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语文名著阅读伊索寓言知识点梳理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中考语文名著阅读伊索寓言知识点梳理

《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 6 世纪古希腊被释奴隶伊索所编,搜集有古希腊民间讽喻故事,并 加入印度、阿拉伯及基督教故事,共 350 余篇,大部分是拟人化的动物寓言,少部分以普通 人或神为主人公。通过生动的小故事,或揭示早期人类生活状态,或隐喻抽象的道理,或暗示 人类的种种秉性和品行,多维地凸显了古希腊民族本真的性格。 《伊索寓言》为我们展示了古希腊社会平民生活的有趣场景。描写具体而微,涉及诸如假 发、狗项圈一类的日常用品,读后令人惊叹不已。通过作品读者仿佛置身于古希腊人的家园, 我们可以从当时的老鼠喜欢偷吃何种食物,推断出一般人家中贮藏什么食品;我们可以从文中 了解到主人以何种方式添购奴隶等。 从作品来看,时间跨度大,各篇的倾向也不完全一样,据推测,它不是一人一时之作,可以看 作是古希腊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的集体创作。伊索可能是其中的一位重要作者,而一部分 后人创作,记在伊索这位大师名下。 【注意事项】 主要内容 1、影射当时社会现实。如《狼和小羊》《猫和鸡》就以绝妙的讽刺笔法,揭露了当时统治者 的残暴和蛮横。《赫拉克勒斯和财神》则把为富不仁的人与坏人归于一类,表现了穷人对为富 不仁的不满。 2、表现劳动人民生活的经验和智慧。如《农夫和蛇》的故事告诫人们,对于恶人千万不能心 慈手软。《狐狸和山羊》写的是掉在井底的狐狸哄骗山羊下井,然后踩着山羊背跳出井底,却 扔下山羊不管的故事,警示人们做好事也要看对象,以免上当受骗。《乌龟和老鹰》通过乌龟 非要学飞翔不可,结果摔死的悲剧,说明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性,不可违背规律。 3、嘲讽人类缺点。像《蚯蚓和狐狸》《鼹鼠》嘲笑吹牛皮说大话,《蚂蚁和蝉》讽刺好逸恶 劳,《骆驼和宙斯》批评贪得无厌,都对人们有教育意义。 推荐语: 有人说,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的多 的东西。也有人说,寓言是一座独特的桥梁,通过它,可以从简单走向复杂,又可以从单纯走 向丰富,在这座桥上来回走几遍,我们既看见了五光十色的生活现象,又发现了生活的内在意 义。寓言很美,美在简洁,美在内涵,美在语句。 艺术特色详解 (1)广泛而成功的拟人化手法。 《伊索寓言》大量地成功地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如《狼和小羊》、《乌龟和兔子》、《狐 狸和葡萄》等等,都是赋予各种各样的动物甚至植物以人的思想、性格和语言,让它们在故事 中像人一样思考、行动、交谈,在我们的面前构成了一个活生生的世界。由于拟人化手法的成 功运用,一些动物故事在长期流传中形成了典型形象的一般特性,如兔子胆怯、狐狸狡猾、豺 狼凶残、狮子威猛等等。但我们在读《伊索寓言》的时候,却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来看待以 不同面目出现的同一动物的拟人化形象。如《狐狸和山羊》中的狐狸是一个狡猾的形象,但《狐 狸和豹》中的狐狸则是心灵美的体现者。 (2)出色的对比和幽默。 《伊索寓言》里,一部分寓言比较出色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了寓言的主题。在《乌龟和 兔子》中,乌龟的慢和兔子的快,乌龟的孜孜不倦与兔子的骄傲自满形成两组鲜明的对照,突 出人不能恃才自负,只要刻苦就能成功的主题,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农夫和蛇》通过农 夫的善良与蛇的邪恶的对比,农夫开始时对蛇的怜悯与后来对蛇的憎恶的对比,最后用农夫的 感叹突出主题。同时故事中人物的语言幽默夸张,形象的再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3)篇幅短小而寓意深刻。 寓言常常简洁客观地叙述一个故事,最后以一句话画龙点睛地把地揭示蕴含的道理。 (4)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又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一、名著阅读 1.《伊索寓言》是一部____________集。相传伊索是约公元前 6 世纪__________人,善于讲 _________故事。现存的《伊索寓言》是________、_________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 集,统归在___________名下。 【答案】 寓言故事 古希腊 寓言 古希腊 古罗马 伊索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对文学常识内容的识记。《伊索寓言》原书名为“埃索波斯故事集成”, 是一部寓言故事集,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的讽喻故事,现存的《伊索寓言》经后人汇集, 统归在伊索名下。《伊索寓言》是一部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同时,《伊索寓言》是世界 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之一。 2.名著阅读 (1)《伊索寓言》大部分是 寓言,广泛采用 手法,表现了它们各 自的习性。 (2)请写出《伊索寓言》中《狐狸和山羊》的主要内容和寓意。 主要内容: 寓意: 【答案】(1)动物 拟人化 (2)主要内容:掉在井里的狐狸哄骗山羊下井,然后踩着山羊背跳出井底,却扔下山羊不管。 寓意:警示人们做好事也要看对象,以免上当受骗。 【解析】这是对文学文体及作家作品的知识考查,要求学生对教材中及课后推荐的名著要点加 以了解和识记,尤其是教材中文学文体及作家作品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这里学生应了解《伊 索寓言》的相关知识。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3.品读下面一则寓言,回答问题。 马和驴 某人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在旅途中,驴对马说:“你如果肯救我一命,请分担一点我的负 担。”马不听。驴精疲力竭,倒下死了。主人把所有的货物,连同那张驴皮,都放在马背上。 马哭着说:“真倒霉!我怎么这样不幸?我不肯分担一点点负担,却驮上了这全部的货物,还 加上这张皮!” (选自《伊索寓言》) (1)《伊索寓言》往往篇幅短小,而寓意深刻,特别是动物寓言部分广泛采用__________的 修辞方法,表现动物各自的特性,刻画栩栩如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概括这则寓言的寓意。 (3)《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集之一,深受各国人民尤其是青少年 的喜爱。请你谈谈从某则《伊索寓言》中得到的启示。 【答案】(1)拟人 (2)助人者自助。(意思相近即可) (3)示例一:《农夫与蛇》告诫人们,对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 示例二:《狐狸和山羊》警示人们,做好事也要看对象,以免上当受骗。 【解析】 《伊索寓言》大多是动物故事,其中的一部分(如《狼与小羊》《狮子与野驴》等)用豺狼、 狮子等凶恶的动物比喻人间的权贵,揭露他们的专横、残暴,虐害弱小,反映了平民或奴隶的 思想感情;《乌龟与兔》《牧人与野山羊》等,则总结了人们的生活经验,教人处世和做人的 道理。 【详解】 (1)本题考查的是寓言的特点。《伊索寓言》大多是动物故事,这类动物寓言将动物人格化, 所以大多采用拟人的写法。 (2)本题考查对寓言寓意的概括。阅读短文可知,马没有帮助驴,结果最后自己受累,据此 可以概括寓意,意思对即可。如: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 (3)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广泛阅读的能力。首先指出寓言的名字,然后说说启示,言之成 理即可。例如:《乌龟与兔》告诫人们: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4.名著阅读。 (1)《伊索寓言》大部分是 ,少部分以 或人为主人公。 (2)请将《伊索寓言》中的故事与寓意对号入座。 故事:A《狼和小羊》 B《农夫和蛇》 C《蚯蚓和狐狸》 D《狐狸和 葡萄》 E《蚂蚁和蝉》 寓意:以上选项中,讽刺恩将仇报的恶人和帮助恶人的伪善的人,如( );讽刺找借口 自我辩解的,如( )。(只填选项字母) 【答案】(1)动物寓言,神 (2)BD 【解析】(1)文学常识的识记。(2)《农夫和蛇》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做人一定要分清善恶, 只能把援助之手伸向善良的人,对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狐狸和葡萄》的寓意是对于自己 得不到的东西就去诋毁它,不要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 5.下面有关《伊索寓言》的评论,有一处错误,请找出并指出错在哪里。 《伊索寓言》表现了劳动人民生活的经验与智慧,如《农夫和蛇》告诫人们对恶人不能心慈手 软,《驴和狼》警示大家不要相信坏人的甜言蜜语,《乌龟和老鹰》告诉我们应对困难要有充 分准备。 【答案】《乌龟和老鹰》评论有误,这个故事通过一只乌龟非要让老鹰教它学飞翔,结果从高 空中落下来从而摔死的悲剧告诉我们: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规律性,决不可违背这个规律。 【解析】 这是一道考查名著阅读的题型。名著导读着重考查考生对中外文学名著的了解情况和阅读状 态。因此,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博闻强记”,还要有自己的 独到见解。《乌龟和老鹰》通过乌龟学飞翔摔死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违背客观规律。那些好 高鹜远,不切实际的人必将失败。 6.名著阅读 ①、《伊索寓言》大部分是 寓言,少部分以神或人为主人公。往往简洁客观地叙述一 个故事,最后以一句话画龙点睛地揭示蕴含的 。 ②、阅读名著《伊索寓言》,我从中体会到了它折射出来的生活的经验与智慧。比如《乌龟和 老鹰》的故事警示人们任何事都有自己的规律,不可违背规律;《农夫和蛇》的故事告诫人 们 ;《蚂蚁和蝉》的故事告诉人 们 。 【答案】①动物 道理 ②《农夫和蛇》:对待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 《蚂蚁和蝉》:切勿好 逸恶劳。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名著的阅读、表达及运用能力,这要求我们:要老老实实阅读名 著,认认真真的进行名著教学。 7.《伊索寓言》大部分是 寓言,这部分寓言广泛采用 手法,表现动物各自 的习性,少部分以神或人为主人公。 8.《伊索寓言》这本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集,篇幅短小,形式不拘,浅显的小故事中常常闪 耀着智慧的光芒,爆发出机智的火花,蕴含着深刻的寓意。请说出下列寓言的寓意。 《蚂蚁和蝉》:冬天,蚂蚁翻晒受潮的粮食,一只饥饿的蝉向他乞讨。蚂蚁对蝉说:“你为什 么不在夏天储存点粮食呢?”蝉回答说:“那时我在唱悦耳的歌曲,没有工夫。”蚂蚁笑着说: “如果你夏天唱歌,冬天就去跳舞吧!” 寓意是: 。 【答案】 7.《伊索寓言》大部分是 动物 寓言,这部分寓言广泛采用 拟人化 手法 8.寓意是:讽刺好逸恶劳。 【解析】 7.主要考查考生对名著的理解。中外名著按作者(国籍)、作品体裁、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及 主要艺术特色等方面积累记忆。 8.此处解读寓意要从语言入手,从对话中品味作者所要表达的讽刺意味。 考点:名著导读 寓意理解 点评:《伊索寓言》内容十分丰富,影射社会现实;批评为富不仁;表现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对恶人不能心慈手软;要尊重自然规律,讽刺好逸恶劳等。 9.《伊索寓言》中《蚊子和狮子》的故事写的是微不足道的蚊子虽然机智地战胜了百兽之王, 而它沉醉于胜利之中时却撞上蛛网。通过这个故事说明了弱者也能战胜强者,强弱在一定条件 下可以互相转化的道理。除了《蚊子和狮子》之外,请任意写出《伊索寓言》中两个故事的名 称。 10.请简要概括一个故事的内容,并分析得出的启示。 【答案】 9.《猫和鸡》《老鼠的婚礼》《农夫和蛇》《狐狸和山羊》《乌鸦和老鹰》 10.《小男孩与蝎子》告诉人们,要分辨清好人与坏人,区别的对待他们才可以。《掉在井里 的狐狸和公山羊》说明,聪明的人应当事先考虑清楚事情的结果,然后才去做就是对的。《寡 妇与母鸡》说明,有些人因为贪婪,想得到更多的利益,结果连现有的都失掉了。 【解析】 9.《伊索寓言》是一部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大多是动物故事,以动物为喻,教人处世 和做人的道理。如《农夫和蛇》《狐狸和葡萄》《狼和小羊》《龟兔赛跑》《乌鸦喝水》《牧 童和狼》《农夫和他的孩子们》《蚊子和狮子》《北风与太阳》等已成为全世界家喻户晓的故 事。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积累能力。 点评:学习名著时,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 涉及人物等,还要注意积累一些故事情节,甚至是一些细节。在做题时要注意,不能出现张冠 李戴的毛病。 10.考查较为深入,既要知道内容,又要知道寓意才能做得出来。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如《蚂 蚁与蝉》内容简述:冬天,蝉向蚂蚁乞讨,蚂蚁问:“你夏天为什么不找些过冬的粮食?”蝉 说,那是我在唱歌,没功夫。蚂蚁说:”夏天唱歌,冬天就跳舞吧!”寓意:讽刺好逸恶劳。 《苍蝇与蜜》内容简述:房里有蜜漏流出来,许多苍蝇便飞去饱餐起来。蜂蜜太甜美了,他们 舍不得走。然而, 就在这时他们的脚被蜜粘住,再也飞不起来了。他们后悔不已,嗡嗡乱叫: “我们真不幸。”寓意:因贪图一时的享受而丧了命。或者:贪婪是许多灾祸的根源。 《乌龟与鹰》内容简述:乌龟看见鹰在空中飞翔,便请求鹰教他飞行。鹰劝告他,说他不能飞 行。可乌龟再三恳求,鹰便抓住他,飞到高空,然后将他松开。乌龟落在岩石上,被摔得粉身 碎骨。寓意:那些好高鹜远,不切实际的人必将失败。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积累和理解能力。 点评:名著的考查越来越深入,所以在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 如作者 背景 特色 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 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蝙蝠与黄鼠狼 蝙蝠掉落在地上,被黄鼠狼叼去,他请求饶命。黄鼠狼说绝不会放过他,自己生来痛恨鸟类。 蝙蝠说他是老鼠,不是鸟,便被放了。后来蝙蝠又掉落了下来,被另一只黄鼠狼叼住,他再三 请求不要吃他。这只黄鼠狼说他恨一切鼠类。蝙蝠改口说自己是鸟类,并非老鼠,又被放了。 这样,蝙蝠两次改变了自己的名字,终于死里逃生。 11.这则寓言选自《伊索寓言》,下面哪项不是《伊索寓言》的特点:( ) A.大部分是动物寓言 B.往往简洁客观地叙述一个故事 C.广泛采用拟人化手法 D.善于铺垫,情景交融 12.《蝙蝠与黄鼠狼》的寓意是什么? 13.如果从批判蝙蝠的角度看,你读出了什么? 14.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把寓言的构成归纳为“肉体+灵魂”,其中“灵魂”指寓意,那么 “肉体”指什么呢?她认为中国寓言的特征是“灵魂”隐含在“肉体”之中,你在读《伊索寓 言》过程中,感觉到其中大部分寓言的“寓意”的揭示有什么特点? 【答案】 11.D 12.我们遇事不要一成不变,随机应变往往可以躲过大灾难。 13.人不能为了求生随便改变自己的节操。 14.肉体:比喻故事 区别:大多在最后以一句话画龙点睛地揭示寓意。 【解析】 11.《伊索寓言》大多是动物故事,以动物为喻,教人处世和做人的道理,少部分以人或神为 主,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形象生动,通常在结尾以一句话画龙点睛地揭示蕴含的道理, 它们篇幅小而寓意深刻,语言不多却值得回味, 12.此题考查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寓意的理解,解答时 要细读寓言,结合故事内容来思考。 13.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理解,主要考查考生对名著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同时也考查考生的 语言表达能力。 14.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理解,主要考查考生对名著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同时也考查考生的 语言表达能力。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