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1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新教材高中物理第十二章电能能量守恒定律3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课堂检测含解析 人教版必修第三册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1.某兴趣小组探究用不同方法测定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他们提出的实验方案中有如下四种器材组合,为使实验结果尽可能准确,最不可取的一组器材 是 ( ) A.一个安培表、一个伏特表和一个滑动变阻器 B.一个伏特表和多个定值电阻 C.一个安培表和一个电阻箱 D.两个安培表和一个滑动变阻器 【解析】选D。安培表测电流,伏特表测路端电压,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的阻值从而获得多组数据,故A可取;伏特表测路端电压,电流可由路端电压和定值电阻求得,通过改变接入定值电阻的个数改变电路的电阻,故B可取;安培表测电流,再由电流和电阻箱可得路端电压,通过改变电阻箱阻值改变电路的电阻,故C可取;两个安培表和一个滑动变阻器,不管怎么组合,都不能测出路端电压,故不能测出电动势和内阻,故D最不可取。 【补偿训练】 (多选)用伏安法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应选用旧的干电池作为被测电源,以使电压表读数变化明显 B.应选用内阻较小的电压表和电流表 C.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不能使滑动变阻器短路造成电流表过载 D.使滑动变阻器阻值尽量大一些,测量误差才会小 【解析】选A、C。由U=E-Ir可知,应选用旧的干电池作为被测电源,以使电压表读数变化明显,故A正确;实验所用电池内阻很小,相对于电源来说应采用电流表外接法,电流表外接法的误差来源是电压表的分流,电压表内阻越大,实验误差越小,应选择内阻大的电压表进行实验,故B错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不能使滑动变阻器短路造成电流表过载,防止损坏电流表,故C正确;如果电源电动势较小,实验时滑动变阻器阻值不宜太大,滑动变阻器阻值太大,电路电流太小,电流表读数误差较大甚至不能读数,并且调节电流时非常困难,故D错误;故选A、C。 2.(多选)用图像法计算电动势和内阻时,先要描点,就是在U-I坐标系中描出与每组I、U值对应的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些点应当准确地分布在一条直线上,即U-I图线应通过每个点 B.这些点应当基本在一条直线上,由于偶然误差不能避免,所以U-I图线不可能通过每一个点 C.画U-I图线应当使它通过尽可能多的描出的点 - 10 - D.不在U-I图线上的点应大致均衡地分布在图线的两侧,个别偏离直线太远的点,应当舍去 【解析】选B、C、D。描点作图法需要注意的问题:由于偶然误差不能避免,所以U-I图线不可能通过每一个点,但应当使它通过尽可能多的描出的点,不在U-I图线上的点应大致均衡地分布在图线的两侧,个别偏离直线太远的点,应当舍去。所以B、C、D正确,A错误。 3.(多选)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来测量电池电动势和内电阻,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了如图2所示的U-I图线,由图可知 ( ) A.电池电动势的测量值为1.4 V B.电池内阻的测量值为3.5 Ω C.外电路发生短路时的电流为0.4 A D.电压表的示数为1.20 V时,电流表的示数I′=0.20 A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应注意的以下两点 (1)由图像的纵坐标可知电源的电动势,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出内电阻,进而求出路端电压为1.20 V时的电流。 (2)要明确图像的意义,同时注意纵坐标不是从零开始的,不能想当然地将横坐标的截距当作短路电流。 【解析】选A、D。由图示图像可知,电源U-I图像与纵轴交点坐标值为1.40,则电源的电动势测量值为E=1.40 V,故A正确;电源的内阻大小等于图像斜率的绝对值,为r== Ω=1 Ω,故B错误;外电路发生短路时的电流为I短== A=1.4 A,故C错误;当电压表示数为1.2 V时,电流表的示数I′== A=0.2 A,故D正确。故选A、D。 4.小明测定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室有如下实验器材: 干电池一节 (电动势约为1.5 V) 量程为3.0 V的电压表V1 量程为15 V的电压表V2 - 10 - 量程为0.6 A的电流表A1 量程为3.0 A的电流表A2 最大阻值为20 Ω的滑动变阻器R1 最大阻值为100 Ω的滑动变阻器R2 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减小实验误差,电压表应选择 ,电流表应选择 ,滑动变阻器应选择 。(选填器材对应的字母) (2)将所选的实验器材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 (3)连接好电路后,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得到多组实验数据,将所得数据描点在坐标系中,并将这些点连起来如图所示。由图可知该电池的电动势大小为 V,测量值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内阻大小为 Ω,测量值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解析】(1)一节干电池电动势约为1.5 V,则为了减小实验误差,电压表应选择V1,电流表应选择A1,滑动变阻器应选择R1。 (2)电路连线如图所示: - 10 - (3)由图示电源U-I图像可知,图像与纵轴交点坐标值为1.50,电源电动势E=1.50 V,电源内阻:r== Ω=0.800 Ω,相对于电源来说,电流表采用外接法,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使得电流表的测量值小于通过电源的电流,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值均小于真实值。 答案:(1)V1 A1 R1 (2)见解析 (3)1.50 偏小 0.800 偏小 【总结提升】实物图连接的技巧:实物图连接是一类考查学生实验技能和操作能力较为有效的题型,连线前一定要画出实验电路图,然后按图连线,且必须注意以下四点: (1)连线不能交叉; (2)必须把线接在接线柱上; (3)电流应从电表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4)变阻器应处在有效控制状态。 (5)连实物图时,应先串后并,先连控制电路后连测量电路。 5.利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要求尽量减小实验误差。 (1)应该选择的实验电路是图中的 (选填“甲”或“乙”)。 (2)现有电流表(0~0.6 A)、开关和导线若干,以及以下器材: A.电压表(0~15 V) B.电压表(0~3 V) C.滑动变阻器(0~50 Ω) D.滑动变阻器(0~500 Ω) 实验中电压表应选用 ;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均选填相应器材前的字母) (3)某位同学记录的6组数据如表所示,其中5组数据的对应点已经标在如图的坐标纸上,请标出余下一组数据的对应点,并画出U-I图线。 序号 1 2 3 4 5 6 电压U/V 1.45 1.40 1.30 1.25 1.20 1.10 - 10 - 电流I/A 0.060 0.120 0.240 0.260 0.360 0.480 (4)根据(3)中所画图线可得出干电池的电动势E= V,内阻r= Ω。 【解析】(1)干电池的内阻较小,电压表的分流作用可以忽略,可以用滑动变阻器中的电流来代替干路中的电流,所以选甲图电路。(注意:两种实验电路都存在系统误差,题图甲实际测量的电阻是电源内阻与电压表的并联电阻,而图乙测量的电阻是电池内阻与电流表内阻之和) (2)由于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1.5 V,所以选择0~3 V量程的电压表;电流表量程是0.6 A,需要总电阻最小2 Ω多,故滑动变阻器选C。 (3)如图所示: (4)纵截距为电动势1.5 V,则电源电动势E=1.5 V,斜率的绝对值为内阻 r== Ω=0.83 Ω。 答案:(1)甲 (2)B C (3)见解析图 (4)1.50(1.49~1.51) 0.83(0.81~0.85) 6.用实验测一电池的内阻r和一待测电阻的阻值Rx。已知电池的电动势约6 V,电池内阻和待测电阻阻值都为数十欧。可选用的实验器材有: 电流表A1(量程0~30 mA); 电流表A2(量程0~100 mA); 电压表V (量程0~6 V); 滑动变阻器R1(阻值0~5 Ω); - 10 - 滑动变阻器R2(阻值0~300 Ω); 开关S一个,导线若干条; 某同学的实验过程如下: Ⅰ.设计如图所示的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 Ⅱ.将R的阻值调到最大,闭合开关,逐次调小R的阻值,测出多组U和I的值,并记录。以U为纵轴,I为横轴,得到如图所示的图线。 Ⅲ.断开开关,将Rx改接在B、C之间,A与B直接相连,其他部分保持不变。重复Ⅱ的步骤,得到另一条U-I图线,图线与横轴I的交点坐标为(I0,0),与纵轴U的交点坐标为(0,U0)。 回答下列问题: ①电流表应选用 ,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 ②由图线得,电源内阻r= Ω。 ③用I0、U0和r表示待测电阻的关系式Rx= ,代入数值可得Rx。 ④若电表为理想电表,Rx接在B、C之间与接在A、B之间,滑动变阻器滑片都从最大阻值位置调到某同一位置,两种情况相比,电流表示数变化范围 ,电压表示数变化范围 。(均选填“相同”或“不同”) 【解析】①由题U-I图线可知电流表量程应为0~100 mA,故选A2。路端电压大于5.5 V,而电源电动势E=6 V,故R外≫r,则滑动变阻器选R2。 ②由题图得:r==25 Ω。 - 10 - ③Rx+r=,Rx=-r。 ④电流I=,r+Rx一定,R从300 Ω变到某同一阻值,电流表示数变化范围相同。Rx接A、B间时,U=(R+Rx),Rx接B、C间时,U′=R,故两种情况下电压表示数变化不同。 答案:①A2 R2 ②25 ③-r ④相同 不同 7.在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实验室提供了合适的实验器材。 (1)甲同学按电路图a进行测量实验,其中R0=1 Ω,则 ①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b中完成电路的连接; ②由电压表的读数U和电流表的读数I,画出U-I图线如图c所示,可得电源的电动势E= V,内阻r= Ω。(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乙同学将测量电路连接成如图d所示,其他操作正确,由电压表的读数U和电流表的读数I,画出U-I图线如图e所示,可得电源的电动势E= V,内阻r= Ω。(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10 - 【解析】(1)①根据原理图可得出对应的实物图,如图所示; ②在画出的U-I图像中,纵轴的截距表示电源电动势,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内阻与定值电阻R0的和,根据题图c可得:E=3.00 V,r+R0=||= Ω=1.38 Ω,且R0=1 Ω,则r=0.38 Ω; (2)由乙同学的电路接法可知,R左右两部分并联后与R0串联,则可知,在滑片移动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先增大后减小,则路端电压先增大后减小,所以出现题图e所示的图像,则由图像可知,当电压为2.40 V时,电流为 0.50 A,此时滑动变阻器两部分电阻相等,则总电流为I1=1 A;而当电压为2.30 V时,电流分别对应0.33 A和0.87 A,则说明当电压为2.30 V时,干路电流为I2=0.33 A+0.87 A=1.2 A;则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2.40 V=E-1 A×r, 2.30 V=E-1.20 A×r,解得:E=2.9 V,r=0.50 Ω。 答案:(1)①见解析 ②3.0 0.38 (2)2.9 0.50 【补偿训练】 在实验室测量两个直流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电源甲的电动势大约为4.5 V,内阻大约为1.5 Ω;电源乙的电动势大约为1.5 V,内阻大约为1 Ω。由于实验室条件有限,除了导线、开关外,实验室还能提供如下器材: A.量程为0~3 V的电压表V B.量程为0~0.6 A的电流表A1 C.量程为0~3 A的电流表A2 D.阻值为4.0 Ω的定值电阻R1 E.阻值为100 Ω的定值电阻R2 F.最大阻值为10 Ω的滑动变阻器R3 - 10 - G.最大阻值为100 Ω的滑动变阻器R4 (1)选择电压表、电流表、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等器材,采用图甲所示电路测量电源甲的电动势和内阻。 ①定值电阻应该选择 (选填“D”或“E”);电流表应该选择 (选填“B”或“C”);滑动变阻器应该选择 (选填“F”或“G”)。 ②分别以电流表的示数I和电压表的示数U为横坐标和纵坐标,计算机拟合得到如图乙所示U-I图像,U和I的单位分别为V和A,拟合公式为U=-5.6I+4.4。 则电源甲的电动势E= V,内阻r= Ω。(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③在测量电源甲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产生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 A.电压表的分流作用 B.电压表的分压作用 C.电流表的分压作用 D.电流表的分流作用 E.定值电阻的分压作用 (2)为了简便快捷地测量电源乙的电动势和内阻,选择电压表、定值电阻等器材,采用图丙所示电路。 ①定值电阻应该选择 (选填“D”或“E”)。 - 10 - ②实验中,首先将K1断开,K2闭合,电压表示数为1.48 V。然后将K1、K2均闭合,电压表示数为1.23 V,则电源乙电动势E= V,内阻r= Ω。(小数点后保留两位小数) 【解析】(1)①首先根据电流的范围可以确定定值电阻必须选4.0 Ω的D(假设选100 Ω的,电流太小无法测量);然后相应的滑动变阻器也可以确定选10 Ω的F,便于测量;然后根据电流的范围可以确定电流表应该选择0.6 A的B(3 A量程太大)。 ②由表达式U=-5.6I+4.4及U=E-I(r+R1)可知,电源电动势为E=4.4 V,内阻为r=5.6 Ω-4 Ω=1.6 Ω。 ③由电路图可知,电压表的分流作用会造成实验误差,故选A。 (2)①用图丙所示电路测电动势与内阻,定值电阻适当小一点,实验误差小,因此定值电阻应选D。 ②由电路图可知,K1断开,K2闭合,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动势,电压表示数为 1.48 V,即电源乙电动势为E=1.48 V;K1、K2均闭合,电压表示数为1.23 V,电压表测路端电压,此时电路电流为I== A=0.307 5 A,电源内阻为r= ≈0.81 Ω。 答案:(1)①D B F ②4.4 1.6 ③A (2)①D ②1.48 0.81 - 1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