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2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天津市河东区2020届高三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模拟测试试题(解析版)
2020年河东区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模拟测试 历史 共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第Ⅰ卷 1.824年,诗人元稹为白居易的诗集作序,写道:“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至于缮写模勒(模刻),炫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拿着白诗印本去换茶换酒)者,处处皆是。”上述材料反映出 A. 雕版印刷已应用于诗歌 B. 活字印刷已经广泛使用 C. 官员文化素质大大提高 D. 诗歌发展出现最高成就 【答案】A 【解析】 依据材料“模勒(模刻),炫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拿着白诗印本去换茶换酒)者,处处皆是”并结合所学可知,此时的印刷术是雕版印刷术,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诗歌的的发展、传播。A正确;活字印刷术出现在宋朝,而824年属于唐朝,时间不符,B错误;材料信息与官员的文化素质提高无关,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雕版印刷术对文化的促进,诗歌发展出现最高成就不符合材料主旨,D错误。故选A。 2.16世纪前后,西北,东南,北直隶,山西等地的冶铁炉可容纳矿石2000斤,每日出炉6次,每炉产铁200斤,当时已经可以生产重达千斤的大船锚;炼铁燃料“煤炭居十七,木炭居十三。”山西为煤炭主要产区“黧面短衣之人填街塞路”。据此判断 A. 明朝末年冶铁业经济繁荣 B. 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C. 煤炭的应用范围发展迅速 D. 煤炭用于日常生活 【答案】A 【解析】 材料反映了明朝时期冶铁业的生产规模非常大,而且冶铁业还促进了煤炭行业的发展壮大,表明明朝末年冶铁业的繁荣。A正确;山西的冶铁、煤炭行业不能代表整个工业手工业的发展,B错误;材料反映了煤炭在冶铁业的应用,不能看出应用范围发展迅速,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煤炭应用于冶铁,而不是日常生活,D错误。故选A。 3. 雅典人认为,无视法律的专制政体是最坏的政体。雅典还树立了刻有反僭主法的大理石石碑,规定企图在雅典建立独裁统治的人,任何人杀死他都无罪。公元前514年,两位青年因刺杀僭主失败被害,雅典人尊他们为一代英雄,并塑像以资纪念。这说明雅典制度 A. 人民主权 B. 法律至上 C. 轮番而治 D. 公民意识 【答案】B 【解析】 依据材料“无视法律的专制政体是最坏的政体”“两位青年因刺杀僭主失败被害,雅典人尊他们为一代英雄,并塑像以资纪念”来看,雅典政治严格实行法治,绝禁人治,体现了法律至上的原则。B正确;主权在民指的是国家政权掌握在绝大多数人手中,材料未体现,A错误;轮番而治指的是轮流统治与被统治,材料未体现,C错误;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材料未体现,D错误。故选B。 4.1839年,林则徐组织编译了《滑达尔各国律例》,并运用其条款“各国有禁止外国货物进口的道理”来证明禁烟的合法性,从而要求外商出具保证书。这说明林则徐 A. 强调建立近代外交制度 B. 运用西方法律维护国家利益 C. 主张采用西方政治体制 D. 系统实践“师夷长技以自强” 【答案】B 【解析】 材料内容为林则徐组织编译西方法律,并依据其处理相关外商事务,建立近代外交制度在题干中无从体现。故A项错误。材料内容为林则徐组织编译西方法律,并依据其处理相关外商事务,可以看出林则徐运用西方国家的法律来处理相关外贸事务,维护国家利益。故B项正确。仅依据题干无法推断出林则徐主张采用西方政治体制,且结合史实可知,林则徐主张学习西方的科技、文化等,并未主张采用其政治体制。故C项错误。仅依据题干无法推断出林则徐是否系统的实践“师夷长技以自强”。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5.英国人密迪乐向太平天国将领提出进行鸦片贸易,遭到严厉拒绝。后英国特使又就《南京条约》中的“条约权利”向太平天国提出要求,被置之不理。这主要说明太平天国领导者 A. 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 B. 初步形成了近代外交理念 C. 具有朴素的独立自主意识 D. 具有明显的盲目排外行为 【答案】C 【解析】 依据材料“英国特使又就《南京条约》中的‘条约权利’向太平天国提出要求,被置之不理”可以看出,太平天国不承认清朝与列强签订的条约,这都说明太平天国在外交上并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C正确;太平天国领导人是农民阶级代表,不能代表先进阶级的思想,A错误;依据所学可知,太平天国并未形成近代外交理念,B错误;材料只反映了太平天国领导者对鸦片的抵制,不代表其盲目排外,D错误。故选C。 6.18世纪的英国商人一旦富有就购置地产,而拥有土地的乡绅则将其土地收人积攒的财富主要用于投资商业企业或政府公债。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 商人与地主联手控制了经济 B. 社会阶层的垂直流动性较强 C. 资本活跃在诸多经济领域中 D. 地主仍是社会的主导性力量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英国商人一旦富有就购置地产”“拥有土地的乡绅则将其土地收人积攒的财富主要用于投资商业企业或政府公债”说明资本不仅是买房置地,拥有土地的乡绅将土地收入还投资于商业企业和政府公债,说明资本活跃在诸多领域,故C选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18世纪英国社会经济资本的流向领域,无法得出商人与地主联手控制了经济,故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资本的流向领域,没有体现社会阶层的流动问题,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18世纪英国社会的资本流向问题,无法得出地主是社会的主导力量,故D选项错误。 7.美国电话之父贝尔于1877年创办贝尔电话公司:爱迪生发明电灯后立即创立自己的电器公司;德国卡尔·本茨1885年发明汽油动力车,次年便成立奔驰汽车厂;美国莱特兄弟1903年制造出第一架飞机,1900年创办莱特飞机公司;瑞典化学家诺贝尔拥有100家工厂……从此类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经济发展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B. 工厂开始逐渐取代了手工工场 C. 发展重化工业成为当时主要潮流 D. 科技成为推进经济的重要动力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工业革命影响。材料通过事例说明电话、电灯、汽车、飞机与“公司”或“工厂”成立之间的关系,即体现了科技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D项正确;A、B两项的表述与题干表述的现象因果关系颠倒,均排除;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投资重化工业是当时的社会潮流,C项排除。 8.1937—1942年,中国沿海工厂企业迁移到西南和西北地区,西部工厂数增加,如图所示,西部工厂数的这一变化 A.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 保障了抗战所需物品的供给 C. 催生了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D. 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 【答案】B 【解析】 依据材料“1937—1942年,中国沿海工厂企业迁移到西南和西北地区”并结合所学可知,抗日战争时,沿海地区受到日军的严重威胁,沿海工业不得已向西部转移,为抗日战争胜利提供物质保障。B正确;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60、70年代,时间不符,A错误;实业救国思潮产生于19世纪末期,时间不符,C错误;国民革命运动发生在1924-1927年,时间不符,D错误。故选B。 9.某著作中描述:“会议在亚非国家之间引发了前所未有的亲近感的同时,也在华盛顿和莫斯科引起了严重的关切。……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断定,第三世界国家新近获得的采取一致行动的能力,意味着‘自由世界与共产主义世界之间的战场正在转移’”。该会议能够反映当时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世界各国普遍认可 B.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已成为时代潮流 C. 亚非国家的独立与安全受到美苏冷战对峙局势威胁 D. 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身份参加世界大会 【答案】C 【解析】 依据材料“在亚非国家之间引发了前所未有的亲近感”“第三世界国家新近获得的采取一致行动的能力”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次会议指的是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与的万隆会议。据所学可知,二战后美苏之间日益加剧的冷战对峙局势,严重威胁着亚非国家的独立与安全,这些国家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召开了万隆会议。C正确;20世纪70年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大多数国家所接受,时间不符,A错误;此时世界形成了美苏冷战的格局,B错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世界大会的是日内瓦会议,D错误。故选C。 10.如图为1940—1960年的美国生育率。美国生育率从30年代下降,到二战后迅速提高,1957年处于巅峰时期,人口增加了20%,被称为“婴儿潮”。此阶段“婴儿潮”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 导致美苏争霸,影响国际秩序 B. 引发工业革命,改变世界面貌 C. 引起局部战争,带来人口损失 D. 刺激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增长 【答案】D 【解析】 材料反映了1940-1960年间的美国生育率大幅度的提高,依据所学可知,人口的增长会拉大对商品的需求量,进而推动经济的增长。D正确;美苏争霸是因为美苏两国的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导致的,A错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时间开始于20世纪40、50年代,时间不符,B错误;材料只反映了美国的婴儿潮,与局部战争无关,C错误。故选D。 11.在我国五十年代初期和中期,高中以俄语取代英语。1964年,国务院批准《外语教育七年规划纲要》,确定英语为第一外语。1978年英语被列入高考考试科目。这变化主要基于 A. 外语教师资源的变化 B. 中国教育体制的变革 C. 中国外交环境的变化 D. 世界格局变化的影响 【答案】C 【解析】 材料“五十年代初期和中期,高中以俄语取代英语”的原因是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倒向社会主义阵营;“1964年……确定英语为第一外语”是因为中苏关系的恶化,“1978年英语被列入高考考试科目” 是中英关系的正常化和改革开放的结果,所以英语地位的变化反映的是中国外交环境的变化,故C正确;材料未体现外语教师资源的变化,故A错误;材料与教育体制变革无关,故B错误;材料变化的原因受到世界格局变化的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故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外交政策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走一边倒的外交道路,全面学习苏联;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和中美关系的缓和,中国同西方国家的关系在改善,外语语言和翻译外国书籍的变化都是外交政策变化的反映。 12.下表所示为1982—1990年中国的出口商品结构数据。综合分析可知,表格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是 A. 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C. 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D.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答案】D 【解析】 依据表格内容可知,改革开放后,初级产品的出口逐渐下降,工业品的出口比重增加。据所学可知,城市经济体制全面展开,增强了企业活力,推动企业生产,工业品出口比重增加。D正确;1935年国家开放经济开放区,无法体现1982-1985的原因,A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以农产品为主的初级产品的出口比重下降,不能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效果,B错误;依据所学可知,1990年国家才做出浦东新区的开放决策,C错误。故选D。 13.如图为IMF的标志。近年来,新兴经济体开始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成为IMF增资的重要来源。巴西前总统卢拉就感慨,在过去20年里他在历次抗议中大多会要求“IMF滚出去”,但“现在,(我的)财政部长说,我们将借钱给IMF”。IMF从成立到近年来的这一变化说明了 A. 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B. 南北经济发展渐趋平衡 C. 世界多极化趋势逐步加强 D. IMF面临严重资金困难 【答案】C 【解析】 依据材料“新兴经济体开始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现在,(我的)财政部长说,我们将借钱给IMF”来看,新兴力量的崛起,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C正确;材料信息未反映经济区域集团的加强,A错误;据所学可知,南北之间的差距逐步拉大,不符合史实,B错误;借钱给IMF是巴西财政部长所说,不代表IMF资金困难,D错误。故选C。 14.1793年,法国遭到外国军队入侵时,法国女性在医院里卷绷带,为士兵们制作衬衫、长裤、帽子、袜子、手套。一些人甚至自愿参加了革命军队的战斗。共和政府为此表示感谢,通过了一系列法律:使离婚合法化,使婚姻成为公民的契约,承认妻子拥有一部分家庭财产,等等。这最能表明当时法国女性 A. 为革命胜利做出了一定贡献 B. 取得了和男性对等的政治权利 C. 是反抗外国军队入侵力量 D. 社会贡献促成了政治地位提高 【答案】D 【解析】 材料反映了法国女性在战争时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继而在共和国所立的法律中可以看出女性的权力有所增加,体现了社会贡献促进了政治地位提高。D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法国女性通过做出贡献导致社会地位提高,为革命胜利做出了一定贡献不符合材料主旨,A错误;女性地位得到提高,但不代表和男性权利对等,B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法国女性在反对外来入侵时做出了巨大贡献,是反抗外国军队入侵的力量不符合材料主旨,C错误。故选D。 15. 近代天津实业界代表人物宋裴卿,1932年4月15日成立了“东亚毛呢纺织有限公司”,产品品牌为“抵羊牌”(“抵羊”含“抵制洋货”之意),还制订了管理理念《东亚铭》“人若不为大众作事,生之何益!人若只为名利作事,生之何益!若无事作,要我做甚么?若无艰难之事作,要我做甚么?若不服务社会,要我做甚么?若不效忠国家,要我做甚么?”。这反映出当时 A. 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 B. 企业家走上了实业救国之路 C. 企业家饱含抵洋抗日的爱国情怀 D. 民族工业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发展 【答案】C 【解析】 依据材料“1932年”“‘抵羊’含‘抵制洋货’之意”“若不效忠国家,要我做甚么”来看,当时的企业家经营理念中包含着对外国的抵制和对国家的热爱。C正确;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是在1912年,A错误;20世纪初已经走上了实业救国之路,B错误;材料只反映了民族资本家的爱国之情,未体现民族工业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发展,D错误。故选C。 第Ⅱ卷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所以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换言之,是中央侵入了地方。……在元代,共计有如是的十个分张所,并不是全国地方分成为十个区。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英国有着深厚的地方自治传统,被誉为“地方自治之母”。……斯图亚特王朝时期(1603—1688年),经历了两次内战和共和国的实验,地方自治权限得到很大发展。18世纪,治安法官按照地方习俗进行管理,完全不受议会法令的影响,地方自治发展到鼎盛时期。随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8世纪后期开始出现国家立法机关主动控制地方自治主体的现象。1835年市政法案规定由领取薪水的行政人员来执行地方政府工作,并对郡治安法官进行分权;1888年,英国下院通过了《地方政府法》,规定郡议会每年集会四次,居民成为自治主体;1894年制定并颁布了《区、教区、乡议会法》,规定民选议会作为地方权力机关。随着各种机构的不断设置,地方逐步仰仗中央的财政支持,使中央政府加大了对地方的行政监督。 ——摘编自孙宏伟《英国地方自治体制研究》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后,村民自治迅速发展,到1997年底,全国共有91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 ——据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创新之处并简析其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地方自治制度的特点并简析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现代村民自治的意义。 【答案】(1)创新:设行中书省管理地方;行省长官由中央官员担任。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开创了以省为单位的行政区划(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2)特点:以自治传统为依托;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地方自治性由强转弱。影响:促进了民主政治建设;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增强了民众的民主管理意识;推动了近代化进程;为其他国家的地方自治提供了借鉴。 (3)乡村治理的创新,国家治理体系的健全;推动基层民主,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改革基层社会治理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 【解析】 (1)创新:依据材料“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来看,元代设置行中书省管理地方,而且行省长官由中央官员担任。作用:依据元朝的地方行政体系可知,行省长官由中央官员担任,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而且开创了以省为单位的行政区划。 (2)特点:依据材料“英国有着深厚的地方自治传统”来看,英国有着自治传统;依据材料“出现国家立法机关主动控制地方自治主体的现象”来看,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依据材料“地方逐步仰仗中央的财政支持,使中央政府加大了对地方的行政监督”来看,地方自治性由强转弱。影响:依据英国自治的发展可知,英国自治制度促进了民主政治建设,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增强了民众的民主管理意识,推动了近代化进程,为其他国家的地方自治提供了借鉴。 (3)依据材料“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现代村民自治是乡村治理的创新,健全了国家治理体系,推动基层民主,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适应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32年新国会通过自1834年起,废止公司的在华专利权,所有英国臣民均得于印度洋、太平洋自由经商,设商务监督于广州,代理以往公司大班的职权,管理在华英商,并有裁判权与征税权。在1833年,英王任命了一位上议院议员,海军将官律老卑为驻华商务监督,左右副监督各一人,遂由东印度公司的对华关系,转变为英国政府的对华关系。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材料二 在发展新式工业的过程中,一些官员以官方代表的身份担任了监督、经理等职位,并在政府的鼓励下充当了投资者。从60年代起,先后有王韬、郑观应等人不断鼓吹新的社会价值观,对商业的重视甚至有点夸张。这种新的价值观终于在1903年得到官方确认,于是从传统社会中逐渐分化出一个工商业精英集团。 ——摘编自许纪霖、陈迭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所设“商务监督”的职能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当时所设“监督”的职能及其背景。 (3)综合上述材料,从中英两国所设“监督”目的角度,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1)职能:管理中英贸易,拥有裁判权和征税权;处理对华关系。原因:英国工业革命需要进一步开拓世界市场;扭转中英贸易的逆差。 (2)职能:投资和管理新式工业。背景:欧美国家完成工业革命先后发动两次鸦片战争、加紧侵华;国内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清政府推行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工业;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清政府重视发展工商业。 (3)英国所设监督是殖民扩张的需要;中国所设监督是保障近代工业发展的需要。由此可知,政府发挥了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的职能。 【解析】 (1)职能:依据材料“管理在华英商,并有裁判权与征税权”来看,商务监督管理中英贸易,拥有裁判权和征税权;依据材料“英国政府的对华关系”来看,还处理对华关系。原因:依据材料时间“1832年”并结合英国的状况可知,英国工业革命需要进一步开拓世界市场,而且为了扭转中英贸易的逆差的劣势。 (2)职能:依据材料“在政府的鼓励下充当了投资者”来看,中国设置的监督具有投资、管理新式工业的职能。背景:依据材料时间“60年代”并结合所学可知,欧美国家完成工业革命先后发动两次鸦片战争、加紧侵华,另外国内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在面临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清政府推行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工业,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而且清政府重视发展工商业对监督的产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依据中英两国监督产生的原因和职能来看,英国所设监督是殖民扩张的需要,中国所设监督是保障近代工业发展的需要;由此可知,政府在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维护国家经济利益中起到了促进作用。 18.纵观历史,传染病伴随着人类文明进程而来,并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悠悠民生,健康最大”,中医药对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上表为中医药学发展史大事简表。请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为主题,从表中提取相关的信息,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达准确。) 【答案】示例:论题:以中医药学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中有发展,在发展中又有所创新。 论证1:早期的中医药学发展受个人经验积累影响比较大,现代中医药学在个人研究与政府组织之间形成了合力。先秦时期,名医扁鹊根据经验提出“望闻问切”四诊法,成为此后中医诊疗的重要方法。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重视科学研究和医学发展,成立中医研究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进行统筹管理。生物学、医学领域的科学家在结晶牛胰岛素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屠呦呦凭借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 论证2:早期的中医药学受农业时代的限制,经验性较强,现代中医药学更加强调临床经验与科学的结合。魏晋南北朝时期,葛洪凭借经验,记载了青蒿这种植物治疗疟疾的功用。20世纪中后期,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生物科学愈发重要,科学家开始在作物中提取相关成分,推动了中医药学发展。屠呦呦提取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 结论:综上,中医药学走出了一条“传承——发展——创新”的路径,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解析】 材料反映了从先秦至现在中医药学发展过程,从其过程来看,中医药学为在传承中有发展,在发展中又有所创新,而且受到了日本、苏联等国的学习、借鉴,为世界的中医药学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从上述观点中任选一个,然后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说明即可。例如:论题:以中医药学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中有发展,在发展中又有所创新。论证:早期的中医药学发展受个人经验积累影响比较大,现代中医药学在个人研究与政府组织之间形成了合力。先秦时期,名医扁鹊根据经验提出“望闻问切”四诊法,成为此后中医诊疗的重要方法。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重视科学研究和医学发展,成立中医研究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进行统筹管理。生物学、医学领域的科学家在结晶牛胰岛素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屠呦呦凭借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结论:综上,中医药学走出了一条“传承——发展——创新”的路径,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