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通史版第3部分第9单元第25讲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近代民主政治的扩展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通史版第3部分第9单元第25讲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近代民主政治的扩展学案

第25讲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近代民主政治的扩展 ‎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条件 ‎(1)经济基础: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和其固有的基本矛盾逐渐暴露。‎ ‎(2)阶级基础: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爆发,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3)思想基础: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 ‎(4)个人作用:马克思、恩格斯深入工人群众,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致力于理论研究。‎ ‎2.标志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3.内容 ‎(1)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2)明确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3)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 ‎4.意义 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空想社会主义的“空想性”与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 ‎(1)空想性:它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矛盾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认识不到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 ‎(2)科学性:它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二、巴黎公社 ‎1.历史背景 ‎(1)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 ‎(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临时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准备以武力解散国民自卫军,导致了巴黎两大阶级矛盾的激化。‎ ‎2.公社成立 ‎1871年3月18日革命爆发;3月28日,巴黎公社成立。‎ ‎3.革命措施 ‎(1)政权建设: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保障人民的权利。‎ ‎(2)社会经济: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实行八小时工作日。‎ ‎4.失败原因 没有掌握经济命脉,没有联系其他革命力量,没有发动广大农民,没有成熟政党的领导。‎ ‎5.历史意义 ‎(1)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2)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巴黎公社 ‎[素养提升·融会贯通]‎ ‎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丰富发展 ‎►探究 巴黎公社的性质及失败的原因 史料一 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说:“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巴黎公社)实行公职人员的民主选举,选举不受任何限制,是名副其实的普选制。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几乎都参加了投票……‎ 公社设立专门机构对铁路运输和军事工业的生产实行国家的监督,颁布法令将逃亡资本家的企业交给工人合作社经营,拟订了建立工人合作总社的计划。‎ ‎——刘祚昌《世界通史》‎ 史料二 历史证明我们以及那些与我们抱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错误的。历史指出:在那个时候,欧洲大陆的经济状态,还没有成熟到可废弃资本主义的生产,经济革命证明了此点。……大工业第一次真正确立起来,又把德国变成一个第一流的真正工业国——一切都是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所以,这个资本主义的基础,在1848年,还是很有发展能力的。‎ ‎——恩格斯《法兰西阶级斗争》序言  (1)根据史料一,指出巴黎公社是什么性质的政权?并说明你的理由。‎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 ‎ (1)史料一反映了巴黎公社采取的措施及其体现的政权性质。从史料一中“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等信息中认识政权的阶级性;从“普选制”等政权产生方式的信息中认识其性质;从“工人合作总社”等经济举措的信息中理解其性质。‎ ‎(2)史料二中恩格斯指出了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关键信息“在那个时候,欧洲大陆的经济状态,还没有成熟到可废弃资本主义的生产”是恩格斯所要阐述的核心观点,同时也点明了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  (1)性质: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理由:从公社委员的组成看,大多数是工人或公认的工人代表。从措施看,政治方面打碎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建立了无产阶级的国家机器;从经济方面看,触及了资产阶级私有制,具有明显的无产阶级性质。‎ ‎(2)当时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还不成熟。‎ ‎ 多维视角认识巴黎公社 爆发 的偶然性 巴黎公社革命只是一次特殊条件下的城市起义。即巴黎公社起义的爆发不是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人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而是具有非常强的偶然性 失败 的必然性 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法国的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时期,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经济基础还不具备,这就决定了其失败的必然性 意义 的深远性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标志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它丰富了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教训 的深刻性 缺乏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巴黎公社成立后在重大政策和策略上犯了严重错误。巴黎公社失败的另一个重要教训是缺乏工农联盟,没有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没有掌握足够的革命武装力量 以家国情怀感悟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 材料 前面我们已经看到,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 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中,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思考:根据材料,指出《共产党宣言》中,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提示】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发展生产力。‎ ‎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 ‎(1)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展示了一种崭新的社会历史观。‎ ‎(2)马克思主义成为无产阶级锐利的思想武器,指导工人运动蓬勃兴起,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一国到多国,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3)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与各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产生了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理论创新成果,成功指导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跟踪训练·即学即用]‎ ‎1.“这部著作明确表达了通过阶级斗争向不平等宣战,进而实现没有阶级和剥削的理想社会的愿望。”这说明(  )‎ A.无产阶级革命历史条件已成熟 B.工人运动有了成熟的理论做指导 C.是对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否定 D.这一思想成为巴黎公社的指导思想 B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尚未成熟,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表达了通过阶级斗争向不平等宣战……实现没有阶级和剥削的理想社会”可知,该著作为《共产党宣言》,其成为工人运动的思想武器和理论指导,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它是在吸收空想社会主义基础上有所发展突破,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革命在某种程度上是一次偶然性事件,故D项错误。]‎ ‎2.巴黎公社成立后,公社委员会规定:公社行政、司法等各部门的职位都交由普选产生的人担任,同时规定选举者可随时撤换被选举者,并特别强调罢免权任何时候都不可剥夺。这说明巴黎公社(  )‎ A.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  B.注重群众的监督作用 C.实行了社会主义革命 D.得到了马克思的指导 B [材料未体现政权的阶级性,因此从材料中无法得出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结论,故A项错误;材料中“公社行政、司法等部门的职位都交由普选产生的人担任,同时规定选举者可随时撤换被选举者”体现了政权的民主性,这说明巴黎公社注重群众的监督作用,故B项正确;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而非社会主义革命,故C项错误;巴黎公社没有得到马克思的指导,故D项错误。]‎ ‎3.巴黎公社形成了异于“三权均衡”的“人民监督”这一新型的权力制约机制。在马克思看来,公社的“人民监督”像一个“倒金字塔”结构,与人民选举的“正金字塔”结构形成了权力对称,有效地防止了官僚腐败和权力失衡。这表明巴黎公社(  )‎ A.实现了权力的绝对监督 B.充分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C.选举权与监督权相矛盾 D.堪称科学社会主义典范 B [直到现在也不能说实现了权力的绝对监督,且题干中只是说有效地防止了官僚腐败和权力失衡,故A项错误;一个“倒金字塔”的结构的人民监督和一个“正金字塔”结构的人民选举相结合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故B项正确;题干揭示的是选举权和监督权相结合而不是相矛盾,故C项错误;巴黎公社不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典范,而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故D项错误。]‎ ‎4.1871年4月16日,巴黎公社颁布的法令规定:“一切企业主已经逃跑或已停业的工厂和作坊交给工人协作社管理,以便组织生产。保证企业主有权获得补偿,按资产量确定补偿数额。”这项措施(  )‎ A.体现了对私有财产权的尊重 B.没收了部分私人资本 C.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D.维护了资本家的利益 A [材料“保证企业主有权获得补偿”体现了对私有财产权的尊重,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一切企业主已经逃跑或已停业的工厂和作坊”不符,‎ 故错误;没收逃亡资本家资本或已停业资本只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途径之一,故C项错误;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其颁布的法令是为了保卫革命的胜利果实,而不是维护资本家的利益,故D项错误。]‎ ‎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扩展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一、资产阶级民主化趋势 ‎1.英国 经过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代表大量进入议会,君主立宪制趋向成熟。‎ ‎2.美国 美国内战后,形成了两党对峙、交替执政的政治新局面,成为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 二、震荡中的法国和“一票共和”‎ ‎1.频繁变动的法国政坛 ‎(1)政权更迭:自1789年以来,法国经历了大革命、拿破仑第一帝国、波旁王朝复辟、七月王朝及法兰西第二帝国覆灭。‎ ‎(2)政局动荡:党派林立,执政者变换频繁,政治运动和人民斗争此起彼伏。‎ ‎2.共和政体确立——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 ‎(1)宪法颁布:1875年1月,国民议会以一票多数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而使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起来。‎ ‎(2)宪法内容 ‎①总统:拥有极大权力,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有权任命部长等高级官员、缔结条约和实行特赦等;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②议会:采取两院制,众议院议员由成年男子直接选出;参议院议员通过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议案,内阁要对参议院负责。‎ ‎③将《马赛曲》定为国歌,将7月14日定为国庆日,规定共和体制永远不得动摇。‎ ‎3.共和体制的影响 ‎(1)法国共和制的确立是法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进入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必然结果。‎ ‎(2)总统和参议院的权力很大则是保皇派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相妥协的产物。‎ ‎(3)法国的共和政体并不巩固,还需共和派人士进行长期的顽强斗争。‎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 三、脆弱的德国民主 ‎1.背景:德意志的统一 ‎(1)过程:俾斯麦通过三次王朝战争为统一的德意志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标志:1871年1月,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加冕为皇帝。‎ ‎2.确立:《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 ‎(1)确定帝国为联邦制国家,帝国政府掌握军事、外交、海关等大权,各邦则保留了一些自治权。‎ ‎(2)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①授予德意志皇帝巨大权力,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和决定对外政策等。‎ ‎②宰相只对皇帝负责,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 ‎③实行两院制议会,联邦议会是帝国的最高机构,帝国议会作用很小。‎ ‎3.评价 ‎(1)性质:德意志帝国是容克贵族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国家。‎ ‎(2)局限: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是一种不完善的代议制。‎ ‎(3)积极:帝国的成立及宪法的颁布,是德国迈入资本主义时期的标志。从此,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十分迅速的发展。‎ 脆弱的德国民主 ‎[素养提升·融会贯通]‎ ‎1.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扩展 ‎2.法国共和制的曲折历程 ‎►探究 “以议会粉饰门面”的德国君主立宪制 史料一 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第18条:皇帝任命帝国官吏,有创制法律之权。‎ ‎——《德意志帝国宪法》‎ 史料二 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德国议会的权力和法国有何不同?法、德两国议会权力的确立和差异的存在说明了什么?‎ ‎(2)结合史料,应如何评价《德意志帝国宪法》?‎  (1)史料一说明君主拥有巨大的权力,包括任免宰相和其他官吏,创制法律,甚至召开和解散议会。君主的权力高于议会。‎ ‎(2)史料二中马克思客观地评价了德国君主立宪制的两面性。关键信息“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说明虽然有普选产生的帝国议会,但徒有虚名,实权掌握在皇帝和宰相手中,是一种不完善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关键信息“受到资产阶级影响”说明德国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形式上实行三权分立,相对于君主专制政体来说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1)不同:德国议会立法权受皇帝制约,无行政制约权。说明:代议制民主的确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代议制民主的差异是由各国国情决定的。‎ ‎(2)一方面,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形式——君主立宪制,形式上实行三权分立体制,与专制体制相比是历史的进步;另一方面,帝国宪法立宪是虚,专制是实,保留了大量专制主义残余,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社会发展的特点 ‎(1)经济上: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处于领先地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很快成为欧洲第一经济强国。‎ ‎(2)政治上:与经济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德国的政治体制相对保守,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国内极端民族主义盛行,最终使德国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泥潭,德国的民族崛起严重受挫。‎ ‎(3)外交上:德国周围强国林立,英国、法国、俄国等大国都高度警惕德国的崛起,德国力图突破大国的封锁,开始争夺海外市场。‎ ‎(4)科技上:德国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物理学方面成就突出。‎ ‎(5)文化上:哲学成就突出,文学、艺术也得到一定的发展。‎ 以唯物史观看待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 材料 历史仿佛在故意卖弄哲理:几次革命都未能巩固共和国,一帮落魄贵族在走投无路中找到的权宜之计,‎ 却成了法兰西共和国的真正起始!这个事实也许说明:先进集团或先进思想的产生还不能算全社会的进步,只有当社会上最保守的集团也不得不接受先进思想所规定的选择时,社会才能前进一步。‎ ‎——钱乘旦《走向现代国家之路》‎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是如何促使法国社会“前进一步”的。‎ ‎【提示】 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分享政权的机会,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 工业革命后欧美代议制民主的发展和完善 ‎(1)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 ‎①17—18世纪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初步确立(英、美、法)。‎ ‎②19世纪资产阶级代议制扩展:原有资产阶级代议制向纵深发展;部分专制国家向资本主义过渡(德、俄、日)。‎ ‎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代议制完善,政党政治走向成熟。‎ ‎(2)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多样性 ‎①法、美共和制:法国是议会制共和制,议会是权力中心;美国是总统制共和制,总统是权力中心。‎ ‎②英、德君主立宪制: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议会是权力中心;德国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皇帝与宰相是权力中心。‎ ‎(3)代议制体现的时代特征与价值取向 时代特征 ‎①观念转变:天赋君权到天赋人权;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②制度转型:人治转向法治;权力政治转向权利政治;全能政府到有限政府 价值取向 ‎①呼唤启蒙的声音,追求理性的力量。②反抗专制的压迫,追求民主的进步:政府的权力受到限制,保障自由;人民的权利得到保障,促进发展;社会的发展平稳有序,政局稳定 ‎[跟踪训练·即学即用]‎ ‎1.近代法国先后产生了12部宪法,1789-1875年的86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部宪法,这样频繁地更换宪法在世界各国中实属罕见。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启蒙思想的影响不断深入 B.封建残余势力的复辟导致政治危机 C.走向共和的历程非常艰难 D.外国侵略势力的干涉打断民主化进程 C [启蒙思想是在17、18世纪进入到繁盛阶段的,故A项错误;封建残余势力的复辟导致政治危机仅是宪法更换频繁的其中一个原因,故B项错误;在这一过程中经历了第一共和国、第一帝国、波旁王朝、七月王朝、第二共和国、第二帝国、第三共和国,君主专制与民主共和的斗争此消彼长,说明法国走向共和的历程非常艰难,故C项正确;外国势力的干涉仅是宪法更换频繁的其中一个原因,故D项错误。]‎ ‎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增加了总统解散众议院必须获得参议院同意的规定,而议会对总统的不信任权却没有类似的明确限制。这些含糊不清的规定从侧面反映了(  )‎ A.行政权不能制约立法权  B.法国民主政治的虚伪性 C.共和制是政治妥协的产物 D.总统与议会斗争的失败 C [材料“总统解散众议院”,体现了总统对议会的制约,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各派妥协的结果,符合法国国情,顺应了历史潮流,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了“总统”“众议院”“参议院”三者的相互制约关系,是不同社会阶层、派别相互妥协的产物,故C项正确;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赋予总统较大的权力,故D项错误。]‎ ‎3.1871年德意志帝国在讨论制定宪法时,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曾希望自己能称为“德国皇帝”,但却遭到巴伐利亚国王为首的很多国王的反对,因为它意味着正式承认普鲁士国王居于帝国内其他国王之上,最后威廉一世只得接受“德意志皇帝”的称号。这说明德意志帝国(  )‎ A.实行联邦制政体   B.国家统一尚未完成 C.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D.皇帝权力受到限制 A [材料中“最后威廉一世只得接受‘德意志皇帝’的称号”,表明普鲁士国王并未取得凌驾于帝国内其他国王之上的至高地位,各邦国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这很明显是一种联邦制政体,故A项正确。]‎ ‎4.德意志帝国是以普鲁士王国为核心、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建立的,宪法规定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容克资产阶级在各级政府和军队中享有特权。上述材料反映了德意志的政治特点是(  )‎ A.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B.君权至上和君主专制 C.德意志帝国彻底消除了封建残余 D.容克资产阶级和将军享有特权 A [根据题干信息可以得出德意志的政治特点是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故A项正确;根据所学德意志帝国宪法可知,德国的政体是君主立宪制,故B项错误;C项表述绝对化,且不符合史实,故错误;容克资产阶级和将军享有特权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2015—2019年全国卷考情统计与分析 考点 卷别 命题角度 科学社会主义运动 全国卷Ⅰ ‎2018·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全国卷Ⅱ ‎—‎ 全国卷Ⅲ ‎—‎ 近代民主政治的扩展 全国卷Ⅰ ‎—‎ 全国卷Ⅱ ‎2019·法国大革命的突出特点 全国卷Ⅲ ‎2016·1875年以来法国政体的变化 ‎1.从考查内容看:科学社会主义考查较少,近代民主政治的扩展侧重于考查法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2.从考查题型看:以选择题为主,法国资产阶级代议制非选择题也有涉及。‎ ‎3.从命题特点看:西方代议制的扩展,与当今我国重视法制建设这一热点问题相关,充分体现了历史学科的史鉴功能。‎ ‎[真题研练·感悟考法]‎ 还原历史情景 教材主干知识常考常新 练点1:法国大革命的特点 ‎ (2019·全国卷Ⅱ)法国史学家索布尔认为,从某种角度而言,法国大革命大大超过了以往的历次革命,‎ 包括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可以用来说明这一观点的是,在启蒙思想的指导下,法国大革命(  )‎ A.创建了民主共和政体 B.以暴力为革命主要方式 C.根除了专制复辟危险 D.以社会平等为首要目标 D [启蒙思想是法国大革命的指导思想、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等启蒙思想,强调自由平等,反对等级制度,使法国社会各阶层都被广泛动员起来参与到大革命的进程中,故D项正确;A、B两项是法国大革命与美国革命的共同点,故排除;法国大革命后,法国仍出现多次专制王朝复辟的现象,故排除C项。]‎ 练点2: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 (2018·全国卷Ⅰ)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新口号代替“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并规定同盟的目的是:“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这一变化说明(  )‎ A.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无产阶级的斗争 C.工人运动在欧洲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兴起 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A [材料中的“共产主义”“财产公有的理论”是马克思有关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内容,说明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故A项正确。]‎ 练点3:近代以来法国政治体制的演变 ‎ (2016·全国卷Ⅲ)1875年以后,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1958年,戴高乐就任总统,修改宪法,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这一政治体制的变化(  )‎ A.有利于政局稳定 B.确立了总统为国家元首的地位 C.剥夺了议会的主要权力 D.有助于两党制的形成 A [1875年以后,法国的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 内阁更迭频繁。戴高乐时期,宪法赋予总统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国家政治中的权力中心从议会转至总统,使政府有了相对独立性,从而增强了政府的稳定性,故选A项;法国1875年宪法确立了总统作为国家元首的地位,故排除B项;该规定只是强化了总统权力而没有剥夺议会的主要权力,故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国是典型的多党制国家,故排除D项。]‎ ‎ ‎ 题号 命题特点 练点1‎ 论证观点 法国史学家索布尔的观点认为法国大革命大大超过了以往的历次革命,要求对此观点进行论证 练点2‎ 全新情境 正义者同盟改名、改口号及奋斗目标的制定 价值引领 对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价值引领 练点3‎ 注重探究 针对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法国前总统戴高乐修改宪法,探究这一政治体制变化的影响 ‎[新题快递·自我评估]‎ ‎1.马克思通过大量文献和资料,深入分析了当时的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初步阐述了剩余价值的思想,揭示了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这些成果和结论都写进了《共产党宣言》。马克思的这些研究成果(  )‎ A.揭示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社会问题 B.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理论学说 C.提出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 D.论述了垄断阶段的资本主义特征 A [《共产党宣言》“初步阐述了剩余价值的思想”,反映出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社会问题,故A项正确;材料中这些写进了《共产党宣言》的成果和结论与社会主义理论学说无关,故B项错误;这些成果和结论与公有制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国家基本经济制度无关,故C项错误;《共产党宣言》发表时,资本主义还处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故D项错误。]‎ ‎2.巴黎公社委员会在开会的时候,实行临时推选“会议主席”的做法,每个委员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职权发号施令。这反映出巴黎公社(  )‎ A.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政权 B.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缺乏稳固有力的领导核心 D.推行充分的民主政治 C [材料强调的是巴黎公社政权的局限性而非性质,故A项错误;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群众基础,故B项错误;由材料“每个委员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职权发号施令”可知,巴黎公社缺乏统一的领导,随意性较强,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巴黎公社的局限性而非进步性,故D项错误。]‎ ‎3.(2019·大连双基)1792年4月反法战争开始后,法军节节败退,法国人民紧急行动起来。各地纷纷成立义勇军,开赴前线。8月10日,巴黎人民再次起义,推翻了君主政体。9月2日,法国军队在凡尔登附近两次打退普鲁士军队的进攻,最终把敌人赶出法国领土,法国革命得救了。由此可知,材料旨在强调(  )‎ A.法国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 B.人民群众推动了革命进程 C.法国消除了君主复辟危险 ‎ D.外国武装干涉的力量强大 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国共和政体确立过程异常曲折,共和制的最终确立是在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后,故A项错误;材料“法国人民紧急行动起来、巴黎人民再次起义”体现了每次法国革命遇到危机时,人民群众都会站出来推动革命的进程,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即便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后,仍然有复辟的可能,直到共和派掌握了关键职务,故C项错误;材料中突出反映的是人民对于革命的推动力,并没有涉及外国势力的强大,故D项错误。]‎ ‎4.(2019·怀化一模)1791年4月,法国国民议会宣布,男女都享有平等的继承权;1792年,宣布男女双方依据同样的法律理由来进行离婚,实现个体的自由,确立起了离婚是人的天赋权利的原则,追求幸福的权利中就包括离婚权。这说明当时的法国(  )‎ A.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B.女权运动开始兴起 C.革命深受启蒙运动的影响 D.社会风气比较开放 C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中的“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思想,已经转化为实际的社会规范,‎ 说明革命深受启蒙运动的影响,故选C项;在法国启蒙思想影响下才有了男女平等的观念,故排除A项;在启蒙思想已经深入人心的情况下法国女权运动才开始兴起,故排除B项;题干反映的是法国启蒙思想影响革命,与社会风气无关,故排除D项。]‎ ‎5.(2019·北京朝阳区一模)1789 年 8 月,法国制宪议会颁布了《人权与公民权宣言》,明确提出了人权、自由、平等、法治、人民主权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原则。这表明(  )‎ A.法国改造成为了君主立宪制国家 B.启蒙运动的思想在实践中彰显 C.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诞生 D.资产阶级共和政体在法国确立 B [由材料可知,法国大革命实践了卢梭等人的启蒙思想,故选B项;法国《人权与公民权宣言》中无君主立宪制的内容,故排除A项;美国1787年宪法是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故排除C项;1789年法国确立的是君主立宪政体,故排除D项。]‎ ‎6.有学者认为,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了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在该学者看来,德国(  )‎ A.统一之后仍实行君主专制 B.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凸显 C.皇帝凌驾于帝国议会之上 D.第二次工业革命提前完成 B [由材料“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可得出统一后的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由“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可得出旧的容克地主贵族在国家中占主导地位,导致德国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最终把德国带向灾难,总的来说材料反映了德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故B项正确。]‎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