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1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4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 4月月考语文试题 (总分:100分 时间:150分钟 ) 一、现代文阅读(21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他《中国》一书中使用“丝绸之路”这个词语。自此,这条联通中国与世界的大道以这样一个美丽的名字,镌刻进历史的书卷中。早期的丝绸之路主要是为方便沿途各国互通有无,到汉唐时达到鼎盛,无数商贾携带香料、药物等来到中国,又将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远销海外。在唐朝中期以前,陆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首选,郑和下西洋后,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兴起。 数千年来,商人、教徒、外交家和学术考察者等在这条“流滴着牛奶与蜂蜜”的道路上来来往往,通商、旅行、互动,在推动物质交流丰富性的同时,带来了文化交流的多样性。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及西方的天文、历法、医药陆续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也从这里开始走向世界。不论是出使西域的张骞、投笔从戎的班超、西天取经的玄奘,还是七下西洋的郑和,他们的故事与丝路密不可分。而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的“鎏金铜蚕”,在印度尼西亚发现的千年沉船“黑石号”等出土文物,则是这段历史最好的见证者。以至于瑞典著名探险家斯文・赫定这样感慨道:“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此外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自敦煌至喀什的环塔克拉玛干古代文明区,此外再没有第二个。” 作为多种文化的混合体,丝路文化依托于文化交流的实际过程,产生了一系列文化交融的丰硕成果。首先,它本身就是文人墨客进行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不论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感慨,还是木卡姆乐曲的悠扬,都让人们对丝路文化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几千年来,那些行走于丝路上的各色人等及其所经历的悲欢离合,都通过不同民族和地域的各种艺术形式记录下来。以骑毛驴的阿凡提为例,他机智、幽默,爱打抱不平的形象原型都可以在中亚,中东乃至东欧的文艺作品中找到。尽管在不同文化里他被赋予了不同的名字和特征,故事也各有发展和特色,但其根源都来自于丝路。 依托于丝路而产生的不同文化的相遇与交流,又极大地刺激了艺术家与大众的想象力和创新激情,达・芬奇名作《蒙娜丽莎》的山水底村,酷似中国山水画中朦胧而有层次的泉石意境;歌德的《中德季日即景》中浸染着他对孔子、老子哲理的向往和仰慕,这些哲理诗组成了中西文学在19世纪初的共鸣。 各国文化在丝路交流碰撞后诞生了诸多艺术成果,其生命力有时甚至比在原生地还旺盛。中西方之间、国与国之间,因丝路使彼此的血液与基因交融起来,逐渐形成了真正的“命运共同体”。 (摘编自李冰《丝路文化的历史传承》)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丝绸之路”一词源于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的《中国》一书,自此,这条道路逐渐为人们所熟知。 B.丝绸之路有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之分,前者鼎盛于汉唐时期,后者兴起于郑和下西洋之后。 C.丝绸之路不仅推动了物质交流,而且带来了文化交流,西方的宗教及先进的科学技术由此传入中国。 D.丝绸之路是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所有民族和地域的各种艺术形式都曾记录过与丝路相关的人或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文章第一段论述“丝绸之路”名称的起源以及丝绸之路的发展、演变过程。 B.第二段运用例证法和引证法,有力地论证了丝绸之路带来文化交流多样性。 C.从物质交流到文化交流再到文化交融,文章层层深入地论述丝網之路的作用。 D.文章站在文化层面审视丝绸之路,是为了论述其对于文艺创作的重大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丝绸之路是一条联通中国与世界的大道,有助于沿途各国互通有无,开展贸易。唐中期前,中国的贸易主要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后来逐渐被海上丝绸之路取代。 B.瑞典著名探险家斯文・赫定认为,中国、印度、希腊和伊斯兰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四大文化体系,而其唯一交汇点在自敦煌至喀什的环塔克拉玛干古代文明区。 C.骑毛驴的阿凡提的形象原型在中亚、中东乃至东欧的文艺作品中都可以找到,并且它们的根源都来自于丝路。这一事实生动地体现了丝路文化交融的丰硕成果。 D. 各国文化在丝路交流碰撞,诞生了许多富有生命力的艺术成果。与此同时,中西方之间、国与国之间也因丝路而彼此交融,逐渐形成了真正的“命运共同体”。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勋章 津子围 傍晚的阳光暖暖地融入客厅,赵老的影子映在眼前的电视机上。赵老已经在电视机前坐了两个小时,他眯缝着眼睛,不知道是在看电视还是在打盹儿。 秋颖一手端着水杯一手拿着药盒,轻声对赵老说:“天晚了,吃过药就休息吧。” 赵老回过头来,认真地瞅了瞅秋颖,像是在思考并努力理解秋颖所说的话。秋颖示意一下手里的水杯,又将维生素E片和石杉碱甲片递到赵老嘴边。赵老习惯性地吃了药,慢慢起身走向卧室。 到了卧室门口,赵老又返了回来。他拉着秋颖的胳膊,有些神秘地指着书柜上方说:“立春呀,我的宝贝就放在那儿,那里有一个假墙,墙里有一个暗室,里面有一个盒子。我不会告诉任何人的,连你也不会告诉!”秋颖使劲儿点头,她说:“我知道,我知道,您不会告诉我的。” 其实这番话,赵老已经跟她说过多次。 “你也早点儿睡吧,立新,时间不早了。” 立春和立新都是赵老的女儿,秋颖已经习惯他这样张冠李戴了。 安顿好赵老之后,秋颖还真好奇地望了望书柜上方,她不确信那里真的有一个暗室。当然,她也不确信赵老有什么宝贝,他所说的宝贝无外乎一些老物件,眼镜、钢笔、手表,对,还有勋章,他最看重的是勋章。存折什么的应该是没有的,那些东西都保存在他的大女儿赵立新手里。 目光从书柜上下来,秋颖看到了窗台下的鸡蛋和蔬菜,她的心扑通扑通乱跳,那里本来是放多肉植物———静夜雪莲、紫公主、梦露、蓝丝绒一一的地方。秋颖快步奔向电冰箱,打开门,发现她精心饲养的“宝贝”整整齐齐地摆在里面。赵老是什么时候把冰箱里的东西换出来的呢?她怎么一点儿都没察觉? 秋颖是赵老的儿子赵建国请的护工。在她之前,赵家请过多少护工不得而知,秋颖只知道她是坚持时间最久的,已经6个月了。秋颖觉得,赵老的儿子和女儿对她都算满意。赵建国觉得秋颖有护理专业知识,比如秋颖不说“老年痴呆”而说“阿尔茨海默症” ,她甚至还跟赵建国讲解海马细胞退化以及便秘导致肠内氨水多加重病情什么的,这让赵建国对秋颖另眼相看。赵老的小女儿赵立春在南方工作,难以见面。大女儿赵立新认为秋颖很善良,因为秋颖跟她讲过,一天夜里赵老独自对着树林讲话,唤早已过世的老伴儿的名字,向她解释自己参加大战役不能回家的原因。赵立新问秋颖:“不害怕吗?”秋颖说赵老脑子产生了幻觉,没什么可怕的,这个时候要配合他,绝不能躲避他,更不能指责他。赵立新对秋颖充满了感激之情。 天色微亮,秋颖起床了。她先到卫生间洗漱一番,随后准备叫醒赵老,可刚要推卧室的门,发现赵老已经穿戴整齐,独自坐在客厅的沙发上。 秋颖以她有限的专业知识认真打理赵老的生活。她将赵老的饮食调整得更加清淡,把用药时间控制得更加规律。每次陪赵老下楼前,秋颖为他挂上了胸牌,上面有联系电话和家庭地址。 平时,赵老都在干休所大院内活动,侍弄后院的菜园子或者清扫内部街道。他是一个忘我的保洁义工,经常把刚刚清扫过的地方再反复清扫几遍。下楼之后,赵老戴上手套,拿起笤帚就干起来。秋颖坐在梧桐树下的椅子上,一边看手机,一边监护着赵老……突然,秋颖愣住了,接着站了起来。赵老已经走出了秋颖的视线。秋颖四处寻找,仍不见他的身影。秋颖开始在大院内外奔跑,汗水很快湿透了衣服……这回赵老真的不见了,消失得无影无踪。 赵建国、赵立新以及赵老的孙子孙女都过来了,大家一起商量找赵老的办法,近处该找的地方都找遍了,医院、派出所也都问过了,一点儿头绪都没有。后半夜,一家人昏昏欲睡,只有秋颖睁着眼睛,她最担心赵老横穿马路,夜里的车少,但车速都飞快。 第二天早晨才有赵老的消息,一家人立即赶到老区一家私立博物馆。令人难以相信的是,昨天夜里,赵老躲过了值班保安,从三楼阳台爬到了四楼,顺利进入一间小仓库,在仓库门后的暗室里拿到了三枚老勋章。 很显然,赵老不是到博物馆偷东西的。经过议论和推测,赵立新理出一条线儿来:那个博物馆是保护建筑——早年东北局的办公楼,赵老年轻时曾在那里办公,他一定想起了自己藏的东西,独自来寻找了。 赵建国对整个推断存有疑惑,父亲的确得过勋章,可那些勋章在后来动荡的日子里丢失了。为了安慰赵老,赵建国在旧货市场高价买过勋章,那些勋章都是真的,他送给赵老时,赵老如获至宝。 看着拿到三枚勋章的赵老一脸满足的表情,赵建国和赵立新都眼中含泪。兄妹俩对视一下,又快速躲开,接着低声饮泣。 秋颖说:“谁说赵老痴呆了?我看咱谁也赶不上他的记忆哩!”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小说开头部分描写了赵老叫秋颖时的张冠李戴、话语的自相矛盾,以及行动的异于常人,具体表现了赵老痴呆的特点。 B.小说多处前后照应,如“他最看重的是勋章”照应了后文找勋章的情节,给赵老挂胸牌照应了后文得到其消息的内容。 C.“兄妹俩对视一下,又快速躲开,接着低声饮泣”,此细节表明兄妹二人对父亲患病后对勋章念念不忘的痛心和感动。 D.作者以“勋章”为中心谋篇布局,既使情节紧凑集中,又利于表现主人公赵老的形象特征,同时也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5.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第四自然段的作用。(3分) 6.小说在人物设置上重点突出了护工秋颖这个人物,试分析作者的用意。(3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长征运载火箭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 长征火箭已经拥有退役、现役共计4代17种型号。其中长征一号、长征二号、长征二号E、长征三号、长征四号甲5个型号已退役;长征二号丙、长征二号丁、长征二号F、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乙、长征三号丙、长征四号乙、长征四号丙、长征五号、长征六号、长征七号和长征十一号12个型号在役。另有长征五号乙、长征六号甲、长征七号甲、长征八号、长征九号5个型号在研,长征十一号甲1个型号论证中。 长征火箭具备发射低、中、高不同地球轨道不同类型卫星及载人飞船的能力,并具备无人深空探测能力。低地球轨道(LEO)运载能力达到14吨,太阳同步轨道(SSO)运载能力达到1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运载能力达到14吨。 截至2019年3月10日,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发射300次,发射成功率达到95.33%。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进行了300次发射,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这靠的是什么?龙乐豪院士认为,靠的是牢牢把握住了创新这个“第一动力”。 以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家族的拓路者长征六号火箭为例,2015年它以“一箭二十星”创造了中国航天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长征六号瞄准国际运载火箭先进技术水平,浑身上下几乎都是新的,很多技术在世界上没有成功应用的先例,自主创新成果达十几项。 据介绍,长征五号突破了12项重大关键技术和247项关键技术,代表着我国科技创新与工业制造的高水平,不仅使整个火箭技术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且带动国内工业制造能力的提升。 未来,比长征五号更大的重型火箭长征九号,将研制9.5米级的火箭箱体,也将带动国内新村料、新工艺、新器件、新装备等向前发展。 (摘编自余建斌 王伟童《长征火箭成为闪亮的中国名片》,《人民日报》2019年04月01日) 材料三: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3月11日报道,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制,是中国火箭的绝对主力,承担了中国96.4%的发射任务,发射航天器总质量占中国发射总质量的99.2%。 报道称,一组数字可以反映出长征系列火箭的快速进步;自1970年4月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首飞至2007年6月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鑫诺三号卫星,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实现100次发射用时37年,年均发射2.7次;再至2014年12月,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巴资源卫星,长征火箭第二个100次发射用时7.5年,年均发射13.3次;至2019年3月10日,长征火箭实现第三个100次发射,仅用了4年多时间,年均发射23.5次。 报道称,尽管长征系列火箭也曾发射失败,尤其是2017年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第二次发射失败。但长征系列火箭接近96%的发射成功率,在世界上仍属于先进水平。而且,与前50次发射相比,长征系列火箭后250次发射的成功率明显提升。在第三个100次发射中,长征火箭共将225个航天器送入预定轨道,发射成功率高达97%。特别是2018年,长征火箭年发射连续成功次数达到37次,首次位居世界航天发射次数年度第一位,并创下世界航天发的新纪录。 报道称,中国航天科技的进步与中国特色的举国体制有密切关系。如果革弊兴利得当,这种体制在需要高投入、高协调、高精准但见效慢的航天领域还是颇具竞争力的。 报道称,这些年,中国航天打破论资排辈的弊端,青年人才挑大梁的局面蔚然成风。不拘一格用人才也是中国航天科技进步的“秘诀”和保障。 (摘编自《参考消息》2019年3月12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我国长征运载火箭于上世纪70年代首次发射成功,目前共拥有4代17种型号,其中包括退役型号、现役型号、在研究型号和论证型号。 B.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实现300次发射,其成功率达到95.33%,这在世界上属于先进水平,长征火箭成为闪亮的中国名片。 C.作为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拓路者,长征六号火箭创造了“一箭二十星”中国航天新纪录,很多技术创造了成功应用的先例。 D.长征五号大型运载火箭,在关键技术和重大关键技术上均有突破,使火箭技术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拉升我国工业制造能力。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无论是从承担的发射任务,还是从发射航天器的总质量来看,都堪称中国火箭的绝对主力。 B.长征火箭在3个100次的发展历程中,从所用的时间、年均发射次数以及发射成功率,可看出它在快速进步。 C.作为在研的重型运载火箭长征九号,它将比长征五号更大,更能带动国内材料、工艺、器件、装备等创新发展。 D.长征火箭在2018年捷报频传,成功率进一步提升,年发射连续成功次数首次居世界第一,并刷新世界纪录。 9.根据以上材料,简要概括中国航天科技进步的“秘诀”。(3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29分) (一)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小题。 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为太守陈宠功曹,当职割断,不避豪右。宠风声大行,入为大司农。和帝问曰:“在郡何以为理?”宠顿首谢曰:“臣任功曹王涣以简贤选能,主薄镡显拾遗补阙,臣奉宣诏书而已。”帝大悦,涣由此显名。州举茂才 ,除温令。县多奸滑,积为人患。涣以方略讨击,悉诛之。境内清夷,商人露宿于道。其有放牛者,辄云以属稚子,终无侵犯。在温三年,迁兖州刺史,绳正部郡,风威大行。后坐考妖言不实论。岁余,征拜侍御史。永元十五年,从驾南巡,还为洛阳令。以平正居身,得宽猛之宜。其冤嫌久讼,历政所不断,法理所难平者,莫不曲尽情诈,压塞群疑。又能以谲数发擿奸伏。京师称叹,以为涣有神算。元兴元年,病卒。百姓市道莫不咨嗟。男女老壮皆相与赋敛,致奠醊以千数。涣丧西归,道经弘农,民庶皆设盘案于路。吏问其故,咸言平常持米到洛,为卒司所钞,恒亡其半。自王君在事,不见侵枉,故来报恩。其政化怀物如此。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延熹中,桓帝事黄老道,悉毁诸房祀,唯特诏密县存故太傅卓茂庙,洛阳留王涣祠焉。自涣卒后,连诏三公特选洛阳令,皆不称职。永和中,以剧令勃海任峻补之。峻擢用文武吏,皆尽其能,纠剔奸盗,不得旋踵。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峻字叔高,终于太山太守。 (选自《后汉书·王涣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B.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C.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D.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豪右,指旧时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汉代以右为尊,所以习惯上称为“豪右”。 B.顿首,即以头叩地而拜,是古代交际礼仪;又常常用于书信、表奏中作为敬辞。 C.茂才,即秀才,东汉时为避光武帝刘秀名讳,改为茂才,后世有时也沿用此名。 D.京师是古代京城的通城,现代则称为首都:“京”“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王涣初入仕途,才干受到赏识。他在太守陈宠手下担任功曹,遇事敢于决断;陈入朝为大司农,回答皇上询问时褒奖他善于简贤选能,王由此得以显赫。 B. 王涣扫除积弊,境内风清气正。他担任温县县令,以谋略肃清铲除奸猾之徒,世面清平,商人露宿于道;升任兖州刺史后,又依法整肃下属部门,极有声威。 C.王涣办案严谨,治事宽猛相济。他对于疑难案件以及法理难平者,探寻本来面目,尽力还以公正;又能够揭发奸隐之事,深受外界称叹,被誉为有神算。 D.王涣政绩卓著,后任难以比肩。他死于洛阳令任上,皇上下令特选其继任者,均不称职;后来选用任俊,任充分发挥文武属吏才干,仍然忙得无法分身。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3分) (2)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3分) (二)古代诗歌鉴赏(7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6小题。 鹧鸪天 东阳道中 辛弃疾 扑面征尘去路遥,香篝①渐觉水沉销。山无重数周遭碧,花不知名分外娇。 人历历,马萧萧,旌旗又过小红桥。愁边剩有相思句,摇断吟鞭碧玉梢②。 【注】此词是作者在任京都临安大理少卿时期,因事赴东阳途中所作。①香篝:熏笼。水沉:一种香料,即沉香。②碧玉梢:指马鞭用碧玉宝石饰成,比喻马鞭的华贵。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词的前两句写征尘扑面,去路迢迢,薰笼里的香料逐渐燃烧殆尽。开篇暗含愁苦之意,为下片抒写羁旅之悲作了铺垫。 B.三、四句“周遭碧、分外娇”作者以欢悦抒情的笔调,描写碧绿的山峰,盛开的花朵,写出了城外生机勃勃的自然风光。 C.最后两句中的“愁”字是寻觅“相思句”构思过程中苦恼的“愁”,不知不觉中才“摇断”了马鞭的“碧玉梢”,这一句形象表达出词人此刻轻松愉悦的心情。 D.本词视野广阔,写景优美,静景与动景浑然一体,这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词风不同。 15.简要赏析“人历历,马萧萧,旌旗又过小红桥”三句的表达技巧。(5分) (三)古诗文默写(10分) 16.(1)《书愤》中最能体现陆游诗作“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这个特点,且展现了两幅开阔、壮观的战场画面的两句诗是“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2)《春江花月夜》中写出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些微灰尘,只有明亮的一轮孤月高悬空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 (4)《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南朝诗人谢灵运住过的地方溪水清澈、猿啼凄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菩萨蛮》中,描写了垆边肌肤洁白娇嫩的美女和双臂洁白如雪的美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语言文字运用(每题2分,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1小题。 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是一百多亿年前的一个时空奇点大爆炸而产生的。在这个时空奇点,目前所知的物理理论都不适用。但这个理论产生了一些很难解决的问题,并非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 ,提出了一个新的宇宙模型——火劫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宇宙创生是周期性的。从一开始对大爆炸时空奇点 到提出周而复始的火劫模型,科学家取得了不小的理论进展。但这个模型面临着很多问题。为了回答这些问题,科学家又提出了反弹学说。这个理论可以解决宇宙大爆炸理论所面临的初始条件的疑难。不仅反弹学说很好地解决了宇宙大爆炸学说所取得的成果,而且避免了会让所有物理理论失效的时空奇点问题不再发生。科学家发现,真正要揭开宇宙形成之谜,就要找到宇宙开端大爆炸产生的原始引力波,遗憾的是,原始引力波至今没有被观测到。为了填补这个空白,中国科学家 。中国科学院提出了“阿里计划”,即阿里原始引力波探测实验。 人类一直在探索宇宙起源的奥秘,提出了很多假说。( )。作为其中的一员,我国的物理学家将贡献自己的力量。而我们也相信,宇宙起源之谜终将被解开。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白璧无瑕 苦思冥想 捉襟见肘 义不容辞 B.无懈可击 思前想后 捉襟见肘 义不容辞 C.无懈可击 苦思冥想 一筹莫展 当仁不让 D.白璧无瑕 思前想后 一筹莫展 当仁不让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反弹学说不仅很好地继承了字宙大爆炸学说所取得的成果,而且避开了会让所有物理理论失效的时空奇点问题。 B.不仅反弹学说很好地吸收了宇宙大爆炸学说所取得的成果,而且避开了会让所有物理理论失效的时空奇点问题不再发生。 C.反弹学说不仅很好地解决了宇宙大爆炸学说所取得的成果,而且避免产生会让所有物理理论失效的时空奇点问题。 D.不仅反弹学说很好地吸收了宇宙大爆炸学说所取得的成果,而且避免产生会让所有物理理论失效的时空奇点问题。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这个过程充满艰辛和曲折,世界科学家一直在努力,但理论预言需要经历漫长的科学实证 B.理论预言需要经历漫长的科学实证,世界科学家一直在努力,但这个过程充满艰辛和曲折 C.世界科学家一直在努力,理论预言需要经历漫长的科学实证,但这个过程充满艰辛和曲折 D.理论预言需要经历漫长的科学实证,这个过程充满艰辛和曲折,但世界科学家一直在努力 2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李凭中国弹箜篌 中国:中原 B. 岁暮阴阳催短景 景:景色 C.名岂文章著 著:显赫 D.须行即骑访名山 须:必须 21.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 )(2分) A.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中唐诗人。他的诗歌通俗易懂,流畅自然,著名的《新乐府》《秦妇吟》等作品,反映了人民疾苦、揭露了社会黑暗,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长恨歌》《琵琶行》是他著名的叙事诗。 B.古诗有古体诗与近体诗之分,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是近体诗,杜甫的《登岳阳楼》为古体诗。 C.《楚辞》是我国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由屈原编著而成。《楚辞》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我国诗歌史上常以“风”“骚”并称,“风”指《国风》,“骚”指《楚辞》。 D.杜甫,字子美,人称杜工部,自号少陵野老。他的诗作富于现实主义精神,有“诗史”之誉,他本人被称为“诗圣”,《三吏》《三别》是他的名作。 五、写作(4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孟子说:“贫贱不能移。”王维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勃说:“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梁启超则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穷”,可以指物质上的匮乏;也可以指事物发展到极致时的状态;还可以指生命中的困境…… 面对“穷”,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参考答案】 1.B 【解析】A项,选项将“丝绸之路”这一词语和丝绸之路这条道路混为一谈,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一段,原文是说“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他《中国》一书中使用‘丝绸之路’这个词语。自此,这条联通中国与世界的大道以这样一个美丽的名字,镌刻进历史的书卷中”; C项,“……及先进的科学技术由此传入中国”说法错误,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二段,原文是“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及西方的天文、历法、医药陆续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也从这里开始走向世界”,就当是情况而言,“西方的天文、历法、医药”相比较当时的中国来说不一定是“先进的科学技术”; D项,“所有民族和地域”、“与丝路相关的人或事”均扩大了范围,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三段,原文为“几千年来,那些行走于丝路上的各色人等及其所经历的悲欢离合,都通过不同民族和地域的各种艺术形式记录下来”,由此可见是“不同民族和地域”、“那些行走于丝路上的各色人等及其所经历的悲欢离合”。 故选B。 2.D 【解析】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D项,“为了论述其对于文艺创作的重大影响”说法错误,文艺创作只是作为例证。故选D。 3.A 3.本题中,A项,“后来逐渐被海上丝绸之路取代”说法于文无据,文章中找不到相关信息。故选A。 4.C项,“此细节表明兄妹二人对父亲患病后对勋章念念不忘的痛心和感动。”错误。“兄妹俩对视一下,又快速躲开,接着低声饮泣”,更多的是自己疏于对父亲的照顾,一直未能满足父亲内心深处愿望的愧疚之情。 5.①在形象方面,它突出了赵老的糊涂痴呆,也突出了秋颖的善良,使两人的形象更加鲜明。②在情节内容方面,它为下文赵老到博物馆仓库暗室里找到勋章的情节埋下了伏笔。③在表达效果方面,它以“宝贝”“暗室”设置了悬念,增强读者一探究竟的欲望,吸引阅读兴趣。 6.①设置秋颖这个形象,从一个细心的护工的角度去观察,更便于展现对老年痴呆赵老的描写,更符合生活的真实。② 将秋颖设置为线索人物,让她作为见证者,更便于故事的展开。小说有时候写护工秋颖,但实际上是在写赵老,这样更富有情趣。比如写她观察到不知何时赵老将多肉放进了冰箱,就说明了赵老身手敏捷。③秋颖与赵老两个人物相得益彰,共同突出了小说主旨,既表现了赵老珍惜荣誉,不忘初心,又表现了人们对英雄的敬爱。 7.A项,“其中包括退役型号、现役型号、在研型号和论证型号”错误。结合文本内容“长征火箭已经拥有退役、现役共计4代17种型号。其中长征一号……长征七号甲、长征八号、长征九号5个型号在研,长征十一号甲1个型号论证中”分析可知,在研型号和论证型号不在4代之中。故选A。 8.D项,“年发射连续成功次数首次居世界第一”错误。结合文本内容“特别是2018年,长征火箭年发射连续成功次数达到37次,首次位居世界航天发射次数年度第一位,并创下世界航天发射的新纪录”分析可知,居世界第一位的应是年度发射次数。故选D。 9.①国家机制方面:中国特色的举国体制,在需要高投入、高协调、高精准但见效慢的航天领域,颇具竞争力。 ②任用人才方面:打破论资排辈的弊端,不拘一格用人才,让青年人才挑大梁。 ③技术创新方面:瞄准国际先进技术,坚持自主创新,不断突破关键技术。 10.B。前四个断句相同,四个选项的第一个区别在“涣少好侠”,翻译为“王涣年少时喜好游侠”更为通顺,排除C、D。根据对仗的原则,“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形成动宾结构,故选B。 11.D。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对于文化常识,应该熟记,注意容易设错点。“师”单用,不可指国都,一般指老师、军队。 12.D。原文说“元兴元年,病卒”, 未点明是“死于洛阳令任上”。 13(1)百姓思念王涣恩德,在安阳亭西为他建造祠堂,每到进食时就奏乐歌咏而祭祀他。 (2)一年间的断案,不过几十件,声威超过王涣,而在条理方面比不上他。 采分点:(1)“为立祠安阳亭西”为省略句、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于安阳亭西为之立祠”;“弦”为名词作动词,弹奏、奏乐;“荐”,根据上下文意推断为“祭祀、进献”。(2)“一岁”译为“一年”;“狱”为案件;“不过”古今异义,不超过;“文理”为条理。 14.A“下片抒写羁旅之悲”错。词的下片是写作者有机会为国效命,他的心情是轻松愉快的。不是羁旅之愁。 15.①叠音:历历,是清楚明白,分明可数的意思;萧萧指骏马的声声嘶鸣,两个叠词形象生动的描摹出军容雄壮的场景,同时音律和谐,琅琅上口; ② “旌旗”运用借代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队伍过桥的情景。 ③视听结合,结合诗句分析。 16.(1)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2)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3)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4) 谢公宿处今尚在 渌水荡漾清猿啼 (5)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17.C。无懈可击:没有漏洞可以被攻击或挑剔,形容十分严密。白璧无瑕:比喻人或事物完美无缺。语境中用了否定句式,指不是没有漏洞,不是指不完美,应选“无懈可击”。苦思冥想:深沉地思索。思前想后:形容前前后后反复思考。“思前想后”强调反思,与语境不合,应选“苦思冥想”。一筹莫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捉襟见肘: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顾此失彼,应付不过来。语境强调没有计策、办法,应选“一筹莫展”。当仁不让: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容推辞。语境指应该做的事,与道义无关,应选“当仁不让”。故答案为C。 18.A。 B项,语序不当,“不仅”移到“反弹学说”后面;,结构混乱,删去“不再发生”。C项,搭配不当,“解决”与”成果”不搭配。D项,语序不当,“不仅”移到“反弹学说”后面。故答案为A。 19.D “理论预言”紧接由上文“假说”,“世界科学家”与下文“作为其中的一员,我国的物理学家”衔接紧密。“经历漫长的科学实证”与”这个过程充满艰辛和曲折”衔接紧密。故答案为D。 20. C。 A项“中国”,即国中,国都长安之中,意谓在京城。B项“景”意为“影,日光”;D项,“须”意为“等待”。 21. D。 A项白居易的作品是《秦中吟》,韦庄的是《秦妇吟》,韦庄被誉为“秦妇吟秀才”B项,“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是近体诗,杜甫的《登岳阳楼》为古体诗”错,应为:《梦游天姥吟留别》是古体诗,《登岳阳楼》是近体诗。C项中“由屈原编著而成”错,《楚辞》是西汉的刘向主持编纂的,内含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故选D。 22.【解析】 题材料是一个任务驱动型作文。本次作文要围绕“面对‘穷’,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展开论述,认真阅读材料,确定参考立意。第一则材料主要是论述面对困境的态度,可以正视它、轻视它、运用它……第二则材料主要是论述“穷”的内涵,可以指物质上的匮乏;也可以指事物发展到极致时的状态;还可以指生命中的困境。考生可以从这两个大的方面立意,也可以小到每个材料内的含义立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