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1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西藏拉萨市那曲第二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5月全真模拟联考试题(解析版)
西藏拉萨市那曲第二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5月全真模拟 联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从血缘意义上说,受到祭祀的祖先应是本族群的直系先祖。然而春秋后,人们在祭祀祖先时,祖先已不单纯具有血缘上的意义。如出身于“夷狄”地区的舜与文王,因为他们的观念和行为合乎“中国”的规范,也成为公认的圣人,受到祭祀。这一变化 A. 反映了宗法制遭到破坏 B. 推动礼乐制度的世俗化 C. 加速王权与族权的分离 D. 有助于华夏民族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从“出身于“夷狄”地区的舜与文王,因为他们的观念和行为合乎‘中国’的规范,也成为公认的圣人,受到祭祀”说明了“夷狄”地区的舜与文王也成为了“中国”的祖先,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助于华夏民族的发展,故D项正确;宗法制遭到破坏主要体现为嫡长子继承制到破坏,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礼乐制度的世俗化是指“礼”教与“乐”教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族权”与“王权”的关系,故C项错误。 2.下图是关于秦汉时期部分铁制农具的统计情况,该图客观上反映了该时期 A. 冶铁业以生产农具为主 B. 官营手工冶铁业发达 C. 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 D. 铁器已得到全面的推广 【答案】C 【解析】 根据图表的内容,秦汉铁制农具种类丰富,农具丰富说明了耕作的繁复和精细,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故C项正确;图表中展现的是秦汉时期铁制农具数量与种类,首先并不能说明冶铁业以生产农具为主。其次依据史实当时冶铁主要用于锻造兵器,故A项错误;题目中和表格中都没有涉及官营手工冶铁业,并且根据铁制农具数量也不能得出其发达程度,故B项错误;图表中展现的是秦汉时期铁制农具数量与种类,不能说明铁器已得到全面推广,故D项错误。 3.隋唐五代陶瓷的艺术设计成就主要体现在装饰设计上,宋代陶瓷不再拘泥于外形与装饰上的新奇和奢华富丽,而是以功能为主,辅以朴素典雅的设计。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程朱理学逐渐盛行 B. 皇权专制日益强化 C 制瓷工艺不断进步 D 海外贸易空前发展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宋明理学。宋代陶瓷不再拘泥于外形与装饰上的新奇和奢华富丽,而是以功能为主辅以朴素典雅的设计观为主,主要原因是程朱理学对理和心性的强调逐渐影响了宋代简约的审美观念,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突出瓷器的功能,而非彰显皇权,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涉及外观设计,没有强调工艺进步,故C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瓷器外销问题,故D不符合题意。 4.明朝规定,佃农见田主“不论齿序,并如少事长之礼”,仅亲戚间例外;但在一些土地荒芜,招募劳动力较难的地方,还常有佃户“刁悍成风”、地主“吞声茹苦”一类记载。这一现象说明( ) A. 佃农逐步获得独立地位 B. 租佃关系改变社会结构 C. 政府决策脱离地方实际 D. 人地矛盾影响租佃关系 【答案】D 【解析】 依据材料中的“佃农见田主‘不论齿序,并如少事长之礼’”可知,佃农并没有获得独立的地位,故可排除A;B的说法明显错误,因为社会结构主要是指社会阶层结构,佃户与地主不论关系如何,都改变不了地主与佃农的身份结构,故可排除B;政府的政策在“ 招募劳动力较难的地方”可能是脱节的,但这并不是全国现象,C项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故可排除C;依据材料意思可知,在一些土地荒芜,招募劳动力较难的地方,出现了“佃户‘刁悍成风’、地主‘吞声茹苦’”这样现象,说明了人地矛盾影响租佃关系,故选D。 点睛:解此类试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材料的意思主旨。材料的意思是:尽管明政府规定了佃农见田主“不论齿序,并如少事长之礼”,仅亲戚间例外,但在一些招募劳动力较难的地方出现了“佃户‘刁悍成风’、地主‘吞声茹苦’”这样现象。依据对材料的理解,再把各个选项与材料的主旨进行一一对比,只要不符这一意思的就可排除。 5.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描述鸦片战争后的社会情景“洋布、洋纱、洋花边等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柏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这种情景说明 A. 西方商品涌入冲击自然经济 B. 中国工业崛起抵制西方侵略 C. 洋务运动推动民族工业繁荣 D. 资本输出终止中国工业步伐 【答案】A 【解析】 材料反映在列强经济侵略下,“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传统手工业纷纷破产,说明西方商品涌入冲击自然经济,故选A项;材料没有涉及中国工业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到洋务运动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主要反映列强对华商品输出而非资本输出,排除D项。 6.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这说明当时 A. 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 B. 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 C 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 D. 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 【答案】D 【解析】 题干中地方督抚上奏的内容中认为,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说明当时清朝的地方督抚已经注意按照国际法来处理中日之间的交涉问题,这明显体现了近代的外交观念,故选D ;题干中没有说到日本是借助于西方列强侵害中国的权益,故A与题意不符;由“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可知,当时琉球国还在向中国进贡,维持着朝贡关系,故B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地方督抚的上奏只是在行使其职权,对政府提出建议,而不是干预朝廷外交事务,故C的说法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 名师点睛:中国外交近代化是指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过程中,中国一方面试图通过自身的力量赶走外国侵略者获取独立,另一方面认同接受西方文明,外交上从消极排斥与抵抗、蒙昧无知中丧失主权,转变为接触与适应、尝试改变弱势处境,再到主动争取国际社会主体权资格、追求建立平等新型外交的历史演变过程。 7.下表是1949—1990年中国扫盲情况统计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全国人口总数(万人) 15岁以上人口文盲总数 文盲率(%) 1949 54167 — 80.00 1964 72397 23327 38.10 1982 103188 23582 22.81 1990 114333 18003 15.88 A. “左”倾导致“文革”后教育受挫 B. 义务教育使文盲率快速下降 C. 制度变迁影响教育普及程度 D. 市场经济体制推动教育发展 【答案】C 【解析】 新中国成立以后逐步建立起人民教育体系,扩大了人民接受教育的权利,这就使我国的文盲率大大下降,反映出制度变迁影响到教育的普及程度,故选C;左倾错误是文革时期教育受挫的原因,A错误;80年代我国才实行义务教育制度,B错误;市场经济体制是1992年才提出的,D错误。 8.西方的民主制,也是西方古代希腊、罗马制度的继承和发展,执政官变成了总统,元老院(Senate)变成了参议院(美国的参议院至今仍称Senate),民众大会变成了代议制的众议院。这说明 A. 西方各国政治制度具有无差异同源性 B. 美国民主共和制是古希腊民主制的再现 C. “分权与制衡”的政治构架得到承袭 D. 西方古代民主政治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答案】D 【解析】 材料通过西方的民主制和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对比来说明西方古代的民主政治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D正确;西方各国的政治制度有明显的差异,如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A排除;B说法明显错误,排除;材料未涉及“分权制衡”的政治框架,C排除。故选D。 9. 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推动了文化传播与交流,虽然跨越洲际国界,却无法实现全球效应。而戛纳电影节上的一件时装转瞬间即可掀动全球影粉的追捧热潮。这说明( ) A. 技术进步推动文化全球化 B. 明星效应远大于历史名人 C. 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传承 D. 大众文化审美有古今差异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戛纳电影节上的一件时装转瞬间即可掀动全球影粉的追捧热潮”体现了全球化效应,全球化的形成与发展与工业革命中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所以丝绸之路和郑和下西洋虽然推动了文化传播与交流,但受限于交通通讯技术,无法实现全球效应,故本题应该选A,BCD不符合题意。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 10.进入2018年以来,美国加快推行贸易保护政策,不仅与曾经的“盟友”英法德意日等国撕破脸,中美贸易战也是硝烟四起。面对特朗普逆全球化的单边主义政策,全球贸易摩擦不断加剧,世界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这表明 A. 美、日、欧同盟面临着解体 B. 逆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 C. 全球贸易治理体系亟待完善 D. 互利共赢原则遭到国际社会的抵制 【答案】C 【解析】 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从材料中的“全球贸易摩擦不断加剧,世界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来看,说明经济全球化遇到挑战,全球贸易治理体系亟待完善。故答案为C项。A项说法夸张,排除;经济全球化仍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排除B项;国际社会推崇互利共赢原则,排除D项。 11.2013年,习近平在访问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讲话中,首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2017年2月,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写入决议,标志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已经达成广泛共识。这说明 A. 中国重视睦邻友好外交 B.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C. 美国丧失超级大国地位 D. 民族国家间的竞争消亡 【答案】B 【解析】 题干材料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限于中国与邻国的关系,故A不符合题意;“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体现了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态度,故B符合题意;当今世界,美国并未丧失超级大国地位,故C不符合题意;“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达成广泛共识并不能说明民族国家间的竞争消亡,故D不符合题意。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人类命运共同体”,学生应该注意从全球治理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12.下图是被认为是20世纪世界建筑艺术一朵奇葩的朗香教堂。它突破了历史上所有的教堂样式,不再遵循建筑由墙面、屋顶等构成的传统形式,而是以扭曲怪诞的造型、变化自由的构图,创造出一个令人惊奇、难忘的教堂形象。与这一建筑艺术风格最为接近的美术作品是 A. 《自由引导人民》 B. 《拾穗者》 C. 《日出·印象》 D. 《格尔尼卡》 【答案】D 【解析】 根据“不再遵循建筑由墙面、屋顶等构成的传统形式,……扭曲怪诞的造型、变化自由的构图” 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一建筑风格带有现代主义的特征。《自由引导人民》是浪漫主义美术作品,《拾穗者》是现实主义美术作品,《日出·印象》是印象画派作品,均与题意不符,故排除A、B、C项。《格尔尼卡》是抽象派作品,带有现代主义风格,与“扭曲怪诞的造型、变化自由的构图”的风格接近,故选D项。 二、非选择题 (一)必做题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从公元1300年前后一直到15世纪中后叶,欧洲地力衰竭,气候变冷,暴雨频频,妨碍了农业生产,饥馑随之蔓延开来。这些被称作“上帝的惩罚之举”的顶点,就是黑死病以灾难性的规模传播。1347年,由寄生在老鼠身上的跳蚤携带的耶尔森氏鼠疫杆菌经地中海各港口传到西西里岛。1348年,传到了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和英格兰。1349年传到奥地利、匈牙利、瑞士、德意志各诸侯国和低地国家。1350年传至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和北欧。此后,又于1361—1363年、1369—1371年、1374—1375年、1380—1390年多次复发。 在整个14世纪里,黑死病在欧洲各地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一般说来,城镇中的死亡率要高于农村。在许多人口密度较大的城市,死亡率超过50%以上。在许多地方,“尸体大多像垃圾一样被扔上手推车”。据估计,在14世纪的100年中,黑死病在欧洲共夺去了2400多万欧洲人的生命,约占当时全欧洲人口的1/4。 ——摘编自萧贺雄《鼠疫差点毁了欧洲》 材料二:1910年春夏之交,俄国西伯利亚发生了鼠疫疫情,但西伯利亚人烟稀少,居住分散,再加上俄国方面控制严密,疫情没有扩大。出于对自身的保护,俄国把大量疑似染病的中国劳工驱逐回国。劳工们带着病毒,沿铁道一路向南。疫情沿铁路一路南下,一时“疫气蔓延,人心危惧”,有如江河决堤,不可遏止。龙江、长春、呼兰,甚至河北、山东……每天疫死者成倍增长。 清政府在国际社会的压力下全力以赴,任命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的伍连德出任东三省防疫全权总医官,统一协调东北防疫。伍连德来到疫情最严重的哈尔滨傅家甸,冒险解剖病死者尸体,在显微镜下看到鼠疫杆菌。在确定病原和传播途径后,伍连德采取的防疫措施就是被后世效仿的隔离法。为了消灭感染源,伍连德还力主焚烧鼠疫病死者尸体,此举有违入土为安的传统,引起了不小的风波,清政府为了大局,下特旨予以批准。与此同时,各报开辟专栏或连续刊载预防鼠疫的相关知识,号召改良传统不良生活习惯,甚至从国家民族存亡的整体高度来看待卫生问题。社会团体积极配合清政府的防疫措施,也相应地成立了各种民间防疫机构。隔离开始后,各地严格坚持下去,结果在百日之内,鼠疫绝迹。 ——摘编自《1910—1911年东北大鼠疫》、《1910年扑灭东北鼠疫纪事》 (1)根据材料一,概括14世纪“黑死病”危机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危机对欧洲思想文化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两次疫情最终结果差异巨大的原因。 (3)2003年的非典疫情、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恐慌、2014年的埃博拉病毒都曾让世界陷入了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答案】(1)特点: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并多次出现反复;死亡率高。 影响:动摇了天主教会的绝对权威;促进了近代欧洲医学理念和实践的变革;客观上有利于人文主义思想的产生。 (2)原因:第一次:欧洲各国政府间缺少合作并且防治措施乏力;医疗技术和卫生知识相对落后;民众对宗教的盲目信仰和对鼠疫的恐慌心理。 第二次:清政府措施得力并且应对方法科学有效;吸取国外先进科技并有创新突破;地方政府和民间团体的积极配合。 (3)看法:传染病无国界,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应对;加强预防措施,建立预防机制;积极开展对传染病及相关预防知识的宣传工作。 【解析】 (1)特点:根据材料一中“1348年,传到了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和英格兰。1349年传到奥地利匈牙利、瑞士、德意志各诸侯国和低地国家。1350年传至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和北欧。”可知,“黑死病”波及范围广;根据材料可知,疫情持续了整个14世纪,反映出“黑死病”持续时间长,并多次出现反复;根据材料“黑死病在欧洲共夺去了2400万欧洲人的生命,约占当时全欧洲人口的1/4。”可知“黑死病”死亡率高。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中世纪的欧洲,认为神权至上,但是“黑死病”带来的灾难让人们对上帝产生了怀疑,动摇了天主教会的绝对权威,人们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客观上有利于人文主义思想的复苏,有利于文艺复兴等思想解放运动的兴起。 (2)第一次疫情:根据材料一“1348年,传到了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和英格兰。1349年传到奥地利、匈牙利、瑞士、德意志各诸侯国和低地国家。1350年传至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和北欧。此后,又于1361—1363年、1369—1371年、1374—1375年、1380—1390 年多次复发。”并结合所学可以从欧洲各国政府间缺少合作并且防治措施乏力;医疗技术和卫生知识相对落后;民众对宗教的盲目信仰和对鼠疫的恐慌心理进行分析回答。第二次疫情:根据材料二信息“在显微镜下看到鼠疫杄菌”“伍连德采取的防疫措施就是被后世效仿的隔离法”“社会团体积极配合清政府的防疫措施”“隔离开始后,各地严格坚持下去,结果在百日之内,鼠疫绝迹。”,可以从清政府措施得力并且应对方法科学有效;吸取国外先进科技并有创新突破;地方政府和民间团体的积极配合等角度回答。 (3)根据“2003年的非典疫情、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恐慌、2014年的埃博拉病毒都曾让世界陷入了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结合所学可以从传染病无国界,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应对;加强预防措施,建立预防机制;积极开展对传染病及相关预防知识的宣传工作进行分析回答。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全球存在两种相互竞争的发展趋势:其一是传统强国将继续维持全球治理现状,其二是新兴挑战者试图促进全球治理发生变革。如果新兴大国基本认同目前的全球治理的制度和规范,那么出现冲突和谈判僵局的可能性较低。虽然新兴大国可能拥有潜在的全球治理能力,但是由于受到国内或国际因素的制约,此种能力可能无法充分发挥。新兴大国与传统强国间的谈判会直接导致全球治理发生变化,因而传统强国对新兴大国的回应将是全球治理的关键因素。 ——摘编自【美】迈尔斯·凯勒《新兴大国与全球治理的未来》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相关知识,围绕“新兴大国与全球治理”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示例一:论题:新兴大国崛起有利于全球治理。 阐述:16世纪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崛起,使得各大洲相对孤立的状态被打破,世界开始成为一个联系日益紧密的整体;17世纪荷兰的崛起,进一步加强了世界联系;18、19世纪英国的崛起使得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自由主义的贸易规则向全球传播;20世纪以来美国崛起使得世界经济体系逐步向着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 示例二:论题:新兴大国崛起不利于全球治理。 阐述:16世纪西班牙和葡萄牙崛起打破奥斯曼帝国和意大利的贸易优势,随之而来的早期殖民扩张给亚非拉人民带来沉重灾难;17世纪荷兰崛起挑战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秩序,加剧了重商主义战争;18、19世纪英国的崛起进一步加剧了列强的殖民争夺;19世纪后期德意志帝国统一后,军国主义势力膨胀,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20世纪以来美国崛起后,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干涉世界各国内政,成为威胁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 【解析】 首先,从材料“其一是传统强国将继续维持全球治理现状,其二是新兴挑战者试图促进全球治理发生变革”“新兴大国与传统强国间的谈判会直接导致全球治理发生变化,因而传统强国对新兴大国的回应将是全球治理的关键因素”中可以得出观点;然后根据所学知识来论证观点即可。 (二)选做题 1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国医疗卫生制度体系忽视集体卫生机构和个体医生的作用,片面强调卫生事业的福利性质,对卫生事业的投入不足,医疗服务机构及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医疗服务质量下降。 1978年—1984年,我国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主要内容是加强医疗机构内部的管理。1984年—1992年,改革正式启动,其核心思想是“放权让利”,扩大医院自主权,内容涉及到办医体制、管理体制、分配机制、收费制度、事业经费补偿机制等医疗体制的多个方面。1992年—2005年,改革进一步向前推进,内容主要涉及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医药卫生体制、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农村卫生体制等方面。2005年至今,在总结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医改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摘编自李玉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反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新时期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新时期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特点。 【答案】(1)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改革开放的决策;医疗卫生体制脱离经济发展水平。 (2)顺应经济发展要求;覆盖范围日渐扩大;政府主导;逐步推进;城乡兼顾。 【解析】 (1)依据材料“片面强调卫生事业的福利性质,对卫生事业的投入不足,医疗服务机构及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医疗服务质量下降”的信息从改革开放决策实行、原先医疗体制弊端等回答。 (2)依据材料“1978年~1984年”并结合所学从顺应经济改革要求回答;依据材料“内容主要涉及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医药卫生体制、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农村卫生体制等方面”可知覆盖范围日渐扩大;依据材料“1978年~1984年,1992年~2005年以及2005 年至今”可知逐步推进;依据材料“内容主要涉及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的信息可知城乡兼顾。 16.材料:为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防止世界大战的再次爆发,联合国各会员国依据《联合国宪章》第43条等条款的规定提供军队供安理会支配,这是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的关键环节。战后安理会创建联合国军队进展迟缓的残酷现实,严重挫伤了国际社会对于联合国组织的热切期待和信心。面对这一困局,杜鲁门政府一度打算促请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敦促有关各方设法加速宪章第43条的实施,“以促此项军队早日实现,至少使苏联之孤立态度暴露于举世各国之前”。由于英、法两国的反应均表现消极,中国出于稳定中苏关系及协调大国关系等考虑,也不愿在此事上过分刺激苏联,加之此举不符合宪章有关条文的规定,还有可能导致国内外舆论对美国的联合国政策产生负面评判,杜鲁门政府最终搁置了这一设想。联合国军队始终没有建立起来。 ——摘编自韩长青《联合国军队构想的缘起及命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联合国军队构想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联合国军队创建失败的原因。 【答案】(1)背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结束;联合国的建立;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成为国际共识;二战后,美国企图建立世界霸权。 (2)原因:进展迟缓,挫伤了国际社会的信心;冷战的爆发,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各主要国家之间存在利益分歧及矛盾。 【解析】 (1)背景,根据材料“为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防止世界大战的再次爆发……杜鲁门政府一度打算促请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二战结束、联合国建立、世界和平与安全、美国霸权等方面简析联合国军队构想产生的背景。 (2)原因,根据材料“战后安理会创建联合国军队进展迟缓的残酷现实,严重挫伤了国际社会对于联合国组织的热切期待和信心……英、法两国的反应均表现消极,中国出于稳定中苏关系及协调大国关系等考虑,也不愿在此事上过分刺激苏联,加之此举不符合宪章有关条文的规定”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进展迟缓、冷战爆发、国家利益分歧等方面说明联合国军队创建失败的原因。 1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张之洞(1837—1909),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其任封覆大支的时间内,直接指挥中法战争,反对撤兵议和;中日甲午战争中,提出了“迁都、勤王、借款、购规”的正确主张;辛丑事变中,极力主张镇压义和团,通过外交造径解决争端。实业方面,一件是督办芦汉铁路,提出“图自级,脚外待,战利权,存中学”的主张,另外一件是以武汉为中心,先后创办了汉阳铁厂、钢轨厂、湖北织布局、螺丝局、制麻局、制革厂等一就近代工业化企业,把武汉打造为当时中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他力主广开新学、先后成立了自强学堂、武备学堂、农务学堂等,构建了一个由低等向高等、由普通向专业、由省域向州县的现代教育体系。纵观张之润的一生,毛泽东曾说:“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态记张之洞。” ——摘编自范书义等主编《张之洞全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之洞发展民族实业的原因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张之洞的历史功绩。 【答案】(1)原因:西方列强侵略,民族危机空前加剧;清政府统治内部已危机重重。 特点:种类齐全,覆盖面广;工业主导,教育先行;以武汉为中心逐渐辐射全省。 (2)历史功绩:抵御列强侵略,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实业,奠定了工业基础;力主教育变革,推进社会转型;顺应时代趋势,促进近代潮流。 【解析】 (1)原因,根据材料“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极力主张镇压义和团,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争端”并结合所学知识列强侵略、民族危机、统治危机等方面分析张之洞发展民族实业的原因。特点,据材料“督办芦汉铁路……以武汉为中心,先后创办了汉阳铁厂……等近代工业化企业,把武汉打造为当时中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成立了自强学堂、武备学堂、农务学堂等,构建了一个……现代教育体系”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种类、覆盖面、工业和教育、武汉为中心等方面回答其特点。 (2)功绩,根据材料“直接指挥中法战争……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态记张之洞”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抵御侵略、发展实业、教育变革、近代潮流等方面简要评价张之洞的历史功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