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1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泰州市2021届高三上期中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泰州市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 高三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敦煌学”这一名称最早是由日本学者石滨纯太郎于 1925 年8月在大阪的演讲中提出的,1930年,陈寅格先生在为陈垣的《敦煌劫余录》作序时,也提出了“敦煌学”一词,他们所指敦煌学的研究对象仅仅是敦煌文献。 1981年,随着“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日本“说法的流传,国家相关部门开始调研, 拟成立相关研究机构。1983 年全国敦煌学术讨论会的召开,使社会各界,从党政机关到学术机构,从学者到民间人士,都开始关注敦煌。也正是在这种大的背景下,学术界开始讨论敦煌学的概念及学科建设问题了。20世纪80年代初关于敦煌学的学科属性及内涵的讨论, 影响最大的当属姜亮夫和周一良先生的意见。 早在1956年,姜亮夫先生就在《敦煌——伟大的文化宝藏》 一书中探讨了敦煌学的概念和内涵:“全部敦煌学的范围,是相当大而繁复的。从主要的内容而言,应分两大类:一 是属于造型艺术的塑像,壁画、绢画及木建筑(窟椽)等;一是属于文书如竹简、写本佛经、儒经、中亚西藏印度文书及一切史料文学等。但以必然不可少的参证比较资料来说, 则敦煌一带的汉墓,乃至于考古上的一切发现,也都是重要材料。廓大到全个河西,全个西域,乃至中央亚细亚的一切文化历史,莫不与敦煌相涉,要结合来研究才行!”由此可见, 姜亮夫先生所定义的敦煌学范围比较宽,除了敦煌的文献、艺术外, 还包括敦煌周边乃至 新疆、中亚地区的历史及出土的文物。在1983年的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成立大会上,姜先生又作了《敦煌学规划私议》的书面发言:“说到敦煌学,内容是相当复杂的。狭隘一点的人,只把写本、刻本、卷子算作‘学’。在我的私见,则莫高窟的各种艺术品也是‘学':绘画、雕塑、石刻、木构建筑,无一不在整个历史文化范畴之中,而且也各有其原理、原则、 方法在其中,为什么不能是学呢?凡属在莫高、榆林的一纸、一牍、一画、一字,乃至一 草、一木,莫不可以作为六朝至北宋这个长时期中的文化遗产。” 姜亮夫先生关于敦煌学概念、范国和内涵的意见,并没有得到学界的广泛赞同。 这可能是姜先生对敦煌学定义的范围实在太宽了的原因,这样也容易混淆敦煌学与西北史地学、 吐鲁番学、中西交通史、中亚史等学科的界限。 另一个有影响的观点是周一良先生提出的。1983年5月,周一良在为《敦煌遗书论文集》作序时说:“敦煌资料是方面异常广泛、内容无限丰富的宝藏,而不是一门有系统成体系的学科。如果概括地称为敦煌研究,恐怕比“敦煌学”的说法更为确切、更具有科学性吧。” 由于周先生是提出“敦煌学”一词的陈寅恪先生的学生,在史学界有重要影响和地位,所以他的意见在学术界有比较广泛的影响,当时,就是敦煌文物研究所也不称“敦煌学”,而称“敦煌”研究。 1984年,林家平、宁强、罗华庆联名发表了《试论敦煌学的概念、范围及其特点》, 他们不同意姜亮夫和周一良先生的意见,提出将敦煌学的研究范围划定为敦煌史地、敦煌美术、敦煌建筑、敦煌乐舞、敦煌宗教、敦煌文学、敦煌语言文字文献研究、敦煌科技文献研究和敦煌版本文献研究。针对林家平等学者的意见,我发表了《试论敦煌学及其研究 对象——兼与林家平等同志商榷》, 对学界已有的敦煌学、敦煌研究、敦煌文献研究进行了考辨,提出“所谓敦煌学,就是指以敦煌遗书、敦煌石窟艺术、敦煌学理论为主,兼及敦煌史地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 2001年,荣新江在《敦煌学十八讲》中,认为周一良先生对敦煌学的看法“极有见地,‘敦煌学’的确是一门不成系统的学问。”此外,郝春文最早将敦煌学定义为交叉学科。 敦煌文献发现已经120年了,早已成为国际显学,但对这门学科的概念、内涵及研究对象还没有取得比较一致的意见。我个人认为,作为一门学科的敦煌学应该是能够成立的。 (摘编自刘进宝《再论敦煌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 材料二: 按现代学科分类,敦煌学的研究对象的内容不仅涉及宗教、历史、语言,文学、艺术、 民族等文科的诸多学科,还涉及医学、数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的一些学科。所以,多科性或多学科交叉是敦煌学的本质特征。但是,敦煌学不是其所涉及那十几个学科的简单综合,而是由各学科与敦煌有关的部分组成的新兴交叉学科。当然,作为交叉学科的敦煌学, 与我们一般所说的交叉学科也有明显的不同。一般所说的交叉学科是指不同学科在认识世界过程中,用不同的角度和方法为解决共同问题产生的学科交融,经过反复论证和试验产生的新的学科领域,其核心和实质是两门以上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互相渗透,渗透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同一问题。而敦煌学的多学科交叉则只是不同学科的材料在同一地域空间(敦煌)的交叉。因为诸多不同学科的资料都是在敦煌发现的。所以敦煌也就成了敦煌学的特定空间范围,这是敦煌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和标志。如历史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从整体上看,这门学科不属于敦煌学,但如果用敦煌出土的资料或研究敦煌地区古代的历史问题,就属于敦煌学的范围;当然,用敦煌出土的资料或研究敦煌地区的古代历史问题也还仍然属于历史学的范围。这样,敦煌学就与历史学产生了交叉。其他如宗教、语言、文学等学料的情况可依此类推。所以,以地名学的敦煌学是由与敦煌有关的诸多学科的相关部分组成的集合体。 (摘编自郝春文《关于敦煌学之命名、内涵、性质及定义的探索历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认为“敦煌学”可以成为一门学科的学者有日本学者石滨纯太郎、陈寅恪、姜亮夫、 刘进宝、荣新江等。 B.姜亮夫对敦煌学定义的范围过宽导致其对于敦煌学概念、范围和内涵的意见没有得到学界的广泛赞同。 C.周一良提出“敦煌学不是一门有系统成体系的学科”的意见影响广泛,仅仅是由于他是陈寅恪的学生。 D.以地名学的敦煌学研究已有百年历史,但对这门学科的概念、内涵及研究对象,目前仍有一定的争议。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针对“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日本”的说法,国家相关部门开始重视这方面的研究, 取得了相当的成果。 B.如果按现代学科分类,敦煌学的研究对象既有文科,也有自然科学。因此学科交叉是敦煌学的本质特征。 C.敦煌学在不同学科理论交叉的基础上研究同一地域(敦煌)的宗教、历史、文字、艺术、医学等各类材料。 D.敦煌学作为集合体与历史学、宗教学等单体学科面貌明显不同,不少学者认为敦煌学不是一门学科。 3.在刘进宝看来,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敦煌学研究范畴的一项是(3分) A.宗教影响下的敦煌变文源头考释 B.敦煌曲子词的文学价值及影响探析 C.敦煌景区情景剧《丝路花语》演出 D.敦煌飞天形象的历史演变研究 4.文章说敦煌学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新兴”的理解。(4分) 5.文化研究者应怎样从事研究,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嘉峪关的味道 胡美英 清晨,窗外的鸟雀叽叽喳喳地在枝头叫着。高大的椿树已触到五楼的窗沿,伸出手去, 甚至能摸到那浓绿的叶片。椿树下是一园低矮的果树。青枣泛着菜绿的光晕,小酸果粉灯笼似地满树招摇,棚上的葫芦整整齐齐地排着队,苹果和梨子从院头探出去,路上的行人伸手便可摸到。 多年前,我刚到嘉峪关这座城市时,空气中常弥漫着一层黄土色的雾,充斥着一股辛辣刺鼻的尘土的味道。星星点点的小树苗,在突然袭来的沙尘暴中拼命地向地上匍匐。“城市里只有零零星星的点点绿意,如戈壁中的丛丛刺蓬零乱地散落在城市的角落里,像极了灰色衣衫上点点绿色的斑点”,这是我那时写下的文字。 因为干燥、缺水,初到这里的我老是嘴唇起泡。后来,我就使劲喝水,还大盆小盆地接水,放到窗台上、暖气片上,这样屋子里就会湿润一些。那时候,我甚至想过离开这里, 回到生养我的那个湿润的家乡。 然而,每当我想念南方的时候,那些在风中舞动的小树苗就浮现在我的眼前。于是, 就有了留下来的理由。我找到了一份报纸校对的工作, 将自己安顿下来,并全身心地投入到与文字的美好对话之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转眼间,那些风中的小树苗已经长大。路两旁,树木的枝叶郁郁葱葱,行人走在树下,扑鼻而来的满是草木青翠的味道。有时,还会看到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槐树下看手机,这让我想起故乡那一个个炊烟缭绕的村庄和村庄里那一棵棵标志性的老槐树。不知不觉中,这满街的槐树,也长成了这个城市的标志,散发着故乡的气息。 而我,也像一棵移植到北方的小树苗,慢慢地在这个城市扎下根来,并不断地成长。 一年,我去深圳看望弟弟。弟弟买了一个西瓜,我问多少钱,他说三块五一斤。我说, 这要在嘉峪关,可以买好几个又大又甜的沙瓤西瓜呢。那一刻,我突然特别想念嘉峪关野麻湾的西瓜。每到夏天,嘉峪关人吃西瓜不是论个,而是整麻袋地往家里搬;嘉峪关西瓜的好味道,是沙漠戈壁造就的。 在深圳时,走进当地超市,在一个食品柜上看见“嘉峪关酿皮”的字样。瞬间,嘉峪关的羊肉串、花样面食一股脑地涌现在眼前。原来,这座城市舌尖上的味道,早已深入到我的味蕾里,只是我从没有意识到而已。 在南方,我开始想念这座远在西北的城市。想念夏天去长城边兜风,总也看不够那些仿佛不需要雨水就能生长的绿色植物;想念冬天去大戈壁撒欢,雪花满天的时候,在茫茫的雪原上狂奔不止;想念长城旁的果园里,草木葳蕤,一树一树的海棠果,沐浴着祁连山的雨露、黑山强劲的山风,红得明朗;想念嘉峪关关城之上,那些熙熙攘攘的游人,在这座城市里,还有我爱去的书店。书店在一个小楼上,隔三差五我总要去逛逛。在这个城市里,有我喜欢逛的服装城,那些五颜六色的衣服,仿佛是一朵朵花儿在绽放。在这个城市里,有很专业的修鞋师傅,有信誉很高的裁缝铺....在这个城市里,我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找到想找的东西、想去的地方,生活得安心踏实.... 于是,匆匆启程。从南方的海边到西北的戈壁,一步一步靠近我思念中的塞上之城…… 前年夏天,兄弟姐妹等家人齐聚嘉峪关。哥哥嫂子是第一次来我这里。他们到了后说的第一句话是:“这儿不和我们家那边差不多吗?”在他们眼里,嘉峪关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和老家湖北已经没有什么区别。哥哥嫂子在这里住得舍不得走。听说我要把老城区的房子卖掉,便立马阻止:“别卖了,我们以后夏天还要来这里避暑呢!” 送他们离开嘉峪关时,天空下着不大不小的雨。嫂子望着马路边松树上密密麻麻的松塔说:“看它们多像燕子!”我仔细一看,那一树树从冬天晃到夏天的小松塔,确实很像一树树铁灰色的小燕子,它们正在雨中翘首眺望着。 此后,分散在天南海北的家人们会时不时地念叨起嘉峪关。弟弟说想念嘉峪关的水果,妹妹说嘉峪关的馒头真好吃。我说, 等我有空了,都给你们快递过去。他们和我一样,走到哪里也忘不了这座城市舌尖上的味道。 嘉峪关这座域,融汇了长城的气质、丝路的气质、雪山的气质、戈壁的气质,这诸多气质混合起来的独特味道,让我走到哪里都会想念。不管我走多远,当返程的车轮驶进槐树夹道的新华路时,心中都会有一个声音在告诉我——我回家了!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描写树上的鸟雀、椿树和各种果树,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旨在强调嘉峪关这座城市环境的优美以及人们生活的安定。 B.文章中“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槐树下看手机”的场景描写。富有极强的画面感,让人感受到嘉峪关这座城市的沧桑和发展。 C.文中写嘉峪关这座城市有作者常去的店、喜爱的服装城、专业的修鞋师傅和讲信誉的裁缝铺,意在强调这座城市的独特性。 D.文章结尾作者深情独白“我回家了”,凸显了作者对嘉峪关这座城市深深的依恋和喜爱,以及对第二故乡的认同和礼赞。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写在深圳超市看见“嘉峪关酿皮”这件事,以象征的手法表现了嘉峪关这座城市的发展,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人们也能感受它的魅力。 B.文中作者连用五个“想念”,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嘉峪关这座城市不同季节人们生活的乐趣,情感抒发恣意而又浓烈。 C.文章中多次写到作者家人相聚的场景,让人感受到家庭的温馨,从一个家庭来展现一座城市,表达对这座城市的喜爱,角度独特。 D.文章叙述从容淡定,蕴含着浓浓的情感,对嘉峪关味道的品味渐次深入,表达了作者对这座城市变化的感受,从一座城市的变化来见证时代的发展。 8.本文所写的嘉峪关的味道,有实有虚,请分别加以说明。(4 分) 9.本文写嘉峪关的味道,但花了不少笔墨写小树苗,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王叔英,字原采,黄岩人。洪武中,与杨大中、叶见泰、方孝孺、林右并征至。叔英固辞归。二十年以荐为仙居训导,改德安教授。 迁汉阳知县,多惠政。岁旱,绝食以祷,立应。建文时,召为翰林修撰。上《资治八策》,归曰:“务问学、谨好恶、辨邪正、纳谏诤、审才否、慎刑罚、明利害、定法制。”又曰:“太祖除奸剔秽, 抑强锄梗,如医去病,如农去草。去病急或伤体肤,去草严或伤禾稼。病去则宜调燮其血气,草去则宜培养其根苗。”帝嘉纳之。 燕兵至淮,奉诏募兵。行至广德,京城不守。会齐泰来奔叔英谓泰贰心欲执之泰告以故乃相持恸哭共图后举已知事不可为沐浴更衣冠书绝命词,藏衣裾间,自经于元妙观银杏:树下。天台道士盛希年葬之城西五里。燕王称帝,陈瑛簿录其家。妻金氏自经死,二女下锦衣狱,赴井死。 叔英与孝孺友善,以道义相切劘,建文初;孝孺欲行井田。叔英贻书曰:“凡人有才固难,能用其才尤难。子房于汉高,能用其才者也;贾谊于汉文,不能用其才者也。子房察高帝可行而言,故高帝用之,一时受其利。虽亲如樊、郦,信如平、勃,任如萧、曹,莫得间焉。 贾生不察而易言,且言之太过, 故绛、灌之属得以短之。方今明良相值,千载一时。但事有行于古,亦可行于今者,夏时周冕之类是也。有行于古,不可行于今者,井田封建之类是也。可行者行,则人之从之也易,而民乐其利。难行而行,则从之也难,而民受其患。”时井田虽不行,然孝孺卒用《周官》更易制度,无济实事,为燕王藉口。论者服叔英之识,而惜孝孺不能用其言也。 时御史古田林英亦在广德募兵,知事无济,再拜自经。妻宋氏下狱,亦自经死。 (节选自《明史.王叔英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 项是(3分) A.会齐泰来奔叔英/谓泰贰心/欲执之/泰告以故/乃相持恸哭/共图后举/已/知事不可为/沐浴更衣冠/ B.会齐泰来奔/叔英谓泰贰心/欲执之/泰告以故/乃相持恸哭/共图后举/已/知事不可为/沐浴更衣冠/ C.会齐泰来奔/叔英谓泰贰心/欲执之./泰告以故/乃相持/恸哭共图后举/已/知事不可为/沐浴更衣冠/ D.会齐泰来奔叔英/谓泰贰心/欲执之/泰告以故/乃相持/恸哭共图后举/已/知事不可为/沐浴更衣冠/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征,指征召布衣出仕,朝廷召之称辟,三公以下召之称征,是一种选拔官吏的制度。 B.教授,学官名,宋代始设,主管学校课试、执行学规等事,官阶为正七品。 C.翰林修撰,官名,主要职责为掌修国史,记载皇帝言行、草拟有关典礼的文稿等。 D.御史,自秦朝开始, 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王叔英任知县时,施行仁政,一心为民,曾给皇帝献策并得到赞许和采纳。 B.京城失守,国事难为,王叔英以死尽忠,后来他的妻子和两个女儿也一同自尽。 C.当时井田制虽然行不通,但方孝孺以《周官》为依据做了一些制度上的改变。 D.王叔英对方孝孺爱之深,谏之彻,委婉中透出心迹,表露出对朋友的真诚情谊。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去病急或伤体肤,去草严或伤禾稼。病去则宜调燮其血气,草去则宜培养其根苗。 (2)贾生不察而易言,且言之太过,故绛、灌之属得以短之。 14.文中王叔英的信中给方孝孺提了哪些建议?请简要说明。(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北归入至德州界偶逢洛阳邻家李光宰〔注〕 刘长卿 生涯心事已蹉跎,旧路依然此重过。 近北始知黄叶落,向南空见白云多。 炎州日日人将老,寒渚年年水自波。 华发相逢俱若是,故园秋草复如何。 [注]①本诗写于肃宗上元二年(761)作者从贬地南巴(今广东电白)北归时。至德,唐县名,故址在今安徽池州东至县。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扣题目中的“北归”,交代了归途所走的路线,并点明了诗人当时的心情。 B.颔联“始知”与“空见”相对,“空”指天空,引发作者对南巴生活的回忆。 C.由南到北,景象在变,气候特点在变,诗人内心的感触也在发生着变化。 D.全诗即事感慨,因景抒情,语言直白浅近,意味深长,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诗风。 16.简要分析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杜甫《登高》中的“_▲_,_▲_”抒发了备尝艰难之苦和家愁国恨难以排遣的情愫。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引用刘义隆的典故,指出如果不做好充分准备,即使有“__▲_” 之志,也难免会“_▲_”。 (3)《《论语>十二章》中,反映“君子”和“小人”不同价值追求的句子是“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我常常逃出城市钢筋水泥的围困,暂时远离了人群,到山野里游走,独自拐进某个斜坡、溪涧、沟峡,或钻进一个茂密林子,安静地慢慢走,听鸟们那多语种的话语,清澈,自在,婉转,灵动,鲜活,有趣。 我从儿时起就开始琢磨鸟语,几十年过去了,至今仍是鸟语盲。但有一点我是明白了:鸟无论说了什么,无论怎么说,鸟的语汇里,都没有仇根、势利、贪婪、互相伤害等等恶劣阴暗的语词,也没有谄媚讨好、趋炎附势、阿谀奉承、低三下四等等丑恶奴性的语词,相反,鸟总是充满善意地对待每一棵草木,充满爱意地对待每一片山水,充满敬意地对待每一缕阳光,充满诗意地对待每一天的日子,充满正义地对待每一个遭逢际遇。我们人类词典里常用的那些贬损他人抬高自己仇恨他人奖自己侮辱他人颂扬自己的词,在鸟的词典里是绝对找不到的,鸟的语言单纯透明,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树是树见花是花的。 鸟比人类保持了更多诗意灵魂和纯真品质。你看,山被它们轻轻一_▲_就更绿了,水被它们轻轻一_▲_就更清了,天被它们轻轻一_▲_就更蓝了,云被它们轻轻一_▲_就更白了,树被它们轻轻一_▲_就更葱了茏,草被它们轻轻一_▲_就更鲜活了。有鸟说唱的地方,就是宝地、福地,甚至是圣地。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字,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唱 说 劝 点 逗 摇 B.唱 说 劝 点 摇 逗 C.说 点 唱 劝 摇 逗 D.说 点 唱 劝 逗 摇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个修饰成份复杂的长句,作者有意不在中间加顿号断开,为什么?(4分)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若改成“听鸟们那清澈、自在、婉转、灵动、鲜活、有趣的多语种的话语”,表达效果为什么比不上原句?(4分) 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分) ①人与动物的主要区别就是人能使用エ具,人能思考。②人类近两千年的文明,仅仅解决了使用工具;③20世纪40年代人类发明了计算机,④从而使人区别动物的第二个特征产生了;⑤70年代人类开始研究互联网。⑥互联网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变化,⑦正在促进人类文明迈上新的台阶。⑧从20世纪90年代起,互联网逐渐进入中国人的生活。⑨到1996年,在大学工作的教授大约有20%以上用上互联网;⑩广大老百姓用上互联网,是2000年的事情。 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5分) 国际货币金组织(IMF)2020年10月13日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报告认为,尽管全球经济正在恢复,但“很可能要经历一个漫长、坎坷且充满不确定的过程”。报告预测,无论是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2020年的GDP几乎都将出现程度不同的萎缩。唯一的例外来自中国一-INF预测,2020 年中国经济将增长1.9%,经济复苏快于预期,是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2000年11月,在庆祝深圳经济特区成立20周年之时,提出了特区“十大精神”,“敢闯、敢冒、敢试、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是其中之一。 2020年10月,在庆祝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总结了经济特区40年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积累的十条宝贵经验,“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以思想破冰引领改革突围”是其中之一。 如果让你担任学校“‘我’与未来”主旨论坛的轮值主席,面对全校师生,以“改革发展中的敢”为主题,你将讲述怎样生动的故事,或阐述何种独到的观点,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泰州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 高三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1.D(A.荣新江不是;B.原文是“可能”;C.原文原因中还有“在史学界有重要影响和地位”。) 2.C(“不同学科理论交叉的基础上研究”讲的是一般学科,所以错。) 3.C(敦煌景区情景剧是文创活动,不属于敦煌学研究范畴。) 4.(1)时间短。从1925年首提敦煌学至今不到100年,国内大规模关注敦煌学主要在改革开放以后。(2)发展快。迅速成为一门国际显学。(3)研究对象和方式新。与一般的交叉学科不同,研究不同学科的材料在同一地域空间(敦煌)的交叉。(4)命名方式新,“以地名学”。(每点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5.(1)要以系统的(普遍联系的)和比较参照等的方法研究问题。不同学者均基于敦煌学术的包罗万象进行研究。(2)文史研究要有文化自信。学者们均看到中华文化遗产的非凡价值。(3)要有批判性思维,学术争鸣才能推动学术进步。如林家平等人对主流观点提出不同看法。(每点2分,共6分。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亦可。) 6.C(“独特性”没有根据,这是一般城市的共性。) 7.A(这是以小见大手法,不是象征手法。) 8.嘉峪关草木青翠、各种水果和羊肉串、花样面食等舌尖上的味道,是实味;家庭的温馨,城市的发展,生活的安逸和社会的和谐等不同的滋味和气息,是虚味。(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9.(1)突出星星点点的小树苗长成郁郁葱葱的大树,对改变嘉峪关空气的味道以及城市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2)以物喻人,“我”作为外乡人,像小树一样移居、扎根、融入嘉峪关,小树给了我精神的慰藉,彰显嘉峪关城市味道的包容性、多元性;(3)以小见大,表现主题,告诉人们一座城市的发展需要无数像小树苗一样透着韧劲、执着气质的人们凝心聚力,共同努力。(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10.B(根据文意,先讲齐泰来奔,而后讲王叔英对他的态度,故第一断应在“来奔”后;第五断处,应该是讲两人先抱持恸哭,而后谋划日后举措,故应在“恸哭”后断。) 11.A(朝廷召之称征,三公以下召之称辟。) 12.B(并非“一同自尽”。) 13.(1)治病太急有时(或“也许”)损伤身体,除草太猛有时(或“也许”)损害庄稼。病治好应调养血气,草除完应培育庄稼的根苗。(或、严、培养、语句通顺各1分。) (2)贾谊不能明察(有些事皇上做不了)却轻易进言,并且又说得太过分,所以周勃、灌婴之类的人能够说他坏话。(易言、属、短、语句通顺各1分。) 14.要考虑如何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要考虑国君对建议的态度;要考虑时代的发展变化;要考虑民生问题。(每点1分,三点即可。) 【参考译文】 王叔英,字原采,黄岩人。洪武年中,与杨大中、叶见泰、方孝孺、林右一同被征召至京城。王叔英坚决推辞,回到家中。洪武二十年,王叔英凭推荐担任了仙居训导,后改任德安教授。 王叔英调任汉阳知县,多有仁政。年逢旱灾,王叔英绝食祷告,立刻得到了应验。建文时期,王叔英被召回担任翰林修撰。向皇上进呈《资治八策》,说道:“(皇上)应致力于多问多学,谨慎地对待自己的好恶,明辨邪恶与正直,接纳规劝和直言,察清(官员)是否有才,慎重地对待刑罚,明晓事情的利与害,裁定法律制度。”又说道:“太祖铲除奸邪,剔除污秽,抑制豪强,消灭凶恶势力,如同医生治病,又如农民除去田中杂草。治病太急有时(或“也许”)损伤身体,除草太猛有时(或“也许”)损害庄稼。病治好应调养血气,草除完应培育庄稼的根苗。”皇上赞许并加以采纳。 燕兵到了淮水边,王叔英奉朝廷之命招募士兵。走到广德,京城失守。恰逢齐泰奔逃而来,王叔英认为齐泰有反叛之心,想捉住他。齐泰告诉他原因,于是相互抱持恸哭,共同谋划今后的举措。不久,王叔英知道国事不可有所作为,于是沐浴更换衣帽,写了绝命词,把它藏在衣襟间,在元妙观银杏树下上吊自尽。天台道士盛希年在离城西面五里的地方安葬王叔英。燕王做了皇帝,陈瑛查抄了王叔英的家产。妻子金氏上吊而死,两个女儿被关进锦衣卫监狱,投井而死。 王叔英与方孝孺亲密友好,常用道德义理相切磋。建文初年,方孝孺想推行井田制。王叔英写信给他说:“大凡人拥有某方面的才学固然难得,但是善于正确运用自己的才学尤其难得。像张良对于汉高祖,是能运用自己才学的人;贾谊对于汉文帝,是不能正确运用自己才学的人。张良知晓汉高祖可以实行(他的建议)然后进言,所以汉高祖任用他,当时就得到好处。即使像樊哙、郦食其那样受亲近的人,陈平和周勃那样受信任的人,萧何和曹参那样受重用的人,也没有人能离间他们。贾谊不能明察(有些事皇上做不了)却轻易进言,并且又说得太过分,所以周勃、灌婴之类的人能够说他坏话。现在明君良臣相逢,这是千年难逢的好时机。只是天下的事本来有既能通行于古代,也能通行于现在的,如夏代的历法、周代的冠服就是这一类。也有能通行于古代,而不能通行于现在的,如井田制、分封制就是这一类。可通行的就施行,人们遵从它就容易,百姓就以获得它的好处为乐。难通行的却施行,那么人们遵从它也就困难,百姓就遭受祸患。”当时虽然井田制行不通,但方孝孺以《周官》为依据做了一些制度上的改变,但对现实状况没有帮助,成了燕王(后来罪责他)的借口。谈论这件事的人佩服王叔英的见识,为方孝孺没有采纳王叔英的话感到可惜。 当时御史古田人林英也在广德招募士兵,知道国事无法拯救,拜了两拜就上吊自尽了。妻子宋氏被关进了监狱,也上吊而死。 15.B(“空”不是指天空,而是只是、徒然之意。) 16.(1)首联讲旧路重过,心事蹉跎,寓含对仕途坎坷的感慨;(2)中间两联借南北景象差异与感受的不同,表达被贬南方的失意;(3)尾联写与邻居华发俱生,相逢于他乡,抒发了年华易逝的喟叹与对家乡的挂念。(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7.(1)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2)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3)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每空1分,共6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8.C(关键是“鸟”作用于“水”与“树”,对应用“点”与“摇”比较恰当。) 19.不加顿号断开,是为了以一种追加列举的口吻,表达对人类内在的虚伪丑陋的坚决否定;加顿号断开,就造成了阅读中的停顿,会削减一气呵成的气势,弱化感情表达的力度。(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20.原句更有强调效果,六个形容词单列后置,充分表达了对鸟语特性的赞扬喜爱之情;原句更契合语境,六个形容词,独词成句,读来语气舒缓,与作者逃离城市的安逸恬静的心理状态相适。(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21.②改成“仅仅解决了使用工具的问题”;④改成“区别于”;⑤改成“研发”;⑨改成“大约有20%”或“有20%以上”。(每点1分,共4分。) 22.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或IMF)今年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认为,②全球经济恢复过程充满不确定性,③除中国外其他各经济体都将萎缩。(第①点1分,其他两点各2分,意思对即可。) 四、写作(60分) 作文按照全国卷评分标准评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