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1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习题《20 曹刿论战》
第六单元 20 曹刿论战 01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1.给加点的字注音。 肉食者鄙(bǐ) 又何间焉(jiàn) 小信未孚(fú) 牺牲玉帛(bó) 登轼而望之(shì) 夫战,勇气也(fú) 望其旗靡(mǐ)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肉食者鄙 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2)何以战 以:凭、靠 (3)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安:养 专:个人专有 (4)对曰 对:回答 (5)弗敢加也 加:虚报 (6)必以信 信:实情 (7)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孚:为人所信服 福:赐福,保佑 (8)虽不能察,必以情 虽:即使 察:明察 情:(以)实情判断 (9)忠之属也 忠: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10)齐师败绩 败绩:大败 (11)遂逐齐师 逐:追赶,追击 (12)既克,公问其故 既:已经 故:原因,缘故 (13)一鼓作气 作:振作 (14)再而衰 再:第二次 (15)难测也 测:揣测,估计 (16)可以一战 可:可以 以:凭借 3.下列句子中“之”的含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B) A.肉食者谋之 B.忠之属也 C.公将驰之 D.彼竭我盈,故克之[来源:学科网ZXXK]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 A.故虽有名马 公问其故 B.必以分人 以中有足乐者 C.其乡人曰 舍其文轩 D.又何间焉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5.补出下面句子的省略成分。 (1)必以(之)分人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断之) (3)一鼓作气,再(鼓)而(气)衰,三(鼓)而(气)竭 6.翻译下面的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要以实情判断。 (2)夫战,勇气也。 作战,要靠勇气。 (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器和丝织品,不敢虚报数目,一定对神说实情。 7.按要求用课文原句填空。 (1)曹刿主动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天时”“地利”“人和”是决定战争的三大因素,其中,“人和”至关重要,鲁庄公的“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恰恰印证了这一观点。 (3)“公将鼓之”和“公将驰之”两句表现了鲁庄公的急躁冒进;“齐师败绩”和“遂逐齐师”的结局证明了曹刿卓越的军事才能。 (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8.某校准备以“拒绝校园暴力”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学校拟征集活动宣传标语悬挂于主会场,请将你拟写的标语写在下面。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语言简练,切合主题。 示例一:拒绝校园暴力,争做文明学生。示例二:增强师生防范意识,营造校园安全环境。 (2)以下是学校宣传栏关于“校园暴力”事件的宣传内容。请你概括从材料中获得的信息。 材料一:近段时间以来,校园暴力欺凌事件接连发生。据初步统计,2016年上半年媒体公开报送的、影响比较大的校园暴力事件就有20余起。 材料二:16岁的福州永泰县东洋中学学生小鸿遭同班同学围殴至脾脏严重出血;山西运城绛县15岁少年张超凡,在网吧被6名同学殴打长达4小时后死亡。谁能想到,这些残忍的行凶者竟然都是稚气未脱的青少年。 示例:校园暴力事件频发,事件性质恶劣,施暴者年龄小。 (3)围绕此次活动主题,校团委草拟了一份倡议书,请你仔细阅读,完成以下问题。 “拒绝校园暴力”倡议书 【A】由于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使学校出现了校园暴力活动,并且有蔓延之势。校园暴力活动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同学们的正常学习生活,危害同学们的身心健康,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为此,校团委向同学们发出如下倡议: 第一,不欺侮同学,不拉帮结派,不与社会不良青年打交道。在受到威胁、恐吓时及时向老师、家长报告。 第二,要加强法律知识学习。积极阅读法律书籍,增强法律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第三,【B】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沾染黄、赌、毒等恶习;不进酒吧、歌舞厅、电子游戏厅、网吧等场所。 第四,要积极与家长、老师交流沟通。在家长、老师的健康引导下,提高防范校园暴力的意识,增强抵制校园暴力的能力。 2017年3月13日 校团委 ①【A】句存在语病,请进行修改:删除“由于”或“使”。 ②【B】句有一处标点不当,应将“分号(;)”改为“逗号(,)”。 ③该倡议书有一处格式错误,请写出修改意见:将右下角的日期与单位互换位置。 02 课内精读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又何间焉(参与) (2)小惠未徧(通“遍”,遍及,普遍) (3)小大之狱(案件) (4)故克之(战胜)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来源:Zxxk.Com]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居高位、享厚禄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衰弱,第三次击鼓士气就衰竭了。 11.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D) A.曹刿与乡人对话,表现了曹刿作为一介平民对国家高度的责任感。 B.本文第二段运用对比,表现了曹刿和庄公指挥才能的高下之别。 C.本文在剪裁上别具匠心。详写论战,略写作战,意在表现曹刿的“远谋”。 D.在曹刿心目中,士兵的勇猛无畏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 12.阅读以下链接材料,并结合选文内容,说出你探究的结论及理由。 【链接】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中,赵军与秦军对峙。赵王急于求胜,不听蔺相如和赵括母亲的劝告,执意用只善于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老将廉颇指挥作战。赵括一到长平,立即改守为攻,主动全线出击,结果中了秦军佯败之计,导致四十余万赵兵被坑杀。 示例:庄公善于听取意见,取得了胜利;赵王不听劝告导致作战失败。因此,我们要善于听取他人意见。 03 拓展阅读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来源:Zxxk.Com] 【乙】宋公①与楚人期②战于泓③之阳,楚人济④泓而来,有司⑤曰:“请迨⑥其未毕济而击之。”宋公曰:“不可。”既济,未毕陈。有司复曰:“请迨其未毕陈而击之。”宋公曰:“不可。”已陈,然后襄公鼓之,宋师大败。 (节选自《子鱼论战》) 【注释】 ①宋公:即宋襄公,宋国国君。②期:约定时日。③泓:水名。④济:过河。⑤有司: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这里指宋国的子鱼。⑥迨:趁着。[来源:学科网ZXXK] 1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公将驰之 驰:驱车(追赶) (2)遂逐齐师 师:军队 (3)惧有伏焉 伏:埋伏 (4)望其旗靡 靡:倒下 (5)战于泓之阳 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请迨其未毕济而击之。 请趁着楚军还没有全部渡过河的时候就攻打他们。 15.【甲】文曹刿“请见”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他认为“可以一战”的理由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乙】文有司认为发动进攻的有利时机是“未毕济”“未毕陈”。 16.阅读【甲】【乙】两文后,你认为宋国大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宋襄公没有听取有司的正确意见,没有把握有利的战机。[来源:Z§xx§k.Com] 附【乙】文参考译文: 宋襄公与楚国约定时日在泓水的北岸展开战斗。(到了那一天,)楚军渡过泓水来(交战)。子鱼(对宋襄公)说:“请您乘他们还没有完全渡过泓水就(下令)攻打他们。”宋襄公说:“不可以。”等到楚军渡过河,还没有摆好阵势,子鱼又(对宋襄公)说:“请您趁他们没有完全摆好阵势的时候就攻打他们。”宋襄公说:“不可以。”楚军已经完全摆好阵势,这之后宋襄公(才)击鼓(下令出击),(结果)宋军惨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