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1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物理】2019届二轮复习交变电流作业(全国通用)
专题强化练(十一) 考点1 直流电路的动态分析 1.如图所示电路,电源内阻不可忽略.开关S闭合后.在变阻器R0的滑动端向下滑动的过程中( ) A.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都减小 B.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都增大 C.电压表的示数增大,电流表的示数减小 D.电压表的示数减小,电流表的示数增大 解析:由变阻器R0的滑动端向下滑可知R0连入电路的有效电阻减小,则R外减小,由I=可知I增大,由U内=Ir可知U内增大,由E=U内+U外可知U外减小,故电压表示数减小.由U1=IR1可知U1增大,由U外=U1+U2可知U2减小,由I2=可知电流表示数减小,故A正确. 答案:A 2.(多选)如图所示,直流电源、滑动变阻器、平行板电容器与理想二极管(正向电阻为0,反向电阻为∞)连接,电源负极接地.开始时电容器不带电,闭合开关S,稳定后,一带电油滴恰能静止在电容器中P点.在开关S保持接通的状态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上滑动时,带电油滴会向上运动 B.当电容器的上极板向上移动时,带电油滴会向下运动 C.当电容器的下极板向下移动时,P点的电势不变 D.当电容器的下极板向左移动时,P点的电势会升高 解析:带电油滴恰好静止,其合力为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电场力,即mg=qE,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上滑动时,其电阻值变大,电容器两端的电压U变大,对电容器进行充电,两极板间电场强度E变大,带电油滴受到的电场力大于重力,会向上运动,选项A正确;当电容器的上极板向上移动时,极板间距d变大,根据C==,电容器的电荷量Q应减小,但由于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电容器只能进行充电,不能进行放电,故此时,电容器的电荷量Q不变,电场强度E==不变,带电油滴仍静止不动,选项B错误;同理,当电容器的下极板向下移动时,d变大,电场强度E不变,而P点到下极板的距离变大且下极板的电势不变,故P点电势升高,选项C错误;当电容器的下极板向左移动时,S变小,根据C==和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电容器的电荷量Q不变,电场强度E=变大,而P点到下极板的距离不变,故P点电势升高,选项D正确. 答案:AD 考点2 交流电的产生 3.(2018·冀州模拟)一根导线两端加上电压U,导体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为v,现将导线均匀拉长至横截面半径为原来的,然后两端加上电压U,则导线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为( ) A. B. C. D. 解析:横截面的半径变为原来的,可知面积变为原来的,由体积V=LS不变,可知长度变为原来的4倍.由电阻定律的表达式R=ρ,可得变化后的电阻值为R′=ρ·=16R,由I=可知,电流变为原来的.由电流的微观表达式I=nqSv,可知v=,v′=,故v′==v, C正确. 答案:C 4.(2018·大庆模拟)先后用不同的交流电源给同一盏灯泡供电.第一次灯泡两端的电压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如图甲所示);第二次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若甲、乙图中的U0、T所表示的电压、周期值是相同的,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次,灯泡两端的电压有效值是 B.第二次,灯泡两端的电压有效值是 C.第一、第二次,灯泡的电功率之比是2∶9 D.第一、第二次,灯泡的电功率之比是1∶5 解析:第一次灯泡两端的电压有效值为U1=Um=U0,设第二次电压的有效值为U2,根据有效值的定义,则有·+·=T,解得,U2=U0,故A、B错误;由功率的公式P=得,灯泡的电功率之比是P1∶P2=∶=1∶5,故C错误,D正确. 答案:D 5.间距为 m的无限长光滑金属导轨水平放置,导轨中间分布有磁感应强度为1 T的匀强磁场,磁场边界为正弦曲线,一长为2 m的光滑导体棒以1 m/s的速度匀速向右滑动,如图所示,导轨电阻不计,导体棒电阻为20 Ω,定值电阻为10 Ω,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示数为A B.电压表的示数是0.5 V C.导体棒运动到图示虚线位置时,导体棒的瞬时电流从C到D D.导体棒上消耗的热功率为0.2 W 解析:当导体棒切割磁感线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BLv,由于有效切割长度按正弦规律变化,且当磁场反向时,感应电流反向,故这个过程产生正弦式交流电,导体棒有效切割长度最长等于 m,交流电的最大值是:Em=BLv=1××1 V= V,有效值为E==1 V,由于导体棒接入电路的有效长度为总长度一半,所以接入电路电阻为10 Ω,定值电阻也为10 Ω,则电压表的示数为U=E=0.5 V,选项B正确;电流表的示数为I==A=0.05 A,选项A错误;导体棒运动到图示虚线位置时,刚好对应电流方向发生变化的时刻,则瞬时电流等于0,选项C错误;导体棒上消耗的热功率为Pr=I2r=0.052×10 W=0.025 W,选项D错误. 答案:B 6.(多选)小型发电机线圈共N匝,每匝可简化为矩形线圈abcd,bc边长度为L1,磁极间的磁场可视为匀强磁场,方向垂直于线圈中心轴OO′,线圈以角速度ω绕OO′匀速转动,如图所示.矩形线圈ab边和cd边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都为e0,不计线圈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边长度为L= B.产生的交变电流的周期是2πω C.若从中性面开始计时,则发电机的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为e=2Ne0sin ωt D.发电机线圈从垂直中性面位置转动90°的过程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平均值是 解析:由题意可知,线圈ab边和cd边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都为e0,由e0=BLv=BL,解得L=,选项A正确;T=,选项B错误;对单匝矩形线圈,其感应电动势最大值为2e0,发电机线圈共N匝,所以发电机线圈中总感应电动势最大值为2Ne0,从中性面开始计时,则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为e=2Ne0sin ωt,选项C正确;发电机线圈从垂直中性面位置转动90°的过程中,磁通量变化量为ΔΦ=BLL1=,时间Δt==,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平均值是=N=,选项D错误. 答案:AC 考点3 变压器和远距离输电 7.(多选)如图所示,可调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交流电,副线圈通过滑动触头P可改变其匝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仅增大R的阻值,通过灯泡L的电流将变大 B.仅增大R的阻值,通过灯泡L的电流将变小 C.仅将滑动触头P向下滑动,灯泡L两端的电压将变大 D.仅将滑动触头P向下滑动,灯泡L两端的电压将变小 解析:仅增大电阻R时,由于匝数不变,输出电压不变,则由欧姆定律可知,通过灯泡的电流变小,故A错误,B 正确;滑动触头向下滑动时,输出端匝数减小,则输出电压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小,故C错误,D正确. 答案:BD 8.如图,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电路中接有四只规格相同的灯泡,原线圈电路接在电压恒为U0的交变电源上.当S断开时,L1、L2、L3三只灯泡均发光.若闭合S,已知灯泡都不会损坏,且灯丝电阻不随温度变化,则( ) A.灯泡L1变亮 B.灯泡L2变亮 C.灯泡L3亮度不变 D.灯泡L4正常发光 解析:设原线圈电流为I1,灯泡电阻为R,因原线圈有灯泡,故U0=I1R+I1·R并,闭合S时R并减小,故I1增大,则灯泡L1变亮;变压器的输入电压减小,而匝数比不变,则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减小,则灯泡L2和L3变暗,L4不能正常发光.故A正确,B、C、D错误. 答案:A 9.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2∶1.a,b两端电压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二极管可视为理想二极管,电表均为理想电表,电阻R=10 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压表示数为4.5 V B.电压表示数为0 C.电流表示数为0.9 A D.电路消耗功率为16.2 W 解析:原线圈的电压的有效值为U1==V=18 V,副线圈的电压为U2=18× V=9 V,电流为I2== A=0.9 A,即电流表示数为0.9 A,故选项C正确;根据二极管的特性,设电压表测量的有效值为U有,则×1=×2,解得U有= V=6.4 V,故A、B错误;电路消耗的功率等于电阻R消耗的功率,则电路消耗功率为P=IR=8.1 W,故选项D错误. 答案:C 10.(多选)(2018·衡阳联考)如图所示,匝数n=10匝的矩形线框处在磁感应强度B= T的匀强磁场中,绕垂直磁场的轴以恒定角速度ω=20 rad/s在匀强磁场中转动,线框电阻不计,面积S=0.4 m2,线框通过滑环与一理想自耦变压器的原线圈相连,副线圈接有一只灯泡L(4 W 100 Ω)和滑动变阻器,电流表视为理想电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灯泡正常发光时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2∶1 B.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 A C.若将自耦变压器触头向下滑动,灯泡会变暗 D.若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上移动,则电流表示数减小 解析:变压器输入电压的最大值为Um=nBSω=10××0.4×20 V=80 V,变压器输入电压的有效值为U1== V=80 V ,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U2== V=20 V,此时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故A错误;由欧姆定律得I2==A=0.2 A,根据=得,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0.2 A=0.05 A,故B错误;若将自耦变压器触头向下滑动,副线圈匝数变小,根据=可知输出电压减小,所以灯泡变暗,故C正确;线圈匝数不变,根据=可知输出电压不变,若将滑动变阻器触头向上滑动,连入电路电阻变大,负载等效电阻变大,P1=P2=变小,又P1=U1I1可知电流表示数变小,故D正确. 答案:CD 11.(多选)如图所示为远距离输电示意图,两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升压变压器T1的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n1∶n2=1∶10,在T1的原线圈两端接入一正弦交流电,输电线的总电阻为2r=2 Ω,降压变压器T2的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n3∶n4=10∶1.若T2的用电设备两端的电压为U4=200 V,用电设备消耗的电功率为10 kW,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则( ) A.T1的副线圈两端电压的最大值为2 010V B.T2的原线圈两端的电压为2 000 V C.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功率为50 W D.T1的原线圈输入的电功率为10.1 kW 解析:因为用电设备消耗的电功率为10 kW,T2 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为U4=200 V,则流过T2副线圈的电流为I4===50 A,由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流与线圈匝数的关系=,可得I3=5 A,由=,可知T2原线圈两端的电压为U3=2 000 V,B正确;输电线的电阻分得的电压为U线=I3·2r=5×2 V=10 V,所以T1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为U2=U3+U线=(2 000+10)V=2 010 V,其最大值为U2m=2 010V,A正确;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功率为P损=I·2r=50 W,C正确;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T1副线圈的输出功率为P出=(10 000+50)W=10 050 W,因此T1原线圈的输入功率为10 050 W,D错误. 答案:ABC 12.(2018·福州一中检测)如图所示,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T.单匝矩形线圈面积S=1 m2.电阻不计,绕垂直于磁场的轴OO′匀速转动.线圈通过电刷与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相接,为交流电流表.调整副线圈的滑动触头P,当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2∶1时,副线圈电路中标有“6 V 6 W”的灯泡正常发光.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的示数为1 A B.矩形线圈产生电动势的最大值为18 V C.从矩形线圈转到中性面开始计时,矩形线圈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e=12sin 60πt(V) D.若矩形线圈转速增大,为使灯泡仍能正常发光,应将P适当下移 解析:灯泡正常发光,故变压器的输出电流为:I2==1 A;根据公式:=,解得I1=0.5 A,故A错误;灯泡正常发光,故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为6 V,根据公式=,解得:U1=12 V,故矩形线圈产生电动势的有效值为12 V,最大值为12V≈17 V,故B错误;根据公式Em=NBSω,解得:ω==rad/s=60π rad/s,故从矩形线圈转到中性面开始计时,矩形线圈电动势随时间的变化规律e=Emsin ωt=12sin 60πt(V),故C正确;若矩形线圈转速增大,根据公式Em=NBSω,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增加,故有效值也增加;为使灯泡仍能正常发光,应该增大变压比,故应将P适当上移,故D错误. 答案:C 13.(2018·沈阳质检)用某型号的柴油发电机给我国灾民临时安置区供电,发电机到安置区的距离是400 m,输电线路中的火线和零线均为单股铜导线,该导线每米的电阻为2.5×10-4Ω,安置区家用电器的总功率为44 kW.当这些家用电器都正常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输电线路中的电流为20 A B.输电线路损失的电功率为4 kW C.发电机实际输出电压是240 V D .如果该柴油发电机发的电是正弦交变电流,则输出电压的峰值是260V 解析:家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额定电压一般是220 V,所以输电线路中的电流I==200 A,A错误;输电线路损失的电功率ΔP=I2R线=8 000 W,B错误;输电线路损失的电压ΔU=IR线=40 V,发电机实际输出电压为220 V+40 V=260 V,C错误.输出电压峰值为260V,D正确. 答案:D 14.(多选)如图为某小型水电站的电能输送示意图,发电机通过升压变压器T1和降压变压器T2向用户供电.已知输电线的总电阻R=10 Ω,降压变压器T2的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4∶1,副线圈与用电器R0组成闭合电路.若T1、T2均为理想变压器.T2的副线圈两端电压u=220sin 100πt V,当用电器电阻R0=11 Ω时( ) A.通过用电器R0的电流有效值是20 A B.当用电器的电阻R0减小时,输电线损耗的功率也随着减小 C.发电机中的电流变化频率为100 Hz D.升压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4 650 W 解析:通过用电器R0的电流有效值I==20 A,A正确;当用电器的电阻R0减小时,由于电压不变,电流增大,输电线上的电流也增大,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增大,B错误;变压器不改变交流电的频率,f=50 Hz,C错误;降压变压器的输出功率P1=UI=4 400 W,由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电流与匝数成反比,得输电线上的电流I′=5 A,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ΔP=I′2R=250 W,升压变压器的输入功率 P=P1+ΔP=4 650 W,D正确. 答案:AD 15.(2015·广东卷)如图为气流加热装置的示意图,使用电阻丝加热导气管.视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入电压有效值恒定的交流电并保持匝数不变.调节触头P,使输出电压有效值由220 V降至110 V,调节前后( ) A.副线圈中的电流比为1∶2 B.副线圈输出功率比为2∶1 C.副线圈的接入匝数比为2∶1 D.原线圈输入功率比为1∶2 解析:设原线圈输入电压为U1,原线圈的匝数为n1,副线圈输出电压为U2,副线圈的匝数为n2,则=,当副线圈的输出电压降为原来的一半时,副线圈的匝数减小为原来的,C项正确;由I2=可知,副线圈的电流减为原来的一半,A项错误;由P=可知,副线圈输出的功率减为原来的,原线圈的输入功率等于副线圈的输出功率,因此原线圈的输入功率也减为原来的,B、D项错误. 答案:C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