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1 发布 |
- 37.5 KB |
- 10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模块一第2讲 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秦汉时期课件(103张)
第 2 讲 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 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奠定了中华文明的世界领先地位。 政治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体制逐步建立;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 经济 封建经济初步发展。封建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对外贸易开始。 思想文化 儒家取得独尊的地位,经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 主题一 秦汉时期国家治理的制度设计 1 . (2019· 高考全国卷 Ⅱ ) 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 ) A. 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 .铁制生产工具普及 C .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 .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点睛: (1) 举国之力兴修水利工程,反映了秦国怎样的政治特色。 (2) 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解析: D 对:战国后期,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国力增强,并且在地方实行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因此材料中秦国能够修建大型水利工程主要是因为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A 错: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土地私有制逐渐发展起来,而不是公田制度完善。 B 错:春秋时期,铁农具开始出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普及的说法与史实不符。 C 错:秦朝建立后,在全国修建驰道等,战国时期秦国并未实现交通运输网络的通畅。 答案: D 2 . (2019· 高考全国卷 Ⅰ ) 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 “ 皮币 ” ,定价为 40 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 “ 千户侯 ” 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 20 万钱。朝廷这种做法 ( ) A. 加强了货币管理 B .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 .削弱了诸侯实力 D .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点睛: (1) 地方诸侯到中央献礼需交纳两年的财产收入,对中央与地方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2)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解析: C 对:由材料可知,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 20 万钱的 “ 千户侯 ” 参加献礼时,必须购买 40 万钱一张的 “ 皮币 ” 用来置放礼物,朝廷的这种做法会使诸侯王的经济实力受到极大削弱。 A 错:材料没有提及对货币的管理情况。 B 错:与材料反映的史实不符。汉武帝时期通过实行儒学独尊,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D 错:朝廷这种做法是加强而非 “ 实现了 ” 对地方的控制。 答案: C 3 . (2017· 高考全国卷 Ⅰ ) 下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 )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 195 年 15 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 164 年 24 郡 汉景帝中六年 前 144 年 68 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 106 年 108 郡、国 A. 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 .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 .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 .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点睛: (1) 封国由相对自主变为中央直辖说明了什么? (2) 需辨析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概念 (3)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解析: 从表格信息可知郡的数量不断增多,反映了分封诸侯国的势力削弱,这说明中央集权加强,国内政局稳定,从某种意义上说有利于政府对边疆问题的解决。 答案: C 4 . (2016· 高考全国卷 Ⅲ ) 东汉王充在 《 论衡 》 中说: “ 萧何入秦,收拾文书 ( 国家档案文献 ) ,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 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 ) A. 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 .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 .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 .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点睛: (1) 掌控秦档案而实现了汉的统治,本质上说明的是传承。 (2)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解析: “ 萧何入秦,收拾文书 ” 使得汉朝能够继承秦朝的基本制度,所谓 “ 汉承秦制,有所损益 ” ,继承了秦朝有利于国家统治的制度,如皇帝制、三公九卿制等。 答案: B 5 . (2015· 高考全国卷 Ⅱ ) 汉宣帝曾称: “ 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 ( 郡太守 ) 乎! ” 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 ) A. 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 .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 .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点睛: (1) “ 良太守 ” 对治天下很重要,反映怎样的治国理念? (2) 历史解释。 解析: 材料表明,汉宣帝认识到掌管地方大权的郡太守与其共治天下,而且强调其优劣,这意在说明地方长官为政好坏,对于维持一方安宁,进而实现国家政治安宁具有重要意义,即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答案: A 1 . 秦汉时期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十大变化 (1) 地方单位:封国 —— 郡县。 (2) 地方基础:血缘 —— 地域。 (3) 行政特点:分权 —— 集权。 (4) 官员身份:贵族 —— 官僚。 (5) 产生方式:世袭 —— 任命。 (6) 选官标准:血缘 —— 才能。 (7) 任职时间:终身 —— 任期。 (8) 经济来源:封邑 —— 俸禄。 (9) 高度集权:没有 —— 实现。 (10) 历史影响:造成割据 —— 巩固统一。 2 . 汉代国家治理制度特色 (1) 承 袭了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此基础上,构成了比较完整的皇帝名号、礼仪等制度。 (2) 汉初沿袭三公九卿制,为了加强皇权,汉武帝时,改为 “ 中朝 ” 和 “ 外朝 ” ,削弱相权;东汉光武帝时扩大尚书台权力,使三公无实权。 (3) 承袭秦朝的监察制,为加强中央集权,控制地方,汉武帝将秦朝的御史台发展为刺史制度;东汉时,刺史地位进一步提高,后成为地方长官,掌军政。 (4) 承袭秦朝的郡县制,郡守县令的任免权归皇帝。 3 .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统一的努力 (1) 政治方面 ① 迁徙郡国豪富,有效地打击了地方势力,加强了朝廷力量。 ② 推恩王侯子弟,进一步解决了诸侯王强大难制的问题。 ③ 颁布 “ 附益法 ” ,限制世人与诸侯王交游。 ④ 惩治地方豪族,对于抑压地方豪族的猖獗气焰,提高专制皇权,起了显著的作用。 ⑤ 设置十三部刺史,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 (2) 经济方面: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均输平准、盐铁专卖、 “ 算缗 ” 和 “ 告缗 ” 等经济政策,打击私营工商业者;同时加强对土地制度的管理,从经济上巩固政治统治。 (3) 思想方面: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尊崇儒学,提倡 “ 大一统 ” 思想,逐步确立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1 .史料实证 —— 秦代基层治理 秦朝时,在地方设置的乡、里、亭的官吏不由皇帝或官府任命,但却规定,要由地方推择当地的富庶人家的适龄人员充当。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秦朝 ( ) A .地主绅士是其基层治理的基础 B .各级官吏均出自富有之家 C .轻视地方的行政管理 D .沿袭先秦的行政管理 解析: 根据材料 “ 秦朝时,在地方设置的乡、里、亭的官吏不由皇帝或官府任命,但却规定,要由地方推择当地的富庶人家的适龄人员充当 ” 可知,这一时期,地主绅士依旧是秦王朝基层政权的根基,故 A 项正确;根据材料我们不难得知,富庶家族仅仅是占据着乡、里、亭这些基层而非各级政权,故 B 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王朝是非常注重基层政权的建设和控制的,故 C 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王朝完全废除了之前的分封制而代之以全新的郡县制,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2 .历史解释 —— 汉代国家治理 汉高祖吸取秦始皇时形成 “ 内重外轻 ” 二世而亡的教训,实行郡国并行制,形成了 “ 外重内轻 ” 的局面。汉武帝时又形成 “ 内重外轻 ” 局面,至汉平帝时基本达到了 “ 内外相制 ” 的境地;但到东汉末年又形成了 “ 外重内轻 ” 的局面,最终导致东汉灭亡。这些变化说明 ( ) A .中央行政体制尚未完善 B .中央集权在不断加强 C .中央与地方要适度分权 D .地方分权在不断削弱 解析: “ 内 ” 指中央集权, “ 外 ” 指地方分权, “ 内重外轻 ”“ 外重内轻 ” 都可能导致亡国,所以要在中央集权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分权,故选 C 项;材料强调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没涉及中央行政体制的完善问题,排除 A 项;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是整个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总体演进趋势,有的朝代还有削弱的时候,如东汉末年,排除 B 项;地方分权不断削弱也是整个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总体演进趋势,有的朝代还有加强的时候,如汉高祖时,排除 D 项。 答案: C 3 .史料实证 —— 汉代 “ 封国 ” 战略的考量认识 下表是汉高祖刘邦时期的诸侯王变化表 西汉初年 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韩王信、赵王张耳、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 刘邦晚年 齐王刘肥、淮南王刘长、燕王刘建、赵王刘如意、梁王刘恢、代王刘恒、淮阳王刘友、楚王刘交、吴王刘澎、长沙王吴芮 它反映了汉高祖晚期 ( ) A .有效防止了割据分裂因素 B .加强了君主专制 C .剪除了异姓王消除了边疆威胁 D .皇权的潜在威胁依然存在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汉高祖晚期多为同姓诸侯王,随着同姓诸侯王势力的增强,威胁到皇权统治,容易导致地方割据势力,故 A 项错误, D 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地方诸侯王,与中央的皇权加强无关,故 B 项错误; C 项中消除边疆威胁的说法不符合史实,错误。 答案: D 4 .史料实证 —— 监察制度建设 据记载:西汉的刺史不仅要熟知国家各种法令,还要穿着特定服饰、坐着专用马车,每年定期到自己的监察区出巡,并 “ 循令而从事,案法而治官 ” 。由此可知,西汉刺史 ( ) A .成为一级地方长官 B .具有职责明确的专职性 C .随意处罚违纪官员 D .拥有位高权重的权威性 解析: 西汉的刺史负责监察,不是地方一级长官,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中 “ 每年定期到自己的监察区出巡,并 ‘ 循令而从事,案法而治官 ’” 说明代表中央进行监察,具有明确的职责,故 B 项正确; C 项不符合史实,排除;刺史级别不高,具有位卑权重的特点,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5 .史料实证 —— 汉代户籍政策 据历史记载,西汉户籍有一般平民籍、宗室籍、商人市籍等多个类别。其中一般平民籍又分为 “ 大家 ”“ 中家 ”“ 小家 ” ( 或 “ 细民 ” ) 三个等级,西汉这样划分户籍的主要目的是 ( ) A .为豪强地主崛起助力 B .抑制地主的土地兼并 C .为征收赋税提供依据 D .确立世家大族的地位 解析: “ 西汉户前有一般平民籍、宗室籍、商人市籍等多个类别 ” 主要服务于国家,不是为豪强地主,故 A 项错误; “ 西汉户前有一般平民籍、宗室籍、商人市籍 ” 有利于特权阶层土地兼并,故 B 项错误; “ 一般平民籍又分为 ‘ 大家 ’‘ 中家 ’‘ 小家 ’ ( 或 ‘ 细民 ’ ) 三个等级 ” 主要方便征税,故 C 项正确; “ 西汉 ” 这种政策与 “ 世家大族 ” 没有直接关系,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主题二 秦汉时期农耕经济的发展 1 . (2018· 高考全国卷 Ⅱ ) 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 ) A. 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 .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C .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 D .富商大贾操纵税收 点睛: (1) “ 休养生息 ” 粮产丰厚。 (2) 商人借人头税操纵物价。 (3) 经济政策影响复杂。 (4)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解析: 材料反映的主要信息是:西汉时期,百姓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他们在将粮食换成钱币的过程中遭到商人盘剥,导致其出卖土地而流亡。答案选 B 项。 答案: B 2 . (2017· 高考全国卷 Ⅲ ) 《 史记 》 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 “ 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 ” 。这反映了当时 ( ) A. 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 B .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C .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 .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 点睛: (1) 巨富的手工业者、商人众多。 (2) 西汉前期 “ 休养生息 ” 成果显著。 (3) 一分史料得一分结论,史料实证。 解析: 义利观是指如何看待道义与物质利益之间的关系,材料中反映了西汉前期很多人 “ 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 ” ,并没有提到当时人道义理念的变化,也没有说明两者的关系,故 A 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工商业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致富,而且西汉实行 “ 重农抑商 ” 政策,朝廷不可能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故 B 项错误;根据 “ 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 ” 可知很多人发家致富,说明当时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故 C 项正确; “ 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 ” 反映了当时人民的富有,而这些富人并非都是豪强地主,财富多也不能说明控制了郡县,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3 . ( 2016· 高考全国卷 Ⅰ ) 下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 A .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 .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 .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 .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点睛: (1) “ 集体劳作 ”“ 汉代 ” 应联想到田庄经济。 (2)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解析: 此图反映的是集体劳动的场景,而非个体农户分散的生产劳作状态,故 A 项错误;此图没有反映出农业的不断发展,故 B 项错误;汉代封建土地私有制已经确立,故 C 项错误;此图反映出汉代豪强地主在庄园内驱使农民集体生产的情形,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1 .秦汉时期商业发展的原因 (1)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统一货币、度量衡,修建驰道,有利于商业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 (2) 汉代 “ 开关梁,弛山泽之禁 ” ,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3) 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和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商业的发展。 (4) 两汉时期开通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中外贸易发展起来。 2 .秦汉 “ 重农抑商 ” 治国策略 (1) 历史背景 ① 打击商人投机取巧、囤积居奇等扰乱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现象,以巩固汉朝的统一。 ② 汉初生产凋敝、社会经济不发达,而商人却与国家争利使得商人与政府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 ③ 在文化上的自古以来根深蒂固的农本思想,先秦儒家 “ 义利观 ” 的道德规范、法家 “ 抑商 ” 思想的影响、小农经济下社会风气的影响。 (2) 重农表现 ① 政策问题上:反复强调农业为本、工商业为末、轻视商人的主流价值取向。 ② 在土地问题上,抑制土地兼并,鼓励农民垦荒,稳定小农经济。 ③ 在赋税问题上,实行轻徭薄赋,休养生息。 ④ 兴修水利设施,推广农业技术,改进天文历法等。 (3) 抑商表现 ① 强化户籍管理,强化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限制人口流动。 ② 国家立法,征收重税。 ③ 实行国家垄断经营,与民争利,如盐铁官营。 ④ 限制商人的社会地位,如不得衣丝乘车,后代不得参加科举考试等。 (4) 历史影响 ① 积极作用:促进国家农业生产,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打击豪强,维护国家统一;经过汉代的实施及推广,重农抑商成为贯穿中国整个封建社会的传统经济指导思想。 ② 消极作用:导致人们思想上的保守落后,不利于思想上的解放和创新;延缓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重农抑商成为一种历史习惯与惰力。 3 . 小农经济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1) 政治:分散的小农经济,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社会的安定和国家统一,以保证小农经济的发展。保护小农经济是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重要原因。 (2) 政策:实行 “ 重农抑商 ” 和 “ 闭关锁国 ” 政策的根源在于小农经济。小农经济的脆弱性,要求统治阶级抑制商业,防止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是统治阶级能够实行 “ 闭关锁国 ” 政策的根源。 (3) 科技:小农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与之相关的科技发展。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多集中在与农业生产相关的领域,如农学、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从而使古代中国科技具有实用性、实践性的特点。同时,小农经济发展的缓慢性也决定了古代中国科技无法实现根本性突破,无法发展为近代科技。 (4) 文学:很多文学作品反映了小农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理想和憧憬,如陶渊明的 《 桃花源记 》 ,反映了当时人们希望摆脱统治者的残暴统治,渴望世外桃源的理想和追求。 (5) 民族心理:小农经济下的中国农民既有忠厚老实、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也有狭隘、保守的不足。 (6) 家庭伦理:小农经济条件下,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男子,这是 “ 重男轻女 ” 思想的根源;同时也注重孝道、重视邻里和睦等。 1 .史料实证 —— 汉代手工业发展 下图为 《 汉画像石 · 纺织 》 ,画面上清晰地呈现出汉代纺织的三道工序,即一人调丝,一人络丝、并丝,一人踏机织作,图中所使用的脚踏提综式斜织机,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织布工具。据此可知,汉代 ( ) A .劳动人民勤劳智慧 B .棉纺织业水平高超 C .发明擀弹纺织技术 D .文明程度世界领先 解析: “ 棉纺 ”“ 擀弹技术 ” 均无法从图片中体现, “ 文明领先 ” 也与史料主旨无关,由此可排除 B 、 C 、 D 三项。 答案: 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初地方在秦朝郡县制的基础上实行郡国并行制,符合 “ 初期对地方行政设置做出重大调整 ”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高祖 “ 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 ,汉武帝 “ 盐铁官营 ” 符合 “ 强化重农抑商政策 ”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代开通丝绸之路符合 “ 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 ”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代开始用煤做燃料冶铁,故 A 项正确, B 、 C 、 D 三项错误。 答案: A 3 .史料实证 —— 汉代耕作技术进步 从汉代画像砖图中,可以看到大量使用的农具有倒三角锄、长柄弯锄、板状锄等;此外涉及田间管理、捡拾牲畜粪肥的图像也很多。这可以用来佐证当时 ( ) A .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B .耕作方式明显进步 C .农耕经济已普及全国 D .农业生产经验丰富 解析: 精耕细作就是通过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的革新,提高农业产量的一种生产模式,与材料相符,故 A 项正确;古代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为铁犁牛耕,这种耕作方式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故 B 项错误;仅凭一幅汉代画像砖图,不能推出农耕经济普及全国,故 C 项错误;生产经验仅为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一部分,后者涵盖前者,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4 .史料实证 —— 秦代经济治理策略 秦简中有名称的法律共有二十九种,涉及经济的有 《 田律 》《 厩苑律 》《 仓律 》《 金布律 》《 关市律 》《 工律 》《 工人程 》《 均工 》《 徭律 》《 传食律 》《 牛羊课 》 等十余种,证实了秦代泰山石刻所云 “ 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 ” 。这表明秦朝 ( ) A .注重以立法调整经济关系 B .积极鼓励私营工商业的发展 C .农本观念受到了严重冲击 D .农工商各行业得到全面发展 解析: 根据材料 “ 共有二十九种,涉及经济的有 …… 十余种 ” ,表明秦律注重经济关系的调整,故 A 项正确;根据材料,秦律中农工商皆有涉及,故 B 项错误;农本观念受到严重冲击,与史实不符,故 C 项错误;材料强调法律与经济的关系,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5 .唯物史观 —— 休养生息的成效 西汉初年,皇帝找不到颜色相同的四匹马来驾车,将相大臣甚至只能乘坐牛车;到汉武帝初,普通百姓也拥有马匹, “ 阡陌之间成群 ” 。马匹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 A .社会稳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B .西域良马引进与马种改良 C .游牧民族大规模地移居中原 D .长期和平使战马消耗减少 解析: 题目以西汉马匹数量的变化为切入点,探讨西汉前期马匹大量增加的原因,旨在考查学生对西汉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理解。 C 项与西汉前期的历史实际不符,所以是错误项; B 项良马引进与马种改良,可以改进马的质量,但不能大量增加马匹的数量,所以不是正确项; D 项战马消耗减少,不是马匹数量增加的直接原因,也不是正确选项; A 项社会稳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是当时马匹数量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正确答案。 答案: A 主题三 秦汉治国理念的与时俱进发展 1 . (2019· 高考全国卷 Ⅱ ) 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 ) A. 王国势力强大 B .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 C .现实统治需要 D .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 点睛: (1) 道家学说、董仲舒学说本质上均为特定时期的治国思想,服务于政治需要是决定因素。 (2) 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解析: C 对:材料中反映了西汉时期道家和儒家学说吸收其他学派的思想,主要是因为西汉初年,国家经济面临困难,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实行道家的 “ 无为而治 ” 思想;而汉武帝时期国力逐渐强盛,董仲舒吸收法家等思想是为了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因此都是为满足现实统治的需要。 A 错:汉武帝时,王国势力受到严重削弱。 B 错:不符合史实,汉武帝时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 D 错:汉武帝时期,实行的是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实际上是思想专制,不是兼收并蓄。 答案: C 2 . (2019· 高考北京卷 ) 《 诗 》《 书 》 等原是孔子编订的私学教材,至汉代,位列官方史书 《 汉书 》 的 《 艺文志 》 第一大部类 “ 六艺略 ”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 诸子 “ 百家争鸣 ” B .始皇帝焚书坑儒 C .汉武帝独尊儒术 D .司马迁撰 《 史记 》 点睛: (1) 由私学教材 → 官方史书,其社会地位发生了巨变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2)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解析: 由材料 “ 原是孔子编订的私学教材,至汉代,位列官方史书 《 汉书 》 的 《 艺文志 》 第一大部类六艺略 ” 可知汉武帝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的措施使得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故选 C 项;材料强调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的表现而非百家争鸣的局面,排除 A 项;材料强调汉代推崇儒学的原因而非秦朝对儒学的打击排斥,排除 B 项; 《 汉书 》 是官方史书, 《 史记 》 是史学家编撰通史的典范,排除 D 项。 答案: C 3 . ( 2016· 高考全国卷 Ⅰ )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 《 尚书 》 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 《 论语 》 却不在 “ 五经 ” 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 A. “ 五经 ” 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 .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 .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 .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点睛: (1) “ 五经 ” 由孔子整理而成书。 (2) 汉代崇五经而不崇 《 论语 》 。 (3) 董仲舒对先秦儒学继承并发展。 (4)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解析: “ 五经 ” 大多成书于儒家思想产生前,不是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故 A 项错误;汉代儒学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学思想,故 B 项错误; “ 五经 ” 是古老的文献,将其尊为儒家经典,以此来论证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故 C 项正确;秦始皇焚书并没有使儒学传统断绝,西汉初年儒家思想得到复苏,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1 . 西汉国家意志在董仲舒思想中的体现 (1) 从思想内涵看,融儒家、阴阳五行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为一体。 (2) 主张在政治思想方面实行 “ 大一统 ” ,强调君主权威,赋予君权以神权色彩。 (3) 在宣扬君权神授的同时,又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 “ 仁政 ” 思想。 (4) 以维护皇权的绝对性为目的,受到统治者重视,迅速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5) 具有神学色彩,其哲学思想的本质是唯心主义。 (6) 承认现实政治秩序的合理性 ( 如皇权专制 ) ,即维护现实统治。 2 . 董仲舒对孔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1) 继承 ① 大一统:孔子强调正名、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等。 ② 实行仁政:限田、薄赋、省役;天人感应防止暴政等。 ③ 道德修养:五常 ( 仁义礼智信 ) 。 (2) 发展 ① 思想专制: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屈民而伸君 ( 法家 ) 。 ② 神化皇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 阴阳家 ) 。 ③ 无为而治:天为百神之大君、覆育万物、以无为而治思想阐释三纲和治国之道等 ( 黄老道家 ) 。 总之,从民本到君本;从理性到迷信;从人道到天道。 3 . “ 独尊儒术 ” (1) 原因 ① 文化因素:夏朝尊命、商朝尊鬼神、周人尊礼。春秋战国时礼崩乐坏,用传统的礼仪无法约束平民和官僚。 因此在文化上,秦汉皇帝思考怎样教化百姓,以统治辽阔的国土。 ② 人才因素:汉初军功贵族显赫,武将轻视文人,文士人才极度匮乏。推行郡县制以后,需要众多的贤人担任官僚。 ③ 经济问题:小农经济的发展,需要约束以家为单位的言行。 (2) 影响 ① 对汉代政治: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 “ 大一统 ” 局面,削弱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② 对民族精神:思想统一于儒学,儒学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是维护统一、阻止分裂的强大思想武器。儒学以仁义为主,强调人伦关系,对于抵制宗教有一定的作用。 ③ 对学术文化:一方面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对学术、思想的发展有钳制作用;另一方面,尊儒又提倡文化教育,提高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 ④ 对主流思想: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1 .家国情怀 —— 文化自信 《 新全球通史 》 “ 在此后的许多个世纪里,人们学习儒家经典并借此在政府里谋求官职,同时在业余时间里,反思人的本质 —— 即在白天信仰儒家思想,在晚上实践道家思想 ” 。在作者看来 ( ) A .儒家与道家思想对立且相互排斥 B .道家思想成为儒家积极入世心态的一种补充 C .道家主张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D .儒家思想帮助人们解决当时政治和社会难题 解析: 从材料 “ 即在白天信仰儒家思想,在晚上实践道家思想 ” 可以看出儒家和道家相互补充,故 B 项正确。 答案: B 2 .唯物史观 —— 治国理念凸显时代要求 有学者认为,汉代儒学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其试图努力去把儒家从讲起来很好听的比较迂阔的理论变为可以运作的东西。这说明汉代儒学 ( ) A .继承了先秦儒学的神学思想 B .吸收佛道思想而阐释儒学 C .充满了主观唯心主义的色彩 D .契合时代要求而重新整合 解析: 汉代改造儒学,想要把儒家的 “ 理论变为可以运作的东西 ” ,目的是满足时代的要求,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3 .家国情怀 —— 儒学蕴含责任意识、忧患意识 东 汉自中叶以后,外戚专权,宦官祸乱,群聚京师的太学生目睹社会的黑暗,时常议论朝政、品评人物,反对宦官专擅,纠劾奸佞。由此可见 ( ) A .东汉中央集权败坏 B .太学生具有责任意识 C .太学教育宗旨剧变 D .东汉监察制度的缺失 解析: 材料体现东汉时期群居京师的太学生议论朝政、品评人物的清议现象,反映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太学生责任意识,故选 B 项;材料未体现中央与地方关系,排除 A 项;儒家思想是太学的教育宗旨不变,排除 C 项;监察制度的对象为官员不是太学生,排除 D 项。 答案: B 4 .史料实证 —— 国家意志在治国方略中体现 董仲舒曾经提出三条主张:一是在中央建立太学,地方设庠、序,广泛培养官吏人才;二是责令地方官每年推举二人给朝廷;三是朝廷对这些人才进行考察,量才授官。他的这些主张 ( ) A .建立起了自上而下的教育体系 B .为察举制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C .以 “ 大一统 ” 为根本指导思想 D .强调对官僚队伍进行全面管理 解析: 材料不仅强调建立学校,也有地方向中央举荐人才的信息,故 A 、 B 两项错误;董仲舒的这些主张适应了 “ 大一统 ” 的需要,以 “ 大一统 ” 为根本指导思想,故 C 项正确;材料不仅强调建立学校,也有地方向中央举荐人才的信息,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5 .史料实证 —— 汉代教育 下表表明 ( ) 层级 中央 郡国 县 乡 聚 官学 太常 → 太学 学 校 庠 序 私学 精舍 → 书馆 A. 完整的教育体系逐渐形成 B .儒学成为官方的统治思想 C .进入官学成为入仕唯一途径 D .官学垄断教育局面开始打破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从中央 — 郡国 — 县 — 乡 — 聚设置了官学,私学有精舍和书馆,因此形成了由中央到地方、从官学到私学的教育体系,故 A 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官学的统治思想是否就是儒学,故 B 项错误;材料呈现的是教育体系,未涉及选官制度,故 C 项错误;官学垄断教育的局面被打破是孔子创办私学,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2018· 高考全国卷 Ⅲ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 《 汉书 · 古今人表 》 中的部分人物及相应等级 上上 ( 圣人 ) 上中 ( 仁人 ) 上下 ( 智人 ) 中上 中中 中下 下上 下中 下下 ( 愚人 ) 尧、舜 周文王 孔子 孟子 屈原 荀子 子贡 范蠡 廉颇 老子 商鞅 韩非 齐桓公 吕不韦 荆轲 秦始皇 李斯 陈胜 宋襄公 夏桀 商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对表中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 ( 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12 分 ) 析题 —— 从哪些角度入题 本题是自拟论题型论述题,答题思路一般分为四步。 第一步,认真阅读材料,确定材料的主题。如 《 汉书 · 古今人表 》 按照一定的标准把众多的人物分为三等九品,优劣评价寄寓其中。表明其目的,即博采众多人物以 “ 显善昭恶,劝诫后人 ” ,表达了褒贬人物、微言大义的精神。 第二步,在这样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再对材料进行整体分析后,由此提出看法,这是解题的关键;也就是根据题干问题的要求,拟定题目。如 《 汉书 · 古今人表 》 中的人物、 《 汉书 · 古今人表 》 体现出的历史人物观、 《 汉书 · 古今人表 》 历史人物观形成的原因和 《 汉书 · 古今人表 》 历史人物观对后世的影响等等。 第三步,围绕题目,联系材料涉及的史实,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内容对自己的看法加以说明,具体论证看法,论证时注意史论结合。 第四步,总结升华。 《 汉书 · 古今人表 》 将上自传说中伏羲氏下至秦末五六千年间近两千人总括为一表,分三品九等而排列,通过史表体式来简约地表达他的人物观念。无论是对人物的遴选,对品第的区分,无不体现了班固对人物的价值判断和对儒家思想的重视,从更大的空间看,体现了班固对人物与历史进程关系的思考,开创了中国史学文体一种全新的表体形式,并由此而引起研究者广泛的争论。 一、从主流观点求稳的角度 从 材料中可以看出,人物的等级划分为圣人、仁人、智人、愚人等,这体现了以“仁”的思想为指导的划分标准,据此可提出看法:班固评价人物等级的标准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二、从唯物史观求高的角度 唯物史观要求在评价历史人物时要站在历史的角度辩证客观地分析。材料中秦始皇被列在了中下的位置,说明班固对秦始皇的认识带有个人感情色彩。据此可提出看法:班固把秦始皇列为 “ 中下 ” 不科学。 三、从求异思维求新的角度 仔 细审读表格中人物顺序的排列,同样作为统治者,尧、舜、周文王等排在了首位,而夏桀、商纣分处末两位,这是道德观的体现。由此可提出看法: 《 汉书 · 古今人表 》 体现了褒善惩恶的道德观 。 答题 —— 如何组织史实论证 一、主流观点角度 —— 人人笔下有,我比他人亮一点 [ 看法 ] 汉代班固评价人物等级的标准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2 分 ) [ 说明 ] 西汉时,董仲舒提出了 “ 天人合一 ”“ 天人感应 ”“ 三纲五常 ” 的道德标准,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有利于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汉武帝接受了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的建议,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东汉史学家班固受到儒家道德标准的影响,因此把尧、舜、周文王、孔子看作圣人,把孟子、荀子看作仁人。之所以把在春秋争霸中破坏礼乐制度的宋襄公和暴虐无道的夏桀、商纣看作下等人,是因为他们不符合儒家的仁、德、礼的道德标准。 (8 分 ) [ 结论 ] 由 此可知,不同时代评价人物的标准反映了不同时代的主流思想 。 (2 分 ) [ 点评 ] 材料中的人物等级划分比较明晰,从主流价值观的角度分析,稳拿高分。 二、唯物史观角度 —— 他人想到未必做到,我比他人高一点 [ 看法 ] 班固把秦始皇列为 “ 中下 ” 不科学。 (2 分 ) [ 说明 ] 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确立中央集权制度,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地方实行郡县制,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推动政治制度的进步;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修驰道,有利于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8 分 ) [ 总结 ] 把秦始皇评为 “ 中下 ” ,无法体现秦始皇雄才大略,为中华民族历史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 (2 分 ) [ 点评 ] 抓住细节,结合秦朝制度创新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的史实,反其道而行之,也可得高分。 三、求异思维角度 —— 人人笔下无,我比他人新一点 [ 看法 ] 《 汉书 · 古今人表 》 体现了褒善惩恶的道德观。 (2 分 ) [ 说明 ] 在表中,班固以道德、事功来评判历史人物。 宣扬 “ 仁 ”“ 礼 ” 的孔子,施行 “ 仁政 ” 的尧、舜被列为圣人;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曾任用管仲改革, “ 尊王攘夷 ” ,但由于晚节不保,仅列 “ 中中 ” ;秦始皇统一六国,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但施行暴政,仅列 “ 中下 ” ;暴虐的夏桀、商纣列为 “ 下中 ” 和 “ 下下 ( 属于 ‘ 愚人 ’ ) ” 。 (8 分 ) [ 结论 ] 从 这些历史人物的排列,可以看出班固褒善惩恶的道德观为核心的治史思想。 (2 分 ) [ 点评 ] 从材料中获取信息不应只看到表层信息,更应透过现象从本质上去获取信息,这样能独辟蹊径,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古代部分朝代移民情况 战国 吴、楚、越等国随着人口增多,人民渐渐移居平原,太湖平原、宁绍平原和江汉平原部分获得开发 秦 公元前 218 年,秦朝经过多年战争夺取今广东、广西、越南东北一带,又把十数万戍卒和罪犯安置到岭南,在岭南地区设置南海、桂林、象郡,主要行政官员由中原移民担任 西汉 汉武帝元狩二年 ( 前 121 年 ) ,河西走廊和湟水流域的匈奴人不是被驱逐就是被内迁,这里的空白完全由内地汉族移民来填充 魏晋 三国时期,移民开始进入今浙江南部和福建北部,吴国设置几个新县。西晋末年,大批南迁人口涌入长江三角洲,部分移民进入福建,设在福建境内的政区又增加了 明 约有 20 余万汉族移民迁入贵州,在镇远、平越等地屯田,来自内地的铁制农具,耕作方法广泛使用,逐渐取代刀耕火种的落后生产方式 清 康熙年间,汉人大量迁入察哈尔地区,到雍正时设多伦、张家口、独石口三厅,多伦作为一个土产集散地及宗教都市而兴盛起来,张家口也成为商业中心 —— 据葛剑雄、曹树基、吴松 弟 《 简明中国移民史 》 整理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 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12 分 ) 解析: 论题,据材料 “ 部分朝代移民情况 ”“ 江汉平原部分获得开发 ”“ 在岭南地区设置南海、桂林、象郡 ” 等得出移民活动促进边远地区开发与疆域的扩大。论证,根据材料中各朝代的移民情况进行概括归纳,如秦汉时期,古代王朝以行政和军事手段推行强制移民,然后再结合材料对魏晋时期和明清时期的移民情况进行论述,最后进行归纳即可。 答案:示例 论题:移民活动促进边远地区开发与疆域的扩大。 阐述:秦汉时期,古代王朝以行政和军事手段推行强制移民;魏晋时期民众自发移民,官府因势利导,拓展了行政区域,设置行政机构管理,对于政权的巩固、边防力量的加强有重要作用;明清时期,移民广泛分布,政府实行屯田等经济手段鼓励农业、商业贸易的发展,改变了边远地区的经济面貌,加强内地与边疆的联系,有利于国家统一,边疆安宁。 综上所述,移民活动,尤其是内地至边疆的移民,扩大了疆域,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地区经济开发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精准押题 · 巩固提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