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语文精品专题_考点二__鉴赏诗歌的景象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3届高考语文精品专题_考点二__鉴赏诗歌的景象

考点二 鉴赏诗歌的景象 考点解说 古代诗歌的景象,包括意象、意境、物象三个方面。意象是分析、研究诗歌特有的名词, “意”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象”是指诗人感受到的客观物象,“意象”即意中之象,融入 了诗人情思的形象。意境,所谓“意”,指诗人的思想感情,是在理解、认识现实生活基础 上形成的典型感受,是“情化的理”,又是“蕴理的情”;所谓“境”是诗人所描写的具体景 物,即鲜明的生活图画,是从大量的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富有特性的艺术形象。“意境”, 就是作者的“真感情”与客观景物融为一体而创造出来的感人的艺术境界。诗歌的意境,是 诗美的集中体现,是诗歌突出的艺术特征。 意象和意境的区别: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造成的境 界;而意象只不过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意境好比一座完整的建筑, 意象只是构成这建筑的一些砖石。 景物形象(简称物象),如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丘山”、“羁鸟”、“旧林”、“池鱼”、 “故渊”,李清照《声声慢》中的“黄花”、“梧桐”、“细雨”、“黄昏”,还有其他诗歌中的湖 光山色、田园桑林、大漠孤城之类,它们往往不再是纯自然界的景物,而是融合了诗人主观 情思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它们常常寄托了诗人对社会生活的感悟和看法。 应试技法 一、解读意象 古典诗歌中,某些客观事物具有特定的内涵,成为特殊意象,诗人常用一些特定事物表 达主题思想及感情。借助这些特殊意象,可以探究诗人的情感。比如,芭蕉常与孤独忧愁特 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梧桐大多表凄苦之意,梅象征高洁等。在高考备考中,可以对一些特 定意象进行归纳总结,以便认识和了解。在解读诗歌时,抓住诗歌所选用的特定意象,无疑 是找到了一把钥匙。以意象为切入点解读诗歌,再依据诗歌的内容反观意象的作用,这样回 答有关意象分析的试题才能准确到位。 二、分析意境 古代诗歌在意境的创设上,画面或雄浑壮丽,或幽清明净,或沉郁孤愁,或和谐静谧, 或开阔苍凉,或高远辽阔。开拓意境要立足于诗中的景物描写,分三个层次:一是在脑中再 现诗人描绘的画面,二是把画面中没有直接写到的那一部分靠想象补充出来,三是领会画面 背后深远的意蕴。比如韦庄的《台城》:“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 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诗人描写阴雨、江草、鸟鸣等,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于常见的 景物中寄寓无限的惆怅,抒发了盛衰兴亡的感慨。“一切景语皆情语。”分析诗中的景物描写, 离不开对意境的分析。 三、鉴赏物象 1、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 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分析思路: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抓物与志的“契 合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鉴赏咏物诗时需注意下面两个方面: (1)从物 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如外形、内心世界、品质、感情等。(2)运用拟人的手法 来表述事物的特点。 2、抓景物特点,探知诗人的感情。 看画面形、色、动、静,由形象画面的色调,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读一首诗,首先 看它描写了什么形象,它呈现一种怎样的色调,并由此推及其内在情感。 一般而言,作品所描绘的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鲜活、明丽和昂扬向上色调的,其内在形象 情感则是高昂乐观的;反之,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阴暗、凄冷和低沉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 则是低沉伤感的。 题型 1:鉴赏意象的含义 【题型解说】 鉴赏意象题型有时为填空题,多数为分析表述题型。提问方式为:本诗中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说说诗中某某意象的含义,或诗中某某意象的作用(包含的感情),等等。 答题模式:( 1)抓住诗中的主要意象。(2)概括意象所包含的情感或营造的氛围特点(意象 的作用)。(3)分析意象包含的作者思想感情。 【例题】 (2010·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人归京师① 陈与义②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题: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 【解析】本题鉴赏诗歌意象的含义。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传 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在高中课文 中经常提及“子规”这个意象。如“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难》),“杜鹃啼血猿 哀鸣”(《琵琶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踏莎行》),“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望帝啼鹃”(《窦娥冤》)。结合诗意理 解,此意象含义应为有家难归的感伤之情。 【答案】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 易失分原因分析 1、不能展开联想,不结合意境氛围理解意象。单就子规理解,认为“悲伤凄切”或“思 念亲人”等。 2、答题空洞,不明确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 什么而“感伤”。 【点对点练习】 1.(2011·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减字木兰花 苏轼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出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 题:词中所写的春天是最美好时节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 2、( 2010·天津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作答。 峡口送友人 送蜀客 司空曙 雍陶 峡口花飞欲尽春, 剑南风景腊前春, 天涯去住泪沾巾。 山鸟江风得雨新。 来时万里同为客, 莫怪送君行较远, 今日翻成送故人。 自缘身是忆归人。 题:《峡口送友人》一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他是通过那个意象表达出来的? 3、(2011 届吉林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蝶恋花 王诜① 小雨初晴回晚照。金翠楼台,倒影芙蓉沼。杨柳垂垂风袅袅。嫩荷无数青钿②小。 似此园林无限好。流落归来,到了心情少。坐到黄昏人悄悄。更应添得朱颜老。 注:①王诜:开国功臣之后,宋神宗熙宁二年娶英宗女蜀国公主,为驸马都尉。神宗元丰二 年(1079 年),苏轼以讽刺新法之罪名被逮入狱(乌台诗案),王诜受牵连致遭重遣,先后 遣至均州(湖北)、颍州(安徽)。哲宗元祐元年(1086 年)始得召回。 ②钿:镶金的花型首饰。 题:词的上片描写了哪些意象,构成怎样的意境?请结合作品加以分析。 题型 2:鉴赏诗歌意境 【题型解说】 一般为主观分析题。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或:这首诗描绘了一幅 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 面。(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意境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 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准确理解,切忌空洞。 【例题】 (2011·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琅琊溪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 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②槎(chá): 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题: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解析】公元 1045 年(北宋庆历五年),欧阳修被贬来到滁州,对琅琊山上 的佳丽景点,非常欣赏并有品评,写下了组诗《琅琊山六题》,题咏六处胜景:归云 洞、庶子泉、琅琊溪、石屏路、班春亭、惠觉方丈。这首诗就是其中之一。此诗开头 两句描绘冬去春来,雪融水涨的画面,并写了游人们为欣赏这美丽的山水而渡溪过桥 的情景。结尾两句从溪水飘落花来写溪流之源头,因见有山中落花从水上流出,源头 当在山中无疑。以眼前所见(实写)推写未见之源头(虚写),虚实结合,有暗示美 景更在山中幽深处之意。 【参考答案】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画面。表现了作者 对琅琊溪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 易失分原因分析 1、分类不恰当。要求写出“哪几幅画面”,不能根据句意(联意)有层次地概括,此 诗第一、二句分别为一幅画面,第三、四句只有一幅画面。 2、不会用简明的短语归纳画面。注意:一般用四字短语归纳概括每一幅画面。 【点对点练习】 1.(2011·辽宁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题郑防画夹五首①(其一) 黄庭坚 惠崇②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③。 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 [注]①郑防:画的收藏者,生平不详。画夹:分页装潢的画册。②惠崇:北宋僧人, 画家。擅长画雁、鹅、鹭鸶及水乡景色。③潇湘:指湘江,流入洞庭湖。 题:请从画境、真景以及两者的关系对本诗进行赏析。 2、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题:作者从哪几个方面突出表现居处之“幽”?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塞 下 曲 常 建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注释】乌孙,西域少数民族。据说曾两度与汉和亲。 题:边塞诗大都以词情慷慨、景物恢奇、充满报国的忠贞或低徊的乡思为特点。这首诗独辟 蹊径,赋予了边塞诗一种全新的意境。请你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题型 3:鉴赏诗歌物象 【题型解说】 一般为主观表述题。鉴赏诗歌的物象,应抓住诗中描写物象的诗句,理解物象的特征, 再赏析物象的表意效果。提问方式为:本诗写的是什么物象?或:最能体现物象处境的词语 是什么?最能体现其品行的词语是哪些?指出物象中蕴含的诗人的感情。 这类题的解题模式常常是:( 1)指出是什么物象;(2)物象的特征是什么;(3)物象包 含作者怎样的情感,或物象具有怎样的作用(意义)等。 【例题】 (2011·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咏 山 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题: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解析】这是一首有所寄托的咏物诗——作品采用拟人手法,寓情于景,写山泉 的“不知名”,说山泉的“无人问”;写山泉的“恬淡”,说山泉的“长自清”这一 切,都在暗示人们:山泉即诗人自己,山泉的特点即诗人要追求的个性,其崇尚恬淡 自然、飘逸出俗的高洁境界了了可观,耐人回味。总之,咏山泉与明心志的高度和谐 统一。 【参考答案】这首诗意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 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 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薄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 易失分原因分析 1、缺乏联想思维。探究此诗物象“山泉”的品格,显然诗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或托 物言志),读此诗就应运用联想思维。2、对“咏山泉”的作用理解不透彻或偏误。误把山 泉看成“被埋没的人才”,误认为诗人借此抒发郁郁不得志之感。 【点对点练习】 1、( 2010 苏锡常镇四市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 方 干 举目纵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时。 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 凉月照窗欹枕倦,澄泉绕石泛觞迟。 青云未得平行去,梦到江南身旅羁。 题:本诗颔联描写了什么样的物象?蕴含了什么样的感慨? 2、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骢 马 万楚 金络青骢白,玉鞍,长鞭紫陌野游盘。朝驱东道尘恒灭,暮到沙源日未阑。 汗血每随边地苦,蹄伤不惮陇阴寒。君能一饮长城窟,为尽天山行路难。 题:作者在诗中描写了一匹怎样的马? 3.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 注:垂緌:指蝉。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角须,形状好像贵族仕宦下垂的冠缨(帽带)。 题:请简析诗中蝉这一物象与意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