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二轮复习诗歌鉴赏训练(江苏)(4)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诗歌鉴赏训练(江苏)(4)

‎2018届二轮复习 诗歌鉴赏 训练(江苏)‎ ‎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朝玉阶·秋月有感 沈宛①‎ 惆怅凄凄秋暮天。萧条离别后,已经年。乌丝②旧咏细生怜。梦魂飞故国、不能前。  无穷幽怨类啼鹃。总教多血泪,亦徒然。枝分连理绝姻缘。独窥天上月、几回圆?‎ 注 ①沈宛:浙江乌程人,纳兰性德的侍妾,著有《选梦词》。本词作于纳兰性德故去,沈宛被遣归家之后。②乌丝:乌丝栏,有墨线格子的笺纸,供书写。‎ ‎(1)“惆怅凄凄秋暮天”这一写景句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 ‎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词结句的表达效果。‎ 答: ‎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江红 刘克庄 金甲雕戈,记当日、辕门初立。磨盾鼻①,一挥千纸,龙蛇犹湿。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有谁怜、猿臂故将军,无功级②?  平戎策,从军什,零落尽,慵收拾。把《茶经》《香传》,时时温习。生怕客谈榆塞③事,且教儿诵《花间集》。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 注 ①盾鼻:盾中央的纽。磨盾鼻:在盾鼻上磨墨。②无功级:指汉代李广抗击匈奴,屡立战功,却不得封侯。③榆塞:代指北方边塞。‎ ‎(1)上片“磨盾鼻,一挥千纸,龙蛇犹湿”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 ‎ ‎(2)“生怕客谈榆塞事,且教儿诵《花间集》”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作简要分析。‎ 答: ‎ ‎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点绛唇 ‎[明]陈继儒 钟鼓沉沉,寺门落叶归僧独。晚鸦初宿,影乱墙头竹。  长啸风前,清籁飞空谷。松如沐,炊烟断续,杯底秋山绿。‎ ‎(1)请简要分析这首词上片写景的特色。‎ 答: ‎ ‎(2)这首词最后三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 ‎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 蔡 伸 亭皋木叶下,原隰菊花黄。凭高满眼秋意,时节近重阳。追想彭门[注]往岁,千骑云屯平野,高宴古球场。吊古论兴废,看剑引杯长。  感流年,思往事,重凄凉。当时坐间英俊,强半已凋亡。慨念平生豪放,自笑如今霜鬓,漂泊水云乡。已矣功名志,此意付清觞。‎ 注 彭门:指彭城,为徐州治所,蔡伸任徐州通判时曾率部北上,援助抗辽。‎ ‎(1)这首词上片哪些景象体现了秋意?“千骑云屯平野”一句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答: ‎ ‎(2)上片“看剑引杯长”一句有何用意?‎ 答: ‎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诉衷情 郑 楷 酒旗摇曳柳花天。莺语软于绵。碎绿①未盈芳沼,倒影蘸秋千。  奁玉燕,套金蝉②。负华年。试问归期,是酴醾③后?是牡丹前?‎ 注 ①碎绿:水中绿萍。②玉燕、金蝉:皆为女子头上饰物。③酴醾:蔷薇科,花黄白色,开于暮春。‎ ‎(1)词上片的景物描写对全词感情的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答: ‎ ‎(2)词的下片表现了什么样的感情?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答: ‎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浣溪沙 赵令畤 水满池塘花满枝。乱香深里语黄鹂。东风轻软弄帘帏。  日正长时春梦短,燕交飞处柳烟低。玉窗红子斗棋时。‎ ‎(1)“东风轻软弄帘帏”一句中,“弄”字用得极妙。请简要赏析。‎ 答: ‎ ‎(2)词的下片通过生活细节表现主人公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 ‎ ‎7.阅读下面这首元词,然后回答问题。‎ 江城子·观别 元好问 旗亭谁唱渭城诗?酒盈卮,两相思。万古垂杨,都是折残枝。旧见青山青似染。缘底事,淡无姿。  情缘不到木肠儿。鬓成丝,更须辞。只恨芙蓉、秋露冷胭脂。为问世间离别泪,何日是、滴休时?‎ ‎(1)“旧见青山青似染。缘底事,淡无姿”一句颇妙,它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试简析。‎ 答: ‎ ‎(2)李渔《窥词管见》中说:“作词料不过情景二字……说得情出,写得景明,即是好词。”试据此简要分析这首词。‎ 答: ‎ 答案精析 ‎1.(1)①点明写作背景:暮秋。②渲染凄清悲凉的气氛。③借景抒情,萧瑟凄凉的秋景烘托了作者的惆怅心情。‎ ‎(2)结句以景作结,结构上照应题目,内容上由眼前的圆月当空,联想到一次次独自见到静夜的圆月,无奈月圆人再不能圆,暗示词人的怅惘之情。‎ ‎2.(1)夸张、比喻。“一挥千纸”用夸张手法传神地显示了草拟文书时倚马可待的超人才气,把字迹比喻成龙蛇表现出了词人当年的潇洒豪迈和踌躇满志的精神状态。‎ ‎(2)①表达了英雄失路、壮怀难伸的隐痛和酸苦。②榆塞,指边防要地。因为当时南宋边防形势越来越严重,而统治者仍然醉生梦死,爱国之士报国无门,谈论及此,悲不自胜。③《花间集》是靡靡之音,作为爱国词人,现在却拿《花间集》来教下一代。面对满怀的报国激情,词人却只能被闲置,吟风赏月,理想与现实的尖锐冲突,词人的悲愤到了极点。‎ ‎3.(1)①视觉听觉相结合。沉沉的钟声与寺庙前寂静的落叶、独自归去的僧侣,一听觉一视觉,以声衬静,渲染出寂静的氛围。②动静结合。晚归的乌鸦宿于枝头是静态的,竹子随风摆动而竹影杂乱是动态的。动静结合,突出了寺庙的清静。‎ ‎(2)最后三句写清风松涛、翠山炊烟,人物悠闲品茶,怡人的景色与悠闲的生活尽在眼前,表达了作者对山中美景、田园生活的喜爱以及对闲适雅致的归隐生活的向往。‎ ‎4.(1)①木叶下、菊花黄。②比喻。‎ ‎(2)表现词人建功立业的报国之志,为下片感怀做铺垫(或“与下片的凄凉形成对比”)。‎ ‎5.(1)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柳花飞舞、莺声娇柔、绿萍浮水、秋千影倒映池塘的艳丽春景图。这美丽之景引发了词中女主人公对年华流逝、青春短暂的慨叹以及孤独寂寞之情。以乐景衬哀情,使情之悲显得更为突出。‎ ‎(2)词的下片表现了女主人公对远行人的思念之情。以动作表现女主人公的情绪:把头饰都收起来表明无心打扮自己。再以发问表现女主人公焦躁的心态,写出了对离人早早归来的盼望之情。‎ ‎6.(1)“弄”为“抚弄”之意。“弄”字以拟人手法写东风吹拂帘帏,让人从触觉上感受到春风的温柔。‎ ‎(2)下片通过做春梦、望飞燕、独斗棋三个生活细节描写,表现了主人公为相思之情所困的形象。主人公相思之情难以排遣,白天做起了春梦,可惜春梦太短,很快醒来;向窗外望去,烟柳低垂处燕子双飞,又加深了内心的思念;百无聊赖,只好借斗棋来排遣相思之愁。‎ ‎7.(1)拟人手法,因为诗人之情感伤,故其笔下之景也就失色(淡无姿)了;比喻手法,说原来青山的青色仿佛是被染上去一样;衬托手法,哀情(离别的痛苦)与哀景(无姿青山)相互映衬。‎ ‎(2)“说得情出”就是情感分明,从王维的送别诗说起,一直到“两相思”,又说现在岂须再作伤别,最后追问人世间离别的泪水哪天停滴呢。离别之情、同情之情流露在词句中。“写得景明”:“旗亭”是喝酒送别之地,“垂杨”“折残枝”是挽留、惜别的场景,“青山”“淡无姿”是因离别而失色的眼前景,“芙蓉、秋露冷胭脂”是为离别作渲染、烘托之景。这些景中寄寓真情。‎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