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1 发布 |
- 37.5 KB |
- 4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别了,不列颠尼亚习题课件语文版
第三单元 10 别了,“不列颠尼亚” 1.文体知识 特写,要求用类似于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来反映事实,是作者深入 新闻事件现场采写的一种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悍的新闻文体。特写 侧重于“再现”,往往采用文学手法,集中、突出地描述某一重大事件 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 在读者面前。 2.主题解说 本文报道了英方撤离香港,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一历史盛事, 反映了中国人民渴望香港回归的爱国情怀和香港回归后的喜悦之情。 4.难点突破 师:本文是如何用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反映事实的? 生甲:本文由四个主要场景构成。第一个场景:末代港督告别港督府, 降下港督旗帜。第二个场景:在添马舰军营东面广场举行象征英国管治 结束的告别仪式。第三个场景:举行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第四个场 景: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生乙:通过对四个特定的场景的描述,真实地再现了香港回归祖国怀抱 这一历史时刻,几个特定场景中着重描述了几次升旗与降旗。国旗是一 个国家的象征与标志,英国米字旗的降下象征着英国对香港一百多年的 殖民统治的结束,五星红旗的升起则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 行使主权。作者郑重地记录下这一历史时刻,含蓄地表达了一种祖国恢 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时的庄严与喜悦的心情。 5.学法点津 如何理解题目的含义及作用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般情况下,标题是文章内容、作品风格、写作意 图的直接或间接的表现,不少文章的标题与中心意思、作者情感有密切的 联系。 [典型例题]请结合课文理解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有什么含义, 并分析其作用。 [参考答案](1)含义:①字面上的意思是告别了接载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 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②深层含义是英国对香 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统治结束了,香港又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了。(2)作用: “别了”用委婉中略含嘲讽的口气,表明了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流露出 作者自豪、喜悦之情。 [技法点睛](1)标题含义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方面来分析。表 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意义,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意义、象征义。(2)标 题如果是比喻句,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悟出标题的深 刻含义。(3)分析标题的作用:①题目的新颖性。巧设悬念,激发阅读兴趣; ②题目对揭示主旨的作用;③题目对流露作者情感的作用。 6.拓展延伸 有关香港的知识 香港,是仅次于纽约和伦敦的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也是国际重要的经 济、航运枢纽和最具竞争力的城市之一,有“东方之珠”的美誉。第二次 世界大战后,香港的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不仅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更跻身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平最高的地区。 凝 yì jīng 瞩 zhǎn 泊 rǎn 撤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随着未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B.跟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 C.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一百五十多年 的英国管制既将告终。 D.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统治 宣告终结。 D C 4.请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病句。(阿凡题 1069319) (1)谁也不能否认,中国收回香港不是国家强盛的体现。 去掉第二个“不”。 (2)香港不仅具有重要的政治地位,而且地理位置优越。 将“地理位置优越”与“具有重要的政治地位”调换位置。 (3)他很早就对香港的知识产生了浓烈的兴趣。 将“浓烈”改为“浓厚”。 (4)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装修、扩建和改建。 将“装修”与“改建”调换位置。 (整题用修改符号改) 5.指出下面语句使用的表达方式。 (1)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 杆。( ) (2)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 ) (3)零点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 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 ) 描写 议论 叙述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别了,“不列颠尼亚”》是一篇完整反映英国撤离香港的特写,这 篇特写曾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B.特写性消息也称新闻速写、新闻素描,它要求作者用文学手法生动描 述重大事件,可以适当地剪裁,更改材料。 C.本文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英国撤离香港那一天的四个典型场景。 D.作者在本文中适当地运用了一些背景材料,增加了特写的容量,使读 者在丰富的知识中,感受到深厚的历史内涵。 B 7.(福州中考)综合性学习。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 年,请你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华社联合国2015年2月26日电 第69届联合国大会26日召开全会, 一致通过关于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决议.该决议决定联大将 于5月召开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特别会议,认可各会员国对反法 西斯战争有各自的胜利纪念日,决议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全人类,特别是 亚洲、欧洲等地区民众造成了深重的苦难。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新闻的主要内容。 联大通过关于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决议。 材料二:二战时期某年度亚洲部分国家死亡人数统计表 国家 战争死亡人数 死亡人数占总人口数百 分比 中国 约18,000,000至20,000,000 约3.48%-3.86% 朝鲜半岛 约378,000至483,000 约1.6%-2.06% 菲律宾 约557,000至1,057,000 约3.48%-6.6% (2)根据以上统计表提供的数据,得出一个有意义的结论。 你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亚洲许多国家死亡人数众 多,损失惨重。②在抗战中,中国的死亡人数最多,超过千万。③战争 给被害国带来极大的伤害,施害国日本也未能幸免。(言之有理即可) 材料三:2015年9月3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我国举行了举世瞩目的纪念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展示国威军威, 凝聚全民力量。 广大网民纷纷发表感言,为阅兵活动点赞: 网民“春春lucya”:看着战机飞过广场上空,有一种无法抑制的情绪高涨, 泱泱大国气势恢宏,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无比自豪! 网民“老朱”:这次大阅兵是对美丽中国的“精神礼赞”,更是开拓未来 的“集结号”。当今的中华民族已是今非昔比,一个崛起并强大的中国永远 都是保卫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 (3)作为一个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的中学生,你对如此盛大的活动一定 给予了热切的关注,请你也针对9·3胜利日大阅兵活动发表你的感言!(至少 用上一个成语) 你的感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①人民军队以严整的军容昂首阔步走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全 世界目光的检阅,那场景怎不让人热血沸腾!为祖国欢呼,祖国万岁!② 看到满载抗战老兵的车辆开过天安门广场,我不由得肃然起敬。国共抗战 老兵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因为他们的浴血奋战,才有了今天和平安宁的 生活。③钟声和礼炮响起,我不禁百感交集,山河长城,血肉长城,所有 的付出,当有今日。 阅读课文“7点45分,广场上灯光渐暗……”到结束,回答问题。 8.选段部分主要描写了哪些场面?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第一个场面是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第二个场面是子夜时分举行的中 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第三个场面是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 尼亚”号离开香港。 9.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刚刚”可否删去,为什么? 零点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 “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 不能。因为“刚刚”一词表现了没有停留,“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 定康”前一分钟还是香港的统治者,但现在已经成为历史了。 10.“一共过去了一百五十六年五个月零四天”,为什么要把过去的天数 写得这么详细? 把时间计算得这么详细是为了表现中国人受屈辱的时间长,而今天终于结 束了屈辱,表达了人们的喜悦之情。 11.“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 使主权”一句中的“恢复”一词能不能换成“开始”?为什么? 不能。“恢复”一词表示中国本来就拥有香港的主权,香港自古以来就是 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回归之后,继续保持自由港和国际金融、贸 易、航运中心的地位。 最后一分钟 李小雨 (阿凡题 1069320) 午夜。香港, 让我拉住你的手, 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 听你越走越近的最后的脚步, 听所有中国人的心跳和叩问。 最后一分钟 是旗帜的形状, 是天地间缓缓上升的红色, 是旗杆——挺直的中国人的脊梁, 是展开的,香港的土地和天空, 是万众欢腾中刹那的寂静, 是寂静中谁的微微颤抖的嘴唇, 是谁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 轻轻呼喊着那个名字: 香港,香港,我们的心! 我看见, 虎门上空的最后一缕硝烟, 在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钟, 终于散尽; 而被撕碎的历史教科书, 第1997页上, 那深入骨髓的伤痕, 已将血和刀光 铸进我们的灵魂。 当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 烟尘中浮现出来的 长城的脸上,黄皮肤的脸上, 是什么在缓缓地流淌—— 百年的痛苦和欢乐, 都穿过这一滴泪珠, 使大海沸腾! 此刻, 是午夜,又是清晨, 所有的眼睛都是崭新的日出, 所有的礼炮都是世纪的钟声。 香港,让我紧紧拉住你的手吧, 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 然后去奔跑,去拥抱, 去迎接那新鲜的 含露的、芳香的 扎根在深深大地上的 第一朵紫荆…… 12.下面的诗句应读出怎样的语气呢?请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A.满怀激情,殷切企盼 B.亲切舒缓,充满深情 C.扬眉吐气,欢欣鼓舞 D.热情奔放,深深祝福 (1)我看见,/虎门上空的最后一缕硝烟,/在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钟,/终于散 尽。( ) (2)午夜。香港,/让我拉住你的手,/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 ) (3)然后去奔跑,/去拥抱,/去迎接那新鲜的/含露的、芳香的/扎根在深深大 地上的/第一朵紫荆……( ) (4)是谁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轻轻呼喊着那个名字:/香港,香港,我们的 心!( ) C A D B 13.结合选文第四节内容,理解填空。 (1)“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长城”“黄皮肤”都是_________的代表。中国人民“痛苦”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欢乐”又是因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百年来中华民族遭受的磨难和痛苦 中国 中国饱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殖民统治 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14.香港回归,要表现的东西很多,不可能面面俱到。诗歌的特点之一, 就是需要高度浓缩、高度提炼,用最典型的一个“点”,来概括提升整个诗 的主题。试分析这首诗歌的构思特点。 示例:诗人选择了“最后一分钟”这个“点”,以经历百年之后的最后时 刻这个新鲜巧妙的角度进入主题,让现实中万众欢腾的场面与屏住呼吸的瞬 间寂静在这一分钟里形成鲜明的对比,让现场高扬的五星红旗与百年殖民地 的屈辱回忆在这一分钟里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了诗歌的主题。 15.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讲述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 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 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 16.当雄壮的国歌响起,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作为中华儿女, 你一定无比的骄傲和自豪。请写一段你参加的或在电视、电影中看到的 一次升旗仪式,描写当时的情景和你的感受。 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