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1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新创新历史人教版必修2课下能力提升(十二)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课下能力提升(十二)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满分:50 分 时间:25 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32 分) 1.1978 年 5 月,《光明日报》刊发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起了广泛关注。 该文初稿作者在听到赞誉声的同时,也因看到一些报刊批评该文“违反中央精神和反对毛泽 东思想”,转而安排“后事”:“我已经有思想准备了,我准备要坐牢。”上述材料表明当 时( ) A.社会舆论呈“百花齐放”之势 B.“左”倾束缚亟待突破 C.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渐入人心 D.“两个凡是”名存实亡 2.企业家柳传志回忆说:“过去报纸一登全是革命,全是斗争,全是社论。我第一次 看到《人民日报》竟然登载如何养猪的报道,(感觉)气候真的要变了!”柳传志看到的《人 民日报》可能是在( ) A.1976 年 B.1978 年 C.1984 年 D.1992 年 3.作家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 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 散伙了。”田福堂的“痛苦”是缘于其不理解当时( ) A.农村所有制的变革 B.农村经营方式变化 C.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D.大伙儿对他的背叛 4.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 必然要求。下列三幅图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有关其表述正确的是 ( ) 图一 土地改革 图二 人民 公社化运动 图三 农民领取生 产承包合同书 A.结果都保护了农民利益 B.都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经营方式 D.都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5.这是一个骚动而热烈的年份,被称为中国公司元年。“我们都下海吧”,所有的年 轻或不太年轻的人们都在用这样的词汇互相试探和鼓励。上述“中国公司元年”最可能是 ( ) A.1980 年 B.1984 年 C.1987 年 D.1993 年 6.中共十四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国家计划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这表明当 时我国 ( ) A.彻底结束了计划经济体制 B.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C.已经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 D.强化了计划调控经济的手段 7.票证是某一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见证与缩影。从票证 A 的使用和废止到票证 B 的出 现,反映了我国( ) 票证 A 票证 B A.计划经济的盛行 B.改革开放的起步 C.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 D.改革由农村到城市 8.下面表格反映了我国对外贸易中商品结构的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代 1978 1985 1986 2007 初级产品 53.5 50.5 36.4 5.1 工业制成品 46.5 49.5 63.6 94.9 A.出口商品中初级产品比重逐渐下降,工业制成品比重逐渐上升 B.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C.我国初级产品生产过剩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二、非选择题(18 分)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8 年 12 月 18 日至 22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在北京举行。参加会议的中央委员 169 人,候补中央委员 112 人。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副 主席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陈云、汪东兴出席了会议。各地方和中央有关部门的负责人 列席了会议。 ——靳德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农业合作化以后,在农村集体经济的基础上,农业生产力有了相当的提高。但 是“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经营管理过于集中,分配上存在着严重的平均主义倾向,这种 体制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国家对农业的巨大投入,致使农业生产 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都比较缓慢。1978 年,还有一亿多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胡绳《中国共产党七十年》 材料三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 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 所以改革也是发展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 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 ——靳德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4 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前后,农村在经营方式、分 配方式、管理机构三方面的变化。(6 分) (3)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促进了城市的改革。那么,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 心环节是什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积极作用是什么?(5 分)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提、实质和根本目 的。(3 分) 课下能力提升(十二) 1.选 B 1978 年 5 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发表既有赞誉又有批评,说 它“违反中央精神和反对毛泽东思想”,批评的言论明显体现了“左”倾思潮,所以材料说 明“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左”倾错误仍然严重禁锢人们的思想,“左”倾束缚亟待突破, B 项符合题意。 2.选 B 根据信息“过去……革命,全是斗争……第一次……登载如何养猪”可知工 作重心的转移,这与 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战略决策一致,故选 B 项。 3.选 B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1953 年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广大农民参 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20 多年后,国家在安徽和四川的经验上实施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取代了以往的生产合作化运动,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只是改变了农村经营方 式而并未改变土地的所有制形式,故 B 项正确。 4.选 C 人民公社化运动并没有切实维护农民利益,也没有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排 除 A、B 两项;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土地所有制性质,排除 D 项;C 项符合史实,正确。 5.选 B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4 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 展开,从而形成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下海经商的浪潮,故 B 项正确。 6.选 B 中共十四大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7.选 C 票证 A 是计划经济时期的粮票,它的取消和票证 B(股票)的出现是市场经济 的表现,反映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票证 A 的废止是在 20 世纪 90 年代,A、B、D 三 项均与此时间不符。 8.选 B 表格数据说明我国对外贸易中初级产品的比重逐渐下降,工业制成品的比重 逐渐上升。结合表中时间信息及相关知识可知,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 深入。 9.解析:本题考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关知识,要求能从宏 观的国内外背景和微观的具体措施去把握相关知识点。要注意把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 的经济体制改革进行比较找出两者的异同。 答案:(1)政治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经济背景:经济徘徊不前,人民生活水平没 有改善。文化背景:政治思想界展开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2)经营方式:从集体经营到分户经营。分配方式:从平均主义到按劳分配。管理机构: 从人民公社到乡、镇政府,从生产大队到村民委员会。 (3)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积极作用:通过改革,调动了各方面的积 极性,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强了活力,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 (4)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根本目的:解 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