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1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一课三测:第7章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 2 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记一记 知识图谱 判一判 1.群落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2.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3.放射性 60Co 诱发的基因突变,可以决定大豆的进化方向。 (×) 4.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形成四倍体的过程未经过地理隔 离,因而所形成的四倍体不是新物种。(×) 5.蛾的口器与兰花的花距之间相互适应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 6.在长期的生物进化过程中,具有捕食关系的两种生物互为 选择因素。(√) 7.共同进化包括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不断 进化和发展。(√) 8.同一环境自然选择的方向相同,两个种群进化为同一物种。 (×) 9.生物与生物通过种间互助实现共同进化。(×) 悟一悟 1.形态和结构一致的生物不一定是同一物种,如两个种群的生 物形态、结构相同,但繁殖期不同,这两个种群的生物具有生殖 隔离,是两个物种。 2.能产生后代的两个个体不一定是同一物种,如马和驴虽然 能够产生子代,但子代不育,因此马和驴是两个物种。 3.物种的形成不一定都需要经过地理隔离,如多倍体的产生。 4.生物进化不一定导致物种的形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 基因频率的改变,而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生殖隔离,所以生物进 化不一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5.基因频率不论上升还是下降,生物都发生进化。 6.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一定改变。 7.突变和基因重组只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不能决定生 物进化的方向。 感悟体会: 练一练 1.[2019·山东学业水平测试]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 是( ) A.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了定向的变异 B.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C.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D.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答案:A 2.[2019·广东学业水平测试]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不 包括( ) A.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B.突变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C.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D.生殖隔离可形成新物种 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1)种群基因频率的改 变与生物进化:①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②突变和基因重 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③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2)隔离 与物种的形成:①生殖隔离形成不同的物种,地理隔离形成同一 物种的不同种群。②隔离在物种中的作用。综上可知,选 C。 答案:C 3.[2019·云南学业水平测试]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本质原因 可以概括为( ) A.共同进化 B.自然选择 C.突变和基因重组 D.地理隔离 答案:C 4.[2019·云南学业水平测试]下列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 述是( ) A.物种是不变的,都是神创造的 B.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C.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用进废退是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 答案:C 知识点一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1.种群是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种群中的个 体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递给后代。下列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 ) ①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生物进化 ②自然选择使种群基 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③生物在进化过程中不一定有基因频率的 改变 ④种群通过个体的进化而进化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①④ 解析: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则生物一定发生了进化; 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生物只 要发生了进化,基因频率一定发生了改变;种群才是生物进化的 基本单位。 答案:B 2.桦尺蠖的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黑色(S)对浅色(s) 为显性。将某桦尺蠖种群分成两组,分别迁移到 A、B 两个区域, A 地是煤炭工业重镇,B 地是闭塞的山区,数年后抽样调查,结 果如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区域 SS(%) Ss(%) ss(%) A 80 18 2 B 2 8 90 A.A 地 S 基因的频率为 89%,B 地 S 基因的频率为 6% B.A 地的大部分 s 基因突变为 S 基因,故 S 基因的频率升高 C.从上述材料得知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 D.从上述材料得知生物进化的实质就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答案:B 知识点二 隔离与物种形成 3.如图表示我国黄河两岸 a、b、c、d 这 4 个物种及其演化关 系的模型,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由 a 物种进化为 b、c 两个物种经历了从地理隔离到生殖 隔离的过程 B.黄河北岸的 b 物种迁到黄河南岸后,不与 c 物种进化为同 一物种,内因是种群的基因库不同,外因是存在地理隔离 C.c 物种的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则该物种一定在进化 D.判断 d 和 b 是否为不同物种的方法是观察两者能否自由交 配并产生可育后代 解析:a 物种进化为 b、c 两个物种经历了从地理隔离到生殖 隔离的过程;b 物种迁到黄河南岸后,与 c 物种不存在地理隔离;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是否存在生殖隔离 是判断 d 和 b 是否属于两个物种的依据。 答案:B 4.如图为某哺乳动物种群因河道改变而发生的变化,下列与 之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河道的改变使同一种群的生物变成了不同的物种 B.河道的改变使两个种群失去了基因交流的机会 C.B 种群和 c 种群基因频率的不同仅与环境的变化有关 D.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生殖隔离必然源于地理隔离 解析:河道的改变使一个种群被分割成两部分,从而形成两 个种群,这两个种群因河流的阻隔,形成地理隔离,失去了基因 交流的机会,但是并没有证据说明 B、C 两种群的生物成为了两个 物种,故 A 错误、B 正确;种群基因频率的差异与环境的选择作 用有关,还与基因的突变有关,C 错误;长期的地理隔离有可能 导致生殖隔离,但是生殖隔离未必就一定源自地理隔离,D 错误。 答案:B 知识点三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5.如图表示一个亲代种群由于地理隔离(河流和山脉)形成了 两个新的种群,进而进化为两个新物种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 误的是( ) A.地理隔离导致种群 1、2 与亲代种群之间不能发生基因交 流 B.种群 1、2 出现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相互间无影响 C.种群 1、2 承受不同的选择压力,适应环境的个体被保留 D.由于种群 1、2 基因库中没有相同的基因,因此产生生殖 隔离 解析:地理隔离导致种群 1、2 不能与亲代种群相遇,使不同 种群之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A 正确;种群 1、2 出现不同的突变 和基因重组,由于存在地理隔离,一个种群的突变和基因重组对 另一个种群的突变和基因重组无影响,B 正确;种群 1、2 栖息的 环境条件及其食物来源不同,因此承受的选择压力不同,适应环 境的个体被保留,C 正确;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作用下,种群 1、2 的基因库会形成明显的差异,并逐步出现生殖隔离,而不是基因 库中没有相同的基因,D 错误。 答案:D 6.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表报告指出,1998~2008 年这 10 年间, 在新几内亚岛上发现了 1 060 种新物种,其中有 12 种为哺乳动物, 如居住在火山里的羊毛鼠、惹人喜爱的扁鳍海豚等。下列关于共 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B.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也就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C.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到其他若干物种的进化 D.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 进化 解析: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也可能是种间互助,如兰花与专 门给它传粉的蛾;新物种不断形成只是生物多样性形成的一个方 面,生物多样性还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一个物种的形 成与灭绝会影响到与之相关的其他若干物种;共同进化指不同物 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答案:C 基础达标 一、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 1.下列叙述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不相符的是( ) A.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D.突变、选择和隔离是生物进化的三个基本环节 答案:A 2.下列关于基因库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基因库是一个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 B.生物个体总是要死亡的,但基因库却因种群个体的繁殖而 代代相传 C.种群中每个个体都含有种群基因库中的全部基因 D.基因突变可改变基因库的组成 解析:一个种群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的总和就是这个 种群的基因库;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所以基因库不会因 个体死亡而消失,能够代代相传;种群中的每个个体含有种群基 因库中的部分基因;可遗传的变异均可能改变基因库的组成,可 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答案:C 3.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 频率的改变 B.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能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 别越来越大,但生物没有进化 C.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 解析: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表现型,进而导致 基因频率的改变,A 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 变,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说明生物发生了进化, B 错误。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但不一定导致生殖 隔离,C 错误。图示生殖隔离的产生,是因为种群基因频率发生 改变,逐代积累,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越来越大,故 D 正确。 答案:D 4.人工建立一个数量足够大的果蝇实验群体,雌雄个体数量 相当且均为杂合子。已知某隐性基因纯合致死,预测该隐性基因 频率的变化曲线应该是(纵坐标表示该隐性基因频率)( ) 解析:由题目中“雌雄个体数量相当且均为杂合子”可知该 果蝇种群中隐性基因的频率为 0.5,若没有特殊原因,其基因频率 不变,但由于后代有“隐性基因纯合致死”这种情况,所以会使 隐性基因的频率下降,但不会降到 0,故选 C 项。 答案:C 5.大约一万年前,某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两个 种群,两个种群现在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分化,其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新物种的形成都必须先经历 a 过程 B.b 过程的实质就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C.①~⑥只能表示物种形成过程中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D.品系 1 和品系 2 种群的基因库出现了较大差异,立刻形成 物种 1 和物种 2 解析:图中 a 为地理隔离,b 为自然选择。多倍体可以不经过 地理隔离而成为新物种,A 错误;①~⑥表示物种形成过程中变 异是不定向的,其中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C 错误;只有当品系 1 和品系 2 出现生殖隔离时,才会形成两个 物种,D 错误。 答案:B 6.北美洲某种臭虫以当地无患子科植物的气球状蔓生果为 食,臭虫需要用锋利的喙刺穿果实,据统计喙长如图 1 所示;1920 年,有人从亚洲引进平底金苏雨树,其果实的果皮比较薄,据统 计到 1980 年以它为食的臭虫的喙长如图 2 所示。下列叙述不合理 的是( ) A.平底金苏雨树与臭虫间发生了共同进化 B.平底金苏雨树与当地植物存在竞争关系 C.臭虫体内控制喙长度的基因发生突变可能早于引进平底金 苏雨树 D.生活在无患子科植物和平底金苏雨树上的臭虫间形成了地 理隔离 解析:平底金苏雨树引进后,不断发生进化,臭虫喙长变短, 因此它们在相互影响中发生了共同进化;平底金苏雨树与当地植 物竞争阳光和土壤中水分和养分;臭虫体内控制喙长度的基因发 生突变的时间可能早于引进平底金苏雨树的时间,平底金苏雨树 只不过起了选择作用;生活在无患子科植物和平底金苏雨树上的 臭虫种群,由于自然选择的差异,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导致两个 种群的基因库有差异,从图中无法判断是否已达到生殖隔离的程 度。 答案:D 7.某种群中有 AA、Aa、aa 三种基因型的个体,其中 AA、 Aa 所占比例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第 36 个月时,基因 a 在 种群中的频率为( ) A.0.2 B.0.3 C.0.4 D.0.6 解析:三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 1,故第 36 个月时,三种基因 型频率分别为 Aa=0.4,AA=0.2,aa=0.4,计算得基因 a 的频率 为 0.4+(1/2)×0.4=0.6。 答案:D 8.如图 a、b、c 表示自然条件有差异、存在地理隔离的 3 个 地区。a 地区物种甲某些个体迁移到 b、c 地区,经长期进化逐渐 形成两个新物种乙、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上述过程说明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B.留居 a 地区的甲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再发生改变 C.乙、丙两个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它们的基因库存在 较大差异 D.甲、乙两个种群间存在生殖隔离,它们的基因库组成完全 不同 解析: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出现;留居 a 地区的 甲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会发生变化;乙、丙是两个物种.存在生 殖隔离,这两个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它们的基因库也有较 大的差异;甲、乙是两个物种,存在生殖隔离,但是乙物种是从 甲物种进化来的,二者的基因库组成可能部分相同。 答案:C 9.据调查,某校学生中某性状基因型的比例为 XBXB(42.32%)、 XBXb(7.36%)、XbXb(0.32%)、XBY(46%)、XbY(4%),则该群体中 B 和 b 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 A.92%、8% B.8%、92% C.78%、22% D.36%、64% 解析:依据基因频率的概念可知:某基因的频率=某基因总 数÷全部等位基因的总数。由于 B、b 位于 X 染色体上,Y 染色体 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而每个女性体内有两条 X 染色体,每个 男性体内只有 1 条 X 染色体,因此 XB 基因频率=(42.32%×2+ 7.36%×1+46%)÷(42.32%×2+7.36%×2+0.32%×2+46%×1+ 4%×1)=92%;又因为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 1,所以 Xb 基因频率=1-92%=8%。综上分析,A 正确,B、C、D 错误。 答案:A 10.现有两个非常大的某昆虫种群,个体间随机交配,没有 迁入和迁出,无突变,自然选择对 A 和 a 基因控制的性状没有作 用。种群 1 的 A 基因频率为 80%,a 基因频率为 20%;种群 2 的 A 基因频率为 60%,a 基因频率为 40%。假设这两个种群大小相等, 地理隔离不再存在,两个种群完全合并为一个可随机交配的种群, 则下一代中 Aa 的基因型频率是( ) A.75% B.50% C.42% D.21%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两个非常大的某昆虫种群且大小相等, 在理想情况下合并为一个种群,根据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可知, 合并后的种群的 A 基因频率为 70%,a 基因频率为 30%,根据哈 迪—温伯格定律,可知下一代中的 Aa 的基因型频率为 42%,所以 C 正确。 答案:C 11.下图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相关叙述不正 确的是( ) A.图中 X、Y、Z 分别表示的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 以及隔离 B.小岛上蜥蜴原种全部个体的总和称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 基本单位 C.蜥蜴原种中不同性状个体比例变化的本质是种群基因型频 率的改变 D.小岛上蜥蜴新种全部个体所有基因的总和,称为蜥蜴新种 的基因库 解析: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以 及隔离,则 X 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Y 表示自然选择,乙表示隔 离;种群是一个地区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是生物繁殖和进化 的基本单位;蜥蜴原种中不同性状个体比例变化的本质是种群基 因频率的改变;某种群全部基因的总和称为该种群的基因库。 答案:C 12.某植物种群中,AA 个体占 16%,aa 个体占 36%,该种 群随机授粉产生的后代中 AA 个体百分比、A 基因频率和自交产 生的后代中 AA 个体百分比、A 基因频率依次是( ) A.增大,不变;不变,不变 B.不变,增大;增大,不变 C.不变,不变;增大,不变 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 解析:由题意知,种群中 A 的基因频率为 40%,a 的基因频 率为 60%,随机授粉产生的后代中 AA 个体的百分比:40%×40% =16%,aa:60%×60%=36%,Aa:48%,A 的基因频率:16% +48%×1/2=40%。自交产生的后代中 AA 个体百分比:16%+ 48%×1/4=28%,aa:36%+48%×1/4=48%,Aa:1/2×48%= 24%,A 的基因频率:28%+1/2×24%=40%。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 20 分,共 40 分) 13.科学家在研究北美两种不同物种果蝇(种 1 与种 2)的进化 过程时发现,在百万年之前,北美大陆只有一种果蝇,其基因型 为 aabbccDDeeff。随后不同区域的果蝇出现了不同的基因(如图); 当基因 A 与 B 同时出现在个体中会发生胚胎早亡;同样,基因 C 与 D 或 E 与 F 同时出现也有胚胎期早亡现象。 (1)甲地所有的果蝇构成一个________。北美大陆不同区域在 阶段Ⅰ出现了基因的差异,这种变化说明基因突变的________性。 (2)果蝇最多只能飞跃邻近两地的距离。对历史阶段Ⅰ而言, 甲地与乙地果蝇之间的差异可能属于________多样性,判断的理 由是____________;甲、丙两地的果蝇之间的差异可能属于 ________多样性。 (3)甲地与戊地果蝇最终进化成两个物种,运用现代综合进化 理 论 解 释 其 可 能 的 主 要 原 因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最终导致生殖隔离。若甲地果蝇(种 1)一个基因组 含有 15 000 个基因,甲地共有果蝇 50 000 只;戊地果蝇(种 2)一 个基因组比甲地果蝇多了 25 个新基因,戊地共有果蝇 38 000 只。 比较两地的果蝇种群基因库的大小:________。 解析:(1)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称为一个种群,故甲地所有的果蝇构成一个种群。北美大陆不同 区域出现了基因的差异,说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的特点。(2) 由题意可知甲、乙两地果蝇之间交配后会发生胚胎早亡,说明甲、 乙两地果蝇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存在生殖隔离,他们之间的差异 属于物种多样性,物种内基因和基因型的多样性叫作遗传多样性。 (3)由于环境对变异的影响,加上两物种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最 终导致甲地与戊地果蝇的生殖隔离。种群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中 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所以甲地果蝇种群基因库较大 答案:(1)种群 不定向 (2)物种 甲、乙两地果蝇交配后代 不能存活或基因不能交流(或生殖隔离) 遗传 (3)两地距离遥远,超越果蝇飞行距离,基因不能发生交流; 两地环境不同,环境对变异的选择不同,基因频率发生不同的改 变 甲地大 能力达标 14.如图甲、乙、丙是地雀的进化、发展过程示意图,图中地 雀 A 与地雀 B 可以交配产生可育后代,地雀 C 与地雀 A、B 之间 不能互相交配。请分析回答: (1) 上 述 地 雀 之 间 的 关 系 能 体 现 基 因 多 样 性 的 类 型 是 ________。能体现物种多样性的类型是________。 (2) 若 干 年 后 , 小 岛 上 出 现 地 雀 C 的 进 化 机 制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若图乙时期,小岛和大陆的两个地雀种群的相关基因型种 类和个体数如表所示。 ①甲种群基因 A 的频率为________。 ②已知表中乙种群每个个体有 2×104 个基因,每个基因的突 变概率都是 10-5,则该种群中出现突变的基因数是________。 解析:地雀 A 与地雀 B 可以交配产生可育后代,故属于同一 物种。同一物种的个体之间存在基因差异,体现了基因多样性; 地雀 C 与地雀 A、B 之间不能互相交配,即产生了生殖隔离,故 属于不同的物种,这能够体现物种多样性。种群 A 中基因 R 的频 率 为 基因 R 的总数 种群个体数×2 ×100% = 20×2+22+20×2+12+9×2+8 100×2 ×100%=70%。种群 B 出现突变 的基因数为 2×104×10-5×400=80。 答案:(1)A 和 B A(B)和 C (2)地雀种群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形成不同的表现型;由于地理隔离将种群一分为二,阻断了两个 种群的基因交流;大陆与小岛环境不同,不同环境的自然选择导 致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向不同的方向变化;两个种群进化到一定 程度时,产生生殖隔离,形成新物种 C (3)①70% ②80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