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动能定理及其应用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物理】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动能定理及其应用学案

第23课时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考点1 对动能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1.动能 ‎(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2)公式:Ek=mv2。‎ ‎(3)单位:焦耳,1 J=1 N·m=‎1 kg·m2/s2。‎ ‎(4)物理意义:动能是状态量,是标量。‎ ‎2.动能定理 ‎(1)内容:在一个过程中合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量。‎ ‎(2)表达式:W=ΔEk=Ek2-Ek1=mv-mv。‎ ‎(3)物理意义:合外力的功是物体动能变化的量度。‎ ‎(4)适用条件 ‎①动能定理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 ‎②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 ‎③力可以是各种性质的力,既可以同时作用,也可以分阶段作用。‎ ‎[例1] (2015·山东高考)如图甲所示,物块与质量为m的小球通过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跨过两等高定滑轮连接。物块置于左侧滑轮正下方的表面水平的压力传感装置上,小球与右侧滑轮的距离为l。开始时物块和小球均静止,将此时传感装置的示数记为初始值。现给小球施加一始终垂直于l段细绳的力,将小球缓慢拉起至细绳与竖直方向成60°角,如图乙所示,此时传感装置的示数为初始值的1.25‎ 倍;再将小球由静止释放,当运动至最低位置时,传感装置的示数为初始值的0.6倍,不计滑轮的大小和摩擦,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g。求:‎ ‎(1)物块的质量;‎ ‎(2)从释放到运动至最低位置的过程中,小球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功。‎ 解析 (1)设开始时细绳的拉力大小为T1,传感装置的初始值为F1,物块质量为M,由平衡条件得 对小球,T1=mg①‎ 对物块,F1+T1=Mg②‎ 当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时,设细绳的拉力大小为T2,传感装置的示数为F2,据题意可知,F2=‎1.25F1,由平衡条件得 对小球,T2=mgcos60°③‎ 对物块,F2+T2=Mg④‎ 联立①②③④式,代入数据得M=‎3m⑤‎ ‎(2)设小球运动至最低位置时速度的大小为v,从释放到运动至最低位置的过程中,小球克服阻力所做的功为Wf,由功能定理得 mgl(1-cos60°)-Wf=mv2⑥‎ 在最低位置,设细绳的拉力大小为T3,传感装置的示数为F3,据题意可知,F3=‎0.6F1,对小球,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T3-mg=m⑦‎ 对物块,由平衡条件得F3+T3=Mg⑧‎ 联立①②⑤⑥⑦⑧式,代入数据得Wf=0.1mgl。‎ 答案 (1)‎3m (2)0.1mgl 用动能定理解决问题注意事项 ‎(1)明确研究对象。‎ ‎(2)分析受力情况及各力做功情况。‎ ‎①首先分析物体受力情况,判断物体所受的力是恒力还是变力;做正功还是做负功,还是不做功。‎ ‎②根据题意合理选择过程,是分段列式还是全程列式。‎ ‎③分别列出合外力做的功、动能的改变量,根据动能定理列式求解。‎ ‎1.(人教版必修2 P74·T1改编)改变汽车的质量和速度,都能使汽车的动能发生变化,在下面几种情况中,汽车的动能是原来的2倍的是(  )‎ A.质量不变,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 B.质量和速度都变为原来的2倍 C.质量变为原来的2倍,速度减半 D.质量减半,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 答案 D 解析 由Ek=mv2知,m不变,v变为原来的2倍,Ek变为原来的4倍。同理,m和v都变为原来的2倍时,Ek变为原来的8倍,m变为2倍,速度减半时,Ek变为原来的一半;m减半,v变为2倍时,Ek变为原来的2倍,故选项D正确。‎ ‎2.(人教版必修2 P74·T3改编)子弹的速度为v,打穿一块固定的木块后速度刚好变为零。若木块对子弹的阻力为恒力,那么当子弹射入木块的深度为其厚度的时,子弹的速度是(  )‎ A.v B.v C.v D.v 答案 D 解析 设木块的厚度为d,木块对子弹的作用力为F,打穿木块时,由动能定理得-Fd=0-mv2,打穿其厚度的时,由动能定理得-F=mv′2-mv2,联立解得v′=v,故D正确。‎ ‎3.如图所示,小车A放在一个倾角为30°的足够长的固定的光滑斜面上,A、B两物体由绕过轻质定滑轮的细线相连,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滑轮质量及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小车A的质量为‎3m,小球B的质量为m,小车从静止释放后,在小球B竖直上升h的过程中,小车受绳的拉力大小FT和小车获得的动能Ek分别为(  )‎ A.FT=mg,Ek=mgh B.FT=mg,Ek=mgh C.FT=mg,Ek=mgh D.FT=mg,Ek=mgh 答案 D 解析 小车A与小车B构成的系统做加速运动,隔离分析小车,据牛顿第二定律得3mgsin30°-FT=3ma 隔离分析小球B,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T-mg=ma 联立可得小车受绳的拉力大小FT=。‎ 当小球B上升h高度时,根据动能定理有 ‎3mghsin30°-mgh=(‎3m+m)v2-0‎ 解得v=。‎ 小车的最大动能为Ek=·‎3m·v2=×‎3m×=,综合上述可知,A、B、C错误,D正确。‎ 考点2  动能定理与图象综合 ‎1.借助以前学过的图象vt、at、xt等结合力、功及速度变化,运用动能定理去分析理解。‎ ‎2.新增图象解读 Fx图象 由公式W=Fx可知,Fx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力所做的功,反映了F随x的变化关系 Pt图象 由公式W=Pt可知,Pt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力所做的功,反映了P随t的变化关系 Ekx图象 F合=,斜率为合外力,反映了Ek随x的变化关系 ‎3.解决有关物理图象问题的基本步骤 ‎[例2] 质量m=‎1 kg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拉力方向与物体初速度方向相同)的作用下,沿粗糙水平面运动,经过位移‎4 m时,拉力F停止作用,运动到位移是‎8 m时物体停止,运动过程中动能与位移图象(Ekx)如图所示。(g取‎10 m/s2)求:‎ ‎(1)物体的初速度多大?‎ ‎(2)物体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多大?‎ ‎(3)拉力F的大小。‎ 解析 (1)从图象可知初动能Ek0=2 J 由Ek0=mv2解得v=‎2 m/s。‎ ‎(2)在位移为‎4 m处物体的动能为Ek=10 J,在位移为‎8 m处物体的动能为零,此过程中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设摩擦力为Ff,由动能定理有-Ffx2=0-Ek 得出Ff== N=2.5 N 因Ff=μmg,故μ===0.25。‎ ‎(3)物体从开始到移动‎4 m这段过程中,受拉力F和摩擦力Ff的作用,根据动能定理有(F-Ff)x1=Ek-Ek0‎ 故得F=+Ff= N=4.5 N。‎ 另一种解法思路:‎ 由动能定理知W总=F合x=ΔEk,则Ekx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所受合外力,结合图象有0~4 m内:F-μmg=2 N,4~8 m内:μmg=2.5 N,即可得到答案,这也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一种方法。‎ 答案 (1)‎2 m/s (2)0.25 (3)4.5 N ‎(1)从图象的意义切入,把分析力、功与能量间的关系、物体动能的变化情况以及合力做功作为突破问题的关键。‎ ‎(2)Wx图象:通过“斜率”求得某种力F。‎ ‎(3)Ekx图象:通过“斜率”求得合力F。‎ A、B两物体分别在水平恒力F1和F2的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先后撤去F1、F2后,两物体最终停下,它们的vt 图象如图所示。已知两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1、F2大小之比为1∶2‎ B.F1、F2对A、B做功之比为1∶2‎ C.A、B质量之比为2∶1‎ D.全过程中A、B克服摩擦力做功之比为2∶1‎ 答案 C 解析 由速度时间图象可知,撤去F1、F2后,A、B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之比为a1∶a2=1∶2,已知A、B受摩擦力大小相等即f1=f2,又f1=m‎1a1,f2=m‎2a2,所以A、B质量之比为m1∶m2=∶=a2∶a1=2∶1,C正确;由速度—时间图象可知,A、B两物体加速与减速的总位移相等,且匀加速运动位移之比1∶2,匀减速运动的位移之比2∶1,设总位移为3x,对A物体的全过程由动能定理可得:F1x-f1·3x=0-0;对B物体的全过程由动能定理可得:F2·2x-f2·3x=0-0,联立可得F1=‎3f1,F2=f2,又f1=f2,所以F1=‎2F2,A错误;全过程中摩擦力对A、B做功相等,F1、F2对A、B做功大小相等,B、D错误。‎ ‎                    ‎ 考点3  动能定理求解多过程 ‎1.多过程问题包含几个子过程,这几个子过程的运动性质可以 相同也可以不同,子过程中可以有直线上的不同运动,也可以有曲线上的不同运动,如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圆周运动、平抛运动、往复运动等综合问题。‎ ‎2.解决多过程问题的方法思路 ‎(1)当包含几个运动性质不同的子过程时,可以选择一个、几个或整个过程作为研究对象,然后运用动能定理解题。‎ ‎(2)应用动能定理时注意要使合力做功对应的过程和初、末状态动能对应的过程相统一。‎ ‎(3)当研究整个过程中的重力做功、大小恒定的摩擦力做功时,要注意它们的做功特点:‎ ‎①重力做功取决于物体的初、末位置,与路径无关;‎ ‎②大小恒定的阻力或摩擦力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与路程的乘积。‎ ‎(4)解题时注意过程与过程的衔接物理量关系,一般优先选择全过程利用动能定理求解。‎ ‎                    ‎ ‎[例3] (2017·北京状元桥学校二模)如图所示,竖直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固定在平台AB上,轨道半径R=‎1.8 m,末端与平台相切于A点。倾角θ=37°的斜面BC紧靠平台固定。从圆弧轨道最高点由静止释放质量m=‎1 kg的滑块a,当a运动到B点的同时,与a完全相同的滑块b从斜面底端C点以初速度v0=‎5 m/s沿斜面向上运动,a、b(视为质点)恰好在斜面上的P点相遇,已知AB长度 s=‎2 m,a与AB面及b与BC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g=‎10 m/s2,sin37°=0.6,‎ cos37°=0.8,求:‎ ‎(1)滑块a到B点时的速度;‎ ‎(2)斜面上PC间的距离。‎ 解析 (1)滑块a从光滑圆弧轨道滑下到达B点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有:‎ mgR-μmgs=mv2‎ 代入数据解得:v=‎4 m/s。‎ ‎(2)滑块a到达B点后做平抛运动,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有:x=vt,y=gt2,tanθ= 代入数据解得:t=0.6 s,‎ 滑块b从斜面底端上滑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sinθ+μmgcosθ=ma1‎ 代入数据解得:a1=‎10 m/s2‎ 向上运动的时间:t1==0.5 s<0.6 s,‎ 然后接着下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sinθ-μmgcosθ=ma2‎ 代入数据得:a2=‎2 m/s2‎ 可得:xPC=v0t1-a1t-a2(t-t1)2=‎1.24 m。‎ 答案 (1)‎4 m/s (2)‎‎1.24 m ‎(1)平抛运动和圆周运动都属于曲线运动,若只涉及位移和速度而不涉及时间,应优先考虑用动能定理列式求解。‎ ‎(2)动能定理的表达式为标量式,不能在某一个方向上列动能定理方程。‎ ‎(3)由于过程比较多,所以一定要注意:不论哪种情况都不要出现“丢功”及“错功”。严格按照重力、弹力、摩擦力的顺序找出运动物体所受的各个力,然后准确判断出各个力做的功。‎ 如图所示,传送带A、B之间的距离为L=‎3.2 m,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θ=37°,传送带沿顺时针方向转动,速度恒为v=‎2 m/s,在上端A点无初速度地放置一个质量为m=‎1 kg、大小可视为质点的金属块,它与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金属块滑离传送带后,经过弯道,沿半径R=‎0.4 m的光滑圆轨道做圆周运动,刚好能通过最高点E,已知B、D两点的竖直高度差为h=‎0.5 m(g取‎10 m/s2)。求:‎ ‎(1)金属块经过D点时的速度;‎ ‎(2)金属块在BCD弯道上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答案 (1)‎2 m/s (2)3 J 解析 (1)金属块刚好通过最高点E点,则mg=,解得vE=‎2 m/s,在从D到E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mg·2R=mv-mv,解得vD=‎2 m/s。‎ ‎(2)金属块刚刚放上时,mgsinθ+μmgcosθ=ma1‎ 解得a1=‎10 m/s2‎ 设金属块经位移s1与传送带达到相同速度,则 v2=‎2a1s1时,解得s1=‎0.2 m<‎‎3.2 m 金属块会继续加速,有mgsinθ-μmgcosθ=ma2‎ 解得a2=‎2 m/s2‎ 由s2=L-s1=‎3 m,v-v2=‎2a2s2,解得vB=‎4 m/s 在从B到D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mgh-W=mv-mv,解得W=3 J。‎ ‎1.(2017·广东六校联考)北京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冰壶是冬奥会的比赛项目。将一个冰壶以一定初速度推出后将运动一段距离停下来。换一个材料相同、质量更大的冰壶,以相同的初速度推出后,冰壶运动的距离将(  )‎ A.不变 B.变小 C.变大 D.无法判断 答案 A 解析 冰壶在冰面上以一定初速度被推出后,在滑动摩擦力作用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动能定理有-μmgs=0-mv2,得s= ,两个冰壶的初速度相等,材料相同,故运动的位移大小相等,A正确。‎ ‎2.(多选)光滑水平面上静止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拉力F作用开始运动,拉力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用Ek、v、x、P分别表示物体的动能、速度、位移和水平拉力的功率,下列四个图象中分别定性描述了这些物理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正确的是(  )‎ 答案 BD 解析 由动能定理,Fx=F·at2=Ek,图象A错误;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v=at,图象B正确;其位移x=at2,图象C错误;水平拉力的功率P=Fv=Fat,图象D正确。‎ ‎3.(2017·青岛模拟)如图所示,上表面水平的圆盘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小物块从圆盘边缘上的P点,以大小恒定的初速度v0,在圆盘上沿与直径PQ成不同夹角θ的方向开始滑动,小物块运动到圆盘另一边缘时的速度大小为v,则v2cosθ图象应为(  )‎ 答案 A 解析 设圆盘半径为r,小物块与圆盘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由 动能定理可得,-μmg·2rcosθ=mv2-mv,整理得v2=v-4μgrcosθ,可知v2与cosθ为线性关系,斜率为负,故A正确,B、C、D错误。‎ ‎4.(2017·江西模拟)(多选)质量为m的物块在水平恒力F的推动下,从山坡(粗糙)底部的A处由静止开始运动至高为h的坡顶B处。到达B处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v,A、B之间的水平距离为s,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则物块运动过程中(  )‎ A.重力所做的功是mgh B.合外力对物块做的功是mv2‎ C.推力对物块做的功是mv2+mgh D.阻力对物块做的功是mv2+mgh-Fs 答案 BD 解析 重力所做的功是WG=-mgh,A错误;根据动能定理,合外力对物块做的功是W合=WF-mgh+Wf=mv2,B正确;WF=mgh-Wf+mv2,C错误;WF=Fs=mgh-Wf+mv2,则Wf=mgh+mv2-Fs,D正确。‎ ‎5. (2017·辽宁五校联考)(多选)在某一粗糙的水平面上,一质量为‎2 kg的物体在水平恒定拉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当运动一段 时间后,拉力逐渐减小,且当拉力减小到零时,物体刚好停止运动,图中给出了拉力随位移变化的关系图象。已知重力加速度g=‎10 m/s2。根据以上信息能精确得出或估算得出的物理量有(  )‎ A.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B.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C.物体做匀速运动时的速度 D.物体运动的时间 答案 ABC 解析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F与滑动摩擦力f相等,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35,A正确;减速过程由动能定理得WF+Wf=0-mv2,根据Fs图象中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可以估算力F做的功WF,而Wf=-μmgs,由此可求得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及物体做匀速运动时的速度v,B、C正确;因为减速过程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所以运动时间无法求出,D错误。‎ ‎6.(多选)质量为‎1 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粗糙的地面上,在一水平外力F的作用下运动,如图甲所示,外力F和物体克服摩擦力Ff做的功W与物体位移x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B.物体运动的位移为‎13 m C.物体在前‎3 m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为‎3 m/s2‎ D.x=‎9 m时,物体的速度为‎3 m/s 答案 ACD 解析 由Wf=Ffx对应图乙可知,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Ff=2 N,由Ff=μmg可得μ=0.2,A正确;由WF=Fx对应图乙可知,前‎3 m内,拉力F1=5 N,3~9 m内拉力F2=2 N,物体在前‎3 m内的加速度a1==‎3 m/s2,C正确;由动能定理得WF-Ffx=mv2解得:当x=‎9 m时,物体的速度为v=‎3 m/s,D正确;物体的最大位移xm== m=‎13.5 m,B错误。‎ ‎7.(2017·甘肃模拟)如图甲所示,一质量为‎4 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让物体在随位移均匀减小的水平推力F作用下开始运动,推力F随位移x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取g=‎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先做加速运动,推力撤去时开始做减速运动 B.物体在水平地面上运动的最大位移是‎10 m C.物体运动的最大速度为‎2 m/s D.物体在运动中的加速度先变小后不变 答案 B 解析 当推力小于摩擦力时物体就开始做减速运动,A错误;由题图乙中图线与x轴所围面积表示推力对物体做的功得,推力做的功W=×4×100 J=200 J,根据动能定理有W-μmgxm=0,得xm=‎10 m,B正确;当推力与摩擦力平衡时,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由题图乙得F=100-25x(N),当F=μmg=20 N时x=‎3.2 m,由动能定理得:x-μmgx=mv,且= N=60 N,解得物体运动的最大速度vm=‎8 m/s,C错误;物体运动中当推力由100 N减小到20 N的过程中,加速度逐渐减小,当推力由20 N减小到0的过程中,加速度又反向增大,此后加速度不变,D错误。‎ ‎8.如图甲所示,一半径R=‎1 m、圆心角等于143°的竖直圆弧形光滑轨道,与斜面相切于B点,圆弧形轨道的最高点为M,斜面倾角θ=37°,t=0时刻有一物块沿斜面上滑,其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若物块恰能到达M点,取g=‎10 m/s2,sin37°=0.6,cos37°=0.8,求:‎ ‎(1)物块经过M点的速度大小;‎ ‎(2)物块经过B点的速度大小;‎ ‎(3)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答案 (1) m/s (2) m/s (3)0.5‎ 解析 (1)物块恰能到达M点,则有mg=m 解得vM== m/s。‎ ‎(2)物块从B点运动到M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mgR(1+cos37°)=mv-mv 解得vB= m/s。‎ ‎(3)由题图乙可知,物块在斜面上运动时,加速度大小为a==‎10 m/s2,方向沿斜面向下,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sin37°+μmgcos37°=ma 解得μ=0.5。‎ ‎9.(2016·四川高考)韩晓鹏是我国首位在冬奥会雪上项目夺冠的运动员。他在一次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比赛中沿“助滑区”保持同一姿态下滑了一段距离,重力对他做功1900 J,他克服阻力做功100 J。韩晓鹏在此过程中(  )‎ A.动能增加了1900 J B.动能增加了2000 J C.重力势能减小了1900 J D.重力势能减小了2000 J 答案 C 解析 根据动能定理W合=ΔEk可知,韩晓鹏在此过程中动能增加了ΔEk=1900 J-100 J=1800 J,A、B错误;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了1900 J,C正确、D错误。‎ ‎10.(2016·全国卷Ⅲ)(多选)如图所示,一固定容器的内壁是半径为R的半球面;在半球面水平直径的一端有一质量为m的质点P。它在容器内壁由静止下滑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W。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设质点P在最低点时,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为a,容器对它的支持力大小为N,则(  )‎ A.a= B.a= C.N= D.N= 答案 AC 解析 质点P下滑到最低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mgR-W=mv2,则速度v= ,在最低点的向心加速度a==,A正确、B错误;在最低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N-mg=ma,N=,C正确、D错误。‎ ‎11.(2017·安徽安庆联考)(多选)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平台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站在地面上的人用跨过定滑轮的绳子向右拉动物块,不计绳和滑轮的质量及滑轮的摩擦,且平台边缘离人手作用点的竖直高度始终为h。当人以速度v从平台的边缘处向右匀速前进位移x时,则(  )‎ A.在该过程中,物块做加速运动 B.在该过程中,人对物块做的功为 C.在该过程中,人对物块做的功为mv2‎ D.人前进x时,物块的运动速率为 答案 ABD 解析 将人的速度沿绳子方向和垂直于绳子方向分解,沿绳子方向上的分速度等于物块的速度,如图所示,物块的速度等于vcosθ,故随着夹角的减小,物块的速度增大,即物块做加速运动,A正确;当人从平台的边缘处向右匀速前进x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v′=vcosθ=v,D正确;根据动能定理得人对物块做的功为W=mv′2=,B正确、C错误。‎ ‎12.(2017·洛阳检测)(多选)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轻质弹簧一端与斜面底端固定,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平板A连接,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B靠在平板的右侧,A、B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开始时用手按住物体B使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现放手,使A和B一起沿斜面向上运动距离L时,A和B达到最大速度v。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和B达到最大速度v时,弹簧是自然长度 B.若运动过程中A和B能够分离,则A和B恰好分离时,二者加速度大小均为g(sinθ+μcosθ)‎ C.从释放到A和B达到最大速度v的过程中,弹簧对A所做 的功等于Mv2+MgLsinθ+μMgLcosθ D.从释放到A和B达到最大速度v的过程中,B受到的合力对它做的功等于mv2‎ 答案 BD 解析 A和B达到最大速度v时,A和B的加速度为零。对A、B整体:由平衡条件知kx=(m+M)gsinθ+μ(m+M)gcosθ,所以此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A错误;A和B恰好分离时,A、B间的弹力为0,A、B的加速度相同,对B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知,mgsinθ+μmgcosθ=ma,得a=gsinθ+μgcosθ,B正确;从释放到A和B达到最大速度v的过程中,对A、B整体,根据动能定理得W弹-(m+M)gLsinθ-μ(m+M)gcosθ·L=(m+M)v2,所以弹簧对A所做的功W弹=(m+M)v2+(m+M)gLsinθ+μ(m+M)gcosθ·L,C错误;从释放到A和B达到最大速度v的过程中,对于B,根据动能定理得B受到的合力对它做的功W合=ΔEk=mv2,D正确。‎ ‎13.(2016·天津高考)我国将于2022年举办冬奥会,跳台滑雪是其中最具观赏性的项目之一。如图所示,质量m=‎60 kg的运动员从长直助滑道AB的A处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3.6 m/s2匀加速滑下,到达助滑道末端B时速度vB=‎24 m/s,A与B的竖直高度差H=‎48 m。为了改变运动员的运动方向,在助滑道与起跳台之间用一段弯曲滑道衔接,其中最低点C处附近是一段以O为圆心的圆弧。助滑道末端B与滑道最低点C的高度差h=‎5 m,运动员在B、C间运动时阻力做功W=-1530 J,取g=‎10 m/s2。‎ ‎(1)求运动员在AB段下滑时受到阻力Ff的大小;‎ ‎(2)若运动员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为其所受重力的6倍,则C点所在圆弧的半径R至少应为多大。‎ 答案 (1)144 N (2)‎‎12.5 m 解析 (1)运动员在AB段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设AB的长度为x,则有 v=2ax①‎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mg·-Ff=ma②‎ 联立①②式,代入数据解得 Ff=144 N。③‎ ‎(2)设运动员到达C点时的速度为vC,在由B到达C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 mgh+W=mv-mv④‎ 设运动员在C点所受的支持力为FN,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N-mg=m⑤‎ 由运动员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为其所受重力的6倍,联立④⑤式,代入数据解得R=‎12.5 m。‎ ‎14.(2014·福建高考)如图所示为某游乐场内水上滑梯轨道示意图,整个轨道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表面粗糙的AB段轨道与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BC在B点水平相切。点A距水面的高度为H,圆弧轨道BC 的半径为R,圆心O恰在水面。一质量为m的游客(视为质点)可从轨道AB的任意位置滑下,不计空气阻力。‎ ‎(1)若游客从A点由静止开始滑下,到B点时沿切线方向滑离轨道落在水面D点,OD=2R,求游客滑到B点时的速度vB大小及运动过程轨道摩擦力对其所做的功Wf;‎ ‎(2)某游客从AB段某处滑下,恰好停在B点,又因受到微小扰动,继续沿圆弧轨道滑到P点后滑离轨道,求P点离水面的高度h。‎ ‎(提示:在圆周运动过程中任一点,质点所受的向心力与其速率的关系为)‎ 答案 (1) -(mgH-2mgR) (2)R 解析 (1)游客从B点做平抛运动,有 ‎2R=vBt①‎ R=gt2②‎ 由①②式得vB=③‎ 从A到B,根据动能定理,有 mg(H-R)+Wf=mv-0④‎ 由③④式得Wf=-(mgH-2mgR)。‎ ‎(2)设OP与OB间夹角为θ,游客在P点时的速度为vP,受到的支持力为N,从B到P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mg(R-Rcosθ)=mv-0⑤‎ 过P点时,根据向心力公式,有 mgcosθ-N=m⑥‎ N=0⑦‎ cosθ=⑧‎ 由⑤⑥⑦⑧式解得 h=R。‎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