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安徽省合肥市五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历史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安徽省合肥市五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安徽省合肥市五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历史试题(解析版)‎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温馨提示:‎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且用2B铅笔把对应的准考证号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择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另发的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出土的“战国时期铁器生产工具和铁农具”数据表。‎ 铁器出土地点 总件数 生产工具件数 生产工具所占百分比 铁农具件数 铁农具所占百分比 辽宁抚顺 ‎80余 ‎77‎ ‎96.2%‎ ‎68‎ ‎88.3%‎ 山西长治 ‎36‎ ‎31‎ ‎86.1%‎ ‎21‎ ‎67.7%‎ 湖南长沙 ‎70余 ‎21‎ ‎30%‎ ‎17‎ ‎80.9%‎ 广西平乐 ‎181‎ 约170‎ ‎93%‎ ‎91‎ ‎53.3%‎ 此表反映了这一时期:‎ A. 铁农具已在全国普遍推广了 B. 水力鼓风冶铁技术提高了铁器产量 C. 铁农具已经出现并运用在生产部门 D. 铁农具在中原地区的运用最为广泛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表格信息可知,战国时期铁器生产工具和铁农具的数量比重较大,说明战国时期铁农具已经出现并应用于生产部门,故C正确。依据表格中出的地点,可以看出铁农具辽宁、山西、湖南和广西使用,但是还不能说明铁农具已在全国普遍推广了,故A错误。水力鼓风治铁技术出现在东汉时期,与表格的时间“战国时期”不符合,故B错误。材料看出广西、湖南都不是中原地区,无法证明在中原地区最为广泛。D错误。‎ ‎2.在中国古代,农业被统治者看做立国之“本”。千百年来,中国农业经营方式的基本特点是:‎ A. 以小农个体经营为主 B. 较早地采用铁犁牛耕 C. 重视水利灌溉事业 D.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 ‎【答案】A ‎【解析】‎ ‎【详解】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确立,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因此,中国古代农业最基本的特点是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故答案为A项。BC项,较早地采用铁犁牛耕、重视水利灌溉事业属于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外在表现形式,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中国古代农业整体来看,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 ‎3.学者内藤湖南认为宋代是一个商业革命的时代。下列能够反映宋代城市商业发展的是:‎ A. “……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 B. “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 C. “夜雨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D. “大街两边民户铺席……约十余里。”‎ ‎【答案】D ‎【解析】‎ ‎【详解】宋代时城市商业打破市坊界限和时间限制,“大街两边民户铺席”反映出商业活动没有地点限制,故选D项;“立九市,其六市道西,三市在道东”,反映出在固定地点确立市场,与宋代商业发展状况不符,排除A项;唐朝时期出现了草市,草市出现不能体现宋代商业特点,排除B项;唐朝后期商业活动逐渐打破时间限制,出现了夜市,排除C项。‎ ‎【点睛】(1)秦代: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2)汉代:“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3)六朝:草市形成,设“草市蔚”进行管理。‎ ‎(4)宋:“市”突破原先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草市的服务功能完善 ‎4.重农抑商政策是在重视农业生产和发展的同时,重官商,遏制农民经商,打击富贾大商,抑制中小商贩人数过多。这说明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 A. 便于专制政府与民争利 B. 维护人民经济利益 C. 压抑了社会经济的活力 D. 推动了农业经济持续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重官商、遏制农民经济,打击富贾大商,抑制中小商贩人数过多”说明重视官府利益,压制民间商业发展,体现与民争利,故A项正确。重农抑商没有维护人民的经济利益,故B错误。压抑了社会经济活力与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推动了农业经济持续发展中的”持续发展“表述有误,故D项错误。‎ ‎【点睛】重农抑商的影响。积极性:封建社会初期,该政策促进了农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增长,有助于社会稳定、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消极性:发展后期,该政策导致地主阶级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激烈。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违反了经济发展规律。‎ ‎5.16世纪,西欧各国普遍出现了土地转让现象。英国在16世纪后半期,三分之一的封建庄主都换了主人,有些地方变动率甚至达到40%;在法国,80%的封建贵族负债累累。据此推论,当时西欧:‎ A. 阶级关系出现变动 B. 经济结构发生转变 C. 农业经济趋向衰退 D. 封建贵族丧失权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西欧各国普遍出现了土地转让现象”、“80%的封建贵族负债累累”可知此时的西欧封建阶层走向衰落,阶级关系出现了变动,故选A项;土地关系发生变化不能说明经济结构也发生了转变,故排除B项;封建阶层走向衰落不能证明农业经济趋向衰退,更无法体现封建贵族丧失权力,故排除C、D项。‎ ‎6.马克思认为生产与消费相互制约,消费在社会生产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英国学者尼尔·麦肯德里克等人认为,18世纪晚期,英国开始迈向消费社会。据此可知,英国进入消费社会的主要原因是:‎ A. 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的迅猛增长 B. 社会各阶层收入及消费水平提高 C. 高效便利的交通网络提供了条件 D. 殖民扩张与黑奴贸易的资本积累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8世纪晚期,英国开始迈向消费社会”并结合所学,1765英国开始工业革命,生产力水平快速提高,消费水平猛增,故选择A选项;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的收入和消费水平提高,但并不代表社会各阶层收入提高,故排除B选项;工业革命后蒸汽机的广泛运用,蒸汽火车的出现,但速度较慢,不可能提供高效便利的交通,故排除C选项;黑奴贸易主要发生在新航路开辟之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D选项。‎ ‎【点睛】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社会的变化,做题时需掌握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的影响。‎ ‎7.有学者认为:“到19世纪中叶,……大量数字说明工业革命造成的贫富距离在拉大,财富的分配极不合理。社会的人文纽带被工业化完全拧断。英国人花了好长时间才意识到,贫困不是客观规律,而是工业革命的失误。”对材料最准确的理解是:‎ A. 工业革命的全部目标在于发展现代经济 B. 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贫富差距扩大 C. 工业革命使西方国家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D. 社会文明进步应注重社会整体均衡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贫困不是客观规律,而是工业革命失误”等信息可知在经济发展是同时应尽量避免贫富差距过大,D选项符合题意。全部目标在于发展现代经济与材料应注重贫困人口的利益的说法不符,A选项排除。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贫富差距扩大不是材料主旨,B选项排除。材料和城市化无关,C选项排除。‎ ‎8.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生产组织形式上的创新主要是指:‎ A. 工厂制度的兴起 B. 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C. 垄断组织的出现 D. 市场引领生产技术革新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工厂制度的兴起、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和市场引领生产技术革新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排除A、B、D项。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和资本进一步集中,在生产组织形式上出现了垄断组织,故选C。‎ ‎9.工业革命前,英国矿井里使用蒸汽唧筒抽水。1765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后在工厂主的合作和资助下,终于改进制成“万能蒸汽机”,并广泛使用到工业领域。该过程表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生产领域的主要发明创造 A. 源自于劳动实践 B. 依赖于科学理论的突破 C. 取决于资金保障 D. 得益于各阶层广泛参与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瓦特参与过修理唧筒这一劳动实践,从而为其发明改进蒸汽机提供了宝贵经验,故选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主要依赖于科学理论的突破,排除B;C夸大资金对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的作用,排除C;材料并没有揭示社会各阶级广泛参与发明创造,排除D。‎ ‎10.20世纪某个时期,中国的工业呈现出以下发展态势:民族工业受到官僚资本的摧残挤压,再加上政府不断增捐加税,通货急剧膨胀,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民族工业陷入绝境,纷纷倒闭。该时期最可能是:‎ A. 1895—1911年 B. 1912—1919年 C. 1937—1945年 D. 1946—1949年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民族工业受到官僚资本的摧残挤压,再加上政府不断增捐加税,通货急剧膨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民党统治后期,国共内战爆发,国民党大量发行法币,通货急剧膨胀,美国加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加之官僚资本的不断膨胀,使民族工业发展陷入绝境,故D项正确。A项,甲午战后,清政府放松民间投资设厂的限制,加之在西方侵略下自然经济加速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排除。B项,一战期间,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排除。C项,抗战时期,民族工业受到破坏,大量工厂内迁,题干现象并不符合此阶段国内经济发展特征,排除。‎ ‎11.晚清时期“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数,于是风气大开,群情若鹜,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股为幸。”这一现象说明:‎ A. 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B. 部分手工工场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 C. 洋务运动推动近代民族工业发展 D. 现代企业制度在中国已经建立起来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股为幸”,可知体现了洋务运动获利带动了人们投资近代企业,争相购买股票,故选C项;自然经济解体是指农产品商品化和耕织分离,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洋务企业带动了人们对近代民族工业的投资和建立,没有体现手工工场转变为近代工矿业,排除B项;材料仅体现了在洋务运动的影响下人们争相购买新建公司的股票,不能体现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排除D项。‎ ‎12.中共八大报告指出,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在国家统一市场的领导下,将有计划地组织一部分自由市场,对所有商品,将实行按质分等论价办法。由此可知,这个报告:‎ A. 有效纠正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 B. 破坏了国家的统一市场 C. 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D. 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益探索 ‎【答案】D ‎【解析】‎ ‎【详解】中共“八大”时还没有人民公社化运动,故A项错误。材料中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市场,并不是破坏了国家的统一市场,故B项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提出是1992年之后,故C 项错误。中共八大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有计划地组织一部分自由市场”说明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益探索,故D项正确。‎ ‎13.据统计,1978—1988年中国国民收入年均递增9.2%,其中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高达63.7%,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 计划经济体制的最终消亡 B. 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变革 C. 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 D. 城市经济建设指标的压缩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978—1988年……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高达63.7%”结合所学可知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故B项正确。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标志着计划经济时代的结束,A项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到21世纪初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C项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材料现象出现的原因在于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变革,与城市经济建设指标的压缩无关,故D项排除。‎ ‎14.1990年邓小平视察上海时指出;如果像深圳经济特区那样,早几年开发就好了。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样搞。据此,中央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A. 建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B. 开放上海为沿海开放城市 C. 在长江三角洲开辟经济开放区 D. 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990年邓小平视察上海时指出,;如果像深圳经济特区那样,早几年开发就好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央采取的重大举措是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故答案为D项;A项的时间是2013年,排除;B项的时间是1984年,排除;C项的时间是20世纪80年代,排除。‎ ‎【点睛】本题可以得到的史实类选择题备考启示:准确记忆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主干史实,理解和记忆每一个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并从中发现历史脉络,努力实现主干史实网络化和体系化。‎ ‎15.洋务运动造轮船、办铁路之初,北京的士大夫纷纷反对,斥为崇洋。京城官员奉旨出京一般借助驰驿。19世纪末以后,京城官员外出公务差旅,往往尽量乘坐轮船、火车。这一变化:‎ A. 有利于近代科学技术的传播 B. 说明近代交通工具成为主导 C. 推动了洋务运动的迅速发展 D. 体现中体西用思想深入人心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士大夫从反对洋务到后来主动运用西方的先进技术,这实际上有利于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近代中国传统的交通工具仍占主要地位,近代交通工具并未成为主导;C选项错误,十九世纪末洋务运动已经破产;D选项错误,材料仅体现了官员态度的变化,不能说明中体西用思想深入人心,表述绝对。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6.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下列情况在当时不可能出现的是:‎ A. 穿中山装参加开国大典 B. 坐火车到北京参加庆典活动 C. 通过电视直播盛典实况 D. 在报刊上刊载开国大典消息 ‎【答案】C ‎【解析】‎ ‎【详解】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明显晚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间,故C不可能出现,答案为C。中山装在民国时期就兴起,中国从1881年就有了铁路,报刊在鸦片战争后就出现,所以ABD在当时都可能出现,不符合题意,排除。‎ ‎17.列宁说:“向社会主义过渡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形式,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为此,苏俄实行:‎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第一个五年计划 D. 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B ‎【解析】‎ 根据“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可知材料的意思是不主张目前实行直接过渡,应该间接过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结合所学分析可知,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在一定范围内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故B正确,A错误;斯大林时期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C;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利用资本主义商品市场发展经济,并非实行市场经济体制,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联系所学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知识分析解答。‎ ‎18.勃列日涅夫当政时期,宇宙飞船可以到达月球和火星,汽车却故障频出且耗油惊人,许多苏联百姓家里的家用电器陈旧不堪,电视机爆炸事件经常发生,很多人经常开玩笑说苏联生产的电视机应当送给敌人。这体现出:‎ A. 指令性计划减少 B. 商品经济发展 C. 计划体制的弊端 D. 公有制被打破 ‎【答案】C ‎【解析】‎ 材料“宇宙飞船可以到达月球和火星,汽车却故障频出且耗油惊人”“电视机爆炸事件经常发生”反映出当时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存在严重的问题,故C项正确;材料中强调的是计划体制的弊端,故AB项排除;勃列日涅夫改革只是对斯大林体制的修补,坚持公有制,故D项错误。‎ ‎19.美国1920—1929年工业总产值增加了50%以上,新技术、新机器、新管理方法减少了对劳动力的使用,而在业工人的平均工资1929年还低于1920年。这说明经济危机的发生是由于 A. 生产力的提高 B. 工人收入大大下降 C. 贫富差距过大 D. 生产远超消费能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美国1920—1929年工业总产值增加了50%以上,而在业工人的平均工资1929年还低于1920年,说明生产能力远远超过消费能力,必然引起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故D正确;AB是材料反映的现象,无法说明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排除AB;材料信息无法直接反映出贫富差距过大,排除C。‎ ‎20.罗斯福在“炉边谈话”中说:“我们将采取经过慎重考虑的、保守性的措施,以使我国的产业工人获得更加公平的工资收入,防止恶性竞争和超常的劳动时间,同时鼓励所有企业防止生产过剩。”为此颁布的法律是:‎ A. 《紧急银行法》‎ B. 《全国工业复兴法》‎ C. 《农业调整法》‎ D. 《联邦紧急救济法》‎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以使我国的产业工人获得更加公平的工资收入,防止恶性竞争和超常的劳动时间,同时鼓励所有企业防止生产过剩。”可知这些措施在调节工业发展,故B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体现调节金融矛盾,故A选项排除;材料中未涉及农业,故C选项排除;材料中未涉及社会救济,故D选项排除;‎ ‎21.20世纪4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加大公共事业的开支,制订经济发展计划,通过利率、税收等杠杆进行调控;另一方面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以上举措反映出的发展理念是:‎ A. 加大宏观调控与国际协调 B. 实行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 C. 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D. 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加大公共事业的开支,制订经济发展计划,通过利率、税收等杠杆进行调控”可见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国家干预经济;根据材料“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可见国际组织的成立服务于成员国,故A选项正确;计划经济体制属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手段,不属于资本主义国家,B选项排除;“根本”一词过于绝对,C选项排除;材料中资本主义国家加大政府干预经济而非减少,D选项排除。‎ ‎22.美元与黄金的关系,经历了从二战后初期的“挂钩”到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脱钩”,这一变化说明了:‎ A. 美元不再是国际支付手段 B.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C. 世界银行组织已瓦解 D. 美国与其同盟国关系破裂 ‎【答案】B ‎【解析】‎ ‎【详解】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的美元与黄金存在固定的汇率,美元与黄金的脱钩说明美国经济霸权地位的衰落,故B项正确;美元仍然是主要的国际支付手段,故A项错误;世界银行组织仍然存在,故C项错误;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元与黄金的的“脱钩”也不能说明美国与其同盟国关系破裂,故D项错误。‎ ‎【点睛】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中的特权和支配地位,便利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和霸权地位的确立。20世纪70年代由于美国经济衰弱。黄金与美元脱钩,说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23.有学者认为,区域性合作组织形式有三种模式,其特点见下表。‎ 模式 特点 模式1‎ 关税、货币、市场、司法统一 模式2‎ 自由贸易、共同关税、共同市场 模式3‎ 共同兴趣、自觉自愿、道义责任、会员制、没有法律义务 下列组织归属于模式1的是:‎ A. 亚太经合组织 B. 北美自由贸易区 C. 欧洲联盟 D. 东南亚国家联盟 ‎【答案】A ‎【解析】‎ ‎【详解】模式1的特点是政治、经济一体化,世界经济、政治一体化组织最高的是欧盟;故选C。模式3强调自愿的原则,没有法律义务,符合亚太经合组织,故A项错误。模式2中只是进行贸易方面的合作,符合北美自由贸易区,故B项错误。东南亚国家联盟合作程度远远不如前三个组织合作程度高,故D项错误。‎ ‎【点睛】欧盟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对比:欧盟是一个经济政治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各成员国之间只是一种贸易伙伴关系;欧盟的成员国由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发达国家组成,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员国既有发达国家又有发展中国家。亚太经合组织的成员国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等方面差异很大。‎ ‎24.有学者指出:“在某种意义上说,当今世界各种文化的发展正是对两千年前的‘轴心时代’的一次新的飞跃……古典时期少数东西方伟大思想家主导的百家争鸣现象,也将变化为世界众多国家的思想群体导演或表演的交响与合奏。”上述现象表明:‎ A. 世界文化多元化格局破裂 B. 文化保护主义的倾向明显 C. 经济全球化推动文化交融 D. 世界文化基本实现一体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东西方先进文化,将变化为世界众多国家的思想群体导演或表演的交响与合奏”可知全球化有利于文化交流,故答案为C选项。文化多元化格局破裂的说法太绝对,A选项排除。材料说的是文化开放而非文化保护主义,B选项排除。世界文化基本实现一体化的说法不符合史实,D选项排除。‎ ‎25.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各经济大国纷纷调整经济发展模式,以科技创新驱动传统经济发展成为多国的国策。德国提出“工业4.0”战略目标,美国正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中国也将“中国制造2025”定位在战略层级。上述现象反映了:‎ A. 传统经济取代新经济发展模式 B. 世界各国跨入到知识经济时期 C. 国家干预政策已占据主导地位 D. 新经济的发展加剧了全球竞争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以科技创新驱动传统经济发展成为多国的国策。” “再工业化” “中国制造2025‎ ‎”说明各国在新经济领域处于竞争状态,得出答案为D。A.新经济是指创新性知识在经济中占主导的经济形态,科技创新驱动传統经济成为多国国策。表明新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慢慢在取代传统经济,故A错误。知识经济时代逐步占据主导地位,但并不是世界各国都已经跨入知识经济时期,故B错误。国家干预经济是二战以后被各国家采用,但70年代后逐步改变,故C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金融危机后,以科技创新驱动传统经济发展成为多国的国策。‎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初,流通中铜钱与“宝钞”并行,禁金银交易……嘉靖初(1522年),“钞久不行,钱已大”,朝廷遂“弛用银之禁”。到万历九年(1581年),“一条鞭法”把丁役、土贡等项归于田赋之内,“计亩征银”,白银发展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 ‎——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等 材料二: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私人海上贸易取得某种程度的合法地位。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海外白银的流入,增加了国内白银的总量,扩大了白银的流通范围。‎ ‎——以上材料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三:1933年到1934年,美国在世界市场上大量收购白银。引起中国白银不断外流。加上币制的紊乱,中国屡现金融恐慌。……1935年,国民政府公布“币制改革”方案,规定:1935年11月4日起,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三家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所有税收和公私款项均用法币支付,禁止白银在国内流通:白银收归国有,作为外汇准备金,以稳定法币对外汇价。‎ ‎——摘编自吴申元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白银成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指出国民政府时期货币流通领域的突出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这一变化所带来的积极意义。‎ ‎【答案】(1)原因:政府政策的推动;赋役征银的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发展,白银大量流入。‎ ‎(2)变化:流通中的主要货币从白银变为纸币(法币)。‎ 积极:对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和物价有一定作用;刺激了经济复苏;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有利于政府在战时调整经济,保障抗战胜利。‎ ‎【解析】‎ ‎【详解】(1)据材料一“朝廷遂‘弛用银之禁’”、“‘一条鞭法’把丁役、土贡等项归于田赋之内”得出政策的推动,依据材料二“是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岀超地位”结合所学得出国际贸易的发展,据“海外白银的流入,增加了国内白银的总量,扩大了白银的流通范围”得出白银大量流入答案。‎ ‎(2)第一小问变化依据材料三“均用法币支付,禁止白银在国内流通”信息归纳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三“白银收归国有,作为外汇准备金,以稳定法币对外汇价”的信息并结合所学从稳定物价和金融、促进经济发展、民族工业以及抗战胜利保障等角度思考回答。‎ ‎【点睛】背景原因型材料题:‎ ‎(1) 读题:对题目要全读、细读,领会题意。‎ ‎(2) 审题:审准与课本知识的关系,诱发联想,启迪思路。问答题的内容大多数依托课文,因此课本上有关的“蛛丝马迹”往往会是解题的重要依据。考生应尽可能把题目与课本知识对照,找出内在联系,诱发联想,启迪思路知识定位准确,审题定位这一步方告结束。‎ ‎(3)答题:要求语言准确”“逻辑严谨”以体现科学性、准确性、严谨性。此外,在文字表述的形式上,要做到“三化”即:序号化、要点化、段落化。‎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仅仅数年前,里斯本还是一个地处世界边缘的城市。现在它变成了能与东方最富有的贸易中心相媲美的商业枢纽。来自三大洲的舰船云集在它的海港……全欧洲的人都赶来观看、购买和品尝这些刺激的新鲜事物。‎ ‎——奈杰尔·克利夫《最后的十字军东征》‎ 材料二: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了世界性的了……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它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人民日报》‎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当时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的变化,并指出促使这种变化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名称。分析说明这个事件对欧洲生产关系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大致时间及对“古老的民族”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3)材料三中的“南方谈话”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有什么重大调整?在哪一次大会上确立的?‎ ‎【答案】(1)变化:大西洋沿岸取代地中海区域成为欧洲商路和贸易的枢纽。‎ 原因:新航路的开辟 影响: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2)时间:十九世纪中叶。‎ 影响:促使中国的传统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西方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促进经济近代化。‎ ‎(3)目标调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会:中共十四大 ‎【解析】‎ ‎【详解】(1)从材料一“仅仅数年前里断本还是一个地处世界边缘的城市。现在它変成了能与东方最富有的贸易中心相媲美的商业枢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根据所学可知,这种变化主要是由新航路的开辟引起的。根据材料和所学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2)根据材料二出自《共产党宣言》可以分析出,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大致时间是19世纪中期。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中国小农经济的逐瓦解、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中国近代化的开始等方面来分析出影响的答案。‎ ‎(3)根据所学目标调整是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会,是在中共十四大提出的。‎ ‎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30年美国国会通过《霍利—斯姆特法》,将关税提高到历史最高水平。中美贸易大受影响。一些本来在美国畅销的中国产品销售量逐年减少,如桐油、兽皮、生丝、羊毛、棉花、猪鬃、酒类产品、蛋类及蛋产品等……美国长期以来是中国蛋类产品的主要销售市场,蛋产品对美销售数量占中国同类产品对外出口总数的15%左右,占美国同类产品进口数量的90%以上。高关税政策实施后,到1934年美国蛋类产品进口数量已经减至此前的8%……1933年,中国蛋类品输美值不如1926年的10%。‎ ‎——摘编自仇华飞《20世纪30年代美国关税政策与中美贸易》‎ 材料二:改革开放后中美贸易发展的四个主要阶段 ‎1978年—1992年 ‎1979年两国签署《中美贸易关系协定》。中美贸易从1979年的24.52亿美元增至1992年的174.94亿美元。中国在中美贸易中一直处于贸易逆差状态,中国以输出初级产品为主。中美贸易发展受政治因素影响较大,如所谓的台湾问题及中国政治问题等都会给中美贸易额带来立竿见影的负面影响。‎ ‎1993年—2001年 贸易总额从1993年的276.52亿美元增至2001年的804.8亿美元,美国成为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两国贸易增速始终保持正增长,中国在中美贸易中转为贸易顺差。双方在政治领域的纷争已经较少影响到双方的经贸往来。‎ ‎2002年—2016年 中国总体关税水平不断下降,非关税壁垒得到很大改善。美国对中国的开放领域大幅扩大。中国在中美贸易中的贸易顺差从2002年的427.08亿美元增至2016年的3470.4亿美元。‎ ‎2017年至今 基于特朗普奉行的“美国优先”战略,以中美贸易逆差为由,开启了中美贸易战,矛头直指“中国制造2025”,中美贸易波折也许还将持续较长一段时间。‎ ‎——摘编自高梦浠《改革开放40年中美贸易变化研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国会通过《霍利—斯姆特法》的主要原因及实施后所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8年以来中美贸易的特点并简析2017年以来美国开启中美贸易战的原因。‎ ‎(3)请对2017年以来的中美贸易战中国如何应对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1)原因:经济危机冲击下,通过提高关税来保护本国市场;“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失败 影响: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国内市场和本国企业,增加了美国国家财政收入;引起世界各国关税战、货币战、贸易战,破坏世界经济发展秩序;关税壁垒,阻碍了世界经济整体发展;经济危机的压力转嫁到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经济危机激化了社会矛盾、民族矛盾)加剧了世界形势的紧张。‎ ‎(2)特点:中美贸易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中美贸易发展不平衡;政治因素影响贸易额波动;中美贸易领域由单一走向多元、由低端向高端发展。‎ 原因:美国奉行美国优先战略;改变中美贸易逆差;国际产业分工深化,美国制造业衰退;遏制中国制造;美国对中国迅速崛起持有戒心;美国有贸易保护主义传统;美国国民经济去虚向实的需要;迎合国内情绪,兑现竞选承诺;‎ ‎(3)建议:坚定不移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强综合国力,促进外贸升级转型;以协商谈判谋求政治和解,积极拓展新的国际国内市场;推动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解析】‎ ‎【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一些本来在美国畅销的中国产品销售量逐年减少”可知通过法案的原因有提高关税保护本国市场。提高关税说明政府在对经济进行干预,也就说明了自由放任政策的破产。‎ 影响:根据所学可知,提高关税后的影响需要从保护本国市场、但引起各国高关税壁垒、阻碍世界经济发展、加剧危机等方面作答即可。‎ ‎(2)特点:根据材料“贸易总额从1993年的276.52亿美元增至2001年的804.8亿美元”可知中美贸易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根据材料“中美贸易波折也许还将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可知政治因素影响贸易额波动;根据材料“美国对中国的开放领域大幅扩大”可知中美贸易领域由单一走向多元、由低端向高端发展。‎ 原因:根据美国当时的实际情况,从扭转贸易逆差、保护本国工商业、遏制中国发展等角度作答即可。‎ ‎(3)建议: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可以从继续增强自身实力、提高产品竞争力、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等方面作答。‎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