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邮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高邮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2020届高三年级阶段性学情调研 思想政治试题 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1.作答第Ⅰ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写在答题卡,请将考试证号正确填凃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一律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使用机读卡的学校请将机读卡和答题卡交监考人员。‎ 第Ⅰ卷(选择题 共66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3小题,每小题2分,共6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有选择题答案填到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中。)‎ ‎1.2019年华为公司推出全新HUAWEI MateBookE二合一电脑,内置4GLTE,配置多天线接收技术,提高接收信号的能力。市场上的HUAWEI MateBookE二合一电脑( )‎ A. 其质量是衡量其价值的天然尺度 B. 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体 C. 其价格是由配置的新技术决定的 D. 价值和使用价值归华为公司所有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决定价格。A:衡量价值的天然尺度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是商品的质量,A错误。‎ B:市场上的HUAWEI MateBookE二合一电脑是商品,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体,B正确。‎ C:价值决定其价格,市场上的HUAWEI MateBookE二合一电脑的价格不是由配置的新技术决定的,C错误。‎ D:商品生产者或消费者不能同时拥有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D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商品的基本属性:①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商品生产者和购买者,对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不可兼得。‎ ‎③:商品生产者重视产品质量的经济学依据: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基本属性,商品的质量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商品生产者只有通过让渡使用价值才能获得价值,从而实现盈利,所以必须重视商品的使用价值,才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注意:①所有的商品都是劳动产品,但劳动产品未必是商品;②有价值的一定是商品,有使用价值的未必是商品;③有价值的一定有使用价值,有使用价值的未必有价值 ‎2.腾讯乘车码是一种可以用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二维码。开通服务后,你只需要在手机上打开微信小程序,向扫码机展示二维码即可乘车。为了尽可能的快,“乘车码”会预先为乘客垫付车票费用,之后再从乘客的微信钱包中扣取。在微信扫码乘车过程中( )‎ ‎①依托信息技术使支付方便快捷 ‎ ‎②货币执行了流通手段职能 ‎③乘车码充当了商品交换媒介 ‎ ‎④乘车码让乘客数量大量增加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结算方式。①②:乘车码不能替代纸币。开通腾讯乘车码服务后,“乘车码”会预先为乘客垫付车票费用,之后再从乘客的微信钱包中扣取,乘客只需在手机上打开微信小程序向扫码机展示二维,即可乘车,在这个过程中依托信息技术使支付方便快捷,货币执行了流通手段的职能,①②正确。‎ ‎③:乘车码不能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③错误。‎ ‎④:乘车码只是支付方式,不能让乘客数量大量增加,④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正确区分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1)区分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职能需要注意两点:①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需要的是现实货币。②标价、讨价还价时,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时,货币充当了商品交换媒介,执行的是流通手段职能。(2区分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要注意买卖的时间和空间。流通手段一般是现金交易,表现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在买卖的时间和空间上是一致的;支付手段是随着赊账买卖而出现的,其主要特点是取得商品和给付货币在时间、空间上出现分离。如用货币偿清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都属于货币的支付手段。‎ ‎3.2019年8月23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为708.30,而2018年8月23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为683.67。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9年与2018年相比,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化带来的积极影响是( )‎ A. 有利于我国进口美国商品 B. 中国公民赴美留学费用减少 C. 有利于我国扩大对美投资 D. 我国商品在美国竞争力增强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汇率变动的影响。A:依题意,2019年与2018年相比,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低,说明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这不利于我国进口美国商品,A错误。‎ B:依题意,2019年与2018年相比,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低,说明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中国公民赴美留学费用增加,B错误。‎ C:依题意,2019年与2018年相比,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低,说明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这不有利于我国扩大对美投资,C错误。‎ D:依题意,2019年与2018年相比,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低,说明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我国商品价格优势增强,我国商品在美国竞争力增强,D正确。‎ 故本题选D。‎ ‎【点睛】汇率变动的影响。如果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本币,表明:外币汇率上升,外币币值升值;本币汇率下降,本币币值贬值。反之,则反是。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有利于引进外资,不利于海外投资;有利于外国人到中国旅游、留学和购物,不利于中国人到国外旅游、留学和购物。‎ 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有利于本国企业“走出去”;导致出口导向型 企业生产下降,失业人数增加;有利于出国旅游或到国外留学;有利于提高外债偿还能力;外汇储备贬值。‎ ‎4.2018年某企业生产的产品市场价格为1000元/件,2019年该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此时该商品的价格为( )‎ A. 800元 B. 820元 C. 1100元 D. 1250元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A: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价值决定价格,2019年该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意味着2019‎ 年该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是2018年的125%,因此该商品的价格变为1000/125%=800元,A正确。‎ BCD:三项都是错误的计算结果,BCD排除。‎ 故本题选A。‎ ‎【点睛】1.价格与价值: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场里的商品价格高低不等,首先是因为它们的价值量不同,一般来说,商品的价格与价值成正比。)‎ ‎2.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5.互补品战略是企业利用两种商品之间的互补关系,优化产品组合,达到一定目标的经营战略。下列做法属于该战略的是( )‎ A. 为降低碳排放,某运输公司将动力燃料由汽油改为天然气 B. 为促销增利,某企业降低其喷墨打印机价格,提高墨盒价格 C. 因人力成本上升,某企业投资智能自动化操作,减少人力操作 D. 玉米价格上涨,某饲料厂缩小生产规模,在生产中减少玉米用量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互补品和替代品。A:汽油与天然气互为替代品,A不符合题意。‎ B:喷墨打印机与墨盒属于互补品,B正确。‎ C:人力资源与智能自动化操作互为替代品,C错误。‎ D:“玉米价格上涨,某饲料厂缩小生产规模,在生产中减少玉米用量”不涉及互补或替代,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点睛】两种商品的功能相同或相似,可以满足消费者的相同需求。这两种商品是替代品。两种商品必须结合起来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这两种商品是互补品。‎ ‎6.对于消费者而言,有些商品的消费是买不如租。下列对于“租”消费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租”消费获得的是商品的所有权 ‎②“租”消费获得的是商品的使用权 ‎③“租”消费是通过贷款或分期付款进行的消费 ‎④“租”的商品一般使用次数有限或消费者无力购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租赁消费。①②:“租”消费获得的不是商品的所有权,而是商品的使用权,①错误,②正确。‎ ‎③:“租”消费不是通过贷款或分期付款进行的消费,贷款消费才是通过贷款或分期付款进行的消费,③错误。‎ ‎④:商品一般使用次数有限或消费者无力购买,此种情况下宜采用“租”消费,④正确。‎ 故本题选C。‎ ‎【点睛】按交易方式分,可分为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贷款消费的显著特点是: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商品的所有权没有发生改变的消费方式是租赁消费。‎ ‎7.2018年重庆市经济稳定运行,经济总量(GDP)首次突破2万亿,达到20363.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0%。重庆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86元,同比增长9.2%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1)同比上涨2.1%,不考虑其他因素,PPI恢复性上涨对经济发展的传导作用是( )‎ ‎①企业家投资信心和意愿逐步提升 ‎ ‎②生产规模扩大,劳动力需求增加 ‎③实体经济盈利能力改善,效益提高 ‎ ‎④经济下行压力缓解,经济稳定发展 A. ②→①→③→④ B. ①→④→②→③‎ C. ②→④→①→③ D. ③→①→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价格变动的影响。③:根据试题描述,PPI恢复性上涨,一定程度上会使实体经济盈利能力改善,效益提高,③排首位。‎ ‎①:盈利能力改善,效益提高,使得企业家投资信心和意愿逐步提升,①排第二位。‎ ‎②:企业家投资信心和意愿逐步提升,可能导致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劳动力需求增加,②排第三位。‎ ‎④:经过一系列环节后,最终经济下行压力缓解,经济稳定发展,④排尾位。‎ 综上,D正确;ABC均为错误的传导,ABC排除。‎ 故本题选D ‎【点睛】推导排序选择题一般由题干(题目要求)、备选内容和备选项(内容组合)三部分构成。其特点是要求学生把一些事件、现象或按时间顺序,或按空间方位、或按因果关系等加以排列,选出正确答案。此类题型可以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最常用的方法:“首位判断法”或“尾项判断法”,即找出事件、现象关联中的第一位或最后一位。对于较复杂的排序选择题无法用“首位判断法”直接选出正确答案时,通常采用“首尾两端结合判断法”进行解答。第一步,先看“首”,运用排除法缩小范围。第二步,看“尾”,即对剩余项的“尾”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哪个尾项正确。排序选择题的设计无论内容和形式怎样变化,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充分运用解题技巧,注意备选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就能化繁为简,变难为易。‎ ‎8.国有企业是壮大国家综合实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必须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不断增强活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 )‎ A. 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发挥公有制的主导作用 B. 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增强国有资本控制力 C. 健全公司治理结构,确保国有资本绝对控股 D. 优化国有经济布局,提高非公有制主体地位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国有经济。A: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而不是公有制起主导作用,A错误。‎ B:国有经济做强做优做大,不断增强活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增强国有资本控制力,B符合题意。‎ C:“确保国有资本绝对控股”说法错误,C排除。‎ D:优化国有经济布局,提高公有制主体地位,而不是提高非公有制主体地位,D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1.发展国有经济:地位: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措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强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值增值;发挥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作用,掌握关键和核心技术,形成核心竞争力;实行国有企业重组转型,提高质量和效益,增强实力和竞争力。‎ ‎2.发展国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交叉持股,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有利于推进公司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和效率。‎ ‎9.某民营上市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高达80%,因面临市场占有率持续下降、融资困难等经营困境,2019年该企业主动引入战略投资者并出让35%的股权。该企业此举的目的是( )‎ ‎①调整资本结构,获得股权融资 ‎ ‎②利用兼并重组,扩大企业规模 ‎③通过股权让渡,逐步退出市场 ‎ ‎④引入外部股东,激发企业活力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企业的经营目标、企业破产。①④: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是营利,该企业在债台高筑、市场占有率持续下降、融资困难的情况下,出让35%的股权,这意在引入外部股东,激发企业活力,调整资本结构,获得股权融资,调整资本结构,获得股权融资,①④符合题意。‎ ‎②:该企业只是转让了部分股权,并未扩大企业规模,②错误。‎ ‎③:该企业此举的目的是通过股权转让继续经营,而非退出市场,企业申请破产才会退出市场,③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本题属于组合选择题,可采用以下方法解答:1.排除法。就是对照题干的规定性,先找出错项,再找出与题意不符或者与题意无关的选项,依次排除错项、与题意不符或者与题意无关的选项的方法,本题可排除②③。2.代入法。就是在弄清题干要求的前提下,先从参与组合次数最多的选项人手,对其正误进行分析判断,然后代入,从而排除错误选项的方法。3.组合法。即以题干的要求为标准,先审视所列的各项,判断出很有把握的正确选项,然后将正确选项组合,再到题肢中寻觅答案的方法。‎ ‎10.就业是永恒的课题。习近平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了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意义。解决就业问题,劳动者需要( )‎ A. 破除妨碍劳动力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 B. 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C. 确保平等就业,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D. 劳动者避开低收入、不体面的工作岗位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择业就业观。A:破除妨碍劳动力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该项举措的主体是国家,不是劳动者,A排除。‎ B:解决就业问题,劳动者需要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B正确。‎ C:确保平等就业,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该项举措的主体是国家和企业,不是劳动者,C排除。‎ D:劳动者避开低收入、不体面的工作岗位,这违背了职业平等观,D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树立正确就业观:①树立自主择业观(根据个人的兴趣、专长和条件,自主选择职业)②树立竞争就业观(通过劳动力市场竞争,实现自主择业;努力学习,提高技能和素质,适应市场)③树立职业平等观(各种正当职业的劳动者,都是创造财富所必需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④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现代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导致就业形式多样化,可以灵活选择就业方式;通过通过职业介绍所、媒体广告、网上人才市场、招聘会等多种途径选择职业,实现就业)。‎ ‎11.2019年5月10日,第三、四期储蓄国债发售,两期国债均为固定利率固定期限品种。下列对国债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到期需还本付息 B. 是规避风险的投资 C. 预期收益不确定 D. 以中央政府信誉为担保,没有投资风险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国债。A:债券到期需还本付息,A正确。‎ B:商业保险是规避风险的投资,B错误。‎ C:金边债券,以政府信誉作担保,安全性高,风险较小,预期收益较确定,C错误。‎ D:“以中央政府信誉为担保”说法正确,但“没有投资风险”说法错误,投资有风险,只不过风险大小不同,D错误。‎ 故本题选A。‎ ‎【点睛】国债:国债又称国家公债,是国家以其信用为基础,按照债券的一般原则,通过向社会发行债券筹集资金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国债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由中央政府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由于国债的发行主体是国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认为是最安全的投资工具。‎ ‎12.我国股票发行将由核准制向注册制转变。实行注册制后,股票发行主要不是由政府决定,证券监管机构只对股票发行人的申报文件作形式审查,公司股票的良莠留给市场决定。这一改革给股民的启示是( )‎ A. 股票投资的收益取决于企业经营状况 B. 国家进一步削弱对股票市场的监管 C. 购买股票更需要关注企业的经营状况 D. 股票价格越来越偏离企业实际经营状况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股票。A:股票投资的收益取决于多种因素,而不仅仅取决于企业经营状况,A错误。‎ B:这一改革并不意味着国家进一步削弱对股票市场的监管,国家会进一步加强对股票市场的监管,B错误。‎ C:我国股票发行将由核准制向注册制转变,这一改革给股民的启示是购买股票更需要关注企业的经营状况,C正确。‎ D:这一改革有利于股票价格更符合企业实际经营状况,D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股票收益:获取股息或红利,以及股价上升带来的差价,收益多少取决于企业经营效益,高收益伴随高风险。购买股票,不退股金,可以转让。股票是高收益高风险的投资。‎ ‎13.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但基本民生投入确保只增不减。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保障水平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一半用于大病保险。上述做法( )‎ ‎①表明人民民主是真实的 ‎ ‎②旨在树立政府的权威 ‎③表明人民民主是管用的 ‎ ‎④旨在保障人民的合法合法利益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①④:依据题意,今年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但基本民生投入确保只增不减。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保障水平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一半用于大病保险。上述做法旨在保障人民的利益;表明人民民主是真实的,①④符合题意。‎ ‎②:材料所述的做法的目的不是为了树立政府的权威,②不符合题意。‎ ‎③:材料主旨不是为了说明人民民主是管用的,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点睛】人民民主的特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不仅体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现阶段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指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 ‎(2)人民民主的真实性:①人民民主的真实性既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权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②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3)人民民主的最管用:我国已经建立一整套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 ‎14.习主席在2019年1月召开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强调,黑恶势力是社会毒瘤,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秩序,侵蚀党的执政根基。要紧盯涉黑涉恶重大案件、黑恶势力经济基础、背后“关系网”“保护伞”不放,在打防并举、标本兼治上下真功夫、细功夫,确保取得实效、长效。由此可见( )‎ ‎①在新时代,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被赋予新职责 ‎②民主与专政是相辅相成的,专政是民主的有力保障 ‎③党和政府履行政治职能,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④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才能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民主与专政的关系、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①:在新时代,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被赋予新职责在材料中未体现,①排除。‎ ‎②④:开展扫黑除恶,保证党的执政根基,说明民主与专政是相辅相成的,专政是民主的有力保障,同时也说明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才能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②④正确。‎ ‎③: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我国的执政党,不履行具体职能,③错误。‎ 故本题选C。‎ ‎【点睛】我国的民主和专政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民主和专政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则适用于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另一方面,民主和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15.我国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县及县以下人大代表的选举采取的是直接选举方式,这是因为( )‎ A. 可以充分考虑代表结构的合理性 B. 适用于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 C. 为公民行使选举权提供选择余地 D. 能使每个选民有机会选举中意的代表人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民主选举的方式。A:等额选举可以充分考虑代表结构的合理性,A不符合题意。‎ B:间接选举适用于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B错误。‎ C:直接选举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选择余地,而不是为公民行使选举权提供选择余地,C错误。‎ D:直接选举能使每个选民有机会选举中意的代表人,D正确。‎ 故本题选D。‎ ‎【点睛】各种选举方式的特点:‎ ‎1.直接选举优点:①能更直接的反映民意。实现选民的意志。②更好地调动公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积极性。③有助于加强选民与当选者的联系。局限性:在选民人数多的情况下,直接选举的组织工作和技术工作难度大。选举成本高。范围:①县及县级以下人大代表的选举、②城市的居民委员会选举、③农村的村民委员会选举。‎ ‎2.间接选举: ‎ 优点:选举成本低,便于组织。局限性:选民与当选者之间的联系受到一定阻隔,影响选民意愿的表达。范围: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各级人大代表。‎ ‎3.差额选举:优点: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选择余地,在被选举人之间形成竞争。局限性:可能影响当选者结构合理性;被选举人间的竞争易导致假宣传,金钱交易。范围:人大代表的选举。‎ ‎4.等额选举:优点:可以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局限性:限制选民自由选择,选民易受误导,积极性受影响。范围:在极少情况下使用。‎ ‎5.我国选举方式的选择:选举的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 ‎16.国家工商总局公布了《网络购买商品七日无理由退货指引(征求意见稿)》,公众可通过登录国家工商总局等形式对征求意见稿提出意见。此举的意义在于( )‎ ‎①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 ‎ ‎②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③激发公民参与热情,保障公民的决策权 ‎ ‎④丰富人民民主形式,便于人民直接管理国家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民主决策。①②:公布了《网络购买商品七日无理由退货指引(征求意见稿)》,公众可通过多种形式提出意见,此举的意义在于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①②符合题意。‎ ‎③:在我国,公民可以参与民主决策,但是公民没有决策权,决策权在决策机关,③错误。‎ ‎④:在我国,人民不能直接管理国家,④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民主决策: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电话、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新闻媒体在决策成文前了解民意)、专家咨询制度(论证会、座谈会,征求专家的意见);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公示,是公布一个决策草稿,然后有针对性征求意见);社会听证制度(听证会,征求各方面代表的意见)。‎ 意义: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实施;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17.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决定。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 有利于加强基层政权建设 B. 创新了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C. 有利于人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D. 是实现社区民主自治的决定因素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村民自治。A:村民委员会不是政府,不是基层政权,A错误。‎ B:题中举措并未创新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仍然是村委会和居委会,B错误。‎ C: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决定,这有利于人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C正确。‎ D: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这是实现社区民主自治的决定因素,D错误。‎ 故本题选C。‎ ‎18.下图漫画《越位》对我国政府工作的启示是( )‎ ‎①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②推进政务公开,建设阳光政府 ‎③秉持法无授权则不可为的原则 ‎④厘清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边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依法行政。③④:漫画《越位》对我国政府工作人员的启示是要依法行政,秉持法无授权则不可为的原则,厘清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边界,③④符合题意。‎ ‎①②:漫画强调政府性质不能超出法律边界,不体现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也未体现推进政务公开,建设阳光政府,①②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点睛】巧解漫画类选择题,可采用“口诀”法解答。考生应牢记下列口诀:图画要看全,褒讽弄明显,题旨是什么,联系课本选。“图画要看全”是指要看漫画中的人和物,把握人、物的特征及其相互联系,注意漫画中的文字,注意漫画中的人、物与文字的关系,从整体上把握漫画的寓意。“褒讽弄明显”,我们先弄清是褒还是贬,这对于选择有导向作用。“题旨是什么”,是指要在分析漫画的基础上,真正弄清漫画的寓意和主旨。弄清“题旨”要通过分析与综合,实现从现象到本质、从表意到寓意的飞跃。“联系课本选”,是指在具体做题时,应将题干、题肢和书本主干知识相联系,不能脱离课本知识。‎ ‎19.过去,群众千方百计托关系打听案件进展,如今,法院通过网络平台主动、及时公开审判流程信息:过去,判决书只有双方当事人能看到,如今,公众对判决进行类案分析已经成为常态。这些举措有利于( )‎ ‎①提升审判机关公信力 ‎ ‎②完善国家监察体制 ‎③加强公民与社会监督 ‎ ‎④切实维护群众的所有利益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行政监督。①③:法院通过网络平台公开审判流程信息,不仅可以让当事人看到案件进展情况,还可以让公众对案件进行情况进行监督,这有利于加强公民与社会监督,提升审判机关公信力,①③正确。‎ ‎②:题目中的表述没有涉及到对国家监察体制的完善,②不符合题意。‎ ‎④:题中举措有利于切实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而不是维护群众的所有利益,④错误。‎ 故本题选B。‎ ‎20.“全国通办”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举措。现在,出入境证件可全国通办(即内地居民可在全国任一出入境管理窗口申请办理,申办手续与户籍地一致),小车驾照可全国通考。“全国通办”旨在( )‎ A. 简化办事流程,实现治理现代化 B. 提高服务意识,实现凡事“就近办”‎ C. 减轻群众负担,推进办事便利化 D. 创新监督方式,让权力入制度之“笼”‎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建设服务型政府、政府的职能是有限的。A:“全国通办”并不是简化办事流程,实现治理现代化,A不符合题意。‎ B:凡事“就近办”,说法过于绝对化,B排除。‎ C: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政府必须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全国通办”旨在减轻群众负担,推进办事便利化,C符合题意。‎ D:材料没有体现加强对权力的监督,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21.政府的权威,是指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过程中形成的得到人民认可的威望和影响力。下列关于政府权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权威的政府需要不断扩大权利,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B. 山东省委组织专家分赴全省17市进行实地调研能有效提高政府权威 C. 从根本上讲,一个政府是否具有权威是由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 D. 区别政府有无权威的标志是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民认可和接受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政府权威。A:政府的权利是法定的,不可以随意扩大,A错误。‎ B:山东省委组织专家分赴全省17市进行实地调研,这是党的活动,与提高政府权威没有关系,B错误。‎ C:从根本上讲,一个政府是否具有权威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C错误。‎ D:区别政府有无权威的标志是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民认可和接受,D正确。‎ 故本题选D。‎ ‎22.个人所得税法草案由财政部、税务总局共同起草,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由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由此可见( )‎ A. 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最高决定权 B. 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 C. 我国各国家机关职权独立、相互监督 D. 财政部和税务总局是全国人大的职能部门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国家机构、人民地位。A:全国人大行使最高决定权,A错误。‎ B:将个人所得税法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说明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B符合题意。‎ C: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其他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C错误。 ‎ D:财政部和税务总局是国务院的职能部门,D错误。‎ 故本题选B。‎ ‎23.某县坚持开展人大代表述职活动,通过人大代表的述职,人民群众对人大代表的监督由评议转变为对其履职情况进行量化考核,当地百姓形象地把它称为人大代表的“赶考”。该县人大代表的“赶考”( )‎ A. 是公民对人大代表行使监督权和质询权的体现 B. 体现了公民具有对人大代表进行社会评议的义务 C. 表明人大代表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做到执政为民 D. 有利于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正确行使国家权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人大代表的职权、人大代表的义务、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A:公民没有质询权,人大代表享有质询权,A错误。‎ B:对人大代表进行社会评议是公民的权利,不是义务,B错误。‎ C: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对共产党员的要求,中国共产党要做到执政为民,C错误。‎ D:县人大代表的“赶考”,接受人民群众评议,有利于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正确行使国家权力,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24.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强调一个“严”字。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打铁还需自身硬”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全面从严治党是我们党立下的军令状。全面从严治党( )‎ A. 需要健全问责机制,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B.‎ ‎ 能够维护党的纪律,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C. 可以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行政能力 D. 可以完善法律体系,贯彻依法治国方略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党的建设。A:全面从严治党需要健全问责机制,推进党风廉政建设,A正确。‎ B: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我国的执政党,不履行具体职能,不进行社会管理,B错误。‎ C:中国共产党要提高执政能力,政府要提高行政能力,C错误。‎ D:中国共产党不能完善法律体系,人大能够完善法律体系,D错误。‎ 故本题选A。‎ ‎25.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期间,各位政协委员以离度的政治责任感列席人大会议,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如果请你为此段新闻内容拟一个标题,最恰当的是 A. 高举协商大旗共掌国家政权 B. 履行国家职能凝聚民族共识 C. 民主激荡智慧 团结汇聚力量 D. 发挥政协职能 领导国家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A表述错误,“共掌国家政权”不是政协的作用; B表述错误,“履行国家职能”不是政协的作用; C符合题意,根据题意,“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期间,各位政协委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列席人大会议,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体现了民主激荡智慧 团结汇聚力量; D表述错误,“领导国家发展”不是政协的作用; 故选C。‎ ‎26.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在新疆各族群众中引起共鸣。他们表示,民族团结是发展的基石,一定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加强民族团结稳定需要( )‎ A. 把充分依靠民族地区自我管理作为根本保证 B. 深化民族团结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C. 坚持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原则 D.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和法院依法行使自治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民族团结、自治机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A:材料未涉及充分依靠民族地区自我管理,强调的民族团结,同时加强民族团结的根本在于坚持民族区域自治,A错误且不符合题意。‎ B:加强民族团结稳定需要深化民族团结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B符合题意。‎ C: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社会主义民族的写照,不是民族原则,C错误。‎ D: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和政府依法行使自治权,法院不是自治机关,不能行使自治权,D错误。‎ 故本题选C ‎27.独龙族是我国28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长期聚居于深山峡谷中的云南省贡山县独龙江乡。新中国成立初期,该族告别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新时代独龙族人民团结一心、艰苦奋斗,2018年实现整族脱贫,独龙族的两次跨越( )‎ ‎①是维护独龙族人民群众民主权利的根本保障 ‎②是我国改善民生、促进共同发展的生动写照 ‎③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④表明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①:错在“根本保障”,①排除。‎ ‎②③:新中国成立初期,独龙族告别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新时代独龙族人民团结一心、艰苦奋斗,2018年实现整族脱贫,独龙族的两次跨越是我国改善民生、促进共同发展的生动写照,也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优越性,②③符合题意。‎ ‎④: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④错误,‎ 故本题选C。‎ ‎28.2018年11月20日,新修订的《宗教事务条例》正式施行。《条例》采取多项措施,遏制宗教商业化倾向,进一步规范宗教界财务管理,《条例》的实施 ‎①保护了信教群众的合法权益 ‎ ‎②体现我国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③有利于宗教的社会主义改造 ‎ ‎④说明宗教应独立于经济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正确,《条例》采取多项措施,遏制宗教商业化倾向,进一步规范宗教界财务管理。《条例》的实施保护了信教群众的合法权益,体现我国依法管理宗教事务。③错误,条例的实施不是为了改造宗教,而是为了依法管理宗教事务。④错误,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宗教属于文化范畴,宗教并不独立于经济发展。故答案为A。‎ ‎29.2019年6月13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香港人权与民主法》,该法要求美国政府每年认证香港的自治状态,主要是检视香港的人权和民主标准,从而决定是否维持香港所享有的特殊待遇,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根据材料,下列解读正确的有( )‎ A. 国际关系的内容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B. 维护国家统一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 C. 中方坚决反对是基于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D.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美两国加强合作的立足点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主权的重要性、国际关系的内容和形式、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A:国际关系的内容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A排除。‎ B:和平共处无线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B错误。‎ C:中方坚决反对美国插手香港事务是基于维护国家主权,因为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C正确。‎ D: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立足点,D错误。‎ 故本题选C。‎ ‎30.2019年6月11日,中国海军“辽宁”号航母编队穿越宫古海峡进入太平洋,进行跨越岛链常态化训练。“辽宁”号航母编队的行为是在行使主权国家的 A. 平等权 B. 独立权 C. 自卫权 D. 管辖权 ‎【答案】C ‎【解析】‎ ‎【详解】A:平等权是指主权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也不论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有何差异,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材料没有体现主权国家的平等权,A不合题意。‎ B:独立权是主权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材料没有体现,排除B。‎ C:自卫权是主权国家拥有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中国海军“辽宁”号航母编队穿越宫古海峡进入太平洋,进行跨越岛链常态化训练。“辽宁”号航母编队的行为是在行使主权国家的自卫权,C符合题意。‎ D:管辖权是主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辖的权利,材料没有体现,排除D。‎ 故本题选C。‎ ‎31.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讲话表示,应对气候变化推进可持续发展和新技术应用是2019年联合国的关键行动领域。由此可见( )‎ A. 国际社会安全形势更加严峻 B. 联合国积极促进世界经济、社会发展 C. 联合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D. 联合国是国际社会最具代表性的非政府间国际组织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联合国的性质、联合国的宗旨、联合国的作用。A:材料未体现国际社会安全形势更加严峻,A排除。‎ B: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讲话表示,应对气候变化推进可持续发展和新技术应用是2019年联合国的关键行动领域,由此可见联合国积极促进世界经济、社会发展,B符合题意。‎ C:联合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不是主导作用,C错误。‎ D:联合国是国际社会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的政府间的国际组织,不是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D错误。‎ 故本题选B。‎ ‎32.2019年6月5日到7日,习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元首宣布发展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拓展和深化各领域合作,实现两国关系提质升级。加强中俄关系,不仅是为两国人民谋幸福,也是为世界人民谋发展。可见,推动中俄关系进一步发展( )‎ A. 中俄两国已结成全面友好的战略盟国 B. 表明竞争、合作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C. 顺应了当今世界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时代潮流 D. 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军事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时代主题、国际竞争的实质、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A:中国主张独立自主,不与任何一个国家结盟,A错误。‎ B:竞争、合作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早有定论,并不需要推动中俄关系表明的,B错误。‎ C: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拓展和深化各领域合作,实现两国关系提质升级。加强中俄关系,不仅是为两国人民谋幸福,也是为世界人民谋发展,说明推动中俄关系进一步发展顺应了当今世界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时代潮流,C符合题意。‎ D: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D错误。‎ 故本题选C ‎33.当今世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不断抬头,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复杂交织。对此,中国应该( )‎ ‎①积极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 ‎ ‎②携手全球伙伴构建命运共同体 ‎③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权威 ‎ ‎④引领世界朝着多极化深入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建立国际新秩序、世界多极化进程、构建命运共同体。①②:应对复杂的国际问题,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中国应积极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应携手全球伙伴构建命运共同体,①②符合题意。‎ ‎③:材料未涉及联合国,也就没有体现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权威,③排除。‎ ‎④:中国推动世界多极化,但不是引领世界朝着多极化深入发展,④错误。‎ 故本题选A。‎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4分)‎ 二、简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计36分。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所提问题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和说明。‎ ‎34.材料一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豆进口国,进口大豆主要提供食用植物油和榨油剩下的豆粕(作为高禽养殖饲料)。2018年,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我国从美国进口大豆持续减少,为我国大豆供给带来了严峻挑战。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农业农村部发布《2019年种植业工作要点》,要求进一步提高大豆补贴标准,稳定恢复大豆种植面积。今年全国大豆种植面积预计将恢复性增长1000万亩,增幅将达到9.5%。‎ 材料二 中美贸易摩擦波及大豆在内的诸多行业,压力之下,外贸企业积极应对,提升“内功”,努力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有企业在美国等国设厂,全球布局成效显著;也有企业秉持“技术为王”,对产品的价值抱有信心;还有企业重视品牌优势,不断向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不考虑其他因素,在图中画出提高补贴标准后大豆生产变化的曲线(用S'表示),并分析说明大豆振兴计划对大豆市场的影响。(请用笔在答题卡上清楚画图)‎ ‎(2)面对中美贸易摩擦,外贸企业应如何提升“内功”,努力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答案】(1)①画线:‎ ‎②影响: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变动。大豆振兴计划能够保障大豆有效供给,促进大豆供求平衡,稳定市场价格与市场秩序;价格变动影响着需求和生产。大豆振兴计划能够更好的满足市场需求,降低下游企业生产成本;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我国大豆振兴计划会使世界大豆出口贸易格局发生变化。‎ ‎(2)①及时调整完善经营战略,开拓其他国际贸易市场,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加快“走出去”步伐,到境外直接投资,降低风险。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③重视品牌建设,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大豆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大豆进口状况和国家对大豆的重视以及外贸企业积极应对美国的打压为材料,从《经济生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读图能力,考查考生解读材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第(1)问,本题要求考生思考不考虑其他因素,在图中画出提高补贴标准后大豆生产变化的曲线(用S'表示),并分析说明大豆振兴计划对大豆市场的影响(请用笔在答题卡上清楚画图)。试题分为两步,第一步,画线,考生要认真研读题中已知图表,观察发现,供给虽价格的升高而增多。然后结合试题条件:提高补贴标准,不考虑其他因素,判断供给曲线如何不变化。考生经分析可知,提高补贴标准,相当于大豆价格增加,这样会增加大豆的种植规模,大豆产量增多,供给增多,供给曲线向右移动,而此时大豆价格不变(图见答案)。第二步,分析大豆振兴计划对大豆市场的影响。考生应首先联想到供求变化及其对价格的影响,接着分析价格变化对生活与生产的影响;最后结合经济全球化联想到大豆振兴计划对大豆出口格局的影响。‎ 第(2‎ ‎)问,本题要求考生分析面对中美贸易摩擦,外贸企业应如何提升“内功”,努力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知识范围未做限定,属于宏观考查。考生需结合材料分析确定答题的知识角度,试题设问主体为企业,“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意味着企业经营成功,因此回答本题的主要知识点是企业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考生运用这一知识要点分析说明材料,形成答案要点。可从战略、创新、品牌等角度予以阐释。‎ ‎①战略角度:写出主干知识:及时调整完善经营战略。具体做法:开拓其他国际贸易市场,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加快“走出去”步伐,到境外直接投资,降低风险。‎ ‎②创新角度:写出主干知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具体做法:加快研发,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③品牌角度:写出主干知识:重视品牌建设。具体做法:重视品牌建设,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 ‎【点睛】本题属于“措施来”主观题。考生要认真研读材料,然后回归教材,即把设问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寻找答题思路,在解答“措施类”题目时首先是联系课本,看看课本上有没有给我们提供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和方法。抓住试题设问主体——企业,知识点的确定变得相对容易一些。‎ ‎35.材料一 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国务院有关部门拟订了外商投资法草案,并将外商投资法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在审议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对草案进行修改和完善。2019年3月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材料二 2019年5月23日,上海市通过了《关于贯彻实施〈外商投资法>若干问题的决定》,该《决定》除了强调政府必须在法定权限内制定外商投资促进政策,还增加了授权政府制定政策措施打造外商投资商环境、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加强对《外商投资法》及本决定实施情况的监督的规定。相比之前的法律法规更注重“限制管理”,这对政府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说明《外商投资法》的制定是如何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的? ‎ ‎(2)结合材料二,说明《外商投资法》的执行落地对我国政府管理提出了哪些更高要求?‎ ‎【答案】(1)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活动原则,有利于保证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③人大常委会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与时俱进,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④《外商投资法》的制定彰显我国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展现我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2‎ ‎)①政府要转变职能,打造服务型政府,提升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水平。②坚持依法行政,必须在法定权限内行使职权。③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制定外商投资促进政策。④自觉接受监督,营造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外商投资法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外商投资法的制定及实施为材料,从《政治生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第(1)问,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外商投资法》的制定是如何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的。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需要考生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试题指向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因此考生可联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相关知识有根本政治制度安排、组织活动原则、立法权的行使、《外商投资法》的制定的意义。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①从根本政治制度安排角度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②从组织活动原则角度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活动原则,有利于保证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③从立法权的行使角度看,人大常委会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与时俱进,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 ‎④从《外商投资法》的制定的意义角度看,《外商投资法》的制定彰显我国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展现我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第(2)问,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外商投资法》的执行落地对我国政府管理提出了哪些更高要求。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需要考生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试题指向是政府管理,因此考生可联系政府的相关知识有政府的职能、依法行政、决策、监督。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作答即可。‎ ‎①从政府的职能角度看:政府要转变职能,打造服务型政府,提升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水平。‎ ‎②从依法行政角度看,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必须在法定权限内行使职权。‎ ‎③从政府决策角度看,政府要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制定外商投资促进政策。‎ ‎④从监督角度看,政府要自觉接受监督,营造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 ‎【点睛】政治学科主观题,特别是材料分析题,往往都要解决三个逻辑:材料逻辑、知识逻辑、整合逻辑。材料逻辑就是对材料进行解读,一般是提取关键信息或者对材料进行意思上的分层;知识逻辑就是搜寻解答问题所需的相关联的知识点;整合逻辑就是将知识点和材料的解读有机结合在一起。做好这三步,问题也就基本迎刃而解。‎ ‎36.材料一 习总书记强调,2019年是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各级党委务必高度重视,要把各项措施落实到村、到户、到人。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党的政策对老百姓好,才是真正的好。党的各项惠民政策要落实好,乡亲们要一起奋斗,努力向前奔跑,争取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 材料二 建国70年来,我们不仅基本消除了国内贫困,而且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我们始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倡导多边主义,推动各方各施所长、各尽所能;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不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把绿色作为底色,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共同以零容忍态度打击腐败;努力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引入各方普遍支持的规则标准,尊重各国法律法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消除贫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让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党的相关知识,分析各级党委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中国是如何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的?‎ ‎【答案】(1)①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抓好脱贫攻坚工作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 ‎②是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决定的。抓好脱贫攻坚工作有利于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③中共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抓好脱贫攻坚工作有利于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④有利于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或共享发展理念),由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密切党群关系,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 ‎)①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自觉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始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倡导多边主义,推动各方各施所长、各尽所能,体现我国的大国担当和外交智慧。②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增强综合国力,带动周边及世界的稳定和繁荣。我国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不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把绿色作为底色,为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③我国兼顾他国合理关切,拓展国家间的共同利益,努力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引入各方普遍支持的规则标准,尊重各国法律法规,在谋求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实现合作共赢,促进各国共同发展。④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消除贫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让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为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解析】‎ ‎【分析】‎ 本题以脱贫攻坚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阶段以及我国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的贡献为材料,从《政治生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探究论证问题、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第(1)问,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政党的相关知识,说明各级党委为什么要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本题为原因类试题,解读设问可知,本题考查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考生可以运用党的知识点来回答这一问题,从党的地位、性质、宗旨、执政理念、执政方式等。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重视扶贫开发是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体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重视扶贫开发事关人民的切身利益,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 第(2)问,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中国是如何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的。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然后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时代主题、发展道路、国家利益、外交政策。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 ‎①从时代主题角度看:写出主干知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联合国的宗旨简单地说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材料信息:“始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倡导多边主义,推动各方各施所长、各尽所能。”说明中国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②从发展道路角度看,写出主干知识: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材料信息:“我国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不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把绿色作为底色,为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说明中国在增强综合国力,带动周边及世界的稳定和繁荣,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③从国家利益角度看,写出主干知识:我国兼顾他国合理关切,拓展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材料信息:“努力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引入各方普遍支持的规则标准,尊重各国法律法规。”说明中国在谋求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实现合作共赢,促进各国共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④从外交政策角度看,写出主干知识: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材料信息:“聚焦消除贫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让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说明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点睛】第(1)问,本题为原因类试题,解答原因类试题一般做到“两审读,一发散,一结合”,所谓“两审读”,第一就是审读主干材料,依据主干材料抽取主体信息和主旨信息;第二是审读设问,通过设问明确指示的指向范围,或者主体指向。“一发散”就是依据设问或者主干信息,明确问题核心,以问题核心为中心,发散相关有效知识点。“一结合”,结合发散指向和设问核心,正确作答。‎ 第(2)问,本题属于“措施类”主观题,以“如何……”的句式呈现。考生要认真研读材料,从然后回归教材,即把设问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寻找答题思路,在解答“措施类”题目时首先是联系课本,看看课本上有没有给我们提供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和方法。‎ 三、探究题:请你进入下列情境中,参与问题的探究与分析,并将你的观点与建议写在答题纸上。(每小问6分,共18分)‎ ‎37.消费是中国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也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力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快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有利于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有利于实现需求引领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互促进,推动高质量发展;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互促共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手上有钱”使得近年来居民消费水平提高,消费呈现升级态势。但教育、医疗和购房等方面的高昂费用和预期支出,城镇低收入阶层和广大农民消费能力的不足,严重制约了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提高。‎ 中国互联网蓬勃发展,满足了人民消费升级的需求。但网民在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红利的同时,也面临着如何规范使用网络的考验。有网民肆意言论暴力攻击他人、人肉搜索泄露他人隐私。还有各种伎俩的网络谣言层出不穷,网络环境堪忧。‎ 结合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1)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加快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的意义。‎ ‎(2)有人认为,只要“手上有钱”,消费必然呈现升级态势。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加以评析。‎ ‎(3)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谈谈公民在规范使用网络中应有的责任担当。‎ ‎【答案】(1)①有利于激发居民消费潜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②有利于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导向作用,推动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高质量发展。③有利于为消费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2)①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家庭收入水平提高,家庭消费水平也会相应提高,收入会为消费态势升级奠定基础,可能会改善消费结构,提高消费层次。‎ ‎②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家庭人口数量,也是影响家庭消费的重要因素。倘若物价持续走高,家庭供养人口增多,即使家庭收入增多,消费结构不一定改善,消费态势也不一定升级。‎ ‎③从根本上说,家庭消费水平,受社会经济水平的制约。要想实现消费态势升级,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④题中观点既有其合理性,也有错误之处。‎ ‎(3)①公民必须树立法治意识、增强法治观念。②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网络为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但是公民规范使用网络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得超越宪法和法律。③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公民既要树立权利意识,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又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公民更加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公民通过网络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行使权利,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维护网络正常秩序的义务,积极承担公民责任。④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公民通过网络维权,在维护自身正当利益的同时,尊重他人的正当利益。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国家利益置上。‎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消费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国家促进消费的举措以及居民的消费情况为材料,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第(1‎ ‎)问,本题要求考生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加快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的意义。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需要考生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属于意义来试题,可从消费的基础性作用、消费对生产的导向作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等。考生从这些角度分析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的意义,形成答案要点。‎ 第(2)问,本题要求考生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对只要“手上有钱”,消费必然呈现升级态势这一观点加以评析。考生可分层设问,逐一作答。消费升级是不是要“手上有钱”,为什么?消费升级是不是只要“手上有钱”?如果不是,还需要什么?为什么?这样设问后就能找到知识角度: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物价、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等。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角度分析题中观点。‎ 第(3)问,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谈谈公民在规范使用网络中应有的责任担当。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需要考生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可从意识和行为上分析。意识:公民必须树立法治意识、增强法治观念。行为上课从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原则上阐释: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网络为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但是公民规范使用网络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得超越宪法和法律。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公民既要树立权利意识,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又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公民更加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公民通过网络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行使权利,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维护网络正常秩序的义务,积极承担公民责任。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公民通过网络维权,在维护自身正当利益的同时,尊重他人的正当利益。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国家利益置上。‎ ‎【点睛】第(1)问,本题属于“意义类”主观题。应简要分析试题设问指向的理论依据,即知识要点可简写,“意义”的解答要遵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直接到间接的思维顺序,一般用“……有利于……”的句式或者动词(促进、推动、增强、保障,等等)引领的句型表达。解答时要求学生吃透教材的基本观点并具有调动运用知识以及分析和阐述观点的能力,审题的关键是抓住有效信息和设问要求,调动相关知识进行分析作答 第(2)问,本题属于“评析类”主观题。限定了知识范围,作答此题只需运用限定范围内的知识,其余知识不会成为得分点。思考时可对观点分层设问,注意作答。最后总结,阐明态度。‎ 第(3)问,本题可采用回归教材法,看看课本上有没有给我们提供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和方法,把设问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挖掘材料时从材料中找出关键的语句;对材料分层,概括层意,从材料中找出原因,针对原因或问题找出解决的措施,或者从反面吸取经验教训,正面归纳答案。‎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