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二轮复习:热点专题05影响16-20世纪全球GDP演变的关键因素-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热点专题05影响16-20世纪全球GDP演变的关键因素-学案

‎ ‎ 国内生产总值(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的总体经济状况重要指标,但不适合衡量一个地区或城市的经济状况,因为每个城市的生产总值上缴上级或国家的量都不同,所以在每个城市留下的财富就不一样。‎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本和产品在全球性流动,有利于科技在全球性的扩张,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对每个国家来说,都是一柄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有人认为,全球经济已经变得相当“多极化”,不再“单单依赖美国这台发动机”。在多重因素的推动下,全球经济正在经历一个健康的“再平衡”过程,这些因素包括美国投资的增长以及中国消费升温等。更为重要的一点,新兴经济体的贡献越来越大,其占全球经济的比重已历史性地达到50%。‎ 观点一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程度是影响全球GDP演变的关键因素 ‎ ‎ 观点二 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程度是影响全球GDP演变的关键因素 ‎【点评】16世纪~20世纪上半期,大部分时间为西方列强控制着世界经济,亚非拉长期处于欧美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因此这一时期全球GDP虽有增长,但不迅速。20世纪后半期,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美日欧逐渐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第三世界包括中国都取得了民族独立,政治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因此全球GDP在20世纪后半期能够迅速发展。‎ ‎ ‎ ‎ ‎ ‎1.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形成和认识 ‎(1)形成过程:从15世纪新航路开辟起,世界资本主义经历了几百年的扩张,到20世纪初,亚洲被分割完毕;19世纪晚期,非洲瓜分完毕;独立后的拉丁美洲实际上成了英美等国的附属国。‎ ‎(2)时间与标志: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已控制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它包括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三个部分。‎ ‎(3)解体:伴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和不断的发展,殖民体系开始解体。二战后,在反法西斯斗争中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觉悟提高,民族民主意识的增强,亚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帝国主义殖民体系不断瓦解。‎ ‎ ‎ ‎2.以美国为主导的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 ‎(1)金融方面,美国凭借安排战后世界经济秩序之机,取代英国,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确立了美元的霸权地位,建立了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新的世界货币体系。‎ ‎(2)国际贸易方面,为了对外扩张和输出大量商品的需要,美国积极推动国际贸易的自由化,签署《关税及贸易总协定》,迫使英国放弃大英帝国特惠制。美国打着相互减让关税的幌子,降低别国的关税,以扩大自己的商品输出,实际上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3)工业方面,美国拥有了强大的工业力量,成为世界工厂。‎ ‎(4)科技方面,美国经济的繁荣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美国在第三次技术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加强了它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3.两极格局下国际关系的变化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影响 ‎(1)两极格局下的国际关系的变化 ‎①美苏之间。美苏争霸对苏联造成极大的损害,加速了苏联的解体。②资本主义国家之间。随着西欧和日本的崛起,美国霸权地位受到挑战,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③第三世界国家与霸权主义、殖民主义势力。不结盟运动的发展和第三世界的崛起,在东西方两大集团之外增加了一支崭新的国际政治力量。‎ ‎ ‎ ‎4.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对世界: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2)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占主导地位,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3)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但是在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和被动的地位。‎ ‎ ‎ ‎ ‎ ‎【考法1】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与中国经济外交 史料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增强、政治影响力扩大和对外开放水平提高,我与外部世界的经济联系和互动明显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关系也步入一个新阶段。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①注重经济外交成为各国的共同选择。在变革中,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有所增强,国际影响力不断加大,对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抱有强烈愿望。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发展潜力巨大,与我国的经济互补性很强,与我发展经贸合作的要求十分迫切。作为发展中大国,我国与发展中国家没有根本利害冲突。‎ ‎——人民日报社论《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外交大有可为》(‎2004年9月3日)‎ 史料二 1998年中央提出“要抓紧研究和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和利用国外资源,以利增加我国经济发展动力和后劲”。……新的国内外形势要求政府对“走出去”战略的目标、内涵予以明确构筑,赋予新内涵,并出台新的支持性政策措施,②以便在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大潮中,为我国谋求更大的经济增长动力和发展空间。‎ ‎——邢厚媛《国际商报》‎ 史料三 综合WTO统计资料和国家经贸委和外经贸部的统计资料,从1979年8月欧共体对我国出口的糖精钠发起第一起反倾销案件以来至2001年12月初,已经有欧美等29个国家对我国提起共计477起反倾销案件,③我国已经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案件最多的国家。2000年各国提起的反倾销案件总数为251起,其中我国遭到反倾销起诉的案件有33起,对中国的反倾销占世界总数的13%以上……2001年1~11月中旬,我国遭受的外国反倾销投诉案件已经达到34起……据统计,对华反倾销调查涉及15类商品,影响13 000多家企业,包括钢铁、彩电、纺织品、化工、玩具在内的行业。‎ ‎——《中国如何直面反倾销》‎ ‎(1)结合史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90年代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的变化,分析我国对发展中国家开展经济外交的有利因素。‎ ‎(2)21世纪以来,我国在经济外交上实行“走出去”战略。为此,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重要举措?与此相适应,我国经济体制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 ‎(3)史料三反映了什么问题?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并就中国该如何应对这一问题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史料研读】‎ ‎【史料解读】史料一体现了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形势下中国与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外交,其中句①前后反映了发展经济外交的时代背景和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外交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史料二体现了我国在经济外交上实行“走出去”战略,根据21世纪以来,我国在经济外交上的重大事件概括措施;根据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分析变化。句②体现了政府对“走出去”战略采取措施的重大意义。史料三反映了中国成为欧美反倾销调查的最主要国家,由句③可知中国成为世界反倾销浪潮的最大受害者。‎ ‎【问题解读】(1‎ ‎)变化: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趋势。因素:中国经济实力和政治影响力的增强;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发展中国家对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及与我国发展经贸合作的要求十分迫切;发展中国家与我国的经济互补性很强;我国与发展中国家没有根本利害冲突。‎ ‎(2)举措:积极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活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变化: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3)问题:中国成为世界反倾销浪潮的最大受害者(或中国成为欧美反倾销调查的最主要国家)。‎ 原因:中国经济发展快速,竞争力日益增强;欧美国家经济不景气,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外贸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创新能力不够。‎ 建议:充分利用世贸规则为自己争取公平待遇;坚定不移地走发展自主创新之路;加快经济结构转型以增强商品竞争力;开发国内市场以摆脱过于依赖外需的现状;努力争取到国际经济秩序的话语权等。‎ ‎【考法2】国际经济协协作与经济全球化 史料一 二战后,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实力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盟主地位,①美元的国际地位因其国际黄金储备的巨大实力而空前稳固。这就使建立一个以美元为支柱、以美国为主导的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国际货币体系和世界贸易体系成为可能。‎ 史料二 世界经济发展正处在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作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②二十国集团应继续发扬同舟共济、合作共赢精神,在这个关键时刻抓住主要矛盾,共同提振市场信心,积极化解风险挑战,努力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 ‎——胡锦涛在法国戛纳G20峰会上的讲话 史料三 抗议人群呼吁的是,世界经济强权正和一小部分跨国公司联手,打着帮助贫穷国家建设的招牌,利用贷款和巨额债务进行不合理的国际分工,③使落后国家接受改头换面的金融殖民、技术殖民,并把环境危机等转嫁出去。‎ ‎——美国《世界日报》‎ ‎(1)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二战后初期,世界各国为加强国际经济协调和合作方面成立了哪些经济组织?这对当时世界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 ‎(2)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1世纪以来全球合作应对经济危机的历史条件。‎ ‎(3‎ ‎)史料三反映出抗议人群的呼吁的实质是什么?在这样的浪潮下,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你认为包括中国在内广大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应对?‎ ‎【史料研读】‎ ‎ ‎ ‎【问题解读】(1)成立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后发展为世界贸易组织),解决世界金融和贸易问题;影响:这三大组织成为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三大经济支柱,调整着世界经济金融和贸易,使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2)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世界市场发展使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各种国际经济组织和各种对话机制给各国加强经济协调提供舞台;各国经济的发展给应对全球经济危机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世界政治多极化便于各国协商解决危机问题。‎ ‎(3)实质是:反全球化。应对措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积极吸取人类社会所创造的文明成果;保持清醒头脑,制定合理对策;争取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加强国际协调,共同应对经济风险;走持续发展道路。‎ ‎【考法3】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史料 经济全球化可①使世界范围内的资金、技术、产品、市场、资源、劳动力进行有效合理的配置,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次迎接机遇和挑战的机会,为世界各国人民提供了价廉物美的商品和优质的服务,也有利于减少国际冲突…… ‎ 据统计,1965年世界上7个最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是7个最贫穷国家的19倍,而1995年这一差距扩大到38倍。贸易自由化所创造的财富中的70%被发达国家获得,占世界人口85%以上的100多个发展中国家只获得30%。 ‎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往往处于本国战略利益的考虑,为了保护本国的生态环境不受污染,而②把大量的污染源工业都家里在海外,既消耗了他国的资源,还污染了他国的环境。 ‎ ‎——摘编自高中《历史》必修二 ‎ 阅读理解材料,自拟题目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经济全球化”这一主题,写一篇小论文。‎ ‎【史料研读】‎ ‎ ‎ ‎【问题解读】示例1:“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 ‎ 论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主导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国际贸易机构的建立,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使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快,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资金、技术、产品、市场的开放和流动,一方面促进了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恢复和持续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带动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如亚洲四小龙的快速发展。‎ 总之,经济全球化让全世界受益。 ‎ 示例2:“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 论述:二战后经济全球化进程大大加快,但主要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具有资本、技术、市场、管理等先发优势,发达国家还主导了战后世界经济贸易规则的制定,这些规则更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据资料,贸易自由化所创造财富中的70%被发达国家获得,占世界人口85%以上的100多个发展中国家只获得30%。 ‎ 由此得出,经济全球化主要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示例3:“经济全球化损害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 论述:经济全球化虽然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技术、市场、管理等生产要素的全球性流动,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发展机遇;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具有资本、技术、市场、管理等先发优势,发达国家主导了战后世界经济贸易规则的制定,这些规则更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统计,1965年世界上7个最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是7个最贫穷国家的19倍,而1995年这一差距扩大到38倍。贸易自由化所创造财富中的70%被发达国家获得,占世界人口85%以上的100多个发展中国家只获得30%;发达国家往往出于本国战略利益的考虑,为了保护本国的生态环境不受污染,而把大量的污染源工业都建立在海外,既消耗了他国的资源,还污染了他国的环境。‎ 由此得出,经济全球化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