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卷

鲁山一高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1月考试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学者冯天瑜说:“西周的封邦建国实现了以姬姓为主的贵族阶层、被征服的臣仆、封地土著三种人的结合,突破了(以前)纯粹的血缘组织框架。据此可知,分封制 A.利于通过地缘政治加强统治 B.是典型殷人血缘政治的延续 C.加强了西周的中央集权制度 D.是西周时期的官僚体制创新 ‎2.秦汉以后,随着郡县制取代分封制,除帝王继统仍由皇族血缘确定之外,各级权力机构官员的任用主要是通过体现“尚贤”原则的各种选拔制度。这种现象 A.是科举制推行的必然结果 B.表明封建专制皇权日益衰弱 C.意味着宗法制影响的消除 D.说明政权与族权进一步分离 ‎3.“考秦之制……盖内外官制同一系统”。中央的丞相与地方的郡守掌民事,中央的太尉与地方的郡尉掌军事,中央的御史大夫与地方的郡监则掌纠察。材料反映了 A.秦朝开创了中央集权的体制 B.官僚政治完全取代贵族政治 C.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D.官僚机构出现重叠臃肿现象 ‎4.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后,“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已而又以他官参议,而称号不一,出于临时,最后乃有‘同品’‘平章’之名,然其为职业则一也。”传统宰相职务慢慢变成虚衔,真正宰相成为临时性职务。这一做法 A.强化了君主专制制度 B.加强了吏治的建设 C.实现了决策的民主化 D.提高了行政的效率 ‎5.在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了一个形似制酒用品的青铜“蒸馏器”,经专家鉴定、在该文物中发现了芋头的残留物,一些学者据此认为汉代已经可以蒸馏白酒。但一般认为中国最早的有关蒸馏酒和蒸馏器的记载出现在元代文献。上述对蒸馏白酒的不同认识说明 A.文献史料真伪难别 B.历史研究需注意史料的互证 C.出土文物更具说服力 D.历史事实年代久远难以判断 ‎6.古罗马法侵权行为的责任方式经历了习惯法中的刑罚制裁(如“同态复仇”)到《十二铜表法》定额罚金、《阿奎利亚法》最高市价赔偿,最后到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估价损失赔偿的复杂历程。这一历程反映了 ‎ ‎ A.侵权行为认识的理性化 B.对人身自由的绝对尊重 ‎ C.罗马法的体系走向完善 D.奴隶主贵族特权的削减 ‎7.公元前349年,一位雅典政治家指出城邦的危机:“雅典公民们,你们曾经拿起武器反对斯巴达,保卫希腊的权利。但现在,你们不情愿作战,拖延缴纳要保卫你们自己财产的战争税。你们过去常拯救希腊人,现在失去了自己的财产,却仍坐以待毙。”此种危机最可能是 A.公民精神沦丧B.军事装备落后 C.社会秩序败坏 D.经济发展停滞 ‎8.《十二例表法》规定:“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凡煽动敌人反对自己的国家,或把市民献给敌人的,处死刑。”这些规定 A.维护了罗马贵族利益 B.有效抑制了个人私利 C.体度了国家至上理念 D.体现了罗马法公平性 ‎9.克里斯提尼执政后的近200年期间,雅典仅有过两次推翻民主制度的尝试,两次都发生在伯罗奔尼撒战争的沉重压力下,而且都是短命的。材料说明雅典 ‎ A.民主逐步发展到顶峰 B.民主政治能够减少战争 ‎ C.战争与民主制度对立 D.民主制度符合雅典国情 ‎10.在古代罗马法中,人是分三六九等的。不同等级的人拥有不同的公权和私权,其评判根据是法律人格。而要成为具有完整法律人格的人,需要具备自由、市民和家族三种身份。这表明罗马法 A.有利于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B.界定了公法和私法的范围 C.明确了身份和权利继承的关系 D.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 ‎11.18世纪的英国,首相就某些事务必须征询国王的意见,但决定权在首相和内阁;国王可以授予相关人士封号、勋章、爵位等;如果国王认为政府的某些行为不妥,可以发出警告。这表明此时的英国 A.君主与首相形成制衡局面 B.国王仍拥有重要的政治权力 C.《权利法案》原则遭到破坏 D.内阁权力极度膨胀局面形成 ‎12. 1793年法国遭到外国入侵时,法国女性在医院里卷绷带,为士兵们制作衬衫、长裤、帽 ‎ 子、袜子、手套。一些人甚至自愿参加了革命军队的战斗。共和政府为此表示感谢,通 ‎ 过了一系列法律:使离婚合法化,使婚姻成为公民的契约,承认妻子拥有一部分家庭财 ‎ 产等等。这表明当时法国女性 ‎ A.取得了和男性对等的政治权力B.是共和政府的坚定支持力量 C.社会贡献促成了政治地位提高 D.是反抗外国军队入侵的主力 ‎13.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任命两江总督耆英以钦差大臣名义兼管五口通商事宜;道光二十四年,耆英调任两广总督,仍兼办各省通商善后事宜,此即五口通商大臣一职的产生。这一官职的设置表明 ‎ A.近代中国外交体制有所调整 B.近代专职外交事务大臣出现 C.中央机构半殖民地化的开始 D.对外交涉引起政府高度重视 ‎14.在缔结《北京条约》之时,清廷“设抚夷局”掌对外交涉事宜。后因交涉日增,奕诉等于咸丰十年底奏请设立总理衙门并表示“俟军务肃清,外国事务较简,即行裁撤,仍归军机处办理,以符旧制”。这反映出 ‎ A.朝廷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B.清政府重视维护国家主权 C.清廷被动地适应近代外交 D.列强暂时放缓了对华侵略 ‎15.1867年,在讨论修约问题时,李鸿章说,此“系条约而非议和”,修约是双方的权利,“有一勉强,即难更改”“其有互相争较,不能允从之处,尽可从容辩论,逐细商酌,不能以一言不合,而递责其违约”。李鸿章的这一认识 A.仍然抱有天朝上国的想法 B.争取了对外交往的平等 C.具有了一定的近代外交观 D.提高了清朝的国际地位 ‎16.《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最痛心的条款就是五口通商,认为洋人在广州一口通商的时候已防不胜防,现在他们更可以横行天下,文人忧国者也莫不以此为华夏巨侮。然而到了清末,统治者发现通商口岸无一例外都繁荣起来,于是又主动要求增开商埠。清廷前后态度的巨大差异反映了 A.清朝对外政策发生转变 B.中国近代化渐成潮流 C.列强资本输出步伐放缓 D.中国半殖民地化受阻 ‎17.有学者评论太平天国运动时说道:“太平天国的失败并不是社会革命的结束,而是新的社会革命的开始。”该学者意在强调太平天国运动 A.是推动中国开启近代化建设的根本原因 B.激发了先进中国人寻求解决中国问题的积极性 C.使清政府意识到封建制度的落后性 D.‎ 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创造环境和思想基础 ‎18.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规定了“朝纲”和“君道”:“天朝严肃地,咫尺凛天威,生杀由天子,诸官莫得违。天下定于一尊,一人垂拱于上,万民成归于下。”这反映出太平天国 A.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B.已达到革命事业的终极目标 C.加强了对核心领导层的控制 D.未摆脱封建等级观念的影响 ‎19.普拉特认为,“中国与美国是当时英国两个最大的贸易市场。两个国家的内战,使英国面临同时失去这两大市场的风险。”“英国由于对中国内战放弃中立,才得以对美国内战保持中立。”英国“放弃中立”的表现为 A.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B.帮助清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C.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配合清军镇压武昌起义 ‎20.下表反映的是晚清外事机构的变动及对外关系的发展。这些举措 A.体现了清政府主动融入世界潮流 B.适应了资本主义国家侵华的需要 C.使中国摆脱了不平等条约的束缚 D.客观了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21.甲午战争前,李鸿章认为如果中国不先与日本开仗,日本应该也不会动手,“此万国公例”,谁先开战,就是谁理亏,因此没有进行军事准备与战前部署,而是向英、俄、德、法、美等国进行控诉。这表明 A.西方列强的干扰使清政府延误了战机 B.舆论在国际冲突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C.战前动员的不足是清政府战败的主因 D.清政府对近代外交的认识和运用不足 ‎2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A.反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市场需求 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步加深 C.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 D.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23.19世纪末期,晚晴朝臣和士大夫纷纷上折反对与日本议和,曰:“日本提出的赔款割地的各条款是‘五洲所未有之奇闻,三千年所无之变局’。如照此签约,后果必然是‘法人窥粤,英人窥滇,俄人西窥新疆,东窥三省,四夷入侵,各示所欲’”。材料表明这些朝臣和士大夫 A.认为法英俄是继日后侵华的主要敌人 B.奋发图强的思潮已经开始兴起 C.对当时中外时局的认识比较清醒 D.“天朝上国”观念依然根深蒂固 ‎24.1901年10月,慈禧太后与光绪帝由西安回銮,“除省城趋炎附势之士绅紧张周旋外,一般人民则毫无表示,彼此既休”。这一现象表明 A.清政府统治基础日益丧失 B.近代民族民主意识觉醒 C.清廷成为列强治华工具 D.屈辱条约引发朝野共愤 ‎25.有学者在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研究中指出:“所谓分权制衡是双向互动的。揆诸参议员之本意,大概是想操政治上之主动,制人而不受制于人。殊不知这种做法却因与其鼓吹的分权制衡理论不相吻合,不但不能能收限制行政首脑之效,反而授人以柄,引起反对派的激烈反对。”作者旨在强调 A.该法在政体设计上存在缺陷 B.革命派内部存在着分歧 C.行政权有效的制约了立法权 D.政体的选择是因人立法 ‎26.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大的意义”。他曾说,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由此可见,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的作用是 A.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B.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D.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27.鸦片战争以后的救亡叙事中,排外与仇外是中国民众的普遍心理,然而到了辛亥(革命)前后,“排满一救国一抵抗侵略”成为惯用论述逻辑,认为“外人”仅为“及身之祸”,而“满虏”则为“祖父之仇”。造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列强侵华程度的加剧 B.民族救亡意识的兴起 C.向西方学习层次深入 D.清廷革新能力的丧失 ‎28.19世纪末20世纪初,革命派旨在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政体;立宪派旨在力争改造清王朝,使之走上君主立宪的道路。立宪派与革命派的分歧是君主立宪制与民主共和制两种模式,请愿斗争和武装起义两种方式的选择之争。这反映了 A.两派主张分别代表各自阶级的政治要求 B.两派的斗争目标有了同质化的要求 C.清廷向西方学习的紧迫程度进一步深化 D.国人对帝国主义侵略缺乏客观认识 ‎29.1912年成立的南京临时政府名义上是一个全国性的中央政府,但其无法控制被立宪派和旧官僚控制的地区。即使在革命派掌权的地力,也往往各自为政,不完全服从中央的号令。这种情况表明 A.立宪派和旧官僚投机革命各自为政 B.三民主义在理沦上存在最大缺陷 ‎ C.同盟会尚不能起到领导核心的作用 D.列强支持地方军阀形成割据局面 ‎30.右图是19世纪末期西方某刊物上登载的一幅反映中国局势的漫画。据漫画中的信息可知,该局势 A.是甲午战败引发的恶果 B.表明列强在华矛盾激化 C.直接引发了义和团运动 D.导致了北京的再次失陷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分析题:共2个题目,满分40分;第31题18分,第32题22分,共40分。‎ ‎14.无论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都有着一定程度的“分权”形式,但其权力主体、分权方式和社会性质各有不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些充任宰相的官员品级不一定很高,因而进退较易,在使用上显得便利。这既有利于发挥臣下才智,又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帝的权力。宰相办公的政事堂会议是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决策机关,一切军国大政都在这里商定,最后由皇帝裁决实行。群体的宰相,协同议事,分工合作,互相监督,提高了办事效率,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对唐朝前期三省六部制结构与特点的探讨》‎ 材料二 在雅典的政治制度中,政府机关由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部分组成,各部分有着明确的职能和分工。 ——《试论古代雅典的立法和民主政治》‎ 材料三 ‎ ‎ 对于美国《1787年宪法》,马来西亚史学家黄枝连评价道:“从美国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看,新宪法才是一个进步的,有革命意义的,合乎历史发展和社会发展规律的东西”,“他们创造出一个今后几十年到一两百年,可以为美国的资本主义现代化提供最有效服务的政治形式”。‎ ‎——《<1787年宪法>和美国政体的转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省的职能划分及该制度的作用。(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中国与雅典的“分权”在本质上的不同。(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1787年宪法的“革命性”与“有效性”。(8分)‎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日之中国已非往日可比,各省设立局厂,岁费巨款制造兵船,日新月异,枪炮皆新式,摧坚命中足备御侮之用,正可及锋而试,勋臣宿将身经百战叱咤生风,指挥若定,大可与日本从事于疆场,伸历年之积忿,快薄海之人心,且使战国者知中国大有人在,不敢存轻量之心,挽回大局在此一举。‎ ‎——《申报》1894年7月9日 材料二 中国和日本分别代表着封闭与开化两股势力,西方国家自然会更亲近日本。如果日本有最终战胜的机会,西方都应该放弃干涉的动议,然而中国的最终战胜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因而如果西方不立即阻止这场战争,最终的结果必将是日本战败后丧失独立,继而日本也会加入中国,充满忌恨地把西方的“洋鬼佬”赶出国门。如果出于猜忌,欧洲列强不愿出兵干预,美国应该挺身而出,虽然这与美国奉行的门罗主义相违背,但事态的特珠性应该让美国考虑暂时放弃原则。为了不对全球贸易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冲突必须停止。‎ ‎——1894年8月12日英国《每日新闻报》‎ ‎(1)分析材料一、二对中日战争的形势做了怎样的预测,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和西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预测?指出西方的预测对中国会产生什么影响?(6分)‎ 材料三 ‎ 纵观甲午战争,除却黄海上的硝烟,还有一场看不见的战争:舆论战。日本政府早在对朝鲜进行战略包围的时候,就已经将舆论宣传上升为国家战略,他们秘密聘请前《纽约论坛报》记者豪斯作为舆论战顾问,当《纽约世界报》记者克里曼揭露日本旅顺大屠杀事实后,日本政府勾结《华盛顿邮报》、《旧金山纪事》、《纽约时报》发表有利于日本的文章,从而质疑克里曼;清朝政府和媒体却在屠杀事件中集体保持沉默。……伊藤博文说,利用媒体攻势取得国民舆论的支持,就等于拿下了战争一半的胜利。‎ 中国最早的旬刊画报《点石斋画报》刊载的中日甲午战争中的石版画“牙山大胜”、“倭兵无状”、“海战捷音”、“形同海盗”完全是被清军慌报军情误导,颠倒了真相,国人还一时被虚假胜利蒙蔽,在国际上成为笑谈,造成恶劣影响。 ——摘编自《甲午——120年前的西方媒体观察》‎ ‎(2)材料三体现了清朝战败的哪些原因。(6分)‎ 材料四1898年7月16日《伦敦新闻画报》日本撤离威海卫,三囡子将军为大英帝国和大清帝国举杯(日本人撤离威海卫后仅一天,英国海军就向清朝强行租借)。‎ ‎——摘编自《甲午——120年前的西方媒体观察》‎ 材料五至游学之国,西洋不如东洋,路近费省,可多遣,去年近,易考察。东文近于中文,易通晓。西学甚繁,凡西学不切要者,东人已删节而酌改之。中东情势风俗相近,每仿形,事半功倍,无过于此。‎ ‎——张之洞《劝学篇》1898年 ‎(3)依据材料四、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日甲午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8分)‎ ‎(4)以史为鉴,120多年前的甲午战争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可以让你得到哪些认识?(2分)‎ 鲁山一高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1月考试参考答案 ‎1---5 ADCAB 6---10 AACDA 11---15 BCACC ‎16.B【解析】通商口岸的开辟,促进了晚晴社会的近代化,政府主动增加商埠就是为了适应近代化的潮流,故B正确;材料反映清政府主动要求增开商埠,无法体现“清朝对外政策发生转变”,故A错误;清末列强资本输出加剧,故C错误;晚晴中国半殖民地化逐步加深,D错误。‎ ‎17.B【解析】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既要开展反封建的斗争,又要开展反侵略的斗争。太平天国运动勇敢地承担起近代中国人的斗争任务,尽管最终失败,但激发了先进中国人寻求解决中国问题的积极性。故答案为B项。A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太平天国运动作为农民阶级的斗争,不能为资产阶级革命创造环境和思想基础,排除D项。‎ ‎18.D【解析】从材料中的“天下定于一尊,一人垂拱于上,万民成归于下”来看,太平天国等级制度森严,没有能够摆脱封建等级观念的影响。故答案为D项。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形成与清廷对峙的局面,但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太平天国的目标是建立“人间天国”的社会,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不是对核心领导层的控制,而是确定官民之间的等级秩序,排除C项。‎ ‎19B【解析】根据材料“使英国面临同时失去这两大市场的风险”可知“两个国家的内战”分别指太平天国运动和美国内战。因此英国“放弃中立”的表现是“中外合作”联合纹杀太平天运动,故答案选B项。AC两项不符合题干中“内战”这一信息,D项不符合史实, 故ACD三项排除。‎ ‎20.D【解析】从表格信息可以看出,晚清政府外事机构的变化及对外关系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外交的发展,推动了近代化进程,故D项正确。清政府并非主动融入世界潮流,故A项错误。B项说法绝对,一些措施也是清朝外交发展的需要,排除。当时的中国并未摆脱不平等条约的束缚,故C项错误。‎ ‎21.D【解析】‎ 材料没有涉及西方列强的干扰,只是提到清政府向英、俄、德、法、美等国进行控诉,A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舆论对甲午战争前的中日双方的评论,B错误;清政府战败的主因在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国力的衰弱,C错误;据材料“甲午战争前,李鸿章认为如果中国不先与日本开仗,日本应该也不会动手,‘此万国公例’,谁先开战,就是谁理亏,因此没有进行军事准备与战前部署,而是向英、俄、德、法、美等国进行控诉”可以得出政府对近代外交的认识和运用不足,故D正确。‎ ‎22.B【解析】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中国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是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故B正确;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输出的要求,A不符合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排除;通商口岸开放应该是由沿海向内地扩展,C项说法错误,排除;D项是甲午战争后的列强侵略特点,不是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排除D。‎ ‎23.C【解析】从材料提示的时间和事件来看,可以判断材料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被迫与日本议和,日本提出了割地赔款的苛刻要求。材料中,朝臣和士大夫分析了答应日本要求的可能后果,即按照日本要求签约将会导致列强瓜分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由此可见,材料中朝臣和士大夫对当时中外时局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因此,C项符合题意;A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材料强调的是朝臣和士大夫分析预测了法英俄等将会纷起瓜分中国的形势;B、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24.A【解析】根据材料中“除省城趋炎附势之士绅紧张周旋外,一般人民则毫无表示,彼此既休”可知,在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签订后,社会的离心现象明显加深,民众对清政府日益淡漠,清政府统治基础日益丧失。故答案为A项。B项,民众对清政府的不满与中国近代民族民主意识觉醒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排除;C项,由材料信息不能得出清廷成为列强治华工具的结论,排除;D项,材料信息体现了下层民众对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的不满,但未反映政府官员的态度,该项中“朝野共愤”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25.A【解析】从材料中的“殊不知这种做法却因与其鼓吹的分权制衡理论不相吻合,不但不能收限制行政首脑之效,反而授人以柄,引起反对派的激烈反对”等信息来看,说明该法在政体设计上没有做到分权制衡的双向互动,存在缺陷。故答案为A项。材料没有涉及革命派内部对于《临时约法》的态度,排除B项;《临时约法》试图通过责任内阁制实现立法权对行政权的制约,而不是行政权制约立法权,排除C项;材料指出政体设计的缺陷不是从“因人设法”的角度,排除D项。‎ ‎26.D【解析】‎ 材料中的“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体现了反对外来干涉的民族意识;“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民主意识增强,因此D项的表述最全面,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说法片面,不是对材料信息的完整概括,排除A、B、C项。‎ ‎27.D【解析】辛亥革命前后,民众把“排满”放在第一位,反映出当时民众对清政府的不满,主要是因为清政府新政和预备立宪的欺骗,使民众把矛头指向了清政府,故答案为D项。辛亥革命前后,列强侵华程度没有加剧,排除A项;早在19世纪末,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民族救亡意识就已经兴起,排除B项;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就主张在中国实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排除C项。‎ ‎28.B【解析】当时的立宪派和革命派都是资产阶级政治派别,A错误;立宪派和共和派都是要建立资产阶级的统治,二者目标本质上是一样的,故B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立宪派和共和派之间的差别,不是特别强调清政府向西方学习,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中国人对帝国主义侵略的认识,排除D。‎ ‎29.C 30.A ‎31(1)划分: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意义:官员品级不高,便于使用和控制;削弱了相权,加强了君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减少了决策失误,提高了行政效率;进一步完善了君主专制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 ‎(2)古代中国的分权在本质上加强了封建专制皇权;雅典的分权在本质上实现了奴隶制的民主政治。‎ ‎(3)革命性:维护和捍卫独立成果,鼓舞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以法律的形式保障美国的独立、自由、平等、民主等原则;有效性: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实施联邦制,这既满足了地方自治的需求,又保障了中央的权威,有利于捍卫美国的利益,促进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政权组织中实施分权与制衡的原则,有效地保障了民主政治。‎ ‎32(1)国实力优于日本,会取得战争胜利。中国是东亚最大的国家,进行了30年的洋务运动,经济军事实力有所提高。清政府寄希望于西方大国的干预,不进行战争准备。‎ ‎(2)观念落后,不重视舆论的作用;漠视日本歪曲真相,失去道义支持;军队谎报军情,蒙蔽国人。‎ ‎(3)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政治,暴露清政府腐朽,引发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深。经济,资本输出加剧,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但客观上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思想,维新变法等救亡图存思想发展;出现赴日留学热潮,有识之士积极学习,寻求救国之路。‎ ‎(4)认清国情,积极学习,提升国力,与时俱进,了解世界,更新观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