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2021届高三毕业班第一次统一检测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东省肇庆市2021届高三毕业班第一次统一检测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肇庆市 2021 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统一检测 2020.11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 规定的位置上。 2.第 I 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 II 卷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 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 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 1 卷(选择题,共 48 分) 本卷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据青铜器铭文和古文献记载,周代并不存在等级森严的五等爵制。畿内贵族兼做王官者多 称“公”;畿外较大诸侯则称“侯”;“伯”本为贵族家长之称,后亦称一方诸侯之长;蛮夷之 君多称“子”;“男”则为华夏小国诸侯之称。据此可知,周代 A.中央集权雏形已经显现 B.地方行政管理混乱低效 C.国家治理体系较为松散 D.贵族政治统治形式多样 2.图 1 为汉代“车马过桥"画像砖,画面为二马拉一辂车,一骑吏在车的右后侧跟随。画像 砖中的情境 A.体现了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 B.全面再现了汉初社会风貌 C.说明中外文化交流成果显著 D.反映了礼制对社会的影响 3.从唐中后期开始到宋代,城市中工商业者人数增长,同时城市中其他行业,包括广义“邸 店”业和演艺业之类,正在吸纳更多人户走向城市或新兴市镇。此外,兵士、生徒、举子和 “方外"之人在城市中也占有相当比例。这说明当时 A.经济政治发展推动了社会结构变化 B.人口流动加速了社会经济转型 C.坊市制度变革促进了工商市镇崛起 D.抑商政策松动引发了城乡分化 4.宋初,词作为南方小国的亡国之音,是人人望而生畏的文化腐朽物,体现着南方颓废的文风 和士风。后来,大量士大夫参与了词的创作,改变了其创作风格,如岳飞和辛弃疾等,都写 出了很多高亢瞭亮、心怀天下的词句。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文化重心的转移 B.诗歌的衰落 C.民族矛盾的激化 D,理学的影响 5.顾炎武在《郡县论》和《日知录》中都提到,要扩大郡县的理财权力,主张县令经营其辖 区内的一切经济事业,也就是以一个县作为一个经济单位,根据中央所定的经济管理目标, 由县令对其单位实行理财承包。顾炎武这一主张意在 A.发展资本主义生产 B.扩大地方的自主性 C.提高民众政治觉悟 D,否定君主专制制度 6.1861 年,有人以古代春秋列国的形势,清楚地比拟当时列强并立的世界,并提出加强外交 的建议。此后,用中国历史知识中春秋与战国形势来解释当时国际现状者,不下十数人之多。 这反映出当时 A.西方列强加强了对中国的军事侵略 B.中国外交近代化已初步实现 C.以中国为中心的天下观受到了冲击 D.清廷认清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7.表 1 为 1895-1928 年中国土丝产销情况表(单位:关担)。这折射出这一时期 A.列强逐步加紧了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B.民众与世界市场联系开始加强 C.中国传统手工业仍具有一定影响力 D.商品经济已经取代了自然经济 8.在五四运动前的《新青年》杂志中,民主更多意味着“思想民主”,有着疏离政治的明显 倾向。五四运动后,民主转而成为强调人民参与权的“政治民主”,学生、工人和妇女分别 从民主概念中找到了罢课、罢工和离开家庭的正当性。这一转变 A.凸显了中国共产党的作用 B.推动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C.改变了中国民主革命性质 D.适应了救亡图存的时代需要 9.抗战时期,各大敌后抗日根据地逐渐形成军事发包制。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根据地拥有 军事决策的裁量权,实现了财经方面的自给,同时实行属地管理。可见,军事发包制 A.沿袭了井冈山革命斗争的道路 B.有利于扩大全民族抗战的局面 C.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D.促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0.下面是毛泽东给鞍钢工人的回信。这一回信的历史背景是,当时中国 A.国民经济恢复工作逐步展开 B.生产资料所有制已发生根本变化 C.大规模工业化战略正在实施 D.原有重工业基础得到充分的利用 11.作为各种赛会的比赛项目,摔跤在古代希腊拥有很高的地位,人们将奥林匹克赛会的摔 跤胜利者视为英雄,许多神话及文学作品中描写的人物都与摔跤有关,这些人物大都是摔跤 场上的高手。可见,在古代希腊 A.英雄情结与人文精神已融合 B.社会价值观摆脱了道德规范约束 C.人人平等的理念得到了贯彻 D.崇尚阳刚与力量的社会氛围浓厚 12.14—16 世纪,远洋航行在葡萄牙等西欧国家颇为流行。贵族们希望通过海上征服战争建功 立业,赢得君主欢心,从而获取俸禄、封地和职位;商人们希望开拓新的商路和市场,获得发 财致富的机会;普通民众则希望获取新的土地。据此可知,在当时葡萄牙等西欧国家 A.资本原始积累的途径多元化 B.海外扩张成为社会共识 C.阶层间流动受到了严格限制 D.开始利用海洋获取权益 13.德意志帝国在最初建立时具有行政结构上的联邦主义和政治体制上的半专制主义特征, 但随着德国社会的发展,帝国行政结构出现了由联邦主义向中央集权主义的缓慢转变,政治体 制由半专制体制向议会民主制迈进,缓慢实现了“悄无声息的议会化”。这表明当时德国 A.议会逐步成为了权力中心 B.首相不再对皇帝负责 C.代议机构的职权发生变化 D.议会和皇帝实现分权 14.某学者认为,在评价苏联模式时,一定要结合苏联共产党的抱负,看这个模式在多大程 度上满足和实现了这种抱负。苏联共产党的抱负含有三层意义:建设社会主义;追赶先进国家; 谋求国际权势。该学者意在强调苏联模式 A.造成了经济结构上的失衡 B.以计划经济和高度集权为特征 C.在战略定位上具有盲目性 D.致力于提升自身制度的优越性 15.二战后,美国政府与娱乐业、传媒界、商界等协同作战,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宣传机制, 借助实景展示媒介、传统纸质媒介和电子视听媒介对国家形象进行了空前鼓吹,如 1950 年 芝加哥博览会.1955 年“人民资本主义”主题展览等。美国政府这些做法旨在 A.构建遏制中国的安全体系 B.同苏联争夺第三世界国家 C.赢得遏制共产主义的优势 D.推动西欧国家之间的联合 16.图 2 为法国画家乔治-布拉克创作于二战后的作品《黑鸟》, 一经问世便举世震惊。这 A.反映了浪漫主义美术的壇变 B.说明了印象派绘画影响深远 C.体现了现实主义作品的张力 D.彰显了现代主义艺术的特征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52 分) 本卷为非选择题,共 52 分。第 17-19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20.21 题 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 40 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经过长期的战争与经济文化交流,华夏族与其他民族逐步融合。 秦汉时期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奠基时期。秦朝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 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具有开创性。汉朝长达四百年,国势强盛,影响深远。对外交往 中,汉朝的使者被称为“汉使",汉朝的人被称为“汉人",汉朝的军队被称为“汉兵",汉 族族称的稳定性经受了历史的考验。汉族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周边各民族,有的民族还 显著走上了封建化的道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民族大量内迁,中原地区民族杂 居的情况大大地发展了。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唐太宗一度被尊称为“天可汗 五代辽宋夏金时期,各民族进一步融合。辽、夏、金三个政权都是仿照汉族王朝模式建立的, 具有国号、年号、汉式政权机构和一系列相关的礼仪制度。它们的统治范围已不局限于其民 族原居地,而是不同程度、越来越深入地拓展到汉族居住区。元朝大一统的重建,为统一多 民族国家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明清时期,中国的辽阔版图基本奠定。在治理多民族大一统国 家方面,清朝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 —摘编自袁行霸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并归纳其 主要特征。(6 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要因素, 并谈谈你对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认识。(8 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 材料一 近代中国留学运动是伴随着中国国门的被迫打开、西学东渐进一步扩大后逐渐 开始发展的,它以 1872 年容阂倡导的留美幼童运动为肇始,在 20 世纪初的清末新政时期形 成留学潮。从清末到民国,走出国门留学欧美日的中国留学生,起码在 10 万人以上。留学 生对西方物质文化的引入,改变了传统中国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生产方式一统天下的局面, 使资本主义机器生产成为中国社会生产方式的组成部分。留学生对西方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的引入,直接导致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解体。留学教育是文化开放的产物,一部留学史就是一 部学习西方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并逐步深入到精神文化的历史。 —摘编自张应强《中国近代文化转型与留学教育》 材料二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海外学子怀着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和美好憧憬,克服 难以想象的政治、经济、生活等方面的种种困难,返回祖国。他们归国后,为百废待兴的中 国科技与教育等奠定了基础。20 世纪 80 年代后,改革开放时期的留学生对中国社会文化的 影响具有多元的开放色彩。他们不仅仅限于单一的归国服务的传统模式,还创立了中外结合 或来去自由的国际合作新方式。不少人与国内科研机构搞合作研究,或利用国外的信息和资 源优势,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献计效力。留学生在中国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比以往任何一个时 期都更为突出。 —摘编自李喜所《百年留学潮与中国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留学教育的特点及其历史作用。(6 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相较于近代中国,20 世纪 80 年代后中国留学 教育的不同之处,并说明造成不同的主要原因。(8 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表 2 19 世纪前期英国主要《工厂法》内容情况 —据丁建定《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 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二)选考题:共 12 分。请考生从 2 道试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 题计分。 20.[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2 分) 材料 宋初,有人击登闻鼓告科举阅卷不公,为了避免出现这种现象,将作监丞莆田、 陈蒂联合上奏,提出糊名的方法,应用在科举阅卷中。此建议被宋太宗采纳,并召集大臣进 行商议后开始正式实施。殿试是最先开始使用糊名制的,对试卷进行等级划分,分为优劣两 个级别。糊名制在实施后,还是没有杜绝徇私舞弊的问题,有的官员可以根据字迹来辨别, 所以开始实施誉录制度。为了避免出现誉录人或有意或无意的造成文件错誉,对举子造成有 利或者不利的影响,又专门设立对读官,专门进行问责校对工作。誉录官的职责就是要必须 对原文进行誉录,不能擅自更改文中的意思或者进行语句的删减,校对官要对誉写卷进行认 真校勘,在确定没有错误后进行弥封,然后送交复考官进行再定。总之,宋初糊名制和誉录 制改革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摘编自王忠庆《北宋初期的科举制改革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初科举制度改革的特点。(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初科举制度改革的意义。(6 分) 21.[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2 分) 材料 钱伟长(1912—2010 年),著名科学家、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钱伟长长 期从事力学研究,在板壳问题、广义变分原理和汉字宏观字形编码等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他参与创建了北京大学力学系一开创了中国大学里第一个力学专业,招收了中国解放后的第 一批力学研究生,开设了中国第一个力学研究班和力学师资培养班。他还开创了全国现代数 学与力学系列学术会议,开辟了理论力学的研究方向和非线性力学的学术方向。钱伟长共发 表论文 100 余篇,其中包括《应用数学与力学论文集 M198O 年)等共•约 300 余万字,还 担任 5 种国际学术刊物的编委和一些国内学术刊物的顾问,创办了《应用数学和力学》刊物, 用中英文两种文字在国内外发行,著有《广义变分原理 M1985 年)等,合著有《弹性力学》 等。钱伟长为中国的机械工业、土木建筑、航空航天和军工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被人称 为“力学之父"“应用数学之父 ——摘编自邓艳玲《“力学之父'‘钱伟长》 (1)根据材料,概括钱伟长对中国科学发展的贡献。(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钱伟长取得成就的原因。(6 分) 肇庆市 2021 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统一检测 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O2O.n 1. 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周代并不存在等级森严的五等爵制”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代五 等 爵制情况比较复杂,且不太严格,说明周代国家治理体系较为松散,(: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 中 央集权,A 项错误;材料没有相关地方行政管理的信息,B 项错误;材料说的是五等爵制,无法 体现 贵族政治统治形式,D 项错误。 2. D【解析】汉代儒学影响力上升并成为社会主流思想,根据材料信息“二马拉一招车,一骑吏在 车 的右后侧跟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画像砖中的情境反映了礼制对社会的影响,故 D 项正 确。 材料体现的是现实主义,而非浪漫主义,A 项错误;B 项“全面再现”之说过于绝对;C 项材料 信息 无法体现。 3. A【解析】根据材料“城市中工商业者人数增长”“正在吸纳更多人户走向城市或新兴市镇” “兵 士、生徒、举子和'方外'之人在城市中也占有相当比例”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政治 发 展推动了社会结构的变化,A 项正确。材料没有相关社会经济转型的信息,B 项错误;“坊市制 度变 革”材料无从体现,C 项错误;D 项表述材料本身无法说明。 4. 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大量士大夫参与了词的创作,改变了其创作风格”“岳飞和辛弃疾等, 都 写出了很多高亢瞭亮、心怀天下的词句”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理学的 影 响,故 D 项正确。A 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B 项表述与材料信息无关;民族矛盾的激化宋初 也有, 它不是词的创作风格改变的主要原因,C 项逻辑关系不吻合。 5. 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扩大郡县的理财权力”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顾炎武这一主张意在 扩 大地方的自主性,B 项正确。材料没有资本主义生产的相关信息,A 项错误;C 项表述与材料 主旨 不符;材料无法体现否定君主专制,D 项错误。 6. 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当时列强并立”“加强外交”“春秋与战国形势”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 知,当时以中国为中心的天下观受到了冲击,故选 C 项。1861 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刚结束,A 项表 述 不符合史实;材料无法体现中国外交近代化已初步实现,B 项错误;D 项表述与史实不符。 7. C【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虽然土丝出口量萎缩,但内销量却一直在增长,这折射出当时中国 传 统手工业仍具有一定影响力,C 项正确。材料没有相关资本输出的信息,A 项错误;B 项错在 “开 始加强”;材料无法体现商品经济已经取代了自然经济。 8. 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述转变适应了救亡图存的时代需要,D 项正确。A 项表述 不 符合史实,转变前后中国共产党还未成立;材料没有革命统一战线的相关信息,B 项错误;五四 运动 前后中国民主革命性质未改变,C 项表述不符合史实。 9. B【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军事发包制有利于扩大全民族抗 战 的局面。A 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C、D 项表述与材料所述时间不符。 10.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这一回信的历史背景是当时中国大规模 工 业化战略的实施,C 项正确。A、B 两项表述发生的时间与材料不符;D 项表述与材料构不成 逻辑关 系。 11.D【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人们将奥林匹克赛会的摔跤胜利者视为英雄”“这些人物大都是 摔 跤场上的高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崇尚阳刚和力量的社会氛围浓厚,D 项正确。 其余 选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 12.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远洋航行在葡萄牙等西欧国家颇为流行”“贵族们希望通过海上征服 战 争建功立业,赢得君主欢心,从而获取俸禄、封地和职位;商人们希望开拓新的商路和市场, 获 得发财致富的机会;普通民众则希望获取新的土地”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葡萄牙等 西欧 国家开展海外扩张符合各阶层的利益,B 项正确。A 项表述材料无从体现;C 项表述与材 料主旨不 符;D 项“开始”之说材料无法体现。 13.C【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帝国行政结构出现了由联邦主义向中央集权主义的缓慢转变” “政 治体制由半专制体制向议会民主制迈进”“悄无声息的议会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 德国 代议机构的职权发生变化,C 项正确。其余选项表述均与史实不符。 14.D【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在评价苏联模式时,一定要结合苏联共产党的抱负,看这个模式 在 多大程度上满足和实现了这种抱负”“建设社会主义;追赶先进国家;谋求国际权势”并结合 所 学知识可知,该学者意在强调苏联模式致力于提升自身制度的优越性,D 项正确。A 项材料 无法 体现;B 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C 项材料无法体现。 15.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信息“二战后,美国政府与娱乐业、传媒界、商界等协同作 战, 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宣传机制”“借助实景展示媒介、传统纸质媒介和电子视听媒介对国家形 象进 行了空前鼓吹”“1950 年”“1955 年”反映出美国政府这些做法旨在赢得遏制共产主义的优 势,C 项正确。A、D 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B 项材料无法体现。 16.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黑鸟》是立体派绘画,属于现代主义艺术,D 项正确。其余选项 均 与材料不符。 17. (14 分) (1)历程:春秋战国酝酿;秦汉奠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民族大融合的高潮;隋唐时期统一 多 民族国家得到发展;宋元时期各民族进一步融合;明清时期中国的辽阔版图基本奠定。(3 分, 言 之有理即可,教师酌情给分) 主要特征: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多元一体;渊远流长。(3 分) (2)主要因素:汉族先进制度和文化的引领(或儒家大一统观念的引领);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 交流;统治者开明政策或改革的推动;等等。(3 分) 认识: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少数民族为统一多民族国 家 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如开发建设了祖国的边疆地区等;中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文明与统一 多民 族国家的发展相辅相成;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也影响了周边甚至更远的国家, 推进了 世界文明的进程;等等。(5 分,一点 2 分,三点 5 分) 18. (14 分) ⑴特点:以学习西学为主要内容;以救亡图存为基本出发点;以欧、美、日为留学主要国家。(3 分) 历史作用:冲击了传统小农经济;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冲击了传统文化;推动了西学的传 播; 为资产阶级运动奠定了基础。(3 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2)不同:合作方式多样;服务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突出。(2 分,答出其 中 两点即可) 主要原因:归国学子为新中国科技与教育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对外 经 济文化交流的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落实。(6 分,每点 2 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19. (12 分) 【示例一】论题:英国通过法律手段规范工厂童工使用有利于社会进步。(3 分) 阐述:工业革命时期,英国资本家出于攫取高额利润的考虑,雇佣大量的童工从事工业生产,在 适 龄学习的年龄去工厂做工不利于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英国从 1802 年到 1833 年,通过《工 厂 法》,分类、分步,逐渐解决工厂使用童工的问题,把问题解决与社会稳定相结合,取得了一定 成 效。儿童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动力和科技进步的后备力量,英国的做法有利于资本主义的 长远发 展。(9 分) 【示例二】论题:1802 年英国《工厂法》的规定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资本家的剥削。(3 分) 阐述:工业革命以来,英国的棉、毛纺织厂发展迅速,许多资本家利用学徒做工,企图以此创造 更 多的剩余价值。许多学徒工作的时间极长,这对资本主义的长远发展极为不利,也在一定程 度上 激化了社会矛盾。基于此,1802 年英国《工厂法》规定了棉、毛纺织厂学徒每天的最高工作 时间 及限定时间,使学徒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用于生活或学习。学徒做工时间的规定,限制了 资本家 利用学徒赚取超额利润,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再生产。总之,英国通过对工厂立法,限定 了棉、毛 纺织厂学徒的工作时间,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资本家的剥削。(9 分) 档次 分值 答题情况’ 一等 10—12 分 所拟论题符合要求。能够充分挖掘材料的信息,论题与结论前后一致;能 够引用具 体史实支持论题,对史实的运用准确,由此推导出的结论顺理成 章;论述完整、清 晰、逻辑严谨;文字通顺。 二等 7—9 分 所拟论题符合要求。能够围绕所定论题,阐述自己的观点;所举史实与论 题基本 能构成逻辑关系;论述较完整、清晰;文字通顺。 三等 4—6 分 论题基本符合要求。有史实,但所举史实对论题支撑不足,或史实与结论 之间逻 辑性不强;论述不够严谨;文字较通顺。 四等 0-3 分 无论题(或结论)或论题(结论)与题目无关。无史实论证或只有单个史实 且无 论证。论述没有逻辑性,结论错误;文字不通顺。 20. (12 分) (1)特点:以公平公正为出发点;糊名制与誉录制相结合;注重程序的合理高效。(6 分) (2)意义:有利于解决阅卷不公的问题;为朝廷选拔出一些拥有真才实学的人;扩大了封建统治 的基础。(6 分) 21. (12 分) (1)贡献:长期投身力学和应用数学研究;积极从事力学教育,大力培养力学人才;通过召开学 术会议、发表论文、担任学术刊物编委、创办学术刊物、出版学术著作等方式推动力学与现代数 学 学术发展;将研究成果运用于机械工业、土木建筑等相关领域,为国家建设作出突出贡献。 (6 分,每点 2 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2)原因:中国人民获得解放,当家作主;国家建设的需要,国家对科学事业的重视和支持;改 革 开放事业的推进;钱伟长科学功底深厚、研究意识强烈、创新思维突出、家国情怀浓郁,且注 重 科学实践。(6 分,每点 2 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