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湖南省长沙一中2020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湖南省长沙一中2020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长沙市一中2020届高三月考试卷(一)‎ 历史 本试题卷包括选择题、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第丨卷选择题 ‎―、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周天子授士授民给诸侯叫“建国”,诸侯授士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这一背景下,士、庶民把自己的宗族称之为“家”,效忠于“家”。这表明分封制 A. 有利于宗法制的强化 B. 为地方分裂割据埋下伏笔 C. 促进了民众的国家认同 D. 扩大了“家天下”的影响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封制与宗法制结合,虽然诸侯小宗服从天子大宗,但是对于士,庶民等而言,只知效忠“家”,不知效忠“国”,形成有“家”无“国”的离心力,为诸侯割据以及大夫篡国创造了条件,故本题答案选B项;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旨在强调分封制容易导致地方分裂割据,CD两项与材料主旨相悖逆,排除。‎ ‎2.西周宗法并非一成不变。对抗商时,周人就实行不分亲疏强调长幼、共享政权同尽义务的“昭穆制”;西周中期后,则普遍采用上下尊卑,命令服从的“大小宗制”。这一变化的背景是 A. 宗法制的强化与发展 B. 土地财产分封的有限性 C. 集权统治的日益加强 D. 周公确立的周礼遭到破坏 ‎【答案】B ‎【解析】‎ 西周初期的“昭穆制”遵循严格的宗法制。西周中期以来,土地财产不能无限分封,各国便采取便于集权的“大小宗制”,这说明现实需要决定宗法制的演变,故B符合题意;A选项是表现,而不是背景,不符合题意;西周时期,最高权力尚未实现高度集中,故C 不符合题意;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制度逐渐破坏,D不符合题意。‎ ‎3.诗的首篇《关雌》属于“周南之歌”,是描述男女爱情的民歌。后世儒家认为,雎鸠是一种“生有定偶而不相乱”“偶常并游而不相狎”的水鸟,孔子之所以列其为首篇,是为了表明夫妻关系应专一和严肃。这种解读 A. 维护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 反映出周代宗族规则的内涵 C. 体现了浓厚道德教化色彩 D. 具有浪漫主义文学的符号性 ‎【答案】C ‎【解析】‎ ‎《关雎》本是男女情歌,而儒家对雎鸠的意象作出了符合儒家道德观念的解读,丰富了这首诗的教化色彩,故选C;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从汉代开始,A项没有体现,排除;周代的宗法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逐步崩溃,后世儒家维护的是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而不是周代的宗族规则,排除B;儒家讲究入世观念,儒家对诗经的解读符合现实社会状况,不属于浪漫主义文学,排除D。‎ ‎4.汉初,丞相有专用功臣列侯及其子弟的传统。汉武帝时,开始起用没有政治背景的一般士人为相,拜相后始封侯;武帝后期,丞相动辄因故免职、下狱。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 皇帝集权下政务机关权力弱化 B. 独尊儒术使儒学地位得到提高 C. 功臣列侯的势力开始遭到削弱 D. 中央集权制度得到了有效加强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开始起用没有政治背景的一般士人为相,拜相后始封侯;武帝后期,丞相动辄因故免职、下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形成中朝外朝制度,中朝多决策,丞相代表的外朝日益成为纯粹的政务机关,其权力受到削弱,丞相受制于皇帝的程度大大加强,故本题答案选A项;B项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错在“开始”,排除;材料旨在强调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概念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5.先秦以来,周公因"辅幼归政"的形象而备受世人推崇。然而,东汉建立后,周公的形象便完全退居到臣子的位置上,他那些“践祚当国”“摄行天子事"的壮举也不再被人们轻易提起。这一变化反映出 A. 君权神授思想影响增强 B. 儒学因王莽篡汉受到冲击 C. 儒家纲常伦理得到强化 D. 东汉后儒学重新成为正统 ‎【答案】C ‎【解析】‎ 材料反映了周公由备受推崇到其壮举不再被人们轻易提起的情况,这一变化凸显了君臣伦理的强化,故C符合题意。君权神授强调的是君主权力的神圣不可侵犯,与材料中的变化关系不大,A不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王莽篡汉”的史实,B不符合题意;西汉汉武帝之后儒学就成为正统,故D不符合题意。‎ ‎6.隋文帝废除了汉代以来州县长官自辟僚佐的制度,并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均由中央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考核:地方官及僚佐,不许任职本地,而且三年一任,不得连任;地方官赴任,不许携带父母以及15岁以上的儿子。以上规定 A. 推动了官僚政治的确立 B.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强化 C. 完善了科举制度的实施 D. 提高了官员的整体素质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废除了汉代以来州县长官自辟僚佐的制度”、“九品以上地方官,均由中央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考核”、”三年一任,不得连任”,可知是中央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措施,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故答案为B;秦朝推行郡县制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A选项排除;材料与科举制无关,C选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中央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措施,与提高官员的整体素质无关,排除D。‎ ‎7.下图是现在日本的中国古代书法作品丧乱帖(局部),被评论为“字势如斜而反正,笔意形断而意连”。这幅作品反映出 A. 汉代书法篆刻艺术的交融 B. 晋代由行入草的书法风貌 C. 唐代恢弘大气的盛世气度 D. 宋代纤细精巧的艺术追求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著名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名帖之一《丧乱帖》,用笔挺劲,结构纵长,属于行草体,书写时先行后草,时行时草,体现了晋代由行入草的书法风貌,故选B。从“羲之”二字判断,该作品至少是在晋代及以后才产生,排除A;《丧乱贴》属行草体,不是唐代狂草,不能体现唐代恢弘大气的盛世气度,排除C;同时也不是宋代楷书,不能体现纤细精巧的艺术追求,排除D。‎ ‎8.李渔的《闲情偶寄》曾对元代杂剧有这样的评价:“其句……即有时偶涉诗书,亦系耳根听熟之语,舌端调惯之文,虽出诗书,实与街谈巷议无别者。”这说明元杂剧 A. 言谈粗鄙导致缺乏精品 B. 很少有知识精英参与创作 C. 推动了儒家思想的发展 D. 符合市民阶层的审美情趣 ‎【答案】D ‎【解析】‎ ‎“实与街谈巷议无别”说明,元代杂剧通俗易懂,为普通百姓所喜闻乐见,有世俗化和生活化的特征,满足市民阶层的需求,故选D。材料未涉及精练的艺术特色的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说明杂剧是否由民间艺术家创作,精英同样可以创作出接地气的作品,故B项错误;元杂剧是元代用北曲演唱的传统戏曲形式,与儒家思想的发展无关,排除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提取和分析材料关键信息“亦系耳根听熟之语,舌端调惯之文,虽出诗书,实与街谈巷议无别者”,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文言文分析能力,据此可判断出元杂剧的生活化特征和世俗化特点。‎ ‎9.清初,内阁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居六部之上,奏折都须经内阁票拟后才送 交皇帝。康熙中期时,皇帝发给有上奏权的官员折匣,匣上加锁,钥匙由皇帝和官员各执一把,官员奏折放于匣内,批示后的奏折再交付内阁。这一变化说明 A. 内阁成为承旨办事的执行机构 B. 阁臣无权再直辖六部处理政事 C. 君主旨意的机密性得到了加强 D. 内阁仅作为顾问机构参与决策 ‎【答案】A ‎【解析】‎ 原本内阁掌握票拟权,先于皇帝作出有关决策再呈交皇帝,一定程度会影响皇帝,密匣制度出现后,奏折直接呈交皇帝,内阁失去了票拟决策的权力,皇帝完成决策后交付内阁执行,内阁成为承旨办事的执行机构,故选A,排除D;内阁负责执行,仍可辖理六部,皇帝决策后的奏折仍然需要交付内阁,旨意并没严格保密,故排除B、C。‎ ‎10.清代两湖地区的米粮生产与供应直接影响着江南地区的米价波动。江南米粮转运中心苏州“来船稍阻,入市稍稀,则人情惶惶,米价顿长数倍”。这一现象客观上反映了 A. 江南农村经济逐步走向没落 B. 两湖地区成长为中国经济中心 C. 长江中下游地区粮食供不应求 D. 区域分工与经济联系的密切 ‎【答案】D ‎【解析】‎ 清代时期,两湖地区是重要产粮区,而以苏州为代表的江南地区手工业相对发达,区域分工导致两湖地区的米粮生产与供应直接影响着江南地区的米价波动,故D符合题意。明清时期,中国传统农耕经济依然比较发达,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无法说明两湖地区成长为中国经济中心,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说明长江中下游地区粮食供求关系紧张,但不至于供不应求,故C不符合题意。‎ ‎11.康熙帝在给史馆的一份诏令中曾强调,应该公正地编修前朝的历史,以达到赢得人心的目的。为此,不允许在官修《明史》中对明代的皇帝作任何批评。这一诏令旨在 A. 客观评价前朝历史 B. 淡化史学的政治色彩 C. 笼络明代知识分子 D. 强调史学要服从政治 ‎【答案】D ‎【解析】‎ 康熙帝在诏令中强调编修前朝历史以达到赢得人心的目的,并且不允许在《明史》中批评明代皇帝,这说明这一诏令旨在利用史学维护专制皇权,故排除B,D符合题意;由题干材料“不允许在官修《明史》中对明代的皇帝作任何批评”可知,这一诏令并没有要求客观评价前朝历史,A不符合题意;材料主旨并非笼络明代知识分子,故C不符合题意。‎ ‎12.光绪十四年(1888年),维新人士谭嗣同在著名学者刘人熙的指导下,开始认真研究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等人的著作。谭嗣同这一研究的主要意图是 A. 追溯政治变革的历史依据 B. 汲取朴素的民主思想精华 C. 揉合民权思想否定君权论 D. 形成独特的激进政治理念 ‎【答案】B ‎【解析】‎ 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等人均具有民主思想,谭嗣同这一研究的主要意图是要汲取上述人物的民主思想精华,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追溯政治变革的历史依据是写《孔子改制考》,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谭嗣同主张保留君主并未否定君权,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谭嗣同也未形成独特的激进政治理念,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13.“(辛多革命)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清宫廷瓦解之表征,至于一切教会式的儒土阶级思想……几乎丝毫没有受伤。”基于这一认识,陈独秀 A. 主张完全变革现有的民主政治体制 B. 呼呼彻底推动中国社会的思想启蒙 C. 学生中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 D. 由激进民主立场转而支持工农斗争 ‎【答案】B ‎【解析】‎ 题干材料反映了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主张,他对辛亥革命感到不满,认为其仅仅完成了政治革命,但旧杜会的思想文化传统则“几乎丝毫没有受伤”,因此他希望在思想领域进行彻底的启蒙,故选B。材料批评的是辛亥革命对思想改造不彻底的局限,而不是民主政治体制,排除A;材料中的陈独秀在当时还未成为一个社会主义者,且材料中并未涉及马克思主义学生和工农斗争,排除CD。‎ ‎【点睛】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学生在做题时要对历史人物的阶段性特征予以准确把握。‎ ‎14.1906年,孙中山等人在《军政府宣言》中提出“国民革命”,以区别于前人的“英雄革命”。1924年,国民党在其“一大”宣言中,强调国民革命运动必须联合工农才能取得胜利。这表明 A. 工农群众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B. 革命指导思想发生了根本改变 C. 民主革命的内涵进一步丰富 D. 广大民众的革命觉悟显著提高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国民革命的内涵由英雄革命转向革命必须联合工农才能取得胜利,可见孙中山在五四运动之后逐渐意识到工农大众的力量,选项C正确;1919年五四运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材料中时间为1924年,选项A排除;指导思想是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三民主义),只是依靠的力量有所转变,选项B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孙中山思想的转变,与广大民众无关,选项D排除。‎ ‎15.1944年,李之朴在“中学生阅读报纸所注意的向题”的调查中发现,中美两国中学生的关注重点差异较大,美国中学生注意的是“游戏、诙谐文字与戏剧”等,而中国的中学生注意的是“时事向题”。这反映出此时的中美两国社会 A. 将报纸作为重要的交流媒介 B. 在素质教育方而的差异很大 C. 都注重政治导向和家国情怀 D. 受战争的创伤程度并不相同 ‎【答案】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本土远离主要战场,所以受到战争的创伤程度较轻,而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主要战场之一,深受战争的荼毒,故两国中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关注点是有差异的,D项符合题意。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报纸的交流功能,它只是在强调两国学生阅读关注点的差异性上,排除A;中国学生关注“时事问题”也是素质教育的一种表现,属于家国情怀,故两国在素质教育方面无法通过材料表现出较大差异,排除B;美国中学生注意的是“游戏、诙谐文字与戏剧”等,与政治导向无关,排除C。‎ ‎【点睛】本题最重要的是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对历史作出合理的解释,学生可根据选项的内容来帮助自己理解材料。‎ ‎16.古雅典政治家德摩斯梯尼发现有叛国嫌疑的安提丰藏在某地,就将他带回公民大会受审,但另一位政治家埃斯基涅斯抗议说,未得授权就私闯民宅抓人是违法的,于是公民大会就地释放了安提丰。当然雅典人不会真的放过他,战神山议事会出面把他逮捕,送到公民大会审判后处死。这说明雅典 A. 很注重法律程序 B. 审判缺乏诚信机制 C. 司法权归议事会 D. 保障奴隶主的权益 ‎【答案】A ‎【解析】‎ 材料中案例说明,对嫌疑人的逮捕不能是私人行为,必须由公民大会授权;审判权也不能是私权,应是属于公民大会的公权。所以,虽然安提丰最后的下场没有变化,但过程不同、程序不同,就是非法程序与合法程序的差别。故答案为A项。B项,材料不能体现审判缺乏诚信机制,排除;C项,根据材料“将他带回公民大会受审”可知,公民大会具有司法审判权,排除;D项,根据所学可知,当时的雅典是奴隶社会,保障奴隶主的利益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与材料中“安提丰案”无直接关联,排除。‎ ‎17.丹麦史学家汉森在分析古代雅典公民法庭的构成时认为,当时并无律师制,“一个案件就像是一部有三个角色的喜剧,这三个角色都是业余的。他们是提出诉讼的公民、被抽选出来主持法庭的法官、听取案情并作出裁决的众多陪审员”。他描述的这一状况说明 A. 注重戏剧性的转折成为雅典法律常见现象 B. 当时司法流于形式且存在大量错判的问题 C. 公民素质的低下造成直接民主制的随意性 D. 口述演讲在当时公共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汉森以业余喜剧演员的比喻来描述雅典公民法庭的构成,突出了当时法庭口头发言的重要性,起诉人需像舞台演员那样当众直接表达,而陪审员对整个案情的了解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陈述;由于没有律师,法庭内的三种角色直接进行交流,因此在这种状况下,演说技巧显得尤为重要,故D项符合题意。A项,题干并未强调戏剧性的转折对雅典法律实施的影响,排除。B项,题干未体现雅典司法流于形式及误判现象,排除,C项,题干未强调雅典公民素质对于直接民主的影响,排除。‎ ‎18.古代雅典城邦任何法令的出台,首先需要某一公民发起政治倡议、提出议案,然后由议事会和主席团召集会议、筹备事项、主持公民大会进行讨论,最终由公民大会作出决定。这反映了古代雅典 A. 公民参政议政态度积极 B. 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益 C. 司法审判程序严格规范 D. 民主运作方式公开透明 ‎【答案】D ‎【解析】‎ 古代雅典法令出台的整个过程都有公民参与和监督,并最终由公民大会决议并作出决定,这反映了古代雅典民主运作方式的公开透明,故D项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法令出台程序的公开透明,并未表明公民参政议政的真实态度,故A不符合题意。雅典法律保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并非保护平民的利益,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法令出台程序的公开透明,与司法审判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 ‎19.罗马法学家编纂《民法大全》时参考了多部法学著作,探讨了法的本质,法与道德的关系等问题。他们协助国家开展立法工作,还担负着解释法律上的疑难问题、指导当事人起诉等任务。这主要表明罗马法学家 A. 注重法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B. 重视罗马法在现实中的运用 C. 热衷于立法工作的理论研究 D. 乐于从事罗马法的普及工作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罗马法。依据材料可知,罗马法学家在探讨法的本质、法与道德的关系等理论问题的同时,还将法学理论与时间相结合,协助国家开展立法工作,担负着解决法律上的疑难问题,指导当事人起诉等任务。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选项并未完整地概括材料主旨,只是表述了题干的后一部分,错误;C选项并未完整地概括材料主旨,只是表述了题干的前一部分,错误;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罗马法学家对罗马法普及工作的态度。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20.市民权的授予是罗马法发展的重要体现。公元前89年《普劳提亚和帕皮利亚法》授予所有居住在意大利或在60天内向裁判官表示接受此等授了的人罗马市民权。公元前49年,恺撒授了波河以北的所有意大利人罗马市民权。公元212年“安东尼努斯敕令”把所有罗马市民权赋予帝国境内所有的自由人。上述行为 A. 扩大了罗马法的权利主体 B. 保障了罗马帝国对境内的有效统治 C. 扩大了罗马的统治范围 D. 保证了罗马帝国的稳定和发展 ‎【答案】A ‎【解析】‎ 依据题干材料可知,享有市民权的罗马人得到罗马法的保护,而几次市民权授予行为使得受到罗马法保护的人不断增加,即扩大了罗马法的权利主体,故A项符合题意.B的表述过于绝对,不符合题意。伴随着罗马版图的扩大市民权的授予才扩大,故C不符合题意。扩大市民权的授予反而会加剧罗马内部的矛盾,3世纪,罗马帝国陷入严重危机,戴克里先抛弃共和的外衣,实行公开的君主统治说明D错误。‎ ‎21.罗马人坚持公民法专适用于罗马公民,而不适用于外国人或异邦人。公元前242年外事大法官的设置,说明涉外案件已极纷繁,须由专职处理,此后此类处理逐渐形成一套规范。这一变化有利于 A. 罗马对外进一步交往和扩张 B. 罗马人更好地维护罗马特殊利益 C. 罗马共和国捍卫公民政治权 D. 当时万民法较快取代公民法地位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公元前242年外事大法官的设置”“此后此类处理逐渐形成一套规范”‎ 可知,罗马在外事处理上有专门的机构和规范,这有利于罗马对外交往和扩张,故A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外事,不是针对罗马人,故B项错误。“公元前242年”是罗马帝国时期,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外事规范,还未形成万民法,亦不能得出万民法取代公民法,故D项错误。‎ ‎22.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认为:我们天赋具有平等和理性的潜力,但并不都能实现。自然已规定那些在品德和精神上更优越的人应该统治弱者。雅典人在某些时期成功地履行了公共职责。但他们的国家由于没有确定的等级区别,故未能保持它的良好声誉。这表明西塞罗 A. 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 认为全体公民掌握权力是不合理的 C. 提出并捍卫了自然法精神 D. 非常推崇雅典人的民主政治 ‎【答案】B ‎【解析】‎ 材料“自然已规定那些在品德和精神上更优越的人应该统治弱者”“雅典人在某些时期成功地履行了公共职责国家却未能保持它的良好声誉”,说明西塞罗对雅典民众掌权存在争议,主张“品德和精神上更优越的人”做统治者,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自然已规定那些在品德和精神上更优越的人应该统治弱者。雅典……由于没有确定的等级区别,却未能保持它的良好声誉”的信息可知,没有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故A项不符合题意;“天赋具有平等和理性的潜力,但并不都能实现”、“自然已规定那些在品德和精神上更优越的人应该统治弱者”,表明西塞罗没有捍卫自然法精神,故C项不符合题意;“雅典人在某些时期成功地履行了公共职责”表明肯定民主政治,但将雅典声誉受损归因于“没有确定的等级区别”, 这表明西塞罗对雅典人的民主政治有所反思,故D项不符合题意。‎ ‎23.从公元12世纪开始,欧洲流行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高耸削瘦、冷峻深沉.表达出神秘、哀婉和崇高的情感。文艺复兴后,哥特式建筑衰落,新时代的建筑师喜欢使用古希腊的柱式结构和古罗马的穹顶拱门,从而营造出欢快充实的空间感受。这表明当时 A. 欧洲建筑美学深受新教的影响 B. 几何学发展彻底改变了设计理念 C. 复古思潮深刻改变建筑美学 D. 市民阶层追求世俗化的生活体验 ‎【答案】D ‎【解析】‎ 受文艺复兴的影响,建筑采用希腊和罗马的风格,是为了“欢快充实”,而这正是市民阶层追求世俗化生活体验的反映,D项符合题意。新建筑风格是受文艺复兴影响而不是宗教改革,也不是受几何学影响,A、B两项不符合题意。学习古希腊和古罗马是借古希腊罗马之名进行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而不是纯粹的复古,C项不符合题意。‎ ‎24.1689年,詹姆士二世试图借助爱尔兰天主教力量恢复王位,1690年,威廉三世率领35000名荷兰蓝卫兵一法国胡格勒信徒一英国新教联军登陆爱尔兰,击败詹姆士二世的21000名爱尔兰一法国联军,詹姆士二世再次流亡法国。这场战争 A. 阻止了英国君主制的复辟 B. 消灭了英国天主教徒的势力 C. 捍卫了英国立宪政体 D. 是近代欧洲首次国际战争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根据题干中的时间“1689年”和人物“詹姆士二世”和“威廉三世”可以推断这是英国光荣革命以后,威廉三世率兵打败了詹姆士二世,捍卫了英国的立宪政体,维护了资本主义制度。故本题答案选C项;英国的政体是君主立宪制,本身就存在君主制,没有复辟的说法,排除A项;据材料信息可知英国天主教徒的势力只是被驱逐,并没有被消息,排除B项;D项,在这之前,欧洲已经发生过很多次有名的国际战争,故D项错误。‎ ‎25.1701年,英国议会通过《王位继承法》规定,今后王位一律由信奉新教者 继承,信奉罗马天主教或者与罗马天主教徒结婚,坚持同罗马教会交往 者,均无资格按前举法令宣誓加冕。”这一规定的实质是 A. 议会立法限制国王宗教信仰自由 B. 权力中心开始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 英国以法律手段完善王位继承制 D. 英国立法巩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答案】D ‎【解析】‎ 英国立法完善王位继承制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巩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故选D。材料的主旨并不是立法限制国王的宗教自由,排除A;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权力中心开始由国王转移到议会,排除B;英国以法律手段完善王位继承制是正确的,但这从根本上来说是巩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手段,排除C.‎ ‎26.1746年,英国乔治二世否决了时任首相配兰的提案,导致内阁集体辞职。乔治二世于是任命巴思伯爵为新的财政大臣,但是巴思伯爵受到抵制,只当了两天首相就被迫辞职。乔治二世只得被迫请配兰复职。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A. 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B. 国王最终走向了“虚君”地位 C. 君主立宪制尚待完善 D. 彼此妥协构成政治斗争的主流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材料反映出乔治二世时期的英国内阁受到来自国王的干扰,英国当时完全形成国王“统而不治”的虚君政治,说明英国君主立宪制还有待完善,故C项正确,B项排除。A项,题干未体现议会的权力中心地位,排除。D项,题干并非强调政治妥协成为英国当时主要的政治生活,排除。‎ ‎27.1762年,英国议员威尔克斯主持的《苏格兰人报》刊出文章,谴责政府的对外政策并攻击国王。乔治三世授意政府将其逮捕,并指使下院通过决议剥夺其议员资格。英王的做法 A. 代表了落后地主的意愿 B. 违背了《权利法案》的规定 C. 正当行使了英王的权力 D. 维护了中央政府的权威 ‎【答案】B ‎【解析】‎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法案规定:国王不得干涉议会的言论自由。所以材料中“1762年”英王乔治三世擅自干预议员言论自由的行为违背了这一规定,属于非法行为,必然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反对,也有损于政府的权威。故答案为B项。A项,材料不是讨论乔治三世的阶级属性,排除;C项,根据分析可知,乔治三世的行为超越了《权利法案》规定下国王的权力,排除;D项,材料不是讨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维护了中央政府的权威的说法无从谈起,排除。‎ ‎28.1787年宪法规定:“本宪法及依本宪法所制定之合众国法律;以及合众国 已经缔结及将要缔结的一切条约,皆为全国之最高法律”;1792年第十条 修正案规定:“本宪法所未授予合众国或未禁止各州行使之权力,均由各 州或由人民保留之。”这表明美国的政治体制 A. 有效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 B. 加强了各州自主权 C. 构建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D. 体现了联邦制原则 ‎【答案】D ‎【解析】‎ 根据“本宪法及依本宪法所制定之合众国法律……皆为全国之最高法律”,各州法官均必须遵守,说明宪法使联邦政府的权力大为加强,“本宪法所未授予合众国或未禁止各州行使之权力,均由各州或由人民保留之”,说明各州仍保有相当广泛的自主权,体现出美国政体的联邦制原则,故选D;A和B都无法全面的反映材料,故排除A,B;材料也没有涉及“三权分立”,排除C。‎ ‎【点睛】结合材料中州与中央的权力分配问题,理解联邦制的含义。‎ ‎29.1795年,美国通过宪法修正案,限制了联邦法院对各州司法的管辖权。1868年,美国又通过宪法修正案,规定任何一州不得制定限制国家公民权益的法律,并对管辖下的所有人,给予平等的法律保护。这一修订变化的主要目的是 A. 进一步维护各州的司法独立 B. 督促南方各州解放黑人奴隶 C. 强化三权分立维护民众权益 D. 肯定联邦宪法至上维护统一 ‎【答案】D ‎【解析】‎ ‎1868的修正案是建立在美国南北战争北方胜利的基础上,根据材料信息可以知道,新的修正案重心不在于州权力,而是强调州法律不得侵犯联邦法律法律要为联邦提供权益保障,这是对州权力的约束。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8年美国刚刚结束南北战争,北方获得胜利,这一时期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更多要从维护联邦统一与权威入手,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项;材料旨在强调联邦法律的至上性,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C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30.美国制宪过程中,北方认为奴隶乃是财产而不是有人格的人,南方则认为奴隶人数应被列入各州人口总数。此争论反映了南北方矛盾焦点集中于 A. 奴隶制度的存废问题 B. 现代化发展道路问题 C. 国会席位的分配问题 D. 联邦权力与州权划分 ‎【答案】C ‎【解析】‎ 题干中北方认为奴隶作为财产不应算作人口数目,而南方认为奴隶应被列入各州人口总数,结合所学可知,美国国会中参议员每州两名,而众议员由各州按人口比例选出,因此南方主张奴隶列入各州人口总数,实际上是为了增加南方众议员所占的比例,争夺更多的国会席位,故C项符合题意。美国制宪过程指美国独立战争之后1787年宪法的制定过程,奴隶制度的存废问题是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不合题意,故A项不符合题意。奴隶是否计入总人口与现代化道路没有直接关系,故B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南北方之间的争夺,联邦和州之间的权力划分在题干中无从体现,故D项不符合题意。‎ ‎31.“对上帝的信仰是与对独裁的屈服紧密相连的,它们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只有当最后一个国王被人用最后一个神父的肠子绞死时,人们才能获得自由。”这种诉求的历史背景是 A. 美国南北战争 B. 法国启蒙运动 C. 欧洲宗教改革 D. 英国光荣革命 ‎【答案】B ‎【解析】‎ ‎“当最后一个国王被人用最后一个神父的肠子绞死时,人们才能获得自由”是说要想结束国王的独裁就一定要放弃对上帝的信仰,结合所学可知,法国的启蒙运动将这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故选B;美国南北战争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当时这种诉求早已经有了,故排除A;欧洲宗教改革和英国光荣革命时对上帝的信仰还处于比较盛行的时代,故排除CD。‎ ‎32.下图为画家戈湘岚1954年的获奖作品《春耕》,有人对该画评论:“组织起来的农民都用上新农具了,大家在地里忙着春耕。画面上软软地扬着一丝马鞭,充分表现了风和日暖的季节气氛。”该作品 A. 再现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境况 B. 表明国民经济的调整成效突出 C. 注重表现作者的艺术想象力 D. 体现了现实主义绘画艺术风格 ‎【答案】D ‎【解析】‎ 根据“1954年”“作品《春耕》”“组织起来的农民都用上新农具了……充分表现了风和日暖的季节气氛”并结合所学可知,该画作再现了农业合作社的农民用新农具在田地里忙着春耕的场景,属于现实主义绘画艺术风格,故排除C,D符合题意;1950年到1952年,我国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故A不符合题意;1960年我国着手调整国民经济,故B不符合题意。‎ ‎ ‎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商品经济发展,孔子时代以来所谓“士、农、工、商”阶层的高下差序格局发生动摇。阳明心学诞生后,自我意识的自觉即呈不可收拾之势,作为阳明余脉之一的秦州学派,推动心学进一步向生活化、世俗化方向发展,而作为秦州后学的李贽更试图以个性自我的率性之真彻底颠覆所谓永恒的天理。李贽思想的核心在于反时名教纲常对人性的禁锢和戕害,其叛逆性和抗争意味甚强。他的个人主义观念同时在两个层面展开:其一为对个性自由的追求,其二为与专制主义的对峙。 ——摘编自夏东元等《个人主义思潮》‎ 材料二 在中国,个人主义滥觞于西学东渐的晚清。严复“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的命题,揭示个人“自由”在西方现代文明中的核心意义。在新文化运动中,个人主义思潮蓬勃兴起。冲决纲常名教之网罗,追求个性解放和个人自由,成为五四启蒙思潮的主旋律。陈独秀将个人主义与家族主义为东西思想的重要差异:东方的家族主义损坏个人独立自尊之人格,窒碍个人意志之自由,剥夺个人法律上平等之权力,养成依赖性而戕贼个人之生产力。“欲转善因,是在以个人本位主义,易家族本位主义。”鲁迅秉持其“改造国民性”的“立人”思想,他说“‘个人的自大’就是独异,是对庸众宣战……一切新思想,多从他们出来,政治上宗教上道德上的改革,也从他们发端。所以多有这‘个人的自大’的国民,真是多福气!多幸运!”而“‘合群的自大’”,‘爱国的自大’是党同伐异,是对少数的天才宣战”。‎ ‎——摘编自高力克《新文化运动中的个人主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晚明和民初个人主义思想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文化运动弘扬个人主义的历史背景及其意义。‎ ‎【答案】(1)共同点:个性自由;反对专制不同点:晚明:与商品经济发展、市民文化繁荣关系密切;反对名教纲常的禁锢;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民初:与现代民主政治及思想相结合;反家族主义、天朝上国思想;冲破传统儒家旧道德的束缚。‎ ‎(2)背景:内忧外患;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兴起。‎ 意义:有利于个人意识的觉醒(个人的自由与解放或人文主义);有利于思想的启蒙与解放,弘扬民主、科学精神;促进生产力(创造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为马克思主义传播(或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条件。‎ ‎【解析】‎ 本题考查晚明和民初个人主义思想的异同、新文化运动弘扬个人主义的历史背景及其意义,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晚明和民初个人主义思想的异同,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他的个人主义观念同时在两个层面展开:其一为对个性自由的追求,其二为与专制主义的对峙”和“在新文化运动中,个人主义思潮蓬勃兴起。冲决纲常名教之网罗,追求个性解放和个人自由,成为五四启蒙思潮的主旋律”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共同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明朝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心学进一步向生活化、世俗化方向发展”“李贽思想的核心在于反时名教纲常对人性的禁锢和戕害”和“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东方的家族主义损坏个人独立自尊之人格,窒碍个人意志之自由”等信息,并结合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不同点。‎ ‎(2)新文化运动弘扬个人主义的历史背景,应当联系所学,从当时的社会状况如内忧外患、西学东渐和新文化运动兴起来回答。其意义应当联系所学,从有利于个人意识的觉醒、有利于思想的启蒙与解放、推动社会进步,以及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创造条件等方面来回答。‎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武帝时期,司法部门在审理案件时,甚至会拋开国家法律而引用董仲舒所撰的《春秋决狱》进行审判。例如汉代一妇女改嫁,有官员认为¨夫死未葬,法无许嫁”,如果改嫁,非但有罪,最严重可判死刑;董仲舒则依据《春秋》之义,指出“夫死无男,有更嫁之道”,这位妇女的行为符合儒家经典的义理,因而应判为无罪。‎ 材料二:“西汉元帝……柔仁好儒,见先帝(汉宣帝,汉武帝曾孙)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绳下。……从容曰:‘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面有怒色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请围绕“儒与法”,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古代治理国家时儒与法的运用确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论证。‎ ‎【答案】论点:儒家与法家思想在不同时期对国家兴盛的重要性 论证: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微,诸侯割据混战,这一时期如何富国强兵,完成国家统一称为各国国君的主要愿望,法家思想适应统治者富国强兵的要求,称为当时最受统治者欢迎的思想主张,魏国通过李悝变法进而称为当时的霸主,秦国通过商鞅变法,最终在群雄逐鹿中扛起了统一的大旗。但是秦统一六国后,继续推行法家思想,实行严刑酷法,最终导致秦朝的灭亡。到汉武帝统治时期,为了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董仲舒以传统儒学为基础,阴阳五行为框架,柔和诸子百家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通过思想上的统一,进而达到了政治上的统一,为西汉的强盛奠定了思想基础。‎ ‎【解析】‎ 根据材料“司法部门在审理案件时,甚至会拋开国家法律而引用董仲舒所撰的《春秋决狱》进行审判”、“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可得出论点是儒家与法家思想在不同时期对国家兴盛的重要性的论点。论证此论点需要结合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变法运用法家思想纷纷到达富国强兵的效果、在和平时期,一昧的使用法家思想,会破坏生产力,这一时期就需要利用儒家思想来稳定社会生产,进而达到国家兴盛的目的。‎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的演变,题型为论述题,解题关键在于对论点的准确提炼,通过相关史实论述论点的合理性,结合相关知识作答即可。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的演变,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变化都是为统治者服务的。‎ ‎3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越 材料 二战后的日本教育改革,是在盟军总司令部的占领、统制下进行的。1945年10月,麦克阿瑟对日本内阁发出指令,实行教育的自由民主化。1946年,美国派出斯托达德为首的使节团考查日本教育,并最终出具了调查报告书。报告书建议,废除明治天皇颁布的《教育敕语》改为颁布《教育基本法》,实行九年免费义务教育,改战前的复线教育体制为6・‎ ‎3学制,促进日本学生留学美国,加强日美在教育文化上的交流。这些建议,之后都得到了实施。除了具体的教育改革措施,美国积极开展了对日本的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选择人ロ20万以上的城市开办“民间情报教育局图书馆”,推进“人员交流”,每年挑选日本文化人士赴美进行国际访问。在诸多的教育变革措施中,美国尤其重视对日本历史教育的变革,建议日本大力发展考古学,希望以科学史观来取代之前日本人根深蒂固的“皇国”观念。‎ ‎——摘自勾宇威《论占领期美国对日本的教育政策》‎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战后日本教育改革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主导的日本教育变革的历史影响。‎ ‎【答案】(1)以美国使节团的调查建议为指导方针;以教育法制化取代明治时代的专制教育政策;以推行现代学制为改革的核心措施;通过教育改革来强化日美交流和共识,培养亲美人士;重视历史教育,以考古研究来推翻皇国史观。‎ ‎(2)有利于美国对战后日本的民主化改造;推动日本教育向现代发达水平靠拢;促进日本战后经济恢复和快速发展;其带有的意识形态色彩便利了美国实施冷战政策。‎ ‎【解析】‎ ‎(1)由材料“二战后日本教育改革,是在盟军总司令部的占领、统制下进行的……1946年,美国派出斯托达德为首的使节团考查日本教育,并最终出具了调查报告书”可知,日本教育改革以美国使节团的调查建议为指导方针;由材料“废除明治天皇颁布的《教育敕语》改为颁布《教育基本法》”可知,日本以教育法制化取代明治时代的专制教育政策;由材料“实行九年免费义务教育,改战前的复线教育体制为6・3学制”可知,日本推行了以现代学制为核心的改革措施;由材料“促进日本学生留学美国,加强日美在教育文化上的交流”“除了具体的教育改革措施,美国积极开展了对日本的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选择人ロ20万以上的城市开办‘民间情报教育局图书馆’,推进‘人员交流’,每年挑选日本文化人士赴美进行国际访问”可知,日本通过教育改革来强化了日美的交流和共识,培养出大批的亲美人士;由材料“在诸多的教育变革措施中,美国尤其重视对日本历史教育的变革,建议日本大力发展考古学,希望以科学史观来取代之前日本人根深蒂固的‘皇国’观念”可知,日本的教育改革非常重视历史教育,要以考古研究来推翻皇国史观。‎ ‎(2)根据材料中日本改革措施的描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入手分析。从政治上看,日本的教育改革有利于美国对战后日本的民主化改造;从经济上看,教育改革为日本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人才,这促进了日本在战后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从文化上看,这推动日本教育行业的发展,使其向现代发达水平靠拢;从外交上看,这次日本教育改革是在美国主导下完成的,其改革带有浓烈的意识形态色彩,这便利了美国冷战政策的实施。‎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