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1 发布 |
- 37.5 KB |
- 2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2019.10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可是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其实“树”倒是常见的,例如屈原在《橘颂》里就说:“后皇嘉树,橘徕服兮。”而淮南小山的《招隐士》里又说:“桂树丛生兮山之幽。”无名氏古诗里也说:“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可是为什么单单“树叶”就不常见了呢?一般的情况,大概遇见“树叶”的时候就都简称之为“叶”,这可以说是由于诗人们文字洗炼的缘故,但一遇见“木叶”的时候,诗人们似乎都不再考虑文字洗炼的问题,而是尽量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例如“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沈佺期《古意》)可见洗炼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这里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 “木”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呢,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尽管“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它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 “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摘编自林庚《说木叶》)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屈原诗句鲜明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谢庄、陆厥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启发。 B. 古代的诗歌中很少看见用“树叶”而多用“木叶”,可以说是诗人们文字洗炼的缘故。 C. “木”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要比“树”显得单纯,是“木”的一个艺术特征。 D. “木叶”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气息,是典型的清秋的性格。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由屈原的诗句引出话题,即“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B. 文章列举含“木叶”的实例,让读者从具体可感的诗中认识到这一意象的普遍性。 C. 文章在“木叶”和“树叶”的对比中把论证推向深入,引出诗歌语言暗示性的问题。 D. 文章在提出问题后,又用大量篇幅分析问题,最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系列具体方法。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只有留心才会察觉它的存在。 B. “木”有“树”和“木头”双重形象,影响着我们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叶子。 C. 古诗中“木叶”的“木”是作为“树”的特殊概念而出现的,树的概念一直左右着“木叶”的形象。 D. 艺术形象的领域,一字之差在表达上就相差千里,因此在写作和鉴赏中要培养谨严的态度。 【答案】1. B 2. D 3. 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本题中,B项,“诗人们文字洗炼的缘故”错误。根据原文第②段“可见洗炼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这里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可知,古代的诗歌中很少看见用“树叶”而多用“木叶”,并非是诗人们文字洗炼的缘故。选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D项,“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系列具体方法”错误。通读全文可知,笔者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后,在第⑥段指出“木”和“树”在艺术形象的领域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但文章并未提出解决问题的一系列具体方法。选项分析不正确。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 A项,选项说法正确。 B项,“‘木’有‘树’和‘木头’双重形象”错误。根据原文第④段“‘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可知,“木”有“木头”的形象,而不是“双重形象”。选项说法不正确。 C 项,“树的概念一直左右着‘木叶’的形象”错误。根据原文第⑤段“尽管‘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可知,是“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一直左右着“木叶”的形象,而不是树的概念一直左右着“木叶”的形象。选项说法不正确。 D项,“一字之差在表达上就相差千里”错误。根据原文第⑥段“‘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可知,文章是紧扣着“木”与“树”的差别来推理的,并非所有的表达都是一字千里。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点睛】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解答此类试题首要的就是整体阅读,把握中心论点或论题,找出文中所用论据,分析论证方法,明辨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不仅要明辨中心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更要明辨各个分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最后提炼整合。同时还要注意论述类试题设题常见陷阱:答非所问、以偏概全、混淆时态、因果混乱、主次颠倒、混淆是非、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等等。对于试题选项内容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对应信息区间,然后再进行判断。 4.对这首唐诗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A. 早春时节,作者与友人陆丞一起游览风景,作诗唱和,抒发自己宦游江南的感慨。 B. 首联写游子离别家乡,奔走仕途,看到异乡的节物气候焕然一新,感到惊心: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C. 尾联以“忽闻”示听闻友人诗作之意外,巧妙表现陆丞的诗无意中触到了诗人心中的思乡之情。 D. 全诗构思精巧,结构缜密。首联扣题,尾联借景抒情,“归思”即为全诗诗眼,也照应首联“宦游人”。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D项,“尾联借景抒情”错,尾联没有写景,“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应是直接抒情. 故选D。 5.对这首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①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 [注]①孟浩然:40岁游京师,应进士不第,以隐士终身。此诗即隐居襄阳所作。②羊公碑:晋人羊祜镇守荆襄时,常登岘山,曾对同游者说:“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者胜士登此望远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伤悲。”羊祜颇有政绩,他死后,百姓在岘山立庙树碑,以示怀念。 A. 诗首联以一种笼罩古今的豪情和笔力,既写出无限的伤感情绪,也包含积极的用世思想。 B. 颈联写远眺所见,以景写情,寓有凄清冷落之意。 C. 这首诗辞藻华丽,用典贴切,意蕴丰厚,韵致深婉,体现孟浩然诗古澹清远的风格。 D. 这首诗歌先虚后实,先议论后写景感慨,打破了传统“触景生情”的写法。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C项,“这首诗辞藻华丽”错,“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等诗句语言朴素,本诗辞藻很朴实无华。 故选C。 6.下列四项是对该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A. 这首诗采用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的跳跃式结构,写出了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 B. 首联中的照字意在表现烽火很大很亮,在远远的西京都能看见;自不平中的自字,表现了书生从军的愿望和卫国的坚强决心。 C. 颔联由辞到绕写出了行军的迅速和军队凌厉、逼人的气势。 D. 颈联以北国的雪(暗)风(多)烘托战斗的激烈悲壮。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B项,“在表现烽火很大很亮,在远远的西京都能看见”错。“照”用夸张手法,渲染出情势危急,在远远的西京不能看到烽火。 故选B。 7.下面对《山居秋暝》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山水名篇,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B. 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空山”说明山中没有人迹,点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 C. “竹喧”两句,反映了诗人过安静纯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D. 这首诗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B项,“说明山中没有人迹”错,诗中明确写有浣女渔舟,诗人却下笔说是“空山”。这是因为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 故选B。 8.下面对《春江花月夜》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人入手擒题,一开篇就题生发,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这里的“海”是实指。 B. 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月”是诗中情景兼容之物,它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 C.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四句,总写在春江花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 D. 很多诗歌都写到宇宙永恒,人生短暂。张若虚却别开生面,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A项,“实指”错,诗人一开篇便就题生发,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这里的“海”是虚指。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 故选A。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考查范围很广,既有形象的鉴赏,如人物、景物、事物,也有语言的赏析,如炼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还有表达技巧的鉴赏,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也有诗歌内容的理解,如背景、题材、作者等。常见的设题误区主要有一下几个:意象意境分析不当,基础知识运用错误,词句解说曲解原意,主题情感分析不当,手法分析张冠李戴等等。解答此类题目,读懂诗歌是关键,要关注标题、作者、注释以及关键词等;审清题目要求,细读选项划出要点,即切分关键信息,最后正选排除巧妙用。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诗歌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重视“兴”的作用。所谓“兴”的作用,在中国诗歌传统上可分两个方面来看。 从作者方面而言就是“见物起兴”。《诗经》上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雎鸠鸟“关关”的叫声,引发君子求得配偶的情意,就是“兴”的作用。但宇宙间不只草木鸟兽等种种物象能引发我们的感动,人世间种种事象也能引起我们的感动。《诗经》“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是写对时代动荡不安的感慨,这也是引起人感动的一种重要的因素。 “兴”的作用,不但作者有之,读者亦有之。只要你在读李白、杜甫的诗歌时也能产生与他们同样的感动,那么你也就有了与李白、杜甫同样的诗心。不过,诗在使人感动方面有很多不同的层次。第一层次是一对一的感动,就是闻一知一,不产生更多的联想。陆放翁和他的妻子分离之后又在沈园相遇,他写了一首《钗头凤》,千百年之后,我们仍然为陆放翁的悲剧和他的感情所感动,这就是一对一的感动。 可孔子说“诗可以兴”的感动则不仅是一对一的感动,更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感动。有一次,子贡问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回答:“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于是子贡就说:“《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诗经》里所说的是璞玉的切磋琢磨,与做人本不相干,可子贡却从中悟到做人的道理,这正是“诗可以兴”的感发。由此可见,诗的作用不仅是使作者有一颗不死的心,而且也使读者有一颗不死的心;不仅有一对一的感动,而且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兴”的感发。 同样,西方文学理论中也有类似“兴”的说法。接受美学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就是“读者反应论”,认为读者的兴发感动是十分重要的。他们认为读者可分成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普通的读者:读明月就是明月,读清风就是清风,只从表面去理解。第二个层次是能深入一步的读者:他们能够从艺术的表达、文字的组织、形象的使用等各方面去欣赏作品。第三个层次是“背离作者原意”的读者:他们对作品的解释可以不必是作者本来的意思,而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引发。只有这第三个层次的读者,才是最能感悟生命的读者。 南唐中主的词“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王国维从中看到了什么?看到一种“众芳芜秽,美人迟暮”的悲哀和感慨。晏殊的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蝶恋花》)写的是相思爱情,王国维说这是成大事业大学问的第一种境界!王国维的这种感发正是中国诗歌中让人心不死的“兴”的作用。 (摘编自叶嘉莹《什么是好诗》) 9.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就作者方面而言,“兴”的作用表现在因各种物象和事象而引起的感动。 B. 就读者方面而言,“兴”的作用表现在读者对作者及其作品产生的感动。 C. 子贡从切磋琢磨句中悟出做人的道理,无疑当在最能感悟生命的读者之列。 D. 王国维“为学”境界读诗感发,证明了中国诗歌中的“兴”的重要作用。 10.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段与段之间衔接十分紧密,如中间四段段首句都既承接上文又引出下文。 B. 文章既援引古代经典中的言论,又以《诗经》及唐宋诗词为例,论证方式灵活。 C. 文章论述“兴”的作用,主要从作者和读者两个方面展开,并且重点论述后者。 D. 文章通过对东西方文学理论的对比论证突出了阅读中读者兴发感动的重要性。 11.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对作品的理解越背离作者本来的意思,就越能体现读者具有生命感悟能力。 B. 读明月即懂明月,读清风即懂清风,从表面理解作品,都是第一层次的读者。 C. 孔子的“诗可以兴”不是说诗仅仅能够感动一位读者,而是能感动无数读者。 D. 陆游的《钗头凤》和晏殊的《蝶恋花》,这都是能够使读者产生感动的好词。 【答案】9. B 10. D 11. D 【解析】 【9题详解】 此题考查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把握文中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信息,提取并整合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阐释或归纳文中的主要内容。解答是应先从原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阅读区间,然后与选项的表述仔细比对,看是否一致;同时还要了解错误表述设置的一般思路,比如张冠李戴、无中生有、混淆时态、以偏概全、曲解文意等等。 B项,“‘兴’的作用表现在读者对作者及其诗歌作品产生感动”理解错误。根据原文第③段,“兴”指的是诗歌作品对读者的兴发感动,而没有诗歌作品的作者对读者的感动。 故选B。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D项,“文章通过对东西方文学理论的对比论证,突出了阅读中读者兴发感动的重要性”理解错误。根据原文第⑤段“同样,西方文学理论中也有类似‘兴’的说法。接受美学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就是‘读者反应论’,认为读者的兴发感动是十分重要的”可知,东方文学理论中的“诗可以兴”与西方文学理论中的“读者反映论”是并举关系,并没有形成对比。 故选D。 【11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 A项,“越背离作者本来的意思,就越能体现读者具有生命感悟能力”理解错误,根据原文第⑤段“第三个层次是‘背离作者原意’的读者……才是最能感悟生命的读者”可知,能够背离作者的本意,从作品中生发出无穷的理解和感受的读者才是最能感悟生命的读者,并不能由此推断出越是能背离作者的本意,就越具有生命感悟的能力。 B项,“从表面理解作品,都是第一层次的读者”理解错误。根据原文第⑤段“他们认为读者可分成不同的层次……而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引发”可知,三个层次的读者之间是层层深入的关系,第二、第三层次的读者也可以进行第一层次的理解,但他们并不是第一层次的读者。 C项,“不是说诗仅仅能够感动一位读者,而是能感动无数读者”理解错误,根据原文第④段“可孔子说‘诗可以兴’的感动则不仅是一对一的感动,更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感动”可知,孔子说“诗可以兴”是说不仅能够感受诗的本意,还能从本意中领悟到无穷的含义。 故选D。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如何审题? (1)从题干用语上明确考查重点和阅读区间: ①题干中出现“‘对×××’的理解,正确(或不正确) 的一项”用语,表明是对重要概念、句子的考查,暗示了筛选信息可能集中在某一段中。 ②题干中出现“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用语,表明是在考查信息的筛选和整合,筛选区间不是固定的,一般分布在几段甚至全文。 ③题干中出现“对原文思路的分析”用语,表明考查的是对全文论述思路或段内层次分析及文意概括,筛选区间是全文或一段。 ④题干中出现“推断”词语,表明是在考查推断能力。筛选区间一般在文章后一两段,或者全文。 (2)从题干用语“正确”或“不正确”上判断试题难度及做题方法。一般而言,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题目难度大,必须综合运用比对法和排除法;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题目难度小,一定要用好比对法。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各题。 捣衣诗 柳恽 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 亭皋①木叶下②,陇首③秋云飞。 寒园夕鸟集,思牖草虫悲。 嗟矣当春服,安见御冬衣? 【注】①亭皋:水边的平地,此处暗指思妇所在的江南。②“木叶下”化用《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意境。③陇首:陇山之巅,此处泛指北方边地。 12.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闺怨诗,捣衣的劳作,最易触发思妇怀远的情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抒发的也是这种情感。 B. 前两句中一“滞”一“淹”,透出游子外出时间之久与思妇长期盼归之切,而前者重在表现客观条件所造成的阻碍,后者重在表达思妇内心的感受。 C. 五六句写眼前近景,在深秋萧瑟凄寒的园圃中,晚归的鸟儿聚集栖宿,在思妇的窗户下,唧唧的秋虫在断续悲鸣。 D. 最后两句照应题目,由眼前想到来年,感慨来年春天,游子应该穿上轻薄的春服,脱下破旧的冬衣,表现边地环境的恶劣,寄托关切思念之情。 13.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其妙处。 【答案】12. D 13. 这两句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前一句实写眼前所见之景,后一句想象“游人”所处之境,表达了思妇对行役不归的亲人的思念之情。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诗歌鉴赏能力,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情感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D项,表述错误。正确的理解:最后两句照应题目,由眼前想到来年,感慨来年春天,游子应该穿上轻薄的春服,哪里能及时穿上我寄去的御寒冬衣呢?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句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型应该从内容,手法,情感三方面来概括。本题中,“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两句写深秋景色。上句是思妇捣衣时眼中所见之景。是实写。下句是思妇心中所想,是虚写。由眼前的深秋之景联想到丈夫所在的陇首 一带也应该是秋云飘飞的季节,虚实结合,表达了对丈夫无限的思念和体贴。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诗歌鉴赏能力,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情感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鹿悆,字永吉。悆好兵书、阴阳、释氏之学。彭城王元勰召为馆客。尝诣徐州,马疫,附船而至大梁。夜睡,从者上岸窃禾四束以饲其马。船行数里,悆觉,问得禾之处,从者以告,悆大忿,即停船上岸,至取禾处,以缣三丈置禾束下而返。 初为真定公元子直国中尉,恒劝以忠廉之节。子直少有令名,悆欲其善终,故以试焉。母忧去职。服阕,仍卒任。子直出镇梁州,州有兵粮和籴,和籴者靡不润屋,悆独不取,子直强之,终不从命。 庄帝为御史中尉,悆兼殿中侍御史,监临淮王或军。时萧衍遣其豫章王综据徐州,综密信通或,云欲归款。综时为萧衍爱子,众议成谓不然,戎募人入报,验其虚实,悆遂请行。时徐州始陷,边防驿扰。悆单马间出,径趣彭城,未至之间,为综军主程兵润所止。兵润遂先遣人白龙牙等,综既有诚心,闻悆被执,综义遣腹心梁话迎悆,密语意状,令善酬答,引悆入城,诣龙牙所。还军,于路与梁话誓盟。契约既固,未旬综果降。 俄出为青州彭城王劭府长兼司马,广川人刘钧、东清河人房须反,劭遣悆监州军讨之,战于商山,颇有所捷。将统皆劭左右,擅增首级,妄请赏帛,悆面执不与,劭弗从。悆勃然作色曰:“竭志立言,为王为国,岂悆家事!”不辞而出,劭追而谢焉。窃勋者放言噂沓欲加私害,悆闻而笑之,不以介意。 先是,萧衍遣将彭群、王辩率众七万围逼琅邪。自春及秋官军不至而两青士马裁可万余师次郧城久而未进劭乃遣悆径赴贼垒大破之斩群首俘馘二千余级 肃宗嘉之,玺书劳问。永安中,入为左将军、给事黄门侍郎,又以前赏悆入徐之功未尽,增邑二百户,进爵为侯。虽任居通显,志在谦退,迎送亲宾,加于畴昔,而自无室宅,常假赁居止,布衣粝食,寒暑不变。庄帝嘉其清素,时复赐以钱帛。 (选自《魏书•鹿悆列传》) 14.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自春及秋/官军不至/而二青士马裁可/万余师次郧城/久而未进/劭乃遣悆径赴/贼垒大破之/斩群首/俘馘二千余级 B. 自春及秋/官军不至/而二青士马裁可/万余师次郧城/久而未进/劭乃遣悆/径赴贼垒/大破之/斩群首/俘馘二千余级 C. 自春及秋/官军不至/而二青士马/裁可万余/师次郧城/久而未进/劭乃遣悆径赴/贼垒/大破之/斩群首/俘馘二千余级 D. 自春及秋/官军不至/而二青士马/裁可万余/师次郧城/久而未进/劭乃遣悆/径赴贼垒/大破之/斩群首/俘馘二千余级 1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馆客:即“门客”“食客”,是古代达官显贵之人收养无家可归的人以示仁慈。 B. 服阙:古代守丧期满除去丧服称“服阙”。官员一般等守丧期满才可复职。 C. 旬:古代十日为一旬;一个月分为上中下三旬。亦可指十岁为一旬。 D. 玺书:古代用印章封记的文书,在秦朝以后专指皇帝的诏书。 16. 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鹿悆为人诚实有信。鹿悆在大梁时,随从人员偷了四把禾苗来喂马,他发现后大怒,于是回到偷禾苗的地方,把三丈缣帛放在禾苗下才返回。 B. 鹿悆不顾个人安危。萧综写信给元或说归顺大魏,元或找人检验对方虚实,当时徐州沦陷,边境上正处在混乱之中,但鹿悉不畏艰险,请求前去。 C. 鹿悆为官刚正不阿。商山交战时,元劭派鹿悆监督本州军队,元劭指使部下将帅统领增报首级贪求赏赐,鹿悉当面坚持不许,元劭不听从。 D. 鹿悆为人清廉节俭。鹿悆十分清廉,不贪财,自己连宅屋都没有,常常借租房子居住,一年四季穿布衣吃粗食,得到皇上嘉奖。 1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直少有令名,悆欲其善终,故以讽焉。 (2)悆单马间出,径趣彭城,未至之间,为综军主程兵润所止。 【答案】14. D 15. A 16. C 17. (1)子直少年有美好的声誉,鹿悆想让他善始善终,所以作诗来讽劝他。 (2)鹿悆一个人乘马从小路悄悄出发,径直前往彭城,未到达目的地,被萧综的军主程兵润阻止。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型应该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本题中根据句意可知,部队驻扎在郧城,所以应为“师次郧城”可排除AB;然后根据句子主谓宾结构,应从“劭乃遣悆”后断开,所以排除C;故选D。 【15题详解】 本题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多考核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本题A项中,“馆客是古代达官显贵之人收养无家可归的人以示仁慈”错误,不是“无家可归之人”,而是依附于贵族门庭的人。故选A。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C项中,” 元劭指使部下将帅统领增报首级贪求赏赐”不合文意,从文中“擅增首级”来分析,并不是元劭的决定,而是将帅统领擅自这样做。故选C。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1)关键词:令名, 美好的名声;故,所以;讽,劝说(2)关键词:间,从小路;趣,前往; 为……所,表被动。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网上无译文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各题。 观书 于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18.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写诗人春日一次具体的观书经历,形象地说明开卷有益之理,抒发了对读书生活的喜爱之情。 B. “直下”“三千”两词,写出了书的吸引力之大和读书速度之快,生动地描绘出诗人 如饥似渴的读书情状。 C. 颈联对仗工整,说理形象, “活水源流随处满”一句化用了朱熹“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的诗句。 D. 尾联以“金鞍玉勒寻芳客”为衬托,突出诗人的书斋生活之美好,表达了勤于读书、 高雅不俗的人生志趣。 19. 诗人认为读书有哪些乐趣?请简要概括。 【答案】18. A 19. ①读书可使人如与故友朝夕相随,忧乐与共,得到慰藉陪伴;②读书可使人沉醉书中,涤荡心胸,感觉清明纯净;③读书可使人增长新知,充实满足;④读书可使人享受书斋生活的美好与高雅,自得其乐。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A项,“一次具体的”分析错误,且不一定是“春日”,这首诗写诗人自我亲身体会,抒发喜爱读书之情,盛赞读书的作用,并非观书经历。故选A。 【19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诗句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寻找答题点。于谦认为读书有哪些乐趣,结合诗句内容分析。诗的首联用拟人手法,将书卷比作多情的老朋友,每日从早到晚和自己形影相随、愁苦与共,形象地表明诗人读书不倦、乐在其中。颔联用夸张、比喻手法写诗人读书的情态,使诗人专心致志,读书入迷的情态跃然纸上,也道出了一种读书方法。颈联用典故和自然景象作比,说明勤读书的好处,表现诗人持之以恒的精神。尾联以贵公子反衬,显示读书人书房四季如春的胜景。读书可以明理,可以赏景,可以观史,可以鉴人,真可谓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这美好之情之境,岂是玩物丧志的游手好闲者流所有以领略的! 【点睛】鉴赏诗歌表达技巧题,要遵循以下答题步骤:①明确说出运用的手法是什么?(托物言志、用典、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借古讽今、抑扬、想象、联想、渲染、象征等);②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运用了这种手法的依据(找到能体现该手法的关键诗句,并进行描述性说明);③分析运用的效果(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 诗歌赏析: 该诗盛赞书之好处,极写读书之趣,作者于谦,是明代著名民族英雄、诗人。他生性刚直,博学多闻。他的勤学苦练精神与他的高风亮节一样名传后世。这首诗写诗人自我亲身体会,抒发喜爱读书之情,意趣高雅,风格率直,说理形象,颇有感染力。 诗的首联用拟人手法,将书卷比作多情的老朋友,每日从早到晚和自己形影相随、愁苦与共,形象地表明诗人读书不倦、乐在其中。颔联用夸张、比喻手法写诗人读书的情态。一眼扫过三千字,非确数,而是极言读书之多之快,更表现诗人读书如饥似渴的心情。胸无一点尘,是比喻他胸无杂念。这两句诗使诗人专心致志,读书入迷的情态跃然纸上,也道出了一种读书方法。颈联用典故和自然景象作比,说明勤读书的好处,表现诗人持之以恒的精神。活水句,化用朱熹《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谓有源头活水来”句,是说坚持经常读书,就象池塘不断有活水注入,不断得到新的营养,永远清澈。“东风”句是说勤奋攻读,不断增长新知,就象东风催开百花,染绿柳枝一样,依次而来,其乐趣令人心旷神怡 。尾联以贵公子反衬,显示读书人书房四季如春的胜景。读书可以明理,可以赏景,可以观史,可以鉴人,真可谓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这美好之情之境,岂是玩物丧志的游手好闲者流所有以领略的! 三、名句默写(10分) 20.(1)《山居秋暝》中表现诗人决心远离官场,洁身自好,归隐山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一幅意境优美的江月图:月光闪耀着千万里光辉,明月朗照在茫茫的春江之中,波光荡漾,清明澄澈。 (3)李白《将进酒》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运用夸张手法极写人生短暂,真是妙笔生花。 (4)《燕歌行》用边塞的阴惨景象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凄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与诸子登岘山》中既是写景,也是吊古伤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随意春芳歇 (2). 王孙自可留 (3). 江天一色无纤尘 (4). 皎皎空中孤月轮 (5).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6). 朝如青丝暮成雪 (7). 大漠穷秋塞草腓 (8). 孤城落日斗兵稀 (9). 羊公碑尚在 (10). 读罢泪沾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歇”“纤”“皎”“镜”“暮”。 四、语言知识运用 2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话的使用,全部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相较于享誉中外的佛教圣地九华山,紫蓬山似乎名不见经传,但谁又能想到,历史上,它曾是淮军将领的摇篮。 ②成功必须经历风雨,没有人能一步踏上最高层。霍金的人生可谓五风十雨,但历经苦难的他终获成功。 ③施耐庵在《水浒传》中,描写英雄武松打死老虎后不余勇可贾,而是使尽了气力,手脚也酥软了。 ④俄罗斯总统专机在途经瑞士领空时,曾遭到该国三架战机的包围拦截,并在几分钟内被抵近跟踪,场面云谲波诡,险象环生。 ⑤有媒体称,印度对中国阻止其加入核供应国集团的指责显得目光如炬,这只会给世界留下“情绪化”且“缺乏战略性”的负面印象。 ⑥关闭核电站必然要留下大量核废料,既要关闭核电站,又不愿把核废料存在自己的家园,这个死结使得德国反核能运动进退维谷。 A. ②④⑤ B. ①③⑥ C. ②③⑤ D. ①④⑥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名不见经传:名字在古籍中没有记载。指人或事物没有什么名气。使用正确; 五风十雨:形容风调雨顺,是太平盛世的吉祥征兆。此处望文生义; 余勇可贾:还有剩余力量可以使出来,此处使用正确; 云谲波诡:形容房屋建筑形式就像云彩和波浪那样千姿百态,后多用来形容事态或文笔变幻莫测。此处要表现场面充满危险,不合语境; 目光如炬:眼光像火炬那样亮,形容见识远大。不合语境; 进退维谷:进退两难。使用正确。 2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具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的古城苏州荟萃了江南园林的精华,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等无不以流光溢彩的风姿为中外游人所倾倒。 B. 一般情况是,鸟儿如果想在如今的城市里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提高嗓门,以免自己的声音不被噪声淹没。 C. 宋楚瑜表示,经过50多年的隔阂之后,大多数台湾民众对大陆缺乏了解,比如对大陆的大改变和进步,台湾民众如果不亲自来看看,是不会清楚的。 D. 无论阅读和写作,我们都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的态度,只有这样,我们才会读有所得,写有所得。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核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是否存在结构、逻辑等问题,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 A项,"无不以流光溢彩的风姿为中外游人所倾倒"主客关系颠倒,可改为"无不以流光溢彩的风姿使中、外游人倾倒"。 B项,否定不当;去掉"不"字。 D项,"和"不能表达选择关系,结合语境“无论阅读和写作”,应改为"或"。 故选C。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23.下图是丰子恺先生的一幅漫画《燕归人未归》。请仔细观察,对画面进行准确、生动的描写。要求:使用比喻或比拟的修辞手法,不超过80个宇。 【答案】示例:柳丝婀娜,迎风飘拂,燕子成双,翩然飞来,“唧唧啾啾”,一路欢歌。晴空寥廓,庭院寂然。她独自凭栏,托腮凝望,恍然入梦:春柳如烟的午后,与他携手漫步庭中闲拾落花。(符合面面内容,符合修辞手法要求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以及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前提就是读懂漫画,《燕归人未归》,阐述对漫画所反映的内容,注意使用比喻或比拟的修辞手法,字数要求需要注意。 五、写作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冠军是外卖小哥雷海为,他是这样读书的:书店读诗,回家默写;把等餐或等红绿灯的碎片时间用来读诗……身处喧嚣而心有诗意。 雷海为的对手、《中国成语大会》2015年度总冠军、《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第三季年度总冠军和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亚军彭敏是这样读书的:高中读、大学读,读到北大硕士……身处雅室而心自通灵。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对“读书方式”怎样的思考?请结合你的学习经历和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说性文章。 要求:观点明确,说理充分,文体明确,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终身学习酿诗意 女作家艾小羊说过:“人生是一场漫长的投资,你所看到的逆袭,全部都是时间的果实。“这句话放到雷海为身上最适用。 雷海为是一个普通的外卖小哥,他在等餐送餐间隙,日晒雨淋间隙背记诗词;在别人休息时,十多年保持每天背诵诗词的习惯不变。他在提升他人生活品质的同时,实现了人生超越,荣登《中国诗词大会》最高峰。在书中,雷海为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与满足,读书,让他看到了眼前的诗和远方。 他的诗词功力,就是这样利用空闲时间一点点积累出来的。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保持着学习的热情、学习的渴望才是最重要的。正是这种学习方式,酿就了雷海为心中的诗意。……校园雅室的读书方式,奠定了终身学习的基础,但很多人却在校园学习之后泯然众人矣,何哉?就在于没有雷海为“外卖时学习”方式。这种方式增加的不仅是知识,更锤炼“心”的韧性,在诗词大会与彭敏对决,其实他就是赢在社会的历练上校园学习,让他知道了诗的魅力;而利用外卖的间隙挤时间背诗、学习,则让他的生活充满诗意。所以,这种终身学习的读书方式,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终身学习,讲的是人一生都要学习。人们始终把学习当作一个永恒的主题,反复强调学习的重要意义,不断探索学习的科学方法,努力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古人云;“治天下者先治己,治己者先治心。”治心养性,一个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读书学习。说起学习,人人都知道重要性,可就是很难静下心来学习,更难做到持之以恒学习。有人总是说自己没时间看书,没时间参加培训,却有时间刷朋友圈、玩游戏、看新闻或追剧。 抓住点滴时间终生学习,首先要强化学习意识。学习是个终身受益的过程,是成就事业的有效途径。对公职人员而言,学习更是职责所系,事业所需,要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努力成为勤奋学习的人。 抓住点滴时间终生学习,还要注重提高结合能力。书籍浩如烟海,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用来读书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即使不休息也无法读完。学习是长期性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没有韧劲、挤劲和钻劲,就难以抓住点滴时间静下心来读书。鲁讯先生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还是会有的。工作繁忙、工作量大是不争的事实,但只要科学安排,充分利用工余时间见缝插针学、少一点应酬,还是有时间学习的。 在信息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生活中充满太多诱惑,与其花大把大把时间网上购物、玩各类网游、追星、微信群里海阔天空,不如利用点滴时间静下心来读书,读进去了,内心便从容淡定了;读进去了,思想境界便高了,眼光眼界自然而然就开阔了。相信,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个时刻给你回报。 【解析】 【详解】命题方式:任务驱动型作文 审题要点: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一般抓住材料中的关键句,明确材料中的任务,进行立意。 具体过程: 作文要想准确立意,认真分析材料是关键。(1)材料分析:两则材料对两人各有所赞,但两人各自读书方式是不同的。雷海读书的方式是:他“身处喧嚣”,一边送外卖,一边利用点滴的时间读书。这种方式是离开校园后的“挤时间读书”方式。彭敏读书的方式是:他“身处雅室”,在校园求学的状态下读书,有充裕的时间,他有整块的时间读书。这种方式是在校园内的“专门读书方式”。抓住这两则材料的关键句“身处喧嚣而心有诗意”和“身处雅室而心自通灵”,分析出材料的重点是:不论是“处喧嚣”读书,还是“处雅室”读书,其实都是读书的好方法。文章可以由此立意,要重点论述不同的读书方式。本次写作任务:结合你的“学习经历”和思考,写出对“读书方式”的思考。 【立意】1、终身学习酿诗意。雷海为“外卖时读书”,让他知道了诗 魅力。挤时间学习,则让他的生活充满诗意。所以,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只要利用生活中点滴时间来读书,也能增加知识,锤炼韧性,还能给忙碌的生活带来诗意。的确,校园雅室的读书方式,奠定了终身学习的基础,但很多人却在校园学习之后失去读书的心情。 2、雅室读诗志趣高。在“喧嚣”中学习,采用“挤”的学习方式,固然能够酿诗意,但也限制了成长的深度和广度,只能在“诗岸”上徜徉。所以,雅室学习条件更好更专注,理应更容易达成学习目标。 (3)“雅室”“喧嚣”皆可读,读书岂能论环境。每个人的际遇不同,如何利用现有的环境及条件,坚定读书的心志,努力提升自己才是最重要的。“雅室”读书固然可喜,“喧嚣”读书亦能有成。在校园,应学雷海为,挤出时间读书;在社会,应要仿彭敏,利用整块时间读书。总是,这两种不同的读书方式,可以灵活运用。 【素材】1.为什么倡导阅读?首先阅读该是一种生活方式,另外,我们说的阅读,指的是指向智慧的深度阅读。(白岩松) 2.我们看到的大学阶段就是苍白的四年——毫无阅读量,没有阅读量就不可能有成长。让大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安安静静地读三年书,中国的面貌会为之一振,豁然开朗。(白岩松) 3.“世界读书日”之中学生阅读情况调查:在参与本次问卷调查的学生中,有72%的学生会自己掏零花钱买书,有56%的学生则使用手机、电子书等电子工具或者在网上阅读,唐家三少、天蚕土豆、我吃西红柿等网络作家成为很多学生喜爱并且经常阅读的作家。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的业余时间多用来参加体育运动、上网、看电视等。采访中记者发现,中学阶段的课外阅读量明显比小学期间要少,初三和高三年级受升学的影响,课外阅读基本中断。“读书郎”课外阅读少,主要原因还是受课业负担的挤压。 4.马克思读书有“三字诀”:博(博览群书)、记(做记号)、读(熟读成诵)。徐特立读书有“三法”:日积月累法、古今中外法、借书摘抄法。鲁迅读书有“三性”:目的性、灵活性、广泛性。茅盾读书有“三式”:第一遍鸟瞰式,第二遍精读式,第三遍消化式。李公朴从书中挑出“三条路”:一是读活书(读言之有物书),二是活读书(动脑筋思考),三是读书活(读书联系实际)。英国哲学家培根关于读书的三个比喻是:我们不应该像蚂蚁那样只收集,也不可像蜘蛛一样,只从自己肚子里抽丝,而应该像蜜蜂一样采百花酿甜蜜。为了提高读书效果,要借鉴名人,并总结出自己一套读书方法来。 【结构】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常见的是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用并列式的结构行文,首先通过分析材料由此自己的观点;然后采用并列的方式进行论述,并列式注意分论点的提取,如此题可围绕“读书岂能论环境”这一中心论点,从“终身学习酿诗意”和“雅室读诗志趣高”两个角度论述。写作时,应该两者都有所涉及,但是要侧重其中哪一种读书方式,也可以采用辩证的方法分析这两种不同的读书方式。最后回扣论点,总结全文。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主要特点有三个方面:一是作文材料本身是有争议性的实事或时事;二是材料尽可能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这一特点,要求学生就事论理,把理说清,话道明,并且分析事件要贯穿写作始终;三是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这些驱动任务包括文体、内容、思维、对象,考生要根据这些任务来写作,而不能脱离这些任务。写作这类作文,首先要明确写作要求,弄清任务。第二要抓住材料核心事实,明确是非。第三,选好角度,围绕是非,确立观点。所谓“选好角度”,就是指要从核心角度、重要角度来立意,同时应兼顾自己擅长的角度,也就是自己积累了相关素材,有思想、理论上的准备的角度。在写作时,可围绕是非来设置分论点。这样确立观点,就准确、全面、有思辨性,符合高考对学生的考查要求。第四,围绕材料就事说理,类比论证展开写作。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中的材料除了生发出观点外,还应把“分析材料、就事说理”贯穿在具体的写作中,这是任务驱动型材料的一个显著特点。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