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1 发布 |
- 37.5 KB |
- 2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上高二中2022届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提倡研究和保护方言,不仅仅因为学术需要,更因其具有社会价值。方言对于人类文明而言具有长远意义,如同物种意义上的不可再生性,我们今天仅用短视的眼光看待方言,可能看不到它实在的价值,但如果因此忽略它,任其消失,则是不可还原的。 方言的价值,休现在多个方面:第一,方言是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比如湖南花鼓戏,以其特色与影响带给人们独有的艺术享受;第二,我们用传统方式做训诂研究,解释古代文献词义、句字,需要借助方言;第三,语言的多样性是丰富人类社会与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一个观念:只有用自己最熟悉的母语,才能精确表达人们心灵最深处、最复杂的情感。没有乡音,无以慰藉乡愁。任何一种方言都是一种知识体系,都是特定的族群在特定的地域生活多年之后文化风貌的呈现。一个多元的社会,应该允许人们用方言来表达情感。 方言能极大地增强同一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但也会在人们跨地区交往中造成一些困难。在现有的交通通讯、信息化的背景下,方言差异性减少、普通话影响扩大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我们妥正确认识这个现实。考虑到方言的价值,我们希望方言不要以这么快的速度退出社会生活,希望方言在更长的时间里能以一定形式得到传承。 据统计,世界上大部分人口,都使用不止一种语言。因此,我国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同时,没必要将方言保存保护与普通话推广对立起来,双语双言、多语多言应是社会之常态。社会要逐步养成双语双言、多语多言的状态,并习以为常——我们在完成不同的社会交际功能、适应不同交际场合时,完全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来进行。 - 26 - 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多言多语应是比较理想的状态,这实际也是世界大部分地区的常态。中国南方地区多言环境情况较多,尤其像广西这样的地方,一个人往往会说几种方言,比如西南官话、粤语、客家话,有的还会说壮语。这是百姓自然而然掌握的,并不存在学得多就学不好的情况。因此,在目前环境之下,城市的家长不用担心孩子以后普通话说不好,要让孩子从小有机会说方言,与普通话同时接触。研究表明,实际从小处在多语状态的人,脑神经系统的发育能够得到更多的锻炼,双语多语环境下的孩子在智力发展过程中,并不会吃亏,反而更有优势。 不过,方言毕竟是触动人们敏感认同神经的因素,因此在多语多言的社会里,使用不同方言的人,要有语言使用文明的意识。这种文明意识,说到底就是要兼顾对方的心理状态,并成为一种习惯。在交际场合,方言的使用要掌握好度,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这种文明意识不是短时间能形成的,但我们在进行方言传承和保护时,也要把这种意识传播出去。我们并不鼓吹方言独大,而是主张构建一种和谐的语言生活环境。 (选自《保护方言与推广普通话并不对立》,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方言能丰富人类的文化生活,促进社会和谐,其社会价值远大于学术价值。 B. 方言对于人类文明而言具有长远意义是我们提倡研究和保护方言重要原因。 C. 今天交通发达,信息化程度高,方言的差异性减少,使得方言走向衰落。 D. 研究表明,从小在多语环境中,自然就能掌握多种语言,还会提升智力水平。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强调研究和保护方言的重要性,开宗明义。 B. 第二段紧承开头段列举方言的多个价值,主要突出的是方言的社会价值。 C. 结尾段谈使用方言要注意“度”,是对上文的补充,体现了作者思维的缜密。 D. 文章的大量篇幅是谈方言的社会作用,有举例,有研究结论,说服力强。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果我们能够不歧视方言,并能在合适的场合使用方言,也算是对方言的保护尽了一份力。 B. 方言是地方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重视对地方戏曲等传统艺术的弘扬,也是对方言的传承。 C. 如果我们不再把推广普通话与使用方言对立起来,对方言使用多一份包容,方言就不会没落。 D. 方言能增强一个群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对社区营造和谐宜居的优良环境有很好的助推力。 【答案】1. B 2. D 3. C 【解析】 【1题详解】 - 26 - 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寻找细微的差别。 A项,于文无据,文中并没有对方言的社会价值与学术价值做程度上的区分。 B项,正确,根据原文第一段“我们提倡和保护方言……方言对于人类文明而言具有长远意义”可知。 C项,强加因果,“方言差异性减少”是方言衰落的表现,而不是原因。 D项,曲解文意,原文第六节“研究表明,实际从小处在多语状态的人,……反而更有优势”说的是孩子在多语环境下大脑能够得到更多的锻炼,比起非多语环境下的孩子“有优势”,是指智力得到了较好的开发,智力发育早,而不是提升智力水平。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D项,“文章的大量篇幅是谈方言的社会作用”说法错误,文章大量篇幅谈的是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方言,而不是方言的社会作用。第三段,作者引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个观念,强调只有方言才能精确传达人们心灵深处的复杂情感,从而提出社会要允许人们使用方言。第四、五、六段,结合现实,重点谈保护方言与大力推广普通话并不对立,要习惯双语双言、多语多言的共存。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寻找细微的差别。 C项,“如果我们不再把推广普通话与使用方言对立起来,对方言使用多一份包容,方言就不会没落”说法过于绝对。方言的没落不仅与推广普通话有关,还跟今天社会的信息化大背景有关系。 故选C。 - 26 -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随着国家频繁出台利好新能源汽车政策,各地方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扶持力度也逐步加大,截至2018年6月20日,全国共有上海、深圳、重庆等15省市出台新能源汽车补贴、奖励政策。 在如此大规模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情况下,电动汽车的产销量也获得了可喜的成绩,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18年1-5月,汽车产销均呈增长趋势。5月,汽车生产234.44万辆,同比增长12.84%;销售228.77万辆,同比增长9.61%,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6万辆和10.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5.6%和125.6% 就在这形势看似一片大好的情况下,一个致命的问题却悄然浮现。一些为蹭热度、蹭补贴进入这个领域的电池厂商生产出来的电池远远达不到新补贴政策要求,由于产品不合格,生产的大量电池只好报废。福建猛狮科技总经理王少平表示,“国内锂动力电池正在向高品质、有产能的企业集中,大者恒大的趋势开始越来越明显。”而随着动力电池市场的进一步升温,锂电池行业内的企业分化开始进一步加剧。 (摘编自《动力电池市场的“内忧外患”》,上海有色网2018年6月21日) 材料二: 2017年全球动力电池销量前10的企业中,中国企业就有7席,占据世界第一位;预计到2020年,我国在全球电池市场所占的份额将达七成以上;目前我国电池生产企业已超过了200家,是全球拥有锂电池生产企业最多的国家。然而这一串数字,并没有让业内人士觉得骄傲。 南开大学新能源材料化学研究所所长周震说:“从行业角度来看,美国有比较强的研发设计能力,目前仍然引领锂电池原始创新、核心材料研发;日本作为电池材料制造大国,生产规范严格,能够最先制造出新的成品电池;我国和韩国作为第二梯队,后续跟进。”据了解,电池四大核心材料中,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都已实现了国产化,唯独隔膜仍是短板。核心专利缺乏,隔膜等关键材料不给力,不仅成了国产锂电池难以承受之痛,也拖了国产锂电池企业“走出去”的后腿。 - 26 - (摘编自《一层隔膜两重天:国产锂电池尚需拨云见日》,(科技日报》2018年6月22日) 材料三: 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日前宣布,该国部分企业及学术机构将在未来5年内联合研发下一代电动车全固态锂电池,并力争早日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产业。该项目预计总投资100亿日元,丰田、松下等23家汽车、电池和材料企业以及京都大学、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等15家学术机构将共同参与研究,计划到2022年全面掌握全固态电池相关技术。 此前,法国雷诺汽车业务负责人诺曼德表示,全固态电池是新能源汽车工业的新希望,在成本、密度和热稳定性方面都较目前的锂离子电池有巨大优势。 相比于传统锂离子电池,全固态电池将体现出比较明显的优势。首先,相同能量下,全固态电池更薄且体积更小,从而方便应用在新型小尺寸智能电子设备,实现终端产品的小微型化。其次,全固态电池轻便,能量密度高。综合考虑到以上两大因素,全固态电池相比于一般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可以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升。到目前为止,许多实验室中,都已经可以小规模批量试制出能量密度为300-400Wh/kg的全固态电池。从能量密度的数据上看,全固态电池带给人们的直观体会是我们的手机等电子产品从“一天一充”升级到“两天一充”。 摘编自《日本为何对全固态锂电池情有独钟?》,OF week 电网2018年06月20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以2018年5月份的汽车产销量为例,通过列数据、作比较可以看出,在汽车整体产销增长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势头更为迅猛。 B. 动力电池市场的进一步升温,加大了对为蹭热度、蹭补贴而进入该市场的电池厂商的淘汰力度,锂电池行业内的企业分化开始进一步加剧。 C. 作为电池四大核心材料之一的隔膜不能实现国产化,不仅制约了国产锂电池的进一步升级,也造成国产锂电池企业无法“走出去”。 D. 中国动力电池在市场份额和企业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但从业内人士的角度来看,我国动力电池产业虽然规模够大,但仍然存在着不足。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国家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利好政策,推进了地方补贴、奖励政策的出台,为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契机,而相应的动力电池行业的跟进迫在眉睫。 B. - 26 - 全固态锂电池在成本、密度和热稳定性方面都较目前的锂离子电池有巨大优势,它是新能源汽车工业的新希望,也将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便利。 C. 日本作为电池材料制造大国,能够最先生产出新成品电池,走在动力电池制造的前列,这可能得益于日本的企业和学术机构共同参与研究这一特点。 D. 三则材料都提及了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之间的关联,新能源汽车为电池产业带来市场,优质的动力电池则是前者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6. 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分析我国动力电池产业想要有所突破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 【答案】4. C 5. D 6. ①提高动力电池生产企业的准入门槛,保证产品质量。②提升国产动力电池的研发设计能力,掌握核心技术。③加大对动力电池研究的资金投入。④加强企业与科研机构的联系,增强研发设计能力,使科技成果能够快速落地。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寻找细微的差别。 C项,“作为电池四大核心材料之一的隔膜不能实现国产化”说法错误,由材料二第二节“核心专利缺乏,隔膜等关键材料不给力,不仅成了国产锂电池难以承受之痛,也拖了国产锂电池企业走出去的后腿”可知,并非“隔膜不能实现国产化”。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寻找细微的差别。 D项,“三则材料都提及了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之间的关联”说法错误,“三则材料都提及了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之间的关联”一句错,材料二没有提到两者的关联。 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归纳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根据题干的要求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归纳概括,分条作答。 - 26 - 由材料一可知,锂电池的产品大多不合格,很多厂商为了蹭国家的补贴,因此,应该从提高动力电池生产企业的准入门槛,保证产品质量方面努力;由材料二可知,“唯独隔膜仍是短板。核心专利缺乏,隔膜等关键材料不给力,不仅成了国产锂电池难以承受之痛,也拖了国产锂电池企业‘走出去’的后腿”,应该从掌握核心技术的角度努力;由材料三可知,日本新能源投入大量资金,我国也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材料三提到“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等15家学术机构将共同参与研究,计划到2022年全面掌握全固态电池相关技术”,我国也应该从加强企业与科研机构的联系的角度考虑,增强研发设计能力。然后,分条概括即可。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剃头匠 老宋退伍回来的时候,理过几年头发,都是在耕种收获之余,到集市上去理发。其实不叫理发,我们那儿那时叫剃头。小镇上的人,有多少人让老宋剃过头?没法数。 老宋在集市上有个固定的摊点,一南一北两棵老杨树之间,老宋就朝东摆下自己的剃头摊子。每次放下担子,先把一块牌子挂在北边的树枝上(牌子上写着:五毛剃平头),再把磨剃刀用的油布挂在南边的树枝上,灌满水壶,点上炉子,支好洗头洗脸的盆子,围好白大褂(那大褂洗得真是干净),手推子上点上一点油,免得夹头发。坐等水开。 秋冬两季呢,又用高高的玉米秸做围墙,把北西南三面挡了一下,就像是一下子把阳光关在了这个空间里。下雨呢,就在上面盖一块塑料布,拿一根细长的树枝,轻轻压一下。正在剃头的,坐等剃头的,就安心了。 炉子上的水没开,就有人着急了,催着老宋快点先给剃剃,不用洗也行,回家自己洗去,还等着回家栽地瓜去呢。老宋话不多,说不干。等水开了,老宋把盆子里的水添热,问一声谁先来,早有人坐好等着了。 - 26 - 集市上剃头的还有另外三家,都是先把头发洗了,擦干,再剃。老宋剃头是干剃,和别人不同。客人坐稳了,老宋说一声低头,“低头”二字是先抑后扬,怪好听。后脖颈那儿一凉,推子在老宋手里咯噔咯噔一响,推子凉凉的痒痒的往上移。干剃头,没有谁能剃得平,特别是平头,只有老宋。前后一遍剃下来,就绝不再用推子,摁到热水盆里,用大手前后一搓,碎发都留在盆子里,飘飘悠悠地沉到盆底。哗地一下没出去,换上热水,烫热毛巾,捂在下巴上,拿剃刀在油布上一蹭,只三下,剃完胡子,交五角钱,走人。 老宋剃头真是快,也真是好,平平展展一个平头,精神爽气。这快和好是在部队上练出来的。 老宋在部队里是伙夫,跋山涉水都背着一口大锅,到个地儿,一声宿营的命令,老宋就找背风的墙角、山崖根,挖坑埋锅,点火做饭。一声开拔的命令,背起锅就走。有时候战士们还没有吃饱呢,老宋自然就饿着肚子上路,剃头呢?是老宋自愿的。好的时候,是休整的时候,大家都比较放松,训练之余,就找老宋剃剃头,弄得短短的,精神,也防备在战场上肉搏被敌人抓头发。剃完头,或者还可以到河里洗一洗头发碴。若是行军途中,三下五除二,剃完,还要急行军,你别想好好打理头发,更不用说拿水洗一洗。时间一长,老宋这手艺就留在身上了。 老宋的剃头摊曾是集市上最晚走的,等剃头的人多。后来就少了,有时候看着老宋自己坐在那个高脚凳子上,眯着眼养神。什么原因呢?大姑娘小伙子谁还到集市上剃头?集市北边的沿街房有了三家剃头的,不叫剃头,不叫理发店,叫美发店,烫发染发拉直,从那里出来的大姑娘小伙子,什么样子?大姑娘剪个小平头,小伙子留个披肩发,还又烫又染,弄得黄的绿的红的,一脑袋花色。光顾老宋剃头摊的,就只有那些年龄大的中老年人,他们剃头也少,能省一次就省一次。 赶完集,老宋到店里买点桃酥饼干一斤烟叶,到杨老太太那里去。杨老太太守寡十年了,两个女儿嫁得远。老宋放下剃头挑子、点心,把水缸挑满,坐下来和老太太喝茶抽烟拉呱。老太太也抽一点烟叶。 那一次部队休整,也不算是休整,离前沿阵地没多么远。老宋一个个的给战士剃头。李卫国,连队的文书,还戴副眼镜,文文弱弱,说话细声慢气的,老宋就喜欢他这个文化劲儿,剃头的时候就自作主张,留长了一点,前额那儿,小李可以在写字的时候,走路的时候,用闲着的左手往左一捋,老宋觉得特帅气特文化,很适合文书的身份,结果就出事了。 老宋说,老姐姐啊,我担着人命呢,要不是我,那小李文书能死吗? - 26 - 那一次,他们还是被越南鬼子包围了,一层一层的敌人涌上来,彈药全部打光。战士们呐喊着冲进敌人堆里。老宋的腿已经断了,在一处断墙后,只等着上来鬼子兵就和他们同归于尽了,这时候他看见了那个文书小李,小李和一个鬼子抱在一起,在地上滚来滚去,趁着把鬼子压到一个坑里的机会,小李从腰里找出比首,插进鬼子胸里。然而就在小李左转身,要起来的时候,那个鬼子一把抓住小李的头发,拖倒在地,把小李的匕首狠狠插进小李胸腔,自己也两腿一伸死去了。鬼子的那只手还狠狠攥着小李的头发。 老姐姐,我不是不会弄那些个三七开四六开的长发啊,我是心里堵得慌啊。 你也不要老放不下,不是那头发,鬼子也能把小李摁倒。老太太似乎是自语。 可我是眼睁睁看着鬼子抓住了小李的头发,把他拖倒的。老宋呜咽。 老宋是背着处分回来的,他没有补助,敬老院也不肯去。老宋一生未娶,后来没有再见到他,许是死了。 (选自《小说月刊》)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老宋原是部队里的伙夫,在工作之余,自愿为战士们剃头。退伍回到家乡后,迫于生计,便重操旧业,为乡亲们剃头,以贴补家用。 B. 老宋的剃头摊曾经生意红火,但后来只剩下些年龄大的中老年顾客。这一变化,一方面凸显了主人公的落寞心理,另一方面也表现了时代的变迁。 C. 在给连队文书李卫国剃头时,老宋自作主张,为小李留了长发,结果导致小李在战场上被鬼子杀害,为此,老宋懊悔不已。 D. 老宋一生孤苦伶仃,满腹的委屈唯有向杨老太太倾诉,作者对这一人物可谓“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情感态度颇为复杂。 8. 小说中的老宋是一个怎样的人?请概括分析。 9. 这篇小说采用顺叙与插叙交替穿插的方式叙述故事,有何好处?请具体探析。 【答案】7. B 8. ①手艺精湛。平头剃得有板有眼,使人神清气爽.②固守传统。坚持干剃头,不烫发,不染发。③热心助人。照顾守寡的杨老太太。④朴实厚道。剃头只收5毛钱;对李卫国的死一直心怀愧疚;对部队的处分不叫屈叫冤。 9. 小说采用顺叙与插叙交替穿插的方式叙述故事,前后关联,相互补充,相得益彰。①使人物形象更加具体可感,丰满立体;②使小说的情节内容更加充实,结构上富有变化;③使小说主题的表达更加自然、充分;④更符合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使小说更有可读性。 【解析】 【7题详解】 - 26 -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对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 A项,“退伍回到家乡后,迫于生计,便重操旧业,为乡亲们剃头,以贴补家用”表述错误,退伍回到家乡后的老宋重操剃头的旧业,主要原因不是迫于生计,且“贴补家用”于文无据; B项,正确; C项,“老宋自作主张,为小李留了长发,结果导致小李在战场上被鬼子杀害”表述错误,小李的牺牲与老宋的理发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强加因果; D项,“老宋一生孤苦伶仃”于文无据,对于受到部队的处分,老宋也没表现出委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不合文意。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人物形象能力,概括和分析人物形象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人物描写方法、分析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典型事例、作者的评价。答题方法一般有两种:特点+身份或者个性特征+身份特征+举出实例。 本题,由原文“干剃头,没有谁能剃得平,特别是平头,只有老宋。前后一遍剃下来,就绝不再用推子,摁到热水盆里,用大手前后一搓,碎发都留在盆子里,飘飘悠悠地沉到盆底”可知,老宋手艺精湛;由第八节“大姑娘小伙子谁还到集市上剃头?……就只有那些年龄大的中老年人,他们剃头也少,能省一次就省一次”可知,他坚持干剃头,比较传统;由第九节老宋照顾老杨可知,老宋热心,乐于助人;由文章最后一部分内容可知,老宋对李卫国的死一直心怀内疚,部队处分他也没有怨言,可以看出老宋是一个厚道的人。最后,分点作答。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小说的叙述方式的作用,首先明确叙述方式有:顺叙、倒叙、插叙、平叙。顺叙或正叙:按时间发展先后依次叙述情节;倒叙:把某些发生较晚的情节或结尾先行交代,再回过头来叙述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和发展过程;插叙在顺叙中暂时中断主要情节的进展,而插入相关事件;平叙介绍同一时间内不同处所发生的两件或几件事。另外还有补叙、追叙等。 本题,主要让考生分析顺叙与插叙交替穿插的方式叙述有什么好处,明确了叙述方式,可以联系小说的三要素来作答,首先从人物形象塑造上来看,可以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其次从情节结构上来看,可以使内容充实丰富;最后可以从主旨上来考虑,使小说主题的表达更加自然;从符合生活和艺术的真实性角度作答也是可以的。最后分点作答。 - 26 - 【点睛】概括和分析人物形象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从人物描写方法,如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入手。二是从侧面描写入手。侧面描写简要的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表现主人公的形象特点。三是从分析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入手,有些作品除了中心人物外,还有其他人物,分析时我们既要抓住中心人物,又要分析与其它相关的其他人物。四是从典型事例入手,典型事例往往能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五是从作者的评价入手,作者对人物的评价直接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沐春,字景春,材武有父①风。年十七,从英征西番,又从征云南,从平江西寇,皆先登。积功授后军都督府佥事。群臣请试职,帝曰:“儿,我家人,勿试也。”遂予实授。尝命录烈山囚,又命鞫叛党于蔚州,所开释各数百人。英卒,命嗣爵,镇云南。洪武二十六年,维摩十一寨乱,遣瞿能讨平之。明年平越巂②蛮,立澜沧卫。其冬,阿资复叛,与何福讨之。春曰:“此贼积年逋诛者,以与诸土酋姻娅,辗转亡匿。今悉发诸酋从军,縻系之,而多设营堡,制其出人,授首必矣。”遂趋越州,分道逼其城,伏精兵道左,以羸卒诱贼,纵击大败之。阿资亡谷中,春阴结旁近土官,诇知所在,树垒断其粮道。贼困甚。已,出不意捣其巢,遂擒阿资,并诛其党二百四十人。越州遂平。广南酋侬贞佑纠党蛮拒官军,破擒之,俘斩千计。宁远酋刀拜烂依交址不顺命,遣何福讨降之。 三十年,麓川宣慰使思伦发为其属刀干孟所逐。来奔。春挟与俱朝,受上方略,遂拜春为征虏前将军,帅何福、徐凯讨之。先以兵送思伦发于金齿檄干孟来迎不应乃选卒五千令福与瞿能将逾高良公山直捣南甸大破之斩其酋刀名孟。回军击景罕寨。贼乘高坚守,官军粮且尽,福告急。春帅五百骑救之。夜渡怒江,旦抵寨,下令骑骋,扬尘蔽天,贼大惊溃。乘胜击崆峒寨,亦溃。前后降者七万人。将士欲屠之,春不可。干孟乞降,帝不许,命春总滇、黔、蜀兵攻之。未发而春卒,年三十六。谥惠襄。 春在镇七年,大修屯政,辟田三十余万亩,凿铁池河,灌宜良涸田数万亩,民复业者五千余户,为立祠祀之。 (选自《明史·沐春传》,有删改) 【注】①沐英,太祖朱元璋养子。②越嶲(xī),郡名,治所在邛都,管辖云南、四川等地。 10.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此贼积年逋诛者 逋:拖延 - 26 - B. 以羸卒诱贼 羸卒:疲弱的士兵 C. 受上方略 方略:方法和谋略 D. 贼乘高坚守 乘:登 1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先以兵送思伦发于金齿/檄干孟来迎/不应/乃选卒五千/令福与瞿能将/逾高良公山/直捣南甸/大破之/斩其酋刀名孟 B. 先以兵送思伦发/于金齿檄干孟来迎/不应/乃选卒五千/令福与瞿能将/逾高良公山/直捣南甸/大破之/斩其酋刀名孟 C. 先以兵送思伦发于金齿/檄干孟来迎/不应/乃选卒五千/令福与瞿能/将逾高良公山/直捣南甸/大破之/斩其酋刀名孟 D. 先以兵送/思伦发于金齿檄干孟/来迎不应/乃选卒五千/令福与瞿能将/逾高良公山/直捣南甸/大破之/斩其酋刀名孟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沐春身先士卒,颇受信任。在随父出征西蕃与云南以及平定江西乱贼时,他都先于众人登城;群臣要他先试官职,太祖却认为不必要。 B. 沐春讨贼有方,善待降兵。阿资叛乱,他采取有效策略,最终把阿资及其所有党羽擒获并诛杀;然而对景罕寨投降的贼兵,他却阻止将士屠杀。 C. 沐春解危纾难,屡建功勋。官兵与景罕寨贼兵交战,何福告急,他便率兵救助;还平定越嶲与维摩十一寨之乱,打败崆峒寨、景罕寨的贼兵。 D. 沐春注重屯田,关心百姓。沐春在云南等地,修屯政,辟农田,凿池河,灌溉良田数万亩,使许多百姓恢复了常业,受到百姓的爱戴。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尝命录烈山囚,又命鞫叛党于蔚州,所开释各数百人。 ②阿资亡谷中,春阴结旁近土官,诇【xiòng】知所在,树垒断其粮道。 【答案】10. A 11. A 12. B 13. (1)曾经奉命审讯并记录烈山囚犯的罪状,又奉命到蔚州审问叛党,释放被拘禁的人各有数百人。 (2)阿资逃亡到山谷中,沐春暗地里结交附近土著酋长,侦察得知阿资的藏匿之地,建立堡垒来切断他的粮道。 【解析】 - 26 -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题干要求选出“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项,“此贼积年逋诛者”,“逋”如解释为“拖延”,则与语境不合,从语境来看,“此贼积年逋诛者,以与诸土酋姻娅,辗转亡匿”,这段话是说“这个盗贼是多年逃亡的杀人犯,因为与各位土酋是姻亲,辗转多地逃亡隐匿”,从“辗转亡匿”可知,“逋”应解释为“逃避”。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先以兵送思伦发于金齿/檄干孟来迎/不应/乃选卒五千/令福与瞿能将/逾高良公山/直捣南甸/大破之/斩其酋刀名孟”,首先将句子带回原文,结合文意理解大意,这段话是说“先用兵护送思伦发到金齿,发文书要刀干孟来迎接,刀干孟不答应,沐春于是挑选五千士兵,让何福与瞿能带领这五千士兵,逾过高良公山,长驱直入进攻南甸,大败刀干孟,斩获他酋长刀名孟”;可以先抓句中的名词和代词,比如“思伦发”“金齿”“干孟”“卒”“福”“瞿能”“高良公山”“南甸”“之”“刀名孟”,然后借助语法关系进行排除,“思伦发”是人,“送思伦发”到金齿这个地方,“于金齿”与前面“送”的行为不能断开,排除BD两项,“选卒五千”意思是“挑选五千士兵”,“令”意思是“让”,“福”“瞿能”是两个人,“将”意思是“率领”,应在“将”后断开,排除C项。 12题详解】 - 26 -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B项,“把阿资及其所有党羽擒获并诛杀”错误,该说法与原文信息不符。文中说的是“遂擒阿资,并诛其党二百四十人”,“擒获”的是阿资;“诛杀”的是二百四十人,不一定是“所有”。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1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然后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第一句中,“录”,审讯并记录;“鞠”,审讯,审查,审问;“鞫叛党于蔚州”,状语后置句,应为“于蔚州鞫叛党”,“于”,到;“开释”,释放,“所开释”,所字结构,释放被拘禁的人。第二句中,“亡谷中”省略句,省略介词“于”,“亡”,逃亡;“阴结”,“阴”,暗中,“结”,结交;“诇知”,侦察得知,“诇”,侦察;“树”,名词做动词,建立;“断”,使动用法,使……断开,切断。 参考译文: - 26 - 沐春,字景春,才能与武艺有父亲沐英的风范。十七岁时,沐春跟从父亲出征西番,又跟从他出征云南,还跟从(他)平定江西的盗寇,每次都先于众人而登城。积有功勋授予后军都督府佥事的官衔。群臣请沐春试职,太祖说:“这个人,是我的家人,不必试。”于是授予实际的官职。曾经奉命审讯记录烈山囚犯的罪状,又奉命到蔚州审问叛党,释放被拘禁的人各有数百人。沐英死后,让他承袭爵位,镇守云南。洪武二十六年,维摩十一个寨子发生叛乱,沐春派遣瞿能前去讨伐平定叛乱。第二年平定越巂郡的蛮寇,设立澜沧卫。这年冬天,越州土著酋长阿资再次叛乱,沐春与何福去讨伐他。沐春说:“这个盗贼是多年逃亡的杀人犯,因为与各位土酋是姻亲,辗转多地逃亡隐匿。现在发动各地酋长全都投身军旅,去捕捉他,并多设堡垒,控制他的进出,阿资投降或被杀那是一定的了。”于是急忙领兵到越州,分道逼近他的城池,在路旁埋伏精兵,用羸弱的士兵来引诱贼兵,猛烈攻击并大败贼兵。阿资逃亡到山谷中,沐春暗地里结交附近土著酋长,侦察得知阿资的藏身之地,建立堡垒来切断他的粮道。贼兵非常困顿。不久,出其不意捣毁贼巢,于是擒住阿资,并诛杀他的党徒二百四十人。越州于是平定了。广南的酋长侬贞佑纠结党徒蛮贼拒抗官军,沐春率军打败并捉拿他,俘获斩首贼兵数以千计。宁远的酋长刀拜烂依仗交趾国不服从命令,沐春派遣何福去讨伐降服他。洪武三十年,麓川宣慰使思伦发被他的属下刀干孟驱逐。思伦发前来投奔沐春。沐春带着他一起去朝廷,接受皇上的方法策略,于是朝廷任命沐春担任征虏前将军,率领何福、徐凯前去讨伐刀孟干。先用兵护送思伦发到金齿,发文书要刀干孟来迎接,刀干孟不答应,沐春于是挑选五千士兵,让何福与瞿能带领这五千士兵,逾过高良公山,长驱直入进攻南甸,大败刀干孟,斩获他的酋长刀名孟。掉转进军方向攻击景罕寨。贼兵登上高处坚守阵地,官兵的粮食将尽,何福向沐春告急。沐春率领五百骑兵来救助他。夜晚渡过怒江,早上抵达景罕寨,下令骑兵纵马奔驰,扬起的尘土遮蔽了天空,贼兵大惊溃败。官军乘胜攻击崆峒寨,贼兵也溃散。前后投降的贼兵有七万人。将士想把他们杀了,沐春不答应。刀干孟请求投降,太祖不答允,命沐春总领滇、黔、蜀的军队来攻打他。军队还没出发沐春就死了,年仅三十六。谥号惠襄。沐春在云南等地镇守七年,大力实行屯田政策,垦辟田地三十余万亩,开凿了铁池河,灌溉宜良干涸的田地数万亩,百姓恢复常业的人有五千余户,还为他立祠堂并祭祀他。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唐诗,完成小题。 广宣上人频见过 韩愈 三百六旬长扰扰,不冲风雨即尘埃。 久为朝士无裨补,空愧高僧数往来。 学道穷年何所得,吟诗竟日未能回。 天寒古寺游人少,红叶窗前有几堆。 【注】①上人,对僧侣的尊称。广宜是一位诗僧,在宪宗、穆宗两朝颇受宠幸,为内供奉。元和十四年,唐宪宗举行恭迎佛骨礼拜活动,韩愈排斥佛老,撰文劝谏。②见过,相访。③冲,冒着。④道,这里指儒家之道。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扰扰”和“风雨”“尘埃”形成对比,刻画出奔走于权贵的上人形象。 B. 广宣上人以诗相赠,诗人自谦才疏学浅,整日推敲也无法答复,委婉谢绝。 C. “寒天”“红叶”等意象刻画出冷寂的初冬景象,衬托出上人修行的清苦。 D. 整首诗平易坦荡,不引经据典,不屈已悦人,体现温柔敦厚的诗教精神。 15. 请从“频见过”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 【答案】14. C 15. 诗题中的“频见过”表达出不耐烦之情。首联写上人殷勤来访,表明诗人无奈而不堪的心情;颌联、颈联自谦辜负了高僧屡屡造访的心意,表达出诗人和上人在立身处世问题(“儒”“道”)上的不同见解(道不同不相为谋);尾联讥讽上人终日不归,奉劝其恪守己“道”(主张),安身立命。 【解析】 【14题详解】 - 26 -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错误的地方一般有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C项,“寒天”“红叶”等意象刻画出冷寂的初冬景象,衬托出上人修行的清苦,理解有误,“天寒古寺游人少,红叶窗前有几堆”诗人说天寒寺冷,红叶堆积,意在讥讽僧人终日不归;既然号称高僧,就应该在寺庙中潜修佛理,弘扬佛法,不必终日奔走在外,踪迹难寻。 故选C 【15题详解】 此题的考查分析诗人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读懂全诗,根据具体诗句分析。回答情感题的每一个答题要点要包含以下内容:既要明确指出诗人的情感,又要指出诗人因何事、何景而产生的这种情感。 本题要求结合全诗作答,“频见过”使经常见面的意思,找到诗中相对应的内容,然后结合诗句具体分析:“三百六旬长扰扰,不冲风雨即尘埃”写出上人殷勤来访,可以看出诗人厌烦之情;从“久为朝士无裨补,空愧高僧数往来。学道穷年何所得,吟诗竟日未能回”这两联中的“空愧高僧”“何所得”“未能回”,可分析出作者表面上是说自己愧对高增,实则委婉表达出自己的不同看法; 诗题中的“频见过”表达出不耐烦之情。首联写上人殷勤来访,表明诗人无奈而不堪的心情;颌联、颈联自谦辜负了高僧屡屡造访的心意,表达出诗人和上人在立身处世问题(“儒”“道”)上的不同见解(道不同不相为谋);尾联讥讽上人终日不归,奉劝其恪守己“道”(主张),安身立命。从尾联“天寒古寺游人少,红叶窗前有几堆”可知,诗人说天寒寺冷,红叶堆积,意在讥讽僧人终日不归。最后分点作答即可。 【点睛】诗歌鉴赏的客观选择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26 - (1)《氓》中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可以看出的男女曾经也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2)《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 (3)苏轼《赤壁赋》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极言生命之短暂与渺小。 【答案】 (1). 总角之宴 (2). 言笑晏晏 (3).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4). 谣诼谓余以善淫 (5). 寄蜉蝣于天地 (6). 渺沧海之一粟 【解析】 【详解】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如“宴”“晏”“嫉”“诼”“蜉蝣”“渺”,理解字义去记忆。 【点睛】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者查字无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和记忆同时考查。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定的技巧。理解性背诵是基础。要想做对名篇名句情景式默写题,首先要下大功夫苦功夫,把原文要求背诵的段落背会。这是做对这类题的前提条件。否则,要谈默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背诵的时候要注意要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进行背诵,不要死记硬背。要背得认真,记得准确,不要一知半解,似是而非。把握语境审好题是关键。高考名篇名句情景式默写,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和内涵的理解。因此在默写的时候,要在紧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好情景式默写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自宋代以来,对于上古金石碑铭的审美,成为中国文人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人们将这种借助器具追怀历史的审美趣味称为古雅。可以认为,( )。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借助器物,将遥远的历史拉入人生现场,为空间性的当下生活, 了历史和时间。或者说,我们通过古雅,不仅仅生活在立体的三维空间世界之内,而是让它给自己的生活打开了历史或时间的维度。古器物的存在,使抽象的往昔历史变得坚实,变得可感,变得 ,对人生和世界的理解因此前所未有地富有 。 - 26 - 中国金石学____于证经补史,这提供给了我们一个审视古器物的基本原则,就是认知先于审美。没有认知基础的审美,是盲目的审美,是假装在审美。就此而论,如何在追求古雅生活趣味的同时激活历史,是我们目前需要思考的问题。 17.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古雅是以感性形式获得当下的审美表现,辅以历史知识和历史情感 B. 古雅是人的历史知识和历史情感,以感性形式获得当下的审美表现 C. 人的历史知识和历史情感,以感性形式获得当下的审美表现就是古雅 D. 人的历史知识和历史情感是古雅,它以感性形式获得当下的审美表现 18. 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植入 金碧辉煌 立体感 发祥 B. 移入 金碧辉煌 立体感 发端 C. 移入 琳琅满目 纵深感 发祥 D. 植入 琳琅满目 纵深感 发端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因为通过古雅,不仅仅我们生活在立体的三维空间世界之内,而且给自己的生活打开了历史或时间的维度。 B. 通过古雅,我们不只是生活在立体的三维空间世界之内,而是给自己的生活打开了历史或时间的维度。 C. 通过古雅,我们不仅仅生活在立体的三维空间世界之内,而且让它给自己的生活打开了历史或时间的维度。 D. 通过古雅,我们不仅仅生活在立体的三维空间世界之内,而且给自己的生活打开了历史或时间的维度。 【答案】17. B 18. D 19. D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本题命题者在题干所给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要求选出“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干扰性,难度适中。 按前后语境推测,本处应给“古雅”作诠释,承接前文,括号内容宜为“古雅是……”句式,排除C、D两项。A项,“辅以历史知识和历史情感”改变了原文意思。 - 26 - 故选B。 【18题详解】 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植入”是指像植树那样把一物安放到另一物巾;“移入”指放人。此处应用“植入”,更准确生动形象。“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等异常华丽,光彩夺目;“琳琅满目”形容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T艺品。此处应用“琳琅满目”。“立体感”是指某件物品或艺术品的造型效果看上去好像就站在你的面前;“纵深感”就是根据透视原理在画面中表现出的空间深度。从语境“往昔历史”“人生和世界”看,应该强调“纵深”。“发祥”指兴起、发生,多指发生吉祥的事,侧重地域;“发端”指开始、起头。此处应用“发端”。 故选D。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本题,题干明确指出“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此题将病句放入文段中,本身降低了辨析、修改的难度,但方法是不变的。 A项,“因为”一词,强加因果,语序不当,“我们”应在“不仅仅”前。B项,关联词“不只是~…而是”搭配不当,改变原意。C项,重复赘余,“让它”与“通过古雅”重复。 故选D。 - 26 -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六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和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而这六种类型又可归纳为两大类,即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从文学创作的目的和效果来看,作家进行创作并不是为了自娱自乐、自我陶醉,使作品束之高阁,①___________,为社会民众所广泛接受和认可,以实现作品的存在价值。文学作品应满足社会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对社会文明建设起积极的促进作用,②___________,这些可以说是作家进行创作的最终目的和成效。也正因此,③___________,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社会发展。成了文学创作的社会意义之所在。 【答案】 (1). ①而是要使作品走进社会大众 (2). ②对社会发展产生推动力量 (3). ③服务社会民众(意思对即可)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补写句子。这是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这是一道语言综合运用类试题,此类试题作答时一定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和句式等内容来考虑。 本题,第一个空,联系上文语境“作家进行创作并不是为了自娱自乐……”,此处应该联系关联词“不是……而是……”;第二个空,联系上文语境“对社会文明建设起积极的促进作用”,此处应该填写“对……的作用”;第三个空,由“也正因此”可知,此处应该填写一个结论,只要前后语义关系正确,语句通顺即可。 【点睛】语句衔接的题目是必考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的角度选取。 21.下图为人类能源消耗统计表,阅读后请按要求答题。 - 26 - 请概括出人类能源消耗比例的变化趋势。 【答案】木材消耗量逐渐减少,煤炭石油的消耗量在经历了一个增长期后均呈下降趋势,天然气、核能、太阳能的消耗呈上升趋势。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表文转换的能力,要根据“表”的不同特点去读。表格式要兼顾表格中的多个要素,尤其是“多”和“少”这两头。坐标曲线类要抓住曲线变化的特点;柱状饼状类要抓住各要素的比例分配及其变化情况。再次,特别关注数据,数据是表里最重要的要素,数据的变化,数据间的比较最能反映表中的问题、观点。此外,注意答题表述细节。如数词的运用,善于从纵向、横向、斜向等角度综合分析。 本题,首先观察表格中的要素,主要有木材、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太阳能,以及它们在不同时间段的变化趋势,由表格可以看出,木材消耗量呈明显减少的趋势;煤炭石油的消耗量先是上升的趋势,然后才是下降的趋势;而天然气、核能、太阳能的消耗呈上升趋势,只要是意思对即可。 【点睛】无论是图文转换,还是表文转换,甚至徽标转换,前提、要点都在一个“读”上。但就表文来说,要做好“读”的工作,需要先有一个整体把握,即对表头、表中文字、表脚(包括图示)有个综合把握。其次要根据“表”的不同特点去读。表格式要兼顾表格中的多个要素,尤其是“多”和“少”这两头。坐标曲线类要抓住曲线变化的特点;柱状饼状类要抓住各要素的比例分配及其变化情况。再次,特别关注数据,数据是表里最重要的要素,数据的变化,数据间的比较最能反映表中的问题、观点。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 26 - ——《论语》 能媚我者,必能害我,宜加意防之。肯规予者,必肯助予,宜倾心听之。 ——《格言联壁》 君子慎所择,休与毒兽伍。 ——清·张廷玉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例文: 交友之道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可见交友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正因为重要,交友就应该慎重,切勿误交。 贼友不可交。贼友,俗称“狐朋狗友”。这种朋友的特点是“利则相攘,患则相倾”,其人生哲学是“人人为我”当你有利可图,或有权可用,或有势可仗时,他们会猬集于你的身边,吹你,捧你,满足你的虚荣,刺激你的物欲,投其所好,诱你一步步滑向罪恶的深渊,然后再下一块大石,拍拍手,去寻另一个目标。古人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正是贼友的活画像。交这样的朋友,其结果,轻者事业无成,碌碌一生;重者则可能误入泥淖,自我毁灭。 密友可以交。密友,就是亲密无间的知心朋友。这种朋友“缓急可共,生死可托”,因而历来为不少人所推崇。荆轲赴死的故事流传千古,便是明证。但密友所重,其情往往侧重于“哥儿们”感情,其义则往往表现为江湖义气。这种“哥儿们”义气,往往因情害理,误事误国。三国时的刘备,因关羽被害,不听孔明劝告,一意孤行,大兴报仇之师,结果被东吴火烧连营七百里,只落得白帝托孤的下场,这便是为哥儿们义气所溺的沉痛的一例。 与密友相似但有本质不同的是畏友。相似的是,二者都不是惟利是图的结合;不同的是前者以“情”为纽带,而后者则以“道”为准则。古人为畏友下的定义是“道义相砥,过失相规”,意思是说,这种朋友不仅可以在事业上给你帮助,而且能在你有了过失时及时提出警告和规劝。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由于“当局”的缘故,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及时地发现过失,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勇敢地正视缺点,弥补过失的。这就需要一些清醒的畏友,从旁指出病症,帮助疗治,使自己“过而能改”,少走人生的弯路。从这个意义上说,畏友之为友,已经超出了一般朋友意义上的帮助和友爱,也洗去了“不期同日生,但求同日死”的江湖色彩。其意义小可立身修德,大则益国利民。无疑,这样的朋友应多交、广交。 - 26 - 在商潮澎湃的今天,旧的道德规范正被打破,新生的又尚未健全,我们正处在价值观重建的新时代。因而,摒绝贼友,慎交密友,广结畏友,对于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只有这样,我们的人生航船才能免于触礁,顺利前进。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材料作文,材料作文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本题要求考生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因此,对材料的解读很关键。 审题: 三则材料讨论的都是交友、择友的话题,由此可从交友、择友的角度立意,第一则材料告诉我们什么样的朋友是益友,什么样的朋友是损友。第二则材料提醒我们要慎重对待与我们交往的人,辨识清楚哪些是真正的朋友。第三则材料劝诫我们交朋友要谨慎选择,不要结交品德不好的人。写作时,可以将三则材料结合起来立意,也可以根据其中一则材料的含意进行立意。 立意: 1.择良友而交之; 2.良师,即益友; 3.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与良品、良德共友。 素材: 1. 所谓朋友,就是有交情而且兴趣相投的人,这像是"高山流水遇知音”的钟之期和俞伯牙,又像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李白和汪伦。更像是穷苦的马克思,遇见了恩格斯,他们两个共同研究,最终都成为了哲学史上的一代宗师,知心的朋友并不多,可究竟有什么好处呢? 2. 想要交到良友,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修养和品德,“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其他人的想法也是与我们一样的。其次,我们需要真诚待人,正是有了刘备的三顾茅庐的真诚,才有了后来诸葛亮的扶持。最后,我们还需要宽容,我们只有宽容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好感,才能换来下一次的交往。 3. - 26 - 尊重个体的差异,学会宽容与欣赏。人各不同。人与人之间,哪怕是最好的朋友,也可能会产生分歧,发生争执,这是不可避免的。如果这时我们只知道继续争吵,不求和解,友谊一定会出现不可修复的裂痕,甚至一份珍贵的友谊就因此流失了。古人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我们应该宽容他人,赞美他人,体谅他人,更要欣赏他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但肯定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只有互相欣赏而不带有一丝偏见的朋友,才算真正的知音。 4. 唐代诗人李白说过“人生贵相知,不必金与钱”人与人之间的友情是最珍贵的,是真金白银不可相比的,是再多的钱也买不到的。所以说记入史册的,不是锱铢必较的利益,而是肝胆相照的情分。一份真诚的友情,可以让我们保留对真情的敏感,可以抹去眼睛上的阴。可以使我们重新振作,重新开朗。 结构: 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常见的是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用并列的结构行文,首先通过分析材料由此自己的观点:交友就应该慎重,切勿误交;然后提出三个分论点“贼友不可交”;“密友可以交”;“与密友相似但有本质不同的是畏友”,最后得出结论“摒绝贼友,慎交密友,广结畏友”,首尾呼应。 【点睛】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多样:一、提炼中心法。这是最常见且最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二、抓关键句法关键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句可以作为立意的突破口。它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三、由果溯因法。事物有时是以因果关系互相联系的。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它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四、由物及人法写。有寓意的材料或叙述“物”的材料,需要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从而提炼出写作的观点。五、分析关系法。六、明确褒贬法。材料中的语句常蕴含着命题者的褒贬情感,审题时细致体会命题者的感情色彩,这样才能确立最佳的立意。七、多向辐射法。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较散,常常会出现许多人和事,好像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对于这样的材料,审题可围绕材料展开多角度立意。比如,既可着眼于甲事物或乙事物立意,还可以着眼于甲乙两事物的关系立意;既可联系事物的正面立意,还可以联系其侧面和反面立意。八、舍次求主法。材料往往会牵涉许多人和事。因此,审题时要明确材料的主要人物(事件)或次要人物或(事件),并舍次立主。九、求异同法。十、寻互补法。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还有很多,可以综合运用几种方法。 - 26 - - 26 - - 26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