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一新教材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学案: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2021学年高一新教材历史部编版必修上册学案: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www.ks5u.com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认识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方面的新变化。‎ ‎1.理解程朱理学兴起的背景、内容、特点和影响,认识儒学的发展的必然性。‎ ‎2.了解宋元时期的主要文学艺术——词、元曲、话本、书法、绘画等成就,认识政治、经济对文学艺术发展的影响。‎ ‎3.了解三大发明及其传播,认识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4.了解少数民族文字的发明,认识多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 一 儒学的复兴 ‎1.原因 ‎(1)从三国到五代,儒家学说日益僵化,社会影响不及佛教和道教。‎ ‎(2)北宋中期起一批学者掀起儒学复兴运动。‎ ‎2.目的 ‎(1)挖掘儒家经书的思想内涵,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 ‎(2)希望充分发挥儒学在强化社会伦理道德秩序、树立基本价值观方面的作用。‎ ‎3.程朱理学 ‎(1)口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2)理学(道学)代表人 北宋:程颢、程颐;南宋:朱熹。因此这一学派也被称为“程朱理学”。‎ ‎(3)特点:注重抽象思维,具有包括宇宙观、人生观、认识论、方法论在内的一套理论体系。理学带有客观唯心主义倾向。‎ ‎(4)主张 ‎①“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也称“天理”。‎ ‎②人生的目标应当是“存天理,灭人欲”。‎ ‎③提出“格物致知”,认为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 ‎(5)其他活动:理学大师朱熹对儒学教育进行了深入探索;从早期儒家典籍《礼记》中抽出《大学》《中庸》两篇文章,加上记录孔子、孟子言论的《论语》《孟子》,合编为“四书”,并加以注释,使之成为儒学基础读物。‎ ‎(6)影响: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在历史上产生深远影响。‎ 二 文学艺术 形式 朝代 特征 代表 兴盛的原因 宋词 宋朝 鼎盛 句子长短不等,用来配乐歌唱,根据乐谱分为不同词牌,各有固定格式 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婉约派:柳永、李清照 两宋城市生活丰富多彩,娱乐场所需要大量歌词、话本 话本 宋元说 书盛行 说书的底本称为话本,实际上就是早期的白话小说 ‎—‎ 元曲 元朝 包括散曲和杂剧 关汉卿 王实甫 更适合市井演唱的需要 ‎。散曲是比词更灵活、更通俗的长短句配乐诗歌体裁。将成套的散曲连缀在一起歌唱,辅以音乐、舞蹈、表演、道白,安排不同角色来表达完整的故事情节,就形成了杂剧。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 书法 宋元 追求个性,不拘法度 书法名家辈出 重文风尚 绘画 宋元 山水画成就最为突出,不强调写实,注重意境和笔墨情趣。花鸟画、人物画水平也很高 ‎—‎ 社会动荡 理学注重内心修养商品经济发展 三 科技 ‎1.三大发明:在宋代基本成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1)印刷术:北宋雕版印刷相当普及,工匠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2)火药:火药被大量制造并用于军事,由燃烧型火器逐步发展为爆炸型火器和管形射击火器。‎ ‎(3)指南针:用人工磁化的方法造出的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 ‎2.其他科技成就 ‎(1)北宋科学家沈括所著《梦溪笔谈》记载和总结了当时的许多科技成果。‎ ‎(2)郭守敬设计和监制多种天文观测仪器,主持全国范围内的天文测量,编定新的历法《授时历》,其中测定的数据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3)元朝农学家王祯编撰的《农书》集北方和南方的农业技术于一体,其中关于农业工具的记载尤为丰富。‎ 四 少数民族文字 ‎1.辽夏金文字 ‎(1)特点:都模仿汉字字形创造了本民族文字。‎ ‎(2)内容 ‎①辽先后创制契丹大字、小字,用以刻石立碑和文学创作。‎ ‎②金创制了女真文字,并开设了女真进士科,用女真文字答题。‎ ‎③西夏文通过出土文献大量保存下来,包括佛经、法律、字典,以及从汉文翻译过来的经史著作。‎ ‎2.蒙古文字 ‎(1)成吉思汗统一草原各部,命人用畏兀儿文字拼写蒙古语,形成畏兀体蒙古文,用于修史,部分内容的汉语译本流传至今,称为《蒙古秘史》。作为游牧民族自己撰写的历史,它在史学史上具有特殊价值。‎ ‎(2)忽必烈即位后,委派藏传佛教高僧八思巴改制藏文字母,创造出一套拼音符号,用于拼写蒙古语、汉语等多民族语言,这是汉语拼音化的最早尝试。‎ ‎[名词解释] 道学 唐代的韩愈为了与佛教传法系统相抗衡,提出儒家也有一个传授“先王之道”的系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因此他提出恢复先王之道,重建儒学的统治地位。理学家一般承认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程朱为儒学传道的正统,因此,理学又称道学,或道统学。‎ ‎[思考探究1] 豪放派、婉约派的词分别有何特征?‎ 金版点拨:豪放派特点: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风格恢宏沉雄,气势豪纵等。‎ 婉约派特点:内容多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思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柔婉之美等。‎ ‎[思考探究2] 北宋时期科技发展成就突出的原因?‎ 金版点拨:(1)北宋时期封建经济在唐代的基础上获得进一步发展,推动了我国传统科技的发展。‎ ‎(2)北宋文化的繁荣对印刷术提出了新要求,对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起了促进作用。‎ ‎(3)唐代以来海上贸易和造船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使得指南针在北宋时被广泛应用于航海。‎ ‎(4)北宋时,民族政权并立,战争不断,这促进了火药武器的发展。‎ ‎[思考探究3] 为什么说三大发明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金版点拨:三大发明传到欧洲,印刷术促进了欧洲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火药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主阶级,罗盘针促进了新航路开辟。总之,三大发明推动了人类社会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转型和全球联系的加强。‎ 主题一 程朱理学的特点和影响 一 朱熹说:“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 ‎——《朱文公文集》‎ 二 明代东林书院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三 “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 ‎“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 ‎——戴震 ‎ 史料一用“岂不是”的反问形式强调了伦理纲常就是“天理”。史料二中注意出处,即明代东林书院楹联,从下联体会其思想内涵。史料三,关键是正确理解“以理杀人”中的“理”指什么,是怎样来“杀人”的,并从中认识理学的影响。‎ ‎ (1)史料一中朱熹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他怎样发展了传统儒学?‎ 金版参考:朱熹认为天理就是“三纲五常”。更加重视伦理道德,将之上升到哲学高度。‎ ‎(2)史料二体现了理学的哪些影响?‎ 金版参考:引导人关注社会发展,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 ‎(3)根据史料三,分析理学产生了什么影响?‎ 金版参考: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消极影响。‎ ‎ 程朱理学的特点及影响 ‎(1)特点 ‎①儒学进一步思辨化。这是程朱理学的突出特点。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变成了哲学理论体系。‎ ‎②更加强调以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理学所强调的天理,实质上是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无论是理学哲学的本体论、人性论、“存理灭欲”或“存心灭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等,均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③更多地吸收了佛、道因素。程朱理学作为儒学发展的一个阶段,它带有明显的佛、道化的特点。程朱理学吸收借鉴佛教与道教的形而上学理论和禁欲主义思想,把它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 ‎(2)影响 ‎①理学的形成,标志着儒家思想的成熟。它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②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了人们的自然欲求。其主张尊卑等级、重男轻女、重义轻利、重礼轻法,产生了消极影响。‎ ‎③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主题二 宋词兴起的原因 一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二 词体至宋而繁荣……援佛老精神以入儒的宋学背景……与宋代空前发达起来的市井商业文化意识彼此交壤,导致了宋世文人尚义理而又随俗逐媚的精神势态……‎ ‎——韩经太《宋词与宋世风流》‎ ‎ 史料一中关注两点:一是孙仲谋、寄奴(刘裕)都曾率军北伐;二是作者辛弃疾生活在南宋,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史料二中抓住材料中前两个省略号,注意“导致了”前后内容之间的因果关系,综合分析宋词繁荣的原因。‎ ‎ (1)史料一中词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金版参考:思想感情:反抗外族侵犯的正义感。‎ 社会现实:南宋政权与各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民族矛盾尖锐。‎ ‎(2)史料二的作者认为宋词繁荣的原因有哪些?‎ 金版参考:理学发展;商品经济发达;市民阶层崛起。‎ ‎ 宋词兴盛的原因 ‎(1)宋代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以及市民数量的增加,是促使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的物质基础。‎ ‎(2)句子长短不一、能够歌唱的词更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因而受到市民的欢迎,这是词本身的优势。‎ ‎(3)两宋时期社会矛盾尖锐,政治动荡,边患不断,文学家用词更能表达思想感情,这些构成了宋词辉煌的基本原因。‎ ‎(4)理学的发展。‎ 从契丹文字看汉文化对契丹的影响 契丹文字的产生,是汉文化影响的又一结晶。阿保机以前,契丹没有文字,“刻木为约”。神册五年(920年)正月,阿保机命耶律突不吕等始制契丹文字。契丹文字的创制,是契丹人在长期熟悉和借用汉字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契丹大字采用汉字加以简化或增添制成以后,于当年9月颁行。契丹虽然先有大字后又有同样受汉字影响的小字,但契丹文使用范围还是很有限的。事实上,汉字在辽代是一种通行的文字。辽对外的正式公文,朝廷的诏令奏议,对中原的一切国书,对西夏的所有文件,对地方上的南北文牒,都一律是汉文。‎ ‎——尹德蓉《试论辽代的双轨行政制度》,‎ 载《湖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3期 课堂跟踪训练 ‎1.宋儒扫除汉唐传注之学,弃传求经,通过研究经典“本文”,直接探求圣人“本意”、经典“本义”,发掘经典中所蕴含的儒学价值,“‎ 六经注我,我注六经”。这反映出宋儒(  )‎ A.否定传统经学 B.重申儒家义利观 C.强调主体意识 D.批判周孔之道 答案 C 解析 由“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可知,强调主体意识,C项正确。根据材料“扫除汉唐传注之学,弃传求经”“直接探求圣人‘本意’、经典‘本义’”可知,宋儒并非否定传统经学,排除A项;B项与材料无关,排除;宋儒探求圣人“本意”和经典“本义”,可见并非批判周孔之道,排除D项。‎ ‎2.唐宋之前,《孟子》在儒家的地位不高。唐宋儒者出于同佛教斗争的需要而自觉地抬升《孟子》的地位;《孟子》被南宋朱熹列入“四书”,成为儒家的经典。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孟子》(  )‎ A.具有较强的思辨性 B.构建了完整的儒学体系 C.继承了孔子的思想 D.与佛教思想相冲突 答案 A 解析 材料体现了唐宋时期,出于和佛教斗争的需要《孟子》的地位有所提升,究其原因在于《孟子》具有较强的思辨性,适应了唐宋时期儒学复兴运动的需求,A项正确。B项说法本身不正确,排除;C项不能作为其地位变化的原因,排除;D项与其地位的提升无关,排除。‎ ‎3.(2018·江苏高考)清代黄周星评论元曲说:“曲之体无他,不过八字尽之,曰少引圣籍,多发天然而已。”“制曲之诀无他,不过四字尽之,曰雅俗共赏。”这说明,元曲(  )‎ A.贴近生活,易受欢迎 B.寄情山水,意境悠远 C.句式整齐,语言精炼 D.内容丰富,包罗万象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多发天然”表明贴近生活,“雅俗共赏”表明受欢迎,故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寄情山水,故B项错误;句式整齐,语言精炼属于诗的特点,不是元曲,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反映元曲包罗万象,故D项错误。‎ ‎4.在郭守敬的建议下,元世祖派了14位天文学家,在国内27个地点进行天文观测,其观测结果为编制《授时历》提供了科学的数据。由此推断(  )‎ A.专制统治的强化阻碍了科技的发展 B.中国古代政府历来重视天文学发展 C.劳动人民是推动科技发展的动力 D.国家扶持促进了古代科技的发展 答案 D 解析 材料“元世祖派了14位天文学家,在国内27个地点进行天文观测”,体现了国家对天文科学的扶持,这有利于古代科技的发展,故选D项。材料无法体现专制统治的强化阻碍了科技的发展,排除A项;材料仅体现了元代对天文学发展的重视,排除B项;郭守敬并非劳动人民阶层,排除C项。‎ ‎5.金朝创制了女真文字,并把中原经典翻译成女真语,设立女真进士科。这种做法的根本目的是(  )‎ A.促进北方民族融合 B.保持女真的民族特色 C.巩固在中原的统治 D.淡化中原的文化影响 答案 C 解析 材料反映了女真人对本民族文化和汉族先进文化的调和,这是固守女真传统和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矛盾体现,其根本目标是为了巩固在中原的统治,故C项正确。‎ 课时作业 ‎1.北宋理学家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一思想(  )‎ A.强调了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B.确立了儒学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 C.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主张 D.明确了获得万物之“理”的方法 答案 A ‎2.宋代程朱理学的核心思想是(  )‎ A.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B.“仁”的学说 C.三教合一思想 D.“存天理,灭人欲”‎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理学家认为“理”是万物的本原,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A项正确。孔子主张“仁”的学说,排除B项;C项是理学产生的背景,D项是理学的人生目标,均排除。‎ ‎3.(2019·辽宁朝阳月考)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伦理道德规范 D.封建迷信思想 答案 C 解析 朱熹认为“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是人性的最高境界,但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所以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故选C项。朱熹所说的“天理”并不是天体运行法则和社会发展规律,排除A、B两项;D项是评价,不是内涵,排除。‎ ‎4.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和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从创作风格而言,属于(  )‎ A.边塞诗 B.豪放词 ‎ C.婉约词 D.乐府诗 答案 B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二者的词都属于豪放词,B项正确。‎ ‎5.宋代的各种说唱艺术、话本小说、戏曲、语录等文艺形式的发展扩大了通俗文学的范围,初步呈现出雅俗共存的局面。连宋朝皇帝都愿意听“‎ 话说赵宋某年”的话本小说。对此现象的合理解读是(  )‎ A.文言文体受到严重冲击并开始衰落 B.君主好恶决定文学艺术的发展方向 C.通俗文学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D.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的发展 答案 D 解析 宋代由于市民阶层的扩大,文学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材料中“各种说唱艺术、话本小说、戏曲、语录等文艺形式的发展扩大了通俗文学的范围”正是这一现象的反映,故D项正确。此时仍然运用文言文,故A项错误;宋代文学的世俗化与皇帝没有直接关系,故B项错误;封建等级观念根深蒂固,通俗文学冲击不了这种观念,故C项错误。‎ ‎6.(2020·山东烟台期末)如图是我国出土的古代杂剧砖雕图案。据此可知,元杂剧(  )‎ A.已经有明确的角色分工 B.揭示了元朝的黑暗统治 C.以歌舞为主要艺术形式 D.基本取材于宫廷的生活 答案 A 解析 认真观察图片信息,在同一场景中,五个人物的着装、神态各不相同,可知,图案体现了杂剧中的不同角色,故A项正确。图案不能体现社会是否黑暗,故B项错误;杂剧是集文学、戏剧、诗歌、音乐为一体的艺术表演形式,故C项错误;杂剧主要取材于民间生活,故D项错误。‎ ‎7.宋人偏爱画竹,如北宋文人画家文同,他在画作《咏竹》中赞扬竹子具有“心虚异众草,节劲逾凡木”的品格。这折射出宋代文人画(  )‎ A.彰显独特个性 B.注重以形写神 C.崇尚现实主义 D.表达理想人格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文人画体现了作者的品格和节操,表达了文人士大夫的理想人格,D项正确。文人画重在寓意,表达志向,借物抒情,A项不能全面地概括文人画的寓意,排除;文人画重在写意,有得意忘形的特征,排除B项;文人画重在写意,不是写实,排除C项。‎ ‎8.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这里所说的第一种东西是我国古代的(  )‎ A.指南针 B.火药 C.印刷术 D.儒家学说 答案 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文字方面”的东西是印刷术。印刷术的传播,加速了知识的普及和传播,促进资产阶级文化的传播,故C项正确。在战争上的是火药,航海上的是指南针,儒家思想主要影响的是东亚地区,故A、B、D三项错误。‎ ‎9.(2020·天津部分区期末)元朝有一部农书,它集北方和南方的农业技术于一体,其中关于农业工具的记载尤为丰富。这部农书是(  )‎ A.《齐民要术》 B.《梦溪笔谈》‎ C.《授时历》 D.《农书》‎ 答案 D 解析 元朝农学家王祯编撰的《农书》,集北方和南方的农业技术于一体,其中关于农业工具的记载尤为丰富,故选D项。《齐民要术》是北朝贾思勰的作品,排除A项;《梦溪笔谈》是北宋沈括的科技著作,排除B项;《授时历》是元朝郭守敬编订的历法,排除C项。‎ ‎10.(2019·辽宁盘锦期中)《蒙古秘史》是一部记述蒙古民族形成、发展、壮大之历程的历史典籍,是蒙古民族现存最早的历史文学长卷。最早的《蒙古秘史》版本所用文字是(  )‎ A.契丹大字 B.契丹小字 C.畏兀体蒙古文 D.八思巴字 答案 C ‎11.唐宋时期的思想界出现复兴儒学的运动,这一运动发生的思想背景主要是(  )‎ A.佛教和道教思想成为主流思想 B.佛教传入中国和道教兴起 C.佛教、道教和儒学已经相互影响 D.宋代程朱理学兴起和发展 答案 C 解析 佛教和道教思想,一直没有成为主流思想,A项错误;佛教在汉朝传入中国,道教在东汉末年兴起,B项错误;唐宋时期佛教、道教和儒学已经相互影响,C项正确;D项是表现,不是背景,故排除。‎ ‎12.《河南程氏遗书》卷二载:“(二程)昔见周茂叔(周敦颐),每令寻颜子,仲尼乐处,所乐何事。”理学家重视“孔颜之乐”意在(  )‎ A.追求以“仁”为核心的主体自由 B.发扬“格物致知”的治学精神 C.弘扬理学的基本宗旨和精神 D.重新构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体系 答案 A 解析 “孔颜之乐”是指“仁”其所乐之事,是理学家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故A项正确。“格物致知”的治学精神是追求“仁”方法,排除B项;理学家在“孔颜之乐”的影响下探寻世界的本源和方法论,排除C项;不是“重新构建”而是丰富和更新儒学体系,排除D项。‎ ‎13.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这反映了(  )‎ A.八股取士抑制新文学形式 B.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 C.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 D.元代文学不为后世所重视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元曲属于民间通俗文学,文学地位比较低,在明清两朝没有得到正史和学者的承认和重视。这反映出市民文化受到官修典籍和士大夫的排斥,故B项正确。八股取士与材料强调元曲的地位不符,排除A项;材料并非体现厚古薄今,而是强调鄙视市民文化的倾向,排除C项;元曲只是元代文学中的一种,且元曲只是受到明清两朝士大夫的排斥,没有体现其他群体的态度,“不为后世所重视”过于夸大,排除D项。‎ ‎14.宋代书画创作开始出现了文人画和通俗画的分化,士大夫和富民追逐文人画,平民喜爱通俗画。这表明宋代(  )‎ A.书画市场逐渐走向成熟 B.富民已经跻身于士大夫的阶层 C.文人士大夫影响力巨大 D.社会发展丰富了人们精神生活 答案 D 解析 市场成熟含义广,而材料中“书画创作”只是一个方面,故A项错误;材料中“士大夫和富民”说明不是同一阶层,故B项错误;材料中“士大夫”对“通俗画”不感兴趣,没有表明其影响力巨大,故C项错误;材料中“出现了文人画和通俗画的分化”及不同阶层各有所爱,表明人们精神生活丰富,故D项正确。‎ ‎15.(2014·江苏高考)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 校勘后刻版印刷。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由此推断(  )‎ A.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 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 C.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 D.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自五代后唐至宋朝,用雕版印刷的书籍数量逐渐增多,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这说明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故选C项。隋唐之际,中国出现了雕版印刷术,故排除A项;B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根据材料可知,雕版印刷不仅用于官方刻书,也用于民间书坊刻书,故D项错误。‎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浙江温州和福建泉州、福州一带,地处东南沿海,工商业发达,城市经济繁荣,民间表演技艺十分兴盛。南戏最初是在温州一带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吸收了宋词的曲调和唐宋乐曲的一些成分,体裁比较自由,剧本可长可短,各个角色都可以唱,而且有接唱、同唱、多人合唱等多种形式。‎ 材料二 宋人周密《癸辛杂识》记载,温州乐清县有个叫祖杰的恶霸和尚,勾结官府,欺压百姓。乡人告到官府,祖杰行贿于官府,官府不但不治他的罪,反而将告状人治罪下狱。这时,“旁观不平,惟恐其漏网也,乃撰为戏文,以广其事,后众言难掩,遂毙之于狱”。这便是南戏作者将当时社会上的黑暗现实撰为戏文上演,以此伸张正义的一个例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戏在宋代繁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南戏有哪些特点?‎ 答案 (1)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城市经济繁荣为南戏的繁荣奠定了物质基础;随着城市经济的繁荣,市民队伍壮大,为了适应市民精神生活的需要,通俗文化逐渐发展繁荣;以民间歌舞为基础,吸收了宋词的曲调和唐宋乐曲的一些成分;许多民间艺人的努力。‎ ‎(2)一般由民间艺人或下层知识分子创作;主要在民间流行,比较贴近普通百姓的生活;出现了一些揭露社会黑暗、表达劳动人民愿望和要求的作品。‎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工商业发达,城市经济繁荣,民间表演技艺十分兴盛”可知,商品经济发达,市民阶层队伍不断扩大;根据材料一“南戏最初是在温州一带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吸收了宋词的曲调和唐宋乐曲的一些成分”可知,吸收了宋词和唐宋乐曲的一些成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间艺人的努力。第(2)问,由材料二“‘旁观不平,惟恐其漏网也,乃撰为戏文,以广其事,后众言难掩,遂毙之于狱’。这便是南戏作者将当时社会上的黑暗现实撰为戏文上演,以此伸张正义的一个例子”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其主要是由民间艺人创作,与百姓生活联系密切,有利于揭露社会黑暗等。‎ ‎1.(2019·全国卷Ⅱ)程颢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其体现的主旨是(  )‎ A.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 B.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 C.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 D.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诗句的作者是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程颢。作者以轻松的笔触、悠然的心态欣赏秋日的晨景,忽觉万物的消长荣衰、季节的变幻更迭与人生经历感悟一样都有其存在的道理,即“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揭示了“理”是万物的本原,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A项错误;诗中表现的是理学家所强调的“道”,是静观,是去欲,是富贵不淫贫贱乐的人生境界,不是“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C项错误;“无为而治”是道家的治国思想,D项错误。‎ ‎2.(2019·山东调考)“宋代绘画色彩的淡化、构图的简略、题材的开掘所形成的作品观念,以及尚荒寒、雅逸、诗意的审美境界,共同构成了宋代绘画观念群落的整体面貌。”由此可见,宋代绘画(  )‎ A.受理学思想影响 B.注重写实的手法 C.属于综合性艺术 D.凸显豪放派风格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的宋代绘画属于文人画,受理学思想的影响,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故选A项。文人画注重写意,排除B项;C、D两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3.(2019·山东调考)下面是不同史籍关于辽、金历史的记录。据此可知,辽、金(  )‎ 记录 出处 ‎“辽太祖多用汉人,教以隶书之半增损之,制契丹字数千,以代刻木之约”‎ ‎[元]陶宗仪《书史会要》‎ ‎“(金)太祖命希尹撰本国字,备制度。希尹乃依仿汉人楷字,……合本国语,制女直字”‎ ‎[元]脱脱《金史》‎ A.照搬汉字辑录民族历史 B.受到北方民族文化影响 C.构建民族文化发展脉络 D.创制文字注重民族传承 答案 D 解析 根据“制契丹字数千,以代刻木之约”“合本国语,制女直字”可知,辽、金都创制了本民族文字,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故选D项。材料反映辽、金都创制了本民族文字,并非照搬汉字,排除A项;材料反映辽、金参照汉字,创制了本民族文字,汉人不是北方民族,排除B项;C项材料不能体现,排除。‎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