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1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浙江省金华市方格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浙江省金华市方格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 高一12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 1.唐代诗人杜甫在《望岳》中有:“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的诗句。诗中“齐鲁”的出现是源于西周的分封制。受封于“齐”的是哪一类 A. 功臣 B. 王室子弟 C. 商代贵族 D. 诸侯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西周分封制下分封的对象主要有王室、功臣和先代贵族,西周分封功臣姜尚于齐,故A正确;西周分封功臣姜尚于齐,姜尚不属于王室子弟、商代贵族,排除BC;西周分封功臣姜尚于齐,西周分封王室、功臣和先代贵族做诸侯,诸侯是分封的结果,排除D。 2.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揖让之礼分为三种:没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微向下;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平面致于前;同姓宾客,行礼时推手微向上。与此礼仪有密切联系的是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答案】B 【解析】据所学可知,宗法制是按照血缘远近以区别亲疏的制度。材料反映的是宗法制对礼制的影响,即没有婚姻关系的异姓、有婚姻关系的异姓、同姓宾客行礼时的规定,故选B项;分封制是周王分封土地给诸侯,形成等级森严的政治体制,与题意不符,A错误;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与材料不符,C错误;行省制是元朝实行的地方政治制度,D错误。 3.西周晚期,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上述“形势”的出现,缘于周初 A. 国家权力高度集中 B. 分封制度的固有缺陷 C.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D.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分封制规定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但是分封制下诸侯国具有相对独立性,具有土地管理权、行政权和军权,容易形成割据势力,故B与题意相符。分封制的存在,说明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排除A。宗法制是一种以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的政治制度,与材料的分封制不符,排除C。王位世袭制强调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与材料的分封制不符,排除D。 4.商王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该现象说明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 A.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 神权与王权的紧密结合 C. 决策体现原始民主的色彩 D. 权力高度集中于最高统治者手中 【答案】B 【解析】材料未体现血缘关系,故A项错误。“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体现神权与王权的紧密结合,故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原始民主”,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我国早期政治制度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B。 5.战国未年,崛起于蒙古草原的匈奴,进入原属赵国的河套地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大将蒙恬率军北击匈奴,重新夺取了河套地区。为加强北部边防,秦始皇在此设立 A. 南海郡 B. 九原郡 C. 桂林郡 D. 渔阳郡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在夺回河套地区以后,为加强北方边防,在那里设置了九原郡,B项符合题目要求。南海郡辖现在的广东等地,桂林郡在今天的广西地区,渔阳郡则指北京一带,ACD三个选项错误。 6.王夫之说:“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其旨在说明郡县制 A. 是最有效的地方行政制度 B. 出现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C. 根除了地方分裂割据问题 D.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答案】D 【解析】由材料“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可知,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效地防止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出现,故选D。如果A项正确,后来的行省制则无需出现,故其说法过于绝对,排除;郡县制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B;郡县制有效地防止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出现,但无法根除,排除C。 7.加强对官吏的监察是实现吏治清明的重要措施。秦汉具有监察职能的官职和机构是 ①同平章事 ②刺史 ③提点刑狱司 ④御史大夫 A. ①②③ B. ①④ C. ②③④ D. ②④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汉时期具有监察职能的官员和机构是刺史和御史大夫,②④说法正确,D选符合题意。同平章事和提点刑狱司是宋代的官员,①③说法不符合题意,与之组合的ABC三项错误。 8.姚崇、宋璟都是玄宗时的良相。玄宗总揽政务之后,宰相从4人进一步减为2人。另外,由宰相担任的高级职务空缺的现象变得普遍了。714—724年,无尚书仆射。这一情况导致门下省和中书省职能的逐步合并,既负责制定和起草政策,又负责审查和复审。上述史实说明唐代 A. 相权逐渐集中到少数宰相手中 B. 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日趋完善 C. 通过分散相权进一步加强皇权 D. 宰相的地位和权力发生了根本改变 【答案】A 【解析】从材料宰相人数减少,以及不设尚书仆射,门下省和中书省职能合并,都体现出相权逐渐集中,改变了隋唐时期三省分割相权的局面,故A项正确;材料中“无尚书仆射”、“门下省和中书省职能的逐步合并”,不能体现三省六部运行机制日趋完善,排除B项;材料中宰相人数减少,职能合并,不能体现分散相权,排除C项;材料中宰相仍有“既负责制定和起草政策,又负责法律的审查和复审”的权利,不能反映宰相的地位和权势发生根本改变,排除D项。 9.元朝行省制是对郡县制的继承与发展,适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下列有关元朝行省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设置行省有利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 B. 行省的军政要务必须呈报中书省 C. 行省官员可任意更改赋税征收制度 D. 行省管辖范围覆盖河北和山东地区 【答案】A 【解析】元朝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是中央中书的派出机构,这一制度有利得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A正确;行省的重大军政事务要上报枢密院,B错误;重大赋税征收制度不得更改,C错误;河北和山东地区是由大都负责管辖,D错误。 10.“以一个公司作比喻的话,皇帝是董事长,宰相就是总经理,内阁是秘书部,而内阁首辅只是董事长的首席秘书。”这说明内阁的主要职责是 A. 皇帝的侍从顾问 B.主持朝政大事 C. 替皇帝批答奏章 D. 管理六部官员 【答案】A 【解析】据材料“皇帝是董事长……内阁是秘书部,而内阁首辅只是董事长的首席秘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内阁是皇帝的侍从顾问,不是法定的中央机构,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说明内阁主持朝政大事,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批答奏章的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也不能反映内阁管理六部官员,故D项错误。故选A。 11.《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某期主题是“山河抗战”,认为中国境内一些高山、丘陵、江河作为有利地形条件,对日军的侵略形成了有力的阻隔。 如其中有一段记述“中国第5、第9战区部队沿汉江及长江南北两岸”,这段记述可能涉及的战役是 A. 淞沪会战 B. 太原会战 C. 武汉会战 D. 枣宜会战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利用中国有利地形牵制,阻隔、打击日本侵略,在“汉江及长江南北两岸”作战的战役是武汉会战,C选项正确。淞沪会战发生在上海地区,A选项错误。太原会战发生在华北,以太原为中心的地区,B选项错误。枣宜会战主要是张自忠率领的33集团军在湖北、四川一带抗击日军,D选项错误。 12.鲁迅在《阿Q正传》中写道:“……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县长……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这说明辛亥革命 A. 前后没有任何变化 B. 从城市向农村全面扩展 C. 潜伏着失败的危机 D. 使地主和旧官僚走向资产阶级化 【答案】C 【解析】材料说明了辛亥革命表面的繁荣掩盖不了失败的危机,所以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辛亥革命前后是有变化的,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体现出从城市向农村全面扩展的信息,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地主和旧官僚仍然是封建阶级化而非资产阶级化,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13.下图是一幅反映抗日战争时期对敌作战的木刻漫画,下列军事行动与该漫画反映的战术相近的是 华北纪实 A. 淞沪会战 B. 百团大战 C. 平型关大捷 D. 武汉会战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符合“出击平汉路”、“切断敌人的血管”和“华北”等信息的战役,是1940年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以“破袭”战术为主的百团大战,B选项正确。淞沪会战在上海附近进行,主要是要粉碎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A选项错误。平型关大捷是在太原会战中捕捉战机取得的抗日战争的第一次重大胜利,C选项不符合题意。武汉会战在长江中下游进行,以防御为主,D选项错误。 14.黄海大战中在危急时刻激励将士:“吾辈从军卫国,早致生死于度外,今日之势,有死而已!”鼓轮怒驶,直冲日舰,以身殉国的“经远”舰管带是 A. 刘步蟾 B. 邓世昌 C. 丁汝昌 D. 林永升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海战役中与将士英勇殉国的“经远号”管带是林永生,D项正确,刘步蟾所指挥的是定远舰,邓世昌率领的是致远号,丁汝昌是指挥作战的北洋海军提督,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15.五四运动最终促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选择,它是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文化逻辑的结果。这体现在 A. 辛亥革命失败,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B. 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 C.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导致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高涨 D. 五四运动促成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这是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文化逻辑的结果,故选B。A项属于政治逻辑,排除;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是外交事件,不属于文化层面的演变,排除C;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登上政治舞台,为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奠定了阶级条件,与内在的文化逻辑演变无关,排除D。 16.苏维埃运动在中国农村的开展以及农民对这个运动的理解,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以及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材料中“中国化命运”指的是 A. 国共合作 B. 秋收起义 C.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 D.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答案】C 【解析】题干重点强调“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首先理解这种趋向指的是社会主义趋向,中国化命运指的是具有了中国特色,实际上指的是列宁主义或者说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打破了苏联以城市暴动为中心的革命道路模式,指出了中国必须走“农包城”,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故排除B,C项正确。A项国共合作时期,尚未出现“中国化”,排除A。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国工农红军被迫长征,实质是左倾错误带来的结果,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17.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巩固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下列与统一战线形成密切相关的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八一宣言”发表 ②西安事变 ③瓦窑堡会议 ④八一三事变 ⑤红军改编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③②④⑤ C. ①④③②⑤ D. ①④⑤②③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 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同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8月13日,日本制造八一三事变,事变后,国共两党协议改编红军。故正确答案是B项。 18. 下列辛亥革命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③南京临时政府迁往北京④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①④②③ D. ②①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意和选项可知,①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是1912年1月,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是1912年3月,是为了维护辛亥革命成果,限制袁世凯权力颁布,③南京临时政府迁往北京是1912年3月,袁世凯接任大总统,④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是1912年2月,故顺序应是①④②③,排除A、B、D,选C。 19.下列各项中,用以注解下图最恰当的是 A. “打倒列强除军阀” B.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 “万水千山只等闲” D.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答案】C 【解析】图示反映的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万水千山只等闲”与此有关。故答案为C项。A项是北伐战争时期的口号,B项反映的是土地革命时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D项是抗日战争时期,均与图示信息不符,排除。 20.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中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带来的严重后果是 A. 打开了日本封锁中国的大门 B. 英国实现了对印度的占领 C.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确立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的第一年,世界大国在东方进行的“不光彩的集体亮相”,指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其严重后果是使中国完全确立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秩序,C选项符合题意,日本不曾完成对中国的封锁,A选项错误。英国对印度的占领是在19世纪中期实现的,B选项错误。20世纪初列强瓜分世界,确立了资主义世界殖民体,和“集体亮相”不符,D选项错误。 21.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最能体现“政权机构中权力分配、制约、平衡”这一原则的内容是 A. 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 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C. 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 D. 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 【答案】C 【解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立法、行政、司法机构之间既分别行使各自的权力,又相互制约,体现了“政权机构中权力分配、制约、平衡”,故C正确;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并不能体现权力的分配、制约和平衡,故A错误;约法中规定的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体现了要求公民在法律地位上的平等,并不能体现权力分配、制约与平衡,故B错误;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体现出民主,但不能体现权力的分配及平衡,故D错误。 2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外交的“定海神针”,靠这根“神针”,我们成功地处理了和社会主义国家、民族独立国家、西方发达国家等方方面面的关系。该原则 ①在国际紧张局势趋于缓和的背景下提出 ②推动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③是同印度代表团讨论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时提出 ④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原则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周恩来于1953年12月31日在同印度政府代表团谈判关于两国在中国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时首次提出的,当时国际局势在结束“二战”后趋于缓和;1954年周恩来在访问印度、缅甸时再次阐述,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原则,且与材料中“我们成功地处理了和社会主义国家、民族独立国家、西方发达国家等方方面面的关系”相符,所以①③④都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项。ABD项,《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是在1950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1953年提出,故②不符合题意,凡带有②的选项都不符合题意,此三项都含有②,排除。 23.“在中国革命史上是破天荒的举动。早在19世纪就开始进行的中国民主主义革命,从鸦片战争开始到五四运动,经历了无数次斗争。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还没有哪一个阶级或政党,能够正面提出这一政治主张,从而找到解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钥匙。”寻找到这一“钥匙”最初是在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二大 C. 中共七大 D. 中共八大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共二大正确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从而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明确的方向,这符合材料中“从而找到解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钥匙”,答案选B,A C D三项与题意主旨不符。 24.“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提出的一项大胆的、创造性的战略构想。下列阐述这一构想的文件是 A. 1978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 1984年《政府工作报告》 C. 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D. 1980年《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对一国两制的构想进行了阐述,B选项正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明确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A选项错误。《告台湾同胞书》将“解放台湾”发展为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C选项错误。1980年《党和国家指领导制度的改革》是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性文件,D选项错误。 25.在下图所示报纸中,有可能刊登的内容有 ①叶剑英提出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 ②要改变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 ③徐向前提出停止炮击大、小金门岛 ④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D 【解析】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79年元旦的《人民日报》有可能刊登要改变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的内容;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的同时,徐向前提出停止炮击大、小金门岛;1979年元旦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②③④说法正确,故答案为D项。叶剑英提出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是在1981年的《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讲话中,排除含有①的A、B、C项。 26.上海合作组织是当代国际关系中的一次重要外交实践。下列不属于该组织特征的是 A. 互利协作 B. 安全先行 C. 大小国家共同倡导 D. 商品和资本自由交流 【答案】D 【解析】上海合作组织是中国与周边国家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友好合作的组织,没有涉及商品和资本自由交流,D项不是该组织特征,故选D项;上海合作组织宗旨是加强成员国之间互相信任与睦邻友好,联合致力于维护和保障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成员国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塔吉克斯坦共和国、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以及2017年正式加入的巴基斯坦和印度,既有大国也有小国,A、B、C项是其特点,不符合题意,排除。 27.学习历史要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下面是某同学在学习“罗马法”后进行知识整理得出的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 早期成文法的内容较多沿袭了习惯法 B. 《十二铜表法》是公民法重要代表 C. 所有的公民法和万民法都是成文法 D. 自然法在某种程度上是哲学的产物 【答案】C 【解析】公民法包括习惯法和成文法阶段,《十二铜表法》颁布前的习惯法也属于公民法,因此C项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项。早期成文法的内容受习惯法影响较大,《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标志着成文法的诞生,自然法作为法律理论在某种程度上是哲学的产物,其他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 28.下列关于近代英美两国政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国家元首都由人民选举产生 B. 政府的首脑都要对议会负责 C. 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结果 D. 国家元首都掌握最高的军政大权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英美两国建立的都是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故它们都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故选C项。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国家元首是世袭产生,而非人民选举产生, 故A项不是共同点,排除;美国实行三权分立,政府首脑是总统,他对宪法负责,而不是对议会负责, 故B项不是共同点,排除;英国君主立宪制下,英国国王是国家元首,但是虚君,没有掌握最高军政大权, 故D项不是共同点,排除。 29.英国的近代议会制度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它始于《权利法案》的颁布。这是由于该法案 A. 结束了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的历史 B. 使英国国王权力的来源发生巨大变化 C. 使英国全部的国家权力转移到议会手中 D. 确立议会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的原则 【答案】D 【解析】英国《权利法案》颁布后议会拥有了立法权等重要权力,开始超过国王,故选D;光荣革命结束了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的历史,A不符合题意,排除;B无法体现议会的发展,排除;《权利法案》颁布后,国王还有行政权,C错误,排除。 30.标志着国际工人运动完成了从空想到科学的转变的是 A. 《资本论》的出版 B. 《四月提纲》的提出 C.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发表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工人运动有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即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转变为了科学,C选项正确。《资本论》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经济学方面的进一步发展,A选项错误。《四月提纲》是列宁根据俄国社会革命需要,指明了俄国革命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文件,B选项不符合题意。《〈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是马克思从革命民主主义者成长为共产主义者的标志,D选项不符合题意。 31.1964年1月,戴高乐不顾美国的抗议,在外交上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解释说这只是“承认世界现状”。并且,他在东南亚也发起挑战,而当时美国正在干涉越南。这表明 A. 法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 法国企图取代美国的霸权地位 C. 欧洲正在朝着政治一体化发展 D. 欧共体形成挑战了美国的地位 【答案】A 【解析】从材料明显可以看出,法国不顾美国的抗议,在外交上承认中国,并在东南亚挑战,可见法国想摆脱美国的控制,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冲击了美国的霸权地位。故答案为A项。B项,材料中强调法国在外交的独立,想摆脱美国的控制,但未体现其争夺霸权地位,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法国的政策,不是欧洲各国的政治联合,排除;D项,欧共体形成挑战美国的地位符合史实,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32.某同学看到一篇论文的关键词有:两极格局、非集团、亚非拉国家。该论文主要论述的可能是 A. 北约 B. 欧共体 C. 不结盟运动 D. 欧洲联盟 【答案】C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涉及到“非集团”,是“亚非拉国家”还是在“两极格局”中形成的,应该是不结盟运动兴起的特点。不结盟运动是在两极格局之下,由亚非拉国家倡导,实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故答案为C项。ABD项,北约是美国和西欧国家组成的军事联盟,欧共体是西欧国家实现合作的组织,欧盟是欧洲国家组成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与材料中“非集团、亚非拉国家”不符,排除。 33.《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写到正在形成的全球政治中,主要文明的核心国家正取代冷战期间的两个超级大国,成为吸引和排斥其他国家的几个基本的极。”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 国家实力的对比发生变化 B. 苏联解体,东欧巨变 C. 原先的超级大国已经衰落 D. 形成“一超多强”局面 【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主要文明的核心国家正取代冷战期间的两个超级大国”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两极格局瓦解后欧盟、中国、日本等地区和国家实力上升,多极化趋势加强,故选A项;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标志着两极格局瓦解,不是推动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原因,排除B项;美国在两极格局瓦解后是唯一的超级大国,已经衰落的说法有误,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局面,D项是对材料现象的表述,不是材料现象的原因,排除。 34.古代中国有很多创造发明,其中直接推动农业发展的有 ①水排 ②曲辕犁 ③大镰 ④耧车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D 【解析】水排属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不属于农业,故①错误;曲辕犁属于犁耕工具,直接推动农业发展,故②正确;大镰是一种农业手工工具,用来割草或收割谷物,故③ 正确;耧车属于播种工具,故④正确。故②③④组合正确,故选D。 35.诗能叙史。从唐诗“夜雨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中,我们可以知道当时 A. 夜市商业繁荣 B. 市的管理制度已经发生变化 C. 草市设施齐全 D. 商业活动完全突破时间限制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提及“夜雨”“彻晓闻”,可见商业领域出现了夜市,A项符合题意,正确。材料中唐诗里折射的唐朝的商业状况,与管理制度无直接联系,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唐代的“市”的管理制度未改变,B项排除。C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此时出现了“夜市”,可见商业时间限制有所松动,但“完全突破”出现在宋代,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二、非选择题 36.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设职授官,从一面看是官僚政治的开始,从另一面看,却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唐太宗说:“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原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卿等特须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 ——《贞观政要》 材料三: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事皆朝庭总之,所以稳当。 ——《明史纪事本末》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秦始皇是如何在中央和地方“设职授官”的,并指出“政治权力等级世袭”是指什么政治制度? (2)根据材料二,说明唐初政治制度的特点,并指出这种特点的产生主要取决于什么。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的原因。 (4)综合本题提供的信息,概括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 【答案】(1)设职授官:中央设三公九卿,地方推行郡县制,亲自任免郡县长官。制度:西周分封制。 (2)特点:皇权之下的民主制。因素:皇帝的个人品质和唐政权建立的历史背景。 (3)明太祖认为:丞相制度是秦朝迅亡的原因之一。后世丞相多为小人,专权乱政,威胁到君主的统治。 (4)趋势:相权逐步削弱直至消亡,君主专制逐步强化直至达到顶峰。 【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秦朝中央和地方的官制。“政治权力等级世袭”指的是西周分封制。 (2)从材料“原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可看出实行的三省六部制下的三省分工明确,互相牵制,能达到减少决策失误,加强皇权。 (3)从材料“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可分析出原因。 (4)从君权与相权的变化即可得出趋势。 37.近代以来,为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中华民族进行了不懈的奋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邱逢甲《春愁》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所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及历史背景。 材料二 我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华民国。……我三大盟国抱定上述之各项目标并与其他对日作战之联合国家目标一致,将坚持进行为获得日本无条件投降所必要之重大的长期作战。 (2)台湾回归祖国是在什么时候(写出具体时间)?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答案】(1)1896年;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失败。 (2) 1945年10月25日(时间没有准确到年月日的不给分);中国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抗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或屈服于美国的原子弹、苏联的武力) 【解析】(1)本题结合材料一“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指出材料一所示诗歌写作的时间是1896年。再从《马关条约》割占台湾、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失败等方面回答历史背景。 (2)本题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台湾回归祖国是在1945年10月25日。再依据材料二“三大盟国抱定上述之各项目标并与其他对日作战之联合国家目标一致,将坚持进行为获得日本无条件投降所必要之重大的长期作战”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等方面概述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3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0年日本大阪世界博览会上的太阳神塔,象征着日本经济的重新崛起。 材料二西欧、日本、美国的力量对比(1986年占世界的比重) 材料三 (1)材料一描述的是日本经济重新崛起,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日本为什么能够在战争废墟上迅速崛起并成为经济超人,这对我们有何启示。 (2)材料二、三反映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因素有哪些?其根源是什么? 【答案】(1)原因:美国扶植;民主化改革;重视科技教育,制定经济计划,利用国家政权推动经济发展。 启示:重视科技与教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制定符合国情的政策。 (2)因素:日本和欧共体崛起;不结盟运动发展壮大;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根源:世界经济多极化。 【解析】(1)日本崛起原因,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回答注意多角度,对我们的启示依据日本崛起的原因来回答。 (2)材料二、三表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世界出现了西欧、日本、中国、不结盟运动等重要的力量,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经济的格局多极化决定政治格局的多极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