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部分重点中学协作体2020届高三5月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辽宁省部分重点中学协作体2020届高三5月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辽宁省部分重点中学协作体2020年高考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试卷历史部分 ‎1.宁夏首次发现的大型西周遗址彭阳姚河塬商周遗址,其灰坑及墓葬出土卜骨和卜甲计7块,其中有文字的刻字卜甲2块,总计34字,大意为:有2个人分别率领了30个人到夜、宕、复等地巡查、巡视。这说明 A. 甲骨文是当时唯一文字资料 B. 西周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C. 中央对地方的监察体制完善 D. 西北地区设郡县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只是提到“西周遗址彭阳姚河塬商周遗址…..其中有文字的刻字卜甲2块,总计34字”,并不能表明甲骨文是当时唯一的文字资料,排除A;由材料“有2个人分别率领了30个人到夜、宕、复等地巡查、巡视”,体现了西周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故选B;西周时期,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C;材料没有提到郡县的信息,排除D。‎ ‎2.周代经常遣使“分行四方,延问疾苦”;汉代将政府救助“贫不能自存者”列入律法;宋代多行招商赈济、以工代赈之举,同时还鼓励民间互助。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扶贫工作 A. 源远流长历代延续 B. 因地制宜注重方法 C 分类精准成效显著 D. 政府主导手段增多 ‎【答案】D ‎【解析】‎ ‎【详解】周、汉、宋并不是相延续的朝代,所以无去体现中国古代的扶贫工作源远流长历代延续,故排除A;题意中的中国古代扶贫工作并没有不同地区的不同内容,无法说明因地制宜注重方法,排除B;题中的内容没有体现中国古代扶贫工作进行精准分类,也没有反映扶贫工作的成效,排除C;周、汉、宋的扶贫工作主要以政府为主导,扶贫手段增多,故D正确。‎ - 13 -‎ ‎3.清代前期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分野,但有以“起运”“存留”为标志的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划分和调整。“起运”与“存留”实质上就是中央与地方对于所征收钱粮按一定比例进行再分配;一部分起解户部及各部寺监,作为国家经费开支之用,一部分存留本地,作为地方经费开支之用。与宋代相比,这种做法 A. 有助于地方社会公共事务的处理 B. 使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进一步尖锐 C. 说明中央有逐渐加强集权的趋势 D. 将地方官员对人民的盘剥合法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央与地方对于所征收钱粮按一定比例进行再分配”“作为地方经费开支之用”中可以看出,与宋朝相比,清朝“起运”“存留”制度使“地方经费”有所增加,有利于地方社会公共事务的处理,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故A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地方财权的有所增强,故C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政府对人民的剥削,故D项排除。‎ ‎【点睛】“中央与地方对于所征收钱粮按一定比例进行再分配”“作为地方经费开支之用”是关键信息。‎ ‎4.公元2—3世纪,汉帝国和罗马帝国都发生了大规模的天花、鼠疫和麻疹疫乱。两个帝国遭受了疾病的蹂躏,人口数量急剧下降。这一事件 A. 说明世界已经联成一个整体 B. 表明专制制度不断强化 C. 反映出中国与西方有所交流 D. 导致两个帝国分崩离析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汉帝国和罗马帝国都发生了大规模的天花、鼠疫和麻疹疫乱”,天花、鼠疫和麻疹都属于传染病,公元2—3世纪,汉帝国和罗马帝国都发生了大规模疫乱,说明中国与西方有所交流,故C正确;结合所学可知,15-16世纪的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联成一个整体,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汉帝国和罗马帝国都发生了大规模疫乱,和政治体制无关,排除B;两个帝国人口数量下降,不能说明两个帝国分崩离析,排除D。‎ - 13 -‎ ‎5.咸丰帝在出让许多国家权益的同时,对西方使节要求以西方礼节三鞠躬(中国要求跪拜)拜见皇帝、亲递国书死活不答应,并表示“设该夷固执前说,惟有与之决战。”1873年,同治皇帝18岁亲政,经过交涉外国公使被允许觐见,清朝廷为了表示中国皇帝不同于外国君主,特将公使们觐见本国君主时的三鞠躬改为五鞠躬,皇帝不亲手接受国书(公使们将国书放在黄案上,皇帝以“点头”表示收到)。这表明 A. 全体国民根深蒂固的天朝上国情结 B. 清政府对列强侵略的本质充满警觉 C. 国际交往规则缓慢的为清政府接受 D. 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权益获得扩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咸丰皇帝的“死活不答应”到同治皇帝“允许觐见”,由跪拜变鞠躬的不认可到三鞠躬变五鞠躬,这说明国际交往规则缓慢的为清政府接受,故选C。鸦片战争后,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逐步认识到中西方之间的差距,故全体国民有根深蒂固的天朝上国情结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材料只能表现为清政府的盲目自大与落后,不能反映对侵略本质的警惕,排除B;材料的主体在陈述外交礼节上的变化,无法得出列强在中国的权益获得扩大的结论,排除D。‎ ‎6.抗战时期,中国外交已经超越反应式外交,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事务。在旧的国际秩序崩解的过程中,中国抓住了机会,由一个旧体系中的弱者成为新的国际体系的参与缔造者。这说明二战时中国 A. 外交的主动性前所未有 B. 成为新的国际秩序的缔造者 C. 国际地位得以空前提高 D. 外交由反应式转变为主动式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抗战时期,中国外交已经超越反应式外交,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事务……由一个旧体系中的弱者成为新的国际体系的参与缔造者”指的是二战后期中国积极参与开罗会议等国际会议,这说明近代以来中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故C项正确;这说明二战时期中国外交的主动性有所增强,但不是前所未有,中国古代的外交主动性更强,故A项错误;中国“成为新的国际体系的参与缔造者”‎ - 13 -‎ ‎ 并不代表中国就成为新的国际秩序的缔造者,美苏才是新的国际秩序的真正缔造者,故B项错误;反应式外交是消极被动的外交,主要以防范姿态主导外交行动,这和国家实力密切相关,二战时期中国外交的主动性有所增强,但近代史上中国外交一直没有脱离反应式外交,故D项错误。‎ ‎7.1961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农业六十条(修正案)”,缩小社队规模,取消公共食堂制,对于供给制问题,规定社员一切收入都“按劳动工分进行分配”。这一修正案 A. 推动了经济结构改革 B. 调整了农村的生产关系 C. 结束了人民公社体制 D. 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答案】B ‎【解析】‎ ‎【详解】针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中央进行国民经济的调整,材料中“缩小社队规模,取消公共食堂制”明显是针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B正确;材料中是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不是经济结构改革,A错误;人民公社体制结束是改革开放之后,C错误;国民经济的恢复的完成是1952年,D错误。‎ ‎8.华北农民素有“不争讼”的习俗,村民的纠纷一般由村中长者、族长或乡绅负责解决,而这种解决常常造成不公的结果。1940年,晋察冀边区有关土地债务、婚姻、财产纠纷的诉讼,由占案件总数的6.5%上升到40%。这一变化反映出 A. 日本进一步侵华激化社会矛盾 B. 民事纠纷随经济发展而有所增加 C. 乡约习俗的社会调节功能失效 D. 根据地建设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 ‎【答案】D ‎【解析】‎ ‎【详解】在1940年的敌后抗日根据地里,一改“华北农民 ‘不争讼’的习俗”, 民间纠纷的诉讼由占案件总数的6.5%上升到40%,可知农民从习惯由长者、族长或乡绅解决纠纷到相信专门人员审理更公正,接受政府和司法部门,D项正确;土地债务等民事诉讼和相关解决方式的变化与日本人的侵略无关,A项错误;材料提供了由“不讼”到“讼”的变化,不是民事纠纷的增加,更不是乡约习俗调节功能失效了,而是民众的法律意识有所增强,B、C两项错误。‎ ‎【点睛】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和进步,有利于中国民族民主革命事业的发展。‎ - 13 -‎ ‎9.“一般地说,在农业社会,妇女的状况日趋恶化,繁荣使很多上层家庭把妻子当作装饰品;国家强盛则促使对妇女的非正规政治权力加以限制。罗马虽然实行了严格的家长制,但它却是这一大趋势中的一个例外。”促成这一状况的可能因素是 A. 罗马法制约身体暴力和家族内惩罚 B. 罗马妇女在家庭中地位与男子平等 C. 罗马法解决了家庭仇怨和纠纷问题 D. 罗马家庭结构反对强有力的集权体制 ‎【答案】A ‎【解析】‎ 材料表明,罗马歧视和限制妇女的现象并不像传统农业社会那样严重,这是因为罗马法规定借助于法律调解纠纷,从而在家庭关系上制约了身体暴力和家族内惩罚,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妇女的权益,故A项正确;“罗马虽然实行了严格的家长制”,说明罗马的家庭结构是家长制,妇女的家庭地位与男子并不平等,故B项错误;任何时代,家庭仇怨和纠纷都难以避免,故C项错误;“国家强盛则促使对妇女的非正规政治权力加以限制”说明实行了强有力的集权体制,D错误。‎ ‎10.17世纪以后英国议会的立法套语仍保留着“(该法)由无上圣明之国王陛下依本届议会僧俗两界贵族与平民之建议,并经其同意而制定颁行,其权威、效力亦源于上述三者”的说法。对此合理的解释是,英国 A. 贵族制度已经瓦解 B. 国王丧失全部权力 C. 宪政传统影响深远 D. 政治体制保守僵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17世纪以后,即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英国议会的立法套语仍保留着“无上圣明之国王”“同意而制定颁行”之类的话,特意明确“国王、僧侣和贵族权威、效力”的说法反映了C项。A项不符合史实,英国上院即是贵族院。在十八世纪后,英王成为虚君,B项与题意不符;英国尊重传统,不能说明政治体制保守僵化,D项错误。‎ ‎11. 1932年12月27日,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和苏联人民委员会通过决议,在全国实行身份证制度,惟独不给农民发身份证,理由是:“防止广大农业居民在国内各地不受控制的移动”。这一做法 - 13 -‎ A. 促进了农业的持续增长 B. 保证了工业化顺利进行 C. 巩固了苏联的工农联盟 D. 维持了工农业均衡发展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能力,材料反映不给农民发放身份证是为“防止广大农业居民在国内各地不受控制移动”,不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农业发展,故A项错误;1929年苏联进行农业集体化运动,建立集体农庄,限制农民自由流动,为工业化提供保障,故B项正确;不发给农民身份证不利于巩固工农联盟,故C项错误;苏联实行的农业集体化运动,实行收购制,实际上是对农民生产成果的剥夺,以支持工业发展,导致了工农业比重失衡,故D项错误。‎ 考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 ‎12.ShAnghAiLAnder(上海客)是早期典型的不列颠人部族的一支……他们既维系着族群的认同又具有全球性视野,同时具有融入上海的强烈欲望并渴求新知,是上海最早的“全球族”中的代表。如今,中国人正在续写着ShAnghAiLAnder的全球迁移史,并且替代早期的英国移民成为惹人瞩目的力量。这种从“土著”向“全球族”演进的历史现象反映了 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推动全球移民 B. 英国的对外扩张推动全球化发展 C. 中国经济不断崛起推动中国人走向世界 D. 经济全球化冲击了民族国家意识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Shanghai Lander(上海客)是英国人,在英国对外扩张中来到上海,他们的认知逐渐发生变化,演变成“全球族”。同时,中国人正在续写着全球迁移史,因此可知,这种从“土著”向“全球族”演进的历史现象,反映了经济全球化不断冲击着民族国家意识,带来人的身份认知的变化,故D正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和全球移民是互相推动的,A项说法太片面,故排除A;材料未体现英国的对外扩张推动全球化发展,故B错误;材料不仅体现了中国人走向世界,还有英国,C项说法不全面,故排除C。‎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 - 13 -‎ ‎ 据《山海经》记载,炎帝为南方之神,蚩尤为九黎的部落酋长,盘古、伏羲的故事为汉族、羌族和云南许多少数民族共有的神话。黄帝被认为是其他四帝的祖先,《五帝本纪》中说:“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战国时期,七国的君主都以黄帝的后裔相标榜。十六国时期,匈奴人赫连勃勃建立大夏国,自认为是夏禹的后代恢复夏禹的统一大业。386年鲜卑人拓跋珪统一中国北方,建立北魏,其皇室也自认为是黄帝的后裔。拓跋珪在其昭文中说:“夫刘(邦)承尧统,旷世积德……《春秋》之义,大一统之美,吴、楚僭号,久加诛绝,君子贱其伪名,比之尘垢”。孝文帝拓跋宏在位期间,曾下令改变鲜卑族的风俗习惯、服装和语言,奖鲜卑贵族与汉族的士族通婚,改汉姓,学习中原的典章制度等。‎ ‎——据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材料二 1840年以后,中华民族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的自发联合,一方面是粉碎帝国主义的侵略与分裂阴谋、保卫祖国的统一与边疆完整,同时也逐步深入,从不同层次上寻求将古代中国转化为现代中国的强国之道。辛亥革命以后,贯彻“五族共和”原则,但还未能真正反映中国近代民族问题的根本实质。1924年,孙中山重新解释了“民族主义”:一则是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一则是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还提出了“少数民族”的概念。1937年,共产党倡议和推动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面阐明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必须广泛团结各族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1938年以后,又逐渐明确,在中华民族获得独立解放的过程中与获得独立解放以后,建立和完善在统一中国实行各少数民族的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具体道路。‎ ‎——据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的特点,并说明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华民族民族主义的内涵,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答案】(1)特点:多元性:各部落、民族有各自的文化;一体性:有些民族有共同的祖先或文化认同,特别是普遍认同黄帝的地位;统治者都以某些显赫人物后代自居;完成统一是各民族统治者的共同追求;各民族相互融合。‎ 影响:促进了民族融合;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奠定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有利于増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 ‎(2)内涵:反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救亡图存、民族自强;民族联合、民族团结。‎ - 13 -‎ 原因:伴随西方列强入侵,民族危机加剧;各民族文化认同的历史传统;先进知识分子和无产阶级政党的不断探索;民族意识不断觉醒。‎ ‎【解析】‎ ‎【详解】(1)特点:根据“盘古、伏羲的故事为汉族、羌族和云南许多少数民族共有的神话”“匈奴人赫连勃勃建立大夏国,自认为是夏禹的后代”得出多元性:各部落、民族有各自的文化;根据“黄帝被认为是其他四帝的祖先”“鲜卑人拓跋珪统一中国北方,建立北魏,其皇室也自认为是黄帝的后裔”得出一体性:有些民族有共同的祖先或文化认同,特别是普遍认同黄帝的地位;根据“黄帝被认为是其他四帝的祖先”“匈奴人赫连勃勃建立大夏国,自认为是夏禹的后代”得出统治者都以某些显赫人物后代自居;根据“匈奴人赫连勃勃建立大夏国,自认为是夏禹的后代,要恢复夏禹的统一大业。386年鲜卑人拓跋珪统一中国北方,建立北魏”得出完成统一是各民族统治者的共同追求;根据“改变鲜卑族的风俗习惯、服装和语言,奖鲜卑贵族与汉族的士族通婚,改汉姓,学习中原的典章制度等”得出各民族相互融合。‎ 影响:根据“改变鲜卑族的风俗习惯、服装和语言,奖鲜卑贵族与汉族的士族通婚,改汉姓,学习中原的典章制度等”得出促进了民族融合;综合材料,可从古代中华民族发展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奠定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和有利于増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等角度总结回答。‎ ‎(2)内涵:根据“中华民族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的自发联合”得出反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根据“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得出救亡图存、民族自强;根据“建立和完善在统一中国实行各少数民族的区域自治制度”得出民族联合、民族团结。‎ 原因:根据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可从民族危机加剧、各民族文化认同、先进知识分子和无产阶级政党的不断探索、民族意识不断觉醒等角度分析总结。‎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 - 13 -‎ ‎ 美国作家约翰·史坦贝克于1939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愤怒的葡萄》,是一部伟大的美国社会纪实文学。小说梗概如下:1933年,从监狱假释回家的乔德和因对圣灵产生怀疑而不再做牧师的凯西结伴,回到了被垄断资本与严重干旱吞噬了的家乡。乔德一家变卖了所有的东西,换来一辆破旧卡车,一家人邀上凯西背井离乡,抱着美好的幻想横越黄沙滚滚的沙漠,到加州寻找出路。一路上,他们受尽折磨与欺凌,有的死去,有的中途离散。当到达目的地时,乔德一家居住在贫困肮脏的胡佛村,发现挣得体面的工资根本不可能。因为工人太多,也没有什么权益保障。种植园主们串通一气,不断压低工资,压榨农场工人,他们宁肯让成熟的梨子、葡萄烂掉也不给饥饿的穷人吃。于是,人们开始觉醒,自发组织工会进行反抗。尽管斗争失败了,但“愤怒的葡萄在人们心灵里长得饱满起来”。‎ 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答案】示例情节:乔德一家居住在贫困肮脏的胡佛村,发现挣得体面的工资根本不可能。‎ 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出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遭遇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概述和评价:一战后,美国迎来了“繁荣年代”。然而,繁荣背后隐藏着严重的危机,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日益激化,终于酿成了1929-1933年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此次危机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特别大。大危机导致银行纷纷倒闭,企业大量破产,农民收入锐减,失此人数激增。这场危机不仅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还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客观上也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政策的调整埋下了伏笔。‎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提取一个情节:乔德一家居住在贫困肮脏的胡佛村,发现挣得体面的工资根本不可能。‎ 历史现象:结合所学,这一情节反映出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遭遇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概述和评价:结合所学,从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进行阐述。原因方面应指出,其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日益激化,影响应从大危机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和促进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政策的调整等角度总结。‎ ‎15.【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中国现代消防制度始于晚清。1868年,香港成立了中国地区最早的现代消防队,成员是当时英国驻香港总督召集的志愿者。内地第一支消防队是在八国联军攻占天津后出现的。意大利首先招募了一批华人在天津租界组织起一支官办救火队,随后英租界也组织了天津志愿消防队。1902年,清政府在天津成立南段巡警总局后,租界消防队移交给清政府管理,改称南段巡警总局消防队,成为中国第一支现代意义的消防队。次年,清政府在北京也组建了消防警察队。其后,哈尔滨、保定、南京、昆明、广州、沈阳、长沙等省会城市也相继组建了消防队。这些消防队均由当地警察厅、局直接管辖。1905年,清政府成立巡警部,下设五个司和一个部属消防队,部属消防队专司救火。1906年,改巡警部为民政部,消防队仍属民政部直辖。‎ ‎——摘编自《中国近代消防发展史》‎ 请回答:‎ - 13 -‎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清现代消防制度创建的背景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晚清消防制度改革的意义。‎ ‎【答案】(1)背景:中国半殖民地化日益深化;西方列强在中国强划租界;近代城市发展需要专业消防队伍;清末新政和有识之士的大力推动。‎ 特点:由外国列强首先引进;主要在沿海租界范围内,逐步扩展到其它大城市;由志愿者发展为专业警察队伍;或由民办改为官办;清政府积极支持推广。‎ ‎(2)意义:有利于维护城市治安和消防安全;保护城市市民正常生活;带动了城市管理制度和社会治理的近代化。‎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中“意大利首先效法其国内,招募了一批华人在天津租界组织起一支官办救火队,随后英租界也组织了天津志愿消防队”可见由外国列强首先引进;由材料“国内的哈尔滨、保定、南京、昆明、广州、沈阳、长沙等省会城市也相继组建了地方的消防队 ”可见主要在沿海租界范围内,逐步扩展到其它大城市;由志愿者发展为专业消防警察队伍;由材料“1868年,香港成立了中国地区最早的现代消防队,成员是当时英国驻香港总督召集的志愿者”“1905年,清政府成立巡警部,下设五个司和一个部属消防队,部属消防队专司救火。1906年,改巡警部为民政部,消防队仍属民政部直辖”可见由志愿者发展为专业消防警察队伍,或由民办改为官办,清政府积极支持推广。‎ ‎(2)可以根据材料中的“1906年,改巡警部为民政部,消防队仍属民政部直辖”等信息,并结合所学有关内容,从维护城市安全、保护市民生活,以及对城市管理的近代化的影响等方面来回答。‎ ‎16.【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世纪80年代末,由于苏联、东欧局势的变化、德国统一提上日程以及欧共体影响日增,世界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为防止具有地缘优势的苏联在影响欧洲未来的进程中取得主动权,美国提出大西洋主义,以图建立一个在美国领导下的欧洲。其主要构想是:北约仍将是大西洋两岸共同的军事组织,并将进一步扩大其职能,使之成为肩负欧洲防务、政治和经济事务的超级机构;要求欧共体向其他国家开放,用条约的形式把美国同欧共体连结起来,使欧共体在促进苏联和东欧转化方面发挥更大的“政治作用”。新大西洋主义表明了美国对西欧政策的基本点,即政治上维持盟主地位、适当“卸除军事包袱”、与欧共体在经济上共同分享。‎ ‎——摘编自刘昌明、姚仕帆《“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的欧亚一体化战略与大西洋主义》‎ - 13 -‎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大西洋主义出台的背景和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西洋主义出台的影响。‎ ‎【答案】(1)背景:东欧发生剧变的严峻形势、苏联即将解体,两极格局即将结束,世界多极化趋势增强;德国统一趋势明显;欧共体实力增强,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日增。(任答两点目的:继续挤压苏联的战略空间,建立一个美国领导下的欧洲。‎ ‎(2)影响:加速了东欧与苏联的解体与剧变,推动两极格局的结束;增强了美国对北约的控制力和在欧洲的影响力,为冷战后的美国单边主义外交战略提供了政策构想;使北约职能扩大,促进了欧共体的进一步发展。‎ ‎【解析】‎ ‎(1)本题第一小问“背景”,根据材料“由于苏联、东欧局势的变化、德国统一提上日程以及欧共体影响日增,世界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东欧和苏联形势恶化、德国统一趋势增强、欧共体影响力日增等方面概括指出大西洋主义出台的背景。第二小问“目的”,据材料“为防止具有地缘优势的苏联在影响欧洲未来的进程中取得主动权……以图建立一个在美国领导下的欧洲”即可概括其目的。‎ ‎(2)本题根据材料“北约……将进一步扩大其职能,使之成为肩负欧洲防务、政治和经济事务的超级机构;要求欧共体向其他国家开放……政治上维持盟主地位……与欧共体在经济上共同分享”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两极格局的结束、增强美国对欧洲控制力、北约和欧共体的变化等方面分析大西洋主义出台的影响。‎ ‎1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王世贞,明朝一代名臣。他少年有才名,史籍称“生有异禀,书过耳,终身不忘”,“年十五,咏宝刀诗,师为之避席”。……隆庆元年(1567年),王世贞被起用为大名副使。大名风俗,逢婚丧之事,姻族相聚吃喝,“多者匝月不止”。置办一次,“而中人之亏去半矣”。王世贞到任,定婚丧礼,力求简约,“其俗至今守之”。大名府下属州、县十一个,真定府三十多个,但“以军兴论供输,则大名与真定等”,极不平等。经过王世贞力争,“乃不果增”。……万历二年(1574年)九月,王世贞以右副都御史抚治郧阳。在任期间,他“为纠劾贪纵,咨访将才,刷军政,清屯田,郧遂隐然为重镇”。此时张居正当国,王世贞对张居正改革是支持的,“江陵相业,吾始终不谓其非”。但张居正的骄横跋扈,他又极为反感,“臣道太盛,坤维不宁”。张居正的妻弟辱江陵令,王世贞“论奏不少货”……万历十八年(1590年),王世贞辞官回乡。‎ ‎——据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整理 - 13 -‎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世贞的主要政绩。‎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王世贞的为官品质。‎ ‎【答案】(1)在大名改革婚丧风俗,力求简约,并争取减轻百姓负担;在郧阳惩治贪腐、改革军政、发展经济,促使郧阳成为地方重镇;支持张居正改革但反对其骄横跋扈等。‎ ‎(2)提倡节俭,追求简约;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刚正不阿,不趋炎附势。‎ ‎【解析】‎ ‎【详解】(1)根据“定婚丧礼,力求简约”、“经过王世贞力争,‘乃不果增’”可知王世贞在大名府改革婚丧风俗,力求简约,并减轻了当地的百姓负担;根据“为纠劾贪纵,咨访将才,刷军政,清屯田,郧遂隐然为重镇”可知王世贞在阳惩治贪腐、改革军政、发展经济,促使郧阳成为地方重镇;根据“张居正当国,王世贞对张居正改革是支持的,……但张居正的骄横跋扈,他又极为反感”可知王世贞支持张居正改革但反对其骄横跋扈等。‎ ‎(2)根据王世贞在大名府的改革可知他提倡节俭,追求简约;根据他在大名和郧阳的举措可知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根据他对待张居正的态度可知他刚正不阿,不趋炎附势。‎ ‎ ‎ - 13 -‎ - 13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