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人口专题--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地理人口专题--学案

1.1 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构成指标: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2.类型、特征及转变 目前世界上主要存在着现代型和传统型两种增长模式,二者的根本区别是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 低,并且可以把 1%作为二者的划分界线。若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 1%,则是传统型;若小于 1%, 则是现代型。 分析人口增长快慢原因的思路 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最根本的是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 都能促进人口的增长正说明了这个问题,因此分析原因的思路如下: 生存环境、生活 水平、医疗水平 生产力水平低 出生率、死亡率 人口增长 数量变化 可见,社会经济、技术、政策(人口)等因素是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二、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1.环境承载力 (1)实质:环境能 。 (2)衡量指标: 。 2.环境人口容量 (1)制约因素: 、科技发展水平以及 等。 【答案】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人口数量 资源 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因素 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关系 资源丰富程度 正相关 资源越丰富,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科技发展水平 正相关 科技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经济发达程度 正相关 经济越发达,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人口受教育水平 正相关 人口受教育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地区开放程度 正相关 地区开放程度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生活消费水平 负相关 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1.2 人口的空间变化 1.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因素 原因 典例 自然 (过去的 决定因 素) 气候 人们总是希望生活在气候等自然条 件优越的地区 美国老人退休后向南部和 西部迁移 土壤 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垦,提高作物产 量 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水源 动植物的生长以及人的生存需要水 游牧民族的逐水草而居 矿产 因发现、开发某种矿产资源吸引大量 人口迁入 大庆——石油资源的开发 社会经济 (决定因 素) 经济 被较高的收入吸引 内地人到沿海城市打工 政策 国家政策 知识青年的“上山下乡” 交通 通信 交通通信的发达会方便人们之间的 联系,从而促进人口迁移 现代人口迁移量远大于过 去 政治 某地被设为政治中心而引发人口迁 入 巴西迁都巴西利亚 战争 2.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模式类型 A 原始型 B C 特征 “高高低” “ ” “ ” 转变 (1)转变过程: →传统型→ (2)总体来看,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由 转向 的过渡阶段 (3)中国已基本实现了 转变。 影响 迁入地 迁出地 有利 ①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 ②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 ③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①加强与外界社会、经济、科技、文化 联系,有利于发展; ②缓解人地矛盾,促进发展; ③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不利 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 的难度,增大了生态环境的压力 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 人口常见的图表专题 一.常规的坐标图 例 1:下图是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图,判断 1—2 题: 1、四国中,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和德国人口死亡率、出生率相似的国家应该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分析此类坐标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读清图中的各个坐标轴分别表示什么变量:时间、人口或是人口变化率; 第二,判读图形的变化特征,这也是读所有坐标图最关键的一步。如:人口变化曲线的坡度陡缓和 起伏大小等特征都表达不同的含义。在同一幅图中,曲线坡度越陡,则表明人口增长越快,反之越 慢;曲线起伏越大,说明人口数量的增减变化越剧烈,反之则平和。 第三,要特别注意曲线起伏转折点所表示的含义、形成原因等 二.倾斜图(增长率要倾斜看) 例 2:(1)图中Ⅰ对应的人口增长模式是 A.原始型 B.传统型 C.过渡型 D.现代型 (2)目前欧洲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类同于 A.Ⅰ B.Ⅱ C.Ⅲ D.Ⅳ (3)对图中人口增长类型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可能是Ⅰ B.劳动力短缺、社会保障负担较重的是Ⅱ C.最适宜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国家是Ⅲ D.社会经济和生态压力最小的是Ⅳ 三.三角坐标图(重点) 三角坐标图是近几年地理高考试题中常常出现的一种地理统计图。一些考生由于没有掌握它的正确 判读方法,很容易失分。其实,这类统计图的判读关键在于掌握以下阅读步骤: 1.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画出三个箭头, 如图 1 中的箭头①、②、③。 2.过图中标出的点(在图 1 中为“﹡”),分别画出与上述三个箭头平行且延伸方向一致的三条斜线。 注意:在图 1 中平行斜线应取 a,而不是取 b;因为斜线 b 的延伸方向与箭头②不一致。 3.读出上述斜线与三个坐标轴的交点坐标,这就是待求点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坐标。 在图 1 中待求点“﹡”的三个坐标是 0~14 岁为 23﹪,15~46 岁为 73﹪;65 岁以上为 4﹪。 例 3:右下图表示 0-14 岁、15 -64 岁、65 岁以上三种年龄段人数所占总人口的比重,读后回答 1 一 3 题。 1.图中 ③ 比 ① 国家 0-14 岁人口比重 A 约高 6% B 约低 6% C 约高 1% D 约低 1% 2 .图中 ① ② ③ ④ 四个国家中, 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图中 ② 国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A .计划生育 B .鼓励生育 C .采取移民政策 D .鼓励人员出国 例 4:读左图.读近三十年来我国某省四个不同年份的人口年龄构 成示意图,图中 a 表示 0-14 岁,b 表示 15-59 岁,c 表示 60 岁及 以上。四个年份的先后顺序是 A.②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③②①④ D.④③①② 例 5:图 1 示意我国 1985~2005 年不同地区劳动密集型 制造业 市场份额(%)变化情况,读图完成 3~4 题。 3.Ⅰ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外迁移的趋势始于 A.1985 年 B.1995 年 C.2000 年 D.2005 年 4. 导致Ⅲ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市场份额变化 的原因,不可能是 A. 西部大开发的推进 B. 国内外的产业转移 C. 产品质量的提升 D. 当地政府的支持 总结三角坐标方法: (1.先标增长方向。 2.做各点的平行线,(平行于增加方向) 3.与各个坐标的交点) 四,人口年龄金字塔图的判读。(重点) 人口学家还常常按人类生命史不同阶段分组,一般分为 未成年(0~14 岁)、青壮年(15~64 岁)和 老年(65 岁以上)三组,按人口年龄结构,一般又分为 1 增长型(快增长和慢增长型)、 2 静止型(零增长型)和 3 缩减型(负增长型)等几种。 为人口年龄金字塔图。 1 上部代表老年人(代表死亡率),下部代表少年儿童(代表出 生率) 2 左半部分代表男性,右半部分代表女性; 3,水平方向的长度表示男性和女性人口的数量或各在总人口中 所占的百分比。 4.注意:人口再增长(相差二十岁,人口的变化) 例 6、读下图 A、B 两国的人口金字塔图,回答: (1)儿童占有较高的人口百分比的是________国; 如该国人口继续保持这样的增长速度,20 年后,该国 面临的困难问题主要有: (2)B 国人口增长类型属于_______型,若干年后该国 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3)人口增长类型转变的根本原因 是 。 例 7 读台湾省人口金字塔图,完成(1)~(2)题。 (1)图示过程能够明显反映台湾省 A.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 B.人口出生率不断上升 C.人口死亡率不断上升 D.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上升 (2)预测到 2031 年台湾省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人口增长速度快 B.人口老龄化程度高 C.就业压力太大 D.性别结构严重失衡 例 8 图 4 示意某国 2008 年人口结构,读图回答 1~2 题。 1.图中信息反映出该国 A.为发展中国家 B.人口出生率高 C.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 D.中老年人口性别失调 2.该国 0~4 岁的人口数明显多于 5~9 岁, 其影响因素最有可能是 A.年龄结构 B.性别结构 C.生态环境 D.移民政策 五.人口数量的变化 例 1:人口数量自然增长的快慢不仅取决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也受人口基数大小的影响 要点二: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口的机械增长(人口迁移) 例 9 右图为 2000~2008 年我国东部某市人口增长率变动图,读图回答 1-2 题。 1.该时段内,该市人口总量最大的年份是 A.2003 年 B.2005 年 C.2007 年 D. 2008 年 2.2004 年后人口机械增长率开始明显下降 的原因是该市 A.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 B.出现逆城市化 C.产业转移和升级 D.城市居住用地紧张 例 10.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2)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乙省人口总数超过了甲省,居全国首位。请结合图表信息简述其 原因。(6 分) 甲省 乙省 人口自然 增长率 (‰) 2003 年 2009 年 2003 年 2009 年 5.64 4.99 8.35 7.26 例 11。指出图中绿洲分布特点,说明本区域环境承载力总体特征及其主要制约因素。 例 12.根据材料和下图。材料: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 兴规划》指出,我国纺织服装工业产业布局不尽合理,80%的生产能力集中在沿海地区。鼓励中西 部地区发挥资源优势,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纺织服装加工基地。 (1)分析图示服装加工基地转移和人口迁移的原因。(15 分) (2)据此说明产业转移对安徽省未来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的影响。(13 分) 参考答案: 例 1:C A 例 2: A B B 例 3:A C A 例 4:A 例 5: C A 例 6:略 例 7:A B 例 8:D A 例 9: D C 例 10【答案】近年来,乙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比甲省高;甲省的人口流动以迁出为主,乙省的 人口流动以迁入为主。 例 11 绿洲分布在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本区域环境承载力低,主要制约因素为水资源。 例 12【答案】(1)安徽与广东等省相比,原材料、劳动力、水、土地、能源等供给充足,生产成本 低;(也可从广东等省生产成本高等角度分析)广东等省产业结构升级、生态环境压力增大;安徽临 近沿海发达地区,对外交通日益完善,市场广阔,政策扶持力度大。与安徽相比,广东等省经济发 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完善。(也可从安徽省劳动 力富余等角度分析) (2)安徽的工业化进程加快,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水平提高。向发达地区迁移的人口减少,其他地 区人口迁入增加。省内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加快,城镇规模扩大,城市化水平不断 人口专题 配套模拟题目 人口年龄结构是反映一个地区人口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把 65 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达 到 7%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下图为 1964~2000 年中国人口年龄构成变化图。据图回答 1~2 题。 1 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年龄构成变化的正确叙述是( A.大于等于 65 岁年龄段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B.0~14 岁年龄段人口比重持续增加 C.15~64 岁年龄段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D.1990 年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2.进入 2000 年,我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劳动力严重短缺 B.人口自然增长率偏高,每年新增人口多 C.青壮年人口数量庞大,就业压力大 D.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口数量日趋减少 读某发达国家四城市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示意图,回答 3~4 题。 3 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受人口迁移影响明显的一组城市是 ( ) A.abc B.acd C.abd D.bcd 4.据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判断,文化教育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的是 ( ) A.a B.b C.c D.d 读“1995~2009 年我国某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迁移变动情况图”(图 3),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5~6 题。 5.1995~2009 年,该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 A.迁入率持续上升 B.迁出率持续降低 C.机械增长率缓慢下降 D.累计净迁入量逐年增加 6.从人口迁移模式看,该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A.上海 B.安徽 C.湖南 D.河南 下图反映了亚洲某国人口增长与构成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回答 7 到 9 7.该国人口变化趋热的一个突出特征是 A.年轻劳动力过剩 B.老龄化趋势显著 C.自然增长率上升 D.人口出生率较高 8.示意图显示,该国人口平均寿命状况是 A.平均寿命延长,女性长于男性 B.平均寿命延长,男性长于女性 C.平均寿命缩短,女性长于男性 D.平均寿命缩短,男性长于女性 9.人口金字塔示意图所示的亚洲某国,最可能是 A.中国 B.日本 C.印度 D.泰国 图 9 为三个城市圈 20 世纪不同年代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回答 10-11。 10.下列选项最符合“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是 A.乙城市圈 70 年代 B.乙城市圈 80 年代 C.甲城市圈 90 年代 D.丙城市圈 90 年代 11.人口迁移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化过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乙城市圈 60 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 B.乙城市圈 90 年代城市化速度慢、水平低 C.丙城市圈 90 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 D.90 年代,与丙城市圈相比,甲城市圈城市化速度快、水平较低 下图是 2010 年某发展中国家人口金字塔图,读图完成 12~14 题。 12.该国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 A.增长率较高 B.性别不平衡 C.就业压力大 D.出现负增长 13.为控制人口增长,该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图中显示这项政策开始实行的时间是( ) A.20 世纪 50 年代 B.20 世纪 70 年代 C.20 世纪 90 年代 D.21 世纪初期 14.专家预测,到 2020 年,该国新生婴儿数量将有所上升,图中与预测结论密切相关的年龄段是 A.0~4 岁 B.10~14 岁 C.20~24 岁 D. 30~34 岁 图 3 示意某城市 20 世纪 80 年代和 90 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当前该城市中人口约 1300 万。 据此完成 15~16 题。 15. 20 世纪 90 年代和 80 年代相比,该城市 A. 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 总人口减少 C. 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D. 人口净迁入量减少 16. 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 A. 美国 B. 日本 C. 俄罗斯 D. 德国 下图为 1990 年以来中国人口重心时空演变轨迹图,读图完成 17—18 题。 17.该图反映中国的 A.人口数量的南北差异缩小 B.人口重心移到西南地区 C.人口重心总体趋势由东北向西南移动 D.人口重心移动距离不超过 15 千米 18.导致中国人口重心产生移动的原因可能是 A.东部地区人口死亡率高 B.西南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C.大量西部人口迁移到长江三角洲 D.东北振兴吸引人口迁入 表 1 是世界四个地区某年人口相关数据,据表回答 19〜20 题。 地区 总人口(万人) 出生率(%) 死亡率(%) 地区生产总值(亿美元) ① 130 1.78 0. 62 160 ② 820 0. 55 0. 60 908 ③ 1900 1.79 0.81 190 ④ 4800 1.24 0. 64 1036 19.四个地区中,人口老龄化趋势最明显的是 A.①地区 B.②地区 C.③地区 D.④地区 20.下列判断最准确的是 A.①人口年龄结构最年轻 B. ②劳动力资源最丰富 C.③年净增人口最多 D. ④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日趋频繁。完成 21-22 题。 21、图 1 为 2012 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该图可以反映人口迁移 情况。图中①②③④对应的省级行政区最最可能是 A.粤、豫、黔、沪 B.豫、粤、黔、沪 C.粤、豫、沪、黔 D.豫、粤、沪、黔 22、下列对当前人口迁出主要流向的表述与实际最相符的是 A.河北流向辽中南地区 B.安徽流向京津地区 C.湖南流向长三角地区 D.广西流向珠三角地区 下表为 2010 年亚洲四国劳动参与率数据,完成 23—24 题。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印度劳动人口少于越南 B.女性劳动参与率一般低于男性 C.劳动参与率与经济水平呈正相关 D.劳动参与率与经济水平呈负相关 24.对我国劳动参与率偏高的原因,推断合理的是 A.劳动力充足 B.人口老龄化严重 C.社会保障不够完善 D.劳动力素质较高 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人口与劳动年龄(15~64 岁)人口数之比。图 3 示意 1980~2030 年我 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读图回答 25~26 题。 25.2015 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性别比例 B.医疗水平 C.教育程度 D.年龄结构 26.随着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2025 年后可能出现 A.人口迁移加剧 B.劳动力渐不足 C.人口分布不均 D.社会负担减轻 1980 年我国开始执行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的计划生育政策,2013 年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 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图 9 是 1978 年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图 10 是我国未 来基于不同生育政策的出生人口规模预测图。读图回答 17-18 题。 27. 1980 年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 A.人口规模开始下降 B.人口规模持续增加 C.人口增速开始减慢 D.人口规模保持稳定 28.不同生育政策可能对我国未来人口产生的影响是 A.全面放开二孩,人口增长速度将持续增加 B.生育政策不变,人口规模在未来 30 年持续下降 C.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年龄结构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D.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出生率在未来 30 年持续上升 表 1 数据为我国西部某城市部分年份人口数量、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和增长率,读表 完成 29~30 题。 29. 表 1 中表示人口增长率的数字代号为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0. 该市的人口变化可能导致该市 ①交通拥堵 ②资源枯竭 ③环境污染 ④用工紧张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劳动参与率(%) 女性劳动参与率(%) 中 国 80.4 75.2 印 度 57.7 30.3 越 南 81.2 78.1 日 本 74.1 63.2 年份 1989 年 1999 年 2009 年 人口数量(万人) 597.4 674.5 781.7 ①(‰) 20 9 10 ②(‰) 15 3.5 4.5 ③(‰) 16 9.5 12 ④(‰) 5 5.5 5.5 表 1 31.图 14 中 M 国,有 50 多家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造船厂,对外贸易发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甲半岛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原因。(9 分) 32. 图示区域在一万多年前曾被厚厚的冰 层覆盖,后因气候转暖,冰川融化形成今天的地 貌景观。F 国经济发达,进出口贸易是重要的经 济支柱. (1)分析 F 国湖泊广布的主要原因。(4 分) (2)比较 F 国南、北部人口数量的差异并分析 原因。(6 分) 33 材料一 移民城市洛杉矶通过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成为美国的“科技之都”和全球性经济中心, 其电影产业也久负盛名。图 4 是洛杉矶主导产业演进示意图 (1)读图 4,填出 A、B 表示的经济发展主导驱动因素。(4 分) (2)从人口数量和素质分析外来移民对洛杉矶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8 分) 参考答案: 1. A 2.C 3.C 4.B 5.D 6.A 7.B 8.A 9.B 10.A 11.D 12.C 13.B 14.B 15.D 16.A 17.C 18.B 19.B 20.A 21.A 22.D 23.B 24.C 25.D 26.B 27.B 28.C 29.C 30.A 31 ①东南部纬度较低(1 分),气候较温暖;(2 分)②M 半岛大部分地区以山地、丘陵为主(1 分),平原主要分布在东南部;(2 分)③东南部临海(1 分),渔业资源丰富(1 分),海运便利(1 分)。 32.(1)冰川作用形成低洼地,排水不畅(1 分);冰川融水充盈低洼地(1 分)。受西风影响,降 水较丰富(1 分);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少。(1 分) (2)南部多,北部少(2 分)。 南部纬度较低,气候较北部温暖(2 分);南部临海,渔业资源丰 富,海运便利,产业发展条件较北部优越。(4 分) 33.(1)A:资源;B:知识(技术)。 (2)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资源,有利于扩大产业规模;提供了高素质人才,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 能源化学工业 军事国防工业 高科技产业 资本 驱动 A B 驱动 驱动 19 世纪 发现矿产 20 世纪 40 年代 国家投资 20 世纪 70 年代 第三次工业革命 图 4 全球 经济 中心 全国 制造 中心 西部 制造 中心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