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1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新疆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第四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 共50分) 1.在鸦片战争前后,国内用棉还靠印度输入补充,但19世纪60年代以后棉花出口剧增,从1868年的58万两激增到1895年的1000余万两。这一变化反映了 A. 自然经济基本让位于商品经济 B. 传统手工纺纱业的衰落 C. 中国对外贸易顺差扩大 D. 传统小农经济蓬勃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19世纪60年代以后棉花出口剧增”可知,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动,传统手工纺织业开始衰败,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故选B。在鸦片战争后相当一段长时间内,自然经济仍占据主体地位,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在对外贸易上的顺差地位已经被逆转,毕竟我们输出的都是初始农产品,而输入进来的则是工业品,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传统小农经济即自然经济,其在鸦片战争后已经开始解体,故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变动,学生在解读材料的过程中一定要密切关注关联词的运用,特别是表示转折的信息。 2.1882年轮船招商局召开股东代表大会,决定再招股100万两,仁和保险公司也乘势扩股1万股,计银50万两,上海机器织布局于1880年公布招股章程后,认股者源源而来。据此可知 A. 股票在晚清经济生活中发挥作用 B. 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C. 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资本的限制 D. 晚清股票市场已经发展成熟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轮船招商局召开股东代表大会,决定再招股100万两”“仁和保险公司也乘势扩股1万股,计银50万两, 上海机器织布局于1880年公布招股章程后,认股者源源而来”,说明股票在晚清经济生活中发挥作用,故答案为A项。1894年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资本限制,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B、C 项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晚清股票市场已经发展成熟,排除D项。 3.从甲午战后到抗战前的40年间,城市化率提升了3个百分点。然而从抗日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城市化率又降低了近0.6个百分点。以上变化说明 A. 农村面貌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B. 资本主义发展影响城市化进程 C. 政府加强了对城市人口控制 D. 城市发展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甲午中日战争后到全面抗战爆发前,中国社会整体上相对稳定,民族工业发展较快,有利于城市的发展;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列强的侵略、内战、官僚资本的压榨使中国的民族工业日益萎缩,最终陷入绝境,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受阻。以上变化说明城市发展受经济环境的影响,D项正确。A、B、C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4.1936年《东方杂志》发表评论:“我们今日的建设,应当具有适合战争的性质……而尤贵有一强有力的经济参谋本部,通盘筹划,在整个计划之下,在强有力的指挥之下,在齐整的步骤之下,全国一致动员,这个经济建设运动,才有成功的希望。”这说明当时 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形成 B. 苏联经济思想影响了中国 C. 中国深受经济大萧条影响 D. 国民党集中力量围剿红军 【答案】B 【解析】 从“我们今日的建设,应当具有适合战争的性质”可以看出,这是针对抗日战争所指定的经济策略。从“而尤贵有一强有力的经济参谋本部,通盘筹划,在整个计划之下,在强有力的指挥之下”可以看出这反映的是苏联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无法从材料得出;C选项错误,与材料内容无关;D选项无法判断。 5.1949年5月,《和平日报》报道道兰州时说:“工业界危机严重,已临破产边缘……若干工厂实际增资维持残余寿命,各货仍维续下跌,产品销售不足成本的5/10。”与此密切相关的是 A 人民解放军揭开战略反攻序幕 B. 日本掠夺造成残酷的经济损失 C. 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内战”阴谋 D. 政治腐败导致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答案】D 【解析】 材料论述的是民族工业濒临绝境,主要是解放战争时期政府腐败导致民族工业的陷入绝境,D正确;A是1947年;此时是解放战争时期,B错误;C是1946年,排除。 6.中国学者编写出版了“社会变迁与百年转折丛书”:《1840年被轰出中世纪》《1860年巨痛与自强》《1895年大梦初醒》《1901年慈禧太后的革新令》《1937年大灾难与大牵手》等。以上书名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共同点是 A. 与战争的影响紧密相关 B. 始终贯穿政体改革主线 C. 从局部地区扩散到全国 D. 突变和渐变交错中进行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的书名分别和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抗日战争相对应,其所表达的史实都和战争的影响密切相关,故选A。甲午战争以前,并未涉及对政体的改革,故B项无法涵盖材料中的第一本书和第二本书,排除;材料中的每一本书所反映出的战争都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故并未体现从局部到整体的过程,排除C;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中国的民族危机在持续不断地加深,而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程度也是在此基础上逐步地深化,其并未体现出突变和渐变的交错,排除D。 【点睛】本题以“社会变迁与百年转折丛书”的书名为线,考查了历史解释这一学科核心素养,形式新颖,解题的关键书名当中的时间信息。 7.《沪江商业市景词》描述20世纪初上海:“各行贸易待评量,借作茶楼聚会场。每至午申人毕聚,成盘出货约期忙。”这反映出此时的上海 A. 生活习惯已经完全西方化 B. 一些消费具有浓厚的功利色彩 C. 市民的消费方式发生了质变 D. 商业活动中奢侈之风大肆增长 【答案】B 【解析】 从材料“各行贸易待评量”“成盘出货约期忙” 中可以看出,无论是社交还是交易,大多带有某种功利色彩,而不再是单纯的情感互助行为,故B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错在“完全西化”;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消费方式的改变,故C项排除;材料中也没有体现出奢侈之风,故D项排除。 8.20世纪初,上海首次出现了两辆从德国引进的汽车,很多人前往观看,人群中传来这样的议论: “想不到我泱泱大国,竟然要用这等洋玩意儿,真是有辱国格!”这表明 A. 人们仍然有浓重的传统意识 B. 汽车成为人们主要出行工具 C. 近代上海奢侈风气最为盛行 D. 人们对外来侵略的顽强抵抗 【答案】A 【解析】 材料“泱泱大国,竟然要用这等洋玩意儿,真是有辱国格”反映了当时仍然存在天朝上国的传统观念,故A正确;材料并不能说明汽车成为人们主要出行工具,故B错误;“两辆从德国引进的汽车”也不能体现近代上海奢侈风气最为盛行,故C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反映对外来侵略的顽强抵抗,而是说明传统意识观念的存在,故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泱泱大国,竟然要用这等洋玩意儿,真是有辱国格”,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天朝上国的传统观念的影响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9.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指出:“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下列对材料中“有事好商量”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了人民直接当家做主 B. 对话协商有利于广泛凝聚共识、科学决策 C. 与中国传统文化“和”的价值相契合 D. 适应了日益多元化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 【答案】A 【解析】 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史实的能力。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属于间接民主,故A项的表述错误,本题应选A项;“有事好商量”与中国传统文化“和”的价值相契合,有利于广泛凝聚共识、科学决策,适应了日益多元化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故B、C、D三项的表述与史实相符,均与设问要求“不正确的是”不符。 10.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当时专门成立了以毛泽东为主席的宪法起草委员会,在组织8000多人讨论、修改的基础上,又有1.5亿人参与建言,征集到各方面意见118万多条。宪法起草委员会对这些意见认真研究,采纳吸收100多条。这一过程 A. 奠定了国家政治建设的基石 B. 建立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C. 满足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 D. 确立了“依法治国”方略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在组织8000多人讨论、修改的基础上,又有1.5亿人参与建言,征集到各方面意见118万多条。”可知满足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C选项符合题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奠定国家政治建设基石的是新中国成立,A选项排除。1945年抗战胜利后,为推翻蒋介石政府,建立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B选项排除。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7年十五大将“依法治国”确立为治国的基本方略。D排除。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信息的准确提取。 11.1969年3月,中苏边防部队在珍宝岛发生武装冲突,毛泽东认为:“中苏发生交战了,给美国人出了个题目,好做文章了”。6—10月,陈毅等四位元帅应中央要求,就当时的国际形势提交了《对目前局势的看法》等报告。陈毅等人对“目前局势”的战略性建议最有可能是 A. 积极改善中美关系 B. 争取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 推动中日两国建交 D. 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 【答案】A 【解析】 1969年美苏争霸的格局中美国处于守势。由材料“中苏发生交战了,给美国人出了个题目”,表明毛泽东认为,在中苏关系持续恶化的情况下,美国有可能改善与中国得关系,共同对付苏联,故A正确;美国在中国重返联合国上设置众多障碍,排除B;日本外交上追随美国,排除C;早在1953年,我国就注重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排除D。 12.1983 年 6 月,撒切尔夫人再次连任英国首相,她使出了“三脚凳”策略,即让港英当局作为独立第三方参加谈判,使谈判形成 2:1 的态势。中国政府对此表示拒绝,理由是 ( ) A. 违背了中方“和平统一”的方针 B. 统一方案须得到三方的共同接受 C. 体现不了港人治港的精神原则 D. 反对香港成为一个政治独立实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撒切尔夫人的“三脚凳”策略,实际上是想让香港作为独立的政治实体参加谈判,从而达到分裂中国的目的,中国政府当然表示拒绝。由此可知,D项正确;材料和“和平统一”的方针无关,故A项错误;B项说法错误,统一方案无须得到三方的共同接受,故错误;“三脚凳”策略和港人治港的精神原则无关,故C项错误。 1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能够成为今天有广泛共识的国际交往准则,从其提出和倡导的环境看主要是因为 A. 适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B. 缓和了美苏争霸的紧张形势 C. 为中国发展创造了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D. 适应了不同类型国家的互相交往需要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政府在1953年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的,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内容适应了像中国和印度这样不同类型国家间相互交往的需要,所以才会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故选D。和平和发展的时代主题是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后才概括凝练出来的,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1953年时就已经提出,故排除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时间是1953年,当时美苏争霸的形势并未得到缓和,排除B;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时,中国面对的国际局势还比较复杂,美国一直对中国采取孤立遏制政策,故排除C。 14.“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一定要搞好。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克服大汉族主义。在存在有地方民族主义的少数民族中间,则应当同时克服地方民族主义。无论是大汉族主义或者地方民族主义,都不利于各族人民的团结,这是应当克服的一种人民内部的矛盾。”毛泽东此番讲话的背景是 A. 政协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 B.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初步建立之时 D.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以后 【答案】D 【解析】 由材料信息“这是应当克服的一种人民内部的矛盾”可知,这是1957年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内容,其背景是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故D项正确;政协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是在1949年,故A项错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是在1954年,故B项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初步建立是在1949年,故C项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提取材料的关键信息“这是应当克服的一种人民内部的矛盾”,由此结合所学知识得出这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内容。 15.1839年9月,在广州禁烟已有9个月的林则徐在给道光帝的奏折中指出:此蕞尔小邦,若大军远征,势必路途遥远、补给困难,绝对不会出此下策。据此可知,当时的林则徐 A. 盲目排外不了解敌情 B. 思维固化看不透本质 C. 顽固守旧排斥新知识 D. 愚昧无知且刚愎自用 【答案】B 【解析】 “此蕞尔小邦,若大军远征,势必路途遥远、补给困难,绝对不会出此下策”说明林则徐对于英国的国情仍然认识不足,B正确;材料看不出林则徐排外思想,A错误;林则徐主动学习西方,C错误;D不符合材料信息。 16.在辛亥革命前,梁启超曾依据“亚洲”和“世界”这些新来的空间知识把中国史分为上世、中世和近世三段,分别为“中国之中国”,“亚洲之中国”和“世界之中国”,进入民国后,他则明确提出“使中国进成世界的国家为最大目的”这一口号。梁启超的主张意在 A. 为维新变法提供历史的依据 B. 迎合当时民主共和形势 C. 敦促政府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D. 警醒国人要有世界视野 【答案】D 【解析】 维新变法发生于1898年,不是辛亥革命前,也不是民国后,不符合题干时间,故A错误;材料“使中国进成世界的国家为最大目的”并未涉及民主共和的问题,故B错误;材料也 无法体现梁启超敦促政府改变对外政策,故C 错误;“使中国进成世界的国家为最大目的”反映了使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主张,意在警醒国人要有世界视野,故D正确。故选D。 17.维新派的骨干大多是由封建士大夫向资产阶级转化中的人物,他们如饥似渴地汲取西学营养、宣传介绍西学的同时,却依然怀恋传统的儒学,他们要求改革封建的政治体制,大胆怀疑儒家经典,却依然崇奉孔孟的理论权威。这体现了维新派 A. 趋新与恋旧的矛盾心态 B. 改革指导思想不够明确 C. 努力唤醒国人的民主意识 D. 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答案】A 【解析】 材料“汲取西学营养、宣传介绍西学的同时,却依然怀恋传统的儒学”反映了维新派趋新与恋旧的矛盾心态,故A正确;维新派改革指导思想明确,即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故B错误;材料反映对西学和传统文化的态度,无法体现维新派努力唤醒国人的民主意识,故C错误;材料反映对西学和传统文化的态度,没有反映维新派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故D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汲取西学营养、宣传介绍西学的同时,却依然怀恋传统的儒学”,结合所学维新思想的特点分析解答。 18.民国初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规定,学校不准祭孔、不准尊孔读经。袁世凯上台后,下令尊崇伦常,提倡礼教,尊孔之风甚嚣尘上,章太炎等首先站出来反对。针对孔教的争议 A. 造成了立宪派与革命派之间的论战 B. 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学的对立 C. 引发了中国思想文化层面深刻变革 D. 推动中国由君主立宪走向民主共和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是反对尊孔的;袁世凯上台后大肆宣扬孔教,意图为其称帝而做舆论准备;先进的知识分子章太炎等立即反对,并掀起了思想界的深层革命——新文化运动,故C项正确。立宪派与革命派之间的论战发生在辛亥革命之前,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中国传统文化与西学的对立,而是关于孔教的争议引发思想解放运动,排除B。近代中国没有确立君主立宪制,排除D。 19.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但《新青年》的很多文章集中在文学革命上。它们提倡以清晰、精确的白话文代替言约义丰的文言文,这是一场语言革命,其实质是思维的重建,是用精确性、严密性为特征的近代思维方式取代带有模糊性特点的传统思维方式。因此,人们常把新文化运动称为“白话文运动”或“文学革命”。这说明 A. 白话文只是文学形式上的变化 B. 新文学是民主与科学的载体 C. 新文学注入新内容 D. 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发生了变化 【答案】B 【解析】 材料“实质是思维的重建,是用精确性、严密性为特征的近代思维方式取代带有模糊性特点的传统思维方式”反映了“文学革命”的实质是思维方式近代化,传播民主与科学的内容,故B正确;材料说明白话文不只是文学形式上的变化,也有实质的变化,故A错误;“新文学注入新内容”没有突出实质,故C错误;材料未涉及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发生了变化,故D错误。故选B。 20.1924年8月,孙中山指出:“现在一般青年学者信仰马克思主义,一讲到社会主义,便主张用马克思的办法来解决中国社会经济问题,……我们今日师马克思之意则可,用马克思之法则不可。”这反映出当时国民党 A. 逃避现实,希求在革命中得到认可 B. 丧失了领导国民革命的主导地位 C. 试图消除与中国共产党的分歧 D. 注重借鉴科学社会主义的精神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我们今日师马克思之意则可,用马克思之法则不可”可知孙中山主张学习马克思主义,体现的是注重借鉴科学社会主义的精神,D选项符合题意。逃避现实,希求在革命中得到认可的说法明显错误,A选项排除。国民大革命中,国民党处于领导地位,B选项排除。1924年1月后,国民党一大召开后,国共合作实现,二者最低奋斗目标是一致的,C选项排除。 21. 1943年国民党挑起了一场“中国之命运”的论战,抛出了“哪个党能够救中国”的议题。对此中国共产党组织多位理论家运用毛泽东同志的《新民主主义论》等“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进行反击。这场论战 A. 有利于打败日本法西斯的侵略 B. 为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奠定理论基础 C. 有利于争取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 D. 为“毛泽东思想”的确立提供了土壤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国之命运》此一命题的核心,实际上又是提出了一个选择哪个政党来领导中国命运走向的问题,不是抗日的问题,故排除A。也不是为了争取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故排除C。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是新中国成立后三大改造的完成,与材料无关,故排除B。根据材料“中国共产党组织多位理论家运用毛泽东同志的《新民主主义论》等‘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进行反击”通过论战有利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传播,故选D。 【点睛】1943年3月,蒋介石署名出版《中国之命运》。在抗日战争已能看到胜利曙光之时,拥有不同政治信仰和一统中国政治抱负的国共两党及两党领袖,均在思考一个问题。既:抗战胜利结束之后的中国命运前途。这个问题提出本身就是对中国命运的一种追问。所谓“中国之命运”,就是以国家命运的名义,提出的一道政治选择的命题。具体而言,国家的政治取向、前途命运,不同的政党有不同的主张。以当时国内局势来看,这个问题主要有两种答案,也就是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或共产主义统一中国。故,《中国之命运》此一命题的核心,实际上又是提出了一个选择哪个政党来领导中国命运走向的问题。 22.毛泽东义利观主要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在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上,它更多地强调精神;邓小平的义利观形成于改革开放时期,他认为:“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由此说明两人的义利观 A. 都反映了社会现实 B. 各自具有片面性 C. 都是为了发展经济 D. 从根本上是对立的 【答案】A 【解析】 根据“毛泽东义利观主要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在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上,它更多地强调精神”,说明毛泽东义利观强调牺牲精神,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社会需要,“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表明邓小平主张兼顾牺牲精神和物质利益,适应了改革开放时期社会现实,A正确;两人的义利观都反映了社会现实,都具有合理性,B错误;毛泽东义利观适应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形势,不是为了发展经济,排除C;邓小平兼顾牺牲精神和物质利益,两人的义利观不是根本对立的,D错误。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毛泽东义利观主要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邓小平的义利观形成于改革开放时期”,分别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解答。 23.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总结性地说道:“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立的章程并不少……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军亊、外交等方面都有明确的方针和政策,而且有准确的表述语言。”这一说法 A. 体现了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 B. 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正式启动 C. 体现了改革开放政策的全面性 D. 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 【答案】C 【解析】 据材料“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军亊、外交等方面都有明确的方针和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当时改革开放政策的全面性,故C项正确;材料主旨不是说明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故A项错误;我国改革开放的正式启动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故B项错误;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形成,故D项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军亊、外交等方面都有明确的方针和政策”,学生应该紧密结合材料信息,排除已有的教材知识,得出政策的全面性的结论,据此即可排除干扰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24.孙丽在《“两弹一星”人文精神哲学反思》一书中说,中国研发“两弹一星”旨在维护本国安全、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安宁,构建和谐的世界,这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两弹一星”科学技术本身的价值。这说明科学技术 A. 保障了我国的国家安全 B. 撑起了中国经济崛起的保护伞 C. 承载了济世的价值诉求 D. 维护了地区及世界的和平安宁 【答案】C 【解析】 “维护了地区及世界的和平安宁”和“保障了我国的国家安全”都是对题干的部分理解,不能全面概括题干主旨,故AD错误。题干强调“两弹一星”对于构建和谐世界的意义,说明科学技术承载了济世的价值诉求,题干没有涉及“两弹一星”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故B项错误,C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新中国的科技成就,需要掌握中国科技成就的目的,解题的关键是对“中国研发两弹一星旨在维护本国安全,维护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安宁构建和谐的世界”的分析理解。 25.近年来,80后作家的“青春文学”和魔幻小说兴起,网络艺术风起云涌,丰富着当下文艺创作的题材、方法和传播途径。这一现象表明我国 A. 网络主导文艺创作 B. 传统文学已趋向衰落 C. 文艺创作趋向成熟 D. 文艺创作走向大众化 【答案】D 【解析】 材料强调为适应大众化的需求,兴起“青春文学”和“魔幻小说”,可见此现象表明中国文艺创作走向大众化,D项正确。材料提及网络艺术,但未体现其成为主导,A项排除。B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网络艺术的兴起,不代表文学创作的成熟,C项排除。 二、材料分析题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96年,清政府成立铁路总公司,提出铁路计划,主张由铁路总公司出面募集4000万两,先募集商股700万两,入官股300万两,借官款1000万两,借洋债2000万两,先办芦汉,后办苏沪、粤汉等路。 1898年,清政府设立矿务铁路总局,“所有各省开矿筑路一切公司事宜,俱归统辖。”同年,总局颁布章程,规定此后各省开办路矿,无论官商华洋,均应按照本章程办理;借用外资须由总局核准。章程还规定,如一无己资及华股,专集洋股与借洋款者,概不准行,其办理一切权柄,总应操之华商。 ——据宓汝成编《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 材料二 1949年1月,军委铁道部成立,明确提出人民铁路的办路方针是“依靠工人阶级,团结一切愿为人民服务的铁路从业人员,恢复与建设人民铁路的铁路网,为最后消灭反动残余力量,加强中国工业化而斗争”;提出以“建设一个准确、迅速、安全、经济、效率高、成本低”的新型人民铁路为奋斗目标。到1949年底,中国大陆原有铁路基本均被铁道部接管。 “一五”计划期间,政府拨出59亿元用于铁路的基本建设,先后建成了鹰厦铁路、宝成和兰新等7条铁路干线,共建成干支线6100公里,新增的营业里程占全部营业里程的18%以上。 ——摘编自丛树海编《中国经济发展史(1949—2005)》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世纪末清政府铁路政策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清政府铁路政策相比,新中国成立初期铁路政策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 【答案】(1)变化:由商办转变为官办;由借助洋债为主转变为以华资为主;逐步加强政府对铁路事业的统一管理。 原因:列强扩大资本输出,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清政府出于抵制列强侵略,收回利权的需要;民族工业的发展,壮大了民族资本;国内政治改革运动的推动。 (2)特点:依靠自身力量建设铁路;铁路建设要为革命和建设服务;人民政府完全掌握铁路的主权;注重铁路建设的均衡发展。 意义:改变了我国铁路发展滞后的状况,推动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为革命的胜利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加强了各地间的经济联系,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我国的国防安全的巩固。 【解析】 (1)根据材料一“成立铁路总公司……募集商股700万两,入官股300万两,借官款1000万两,借洋债2000万两……设立矿务铁路总局……其办理一切权柄,总应操之华商”,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主体、资金、管理等方面概括指出19世纪末清政府铁路政策的变化。从统治危机、收回利权、民族工业发展、政治改革等方面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军委铁道部成立……依靠工人阶级,团结一切愿为人民服务的铁路从业人员,恢复与建设人民铁路的铁路网……加强中国工业化而斗争……拨出59亿元用于铁路的基本建设”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建设力量、 建设目的、铁路主权等方面说明与清政府铁路政策相比建国初期铁路政策的特点。从交通发展、经济建设、区域发展、国防安全等方面简析其意义。 2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美关系是制约中国及亚太地区发展的主导性因素之一,其影响极其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西方“冷战”时期,美国为了在政治上控制亚太地区的盟友,实行让步性的经济政策。日本、韩国、香港、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因此出现高增长势头……由于美国对中国的封锁和禁运政策,使中国这个亚太地区的大国被排除在亚太经济大循环之外,这对“亚太经济合作圈”的形成和亚太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其次,美国对其亚洲盟友的援助不是出于发展亚太地区经济的目的,而是深深打上了遏制中国的烙印。 ——冀伯祥《试论中美关系转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材料二 1977年7月,中共中央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恢复邓小平的职务,为中美关系的改善奠定了新的政治基础,在邓小平的倡导下,中国共产党内逐渐形成一种共识:中国实现现代化,必须搞改革开放,必须大胆地向西方学习,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而对外开放和引进的重点是美国,这样,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不仅仅是“冷战”格局中维护中国国家安全的迫切需要,更是成为保证改革开放路线的关键因素。……1978年1月7日,邓小平会见美国国会议员,在交流到台湾问题时表示:解决台湾就是两只手,两种方式都不能排除。力争用右手争取和平方式,用右手大概要力量大一点,实在不行,还得用左手,即军事手段。 ——胡晓丽《中苏关系中的美国因素(1949—1989)》 (1)据材料一,概括“冷战”时期美国对亚太盟友经济援助的目的和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的‘右手方式’在20世纪70年代末的实施表现。 【答案】(1)目的:控制亚太地区的盟友;服务于遏制中国的战略。影响:①对盟友:促进了亚太盟友经济的高增长;②对中国:导致中国被排除在亚太经济大循环之外;③对亚太:导致亚太地区国际经济循环的畸形结构,限制了经济的持久增长。 (2)表现:《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停止炮击金门,倡议两岸直接“三通”。 【解析】 【详解】(1)目的:由材料“美国为了在政治上控制亚太地区的盟友”可归纳为控制亚太地区的盟友;由材料“美国对其亚洲盟友的援助不是出于发展亚太地区经济的目的,而是深深打上了遏制中国的烙印”可归纳为服务于遏制中国的战略。 影响:由材料“日本、韩国、香港、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因此出现高增长势头”可知,其援助促进了亚太盟友经济的高增长;由材料“由于美国对中国的封锁和禁运政策,使中国这个亚太地区的大国被排除在亚太经济大循环之外”可知,其导致中国被排除在亚太经济大循环之外;由材料“这对‘亚太经济合作圈’的形成和亚太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可知,其导致了亚太地区国际经济循环的畸形结构,限制了经济的持久增长。 (2)表现:首先,由材料“力争用右手争取和平方式”可知,右手方式为和平方式;其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符合在20世纪70年代末的和平方式的措施主要有《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和停止炮击大小金门。 28.“中体西用”思想是近代以来,中国学习和借鉴西方文明的一种政治文化理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今欲强中国,存中学,则不得不讲西学。然不先以中学固其根柢,端其识趣,则强者为乱首,弱者为人奴,其祸更烈于不通西学者矣……今日学者,必先通经以明我中国先圣先师立教之旨,考史以识我中国历代之治乱、九州之风土,涉猎子、集以通我中国之学术文章,然后择西学之可以补吾阙者用之。……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 ——摘编自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二 在梁启超看来,“中体西用”论者所要学习的西方技艺都是不值一提的末枝小节;相反,被他们视为“本”或“体”而不愿加以改变的……才是应该先变、大变的。 ——摘编自吴一泉《“中体西用”说及其历史作用》 材料三 “中体西用”没有引导中华文化成功地进行转型,一方面是“中体西用”模式下的“中体”已不具有先进的凝聚核心作用,在现实中成为阻碍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障碍。……另一方面,“中体”在吸收代表资本主义文化的“西用”之后,并没有实现“中体”本身的更新和发展,使中国封建文化形成一个新质的文化肌体。相反,中国文化在封建主义的故道上苟延残喘。 ——摘编自王艳华《从“多元一体”文化发展模式角度评析“中体西用”》 (1)根据材料一指出张之洞提出“中体西用”思想的直接目的。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文化角度理解材料一中的“中学为内学”的主张。 (2)概括说明材料二、三分别从什么角度去否定“中体西用”思想。 【答案】(1)目的:实现国家富强。理解:从政治的角度看,指维护封建制度;从文化的角度看,指固守传统文化。 (2)视角:材料二:从改革内容是否有效(或是否触及根本)的角度;材料三:从改革作用能否促进社会(文化)转型的角度。 【解析】 【详解】(1)目的:由材料“今欲强中国,存中学,则不得不讲西学”可知,其目的为实现国家富强。 理解:结合所学可从中体西用的含义入手分析,即在政治上维护封建制度,在文化上固守传统文化。 (2)视角:由材料“相反,被他们视为‘本’或‘体’而不愿加以改变的……才是应该先变、大变的”可知,材料二是从改革内容是否触及根本的角度加以否定的;由材料“‘中体西用’没有引导中华文化成功地进行转型”可知,材料三是从改革作用能否促进社会转型的角度加以否定的。 29.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 反思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劣、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内容。 中国的文化、社会和历史,是一个较之传统儒家意义更为广大的传统。在对待这个大传统的态度问题上,新文化运动没有“全部摒弃”“彻底否定”的看法。陈独秀认为,中国文明,包括儒家学说中所包含的许多积极有益的内容,实际上与人类文化的普遍价值相联系、相一致。上海某报批评北京大学设立“元曲”的课目,指元曲为“亡国之音”,认为不当讲授。陈独秀反对这一看法。他还公开承认,钱玄同废除汉字的主张过于急切,是对传统语言文字用了“用石条压驼背的医法”。 但另一方面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本身都是非常激进的。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礼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无情的批判。这个勇猛的、也是简单而绝对的批判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虽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形式主义的偏向。 ——据李良玉《思想启蒙与文化重建》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一个角度评价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答案】示例一:新文化运动的某些代表人物彻底否定传统文化。 他们通过《新青年》等刊物、北大讲堂和撰写小说等方式,揭露和批判旧道德,提出“打倒孔家店”,动摇了封建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促进了国人的思想解放。他们不仅不承认传统的伦理道德,甚至传统的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无情的批判。他们对传统文化采取绝对否定的做法,冲击了传统文化。 示例二:新文化运动传承了传统文化,使之焕发生机。 新文化运动没有“全部摒弃”“彻底否定”的看法。陈独秀认为,中国文明,包括儒家学说中所包含的许多积极有益的内容,实际上与人类文化的普遍价值相联系相一致。他们提倡新文学,如白话小说等。这是中国现代学术文化的开端,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有利于传承传统文化,并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解析】 结合材料“中国的文化、社会和历史,是一个较之传统儒家意义更为广大的传统。在对待这个大传统的态度问题上,新文化运动没有“全部摒弃”“彻底否定”的看法。”并结合所学可分为两种观点新文化运动的某些代表人物彻底否定传统文化;新文化运动传承了传统文化,使之焕发生机两方面阐述。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