信息速度快,信息更新快,周期短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资源普查、军事侦察、导弹预警、军事测绘、海洋监视、气象观测等诸多领域。监测R冰山移动方向和速度最好采用遥感技术,B正确。‎ ‎【36题详解】‎ 对冰山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对移动的方向进行预测需要多个图层进行叠加分析,主要是应用GIS系统,C正确。‎ ‎《中国海洋报》‎2008年1月23日报道,由于全球变暖,两极的冰川、雪山和太平洋海岛危在旦夕,不少人想趁最后的机会造访它们。因此,所谓的“末日旅游”近年呈上升趋势。据此回答问题。‎ ‎37. 下列因为全球气候变暖而成为濒危景点的是 ‎①乞力马扎罗山雪峰 ‎ ‎②澳大利亚大堡礁 ‎ ‎③大兴安岭森林 ‎ ‎④西湖风光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8. “末日旅游”的不断上升,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 使全球变暖的趋势减缓 B. 使南北差距缩小 C. 使生物更趋于多样化 D. 游客量大增会进一步破坏环境 ‎【答案】37. A 38. D ‎【解析】‎ 考查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7题详解】‎ 全球气候变暖,会使高山冰川融化,海水上涨,海岸后退,乞力马扎罗山雪峰将会减退直至消失,①正确。澳大利亚大堡礁也会因海水上涨,生存环境受到破坏而消失,②正确。大兴安岭森林由于气温升高,可能有利森林的生长,③错误;西湖风光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不大,④错误。故选A。‎ ‎【38题详解】‎ ‎“末日旅游”导致这些濒危景点的游客数量增多,人类活动加剧,而导致进一步破坏环境,D正确。旅游对全球变暖的趋势和南北差距影响不大,AB错误。环境破坏使生物多样性减少,C错误。故选D。‎ 读北京、昆明两地的旅客流量统计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9. 昆明旅游旺季长是由于 A. 气候条件较好 B. 市场距离较短 C. 交通通达性较强 D. 接待能力较强 ‎40. 两地客流量差异较大,最主要是由于 A. 气候环境的差异 B. 自然旅游资源的差异 C. 人文旅游资源的差异 D. 环境容量的差异 ‎【答案】39. A 40. C ‎【解析】‎ ‎【39题详解】‎ 昆明地处南方,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地形影响,一年四季如春,北京是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昆明气候条件好是其旅游旺季长的主要原因,A正确;昆明与北京相比,北京交通通达性更好、市场距离更短,接待能力更强。故选A。‎ ‎【40题详解】‎ 从图中可看出北京客流量大于昆明,原因是北京是我国首都,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古都,有着众多的人文旅游资源,且这些资源有突出的非凡性,对游客吸引力较大,昆明主要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两地客流量差异较大的最主原因是资源类型存在差异,C正确。‎ 二、综合题 ‎41.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左图所示国家为内陆国家,国土面积约2.6万平方千米。境内多山,有“千丘之国”的称谓。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1000~1600毫米。由于长期粮食不足,2009年开始从中国引进水稻种植技术,并获得成功。该国矿物能源非常短缺,电力资源以水电为主。下右图为尼亚瓦龙古河上的Nyabarongo水电站及其多年各月平均发电量变化曲线图。‎ ‎(1)说明材料中水电站多年各月平均发电量的变化特点及原因。‎ ‎(2)综合开发可以促进流域发展,据图分析尼亚瓦龙古河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 ‎【答案】(1)特点:发电量不稳定,3~5月和9~12月发电量较大。原因:当地降水不稳定,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故发电量不稳定;由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一年中赤道低压带两次经过该地区,河流有两次汛期,故出现两次发电量峰值。‎ ‎(2)境内多山,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可开发水电;流域内河湖广布,可发展淡水养殖业;水旱灾害较多,可通过水利工程,改善农业灌溉条件,稳定粮食生产;保护流域生态,发展旅游业等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流域的综合开发等相关知识。‎ ‎【详解】(1)读右图可知,该水电站发电量不稳定,3~5月和9~12月发电量较大。而影响水电站发电量的主要因素是河流径流量,结合经纬度可知该地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不稳定,一年中赤道低压带两次控制该地区,即3~5月和9~12月被赤道低压带控制,降水多,河流形成两次汛期,所以一年中有两个时期发电量较大。‎ ‎(2)河流的综合开发主要是指开发河流的航运、发电、旅游、灌溉、防洪、养殖等功能。据材料可知,该国境内多山,地形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可开发水电。读左图可以看出流域内河湖众多,水域广阔,可发展水产养殖业。结合经纬度可知,该国为热带草原气候,水旱灾害较多,可修建水利工程,改善农业灌溉条件,稳定粮食生产。保护流域生态,发展旅游业等。‎ ‎42.下图为近30年来东北部分地区农业类型布局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吉林玉米种植区号称“黄金玉米带”,其东侧的长白山、西侧的草原和湿地,都是“黄金玉米带”稳定发展的天然保障。请分别分析它们对图中玉米带的“保障作用”。 ‎ ‎(2)下图是东北某地区玉米芯综合利用产业链示意图。分析此产业链对该地区可持续发展所起的作用。‎ ‎【答案】(1)长白山:地势高,降水丰富,形成庞大水系,为玉米种植区提供灌溉水源;森林茂密,补给土壤有机质,涵养了大量水源,调节径流,减轻水旱灾害。草原和湿地:植物生长良好(或植被覆盖率高),能降低风速,固结土壤,抑制风沙活动(或保护农田)。‎ ‎(2)有利于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拓展(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有利于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条件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作用等相关知识。‎ ‎【详解】(1‎ ‎)吉林玉米种植区号称“黄金玉米带”,其东侧的长白山、西侧的草原和湿地,都是“黄金玉米带”稳定发展的天然保障。由图可知,它们对图中玉米带的“保障作用”分别表现在: ‎ 长白山区地势高,降水丰富,形成庞大水系,为玉米种植区提供灌溉水源。山区森林茂密,补给土壤有机质,涵养了大量水源,调节径流,减轻水旱灾害。保障玉米带的稳定发展。草原和湿地使周围林草生长良好,植被覆盖率高,能降低风速,固结土壤,抑制风沙危害农田,保护农田,减少风沙灾害对农田的影响。‎ ‎(2)由材料可知,此产业链对该地区可持续发展所起的作用可以从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分析。经济效益:该地区玉米芯综合利用模式拓展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提高了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使农业生产与加工相结合,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社会效益:增加就业岗位,有利于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环境效益:该产业链有利于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43.江西省三清山旅游景区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 位于我国江西省东北部上饶市境内的三清山,属典型的花岗岩地貌景观,该地断裂、裂隙发育,上亿年的风雨侵蚀,造就了奇峰怪石的景观,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国家地质公园,也是江西省重点开发的旅游景区。‎ ‎(1)简述三清山旅游景区奇峰怪石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 ‎(2)分析三清山旅游景区开发的有利条件。‎ ‎【答案】‎ 断裂裂隙发育,构成了三清山自然景观的基本面貌;景区处于亚热带季风湿润区,高温多雨,风化作用强烈;花岗石易被风化侵蚀。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造就了景区奇峰怪石的景观。‎ ‎(2)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东北部,紧邻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较发达地区,客源广、游客多,消费能力强;景区外围宾馆、停车场等服务设施齐全;环山公路、索道直通旅游景区;由省政府的重视和政策保证。‎ ‎【解析】‎ 整体分析:利用材料信息,三清山断裂裂隙发育,花岗岩地貌分布广。花岗石被长期的风化侵蚀,形成奇特的形态。旅游业发展条件,主要从资源特点、客源地距离、交通、地区接待能力等方面分析。‎ ‎(1)根据材料,三清山断裂裂隙发育,构成了三清山自然景观的基本面貌。景区处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高温多雨,风化作用强烈。花岗石被长期的风化侵蚀,形成奇特的形态。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造就了景区奇峰怪石的景观。‎ ‎(2)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东北部,紧邻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较发达地区,旅游客源市场广、游客多,消费能力强。景区外围宾馆、停车场等服务设施齐全,接待能力强。有环山公路、索道直通旅游景区,交通便利,便于游客集散。有省政府的重视和政策保证,推动旅游业发展。‎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