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四川省遂宁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物理】四川省遂宁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解析版)

四川省遂宁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一质点受多个共点力而处于平衡态,现将其中一个大小为F=3N的力增大2N,则F增大之后,该质点受到的力的合力为 A. 5N B. 4N C. 3N D. 2N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题可知,一质点受多个共点力而处于平衡态,其中一个力大小为F=3N,则其余的力的合力大小为3N,方向与之相反;当将F=3N的力增大2N,则该力的大小为5N,其余的力的合力大小仍为3N,方向仍与之相反,故F增大之后,该质点受到的力的合力为:‎ ‎5N-3N=2N,故D正确,ABC错误。‎ ‎2.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止,已知汽车刹车的初速度大小为8m/s,刹车后加速度大小为2m/s2,则该车刹车后2s内和刹车后5s内的位移之比为 A. 3:5 B. 3:4 C. 2:3 D. 1:3‎ ‎【答案】B ‎【解析】‎ ‎【详解】设汽车减速到零所用的时间为,则有:s,则刹车2s后汽车仍在运动,所以刹车2s内的位移为:m,汽车经4s速度减为零,所以刹车后5s内的位移等于刹车后4s内的位移,则有:m,所以该车刹车后2s内和刹车后5s内的位移之比为:,故B正确,ACD错误。‎ ‎3.如图所示,小物块在竖直向上的推力F的作用下沿竖直墙面平稳地向上滑动,则 A. 墙面对小物块一定有弹力作用 B. 墙面对小物块可能有弹力作用 C. 小物块一定不受摩擦力 D. 小物块可能受向下的滑动摩擦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于物体与墙面之间没有挤压,故墙面对物体没有弹力作用,所以小物块一定不受摩擦力作用,故C正确,ABD错误。‎ ‎4.如图所示,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的轻质弹簧与竖直墙面相连,弹簧的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一木块在恒力F作用下向左运动,当木块与弹簧接触后 A. 木块立即做减速运动 B. 木块在一段时间内的速度仍可增大 C. 当弹簧弹力等于F时,木块速度最小 D. 弹簧压缩量最大时,木块加速度为零 ‎【答案】B ‎【解析】‎ ‎【详解】当木块接触弹簧后,水平方向受到向左的恒力F和弹簧水平向右的弹力。弹簧的弹力先小于恒力F,然后等于F,最后大于恒力F,木块所受的合力方向先向左后向右,则木块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当弹力大小等于恒力F时,木块的速度为最大值。当弹簧压缩量最大时,弹力大于恒力F,合力向右,加速度大于零。故B正确,ACD错误。‎ ‎5.一质点从高h处由静止释放,已知该质点着地前最后2s内的位移为40m,不计空气阻力,g=10 m/s2,则h的大小为 A. 45 m B. 50m C. 60m D. 80 m/s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有:,‎ 联立解得:h=45m,故A正确,BCD错误。‎ ‎6.在关系式B=中,F是力,t是时间,v是速度,各量都用国际单位制中单位,则B的单位和物理量名称是 A. 米;长度 B. 千克;质量 C. 米每秒;速度 D. 米每二次方秒;加速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在关系式:B=,中力F的单位是N,且1N=1kgm/s2,时间t的单位是s,速度v的单位是m/s,所以根据B=,可知B的单位为kg,故B的物理理名称是质量,故B正确,ACD错误。‎ ‎7.如图所示,一只质量为m的小猴子,抓住用细绳吊在天花板上的一根质量为M的竖直木杆。当悬绳突然断裂时,小猴子急速沿杆向上爬,以保持它离地面的高度不变,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木杆下降的加速度为 A. g B. ‎ C. D. ‎ ‎【答案】C ‎【解析】‎ ‎【详解】小猴子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则有:,且摩擦力方向向上,对杆进行受力分析,受到重力Mg,小猴子对杆的摩擦力f,方向向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联立解得:,故C正确,ABD错误。‎ ‎8.如图所示,质量为2 kg的物体A静止在竖直的轻弹簧上面。质量为3 kg的物体B用轻质细线悬挂,A、B接触但无挤压。某时刻将细线剪断,则细线剪断瞬间,B对A的压力大小为(g=10 m/s2)‎ A. 12 N B. 22 N C. 25 N D. 30N ‎【答案】A ‎【解析】‎ ‎【详解】剪断细线前,A、B间无压力,对A受力分析,受重力和弹簧的弹力,根据平衡条件有:N,剪断细线的瞬间,对整体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代入数据得整体加速度为:m/s2,隔离对B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代入数据解得:N,故A正确,BCD错误。‎ ‎9.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2kg的滑块,t=0时,该滑块在恒定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1s时撤去拉力F,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v-t图象如图所示,g=10 m/s2,则 A. 拉力F的大小为18N B. 拉力F的大小为15N C. 滑块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0.3‎ D. 滑块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 ‎【答案】AC ‎【解析】‎ ‎【详解】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则0—1s的加速度大小为:m/s2‎ ‎1—3s的加速度大小为:m/s2‎ ‎0—1s没有撤去拉力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①‎ ‎1—3s撤去拉力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②‎ 由②得:‎ 由①得:F=18N 故AC正确,BD错误。‎ 故选AC.‎ ‎10.如图所示,滑雪轨道是由斜直轨道AB和水平轨道BC组成,运动员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t=0时运动员从A点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通过B点后,做匀减速滑动,最后停在C点。若运动员在第3s末和第6s末速度大小均为6m/s,第8s末速度大小为4m/s,则 A. 运动员在第3.5s末已经过B点 B. 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8m/s C. 运动员从A到C的平均速率为5m/s D. 运动员在第12s末恰好停在C点 ‎【答案】BD ‎【解析】‎ ‎【详解】AB.由题可知,运动员在第3s末速度大小为6m/s,则运动员前3s在斜面上,则加速度大小为:m/s2,又第6s末速度大小也为6m/s,第8s末速度大小为4m/s,说明运动员此过程在水平面上,则加速度大小为: m/s2,设在AB面上的时间为,B点的最大速度为,则在斜面上有:,在水平面上有:,联立解得:m/s,s,由上可知,3.5s8N时,此时A与C相对滑动,B与C相对静止,所以B与C之间的摩擦力为N,对B,由牛顿第二定律有:,解得:m/s2,故A错误,B正确; ‎ CD.因A与C间的摩擦力最大为4N,小于B与C的最大静摩擦力6N,所以无论力F多大,B与C都不会发生相对滑动;当拉力大于8N时,A与C会发生相对滑动,故C正确,D错误。‎ 故选BC.‎ 二、实验题 ‎13.为了用弹簧测力计测定两木块A和B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案。‎ ‎(1)为了用某一弹簧测力计示数表示A和B之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选用方案_______。‎ ‎(2)若A和B的重力分别为20N和40N,当A被拉动时,系统稳定后,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为8.0N,b的示数为11.0N,c的示数为10.0N,则A和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 ‎【答案】 (1). 甲 (2). 0.2‎ ‎【解析】‎ ‎【详解】(1)由图甲可知,用弹簧测力计b拉动木块A,木块B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等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弹簧测力计a固定不动,便于读数;由图乙可知,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A,使木块A做匀速直线运动,A处于平衡状态,弹簧测力计c的示数等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弹簧测力计是运动的,不便于读数,另一方面,要使弹簧测力计示数等于滑动摩擦力,要控制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难度较大;比较两种实验方案可以发现,方案甲更合理.‎ ‎(2)在甲方案中,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8.0N 物体间的正压力:N 则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 ‎14.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打点计时器所接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滑轮足够光滑,力传感器可测出轻绳中的拉力大小。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所示,安装好实验器材,但不挂砝码盘;‎ ‎②垫高长木板右侧,轻推小车后,使小车能沿长木板向下匀速运动;‎ ‎③挂上砝码盘,调节木板左侧定滑轮,使牵引动滑轮的细线与木板平行;‎ ‎④砝码盘中放入砝码,先通电,再放车,由打出的纸带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并记录传感器示数;‎ ‎⑤改变砝码盘中砝码的质量,重复步骤④,求得小车在不同合力作用下的加速度。‎ 根据以上实验过程,回答以下问题:‎ ‎(1)对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 A.必须要测出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 B.传感器的示数等于小车受到的合力 C.小车向左加速时,砝码处于失重状态 D.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应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2)如图(甲)是在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没有画出,如图(乙)是以传感器的示数F为横坐标,加速度a为纵坐标,画出的a-F图象。‎ ‎①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m/s2;打下计数点2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若实验过程中,交流电的实际频率比50Hz稍大一些,则①中计算所得的小车加速度应比小车的实际加速度_____(选填“大”或“小”)。‎ ‎③分析(乙)图时,该小组用量角器测得图线与横坐标的夹角为θ,通过计算式求得图线的斜率为k,则小车的质量为_______‎ A. B. C. D. ‎ ‎(3)本实验中,随着砝码质量的增加,测得的小车加速度也会增加,当砝码和砝码盘的质量远大于小车的质量时,小车的加速度大小约为_______。‎ A.2g B.15g C.g D.0.5g ‎【答案】 (1). C (2). 2.0 0.41 小 C (3). D ‎【解析】‎ ‎【详解】(1)AD.小车受到的拉力,可以直接由力传感器测出,所以不需要满足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故不需要测出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故AD错误; ‎ B.对小车受力分析,可知小车受到的合力等于力传感器示数的两倍,故B错误; ‎ C.小车向左加速,则砝码和砝码盘向下加速,即重力大于轻绳的拉力,故砝码等于失重状态,故C正确。‎ 故选C.‎ ‎(2)①由于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故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s,根据:‎ 代入数据得:‎ m/s2‎ 依据中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则打计数点“2”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 ‎0.41m/s ‎②若交流电的实际频率大于50Hz,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小于0.02s,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小于0.1s,计算加速度时所用时间t偏大,加速度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即计算结果与实际值相比偏小;‎ ‎③对a-F图来说,图象的斜率表示小车质量的倒数,对小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变形得:‎ 由题知该图象的斜率为k,则有:‎ 解得:‎ 故C正确,ABD错误。‎ ‎(3)[6]设小车的加速度为a,则砝码和砝码盘向下加速为2a,对小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对砝码和砝码盘,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联立解得:‎ 由上可知,当砝码和砝码盘的质量远大于小车的质量时,即,小车的加速度大小约为:‎ 故D正确,ABC错误。‎ 三、计算题 ‎15.气球以4m/s的速度从地面匀速上升,上升过程中从气球上掉落一个小物体,该物体离开气球后经2s着地。小物体离开气球后,气球以1m/s2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不计空气阻力,g=10m/s2。求:‎ ‎(1)小物体离开气球时,气球的高度;‎ ‎(2)小物体着地时,气球距地面的高度。‎ ‎【答案】(1)12m;(2)22m ‎【解析】‎ ‎【详解】(1)设v0=4m/s,t=2s,a=1m/s2,物体离开气球时,气球的高度为:‎ 解得:m ‎(2)物体下落过程中,气球继续上升:‎ 小物体着地时,气球距地面的高度为:‎ 解得:m ‎16.如图所示,质量为mB=10kg的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A=15kg的物体A放在木板B上,一根轻绳一端栓在物体A上,另一端栓在地面的木桩上,绷紧的绳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37°,已知物体A与木板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5,木板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2,重力加速度g=10m/s2,现用水平力F将木板B从物体A下面匀速抽出,(sin37°=0.6,cos37°=0.8)试求:‎ ‎(1)绳上张力T的大小;‎ ‎(2)拉力F的大小。‎ ‎【答案】(1)150N (2)188N ‎【解析】‎ ‎【详解】(1)对A受力分析有,如图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则竖直方向有:‎ 水平方向有:‎ 联立解得:T=150N ‎ ‎(2)对AB整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则竖直方向有: ‎ 水平方向有:‎ 解得:F=188N ‎17.如图所示,水平面AB与固定的光滑长直斜面BC在B处平滑连接。BC倾角,质量m=5 kg的物体,受到水平方向的拉力F的作用,从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经3s时间物体运动到B点时撤去F,物体恰能滑动到斜面上的D点。物体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已知:F=25N,BD间距为3.6m。g=10m/s2,求:‎ ‎(1)物体与水平面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仅改变拉力F的大小,其它不变,要始物体能返回A点,拉力F的最小值Fmin应为多少?‎ ‎【答案】(1)0.3(2)30N ‎【解析】‎ ‎【详解】(1)设t1=3s,物体由A运动到B加速度大小为a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物体运动到B点时速度为:‎ 物体由B运动到D加速度大小为a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从B到D由速度位移公式得:‎ 解得: ‎ ‎(2)物体由B运动到A加速度大小为a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物体能由B返回A,最小速度为vBm,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 物体从A到B,在最小拉力Fmin时加速度大小为a4,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从A到B由速度位移公式得:‎ 解得:N ‎18.如图所示,PQ为一绷紧传送带,始终以v=5m/s的速度逆时针运行,传送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37°。现有一质量为m的小碳从Q处以v0=3m/s的速度沿图示方向滑上传送带,已知P、Q之间的距离为6.8m,碳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g=10m/s2。(sin37°=0.6,cos37°=0.8),试求:‎ ‎(1)碳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总时间。‎ ‎(2)碳块在传送带上留下的划痕长度。‎ ‎【答案】(1)1.2s (2)1m ‎【解析】‎ ‎【详解】(1)设L=6.8m,碳块相对传送带向上运动物时加速度大小为a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碳块经t1时间与传送带同速,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有:‎ t1时间内炭块下滑位移为x碳1,根据位移公式有:‎ 解得:s,x碳1=0.8m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