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作业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 作业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今日刮哪风 赵德发 ‎   早晨起床,走上阳台,耳边常常飘来一句发问:“今日刮哪风?”‎ ‎   刮哪风?不好判断。因为城里高楼林立,已经将风削成散兵游勇,在街上乱蹿。即便风势很大,在地上摇动树木,在天上摆出云阵,让我看明白了,我却没办法报告了。因为,我身后不是老家的屋子,我父亲不在里面。这句发问,其实是我的幻听。‎ ‎   “今日刮哪风?”父亲在世时,早晨常用这话问自己、问家人。他从屋里出来,第一件事就是抬头看天,侧眼看树,问上这么一句。如果母亲和我们兄妹有在院里的,就学他的样子,观察片刻,做出回答。如果院里无人,父亲就自问自答。“南风。”“北风。”“东风。”“西风。”‎ ‎   问这干嘛?判断天气。是晴,是雨,心中有数。哪个季节刮哪风,都关系到天气。当日天气如何,适合干什么活儿,不适合干什么活儿,父亲会做出安排。天气如何,还会关系到更长久更重要的事情,譬如旱涝,譬如丰歉,譬如温饱,馨如生死。他当村支书二十年,要操心的事情很多很多。‎ ‎   当然,判断天气,不只是看风向,还要看别的,里面的学问大着呢。光是老祖宗们留下的谚语,就有千万条之多。其实,我父亲并不精通此道,有些老人在这方面特别有才。他们早晨看看风向,望望云势,感受一下气温,嗅嗅空气湿度,便知道当日天气如何。我的一个长辈,就是这样的“老庄户”,深受村邻尊敬。他临死时,向儿子传授这些学问,连同种庄稼的种种窍门,连讲三天三夜,直至气绝。‎ ‎   我父亲讲不出那么多学问,但他卸任村支书之后,却一直保留着早晨问风的习惯。尤其是在年届八旬、病重卧床之后,还常常在早晨扭头看着门外,问上这么一声。农村的风从不暧昧,会清清楚楚地借树梢以表达。我或者弟弟妹妹在院里看明白了,便向屋里的父亲报告。父亲答应一声“噢”,而后不再说话。‎ ‎   我曾问过,他得知风向后做出了怎样的判断,他一般会说“天不好”或者“天不孬”,仅此而已。我曾验证他的判断,当日天气到底是好是孬,有时候准,有时候不准。我问他为何不准,他叹一口气道:“风,太难琢磨了。”‎ ‎  ‎ ‎ 我理解父亲的叹息。风,是这世界上最神秘的事物之一。它看不见,抓不着,却让人通过事物的种种变化而感受到。一年二十四番花信风,让我们欣赏这世界的五彩缤纷;树下一片片飘飞的黄叶,让我们领悟生命的短暂与悲凉;江河湖海上的惊涛骇浪,让我们见识那种“无物之阵”的神威;山崖石璧上的凹窝与孔洞,让我们瞻仰堪与水滴石穿相媲美的惊人造化。‎ ‎   我小的时候,每天也像父亲那样,搞着一个疑问:“今日刮哪风?”父亲的喘气声柔和,那是刮南风;父亲的喘气声粗重,那是刮北风;父亲的喘气声粗重且夹带着“哼、哼”的鼻息,那就是会带来暴风骤雨的东风或西风了。每当东风或西风刮起来,母亲和我们兄妹都会连气都不敢喘。‎ ‎   父亲的“风”刮了八十年,终于刮不动了。那年正月十七,母亲挂在墙上,父亲躺在床上。正像一年前母亲所经历的那样,父亲开始了生命的终结过程,他呼出、吸入的“风”,一下下变慢,一下下变轻。后来,只有呼出,没有吸入,细若游丝。当他吐出最后的一缕,一切归于平静。‎ ‎   这时,我们兄妹五个放声大哭,撕心裂肺。因为,父亲的风尽管有时凛冽,但也有时温暖。更重要的是,若没有他的“风”,我们的“风”就不会出现在这世界上……‎ ‎(《散文》2017年第12期)‎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二段中,作者借早晨起床时耳边出现的“幻听”来表达自己对父亲和家乡的怀念,也以此引出了下文对父亲的回忆。‎ B.父亲病重卧床后常说一句“今日刮哪风”,既写出了父亲年老后变得木讷,也写出了作者对父亲的同情和深沉的悲哀。‎ C.作者细致描写了父亲临终时的呼吸变化,由呼出吸入,到一切归于平静,写出了对父亲的依恋和无法挽留父亲的悲痛。‎ D.本文既有典雅的书面语,也用了较多口语,还用了一些方言词语,这满足了文章表达的需要也显现了作者深厚的修养。‎ ‎2.文中的“风”含意丰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本文主要表达对父亲的怀念,文中却写了一个“老庄户”,请简要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白玉盅 林清玄 ‎   ①在所有的蔬菜里,苦瓜是最美的。‎ ‎  ‎ ‎ ②苦瓜外表的美是难以形容的,它晶润透明,在阳光中,仿佛是白玉一般,连它长卵形的疣状突起部分也长得那么细致,触摸起来清凉滑润,也是玉的感觉。所以我觉得最能代表苦瓜之美的,是清朝的玉器“白玉苦瓜”。“白玉苦瓜”是清朝写实性玉雕的代表之作,历来只看到它的雕工之细、写实之美,我觉得最动人的是雕这件作品的无名艺匠,他把“白玉”和“苦瓜”做一结合,确实是一个惊人的灵感。比较起来,虽然“翠玉白菜”的声名远在“白玉苦瓜”之上,但是我认为苦瓜是比白菜更近于玉的质地。‎ ‎   ③苦瓜俗称“锦荔枝”“癞葡萄”,“白玉苦瓜”表现了形象的美,但是我觉得它还不能完全表现苦瓜的内容以及苦瓜的味觉。苦瓜切开也是美的,它的内部和种子是鲜红色,像是有生命流动的鲜血。有一次我把切开的苦瓜摆在白瓷的盘子里,红白相映,几乎是画笔所无法表达的。人站在苦瓜面前,尤其是夏天,心中就漫上一股凉意,那也只是一种感觉而已。‎ ‎   ④不管苦瓜有多么美丽,它还是用来吃的。我年幼的时候最怕吃苦瓜,因为老使我想起在灶台熬着的中药,总觉得好好的鲜美蔬菜不吃,为何一定要吃那么苦的瓜。偏偏家里就种着几株苦瓜,有时抗议无效,常被妈妈逼着吃苦瓜,说是苦瓜可以退火,其实是因为家中的苦瓜生产过剩。‎ ‎   ⑤嗜吃苦瓜还是这几年的事,也许是年纪大,经历的苦事一多,苦瓜也不以为苦了;也许是苦瓜的美,让我在吃的时候忘却了它的苦;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我发现苦瓜的苦不是涩苦,不是俗苦,而是在苦中自有一种甘味,好像人到中年怀想起少年时代惆怅的往事,苦乐相杂,难以析辨。‎ ‎   ⑥苦瓜有很多种吃法,我最喜欢的一种是江浙馆子里的“苦惯生吃”,把苦瓜切成透明的薄片,蘸着酱油、醋和蒜末调成的酱,很奇怪,苦瓜生吃起来是不苦的,而是又香又脆,在满桌的油腻中,它独树一帜,没有一道菜比得上。有一回和画家王蓝一起进餐,他也最嗜苦瓜,一个人可以吃下一大盘,看他吃苦瓜,就像吃糖,一点也不苦。有一家江浙馆里别出心裁,把这道菜叫做“白玉生吃”,让人想起白玉含在口中的滋味,吃在口里自然想起故宫的“白玉苦瓜”,里面充满了美丽的联想。‎ ‎   ⑦画家席德进生前也爱吃苦瓜,不但懂吃,自己还能下厨。他最拿手的一道菜是苦瓜灌肉,每次请客都亲自做这道菜。上市场挑选最好的苦瓜,还有上好的腱子肉,把肉细心地捣碎以后,塞在挖空的苦瓜里,要塞到饱满结实,或蒸或煮,别有风味。一次,画家请客,我看到他在厨房里剁肉,小心翼翼塞到苦瓜中去,到吃苦瓜灌肉时,真觉得人生的享受无过于此。我们开玩笑地把画家的拿手菜取名为“白玉盅”。如今画家去了,他拿手的“白玉盅”也随他去了。我好几次吃这道菜,总品不出过去的那种滋味。‎ ‎  ‎ ‎ ⑧苦瓜真是一种奇异的蔬菜,它是最美和最苦的结合,这种结合恐怕是造物者“美丽的错误”。以前有一种酸酸甜甜的饮料,广告词是“初恋的滋味”,我觉得苦瓜可以说是“失恋的滋味”,恋是美的,失是苦的,可是有恋就有失,有美就有苦,如果一个人不能尝苦,那么也就不能体会到那苦中的美。‎ ‎   ⑨我们都是吃过苦瓜的,却少有人看过苦瓜树。去年我在南部,看到一大片苦瓜田里长出累累的苦瓜,农民正在收采,他们把包着苦瓜的纸解开,采摘下来,就像在树上取下一颗颗的白玉。我站在田边,看着篮中满满的苦瓜,心中突然感动不已,我想,真正苦瓜生命里的美,是远远比故宫橱窗里的苦瓜还令人感动的。‎ ‎   ⑩我买了一个刚从田里采下的苦瓜,摆在家里,舍不得吃;放置几天以后,苦瓜枯萎了,失去了它白玉般的晶亮与透明,吃起来也丝毫不苦,风味尽失。这使我想起了人世间的许多事,美与苦是并生的,人不能只要美而不要苦,那么苦瓜的创作不能说是美丽的错误,它是人生真实的一个小影。‎ ‎1.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白玉盅”为题,不仅点出了写作的对象,而且突出了苦瓜的外表美,流露出作者对苦瓜深深的喜爱之情。‎ B.苦瓜不但外表美,而且切开也是美的,像是有生命流动的鲜血。人站在苦瓜面前,特别是在夏天,心中就会有凉凉的感觉。‎ C.作者在第⑧段说苦瓜“是造物者‘美丽的错误’”,在第⑩段又说“苦瓜的创作不能说是美丽的错误”,这貌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 D.文章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苦瓜来寄托人生的感悟,告诫世人要像苦瓜一样,不但要外表美,而且要心灵美。‎ ‎2.文章第②段采用哪些手法来描写苦瓜的美?请简要赏析。‎ ‎3.文章围绕“苦瓜”展开,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请梳理出来。‎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朗读与呐喊 莫言 ‎   今年二月,在故乡的大街上,我与推着车子卖豆腐的小学同学方快相遇。方快提着我的乳名骂我闯富了忘了老同学。我说我都六十多岁了,你就别叫乳名了吧!他说,你想让我叫你什么?叫你莫言?呸!方快是很聪明的,他六十多岁了还在卖豆腐只能说他没碰上展露才华的机会。他喊我的乳名就说明他对我的不服气。我获奖后,面对采访的记者他提着我的乳名说:“他呀,根本不行!朗诵课文,他不是我的对手。”于是我回想起方快与朗读有关的事来。‎ ‎   那时我们的语文老师是学校唯一用普通话讲课的老师。在我们那里,谁要是出去上几天学或当几年兵,回来就说普通话,肯定成为嘲讽的对象。在强大的习惯势力压迫下,还坚持用普通话讲课,现在回想起来,我们老师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我们齐声朗读时,老师提着教鞭在教室里转悠,辨别谁的声音里有着对课文的故意歪曲。方快是挨教鞭最多的——其实也不是真打,略有痛感而已。‎ ‎   有天中午,方快带着我们去田野里捉了几十只青蛙,用瓦罐提到教室里,放在脚下。那天新课是《青蛙》,老师带领我们朗读:‎ ‎   “每到黄昏,池塘边有一只老青蛙先发出单音的独唱,接着满塘的蛙跟着唱起来。呱!呱!呱!……”‎ ‎   我们从来没有像那次朗读那样卖力,那样愉快,那样充满期待。我们一边朗读一边偷眼看方快。他的脸膛红扑扑的,脸上洋溢着喜气。他从来都是朗读的捣乱者,但这次却成了领读者。他的嗓音洪亮,富有韵味,而且,他使用的竟是普通话!连老师也用讶异的目光看着他。这时候,我看到他用脚推倒了瓦罐,几十只青蛙争先恐后地跳出来。伴随着女生们的尖叫和男生们的怪笑,我们看到老师变色的脸——教室里只有方快一个人还在朗读:‎ ‎   “……青蛙,真是一种可爱的动物……”‎ ‎   我们原以为老师会跟方快决一死战,没想到在方快响亮的朗读声中,老师蜡黄的脸渐渐红润起来。我们老师是一个有酒涡的男人,他的脸上出现酒涡我们便知道他笑了。方快停止朗读,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地对老师傻笑。老师响亮地拍着巴掌,连声说:“好好好!太好了!”‎ ‎   此后不久,方快便当了学习委员,之后又当了班长,成了好学生,成了老师的骄傲,成了后进变先进的典型,还参加全县朗读比赛获得第三名。如果不是因为历史原因,他很可能成为我们高密东北乡一个杰出人物。当然,现在也不能说他不杰出,他家的豆腐,质量很好,供不应求。‎ ‎   方快引发了朗读的热潮。我们朗读,我们背诵,我们把语文课本一字不漏地从头背到尾。我是其中一个追随者。‎ ‎   后来当了兵,我能慷慨激昂地念报纸的才能被指导员发现,让我在团部欢迎新兵大会上发言。调到军校后,领导错以为我文化水平很高,便让我当政治教员给新学员讲课。讲哲学,政治经济学,我哪里懂这些!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硬着头皮也要冲上去。‎ ‎   那年寒假,我背了一大堆书回家探亲。我在邻居家滴水成冰的空房子里备课,讲稿写好了,就一遍遍地读。当时我以为我讲的是标准普通话,后来才知道我讲的是“高普”(高密普通话)。我先是小声读,读着读着就起了高声,最后是手舞足蹈地呐喊。全不顾墙外有耳,‎ 全不顾村里人的说三道四,全不顾家里人的难堪。那时我们家东厢房里还养着一头牛,每当我呐喊时,母亲就会进来劝我:别吆呼了,你把牛都吓得不吃草了。‎ ‎   经过一个多月的训练,在开学后的课堂上,作用明显,反响强烈。我也颇为得意。三十多年后的一次聚会,一位性格豪爽的女学员说:我们当年给您起了一个外号叫“野狼嗥”——我心中一怔,才知道他们受了我多少折磨。‎ ‎   去年秋天,我见到了仰慕已久的叶嘉莹先生,听她吟诵唐诗宋词。叶先生说从来没有人教过她吟唱,从小她就这样唱读,因为她感觉就应该这样读,这样唱。听了叶先生的话,我想,是的,每个人都要用自己的腔调,想怎么唱就怎么唱;用标准普通话读出的诗词,确实很好听,但其实都不是古典诗词应该发出的声音。告别叶先生后,我曾把门窗堵严了吟唱过几首唐诗宋词,感觉无比畅快。但我知道,叶先生的自由吟唱会赢得满堂彩,而如果我敢登台放腔,迎接我的——当然不会是猎枪。‎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方快执意叫“我”的乳名,是因为他不服气;而不服气的原因,则是他当年曾凭着朗读而无比辉煌,“我”也曾是他的追随者之一。‎ B.文中的语文老师很了不起,他不仅有着在乡里人嘲笑中坚持自我的勇气,也有着用宽容、赏识来改变一个捣蛋学生的胸怀与智慧。‎ C.方快与“我”,一个因历史原因而寂寂无闻,一个因抓住偶然的机遇而改变了命运,文章借此表达命运难测、造化弄人的感慨。‎ D.文章善用加强语势的方法传情达意,如连用三个“成了”表现方快出名后的得意,连用三个“全不顾”表现“我”朗读时的投入。‎ ‎2.请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3.文章题目是“朗读与呐喊”,结尾却写“吟唱”,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答案 一.1.B; 2.①风指自然界的风。风给自然界带来巨大变化,是父亲过去每天安排农业生产的依据。‎ ‎②风也象征着一种神秘的事物,难以捉摸,能在不知不觉中改造自然改变人,让人感受到对自然的赞叹和对生命的敬畏。‎ ‎③风指父亲工作作风的认真负责。哪个季节刮哪风,都关系到天气。当日天气如何,父亲会认真安排好当天的工作。‎ ‎④风指的是父亲对子女的态度。父亲的风尽管有时凛冽,但也有时温暖,有时严厉有时慈爱。‎ ‎⑤风指的是生命的气息。父亲活了八十岁,生命结束了。父亲的 “风”刮了八十年,终于刮不动了。‎ ‎⑥风指的是我们从父亲身上承继到的品格与精神。若没有他的 “风”,我们的 “风”就不会出现在这世界上。‎ ‎3.①作者借写老庄户烘托父亲形象:父亲也是一位扎根农村、扎根土地的老庄户。‎ ‎②作者写老庄户向儿子传授判断天气的学问和种庄稼的窍门,为文末写我们继承父亲的精神作铺垫。‎ ‎③作者借写老庄户突出对父亲和家乡的怀念。‎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文学作品的结构、表现手法、赏析作品的内涵,品味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文中反复出现的 “今日刮哪风 ”,写出了父亲是一个关心天气、关心农业生产, 认真负责的农村基层干部,虽然后来年事已高,病重卧床,但仍常说 “今日刮哪风 ”,这不是表现父亲年老后变得木讷, 而是写父亲仍然保持着过去形成的对工作认真负责的习惯, 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重。 “作者对父亲年老后变得木讷的悲哀 ”分析不当。‎ 二.1.D; 2.①从视觉的角度进行描写,写苦瓜白玉般的色彩,疣状突起部分长得细致。‎ ‎②从触觉的角度进行描写,苦瓜触摸起来清凉滑润。‎ ‎③运用衬托手法,用清朝的玉雕“白玉苦瓜”来衬托苦瓜的颜色质地,既突出了苦瓜的颜色质地之美,又表达了自己的赞美之情。‎ ‎④运用比喻,把苦瓜比作白玉,表达对苦瓜的喜爱。‎ ‎⑤运用联想,由苦瓜联想到了清朝的玉雕“白玉苦瓜”。‎ ‎⑥运用对比,将白玉苦瓜与翠玉白菜进行对比,突出苦瓜更近于玉的质地。‎ ‎3.先写苦瓜的外表美,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再写吃苦瓜的经历,表达由怕吃苦瓜到吃苦瓜是一种享受的情感变化; 最后写看苦瓜树和买苦瓜的经历,说明美与苦是并生的,人不能只要美而不要苦的道理。‎ 解析:1.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D项,“告诫世人要像苦瓜一样,不但要外表美,而且要心灵美”理解有误,文章主要阐述了美与苦共生的道理。‎ ‎2.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的能力。第②段共四句话, 第1句从视觉与触觉的角度进行描写,并运用比的喻修辞,第2、3 两句运用联想与衬托手法,第4句运用对比手法。回答时,除了判断艺术手法,还要结合文本,举出例子,并指出其表达效果。‎ ‎3.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文章思路清晰,层次分明。答题时,应先概括每一部分的大意,再分析作者寄托在其中的感情。①〜③段写苦瓜的外表美,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如“苦瓜是最美的”,“苦瓜外表的美是难以形容的”,切开的苦瓜“红白相映,几乎是画笔所无法表达的”:④〜⑦段写吃苦瓜的经历,表达了由怕吃苦瓜到吃苦瓜是一种享受的情感变化,如 “年幼的时候最怕吃苦瓜”这几年“嗜吃苦瓜”,“到吃苦瓜灌肉时,真觉得人生的享受无过于此”;最后三段点明主旨,写看苦瓜树和买苦瓜的经历,说明美与苦是并生的,人不能只要美而不要苦的道理。‎ 三.1.C; 2.①朗读内容画面逼真,饶有趣味。富有画面感(让人如闻其声),映衬出童心的天真可爱。‎ ‎②朗读内容与(朗读)情境构成重合,意韵丰富。老青蛙带满塘的蛙鸣唱,象征语文老师带动学生、方快带动其他人朗读,意蕴丰富。‎ ‎③朗读情境与现实情境形成反差。一本正经的朗读与后文教室里的混乱相映照,使文章有了波澜。‎ ‎④运用拟人修辞和拟声词,描摹池塘黄昏时分青蛙齐鸣的充满生机的景象,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3. ①深化主题。“吟唱”表现“我”心态的成熟,“我”更认可用自己腔调来吟唱,也不害怕登台放腔,比以往更加勇敢自信,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 ‎②丰富内容。“吟唱”是对前面的“朗诵与呐喊”的有效补充,反映“我”由追随他人到迎难而上、再到勇敢自信的成长历程,丰富文章的内涵。 ‎ ‎③情节跌宕起伏。“吟唱”宕开一笔,却又与前文意脉贯通。(或:以“朗诵与呐喊”之外的“吟唱”收结全文,看似闲笔,却巧妙回应文章主旨,体现散文形散神聚的妙处。)‎ 解析:1.“文章借此表达了命运难测、造化弄人的感慨”,夸大了命运的威力。从文章内容来看,方快因朗读而找到自信与尊严,年老卖豆腐时仍认为自己不比莫言差;莫言当兵后,寒假背一大堆书回家,在滴水成冰的空房子中备课、练习讲课,他的成功是他奋斗的结果,并非“偶然的机遇而改变了命运”,主观的努力远比命运更加重要。‎ ‎2.赏析句子时,可从句子所使用的表达技巧、句子的含意、作者抒发的情感等角度入手如“有一只老青蛙先发出单音的独唱,接着满塘的蛙跟着唱起来”使用了拟人的修辞,“呱!呱!呱!”的拟声词,写出了青蛙齐鸣的充满生机的景象;同时以一群小学生之口读出这些内容,使这些内容富有画面感;另外,还可将书中老青蛙池塘领唱的情景与下文教室中因靑蛙跳出来而混乱不堪的情景联系起来分析。‎ ‎3.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白“朗读与呐喊”“吟唱”分别指什么。 “朗读与吶喊”指“我”追随方快“朗读”,当兵后的“朗读”(能慷慨激昂地念报纸)与“呐喊”(先是小声读,……最后是手舞足蹈地呐喊, 自己的外号是“野狼嗥”)“吟唱”指“我”听叶嘉莹先生吟诵及她关于“吟唱”的理解,领悟到“吟唱”的真正含义——每个人都要用自己的腔调,想怎么唱就怎么唱,这使“我”勇敢自信。由以上可知,“吟唱”与前文的“朗读与呐喊”意脉贯通,体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征;同时“吟唱”也表现了“我”心态的成熟,深化丰富了文章主题。‎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